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现状

合集下载

肿瘤晚期患者姑息护理(完整版)

肿瘤晚期患者姑息护理(完整版)

肿瘤晚期患者的姑息护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虽然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进展迅速,但是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

根据WHO报告,2008年全球新发生的癌症患者超过1000万,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达700万。

卫生部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恶化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

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死亡给患者、家属所带来的影响也日趋得到重视。

随着肿瘤专业化护理的发展,缓解疼痛及其它痛苦症状,为患者提供身心、社会的全面照顾,以及帮助家属应对悲伤,成为肿瘤姑息护理的重要任务。

姑息护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在我国尚在开始阶段。

现将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护理综述如下。

1姑息护理的概念及内容(1)概念姑息护理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疾病进行积极而全面的照顾。

其宗旨是将临终阶段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减少临终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

姑息护理始于临终关怀,但不等同于临终关怀,它贯穿于进展期疾病始终,由前期的姑息照护,患者临终阶段的姑息照护及患者死后对家属的哀伤辅导三部分组成。

(2)内容姑息护理的目标是维护患者的尊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干预疾病的过程,姑息服务的照护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贯穿于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主要内容是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如化疗、放疗带来不良反应的相关症状,全面的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支持系统,尽可能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活着到死亡,亲人能正确看待患者的疾病过程和他们的逝世;承认濒死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不刻意加速他们的死亡,也不拖延他们死亡的时间。

2 姑息护理2.1 基础护理(1) 病房环境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认为,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移情作用。

我们要为病人创造舒适、安静、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美好的环境可使病人产生对生命的热爱,并珍惜生命。

保持病房内整洁,通风良好,光线明亮,温、湿度适宜,床单位舒适。

(2) 饮食护理向病人和家属做好饮食宣教,分析饮食的重要性,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给其制定富营养饮食食谱,并告知其家属尽量按照患者口味烹饪食物。

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病人中的应用

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病人中的应用

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病人中的应用晚期癌症是一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疾病,大多数患者都只能通过姑息治疗来延缓病情进展,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姑息治疗是一种以患者的生命质量为中心的治疗模式,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护其尽可能长的生存时间。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病人中的应用,并讨论一些与此相关的最新研究。

一、背景晚期癌症病人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恶心,呼吸急促,咳嗽,乏力等等。

这些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患者往往感到无助和无望。

姑息治疗旨在减轻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缓病情进展。

姑息治疗的方法包括使用药物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如恶心和呕吐等,以及通过物理治疗,如实施放疗和化疗来减轻病痛,并提高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

二、姑息治疗的应用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病人中广泛应用。

它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减轻痛苦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法,并能够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

这种疗法使用的是一种综合性模式,而不是单一的治疗模式。

它将与病情相关的多种症状和病理机制分别进行综合治疗,从而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三、姑息治疗的优势姑息治疗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它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人们在治疗期间可以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没有严重的痛苦和多种引起痛苦的症状。

姑息治疗还能够缓解患者和其家属在长期抗癌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心理负担。

对于很多晚期癌症病人来说,延长生存时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需求。

姑息治疗也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这一目标。

四、姑息治疗的最新研究最新的研究表明,姑息治疗对于晚期癌症病人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些优势主要包括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减缓病情的进展。

姑息治疗进一步将象征着以癌症治疗作为基础的传统治疗方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式,强调治疗目的为了构建减轻痛苦、维护生命质量和尊严的生命结构整体。

这些研究证明,姑息治疗的高质量和综合性治疗法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得到了患者的肯定。

五、结论晚期癌症病人是一种高危人群,姑息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研究方案1. 研究背景与目的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及护理干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增加。

然而,目前对于姑息治疗的实施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仍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

本研究旨在探讨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研究方法与步骤(1)文献综述: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搜集和综述,包括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方式、护理干预方法、疗效评价标准等内容。

(2)实验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相关文献的概述,制定实验设计方案。

选择一定数量的晚期癌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姑息治疗组和对照组。

姑息治疗组接受姑息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不接受护理干预。

(3)数据采集:采用问卷调查、观察和临床检验等方法,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等指标进行数据采集。

(4)数据分析: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统计检验。

使用合适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评估姑息治疗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实施及护理干预的疗效。

3. 方案实施(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筛选: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晚期癌症患者并将其分组。

(2)姑息治疗的实施:根据姑息治疗的具体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包括疼痛控制、症状缓解、心理支持等。

根据个体差异,预防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护理干预的实施:根据晚期癌症患者的具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身体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等。

护理干预团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不断对护理干预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

(4)数据采集与整理:根据计划的数据采集方法,进行数据的采集、记录和整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组别间的差异。

