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五次战争
西亚中东战争
奥斯曼土耳其被削弱,世界大战爆发后。
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犹太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具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阿拉伯人的围攻下生存下来,除了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忧患意识也迫使犹太人努力发展国防科技和寻求外援。
因为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时刻受到威胁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国防军已成为中东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并有了同阿拉伯国家局部抗衡的能力。
另外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直接起因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
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
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
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五次中东战争概况:
五次中东战争概况: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为扼杀刚建立的以色列国,出动4万军队(后增至6万人)从三面向以色列发起进攻。
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
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
战争危急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啜息之机,它最大限度的利用四周停火,为尔后的战争作准备。
以军加紧扩编(几个月后增至10万人)、调整部署、统一指挥,财政上得到美国援助,并从捷克斯洛伐克转运西欧国家的武器,在停火结束后就转入反攻。
阿拉伯国家缺乏统一的作战指挥,武器装备和部队素质较差,结果战败。
阿方阵亡约1.5万人,以军阵亡约6000人。
1949年2~7月,埃、约、黎、叙分别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
结果,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1949年,本-古里安策划了“魔毯行动”,动用上百架次的飞机,把近5万名犹太人从也门接回以色列。
1950年的一次行动则将12万犹太人从伊拉克运回以色列。
建国初期的4年时间里,以色列的人口增加了一倍。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或英法以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
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推翻埃及总统G.A.纳赛尔领导的民族进步政府,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地中海东部与南部的称呼。
“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苏伊士运河引发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
第三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
以色列全面获胜。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发起进攻,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1、内因:⑴历史原因: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突出(耶路撒冷三教圣地)⑵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2、外因: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①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②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3、现实原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贝尔福宣言”、“联大181号决议”)4、冲突关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二、五次中东战争时间名称起因参战国结果第一次1948 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建国埃等国VS 以以获胜第二次1956 苏伊士运河战争埃及收回运河埃及VS 英法以埃及胜利第三次1967 六日战争以色列袭击埃叙VS以以占埃叙领土第四次1973 十月战争埃叙收复失地埃叙VS 以埃叙夺回部分土地第五次1982 黎巴嫩战争以打击巴解总部巴解黎叙VS 以以胜利1、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⑴起因:1948年5月14日, 以色列国宣告成立⑵时间:1948年5月------1949年7 月⑶双方: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以色列⑷经过:第一个阶段:阿拉伯联军兵力,装备占优势,迅速掌握主动,以色列暂时处于劣势第二个阶段:以色列利用停火之机,抢运武器,招募兵力,迅速强大,利用阿拉伯国家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采用灵活机动战术,各个地区击破。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据圣经记载,摩西曾带领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并在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征服了迦南(Canaan)的部落城邦。
之后,在大约在公元前 1000年,大卫王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包括外约旦在内大部分迦南地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
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南为犹大(Judea),北为以色列(Israel)。
直到公元133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Assyrians)攻占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大,他们焚毁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驱逐了大批犹太人。
从此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还被无数次地摧毁和重建。
犹太人从此流离失所,散落到各个地方。
大约在公元前61年,庞贝(Pompei)的罗马军团攻占了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
而耶稣正是在罗马的统治区伯利恒(Bethlehem)降生的。
罗马统治者在公元70年和132年两次扑灭了犹太人起义的烈火,并于公元135年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
