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生产与发展1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育”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特点①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③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存在一定关系①根据教育形式划分程度分为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②根据教育的正规程度划分为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7 教育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在日常场景中进行,与生产和生活相结合,没有专门的老师、学生、场所,没有阶级性,没有专门形态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称为庠、序西周以后形成了“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一体”的官学格局,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分科教育的开端斯巴达教育培养体格强壮的武士,雅典教育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印度教育特点宗教教育盛行,婆罗门教育主要内容是《吠陀》封建社会的教育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使了百家争鸣的社会盛况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举制度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盛行,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西方封建社会出现两种类型的教育①教会学校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为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②骑士学校目的是培养皇室之外的贵族子弟,以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吟诗)为主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
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8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民主性、制度化9 20世纪后教育的心特点:教育终身化、全民化(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民主化(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同样的教育,追求教育自由化)、信息化(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研究)、国际化或者全球化、个性化10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1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2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主张有教无类,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关于撤回、撤销、注销与吊销行政许可的适用前提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对有关史地知识的领会,不能缺少()。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参考答案】C3.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具体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C、行政处分行为D、民事侵权行为【参考答案】A4.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A5. 掌握了汉语语法,在初学英语时总要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表现的是()。
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参考答案】B6. 对称是()幼儿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
A、概念画期(又称图式期)B、象征期C、涂鸦期D、写实期【参考答案】A7. 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
①均衡性②综合性③选择性④系统性⑤实用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A8.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关系,且两者之间规定不一致的,适用()。
A、一般法B、特别法C、宪法D、领导指示【参考答案】B9.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11.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参考答案】C12. 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13. 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参考答案】A14. 根据我国在法的对象效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目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目录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第二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三节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节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第五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三章学校第一节学下概述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第三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第四节学校文化第五节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第二节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第五章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第二节班集体第三节班级管理概述第六章课外活动第一节课外活动概述第二节课外活动的设计、指导与组织开展第七章教育研究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第二节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第三节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第四节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第五节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第六节教育研究的方法第七节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八节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第九节我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几大学派第一部分教学法第一章教学目标第一节教学目标概述第二节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四节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方法和评价第二章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过程概述第三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第四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内容概述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三节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第四节课程资源第四章教学设计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课程的类型和结构第三节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际与实施第四节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第五章教学实施第一节课程实施第二节教学方法第三节教学原则第四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五节说课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七节现代学习方式第八节教学行为第六章教学评价第一节教学评价的含义第二节教学评价基本理论第三节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第四节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简要解释以下教育学基础概念(每题限制在100字以内):1.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学科,包括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和组织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答案:教育学是一门涉及教育活动的学科,其中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组织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2. 教育目标:教育活动中所追求的预期成果,体现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品质、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答案: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品质、价值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3. 教育原则: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如个别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等。
答案:教育原则是指引教育实践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例如个体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等。
试题二:请简要回答以下教学法基础问题:1. 什么是教学法?答案:教学法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用于帮助学生有效获取和理解知识以及培养他们的技能和能力。
2. 教学法的分类有哪些?答案:教学法可以分为传统教学法(如讲授法、问答法)和现代教学法(如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两大类。
3. 为什么选择适合的教学法非常重要?答案:选择适合的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批判性思维。
4. 请列举两种教学法,并简要解释其特点。
答案:一种教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它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促进互动和交流。
另一种教学法是翻转课堂法,它要求学生在课前学习相关知识,课堂上进行实践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试题三:请阐述教育学和教学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重要性。
答案: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学科,教学法是教育学的一部分。
教育学提供了理论和原则,而教学法则实现这些理论和原则,用于指导实际的教学实践。
教育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特点,而教学法则为教师提供了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川省眉山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四川省眉山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参考答案】B2. ()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A、有效说服B、榜样示范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参考答案】D3. 中国“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墨子C、孔子D、荀子【参考答案】D4. 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计划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参考答案】D5. 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B、认知结构C、价值体系D、策略系统【参考答案】C6.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参考答案】B8. 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兴趣B、认知内驱力C、求知欲D、成功感【参考答案】B9. 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
