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案例:“感恩父母,我爱我家”
感恩家庭,回馈社会——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家庭,回馈社会——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f9e1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1.png)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孝敬父母、重视家庭的观念。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家庭的温馨和爱的传递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许多社区和学校都通过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感恩家庭,回馈社会。
本文主要介绍我爱我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带领孩子们深入感受家庭的重要性,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同时也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带领孩子们积极投身社区,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全面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并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感恩心理。
同时,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需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二,活动流程1.主题浏览:在开始活动之前,组织孩子们集体观看一些关于家庭的视频,PPT等材料,并通过简短的话题讨论,带动孩子们对于家庭的注意力和思考。
2.家庭成员角色和职责: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紧密联系。
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对于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感受,增强孩子们对家庭的亲密感。
3.家庭联欢会:在学生自愿参加的前提下,组织家庭联欢会,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展示家庭之间的相互关爱和理解。
在联欢会上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等形式,增强孩子们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孩子们对于家庭的联系和亲情。
4.志愿服务:通过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需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活动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公益活动,例如参与环保、植树造林等,让孩子们通过实践体验,深入了解自己的社区,认识到社区的美好和需要。
5.总结反思: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让孩子们了解到,回报社会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长期的心理习惯和责任感。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12eb4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7.png)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 增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促进家庭和谐。
三、活动时间:1课时四、活动地点:教室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父母的感人故事,引起学生对父母的关注和思考。
2. 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以及自己曾经为父母做过的事情。
3. 分享: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如为父母做一顿饭、给父母写一封信等。
5. 制定计划: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表示将在活动中积极付出行动。
6.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行动计划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了解自己的决心。
7. 活动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行动计划进行点评,强调活动的意义和目的,鼓励学生将感恩父母的行为常态化。
8. 作业: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行动计划,为父母付出实际行动,并将感受记录下来。
9. 反馈: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10. 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感恩父母的精神延伸到其他人际关系中,如老师、同学、社会等。
11. 结束: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和理解父母。
12.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13. 跟踪调查:教师在活动结束后一段时间,对学生的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改变。
14. 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促进学生的持续成长。
15. 反思: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活动提供参考。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关于感恩父母的感人故事素材。
2. 准备小组讨论的模板和分享环节的投影设备。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f9f9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f.png)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进家庭和谐。
三、活动时间:1课时(40分钟)四、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辛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感恩父母。
2. 分享故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父母的故事,如“卧冰求鲤”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4. 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式,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如为父母做一顿饭、给父母写一封信等。
5. 个人行动计划:每个学生制定一个个人行动计划,明确自己如何感恩父母,并承诺在活动后付诸实践。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活动收获,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父母。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感恩父母意识的认同程度。
2. 关注学生在个人行动计划中的具体做法,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对他们的影响。
七、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关于感恩父母的故事。
2. 讨论指南: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
3. 个人行动计划模板:供学生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氛围温馨和谐,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2. 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避免过度情绪化。
3. 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九、拓展活动:1. 开展“孝心感动天”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孝心故事。
2. 组织“我为父母做件事”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3. 开展“感恩父母”征文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十、教学参考资料:1. 《感恩教育手册》2. 《孝心教育读本》3. 网络资源:关于感恩父母的故事和活动案例。
《我爱我家》教案(精选17篇)
![《我爱我家》教案(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be533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b.png)
《我爱我家》教案(精选17篇)《我爱我家》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
