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优秀作业设计

六年级数学优秀作业设计

六年级数学优秀作业设计
班级:姓名:
一、开动脑筋,完成填空。

1、()×()×()=利息。

2、一家超市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1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
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万元。

二、认真读题,判断对错。

1、个人存款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

( )
2、应纳税额与各种税收的比值叫做税率。

( )
3、王叔叔说:“我付出劳动,得到工资,不需要纳税”。

( )
三、仔细思考,解决问题。

(带*的是个小挑战,结合实际选做)
1、小红的爸爸将2000元钱存入银行,存两年期整存整取,如果利息
按4.68%计算,到期时可从银行连同本金和利息共取回多少元?
*2、我们国家规定,公民月收入在1600元以上的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超出500元以内的部分纳税5%,超出500至2000元的部分纳税
10%;超出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纳税15%,小红的爸爸每月收入3500元,他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钱?
养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今天,你做到了吗?。

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方体的体积》作业设计

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方体的体积》作业设计

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方体的体积》作业设计一、目标和要求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正方体体积概念的理解,并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理解正方体的定义及其特点;- 掌握计算正方体体积的公式;-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正方体体积相关的问题。

二、作业内容题目一已知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求该正方体的体积。

题目二已知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64m³,求该正方体的边长。

题目三一块正方形的纸片折叠成一个正方体,已知纸片的边长为8cm,求折叠成的正方体的体积。

题目四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1000cm³,求该正方体的表面积。

题目五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00cm²,求该正方体的体积。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要用纸质完成,每题留出足够的空白解答;2. 计算题需要写明计算步骤和答案,解答题需要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四、评分标准本次作业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计算准确性:计算题答案的准确性;- 解答完整性:解答题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步骤清晰性:计算题的计算步骤是否清晰易懂。

五、参考答案题目一已知正方体边长为10cm,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得知:正方体的体积 = 边长³因此,该正方体的体积为 10³ = 1000cm³。

题目二已知正方体的体积为64m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得知:正方体的体积 = 边长³因此,边长³ = 64,求开立方根可得边长 = 4m。

题目三已知纸片的边长为8cm,则折叠成的正方体的边长也为8cm。

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得知:正方体的体积 = 边长³因此,该折叠成的正方体的体积为 8³ = 512cm³。

题目四已知正方体的体积为1000cm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得知:正方体的体积 = 边长³因此,边长³ = 1000,求开立方根可得边长≈ 10cm。

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作业设计

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的意义》作业设计

六年级下册-打印版《正比例的意义》作业设计【作业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基础练习:1、填空:自来水每吨2元,小明家2月份的水费和用水的数量。

()和()是两个相关联的量,小明家2月份的水费和用水的数量的()相同,所以()和()成正比例。

2、根据第1题的回答,说说下面的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2)东东和爸爸的年龄(3)一本书,已经看的页数和还没看的页数(4)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正比例吗?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吗?【设计意图】给学生练习的空间,加强学生对成正比例量的认识及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在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对新知的巩固。

主要是针对练习目标1 设计。

二、综合练习1、a和b相关联的两种量,下面哪个式子表示a和b成正比例?A a+b=12B a/b=5C ab=3/4D a-b=3.8E b=7a【设计意图】由具体实例抽象为数字进一步巩固正比例的意义,并通过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述明确了正比例的意义,深刻构建概念模型。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主要针对目标2三、拓展练习1、x、y、z是三种相关联的量,已知x×y=z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2、如果7a =8 b,那么a 和b ()如果8÷ a= b,那么a 和 b()。

3、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正比例吗?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吗?【设计意图】知识的拓展,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更广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主要针对目标3。

六年级数学特色作业设计

六年级数学特色作业设计

六年级数学特色作业设计一、作业目标。

1. 巩固六年级数学的核心知识,如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圆的相关知识、圆柱与圆锥等。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等。

3.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作业内容与形式。

1. 数学手抄报。

- 主题:“六年级数学知识大汇总”- 要求:- 学生选择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如“百分数”单元。

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现该单元的知识点,包括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百分数的应用(如折扣、利率等)。

- 手抄报需包含文字说明、例题展示、彩色绘图等元素。

绘图可以是与百分数相关的生活场景,如商场打折的标签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一个单元的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信息整合能力和美术素养。