癌症姑息治疗

癌症姑息治疗

我国姑息医学发展史
80年代初,李同度教授于1985年首次提出 “晚期癌症
患者收治是个社会问题”
1987年自筹资金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安徽肿瘤康复医院 1994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
疗专业委员会,直至至今共举办7届全国学术会议。
全国先后成立了辽宁、海南、安徽、湖北、广东、北
我国姑息治疗今后的任务
加强姑息治疗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学术交
流的平台。如学术刊物和网络信息平台。 鼓励转化医学用于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 加强多学科协作进行癌症及癌痛的综合治疗及对 患者及家属心身的个体化治疗。 研制适合中国癌症患者的评估量表:症状评估量 表、生活质量量表、心理社会维度量表等。
英国经济学人集团旗下信息分析机构--经济学人信息部发表的2010年一项调查
患者的选择
企盼治疗的连续性 放、化疗无效,有限的财力耗之将尽,这种无
助与无望怎么办?
当了解到缓解疼痛及提高生活质量是他们的权
力时又会发生什么?
当医疗花费成为患者负担后,姑息治疗愈来越
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选择
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 (WHO2005年5月日内瓦)
年发病数(万) 年死亡数(万)
220
300 250
预计在2020年,全球新发病例将达1500万(我国占 1/5),死亡1000万(我国占1/4),现患病例3000万。
肿瘤四大任务在各肿瘤病种中的作用
癌பைடு நூலகம்口、咽 食道 胃 结/直肠
肝 肺 乳腺 子宫
早诊 手术 放疗 + ++ +++ - + ++
- - +++ +++

姑息治疗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姑息治疗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姑息治疗在临床的应用现状姑息治疗(Palliative care)是一种专门面向患有终末期疾病患者和其家人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旨在通过综合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痛苦,提供心理和精神支持,以及提供对其家人的支持。

姑息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痛苦和苦恼,实现最佳的生活质量,而非治愈疾病。

尽管这种治疗方式在过去被忽视,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视和关心的增加,姑息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姑息治疗在临床的应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门设立的姑息治疗机构近年来,随着姑息治疗理念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设立专门的姑息治疗病房或机构。

这些机构通常配备了专门从事姑息治疗的医生、护士、社工和心理医生等一线医护人员,他们会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支持和照料。

这种专业的姑息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照料和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度过最后的时光。

2. 多学科综合治疗姑息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互相配合。

在现代医疗中,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疗机构开始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方式,将临床医生、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康复医生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汇聚在一起,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照顾。

这种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式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3. 家庭姑息治疗除了专门的姑息治疗机构以外,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疗机构开始开展家庭姑息治疗服务,将姑息治疗的理念和方式延伸到患者的家庭中。

这种家庭姑息治疗服务提供了更加贴心和个性化的照护方式,让更多的终末期患者可以在家庭的温馨环境中接受姑息治疗,得到更好的关怀和照料。

4. 重视患者生活质量姑息治疗强调的是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非延长患者生命的长度。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各种临床手段和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和支持。

这种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理念符合现代医疗的发展趋势,也更符合人文关怀的精神。

姑息医学简介

姑息医学简介
Medicine>,英国、加拿大学者编写。 在欧美,以社区和家庭为主;在亚洲,
以医疗机构为主。
姑息医疗照护的内容
精神心理问题和心理照护 疼痛处理 厌食与恶病质 呼吸困难 恶心呕吐 肠梗阻 生命末期抑郁 终末期谵妄,意识模糊,激越 终末期镇静
心理照护
以真诚态度对待病人,关心、支持、温暖。 不要放弃,让病人有生 的希望。 沟通与疏导,变消极为积极;引导病人在
社会工作者
核心任务是关注患者及家属在死亡前后 面临的社会和精神心理问题,评估和干预。
姑息医疗团队制定的非医疗的社会目标。 患者,家属,姑息医疗专业人员所期待的
事物。〔宣传筹划,管理支持,参谋咨询, 安康教育〕
牧师
聆听〔痛苦,愤怒,当前需求〕 追忆过去〔负罪感,羞辱感〕 处理忏悔 对生命中的爱/价值的感谢 对既将发生的事做好准备〔希望,死亡
吗啡副反响
开场用药可恶心呕吐头晕,可对症处理, 灭吐灵或氟哌啶醇5-10mg im. 长期使用 可便秘,缓泻剂可以缓解。如发生呼吸 抑制R<8/min,纳络酮0.2-0.4mg iv,1-2min 起效,必要时,2-3min重复。或纳络酮 2mg+N.S500ml ivgtt
停药宜逐渐减量,每2天减原量的25%直 至30-60mg/d,再停用。
坦诚和尊重: 既不对患者说谎,又要防 止盲目的坦白。
双项承诺:维护生命,缓解痛苦。承受 最终不可防止的死亡,对死亡提供舒服。
权衡治疗的潜在受益与潜在的负担。 权衡个体的需求与社会的资源。
全球癌症姑息医学的现状
最早起源于英国19世纪,慈善行为。 1976年在伦敦创立了第一家姑息医院。 1993年出版了Oxford教科书<Palliative