能力目标: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知识目标: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而父母也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3.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我爱我家”,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大人讲我小时候,主要是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
二是无悔的奉献,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父母对家庭的贡献、父母的优秀品质。
三是感受家庭温暖,主要从不同方面让学生体会父母所给予的爱、家庭的温暖。
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有些孩子可能在学校表现得很乖,对老师和同学都很温顺,但在家中却判若两人。
孩子之所以会顶撞父母,对父母出言不逊,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跟父母太熟悉了,不知珍惜身边的爱。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为了他们的成长父母要倾其一生的心血。
2.学生的需要:不少学生虽然每天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对父母的情况不一定知道,特别是父母的辛劳,即使学生看到了,也很少去体会。
可以以“说一说”的形式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的了解情况,父母的生日、工作和辛劳。
通过“说”,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对自己的生日、爱好全都知道,而不知道父母的?这样导入新课,学生更易信服。
三、综合设计思路【新课导入】在一个小生命还酝酿在母体的时候,已经倾注了家人对他的关爱,那就是他的名字。
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名字的用意。
以此来体会家人的期待和关爱。
【教学过程】1.爱的回忆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并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优秀教案5篇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3c3e3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3.png)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优秀教案5篇大家都接触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要具有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
你都参加过什么类型的主题班会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优秀教案,希望大家喜欢!《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优秀教案1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情,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贴关心父母,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
3、学会理智,学会克制叛逆心,走好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一步。
二、活动准备1、准备资料:感恩演讲稿2、歌曲《母亲》(阎维文)、《父亲》、《烛光理的妈妈》3、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播放音乐《母亲》2、出示课题:同学们:这是我第一次来湘潭,也第一次与同学们见面,同学们能猜猜老师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吗是“羡慕”!我来自永州一个偏远的山村,我真羡慕同学们爸爸妈妈把你们带到这座美丽的城市。
同学们为此感到幸福吗(没有!)那是因为同学们都习惯了这种生活,就像习惯了父母的关爱,习惯了父母的无私奉献一样。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谈谈这个古老的话题——《感恩父母》(出示课题)。
(二)、为何要感恩父母1、说一说: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下面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快乐与烦恼,并说说你处理的办法或自己的看法。
(1)、你曾因为要东西(如衣服、手机、电脑)与父母发生过争执吗你是如何处理(2)、父母背着你看过你的日记、短信或聊天记录吗(3)你觉得父母爱唠叨吗你如何看待父母的唠叨(4)、父母对你的期望值高吗你是怎样看待的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出现一些分歧、甚至摩擦都没什么,只要我们能理解、懂得父母的唠叨、父母的期望,那都凝聚着他们深深的爱!2、讨论:父母令你最感动、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老师讲故事)3、故事演讲: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有时,父母给我们的也是别人无法给予的! 《天亮了》背后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名游客在马岭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
幼儿园感恩教育教案——我爱我的家,感恩爸妈
![幼儿园感恩教育教案——我爱我的家,感恩爸妈](https://img.taocdn.com/s3/m/0a7e362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e.png)
幼儿园感恩教育教案——我爱我的家,感恩爸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恩”这一重要的价值观念;2.认识和珍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3.表达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1.了解“感恩”价值观念;2.认识和珍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三、教学难点1.表达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之情。
2.掌握简单的感恩礼仪。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我爱我的家,感恩爸妈》,时间:30分钟。
一、教师引导1.以亲切温馨的语气与学生互动,说出“我爱我的家,感恩爸妈”的话题,启发学生探索问题。
2.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获知他们对自己父母的亲情感受。
二、感恩教育课程安排1.向学生介绍“感恩”这一重要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并珍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2.用简单的画面展现学生父母为学生所做的事情,引导学生产生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之情。
3.教师介绍简单的感恩礼仪,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向父母表达感恩、关心和照顾。
4.通过和学生一起制作一份感恩卡片,学生可以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
三、游戏活动1.圆桌会议: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家庭的经历,同时可以借此机会记录下其他同学的家庭情况,了解不同的家庭文化。
2.猜谜游戏: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谜语,将谜语与家庭、亲情方面扯上关系,让学生通过猜谜增强对感恩教育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关注“感恩”价值观念。
2.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感恩”礼仪的同时提高表达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关注,更好地达到学习目的。
六、教学资源感恩卡片,谜语,画纸、彩笔等。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育教案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幼儿园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通过无形启发引导学生学会了感恩、珍惜父母的真心关怀。
同时,本教育教案充满生活气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实际效果。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6a4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0.png)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2.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回报父母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每学期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2课时五、活动内容:1. 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家后向父母了解自己的出生经历,了解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