2. 数学日记。

- 主题:“我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 要求:- 学生记录下一周内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及解决过程。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计算商品的折扣后的价格;测量家中圆形物体(如盘子、碗)的直径,计算其周长和面积;根据家庭每月的水电费支出,计算各项费用所占的百分比等。

- 数学日记要求语言通顺,数学计算过程准确清晰。

通过写数学日记,让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制作数学模型。

- 主题:“圆柱与圆锥的奥秘”- 要求:- 学生利用硬纸板、纸张、胶水等材料制作圆柱和圆锥的模型。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测量并计算出圆柱的底面半径、高,圆锥的底面半径、高和母线长等数据。

- 制作完成后,学生要在模型上标注出相关数据,并写出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这个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加深对其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记忆。

4. 数学游戏设计。

- 主题:“分数大挑战”- 要求:- 学生设计一个与分数相关的数学游戏,可以是纸牌游戏、棋盘游戏等形式。

例如,设计一个纸牌游戏,纸牌上分别写有不同的分数,游戏规则是通过抽取纸牌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先达到预定分数的玩家获胜。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案例百分数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案例百分数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案例百分数作业设计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完善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性为主导的素质教育,利用实践性、生活情境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熟悉生活中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实际意义,并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百分数的运算,启发学生对百分数的认知,建立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多种角度去理解、运用百分数。

项目一日常购买中的百分数建议用时:20分钟难度:★★一、知识闯关1.商品价格对对碰你知道原价、折扣、现价之间的关系吗?请写下来吧!2.我是精明小买家(1)妈妈买了一个豆浆机,商店打八五折,用手机支付了450元。

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2)爸爸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商店打八折,比原价便宜了750元。

这台笔记本电脑原价多少钱?(3)妈妈想在网上购买一套锅具,她选中了一家好评率比较高的店铺。

店铺正在搞促销活动,在原价的基础上先打八折出售,再返还给顾客售价5%的现金红包,而且还免运费。

在此活动期间,妈妈买这套锅具,相当于打( )折。

A. 四B.七五C.七D.九五3.在商店中你看中了一部摄像机,但谨慎的习惯让你在看过之后,又分别去B 商店和C 商店看看是否有同样的摄像机,因为同一款摄像机,促销价格大不相同。

你要在哪家商店买才比较划算?请通过计算说明。

*设计意图基础性作业的设计体现分层,由易到难,主要考查学生对折扣意义的理解,掌握原价、折扣、现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准折扣和钱数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之后在情境中学以致用,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使数学回归生活。

项目二:百分数在经济中的运用建议用时:35分钟难度:★★★一、知识闯关1.一成=( )% 七成=( )% 九成五=( )%2.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减产了二成,是把( )看做了单位“1”,如果今年粮食产量是8100kg, 那么去年产量是( )kg3.每台电视机机的进价是3000 元,售价就加三成五吧!每台电视机的零售价定为多少呢?二、走进市场2022 年暑假,我校小记者对市场商品销售情况做了调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九

日日练九
1.甲、乙两个圆柱,高相等,它们的底面半径的比是2:3。

甲圆柱的体积是16立方厘米,乙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六年级同学制作了78件蝴蝶标本,贴在9块展板上展出。

每块小展板贴6件,每块大展板贴10件。

大展板有()块,小展板上共贴了()件蝴蝶标本。

3.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得到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4.把一张长18.84厘米,宽12.56厘米的纸圈成一个圆柱体,圈成的圆柱体底面积最大可能是()平方厘米。

5.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比是();从一个圆柱的前面观察,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比是()。

6.一个圆柱体杯子盛满15升水,把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倒放入水中,杯子中还剩()升水。

7.将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一根高50厘米圆柱形木料,沿着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切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800平方厘米。

每个半圆柱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9.按1 : 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再按2 : 1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

10.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的中点向反方向行驶,5小时后,客车到达甲地,货车离乙地还有60千米,已知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为5:7。

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分层作业优秀设计案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分层作业优秀设计案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分层作业优秀设计案例一、设计背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设计了这份六年级下册数学分层作业。

二、设计目标1. 针对性: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和兴趣,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2. 发展性:通过分层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综合性:结合现实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内容设计1. 基础巩固层- 内容描述:针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练习,如基本的算术运算、分数和小数的应用等。

