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品放行管理制度(企业版)资料
本公司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旨在加强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和维护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
2. 本公司所有涉及医疗器械管理的部门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相关流程。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工作。
2. 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医疗器械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
3. 各部门应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医疗器械管理任务,并配合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开展工作。
三、医疗器械采购管理1. 采购医疗器械前需进行严格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认证的产品。
2. 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核制度,确保供应商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和良好的市场信誉。
3. 签订采购合同时,应明确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售后服务等条款。
四、医疗器械验收与入库管理1. 到货的医疗器械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和相关证件核对。
2. 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方可入库,不合格的器械应及时退回供应商并记录原因。
3. 建立医疗器械台账管理系统,详细记录器械的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五、医疗器械存储与保管1. 按照医疗器械的特性和使用要求,设置合适的存储环境和条件。
2. 定期对存储环境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不受损害。
3. 实行先进先出的库存管理原则,防止过期失效。
六、医疗器械使用管理1. 使用前应对医疗器械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功能正常。
2. 培训相关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疗器械,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医疗事故。
3. 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好问题记录和处理结果跟踪。
1. 制定医疗器械的定期维护计划,按时进行清洁、消毒和性能检测。
2. 发现故障时,应立即停用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3. 维修后的医疗器械需重新进行性能验证,确认合格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八、不良事件的监测与报告1. 建立健全不良事件监测机制,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器械使用中的问题。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产品上市放行规程
作人、复核人和QA签名。
4.2.12 人员卫生和生产环境监测是否符合规定。
4.2.13 生产过程监控项目齐全,结果是否符合规定。
监控的记录是否齐全,并有监控人签名。
4.2.14 如发生偏差、变更和检验结果超标时,按程序处理并有充分说明。
4.3 QC、QA负责审核的内容及标准
4.3.1 QC对批检验记录的审核
4.3.1.1原始记录填写是否规范,原始数据是否准确、真实,数据的处理是否符合相关规程。
4.3.1.2 检验的原始图谱是否齐全,是否有检验人、复核人签名及日期,原始数据图谱与记录数据应一致。
4.3.2 QC对检验过程的复核
4.3.2.1检验仪器和设备是否经过校验,是否在效期内。
4.3.2.2玻璃计量器具是否经标定,是否在效期内。
4.3.2.3试液、滴定液和对照品是否在效期内,是否有使用记录。
4.3.2.4 检验方法是否经过确认。
4.3.2.5 车间环境监控数据是否合格。
4.3.2.6 检验报告单检验项目是否完整、结果是否符合标准。
4.3.2.7 医疗器械生产所使用物料的检验报告单项目是否完整、。
医疗器械产品放行指南(标准版)
医疗器械产品放行指南(标准版)一、概述医疗器械产品放行是指对医疗器械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有效性等方面的审查,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要求,保障公众健康。
本指南旨在规范医疗器械产品放行流程,提高审查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二、放行流程1. 产品注册(1)注册申请:生产企业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产品注册申请。
(2)技术审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产品进行技术审查,包括产品技术要求、临床试验报告、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等。
(3)现场检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核实企业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
(4)注册审批: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审查结果进行审批,符合要求的产品予以注册。
2. 产品备案(1)备案申请:生产企业向所在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产品备案申请。
(2)技术审查: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产品进行技术审查,包括产品技术要求、临床试验报告、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等。
(3)现场检查: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核实企业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
(4)备案审批: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审查结果进行审批,符合要求的产品予以备案。
3. 产品报告(1)报告申请:生产企业向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产品报告申请。
(2)技术审查: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产品进行技术审查,包括产品技术要求、临床试验报告、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等。
(3)现场检查: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核实企业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
(4)报告审批: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审查结果进行审批,符合要求的产品予以报告。
三、放行要求1. 产品质量要求: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要求,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临床试验要求:产品应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3. 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4. 生产企业要求:生产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技术力量和质量管理能力。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是指针对医疗器械的上市申请,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监管和放行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上市申请: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要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医疗器械上市申请,包括相关的技术资料、临床试验数据、质量标准等。
2. 审核与评估:主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的上市申请进行审核和评估,包括技术审查、质量评价、安全性评估等。
3. 临床试验:某些高风险的医疗器械可能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试验需要符合伦理要求,并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4. 审批与许可:经过审核和评估后,主管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医疗器械的上市进行审批和许可。