2. 课堂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父母辛勤付出的事情,感受父母的爱。
3. 情感表达:学生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 实际行动:学生制定一个回报父母的计划,如帮父母做家务、给父母写信等。
5. 总结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回报计划,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手册》2. 课件:关于父母辛勤付出的图片、视频等3. 学生作品:绘画、写作、表演等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父母辛勤付出的事情。
3. 分享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代表进行分享,展示父母的爱。
4. 情感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表达感激之情。
5. 制定计划:学生制定一个回报父母的计划,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6. 总结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分享、表达和实际行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九、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爱,帮助他们认识到父母的辛勤付出。
2.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行动,指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回报计划。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父母工作场所,了解父母的辛勤工作。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5篇)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1cacc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b.png)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5篇)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的]1、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让学生学会如何感恩,进而把这种行动内化为一种习惯。
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活动设计]一、全班齐唱歌曲《感恩的心》:男: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预备(1)班“感恩于心、感谢以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首先,请全班同学齐唱我们准备好的歌曲《感恩的心》。
二、诗歌朗诵《游子吟》:男:一句简简单单的感谢包含了无尽的感动,学会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
女:有一种爱,伟大而平凡;有一种爱,只知道付出;有一种爱,不求丝毫的回报;这种爱,如甘甜的清泉,叮叮咚咚流淌;这种爱,如长江黄河,滚滚滔滔不绝;这种爱,哺育着人类,繁衍不息;这种爱,延续着血脉,生生不已;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爱吗?合:这种爱,就是父母的爱!是我们永远贴心的爱!男:这种爱,是妈妈一个甜蜜的亲吻;这种爱,是爸爸一双有力的大手;这种爱,是妈妈温暖的臂弯;这种爱,是爸爸宽厚的双肩。
合:这种爱,就是包裹着我们的亲情的爱。
女:亲情,是人间最灿烂的阳光;亲情,是春天绚丽的鲜花;亲情,是冬天温暖的毛衣。
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得多高,爸爸妈妈的目光,永远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
合: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男:亲情,神圣而博大,绵绵不断;亲情,古老而深情,丝丝不断。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讴歌,演绎着不老的颂歌。
请听,宁成刚同学的朗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由于用来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的透析每次花费要400元,母亲为了不拖累儿女一度想放弃治疗。
田世国叔叔将自己的一个肾移植给身患尿毒症的母亲,但母亲至今不知道捐肾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幸福的母亲就这样一直生活在儿子精心设置的“骗局”里。
感恩父母教案(精品7篇)
![感恩父母教案(精品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b793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f.png)
感恩父母教案(精品7篇)感恩父母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准备:1、准备班会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的*、小品、电视纪录片、歌曲、诗歌、三句半、课件,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学生利用双休日观察了解父母在一天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3、开展“孩子给爸爸、妈妈一封信”活动三、活动开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班会正式开始前轻声播放音乐《天下父母心》,主持人在音乐声中入场。
)甲:小草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乙: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甲: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乙:花儿感恩园丁,因为园丁赐予它五色斑斓……甲:那我们,我们又应该感恩什么呢?世界上有一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
世界上有一种宽容的爱,它的名字叫父爱。
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
有了阳光,花儿才会盛开。
乙:是呀,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呀。
甲:那么,这节课就请跟我们一起来学会感恩,一起来奏响爱的音符吧。
(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甲: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乙:父母的爱是伟大的,甲:父母的爱是危急时刻撑起我们生命的一片晴空!乙: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地震中的母亲》(多媒体画面辅助)。
甲: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哪些感受呢?(学生发言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乙:同学们,这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最圣洁的、最勇敢的母爱。
甲:不论我们走到哪,不论我们有多大,甲:在父母的心中,乙: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乙: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
甲:他们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乙:倾注了多少关爱。
(三)深入感知,感悟亲情甲:父爱如山,乙:母爱如水。
甲:有一句话叫“儿行千里母担忧”(出示投影)乙:父母是世界上最牵挂我们的人,也是最爱我们人甲:请同学们谈谈父母对你的爱。
体验教学案例:“感恩父母,我爱我家”(5篇)
![体验教学案例:“感恩父母,我爱我家”(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0b352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c.png)
体验教学案例:“感恩父母,我爱我家”(5篇)第一篇:体验教学案例:“感恩父母,我爱我家”体验,让爱如此简单——体验教学案例:“感恩父母,我爱我家”题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体验教学在无教之境中,实现最理想化的教学境界。
教育无为,大爱无声。
让我们去体验、感悟吧!案例背景: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细心呵护着,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在他们的心中只有索取,没有回报。
父母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
一旦有错误时,父母多说几句,他们就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有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原因,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予以反思,应该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多开展一些相关主题的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亲情,学会感恩,回报父母。