肿瘤的姑息治疗

肿瘤的姑息治疗
疲劳改善
肠内营养支持
对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液或高营养食物进行补充,维持基本营养需求。
膳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口味,制定合适的膳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肠外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提供必要的营养素,如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等。
营养支持疗法的具体实例
根据疼痛程度和病因,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抗抑郁药等。
2023
肿瘤的姑息治疗
姑息治疗介绍姑息治疗的方法姑息治疗的临床应用姑息治疗的疗效评估姑息治疗的优势和不足姑息治疗的具体实例
contents
目录
姑息治疗介绍
01
姑息治疗是以缓解肿瘤引起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为目标。
姑息治疗包括疼痛控制、症状缓解、心理支持、社会及家庭关怀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以维持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
营养支持疗法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
疼痛评估
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疼痛控制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化疗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支持疗法
症状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症状评估,包括疼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确定症状的类型和程度。
症状控制
根据患者的症状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症状控制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化疗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症状控制疗法
营养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身体质量、肌肉质量、体重等,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
姑息治疗在不同阶段的运用

晚期癌症的姑息性放化疗[1]

晚期癌症的姑息性放化疗[1]

小结: 小结:
• 不能对每一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都实行标准的化疗方案。 不能对每一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都实行标准的化疗方案。
• 制定化疗方案和计划时,应该区别治疗目的是根治性或是 制定化疗方案和计划时, 姑息性。 姑息性。 • 根治性治疗应最大限度杀灭肿瘤,并采用必要巩固和强化 根治性治疗应最大限度杀灭肿瘤, 治疗。 治疗。
小结: 小结:
• 姑息化疗时不应该给患者带来很大风险和痛苦,衡量治疗 姑息化疗时不应该给患者带来很大风险和痛苦,
利弊。 利弊。 • 姑息治疗时,医生应向病人解释无效化疗可会导致更大危 姑息治疗时, 险,应密切对患者进行观察和对症支持治疗,不要使患者有 应密切对患者进行观察和对症支持治疗, 被抛弃的恐惧感。 被抛弃的恐惧感。
晚期癌症的姑息性放化疗
The Palliative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Cancer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院 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李志平
晚期癌症治疗获益评定: 晚期癌症治疗获益评定: • 缓解率 • 减症 缓解持续时间 生存率
姑息医学强调两方面的重要性: 姑息医学强调两方面的重要性: • 强调使患者能够控制自己的生存期 • 强调达到这个目标能够获得症状的 控制和改善
诊断: 诊断:
• X光平片、放射性核素骨扫描、CT和MRI 。 光平片、放射性核素骨扫描、CT和 • I型胶原蛋白、ALP、脑胃泌素(BGP)、血尿钙升高。 )、血尿钙升高 型胶原蛋白、ALP、脑胃泌素(BGP)、血尿钙升高。
骨转移癌姑息性放射治疗
病因病理: 病因病理:
• 发生骨转移的常见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 发生骨转移的常见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 肾癌、甲状腺癌、鼻咽癌等。 肾癌、甲状腺癌、鼻咽癌等。 • 肿瘤到骨转移部位,释放TGF-α、β,ECF和TNF、 肿瘤到骨转移部位,释放TGFECF和TNF、 TGF IL-1和GM-CSF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吸收破坏。 GM-CSF激活破骨细胞 导致骨吸收破坏。 激活破骨细胞, IL-

姑息性放疗配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

姑息性放疗配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

姑息性放疗配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姑息放疗配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009年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58例,按照入院日期,分为2组,单日为对照组,双日为观察组,每组各29例。

分别给予姑息放疗和姑息放疗联合化疗,定期复查头部ct 或mri评价疗效。

结果观察组经姑息放疗联合化疗后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7例,无效1例,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期生存率为79.3%,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姑息放疗配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显著,且副作用低,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适用于肺癌脑转移的保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化疗肺癌脑转移是晚期肺癌最常见,也是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约为30%-50%,若不经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2个月左右[1]。

研究表明放射治疗仍是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1倍以上,随着对化疗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可以有效的进入脑内,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因此,姑息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2]。

我院于2006年—2009年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了姑息放疗配合化疗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2009年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平均年龄51.5±7.6岁(43—72岁),病理确诊肺癌分型:小细胞癌22例,鳞癌14例,腺癌12例,腺鳞癌7例。