此后,耶路撒冷就被罗马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
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以及罗马人和原著居民。
大约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 Empire)曾于1517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
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
在18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
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40万,其中犹太人口是2.4万左右。
五次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地缘政治和宗教矛盾的集中地,这些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了五次中东战争。
以下是关于五次中东战争的详细介绍: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发生在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期间。
这次战争主要是由于阿拉伯国家反对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的立场而引发的。
在战争中,以色列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际支持,占领了包括阿拉伯加沙、耶路撒冷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在内的阿拉伯领土。
第二次中东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英伊战争或赎罪日战争,发生在1956年10月至1957年3月期间。
这次战争的起因是英国和法国支持以色列入侵埃及,以推翻埃及总统纳赛尔。
在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但最终在联合国的要求下撤退。
第三次中东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或六日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至7月期间。
这次战争的起因是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并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以及埃及的西奈半岛等地区。
这次战争导致了许多难民的流离失所,并对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发生在1973年10月至1974年2月期间。
这次战争是由于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而引发的。
在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动了成功的进攻,但最终由于美国的干预和阿拉伯内部的矛盾而未能收复失地。
第五次中东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黎巴嫩战争,发生在1982年6月至9月期间。
这次战争是由于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地进行的突袭而引发的。
在战争中,以色列对黎巴嫩进行了全面的入侵,并消灭了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黎巴嫩长枪党等抵抗势力。
五次中东战争的爆发都与地缘政治、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等有关。
在这些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虽然阿拉伯国家在其中的一些战争中取得了局部胜利,但以色列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际支持,始终能够保持其在中东地区的优势地位。
阿以冲突的根源与本质
结果——
1917年12月,英军占领了巴勒斯坦,并帮助犹太人建立了犹太复 国主义委员会。
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数量迅速上升,在1929年引发流血冲突。
英美同唱一台戏
英国
阿拉伯人民 强烈反对《贝 尔福宣言》,英国希望获 得美国支持。
美国
1922年6月,参众两院一致通 过《关于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的决议案》要求英国政府认 真履行《贝尔福宣言》的诺 言
教义冲突 定居点问题 关键 人物 矿产资源 文化影响 信任问题 相对实力 民主问题 生产力形式 恐怖主义
难民问题
英国影响 水资源问题
石油政治
苏联影响
中国影响 美国影响
民族问题 宗教圣地冲突
冷战环境
阿拉伯vs以色列:根源与本质
现实利益 大国影响 宗教因素
•教义问题 •圣城问题 •宗教极端主义势 力
•
Page 20
最重要:大国影响
冷战后
美国一枝独秀
冷战期间
美苏争霸引领阿以局势
二战期间
英美角逐 日不落隐去
一战前后
英国埋下阿以冲突祸根
“麦克马洪— 侯赛因书简”
历史回顾
《贝尔福宣言》
英国埋下阿以冲突祸根
“麦克马洪—侯赛因书简”
——许诺建立阿拉伯国家
背景——一战期间,英国为了打败奥斯曼帝国,鼓励阿拉伯人 脱离奥斯曼帝国统治,并承诺战后为其建立一个独立国家。
•
• • •
和谈(三):中东路线图和哈马斯的上台
• 2002年6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发表了世人期待已久的中东政策演讲,提出了 他的中东和平新计划。 (1)提出了建立‚临时巴勒斯坦国‛的设想。 (2)明确了三年达成最终地位协议的期限。 (3)选举巴勒斯坦新领导人,建立民主制度。 • 中东路线图:(于2003年6月4日亚喀巴首脑会议(Aqaba Summit)启动) 第一阶段从2002年12月至2003年5月,巴勒斯坦打击恐怖主义,进行政治改革;以色列 方面撤出2000年9月28日以来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冻结所有定居点活动,帮助巴勒 斯坦人民恢复正常生活。 第二阶段从2003年6月至2003年12月,确立巴勒斯坦民主制度,建立过渡性的独立的巴 勒斯坦国。 第三阶段从2004年至2005年,巴以双方在联合国安理会242号、338号和1397号决议的基 础上,通过谈判处理边界、耶路撒冷、难民和定居点等最终地位问题,使巴以冲突 最后得到公正、合理和现实的解决,并推动以色列与黎巴嫩、以色列与叙利亚之间 遗留问题的解决,促进中东实现全面、持久的和平。 • 2006年巴勒斯坦大选——哈马斯上台,巴以和谈一夜回到解放前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中东战争简介概述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
中东战争(The Arab–Israeli Conflict)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
“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
以色列是以犹太人为主体建立的国家。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
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河之间)建立过国家。
这个地方最早的居民不是迦南人,而是腓尼斯丁人,比迦南人更早公元前30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区定居。