案例介绍:主题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3、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主题活动程序安排: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主题活动的准备1、收集有关“父母”“亲情”的图片、感恩文章、影视作品等2、想一想,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怎样感恩父母。
3、活动时采取个人表达、小组交流、角色表演和班内展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主题活动的实施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发体验播放音乐在课前两分钟的候课时间里,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安排了歌曲《母亲》以设计体验的引发点来达到导课诱情的效果。
选择这首歌,一则其名与该课主旨相一致,同时歌曲反复吟唱的“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又和主题“感恩”相吻合,能营造一种回报父母的情感氛围;二则这首歌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一听到这耳熟能详的歌曲,便情不自禁的附和起来,有较强的向心力。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c838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a.png)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和行为习惯;2.提升学生对父母的欣赏和尊重;3.加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二、活动内容:1.制作感恩卡片:让学生用心灵手巧制作一张感恩父母的卡片。
卡片可以包括文字、图画、手工制作的花朵等元素,以表达对父母的感谢之情。
2.感恩父母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次实际的家务劳动,并记录下来。
可以是帮父母洗碗、整理书桌、收拾房间等。
孩子们还可拍照或绘画,记录下这一次特别的家庭活动。
家长要配合,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3.家庭倾听时刻:要求学生在家庭晚餐或空闲时间,主动和父母谈心,倾听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思考。
学生可以主动询问他们的感受、困惑和期望,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这样可以增进亲子沟通,增加理解和信任。
4.感恩家长故事分享: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关于父母对自己关心、照顾和教育的故事。
学生可以自己创作或选择现成的故事,并适当配以图画或表演。
5.亲子关系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亲子关系的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可以通过案例讨论、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展开互动。
三、活动步骤:1.活动前:向学生介绍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鼓励学生在活动前与父母商量,并准备所需材料。
2.活动中:根据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制作感恩卡片、记录家庭作业、进行家庭倾听时刻、分享感恩家长故事和进行亲子关系讨论等活动。
3.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回顾活动过程和收获,及时表扬优秀表现的学生,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方法:1.問題導向法:组织学生进行亲子关系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期望,以及应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制作感恩卡片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观摩学习法:组织学生分享感恩家长故事,借助他人的经历和感悟,促使学生对父母的关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23b11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6.png)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一一、活动名称:学会感恩-----您真好!二、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产生感恩的心理,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
2.让幼儿在感知体验中获得表达爱心的愿望。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让幼儿深切地感知情意,从而产生感恩的心理。
活动难点:让幼儿将自己的爱心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爱心展板一块、小礼物若干、音乐《感恩的心》四、活动过程:(一)感知活动:1. 多媒体展现,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美。
2.说出美丽而干净的幼儿园是谁每天来帮我们打扫的?3.原来是您----门卫叔叔。
4.播放门卫叔叔工作情景,了解门卫叔叔的辛勤工作。
(二)体验活动:1.现在你想对门卫叔叔说些什么?让幼儿大胆用语言说出自己的心声。
2.用行动表达爱意,自选小礼物把它放到爱心板上,并对叔叔说一句感谢的话。
3.播放《感恩的心》音乐,用肢体表达爱心。
(三)活动延伸:幼儿园里除了要感谢门卫叔叔,还要感谢谁?为什么?教学反思: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让幼儿能够感知情意,懂得情感,并乐于表达情感。
我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想通过幼儿亲身体验、自主表达、主动参与的过程来表达自己的感谢与爱,在表达爱心的过程中让感恩内化为一种行动。
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录像,了解门卫叔叔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感,让他们从小懂得对周围的每个人都要有感恩之心,知道知恩、感恩、报恩是一种美德,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让温馨的话语贯穿整个活动。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二活动准备:1、照片,父母的简单情况,家庭生活中的2——3件。
2、音乐,录像资料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音由弱到强。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2、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脑海中出现了那些情景?3、谁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情感体验小朋友们,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唱出了我们拥有母亲的爱是多么的幸福,失去母爱是多么的凄凉,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他们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走进心灵深处去寻找我们的爸爸妈妈。
感恩父母,关爱家庭——大班社会教案之我爱我家
![感恩父母,关爱家庭——大班社会教案之我爱我家](https://img.taocdn.com/s3/m/a81a44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a.png)
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感恩父母,关爱家庭。
因为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港湾,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亲密的人。
在这个大班社会教案中,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的家庭。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感恩父母。
感恩是一种感激之情,是对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的态度。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用自己的付出、爱和关怀,培育我们健康地成长。
所以我们要时刻感恩父母,学会珍惜他们所给予的一切。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比如说主动帮助他们做家务,或是主动照顾弟妹,让他们觉得自己被爱和关心。
我们要懂得怎样关爱自己的家庭。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环境,我们应该用鲜花和爱心,来点缀这个温馨的家园。
我们可以通过和父母聊天,了解他们的近况,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我们还可以尝试学习一些家务技能,每天帮助父母打扫卫生,这不仅是家庭分工的一种表现,更是对家人的关爱之情。
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小礼物,如手工卡片,小折纸等,来表达我们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我们要时刻保持家庭的温暖。