- 设计意图:巩固基础知识,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技能提升层- 内容描述:涉及一些中等难度的数学问题,如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简单概率等。

-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中等难度的题目,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能力拓展层- 内容描述:包含创新性问题解决、数学小课题研究等,如设计数学游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其对数学的深入兴趣。

四、作业评价设计- 多元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还注重对其学习过程、思考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

- 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其自我反思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五、实施建议- 教师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 学生自主: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层级,并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六、总结本分层作业设计案例旨在满足六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期待通过这种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数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十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十三

1 1 日日练十六 1.学校体育器材室买进一些足球和篮球。

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数量的3 7 ,篮球的
数量是足球的( )( ),篮球是总球数的( )( ),足球是总球数的( )( )
,足球比篮球少( )( )
,篮球比足球多( )( )。

2.如图,酒瓶中装有一些酒,准备倒进右边的一只酒杯中,如果酒杯口的直径与酒瓶的直径相等,那么一共能倒满( )杯。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所示的三角形,以它较长的那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后形成的 立体图形是( ),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4.张老师带55名同学去公园划船,一共租了10条船,且正好坐满。

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每条小船可以坐4人。

那么,一共租了( )条大船,( )条小船。

5.一个边长12厘米正方形,按1:4的比缩小后,缩小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缩小后的正方形与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比是( ),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6.从甲地到乙地架设一条电缆,已架设的与未架设的比是1∶3,再架设250米后,已架设的与未架设的比是1∶2。

那么这条电缆有( )米。

7.按1∶2 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再按2∶1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

8.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5厘米。

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小学数学六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下学期第5-8周)

小学数学六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下学期第5-8周)

小学数学六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下学期第5-8周)单元名称图形的运动课题图形的旋转(二)节次第三单元第2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按要求画出三角形ABC旋转后的图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意图: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三角形上的某个顶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来源:《知识与能力训练》2.按要求画出三角形ABC旋转后的图形:绕点C逆时针旋转90°。

意图: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三角形上的某个顶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来源:《知识与能力训练》3.画出图中的小旗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

意图: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来源:《知识与能力训练》拓展性作业(选做)1.画出图中的小树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

意图: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来源:《知识与能力训练》2.画出图中长方形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再画出长方形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绕点P顺时针旋转90°绕点P逆时针旋转90°意图: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图形上的同一个顶点顺时针旋转90°和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体会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来源:新编3.画出图中长方形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再画出长方形绕点N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绕点M顺时针旋转90°绕点N顺时针旋转90°意图: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图形上的不同的顶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体会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来源:新编单元名称图形的运动课题图形的运动节次第三单元第3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在下图中作出“三角旗”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作业优化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作业优化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作业优化设计
一:预习作业
游戏感知负数
(1)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倒扣5分,平局记0分。

将每次的分数记在计分表上。

(2)听信息,独立思考,选择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介的表示出来。

①甲对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
③小命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二:课内探究作业
1、相反意义的量
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有两个量(2)有相反的意义
2、正数与负数
你能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3、负数的读写
(1)读出下面各数
2+3-9-206-42.56-2.18-12
(2)写出下面各数
负八负二点六正七分之一百分之十七负百分之二十点四
三:课后拓展作业
1、“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2、下面的说法对吗?
a、0摄氏度表示没有温度。

()
b、上升一定用正数表示,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

()
四:本次作业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十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十

日日练十
1. 12∶( )=43=( )÷40 = ()21=( )%
2.一个圆柱形铁皮水桶,上面没有盖,高是6分米,底面半径是1.8分米。

做这个水桶大约要用铁皮( )平方分米。

这个水桶最多可以装水( )升。

3.学校有象棋、跳棋共26副,恰好可供120个学生同时进行活动。

2人下一副象棋,6人下一副跳棋。

象棋有( )副,下跳棋的学生有( )人。

4.一个圆柱形水果罐头,底面周长是2
5.12厘米。

高是8厘米。

这个罐头瓶的容积是( )立方厘米。

(罐头瓶的厚度忽略不计)
5.一条水泥路,已经修了全长的5
3,距终点还有720米,这条水泥路全长是 ( )米。

6.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半径是1米,高是
7.5米,用这堆沙铺宽5米,厚2厘米的路面,能铺( )米长。