A、行政处分B、民事处罚C、行政处罚D、行政拘留【参考答案】C11. 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C、基础知识,基本理论D、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参考答案】A12. 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
甘肃省天水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甘肃省天水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法C、练习法D、发现法【参考答案】A2.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参考答案】A3. 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A、研究-探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参考答案】B4. 班级目标管理是以一种()为中心的管理。
A、自我管理B、学校管理C、老师管理D、父母管理【参考答案】A5.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参考答案】C6. 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分别是()。
A、教书育人教学科研B、教学科研教书育人C、教育教学教书育人D、教书育人教育教学【参考答案】C7. 短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 土 2 个组块【参考答案】D8.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自我教育法D、情感陶冶法【参考答案】A9. 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参考答案】A10. 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教育,是指()上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A、伦理学B、哲学C、教育学D、社会学【参考答案】C11.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参考答案】D12. 为了(),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C、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D、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参考答案】A13. 把人的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心理学家时()。
教育学和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二、考试目标(一)能够具有中小学教育教师职业应具备的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二)能够具有运用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能够具有持续发展自身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素养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以及广西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
1. 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了解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教育学基本原理。
(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3)了解教育的功能;理解教育的个体功能。
3. 中小学教育相关知识。
(1)了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依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了解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理解教师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4)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运用相关理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4. 班级管理的原理与组织。
(1)了解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中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中小学班队、共青团活动的基本类型。
(4)掌握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5)掌握组织中小学班队活动、共青团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6)能够针对中小学生特点,分析和解决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
5. 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知识。
(1)了解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教学法。
1.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和价值取向。
(2)了解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3)掌握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陈述的三维表述方式。
(4)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和评价。
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C、《教师资格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参考答案】B2. 于20 世纪60 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参考答案】A3.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巴班斯基【参考答案】B4. 系统的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5. 决策与实施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也是教育机智发挥作用的必要途径。
A、主要形式B、内在表现C、重要方法D、外在表现【参考答案】D6. 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
A、道德行为标准B、德育内容C、思想教育D、德育目标【参考答案】D7.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A、授受关系B、民主平等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师道尊严的关系【参考答案】B8. 学习的主体因素是(),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
A、教师B、教学环境C、学生D、学校领导【参考答案】C9.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
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参考答案】B10. 对学生怎样学习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试图发现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的重要差异的英国心理学家是()。
A、赫尔曼·威特金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戈登•帕斯克【参考答案】D12. 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学者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亚里士多德【参考答案】A13.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在西方传统的课程理论中,通常把课程目标分为:事实、技能和()。
A、知识B、能力C、态度D、素质【参考答案】C2.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3. 1632 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A4.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参考答案】D5. 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
A、知识的传授者B、学者和学习者C、集体的领导者D、学生的榜样【参考答案】A6. 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初期D、学龄中期【参考答案】A7. 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
8.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A、三民主义B、三大政策C、中共一大纲领D、新三民主义9.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分为()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A、初级B、一级C、二级D、讲师【参考答案】A11. 用“钱禁兵馆”来帮助记忆《辛丑条约》内容的记忆术是()。
A、位置记忆法B、简编C、谐音联想法D、语义联想【参考答案】B12. 为了实现科学领域中()的目标,在讨论春游去哪儿玩时,可以让幼儿自主商量,想去哪里玩?每个想法的地方有多少人?在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决定。
A、在探究中认知周围事物和现象B、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C、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D、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13. 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科技发展B、社会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参考答案】C14. 《民法总则》规定,依法设立的营利法人,由登记机关发给营利法人()。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定义和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学科。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和提供教育和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2.教育学的历史渊源-古代教育思想的探索与试验:从古代文明至公元前4世纪。
-古代教育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从苏格拉底至笛卡尔。
-现代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启蒙运动至现代教育学创始人杜威。
3.教育学的基本分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教育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史学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等。
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教育的目标是人格的培养和社会角色的塑造。
-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客体是受教育者。
二、教学法基础知识1.教学法的定义和概念-教学法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导向,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规范。
-教学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法的基本原则-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渐进性原则:教学过程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推进学生的学习。
3.教学法的分类-根据教学方法的逻辑关系: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包括理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包括幼儿教学法、小学教学法、中学教学法、大学教学法等。
4.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教学目标的设定: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课堂教学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与反馈: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辽宁省阜新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辽宁省阜新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是指()。