家庭是我们文化和传统的基石,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我们要保持家庭的团结、和睦,时刻传承家族的优良品质和美德。
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活动,如一起旅游、玩游戏等方式,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默契和亲密度,让家人之间感觉更加温暖和谐。
我们作为孩子,要努力学会感恩父母、关爱家庭。
我们的家庭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时刻珍惜和保护它。
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家庭会更加和谐、温暖,我们每个人也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02e5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d.png)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感激之情的能力。
3. 增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促进家庭和谐。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父母的感人故事,引起学生对父母的关注和思考。
2.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大家共同感受父母的付出。
3. 分享: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以及如何回报父母的计划。
4. 行动计划: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一个感恩父母的行动计划,包括一天内为父母做的事情,一周内为父母做的事情,一个月内为父母做的事情等。
5. 展示: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行动计划,并鼓励其他同学也参与进来。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行动计划进行点评,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父母,多表达爱意。
六、教学资源:1. 感人的故事素材2. 学生分组讨论的表格3. 展示用的PPT或黑板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父母的认识和感激之情。
2. 检查学生制定的行动计划,评估他们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了解活动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分享真实感受,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行动计划,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确保他们能够实际行动起来。
3.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家庭和谐。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亲子活动,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2.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3.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家庭、亲情的优秀作品,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十、教学参考资料:1. 《感恩教育手册》2. 《家庭教育指南》3. 网络资源关于感恩父母的故事和案例十一、教学安全:1. 确保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0f4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1.png)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增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促进家庭和谐。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人故事或者视频。
2.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辛苦付出的图片。
3. 准备一些关于如何表达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活动素材。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感恩父母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增强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促进家庭和谐。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人故事或者视频。
2.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辛苦付出的图片。
3. 准备一些关于如何表达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活动素材。
六、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人视频,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
2.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或者讲述自己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让学生认识到应该感恩父母。
4.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例如为父母做一顿饭、给父母写一封信等。
5. 总结: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否有所提高。
六、活动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例如为父母分担家务、陪父母散步等。
2. 建议学生定期与父母沟通,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七、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波动,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3.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表达感激之情,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aaa9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3.png)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提高家庭亲子关系。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每学期一次,每次约为2课时五、活动内容:1. 第一阶段:了解父母(课前准备)a. 让学生收集父母的相关信息,如照片、故事、付出等。
b. 学生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父母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 第二阶段:感受父母的爱(课堂分享)a. 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父母的信息,感受父母的辛勤付出。
b.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感激之情。
3. 第三阶段:表达感激(课堂活动)a. 学生通过绘画、写信、制作礼物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b.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鼓励学生将作品送给父母。
4. 第四阶段:落实行动(课后实践)a. 学生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如为父母做家务、陪伴父母等,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b. 教师跟进学生的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并进行评价。
a.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和成长,反思如何持续感恩父母。
六、活动资源:1. 父母的相关信息收集表格2. 绘画、写信、制作礼物的材料和工具3. 课堂讨论问题清单七、活动评价:1. 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和感悟分享。
2. 学生对父母表达感激的方式和创意。
3. 学生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
八、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 教师在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3. 鼓励学生真诚表达,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悟。
九、活动后续:1. 学生将作品和感悟分享给父母,增进亲子关系。
2. 学生根据行动计划,持续践行感恩父母的行为。
十、附录:1. 父母相关信息收集表格2. 课堂讨论问题清单3. 学生作品和行动计划示例六、活动准备:1. 准备父母相关信息收集表格,用于学生课前了解父母。
2. 准备课堂讨论问题清单,用于引导学生分享感悟和反思。
感恩父母优质课的教案(通用6篇)
![感恩父母优质课的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0301f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3.png)