7.养鸡场共有鸡3000只,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5
1,公鸡有( )只。

8.把一张长方形的铁皮按图裁剪,正好做成一个圆柱,
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9.全班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船坐5人,小船每船坐3人。

问:大船、小船各几只?
10.(1)下面方格纸中1号三角形按( )︰( )缩小后得到2号三角形。

(2)将3号长方形按2:1放大。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统计综合应用》作业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统计综合应用》作业设计

中小学学科单元(章)作业设计
1. 把统计表填完整。

2.光华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表
根据以上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光华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
2.思考:从以上人口统计图和统计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3.看下面3组统计图,说说自己的发现和建议。

(1)说一说2012 年南村、北村土地使用情况的特点。

(2)说一说2012 年南村、北村劳动力构成情况的特点。

(3)说一说2004~2012 年南村、北村农业产值的特点。

(4)分析南村农业产值增长高于北村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
第一题是基础知识。

第二题是基本的统计题,达成目标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第三题是拓展题,有关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完成作业时间及安排
第一题:5分
第二题:5分
第三题:8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6 《负数的认识》作业设计(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6 《负数的认识》作业设计(含答案)

2022年义务教育作业优化设计一、作业情况说明: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喜欢思考,乐于操作、探索、交流,具有一定的把新知转化成旧知的意识,在交流探讨中进行观点申辩,逐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认识,发现错误及时修正,有较好的探索数学问题的习惯,形成初步学习方法经验。

1.学科:数学2.学段:小学3.教材版本: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4.课题:《负数的认识》5.作业目标:⑴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理解并掌握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理解分类讨论思想。

⑵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预计完成时间:时间20-25分钟二、作业具体内容:(一)基础练习 (必做题)1.先读一读,再填如相应的圆圈内。

-20 +0.64 80 -2.9 0 - -0.67正数 负数2.在下面的括号里个写出4个正数和4个负数正数( )负数( )(二)能力闯关(必做题)1.如果规定向东走为正,那么向东走3 米记作 +3 米,那么向西走 2米记作( )。

2.升降机上升4米记作+4米,那么-2米表示( )。

3.一种袋装食品标准重量为 200g ,质检员为了解净重与标准重量的误差,把食品净重 205g 记为 +5g ,那么食品净重 198g 可记为( )4.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夏季汛期时比正常水位上涨了0.8米,记作: 0.8米,那么冬季枯81137水期的 -0.3 米表示什么?5.若我体重比标准体重多2kg,可以用那个数来表示?那么-2 表示什么意思?-3.5 表 示 什么? 0呢?哪个数表示的我体重最轻?(三)拓展训练(选作题)能力闯关中的1至5题中有好几个-2,它们表示的意思有没有相通之处?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用-2来表示?三、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1.正数 :+0.64 80负数:-20 -2.9 - -0.672.写正确即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作业设

作业目标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内容
1. 阅读教材相关知识点,复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 完成教材课后练题:练册第X页第X题至第X题,共X道题;
3. 自主设计并解答两个实际问题,要求使用比例方法求解,并清晰写出解题过程。

作业要求
1. 在解答教材课后练题时,学生需要保持独立思考,不得在解答过程中寻求他人协助;
2. 在自主设计实际问题时,学生应遵循简单策略,避免使用法律复杂的比例问题,同时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3. 学生需要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和适当的数学符号写出解题过程。

作业提交
学生应将完成的作业整理好后,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提交。

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为X月X日。

评分标准
1. 教材课后练题按正确率进行评分,每题1分,共计X分;
2. 自主设计的实际问题解答,按照解题过程的正确性和清晰度进行评分,最高X分。

参考资源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 练册第X页至第X页
补充说明
- 本次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 请监督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在解答实际问题时展现创造力。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和欣赏与设计四部分内容。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内容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旋转的知识和综合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美丽的图案。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发现一个简单基本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能自己动手将简单的基本图形围绕一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意识。

2.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度数)。

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或旋转。

4.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感知美、创造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3-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3-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图形的旋转(一)基础性作业旋转的三要素:发展性作业从2:00到2:25,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旋转()°,指向“()”。

从2:00到6:00,钟面上的时针()时针旋转()°,指向“()”。

图形的旋转(二)基础性作业画出图中的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发展性作业图形的运动基础性作业判断:由平移得到的图形一定不能由旋转得到。

