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的概念与性质和特点

合集下载

旅游的基本概念

旅游的基本概念
暂时停留:不超过一年 访问目的:不从访问地获取报酬
明确说明:包括商务旅游 惯常环境:指一个人主要居住地区以及所有常 去 去的地方
其它的定义:
经济定义: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 中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交往定义: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满足生活和 文化的需求,或个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 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观光
生态
商务
旅游
宗教
会展
休闲 度假
体育
度假旅游特点 地点相对固定 强调休息; 重复性较高; 对娱乐设施要求较高。
1.按目的划分
生态旅游特点
观光
生态
对环境保护有高度责任感;
商务
活动规模较小;
旅游 宗教 必须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
会展
休闲 度假
体育
必须配备高素质的导游。
2.按地域范围划分
项目 消费程度 逗留时间 便利程度
目的定义:旅游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 主要是出于修行;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 原因的旅行;再次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 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流动定义:旅游是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 的流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 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子曰:“父母在不 远游,游必有方。”
二、旅游的定义
异地性
暂时性
1.艾斯特定义:旅游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 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 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而且不从事任何赚 钱活动。
综合性
非商业性
2.世界旅游组织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 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 环境,到某些地方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 活动。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旅游活动及其分类一、旅游活动(一)旅游的概念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这里的“惯常环境”包括居住地附近的地方和人们经常去的地方。

一是指人们常去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他的居住地很远,如某人在他地的度假别墅或第二住宅均属惯常环境;二是指离一个人的居住地很近的地方,即使他很少去,也属惯常环境。

旅游与旅行不同,后者的主体称为旅行者(traveler)。

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如某人每天上下班或周末去剧院看戏是一种旅行,他并未离开惯常环境;二是活动的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活动来获取报酬,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是由旅行活动与逗留活动构成的。

前者包括游客在其出发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往返活动和在旅游目的地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转移活动;后者则包括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的参观游览活动和其他活动。

2.异地性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访问活动,所以它不同于人们在惯常环境范围内开展的任何旅行活动。

3.暂时性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旅游活动是指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否则便属于定居性质。

4.非移民性和就业性旅游活动是人们除了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外出旅行和访问活动。

因此,人们移居他乡的旅行活动与人们去异国他乡打工挣钱的旅行活动均不属于旅游活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务旅游活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挣钱”,但是却不是从所访问之地获取工资性报酬。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旅游活动内容构成要素从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来看,其基本要素即人们通常概括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

从旅游活动类型来看,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外,其拓展的类型可概括为“商、养、学、闲、情、奇”。

其中,“商”是指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类型的旅游活动;“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类旅游活动;“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和冬令营等类型的旅游活动;“闲”是指休闲度假旅游,包括乡村休假、海滨休假、山林休假、城市休假等类型的旅游活动;“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活动;“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类旅游活动。

2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社会旅游
汉兹克——“社会旅游是一种由低收入群体 W·汉兹克 汉兹克 社会旅游是一种由低收入群体 进行的旅游, 它是一种特殊的旅行形式, 进行的旅游 , 它是一种特殊的旅行形式 , 所 提供的设施和服务与众不同。 提供的设施和服务与众不同。” 安德·波普利蒙特 M·安德 波普利蒙特 安德 波普利蒙特——“社会旅游是指那些 社会旅游是指那些 在没有社会干预情况下, 在没有社会干预情况下,自己无法承担费用 的群体所进行的一种旅行形式,也就是说, 的群体所进行的一种旅行形式,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个人所加入的协会的帮助使不可能 旅行。 EXIT 旅行。"
2.度假旅游 2.度假旅游
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 度假旅游地一般应是自然景色优美、 度假旅游地一般应是自然景色优美 、 气候温和宜 旅游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优质。 人、旅游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优质。 度假旅游的地点相对固定。 度假旅游的地点相对固定。 度假旅游更强调休息、消遣。 度假旅游更强调休息、消遣。 一般不需要导游,旅游者自由安排活动。 一般不需要导游,旅游者自由安排活动。 度假旅游者对住宿设施一般要求卫生、 经济, 度假旅游者对住宿设施一般要求卫生 、 经济 , 而 更多的希望有多种体育、 娱乐设施及风味餐饮, 更多的希望有多种体育 、 娱乐设施及风味餐饮 , 以供安排每天的消遣活动。 以供安排每天的消遣活动。
8.按旅行方式划分 航空旅游 铁路旅游 汽车旅游 游船旅游 骑车旅游 徒步旅游
9.按年龄特征划分 9.按年龄特征划分 儿童旅游 青年旅游 中年旅游 老年旅游
10.按活动内容划分 10.按活动内容划分 观光旅游 度假旅游 民俗旅游 宗教旅游 考古旅游 会议旅游 文化旅游 ……
二、按地理范围划分的旅游类型
1. 国际旅游(international tourism):指 国际旅游(international tourism): 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 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 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和地区去的旅游 活动。 活动。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旅游活动(一)旅游的概念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这里的“惯常环境”包括居住地附近的地方和人们经常去的地方。