感恩父母优质课的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恩父母优质课的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恩父母优质课的教案1教育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知道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3、能关心体贴父母,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课前准备:1、要求学生收集中国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
2、调查学生孝敬父母的情况。
3、准备有关的音像教材。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在生活中,父母的手永远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身体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母的爱是夏日里清凉的风;父母的爱是冬天里温暖的火;父母的爱是我们生病时候一杯温热的水;父母的爱是我们健康时候一个放心的笑。
在古代,诗人孟郊这样歌颂我们的妈妈(幻灯片:慈母手中线)。
2、听《小乌鸦爱妈妈》歌曲,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
3、(出示画像)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主持人小结:陈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任新四军代理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兼政委,是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
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解放后,他担任了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且你们知道吗,他还是孝敬父母的大孝子呢!那么,他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呢?请**同学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听《陈毅探母》的故事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
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
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0a4c4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5.png)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学生往往忽略了父母的辛勤付出,缺乏感恩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父母、关爱父母,我们设计了这次《感恩父母》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优秀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三、活动对象初中学生四、活动时间2课时(90分钟)五、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父母的感人故事,引起学生对父母付出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以及自己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亲子互动游戏(15分钟)学生邀请父母参与亲子互动游戏,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游戏结束后,学生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4. 感恩演讲比赛(10分钟)学生代表上台进行感恩演讲,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和今后如何回报父母的心得体会。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7.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参与度、亲子互动情况、演讲比赛表现等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
六、活动准备1. 准备感人的父母与子女故事素材。
2. 准备亲子互动游戏道具和材料。
3. 准备感恩演讲比赛评分标准和奖品。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注重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避免讨论敏感话题。
3. 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
八、活动延伸1. 开展“孝心行动”,鼓励学生在家中多为父母分担家务,关心父母的生活。
2. 组织“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和体会。
3. 开展“父母心”征文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感恩父母的认识和体会。
2. 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文章,分析他们的反思和行动计划。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感恩父母(教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感恩父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df133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d.png)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感恩父母(教案)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二、活动年级:四年级三、活动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进家庭和谐。
四、活动内容:1. 了解父母的辛苦:让学生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父母的工作、生活状况,体会父母的辛劳。
2. 感受父母的关爱:让学生分享父母关爱自己的点滴事例,感受父母的无私付出。
3. 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礼物、写信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 承诺实际行动:学生承诺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5. 家庭和谐共处: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理解,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五、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父母的思考。
2.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父母辛苦的事例,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
3. 制作礼物:学生动手制作礼物,准备献给父母,表达感激之情。
4. 写信:学生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承诺。
5. 承诺实际行动:学生公开承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心父母、帮助父母。
6. 家庭和谐共处: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理解,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7.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意义,鼓励学生将感恩父母的精神付诸实际行动。
六、活动准备:1. 学生准备:学生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父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准备分享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
2. 材料准备:学生准备制作礼物的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等。
七、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教师通过讲述孝敬父母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感恩父母。
2. 分享环节:学生分享了解到的父母辛苦的事例,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
3. 制作礼物:学生动手制作礼物,准备献给父母,表达感激之情。
4. 写信环节:学生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承诺。
5. 承诺实际行动:学生公开承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心父母、帮助父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让爱如此简单
——体验教学案例:“感恩父母,我爱我家”
题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体验教学在无教之境中,实现最理想化的教学境界。
教育无为,大爱无声。
让我们去体验、感悟吧!