如果通过审批,企业将获得医疗器械上市许可证书。
5. 监管与监督:医疗器械上市后,主管部门会进行监管和监督,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监管包括抽样检验、定期审核、不良事件报告等。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医疗器械的质量
和安全水平,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持续发展。
公司医疗器械流通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医疗器械的流通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公司成立医疗器械流通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医疗器械流通管理的总体规划和决策。
2. 设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医疗器械流通管理的日常监督和检查。
3. 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职责,共同参与医疗器械流通管理工作。
三、医疗器械采购管理1. 采购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规划,制定采购计划,并严格执行。
2. 采购人员应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产品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时间等条款。
3. 采购合同签订后,应及时向医疗器械质量管理部报备。
四、医疗器械验收管理1. 验收人员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采购的医疗器械进行严格验收。
2. 验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包装、标识等。
3. 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立即退回供应商,并报告医疗器械质量管理部。
五、医疗器械储存与养护管理1. 储存部门应按照医疗器械的储存要求,设置专用仓库,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规定。
2. 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确保产品质量。
3. 对过期、损坏、失效的医疗器械,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六、医疗器械销售管理1. 销售部门应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规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开展销售活动。
2. 销售人员应熟悉医疗器械产品知识,为客户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和咨询服务。
3. 销售过程中,应确保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和质量。
七、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管理1. 售后服务部门应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客户投诉。
2. 对退回的医疗器械,应进行检验,确认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定期对售后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八、监督检查与考核1.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部应定期对医疗器械流通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简介: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是一项对医疗器械的上市和销售进行严格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利益。
1.背景和意义医疗器械是医疗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设备。
良好的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性对医疗工作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监管不严,一些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可能会滞销,进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建立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2.管制程序医疗器械的上市放行管制程序主要包括:申请、评审和审批三个阶段。
•申请阶段:企业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交医疗器械上市申请,申请材料应包括医疗器械技术资料、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和临床试验资料等。
•评审阶段:监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主要检查医疗器械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是否满足质量和安全要求。
•审批阶段:监管部门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该医疗器械上市销售。
如果申请通过审批,监管部门将颁发相关证书,并予以发布公告。
3.监管要求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制度对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出了一系列监管要求。
主要包括:•技术要求:医疗器械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具备安全可靠的性能和使用功能。
•质量管理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和实施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临床评价要求:医疗器械上市前应进行临床评价,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监督检查要求:监管部门有权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其生产和经营活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4.监管机构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工作的监管机构主要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这些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的规定和标准,对医疗器械的上市和销售活动进行监管和控制。
5.效果评估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制度的实施对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可以防止不合格的医疗器械进入市场,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疗器械产品放行管理制度(企业版)
医疗器械产品放行管理制度(企业版)产品放行管理制度1 目的为确保每批产品出厂安全和有效,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记录进行审核,对产品放行控制。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放行管理。
3 职责品管部经理负责审核原材料、过程、成品的检验及生产记录并批准《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
4 管理内容和方法4.1产品放行人由企业负责人授权品管部经理,并有书面的产品放行授权书,授权书为一式二份,授权人、受权人各一份。
4.2产品放行受权人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应熟悉、掌握并正确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医疗器械相关法规。
②熟悉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工作,具备指导或监督企业各部门按规定实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④无违纪、违法等不良记录。
4.3产品放行程序4.3.1由生产部根据该批产品的生产批号,按《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查找到相应的生产记录,核对该批产品生产记录的可追溯性,正确性、完整性。
应能追溯到原料批、生产日期、生产数量、操作人、检验人,并填写正确、完整,并有记录人签名。