公元前13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
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
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此后的几千年,巴勒斯坦一直是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居住,直到现在。
期间他们抗击十字军等侵略者,付出了大量的牺牲。
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犹太人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愈流浪信仰弥笃,至今犹太正教仍是全世界最保守的宗教之一。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人怒而屠杀犹太人,19世纪末,大批犹太人陆续移居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
1897年,第一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由西奥多·赫茨尔(Herzl, Theodor)当选主席,开始从事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准备复国,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
考点: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易错微析1948年,犹太人建立国家以色列,第二天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例题1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A.1945年B.1946年C.1948年D.1967年答案:C解析: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1948,答案C例题2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多次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是发生在()A.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B.美国和中东国家之间C.英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D.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答案:D解析: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的多次中东战争,都发生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
答案D。
1. 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所发生的战争是()A.两伊战争B.海湾战争C.伊拉克战争D.中东战争2.中东地区吸引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A.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地B.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C.该地区长期处在战争状态D.该地区有著名的耶路撒冷城3. 下列关于1948年至1982年五次中东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拉伯国家最终收复了失地B.战争都是由以色列发动起来C.反映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不断D.战争有助于中东问题的解决4.二战后的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特点是()A.战火频仍B.政局稳定C.民族和睦D.宗教和谐5.阿拉法特这段话的背景是()A.中东地区的矛盾和战争B.东欧剧变C.美国发动越南战争D.欧洲的联合1.【答案】D【解析】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在巴勒斯坦地区发生的战争是中东战争,答案D。
2.【答案】C【解析】中东地区长期处在战争状态,使这一地区受到世界关注,答案C。
3.【答案】C【解析】五次中东战争,都是巴以冲突的表现,反映出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不断。
答案C。
4.【答案】A【解析】二战后的中东地区出现了五次中东战争,所以这一地区的发展特点是战火频仍,答案A。
5.【答案】A【解析】阿拉法特致力于中东问题的解决,实现巴勒斯坦和平。
二战后,中东地区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冲突不断,出现了五次中东战争。
答案A。
中东历史——精选推荐
中东历史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 (6)⼆、五次中东战争和阿以冲突1.第⼀次中东战争以⾊列国成⽴第⼆天即1948年5⽉15⽇,阿拉伯各国出兵巴勒斯坦,初期,阿拉伯军队实⼒强⼤,以⾊列危在旦⼣。
安理会促使阿以双⽅达成了为期4周的停⽕协议,这为以⾊列赢得了喘息机会,停⽕期间,以⾊列从美国犹太⼈⼿⾥募集⼤量资⾦购买军⽕;⽽阿拉伯军队由各国之间的不团结难以协调,英国⼜撤销对阿拉伯军队的武器供应,停战期间结束后,以⾊列分别打败各国阿拉伯军队,迫使各国于1949年7⽉与其签订停战协议,战争结束后,以⾊列占领了划给阿拉伯⼈的0.57平⽅公⾥的⼟地并占领西耶路撒冷;埃及控制了加沙地区;约旦则控制了约旦河西岸及东耶路撒冷,这样巴勒斯坦就被⽠分了,96万多巴勒斯坦⼈成了难民。
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7)3.《贝尔福宣⾔》第⼀次世界⼤战期间,英国借⼝对⼟⽿其作战,侵占了⼟属巴勒斯坦,为了利⽤犹太⼈⼒量巩固⾃⼰在中东的地位,英国采取“扶犹压阿”的⽅针,积极⽀持犹太复国主义。
1917年11⽉2⽇,英国外交⼤⾂贝福尔写信给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柴尔德。
在信中,贝尔福代表英国政府宣称,英国“赞成巴勒斯坦为犹太⼈建⽴⼀个民族国”。
并表⽰英国政府为达到此⽬的将尽量⼤的努⼒。
这封信就是后来⼈们所说的《贝尔福宣⾔》。
第⼀次世界⼤战末,英国占领巴勒斯坦,1922年,巴勒斯坦沦为英语“委任统治地”,在美英的⽀持下,世界各地⼤批犹太⼈移⼊巴勒斯坦,到1939年,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从19世纪末的不⾜2万⼈猛增⾄44.5万⼈,从此,在巴勒斯坦不断发⽣犹太⼈和阿拉伯⼈间的民族冲突。
英国把犹太复国主义引⼊巴勒斯坦⽬的在于挑起阿拉伯⼈对犹太⼈的仇恨,从⽽巩固在这块战略要地上的统治。
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8)5“巴勒斯坦分治⽅案”⼆战后期,英国实⼒不济,同意美国参与巴勒斯坦地区事务,1945年1⽉,英美组成了联合调查委员会。
世界历史中东战争
世界历史中东战争世界历史中东战争战争,给中东地区国家带来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心理上深深的创伤,造成了大批巴勒斯坦难民,与此同时,苏伊士运河也再次关闭。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世界历史中东战争,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中东战争1、由来:一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二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巴以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