案例背景: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细心呵护着,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在他们的心中只有索取,没有回报。
父母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
一旦有错误时,父母多说几句,他们就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有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原因,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予以反思,应该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多开展一些相关主题的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亲情,学会感恩,回报父母。
案例介绍:
主题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3、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主题活动程序安排: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主题活动的准备
1、收集有关“父母”“亲情”的图片、感恩文章、影视作品等
2、想一想,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怎样感恩父母。
3、活动时采取个人表达、小组交流、角色表演和班内展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主题活动的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发体验
播放音乐
在课前两分钟的候课时间里,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安排了歌曲《母亲》以设计体验的引发点来达到导课诱情的效果。
选择这首歌,一则其名与该课主旨相一致,同时歌曲反复吟唱的“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又和主题“感恩”相吻合,能营造一种回报父母的情感氛围;二则这首歌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一听到这耳熟能详的歌曲,便情不自禁的附和起来,有较强的向心力。
这样就能通过触及同学的体验领域,促使他们的内心燃起体验的火花,产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和体验的初步感受,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多媒体出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二、情感铺垫“书”发感言交流体验
同学们附唱完歌曲之后,我根据同学已有的情感铺垫,抓住同学们的心灵火花迸发的那一瞬,马上长驱直入同学的心田,进入内心独白和心灵交流的环节。
在这一环节,每个同学都根据课前发下的表格,伴着轻音乐,走进自己的记忆长河,在成长记录单上写下:①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爱;②写出对母(父)爱的体会(用彩笔、线条、图案来表示),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体验,并选派代表在班内交流体验。
写下自己记忆最深刻的亲情故事有:父母在寒夜带我看病,父母辛苦工作,母亲的白发……;这些体验虽不是直接的语言表述,但确也很生动地展示了同学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很多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花。
三、问卷调查感受体验
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我在课堂上按资料介绍做了这样一个“感恩调查问卷”:
(一)、了解我们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1、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
2、下班回家后,还要为你做些什么?
3、在你的学习上,你爸爸妈妈给过你帮助吗?
4、你父母知道你生日吗,给你过生日吗?
5、你回家后为你父母做过什么?
6、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现在我想再问问家长,你们能说出自己孩子的生日吗?(用手机联系家长)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有大多数的同学都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生日,而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生日却相当清楚。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因为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要多于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正因为他们的这种爱,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了解才会比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多,所以他们对我们的生日相当清楚。
(二)、展示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诗文、歌曲和故事。
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无处不在。
四、情感升华发展体验
1、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让学生通过照片,回忆自己成长历程中父母所做的点点滴滴,体会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学生心存感恩之心的情感。
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这些同学用心里话表达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意,那么同学们认为以后应该怎样做,才能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学生讨论)
讨论之后得出:
2、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孩子与父母交换角色,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做一天爸爸或做一天妈妈。
洗衣叠被、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体会父母工作生活的辛苦。
主题活动的效果与收获:
这次“感恩父母、我爱我家”主题活动让学生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了自己的父母,体会到了父母无私的爱,让他们更加懂得了热爱生活,珍惜父母所给他们的一切,也是他们第一次正确认识自我。
学生们也表示要牢记父母之爱,做到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五、积极践行深化体验
如何让同学对这一节课能余味无穷,并在记忆中留下真真正正的印象。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同学的自白:“回报父母,我会……”。
每个人均在成长记录单上写下自己的“体验”。
我也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把自己的心里体验送给同学:老师对大家说:“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爱默生);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爱的天堂。
”
我相信,从此刻起你们都会做到关爱父母,回报父母!”学生群情激奋,异口同声:“对!“至此,歌曲《我的老父亲》悄然响起——
在乐曲中结束课堂。
案例分析和反思:
一、活动主题应来源于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课的主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关注周围生活时发现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周围的生活及现象,从而提出自己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而确定思想品德课的主题。
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教育非常有必要,开展“感恩父母”主题活动是有效可行的,值得在学校中推广。
由于父母养育之恩是孩子感受最深的,因此我们更应让学生从感恩父母做起,通过感恩父母,进而推己及人,达到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的目的。
二、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课的内涵
注重实践是思想品德课课程的基本特征,但实践并不等于走过场,应该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内涵。
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中始终以亲情为线索,以情境为载体,以体验为目的,以参与为手段,使学生热爱父母之情油然而生,报答父母之心情真意切,真正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教学境界。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
体验来自生活,“生活即教育”,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让我们携手共进,用体验引领成长,打造精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