4.3.2由品管部根据该批产品的生产批号,按《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查找到相应的原材料检验报告书,核对该批产品进厂检验记录与检验规程的符合性,正确性,完整性。
供货单位、数量、生产批号、规格型号等应与实物的一致,记录表单填写应正确、完整,并有记录人签名;核对过程检验记录与检验规程的符合性、正确性、完整性,检验项目、抽检数与检验规程应一致,应按规程判定检验结果;核对出厂检验项目、抽检数与检验规程的符合性、正确性、完整性,记录表单填写应正确、完整,并有记录人签名。
4.3.3各部门审核完毕后,给出审核结论并签名,批记录报告审核单报产品放行受权人。
产品放行受权人接到《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后,对内容符合性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产品放行受权人签名,并加盖“批准放行”章,该批产品批准放行。
4.3.4《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一式两份,品管部、仓库各一份。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它是指在医疗器械市场中,对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前进行审查和监管的制度。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过程,主要包括产品注册、经营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一系列的审批和监管程序。
医疗器械放行过程严格,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医疗器械企业的经营合法性和正当权益。
一、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的必要性随着医疗器械市场的扩大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类医疗器械产品层出不穷。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医疗器械的需求,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管制度应运而生。
医疗器械是直接涉及到人体生命健康的产品,因而需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疗器械上市放行制度的建立旨在公众的利益之中,并通过监管程序的严格流程,合理审批和监管医疗器械产品,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二、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的程序医疗器械上市放行包括产品注册、经营许可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一系列程序。
首先,医疗器械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提交产品注册申请。
注册申请包括产品的使用范围、适应症、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临床试验数据等。
其次,医疗器械注册申请材料需要通过严格的技术审查和质量评估,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审核部门会根据申请材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产品进行评估和审批。
最后,医疗器械企业需要获得经营许可证,并建立并实施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三、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的监管主体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的监管主体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注册审批、质量监管和市场监督。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是医疗器械领域的最高主管机关,负责制定医疗器械上市放行的的政策和法规,批准医疗器械产品的上市,并负责监督医疗器械市场的运作。
同时,医疗器械上市放行过程中还需要由省、市和区县级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参与监管和执法工作。
四、医疗器械上市放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医疗器械上市放行制度的建立为医疗器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但该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器械的放行审核管理,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与安全,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机构设立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器械的放行审核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组织开展医疗器械的放行审核工作,对医疗器械的放行审核结果负责。
第五条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具有医疗器械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二章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流程第六条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在申请医疗器械放行前,应当向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委员会提交相关资料。
第七条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委员会应当对申请放行的医疗器械进行审查,包括对其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第八条对通过审核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委员会应当发放相应的放行证书,明确其具体用途和范围。
第九条对未通过审核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委员会应当及时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具体的原因。
第十条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委员会应当建立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档案,对放行审核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
第三章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要求第十一条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使用许可证,并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
第十三条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质量管理人员,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四条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器械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第十五条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负责,并配合医疗器械放行审核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工作。
医疗器械公司 物料与产品放行管理程序
物料与产品放行管理程序1.目的:规范物料和产品的放行管理,防止不合格物料投入生产,不合格的中间产品流入下工序,不合格的成品出厂。
2.范围:生产用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放行管理。
3.职责:3.1工艺员:严格按该程序对本车间批生产记录进行审核,保证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3.2生产部经理:严格按该程序对整个批生产记录进行审核,保证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3.3库房管理员:严格按该程序对进厂物料进行验收,保证存储过程符合要求。
3.4物资部经理:严格按该程序进行物料采购和审核,保证来源符合规定。
3.5 质量管理员:严格按该程序对批生产记录进行审核,保证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3.6 QA现场监控员:严格按该程序对批生产记录进行审核,保证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凭借生产过程符合及检验报告批准中间物料及中间产品的放行。
3.7质量部经理:严格按《物料与产品放行审核SOP》审核,填写成品放行审核单并批准成品放行。
4.内容:4.1定义4.1.1物料:指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等。