从1948-1982年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共发生五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2、原因分析: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实质是领土之争。
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1)外因:地理上: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2)内因:①历史矛盾: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先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
②领土争端: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家园。
③争夺水资源。
④宗教矛盾:它们都江堰市把耶路撒冷当作自己的圣城。
宗教矛盾加深了双方的裂痕。
⑤民族矛盾: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民族矛盾。
几十年的斗争加剧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了不断的报复性行为中。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矛盾更加复杂化。
历史扩展之中东战争上1948年5月14日,英国早上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下午以色列就宣布建国,仅仅16分钟之后,美国便宣布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地位。
毫无疑问,对于这一行为,阿拉伯世界是不会同意的,即便特别联大通过了相关决议,那也不好使。
于是在第二天,1948年5月15日,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5个阿盟成员国,便先后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即巴勒斯坦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在战争打响之时,阿拉伯国家在军队数量以及装备上,占据着明显优势,其中阿拉伯方面军队约有4.2万人,坦克、装甲车、火炮等重型装备,也远远超过以色列,同时阿方还拥有战斗机和轰炸机。
历次中东战争的惨烈内情
历次中东战争的惨烈内情作者:来源:《读天下》2012年第24期此轮激烈的巴以冲突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有人因为反感恐怖主义而支持以色列,也有人因为同情弱者而支持哈马斯。
然而,人们却很少思考过,为什么中东地区总是不安稳,总是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事实上,传播最广的未必就是事实,至少在已发生的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形象并非世人所熟知的那几副脸谱……第一次中东战争:生存以建国第二天就面临亡国危险1948年5月15日,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其实在历史上,巴勒斯坦一直是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委托统治。
直到1947年,英国政府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特别管理。
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2/3,却只得到43%的平瘠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1/3,却得到了57%的沿海肥沃土地。
1948年5月15日,犹太临时政府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
就当以色列的犹太人还沉浸在建国的欢乐中的时候,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攻巴勒斯坦,随后,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
当时在英国的支持下,阿拉伯联盟的正规军拥有大炮、坦克、飞机和英国教官,而新生的以色列只有相比之下少得可怜的游击队和在纳粹屠刀下逃生并得以建立自己国家的兴奋情绪。
阿拉伯国家军队对比以色列优势明显,势如破竹。
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
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
应该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
浅谈中东局势
浅谈中东地区局势问题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
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一、历史上五次中东战争历史背景(一)历史上的巴勒斯坦中东地区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它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巴勒斯坦则位于中东的中心地带,西濒地中海,南邻西奈半岛,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
长期以来,巴勒斯坦地区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国都视之为必夺之要地,同时也是周边邻国争夺的主要目标。
1.历史根源:巴勒斯坦的历史(1)犹太建国时期犹太人曾在埃及旅居430年之久,约在公元前1450年(公元前13世纪)离开埃及迁回到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十世纪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之后分裂为南北两国,北方是由十个支派组成的以色列王国和南国犹太王国,这也是之后复国以色列的来源,以色列一词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与神角力者”。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为亚述亚帝国消灭。
公元前586年,四大文明古国的巴比伦王国占领犹太王国,犹太民族进入到“巴比伦之囚”时代。
(2)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公元前三世纪,王亚历山大征服西亚大片土地,并攻占耶路撒冷。
亚历山大的统治,打破了各民族和各国之间的隔绝状态,各被征服国家的民族开始杂居交往。
此后四处流散的犹太人逐渐疏散到南欧、北非、和中亚等地区。
(3)罗马帝国期间公元前二世纪初,罗马帝国向东大力扩张,先后侵占了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地区。
犹太人为反抗罗马人的入侵,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经过三次大起义和三次大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流散在欧美各国,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
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