()图形平移前后的()和()没有变化,只是()发生变化。

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多次连续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

偶数次对称后的图形等于平移后的图形。

平移是由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记录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记录表

课时号:1主题:整数的概念与表示作业内容:1.反思整数的概念。

2.复习整数的表示方法。

3.完成练习册P1至P5的题目。

反思整数的概念:1.你对整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吗?2.你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整数的含义吗?3.你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区别吗?能够给出例子说明吗?4.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举出一些产生负整数的实例吗?复习整数的表示方法:1.回顾整数的标志与表示法。

2.根据给出的数字,写出对应的整数表示形式。

3.计算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练习册P1至P5的题目:1.完成P1页的第1、2、5题。

2.完成P2页的第1、3、6、7题。

3.完成P3页的第2、3、5题。

4.完成P4页的第1、3、4题。

5.完成P5页的第1、4、6题。

课时号:2主题:整数的加法和减法作业内容:1.反思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规则。

2.练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3.完成练习册P6至P10的题目。

反思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规则:1.你能够简单解释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吗?2.你熟悉带有正负号的整数的相加减过程吗?3.你知道如何进行两个负整数的相加减吗?4.你能举出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整数的加减法规则吗?练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1.计算下列整数的和:(-5)+2,(-7)+3,6+(-4),4+(-9)。

2.计算下列整数的差:8-3,(-6)-2,5-(-3),(-9)-(-7)。

3.对于方程式:a+(-9)=5,找出a的值。

4.口算练习:计算(-8)+3-2-5+7完成练习册P6至P10的题目:1.完成P6页的第1、4、6题。

2.完成P7页的第2、4、5、8题。

3.完成P8页的第1、3、5、7题。

4.完成P9页的第2、3、6题。

5.完成P10页的第1、4、6、8题。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记录表的部分内容。

每个课时的作业都涵盖了反思、复习和练习的内容,旨在巩固学生对整数概念和加减法规则的理解,并培养他们运算整数的能力。

通过每日坚持完成作业,学生将逐渐熟练掌握整数相关知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1.什么叫比?怎样求比值?课前同桌相互说说或回家后说给妈妈听。

2.预习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

二、课内探究:
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20:5和1:4 (2)0.6:0.2和3/4:1/4
三、课后拓展:(实践活动题)
同桌互动,一人说出一个比,另一人要说一个能与前者组成比例的比。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课前延伸:
预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填写下列内容: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比例里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

二、课内探究: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0.25:7和1/7:4 5:8和4:5 0.2:2.5和4:50
三、课后拓展:(趣味题)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3×40=8×15
(2)2.5×0.4=0.5×2
解比例
一、课前延伸:
什么叫解比例,课前预习后说给同桌听。

二、课内探究:
1.解下面的比例
0.4:X=1.2:2 X:10=1/4:1/3 7:35=X:4.5
2.解决问题
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与其在地上影子的长度比是4:5,已知影子长15米,你知道旗杆实际多高吗?
三、课后拓展:(实践探究作业)
给你一根2米长的竹竿,一把米尺,你能用测量长的办法测出一根电线杆的高度吗?试一试,把测量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写出来。

正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预习正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下列问题:
什么叫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课内探究:(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

2.圆柱的高一定,底面周长和侧面积。

三、课后拓展:
请从生活找出2个成正比例的量。

反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预习反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以下问题:
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什么叫反比例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反比例关系?
二、课内探究:(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2.小刚跳远的距离和他的身高。

三、课后拓展: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比例的应用
一、课前延伸:
预习比例的应用,并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叫比例尺?
2.你见过怎样的比例尺?
二、课内探究:
一栋楼房东西长50米,在图纸上长度是6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三、课后拓展:
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然后按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的卧室的平面图。

用比例解决问题
一、课前延伸:
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解下面的比例:
X:1/2=2/3:4 6.5:x=3.25:4
二、课内探究
我们班陈青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行400米,需9分钟到校,有一次他起床晚了,想6分钟到校,每分钟要行多少米?
三、课后拓展:(实践作业)
同学们都喜欢玩赛车吧,回家后观察赛车上的一对相互咬合的齿轮,反复转动,看看大小齿轮转动的周数与转过的齿数有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