4.1.2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成品。
4.1.3放行:对一批物料或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作出批准使用或投放市场或其他决定的操作。
4.2各部门在放行中的责任4.2.1质量经理4.2.1.1保证产品符合要求4.2.1.2保证产品的生产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4.2.1.3保证产品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4.2.1.4签署审核放行单。
4.2.1.5保证产品相关的所有偏差、变更和OOS都经过相应的调查和处理。
4.2.1.6保证需要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重大变更已经上报并得到批准。
4.2.1.7 保证完成所有的必要检验。
4.2.1.8保证所有的必要生产和检验文件已经完成,并被批准。
4.2.1.9判断和评价生产和检验文件的结果。
4.2.1.10考虑其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4.2.1.11决策产品放行或物料拒收。
4.2.2质量部4.2.2.1保证物料符合相应的放行标准。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和放行指南
附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指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及其附录的要求,加强对产品实现全过程,特别是采购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成品放行的管理,确保放行的医疗器械符合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所指质量控制,包括与产品有关的主要原材料、零部件、外协件、中间品、成品、初包装材料、标签等相关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试验活动及其质量管理,也包括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特别是与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相关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试验活动及其质量管理。
本指南所指成品放行,不包括采购物品和中间品的放行程序。
企业可以参考医疗器械成品放行的原则,自行制定采购物品和中间品的放行程序。
本指南不包括与生产、检验相关的环境、设施、设备及其相关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如生产、检验洁净区的环境监测,辅助工艺用水、辅助工艺用气的质量管理等要求。
如上述质量控制及其管理活动与采购物品、中间品或成品要求直接相关,则本指南视其为采购物品、中间品或成品相关要求的一部分。
二、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企业应当依据法规要求、风险管理要求、产品技术要求、产品特性、生产规模、工艺特点、质量管理能力等实际,确定产品实现全过程,特别是采购和生产过程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试验的过程和要求。
企业应当针对采购物品、中间品和成品及其相关过程,在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完成后,特别是在设计转换完成后,输出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和成品检验规程等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文件,用以指导产品实现全过程,特别是采购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成品放行工作,确保使用符合要求的采购物品,流转符合要求的中间品,放行符合要求的成品。
(一)采购控制与进货检验企业应当建立并实施采购控制程序。
供应商的管理应当参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5年第1号)有关要求,以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规定的要求,且不低于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要求。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和放行指南
附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指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及其附录的要求,加强对产品实现全过程,特别是采购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成品放行的管理,确保放行的医疗器械符合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所指质量控制,包括与产品有关的主要原材料、零部件、外协件、中间品、成品、初包装材料、标签等相关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试验活动及其质量管理,也包括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特别是与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相关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试验活动及其质量管理。
本指南所指成品放行,不包括采购物品和中间品的放行程序。
企业可以参考医疗器械成品放行的原则,自行制定采购物品和中间品的放行程序。
本指南不包括与生产、检验相关的环境、设施、设备及其相关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如生产、检验洁净区的环境监测,辅助工艺用水、辅助工艺用气的质量管理等要求。
如上述质量控制及其管理活动与采购物品、中间品或成品要求直接相关,则本指南视其为采购物品、中间品或成品相关要求的一部分。
二、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企业应当依据法规要求、风险管理要求、产品技术要求、产品特性、生产规模、工艺特点、质量管理能力等实际,确定产品实现全过程,特别是采购和生产过程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试验的过程和要求。
企业应当针对采购物品、中间品和成品及其相关过程,在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完成后,特别是在设计转换完成后,输出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和成品检验规程等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文件,用以指导产品实现全过程,特别是采购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成品放行工作,确保使用符合要求的采购物品,流转符合要求的中间品,放行符合要求的成品。
(一)采购控制与进货检验企业应当建立并实施采购控制程序。
供应商的管理应当参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5年第1号)有关要求,以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规定的要求,且不低于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要求。
企业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企业成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决策、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设立质量管理部,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和实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章制度;2. 组织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培训;3. 监督检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实施;4. 处理医疗器械质量投诉和不良事件;5. 协助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相关检查工作。
第三章采购与验收第六条采购部门在采购医疗器械时,应选择具有合法生产、经营资质的供应商,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第七条采购部门应审核供应商提供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产品合格证明、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八条验收部门对采购的医疗器械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1. 检查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识等是否符合规定;2. 检查医疗器械的生产批号、有效期、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要求;3. 检查医疗器械的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明等资料是否齐全。