脑转移体征41例,影像学检查发现脑转移者17例。

平均脑转移灶1.2±0.9个,转移灶平均直径2.1±0.5cm。

1.2入选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脑实质内多发结节状或团块装异常信号影,多数病灶周围水肿明显,结节状或环形强化,周围水肿无明显强化[3]。

1.3分组情况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分为2组,单日为对照组,双日为观察组,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病灶数量及直径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入组样本选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5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情绪评分以及生存率。

结果:姑息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SAS、SDS评分以及生存率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说明姑息治疗优于常规治疗。

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姑息治疗可以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延长其生存时间,因此,应在临床积极推广。

【关键词】姑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恶性肿瘤疾病是当前临床上一种高发的疾病类型,更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其发生因素与近年来人们生活、饮食习惯改变有着密切关联,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不仅要承受病痛、手术创伤和长期化疗所带来的副反应,同时还要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及与家人的生离死别,因此导致患者承受着巨大心理负担,使患者的身心产生严重痛苦,进而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

而许多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机会,但仍然要给予患者治疗,缓解其身心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姑息治疗不仅涉及基础治疗,缓解疼痛,还涉及对患者的心理支持【2】。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50例2021年5月-2022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入组样本,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姑息治疗组,每组各25例。

所有患者经病理及影像检查均符合肿瘤终末期临床诊断标准,其临床资料完整,患者自愿参与。

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其他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者、认知和沟通障碍、对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出现过敏反应者,以及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生命体征不平稳或中途死亡者,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表1 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资料对比(x±s)组别例数男性/女性平均年龄恶性肿瘤类型常规治疗组2513/1256.24±5.21岁13例肺癌、12例乳腺癌、3例胆管癌癌、6例为结肠癌、5例鼻咽癌、4例胃癌姑息治疗组2511/1457.18±5.56岁1.2 方法1.2.1 常规治疗组:密切监测其身体各项数值,主要采取化疗,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及扩散,遵循医嘱及时对患者进行用药。

姑息治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姑息治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2 结 果
的是帮助患者达到和维持其躯 体 、 感 、 神 、 情 精 职业和社会 行为
能 好 的 生 活质 量 。 自 2 0 0 2年 1 至 20 月 0 6年 8月 , 们 对 17 我 1 得 了较 好 的疗 效 , 报 告 如 下 。 现
能力的最佳状态 , 从而使患者及家庭得到最大的安慰 , 获得尽可 2 1 疗 效 标 准 . ①治疗后 Q L评分 升高 1 O 5分 , 症状改 善持续 1 月为 明 个 好转; ③治疗后 Q L评分升高 5分 , O 症状改 善持续 1 月轻度 个
1 1 资料 .
治 疗 后 1 月 进 行 Q L评 分 。 个 O 20 0 2年 1月至 20 0 6年 8月在我 院住 院均 经病理确诊 为恶 2 2 治疗 结 果 . 性肿瘤 的晚期癌症患者共 17例 , 1 男性 8 9例 , 女性 3 8例 ; 年龄 本 组 17 例 , 1病 治疗 前 Q L评 分 ≤2 O O分者 2 4例 ,1 3 2 ~ 0分
韦 燕
关 键 词 : 始 息治 疗 ; : 晚期 癌 症 ; 活 质 量 生 中 图分 类号 : 7 05 1 3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龚建 忠
赵善 琳
障碍。在治疗前 、 后进 行 Q L评分 , O 判断姑 息治疗对 晚期癌症
患 者 生 活 质量 的影 响 。 13 Q L观 察指 标 . O
治 疗 强 调 的是 患 者 的 Q L 强 调 躯 体 与 身 心 的 健 康 并 重 , 目 O , 其
作用 、 面部表情 1 项 指标来 评测治疗 前 、 的 Q L分, O 2 后 O Q L总 分为6 O分 , 每项 1~ 5分 , O Q L极差者为 ≤2 O分 , 者为 2 3 差 1— 0 分, 一般为 3 ~ 0分 , 1 4 较好为 4 ~ O分 , 1 5 良好者 5 6 1~ o分。

36例晚期肺癌姑息治疗的护理干预

36例晚期肺癌姑息治疗的护理干预

36例晚期肺癌姑息治疗的护理干预作者:曹晓云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3期【关键词】晚期肺癌;姑息治疗;护理干预;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28-02肺癌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2004-2005年肺癌的死亡率居第一位[1]。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其发病具有潜伏性和隐匿性,在确诊后已是晚期。

大部分晚期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姑息性治疗,其目的是控制局部症状,延长病人生存期。

晚期肺癌患者因癌肿广泛扩散且伴有大量胸腔积液常见焦虑、恐惧、呼吸困难及疼痛等症状,同时由于患者癌因性疲乏,压疮的危险性增加。

患者生存质量极度低下。

对姑息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36例晚期肺癌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4岁。