考点:五次中东战争的概况(时间、作战双方和结果)战争时间作战双方结果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阿拉伯国家进攻以色列阿拉伯国家战败,以色列占领了联合国划给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大片领土,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以色列进攻埃及: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以色列袭击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的一些地区。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进攻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埃及、叙利亚收回的土地面积不大。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摧毁,武装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
易错微析1948年,犹太人建立国家以色列,第二天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例题1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A.1945年B.1946年C.1948年D.1967年答案:C解析: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1948,答案C例题2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多次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是发生在()A.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B.美国和中东国家之间C.英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D.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答案:D解析: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的多次中东战争,都发生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
答案D 。
1. 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所发生的战争是( )A.两伊战争B.海湾战争C.伊拉克战争D.中东战争2.中东地区吸引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地B.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C.该地区长期处在战争状态D.该地区有著名的耶路撒冷城3. 下列关于1948年至1982年五次中东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拉伯国家最终收复了失地B.战争都是由以色列发动起来C.反映中东地区巴以冲突不断D.战争有助于中东问题的解决4.二战后的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A.战火频仍B.政局稳定C.民族和睦D.宗教和谐5.阿拉法特这段话的背景是( )A.中东地区的矛盾和战争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五次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实际上一直延续到1949年2月才停战。
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超过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范围的5731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以侵埃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埃及1956年7月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后,英、法殖民主义者为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勾结以色列共同发动的侵略埃及的战争。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的一条著名国际通航运河,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据有重要战略和经济意义。
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开通后,被英国长期占领;苏伊士运河公司被英、法垄断资本控制。
埃及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同年10月29日晚,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入侵埃及领土西奈半岛。
30日,英、法向埃及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借口所谓“保证运河的通航安全和自由”,要求占领苏伊士运河区的三个主要港口——塞得港,伊士美利亚和苏伊士。
埃及政府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
31日,英、法对埃及进行海空军轰击,随即侵入埃及领土。
英、法、以的侵略战争,遭到埃及军民的英勇抗击和全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
11月2日,联各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决议要求有关各方立即停火。
11月4日,联合国组成紧急部队监督停火。
11月5日晚,以色列被迫同意停火,英、法也于6日表示同意停火。
12月22日,英、法军队全部从埃及领土撤退,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全部撤出埃及领土,从而以侵略者的失败结束了这次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五战争。
又称“六天战争”。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战争于6月11日结束。
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达6.57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使近50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5次中东战争讲解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 的以军坦克和步兵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安宁
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巴勒斯坦 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 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 1982年 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 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 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 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 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 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 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 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 “第五次中东战争”。 代表人物 以色列阵营: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 阿拉伯阵营: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叙 利亚总统阿萨德