第四章储存与养护第九条储存部门应按照医疗器械的储存要求,提供适宜的储存条件,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
第十条储存部门应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储存部门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养护,包括清洁、防潮、防霉等。
第五章销售与运输第十二条销售部门在销售医疗器械时,应向购买者提供医疗器械的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资料。
第十三条销售部门应确保医疗器械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六章售后服务第十四条售后服务部门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制度,及时处理购买者的咨询、投诉和退换货等事宜。
医疗设备产品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设备产品的管理,确保医疗设备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提高医疗设备产品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医疗设备产品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四条医疗设备产品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五条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生产厂家或经销商进行采购。
第六条采购的医疗设备产品应具有相应的产品注册证书、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等合法证明文件。
第七条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医疗器械采购程序进行操作。
第三章验收管理第八条医疗设备产品到货后,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验收,验收内容包括:(一)产品包装完好,标识清晰;(二)产品规格、型号、数量与采购计划相符;(三)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四)产品注册证书、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等合法证明文件齐全。
第九条验收不合格的医疗设备产品,应退回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并要求其及时整改。
第四章使用管理第十条医疗设备产品使用前,应进行安装、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医疗设备产品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医疗设备产品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五章维护管理第十三条医疗设备产品的维护保养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四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
第十五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疗设备产品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应及时维修。
第六章报废管理第十六条医疗设备产品达到报废条件时,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报废程序进行报废。
第十七条报废的医疗设备产品应进行拆解,回收可利用的零部件。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企业管理资料范本-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管理管控规章制度目录(一)有关部门机构、组织和相关人员的管理管控职能;(二)首营品种资质审核的管理管控规章制度;(三)质量本合同支付资金服务质量本合同支付资金服务管理管控规章制度;(四)仓储保管和出库复核的管理管控规章制度;(五)销售管理管控规章制度;(六)质量本合同支付资金服务技术培训、维修、售后服务的管理管控规章制度;(七)质量跟踪的管理管控规章制度;(八)质量事故和投诉处理的管理管控规章制度;(九)不良事件报告的管理管控规章制度;(十)企业职工相关培训的管理管控规章制度;(十一)经营过程中有关记录和凭证的管理管控规章制度。
一、有关部门机构,组织和相关人员的管理管控职能一、组织机构公司组织机构组成如下图示:二、质量管理管控部门机构职能权限:(一)贯彻执行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管控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有关规定。
(二)组织制定企业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管控文件,并指导、督促规章制度的执行。
(三)相关相关项目建立企业所经营医疗器械并包含质量标准等内容的质量档案。
(四)相关相关项目医疗器械的本合同支付资金服务,指导和监督医疗器械保管、养护和相关质量本合同支付资金服务中的质量工作。
(五)相关相关项目质量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审核,对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处理过程实施监督。
(六)收集和分析医疗器械质量信息。
(七)在企业内部对医疗器械质量本合同支付资金服务质量具有裁决权。
(八)协助开展对企业职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管控方面的教育或培训。
二、首营质量本合同支付资金服务资质审核及管理管控规章制度1、应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购进油(医疗器械质量本合同支付资金服务注册证)的商品,认真检查“证、照的合法性、有效性,防止假冒,并妥善保存供货单位公章的资质证件复印件。
2、对商品质量信誉进行考核,审查,统一组织进货。
把好进货关,不得购进淘汰、失效商品。
3、审核供应方销售员的资质,包括身份证、授权书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放行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确保每批产品出厂安全和有效,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记录进行审核,对产品放行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放行管理。
3 职责
品管部经理负责审核原材料、过程、成品的检验及生产记录并批准《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
4 管理内容和方法
4.1产品放行人由企业负责人授权品管部经理,并有书面的产品放行授权书,授权书为一式二份,授权人、受权人各一份。
4.2产品放行受权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应熟悉、掌握并正确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
理办法》等医疗器械相关法规。
②熟悉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工作,具备指导或监督企业各部门按规定实施医疗
器械质量体系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④无违纪、违法等不良记录。
4.3产品放行程序
4.3.1由生产部根据该批产品的生产批号,按《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查找到相应的生产记录,核对该批产品生产记录的可追溯性,正确性、完整性。
应能追溯到原料批、生产日期、生产数量、操作人、检验人,并填写正确、完整,并有记录人签名。
4.3.2由品管部根据该批产品的生产批号,按《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查找到相应的原材料检验报告书,核对该批产品进厂检验记录与检验规程的符合性,正确性,完整性。
供货单位、数量、生产批号、规格型号等应与实物的一致,记录表单填写应正确、完整,并有记录人签名;核对过程检验记录与检验规程的符合性、正确性、完整性,检验
项目、抽检数与检验规程应一致,应按规程判定检验结果;核对出厂检验项目、抽检数与检验规程的符合性、正确性、完整性,记录表单填写应正确、完整,并有记录人签名。
4.3.3各部门审核完毕后,给出审核结论并签名,批记录报告审核单报产品放行受权人。
产品放行受权人接到《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后,对内容符合性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产品放行受权人签名,并加盖“批准放行”章,该批产品批准放行。
4.3.4《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一式两份,品管部、仓库各一份。
仓库管理员接到《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产品方可出厂。
4.3.5 当质量受权人不在,紧急情况下应由质量授权人进行批准放行。
5 记录表单
《产品审核批准放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