临床主要症状为焦虑、恐惧、疼痛、呼吸困难等,易发生压疮等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的脏器转移。

2.姑息治疗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和根治性放疗的机会,5年生存率3.护理干预3.1 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干预叶小云[2]等认为可通过发放心理状况评价表,找出“愉快因子”,与家属配合,保持患者心情愉快。

人体潜在的抗癌能力是巨大的,若心理干预得当,它的抗癌能力将高出平时的数十倍,进而实现带瘤生存。

患者住院后护士要热情的接待,并为其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患者住院期间,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利用护理操作等一切机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耐心倾听,给他们宣泄的空间,以缓解其压力,保持良好地情绪。

干预过程要个体化,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善于发现患者心理上的主要矛盾,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良性的心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尽可能让子女、配偶陪在身边,为其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使患者有信赖和安全感,还可以抵消心身疾病产生的消极情绪的影响,增强自信心。

中国肿瘤患者 对姑息治疗的理解

中国肿瘤患者 对姑息治疗的理解

1
姑息治疗
等死治疗
患者不愿接受这种文字上看上去比较消极的治疗。
2
对“姑息治疗”概念理解的不足 (尤其是文化层次偏低的阶层)
姑息治疗从字面上讲好象是姑息养奸,等于对肿瘤放弃了治疗,岂不让 我等死?我要活,好死不如赖活着。 ——肠癌患者
对肿瘤治疗的误解---不接受的原因
民众对于肿瘤治疗的常规认识
• 手术、放疗、化疗等积 极、创伤性大、毒副反 应强的侵害性治疗手段, 甚至是有毒的中药治疗 等会更有效。
某些政策缺失---不接受的原因
医院
绝大多数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没有设立姑 息治疗的专门科室和人员,无法专业化。医学 院校也很少有姑息治疗的课程和实践机会。
患者
1、不愿意接受不熟悉肿瘤症状学的医生,错过最 佳治疗时期。 2、担心医疗保险不能够支持姑息治疗。

我只相信你们肿瘤专科的大医院,过去你们没有姑息治疗,我的这 些症状原来不知道要去哪里看,也不相信小医院的水平,他们更没 有这方面的医生来治疗我……弄来弄去晚了,才知道你这里有处理 的方法。还不知道能不能大病医保?(乳腺癌患者)
肿瘤医生对姑息治疗的偏见---不接受的原因

很多中国医生对 • 姑息治疗不熟悉, 他们只相信自己 的治疗手段。
姑息治疗是他们 在治疗中的最后 选择。

对于没有医学 常识的患者更 不会想到去接 受这种治疗。
我的医生从来没有让我到姑息治疗科来,哪怕我很不舒服,也 让我坚持接受治疗,现在他说他也没有办法了,我这病治不好 了,就把我推到了你这里了,说你看得好,早知道这样就应该 早点让我们过来少受痛苦。(肠癌患者)
中国肿瘤患者 对姑息治疗的理解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姑息治疗科 成文武

值得提倡的“姑息治疗”

值得提倡的“姑息治疗”

值得提倡的“姑息治疗”作者:金昌凤来源:《科学养生》2016年第08期近年来,癌症患者的“姑息治疗”方式逐渐提上正规医疗程序,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某公司经理汪先生白手起家,打出了一片事业。

做生意免不了应酬,从下海开始,汪先生就经常不离酒桌,加之他长得人高马大,身体不错,一顿喝半斤白酒没问题。

可时间长了,他感觉也受不了,肝区时常有痛感。

拖了一段时间,感觉痛得厉害了,就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了大医院,经过各种手段的几番检查后,确定他已经是肝癌晚期了。

这令他和家人后悔不迭。

在经过了若干治疗以后,医生最后提出了“姑息治疗”方案,就是不用很激进的办法大动干戈,用中医药等较为温和的方法控制癌细胞,让癌细胞和患者“和平共处”。

如今,汪经理已经走过了确诊后的第五个年头。

△什么是“姑息治疗”?它是怎么产生的?“姑息治疗”起源于一种叫做“善终关怀”的活动,最早出现于公元四世纪。

后来,经过演化,成为一种治疗模式。

那是1879年,柏林的一位修女玛丽·艾肯亥将其修道院主办的安宁院作为收容晚期癌症病人的场所,安宁院原本是指朝圣途中的驿站,类似旅店。

1905年,伦敦的一家修女办的圣约瑟安宁院也专门收容癌症晚期患者。

后来,安宁院逐渐由驿站变成了一个专门收治晚期病人的照顾机构。

1950年,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护师桑德丝女士倡导成立更为人性化的安宁院。

1967年,桑德丝女士终于在伦敦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现代化的兼顾医疗科技及心理照顾的圣科利斯朵夫安宁院,并带领医疗团队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癌症的镇痛研究及人性关怀。