“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联大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 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 国和犹太国; 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 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 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
(犹太人占巴勒斯坦56%的土地,居民只占当地人 口31%;相反占人口69%的阿拉伯人,土地只有 44%。)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原因:
① 1956.7 埃及新政府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的行动与英法产生冲突。 ②以色列一直视埃及为直接威胁。 英法联合以色列发动战争。 ●概况: 1956.10 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战争爆 发;英法出动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并登陆 塞德港;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并切断 英法的石油供应。
结果和影响:
1、结果:
1949.7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停战协议; 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4/5的土地。巴勒 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国家。
2、影响:
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 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 动荡埋下隐患。
为什么五次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获胜
为什么五次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获胜中东战争也被称为亢龙之戈。
意为因伊斯兰在反西方思想同化,文化渗杂而引发的政治冲突和战争。
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
下面是分享的为什么五次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获胜,一起来看看吧。
揭秘五次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获胜的原因‍‍‍‍为什么五次中东战争都是以色列获胜,原因其实有很多的。
其实以色列赢得五次中东战争是因为第一次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之后的基础。
第一次中东战争是因为犹太人根据联合国会议的有关决议,因此建立了以色列国,阿拉伯联盟坚决反对,并出兵进攻巴勒斯坦。
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五分之四的国土,也因此为以后四次中东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色列的每次胜利,有以下这些原因:一是阿拉伯国家很不团结,不管是第一次中东战争时的各自为战,还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两条战线互不支援,都导致了以色列可以把各个击破。
二是阿拉伯世界的战斗力是有问题的,阿拉伯军队主要问题在于战术死板,固执的遵守苏联以前已经定下来的战术和教条,没有什么创新。
而且在复杂的情况下,不懂得如何正确的下定决心,比如第四次中东战争时的戈兰高地这场战役,以色列阵地上打的只剩下了5辆坦克,但是叙利亚的军队依然撤退了。
四是阿拉伯世界的国内矛盾众多,政治首脑和军事指挥官们常常互相猜忌。
五是美国的影响,美国对于以色列采取了无私的志愿,从情报到武器装备,甚至有些时候,在一些必要的情况下,美国犹太人的战斗机飞行员可以马上成为以色列的空军飞行员。
以色列的军工能力强、国防动员能力厉害,民族忧患意识非常高。
战略和战术又运用的极为精准,军队的战士们因此可以在战场上全力战斗。
中东战争共计经济损失和伤亡人数情况介绍‍‍中东战争,又称阿以战争,是指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
中东战争共计经济损失和伤亡人数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中东战争形势图(点击看大图)
以色列阵营代表人物
本·古里安
梅厄夫人
斯大林
阿拉伯阵营代表人物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
埃及国王法鲁克
英国首相艾德礼
巴勒斯坦战争:建国第二天就面临亡国威胁的以色列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之后,在1948年1月—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在英国支持下,阿拉伯联盟的正规军拥有大炮、坦克、飞机和英国教官,而新生的以色列只有相比之下少得可怜的游击队和在纳粹屠刀下逃生并得以建立自己国家的兴奋。【查看详情】
以色列阵营代表人物
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
阿拉伯阵营代表人物
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黎巴嫩战争:交战双方都在别国的领土上厮杀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自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查看详情】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伞兵拉开了闪击战序幕为达成突然性,以色列采取了欺骗措施。开战在即,以色列总理和驻美大使还在信誓旦旦声明,说以色列不会发动任何侵略战争。沙龙上校(后任以色列总理)率领的202伞兵旅向约旦边境做虚张声势的调动,摆出一副要进攻约旦的架势,但在10月29日晨,沙龙却突然掉头南进,迅速穿过内格夫沙漠,进逼埃及边境。突破防御之后,沙龙也发现自己陷于绝地之中,前有米特拉山口阻拦,后无援军,北面埃及援军源源不断,于是他置总参谋部的命令不顾,向米特拉山口进发,最终在遭受严重伤亡后,夺下了这一要点。然而,除这次战略冒险外,以色列军队的进展并不顺利。 【查看详情】
1973年10月10日:短暂的混乱后以色列反败为胜10月9日,埃军在运河东岸的兵力,仅第二集团军就有9万人,坦克800辆;在西岸,还有900辆坦克待机渡河。以军的一些防御支撑点被摧毁。整个西奈半岛的以军情况危急。此时,75岁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忧心如焚。她向华盛顿发出呼吁:“以色列快要完了,救救以色列吧!”但自10月10日开始,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进攻,调整部署,巩固既得阵地。以军抓住这个战斗间歇,首先在北线集中3个师,越过1967年停火线。此后,阿拉伯一方局势急转直下,以色列先败叙利亚、后败埃及,实现了战局的大反转。 【查看详情】