A、认知策略B、元认知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计划【参考答案】B2.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
A、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B、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性C、针对性、科学性、主动性D、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参考答案】D3. 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即促进受教育者的(),引导他以某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A、个性化B、社会化C、科学化D、个性自由发展【参考答案】B4. 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参考答案】D5. 《理想国》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A、尼采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利特【参考答案】B6. 不属于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A、爱国主义教育B、劳动教育C、宗教教育D、民主和法制教育【参考答案】C7.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普遍性【参考答案】C8.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9.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参考答案】A10. 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
A、无条件刺激B、无条件反应C、条件刺激D、条件反应【参考答案】D11. “人类创造的各种形式的符号”,属于文化的哪种形态()。
甘肃省平凉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甘肃省平凉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的表现。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参考答案】A2. ()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和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
A、比纳B、斯滕伯格C、皮亚杰D、推孟【参考答案】D3. 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参考答案】C4.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A、一般化B、具体化C、分化D、泛化【参考答案】D5. 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参考答案】A6. 在课程评价上,强调目标的首要作用的代表及评价模式是()。
A、泰勒目标评价模型B、斯里克里文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CIPP 评价模式C、IPP 评价模式【参考答案】A7. 在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参考答案】B8. 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冲动型【参考答案】C9. “君子之教,喻也”体现了教学的启发式原则,这一句话出自()。
A、《中庸》B、《大学》C、《论语》D、《学记》【参考答案】D10. 学生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A、德、智、体、美B、知、情、意、行C、德、才、个性D、胸襟、见地【参考答案】B11. 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参考答案】C12.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洛克B、华生C、柏拉图D、施泰伦【参考答案】C2. 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胜【参考答案】B3. 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B、全部过程C、主要过程D、系统程序【参考答案】D4. 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非攻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参考答案】C5.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A、社会的属性B、实践的属性C、自然的属性D、现实的属性【参考答案】C6. 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合群体B、正式群体C、松散群体D、非正式群体【参考答案】D7. ()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属于奥苏伯尔的观点。
A、皮亚杰B、信息加工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社会建构主义【参考答案】D8. 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D、全面发展教育【参考答案】A9. 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B、整体与部分练习C、模拟与实际练习D、过分与适度练习【参考答案】B10. 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11. 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参考答案】B12. 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对调查对象的群体资料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确定群体的基本单位B、遗失被试的资料可能会造成取样的偏差C、访问者及介绍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试的反应失真,使调查资料产生较大误差D、访谈调查常常是个人之间进行的,样本的代表性不会影响访谈调查的资料价值【参考答案】D13. 环境因素对儿童的作用,产生于儿童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活动之中。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核心是研究()。
A. 教育制度B. 教育方法C. 教育目的D. 教育过程答案:C2. 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
A. 教学手段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教学工具答案:C3. 教育学中,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是()。
A. 教师、学生、教材B. 教师、学生、环境C. 学生、教材、环境D. 教师、学生、教育目标答案:D4.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教学质量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D. 以上都是答案:D5.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 选拔和淘汰B. 反馈和改进C. 激励和导向D. 以上都是答案:D6.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
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学C. 信息技术D. 教学软件答案:C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认知发展D. 情感发展答案:A8.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 参加培训B. 教学实践C. 教育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9.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
A. 机会均等B. 资源均等C. 结果均等D. 过程均等答案:A10.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是()。
A. 目标导向模式B. 过程导向模式C. 问题导向模式D. 活动导向模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教育现象B. 教育问题C. 教育规律D. 教育政策答案:ABC2. 教学法的类型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教学法D. 项目教学法答案:ABCD3. 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
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过程性评价答案:ABC4.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认知发展D. 社会情感发展答案:ACD5.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A2. 教学法的核心目的是()。
A.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B.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D. 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答案:B3. 以下哪位教育家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
A. 苏霍姆林斯基B. 杜威C. 孔子D. 皮亚杰答案:C4.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 选拔学生B. 激励学生C. 反馈教学效果D. 惩罚学生答案:C二、填空题1. 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教育规律2. 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3.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
答案:教育影响4.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准则;标准5. 教学设计的核心是确保教学活动能够________和________学生。
答案:适应;促进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答: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
其研究内容涵盖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
教育学的意义在于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2. 描述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巩固性原则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应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还需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以提高教学效果。
辽宁省营口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辽宁省营口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A、自我反思B、同伴互助C、专业引领D、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参考答案】D2.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B、思维C、情绪D、行为【参考答案】C3. 确定教材重点,首先要(),掌握教材具有关键性的知识内容,然后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A、认真研究教材B、选择教学方法C、选择教学媒体D、确立教学目标【参考答案】A4. 决定教育目的因素是()。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参考答案】B5.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参考答案】C6.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参考答案】B7.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8. 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参考答案】A9.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教学计划要-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知识-经验-活动【参考答案】A10. 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
A、系统化B、体制化C、全面化D、多样化【参考答案】B11.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由()来规定的。
A、国务院B、国家教育部C、省教育行政机关D、地方行政机关【参考答案】A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3.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参考答案】A14. 具有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作业交替进行的特点,在人口稀少的偏僻地区较适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背诵版