从1967年圣科利斯朵夫安宁院成立开始,诞生了一个新的医学门类,那就是“姑息医学”模式。

如今,这种模式逐渐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被接受和推广。

1976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成立了美洲的第一家安宁院,此后圣科利斯朵夫模式的善终照顾的安宁院在欧美各地建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开始发展姑息治疗服务。

我国的姑息治疗也开始于此时,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发展速度差异较大。

癌症的姑息治疗

癌症的姑息治疗

2姑息治疗的不同阶段
根据癌症病变的进展.癌症姑息治疗大致分为 3个阶段。第1阶段:抗癌治疗与姑息治疗相结合, 对象为可能根治的癌症患者;姑息治疗主要是缓解 癌症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症状,对症支持治疗,保障治 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第2阶段:当抗癌治疗可能不 再获益时,以姑息治疗为主,对象为无法根治的晚期 癌症患者;姑息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 善生活质量。第3阶段:为预期生存时间仅几天至 几周的终末期癌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治疗及善终服 务。为保障姑息治疗贯穿于癌症治疗全过程,应该
3.5肿瘤的姑息治疗
近20年来,如何正确处理各类疼
痛已经成为受关注的课题,并已取得一定成果。据 WHO统计,且前世界癌症患者中30%~50%伴有 不同程度的疼痛;我国最近的调查显示癌痛比例为 51%~61.6%[6]。因此,控制癌痛是姑息治疗的重 要内容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 来,在多次国际生命科学大会上,已经形成共识,认 为在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外,人类还应处于“无 痛状态”,将疼痛看作人的第五生命体征。疼痛评 价、治疗在临床中具有优先地位。就肿瘤患者而言, 患者说痛就是痛,患者说有多痛就有多痛。医护人 员必须对肿瘤患者关于疼痛的主诉给予充分的重视 和足够的信任。慢性疼痛不应使用哌替啶止痛已成 共识。我国哌替啶的消耗也在逐年下降[8]。
万方数据
海军总医院学报2009年9月第22卷第3期 让患者尽早建立姑息治疗的概念,确保抗癌治疗合 理用于受益阶段‘…。 3姑息治疗的内容
3.1癌痛治疗
161
3.3.2姑息性化疗
目前,姑息性化疗在处理晚期
肿瘤患者症状方面的作用尚有争议。是否行姑息性 化疗,必须权衡利弊。虽然已有多项随机对照研究 结果证实,对一般情况较好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患者,姑息性化疗效果肯定优于最好的支持治疗; 但在采用姑息性化疗之前,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 况、肿瘤病理及组织学来源、可能的药物敏感性和 耐药性,充分衡量化疗的可能疗效和不良反应,对 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各器官功能状况、既往治 疗和用药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做全面 的评估。 3.3.3姑息性放疗 姑息性放疗是指应用放疗方 法治疗晚期肿瘤及其复发和转移病灶,以达到改善 症状的目的。放疗在晚期肿瘤姑息治疗中应用最 广。晚期患者常由于肿瘤浸润、压迫和坏死而致局 部症状较明显,采用较低总剂量和短疗程的放疗,常 可有效地控制症状而患者耐受良好曲]。 3.4躯体康复治疗 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NC- CN)关于癌症康复与姑息支持治疗指南在2006年 已达11项,包括:成人癌痛治疗、姑息治疗、癌症相 关性乏力、止吐治疗、发热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肿 瘤和肿瘤治疗相关性贫血、肿瘤抑郁诊疗、老年肿瘤 诊疗JL童癌痛诊疗、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性疾病诊 疗、骨髓生长因子治疗。针对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 临床常见的问题,我国有关学会已制定了一系列“专 家共识”,如:《乳腺癌骨转移I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双 磷酸盐治疗肺癌骨转移专家共识》和《晚期癌症患者 合并肠梗阻治疗专家共识》。专家共识及指南的制定 将对癌症姑息与支持治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现状作者:xxx单位:邮编:摘要:肺癌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2%,并有着最高的年死亡率。

治疗上,总的目标是争取治愈或延长生命。

但近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因此,舒缓和支持治疗成为其终将接受的一项治疗。

那些症状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剧痛、疲乏和恶液质状态,以及恐惧、抑郁和体力、智力显著降低的患者均有接受住院或家庭姑息治疗的指征。

了解姑息治疗中应用的各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进展期患者发生在最后生命阶段的各种症状。

进展期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术、放化疗。

在疾病早期引入姑息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肺癌姑息治疗生活质量一、肺癌概述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全世界每年新诊断癌症患者约1100万,年死亡人数约700万。