除了英法两国 所有人都是赢家这场战争是在美、苏两个大国那不希望中东燃起战火的时期发生的。当时,苏联正身陷匈牙利动乱之中,美国正忙于选举总统。所以战端一开,苏联即声称如不停战将不惜对英国本上实施核攻击,美国则命令其全球驻军进入战备状态。英、法政府在美苏的强硬态度面前屈服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遭到彻底的失败。反观以色列,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从此畅通无阻,了其政治目的,也算是一个赢家。【查看详情】
第二次中东战争形势图(点击看大图)
以色列阵营代表人物
以色列总参谋长达扬
英国首相艾登
法国总理摩勒
阿拉伯阵营代表人物
埃及总统纳赛尔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苏伊士运河战争:比战争借口更重要的是出海口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对于占据苏伊士运河这一世界级交通枢纽的英法两国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失败。两国政府斥责纳赛尔是“彻头彻尾的强盗行径”,并决心进行军事干涉。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法国首先提出邀请以色列加入。而对以色列来说,它早已对埃及不准它的船只通过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不满,早在1955年11月就制定了一个入侵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所以,两者是一拍即合。1956年10月29日下午4时,以色列发动闪电战,占领埃及苏伊土运河以东的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大部分,逼近运河。【查看详情】
战争的胜负有时并不需要看战场除却美苏对以色列的支持之外,以阿双方本身也有着种种差距。被称为以色列“建国之母”的梅厄夫人在纽约犹太人大会上呼吁:现在掌声和哭声对以色列人都没有用,现在以色列需要钱,美国的犹太财团马上筹集了8000万美元支援以色列。战争爆发后,许多还不会讲希伯来语的年轻犹太人一下飞机就投入了战斗,其中许多人是第一次拿起枪。反观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尽管兵力、兵器在战争早期都占优势,但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甚至只占地盘不出力。【查看详情】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突然袭击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查看详情】
1949年7月20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与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巴勒斯坦国始终未能建立。从此之后,中东地区战乱不断。【查看详情】
1956年10月31日:英法两国兵锋直指苏伊士运河正当埃军在西奈集结重兵要与以军大干一场之际,英法开始发难。按照事先与以色列共同编排的“双簧”节目,10月30日下午6时,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与以色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双方立即停火,否则派兵进驻运河区。以色列非常痛快地答应了这一要求,而纳赛尔则于当晚加以拒绝。一切像安排好的,31日下午,英、法联军出动240架各种作战飞机,对埃及15个空军基地、开罗等众多城市港口进行了疯狂的轰炸。至此,战局发生逆转,埃及军队开始撤出西奈半岛。 【查看详情】
第三次中东战争形势图(点击看大图)
以色列阵营代表人物
北方军区参谋长沙龙
总理列维·艾希科尔
国防部长达扬
阿拉伯阵营代表人物
埃及总统纳赛尔
叙利亚国防部长阿萨德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六天战争:苏联的欺骗促使以色列先发制人 1964年,阿拉伯国家出现了团结合作的局面。阿方甚至计划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4年成立后,其军事力量法塔赫为了把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开始不断地袭击以色列,令以色列防不胜防。无独有偶。莫斯科、开罗、大马士革传出了“以色列军队正在北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的消息。以色列再三要求苏联大使到现场调查,澄清以色列是否真的在集结兵力,但遭到了祖巴钦大使的拒绝。战争的真正根源在克里姆林宫。 【查看详情】
1967年6月11日:反以联盟在六天内崩溃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考虑到战前的力量对比是以色列8万面对埃及、叙利亚、约旦29.5万正规军,各式主要装备比例也多为1/2,再加上前苏联人力、物力的支持,这个结局无疑显得有些荒诞。 【查看详情】
第四次中东战争形势图(点击看大图)
以色列阵营代表人物
以色列第7装甲旅士兵
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
反转战局的沙龙少将
阿拉伯阵营代表人物
埃及总统萨达特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巴解主席阿拉法特
赎罪日战争:阿拉伯国家处心积虑的复仇之战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对埃叙发动突然袭击,占领大片领土,阿拉伯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和耻辱。以牙还牙,收复失地,成了埃、叙军政领导人的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上任后的第三天,便召集军队高级将领开会。他说:“从我上任的那天起,我就知道这一仗非打不可。”萨达特还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多次协商,以优势兵力从西、北两线对以军实施夹击,收复部分或全部失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战争阿拉伯国家不再以消灭以色列为口号了。 【查看详情】
1948年6月11日:美苏联手为以色列送来4周休战期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对比以色列优势明显,势如破竹。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英国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但不久,英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查看详情】
这是第一次为了和平而非毁灭对手的中东战争萨达特发动十月战争决不是为了实现阿拉伯民族“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的伟大理想。萨达特和他的高级将领甚至对收复自己的国土——西奈半岛也没有信心,只是想“根据武装部队的能力,通过军事行动,向以色列的安全理论挑战”,让以色列明白:埃及不会屈服于它强加的条件,不会放弃自己的国家领土和主权。一句话,改变以色列的傲慢姿态,迫使它同埃及进行和平谈判。因此,十月战争是萨达特和平战略的一部分,其基本目标是“以战促和”。 【查看详情】
1967年6月5日:这次闪电战的主角是空军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进行了袭击。在开战后60个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飞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