2014广西教师招聘考纲《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梳理摘要)第一部分:教育学一、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了解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产生与知识的积累、政治统治对人才的现实需要等条件的具备,学校——专门的教育机构开始产生。
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的主要标志。
根据考证,人类最早的学校大约萌芽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世界上最早出现文字的地方。
不过,叶澜等学者也明确指出,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古埃及,而欧洲最早的学校也是出现于欧洲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古希腊。
根据传说,中国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雏形。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不过,有学者也指出,我国真正的学校正式出现于商朝。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此时的教育内容以礼乐为中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统称“六艺”。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两家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据说孔门弟子三千,可见规模之大。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齐桓公时期有田齐主持创办的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促进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我国开始实行科举制度,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况,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思想和人格的限制。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而教学法则是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的学科。
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方法和规律等。
教育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体能和品德等方面。
同时,教育学也研究了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等问题。
而教学法则是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的学科。
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的内容与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教学组织与管理等。
通过研究和实践,教学法探讨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问题。
教育学与教学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学科,教育学是为了研究教育的原理和规律,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而教学法则是具体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方法。
教师需要在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和教学水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总之,教育学与教学法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
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评价目标】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3、理解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4、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5、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词源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1、终身教育的提出;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1.家庭教育的特点: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具有个别性。
2.社会教育的特点: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二)古代社会教育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2、古代学校教育的六个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保守性、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开始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
(三)现代教育形态1.现代教育的五个特点;①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②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③现代教育日益科学化。
④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⑤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2、现代教育发展的七个趋势。
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中学教师学习的是普通教育学。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1、理论建设2、实践应用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学记》等《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代表著:《理想国》、《论演说家的教育》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独立学科的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卢梭代表作《爱弥尔》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强调的“三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凯洛夫(前苏联):《教育学》(1939)特点: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1930)特点: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布卢姆(美国):“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掌握学习”特点: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1963)特点: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赞可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1975)特点:强调发展学生智力,系统阐述学生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论”巴班斯基(前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保尔•朗格朗(法国):“终身教育”(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比较方法和分类方法;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系统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评价目标】1、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的关系。
2、掌握学校文化、学生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传播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与速度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美国)1960年12月“人力资本投资”演讲“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人力资本是资本的形态,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是人的资本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3、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三、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文化的表现形态:1.物质形态文化2.制度形态文化3.观念形态文化4.活动形态文化5.心理、行为形态文化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3、社会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一)学校文化界说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员或大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学校全体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守的观念和行为;2、既可有积极也可有阻碍作用;3、核心是各郡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很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
(三)学生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2、学生文化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评价目标】1、理解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和基本规律;2、理解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3、理解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理解基础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基本任务。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的过程。
1、身体发展:个体有机体各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增强2、心理发展: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因素和各种非认知因素)3、两者关系:个体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的统一体。
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人自身内在需要,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等2、外烁论:外在力量:环境、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结合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阶段,不同方面)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和心理)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性别、身心构成)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感官互补,心理和生理机能互补—精神和疾病)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1)顺序性→循序渐进(2)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不平衡性→发展的关键期(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互补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一)遗传的概念: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二)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1、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超常者,弱智;优生)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一)成熟的概念(二)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一)环境的概念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