据预测,到2030年癌症新诊断病例数将增至2600万,而年死亡人数将升至1700万。

全球癌症发病率升高与社会老龄化、环境污染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1]。

肺癌占所有癌症的12%,在男女患者中均居年死亡率之首。

大约50%的病例在诊断时已属晚期[2]。

超过一半的新发病例年龄超过65岁。

性别是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通常女性患者生存期优于男性[3]。

组织病理学上通常将肺癌分为2大类。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85%,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15~20%。

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被动吸烟、电离辐射、空气污染等。

肺癌的预后通常都差,原因在于确诊较晚,以及高龄、合并病对治疗的限制。

肺癌的最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短、咯血、疼痛,并常常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方面,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L)。

癌细胞的转移扩散常发生在淋巴结、骨、肾上腺、脑、肝等。

消瘦、食欲不振、虚弱和乏力也较常见[4]。

外科手术仍然是NSCLC唯一可能根治的手段。

早期患者推荐手术治疗,Ⅲ期患者则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Ⅳ期患者通常不推荐手术[5,6]。

SCLC以生长迅速和早期容易转移为特点,它对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敏感,因此它的治疗手段是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7]。

肺癌的生存期与疾病分期相关,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19%,而Ⅳ期仅为2%[8]。

二、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的意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的定义,姑息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通过提供疼痛控制、症状缓解以及提供精神与社会方面的支持,让罹患疾病而面临死亡威胁的患者及家属得以改善其生活质量[9]。

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其中死亡病例最多的病种是肺癌[10]。

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和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等预期走高,需要姑息治疗的人数也在激增。

因此,提供符合WHO、NCCN标准的姑息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11,12]。

近60%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舒缓和支持治疗成为一种选择[7]。

目前,对患者进行住院或家庭姑息治疗,帮助他们缓解持续性呼吸困难,慢性咳嗽,严重疼痛,改善恶液质和疲乏,舒缓焦虑和抑郁。

既不提早结束生命,也不勉强延续生命。

当病人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死亡时,他可以无痛苦地、安详地、体面地告别亲人和人生,让家属积极地面对哀伤的打击,正确的安排患者的后事及个人今后的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13]。

Temel JS等一项研究表明,早期引入姑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治疗,而且还可以提高生存率[14]。

该研究的二次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接受早期姑息治疗的患者在生命最后60天内不太可能接受化疗(OR,0.47; 95%;CI,0.23-0.99; P = 0.05)[15],可能因为对这些患者的预后有着更精确的判断,从而影响了治疗护理的决策[16]。

一项关于609例终末期癌症患者等回顾性分析显示,姑息治疗时间的延长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17]。

最近的一项ENABLE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早期姑息治疗组的1年Kaplan-Meier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延迟组((63% vs. 48%, P = 0.0038)[18]。

该研究还显示,早期提供姑息治疗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抑郁和压力评分[19]。

而另外一项研究显示,姑息治疗的缺失提示在生命终末期其他延长生命的治疗往往是徒劳的[20]。

姑息治疗已经被证明可以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且确定了社区为基础的姑息治疗服务可以减少住院死亡几率而相应的增加在家死亡几率的潜在意义[21,22]。

2012年2月,ASCO基于7项随机对照研究和专家共识,提出,有充分证据表明姑息治疗——和标准抗癌治疗联合或作为治疗的焦点——会给患者和照顾者更好的结局。

专家组认为,对于任何转移性癌症的病人,和/或高症状负担的病人,在治疗早期就应该考虑联合标准抗癌治疗和姑息治疗[23]。

三、手术、放化疗在肺癌姑息治疗中的应用姑息治疗是一种是对各种疾病晚期患者的一种全面系统的治疗,旨在预防和缓解痛苦,并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最佳的生活质量。

姑息性手术的目的通常是为了缓解疼痛和为保障死亡前的高生活质量而储存器官功能,或是提高对化、放疗的敏感性,提高疗效,延长无病生存期。

通常,姑息性手术并不被推荐用于晚期癌症患者。

有观点认为,姑息手术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并导致更多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姑息性手术通常在确定患者极有可能获益时由经验丰富的手术师实施。

Hanna等认为,患者预期寿命不低于3个月,Karnofsky 评分超过50分时,姑息性手术可获最佳临床获益[24]。

姑息性手术包括旁路手术、内窥镜手术、原发灶部分切除、转移灶切除术、凝固术、消融术、支架置入术等。

外科干预在下列情况下可能获益,比如气道梗阻、咯血、胸腔或心包积液,或骨、脑转移。

文献报道,接受手术的孤立性脑转移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10-20%,中位生存期可达40周[25]。

脊柱转移的患者,对能耐受手术,脊柱不稳,椎体压迫或截瘫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严重的呼吸困难、喘憋、咯血常常需要立即实施支气管镜检查,这些情况下,支气管镜检查可能是非常奏效的[6,26]。

大约30%的肺癌患者会发展到中央气道梗阻[27]。

在狭窄的气道可以置入支架,并可以与扩张球囊或内照射联合,从而扩张气道。

该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移位,但发生率很低[28]。

在一项涉及65名肺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98%的患者在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得到显著缓解[27]。

Brutsche等一项涉及144名姑息性化疗的NSCLC患者,评价中央气道梗阻是否是不良预后因素。

他们发现无气道梗阻者同气道梗阻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4个月和8.2个月,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提示中央气道阻塞似乎不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但为缓解症状而行支架置入还是很合理的[29]。

化、放疗是中晚期肺癌的基础治疗。

含铂两药化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化疗方案。

不论何种化疗药物,毒性都是与治疗相关的。

不良反应可分为急性、亚急性、迟发性3类。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粒细胞缺乏,可导致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甚至致死。

因此化疗后监测外周血象是非常必要的。

姑息性化疗可以缓解疼痛、咳嗽并延长生命。

当应用肺毒性化疗药后出现气短,给予立即停药并加用激素类药物是必需的。

当化疗的副作用开始增加时,停药是有必要的[6]。

放射治疗在60%以上的患者中作为根治性、姑息性或补充性治疗。

放射技术和剂量取决于病灶范围和患者机体状况。

姑息性放疗可以缓解41%~95%的症状[7]。

在呼吸困难的患者中,姑息性放疗是缓解疼痛和咯血的有效方法。

对于有症状的脑转移或骨转移是放疗的适应症。

对于有症状的气道阻塞患者,支气管内照射作为姑息性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30]。

一项对1250例姑息性放疗的NSCLC的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92%的患者可以耐受该治疗,54%的患者咳嗽得到缓解,68%的患者咯血得到缓解,51%的患者胸痛得到缓解,38%的患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12%的声音嘶哑和8%的吞咽困难得到缓解。

4.6%的患者出现早期毒性反应,其中肺炎占2.3%,严重恶心、呕吐占0.6%,严重食管炎症占0.5%[31]。

四、晚期肺癌的症状控制和心理支持疼痛大约25%~50%肺癌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疼痛,发生在晚期患者的疼痛通常是慢性的和持久的[7]。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出现是疼痛传导通路神经损伤的结果,在30%~40%的患者中可发现,处理起来更棘手[32]。

疼痛可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所有方面,影响患者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平静地接受死亡的能力。

镇痛药物包括非麻醉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和补充药品。

其中,阿片类药物是基石。

除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以外,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氯硝西泮也可用于神经性疼痛。

三环类抗抑郁药对治疗疼痛也很有帮助,它可以增加阿片类药物的作用,并且本身也具有镇痛性能[33]。

在姑息治疗中,有关癌痛的治疗主要参照《NCCN成人癌疼指南》,对于预计寿命仅有数天至数周的病人(临死病人)有单独要求:当阿片类药物是有效控制疼痛和呼吸困难的必需药品时,不能仅仅根据血压下降、呼吸频率或意识的改变而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维持麻醉药品治疗,滴定至最佳缓解状态;如果有征象提示需减少阿片类药物,在24小时内减少的幅度应≤50%,以避免发生急性阿片类撤药效应或疼痛危机,不要使用阿片类拮抗剂;根据病人的状态,平衡好意识水平下降的程度和止痛拮抗的程度;对顽固性疼痛可考虑镇静治疗,因为终末期使用镇静药物并不会加速死亡[20]。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可以发生在活动后也可以发生在静息状态下,常伴随焦虑感,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进行性的。

随着疾病进展,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增加,大约48%~69%的晚期患者发生呼吸困难。

70%的患者出现在生命的最后6周里[34]。

晚期肺癌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胸腔积液,其他如气道阻塞、上腔静脉血栓形成、心包积液、肺栓塞也时有发生,放化疗可作为呼吸困难的医源性因素[34]。

治疗上,首先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可逆转因素,多数患者可通过治疗原发病或各种并存疾病,采用放/化疗、胸腔穿刺引流、支气管镜、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氧疗等方法得到缓解,必要时可采用机械通气。

其他相关症状,可给予苯二氮卓类缓解焦虑,阿片类缓解镇咳或改善呼吸困难。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降温、控制紧张情绪、放松疗法等。

对于临终患者,治疗的重点则是利用各种治疗手段以提高其舒适度[20]。

厌食症/恶液质在进展型癌症病人中,厌食、恶病质综合症是普遍的。

厌食是指食欲的消失。

恶病质源于肌肉的消失,导致虚弱、形体的改变及自发的衰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