一是指人们常去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他的居住地很远,如某人在他地的度假别墅或第二住宅均属惯常环境;二是指离一个人的居住地很近的地方,即使他很少去,也属惯常环境。

旅游与旅行不同,后者的主体称为旅行者(traveler)。

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如某人每天上下班或周末去剧院看戏是一种旅行,他并未离开惯常环境;二是活动的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活动来获取报酬,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是由旅行活动与逗留活动构成的。

前者包括游客在其出发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往返活动和在旅游目的地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转移活动;后者则包括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的参观游览活动和其他活动。

2.异地性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访问活动,所以它不同于人们在惯常环境范围内开展的任何旅行活动。

3.暂时性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旅游活动是指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否则便属于定居性质。

4.非移民性和就业性旅游活动是人们除了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外出旅行和访问活动。

因此,人们移居他乡的旅行活动与人们去异国他乡打工挣钱的旅行活动均不属于旅游活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务旅游活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挣钱”,但是却不是从所访问之地获取工资性报酬。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旅游活动内容构成要素从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来看,其基本要素即人们通常概括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

从旅游活动类型来看,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外,其拓展的类型可概括为“商、养、学、闲、情、奇”。

其中,“商”是指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类型的旅游活动;“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类旅游活动;“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和冬令营等类型的旅游活动;“闲”是指休闲度假旅游,包括乡村休假、海滨休假、山林休假、城市休假等类型的旅游活动;“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活动;“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类旅游活动。

旅游概论项目二知识点总结

旅游概论项目二知识点总结

旅游概论项目二知识点总结一、旅游概念和特点1.1 旅游概念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居住地,前往外地,在一定时间内参观游览、休息娱乐和参与各种活动的现象。

旅游是人们为了获得新鲜感、放松身心、增长见识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1.2 旅游的特点(1)性质多样性:旅游活动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等多种形式。

(2)跨区域性:人们常常需要跨越不同的地域进行旅游活动。

(3)时间性:旅游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活动。

(4)多样性:旅游活动可以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旅游资源2.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旅游的基础,包括景观、气候、水域、野生动植物和地质景观等。

自然资源对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2.2 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历史遗迹、文物古迹、民间传统、节庆活动等。

文化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力,能够吸引游客对目的地进行深度游览。

2.3 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旅游的重要保障,包括交通、通信、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设施。

社会资源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游客的满意度。

三、旅游市场和需求3.1 旅游市场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活动的总和,包括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旅游者两个主体。

旅游市场的发展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兴盛与否。

3.2 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指人们因不同的目的、动机和意愿,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旅游需求是多样化的,包括消费需求、娱乐需求、心理需求等,旅游产品和服务必须满足不同的需求。

四、旅游规划和管理4.1 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和需求市场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

旅游规划的目的是优化旅游资源的配置,提高旅游业的效益。

4.2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是指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设施和服务进行组织和协调的活动。

旅游管理需要对目的地旅游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开发,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旅游经济5.1 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是一个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包括旅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购物业等。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三、对“艾斯特”定义的进一步说 明
“非定居者”的表述体现旅游活动的 异地性
“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的表述反 映旅游内涵的综合性
“不会导致定居”在原则上指出了旅 游活动的暂时性
“不牵涉任何挣钱的活动”的表述实 际上是指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
工商事务及出席会议为代表的差旅性 或事务性外出访问活动是否应纳入专 业研究中的旅游概念所涵盖的范围?
消费水平 较高
国际旅游
国内旅游 较低
逗留时间 较长
较短
便利程度 手续烦杂(涉及出入证件,手续简单,较少 海关报关验关,货币兑换 语言障碍 等),大多有语言障碍
经济作用 财富在国家之间转移,增 财 富 在 国 家 内 部
加接待国外汇收入
地区间转移,不
能创汇
三、按照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类型
1.观光旅游
基本特点: 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成为旅 游的热点。 旅游者以观赏游览为主,流动性较大,在旅游 地逗留时间不长。 旅游者消费水平一般不高,对价格往往比较敏 感。 受气候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传统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城市风光、 名胜古迹。
新的观光旅游产品——微缩景观、“外国村” 或“外国城”、“旅游村”或“时代村”、 国家公园、主题公园、野生动物园、海洋观 光。
2.度假旅游
基本特点: 度假旅游地一般应是自然景色优美、气候温和宜人、 旅游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优质。 度假旅游的地点相对固定。 度假旅游更强调休息、消遣。 一般不需要导游,旅游者自由安排活动。 度假旅游者对住宿设施一般要求卫生、经济,而更 多的希望有多种体育、娱乐设施及风味餐饮,以供 安排每天的消遣活动。
根据停留时间:过夜的国际旅游和不过夜的国际一 日游 根据游客的流向: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特征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特征
1.学生异地读书
2.民异地打工
3.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4.三峡大移民
5.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6.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
7.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8.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员
9.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10.日常上下班的往返交通过程
第一节旅游概述
一、旅游概念的形成
1、在我国的古汉语中:
2、理解“旅游”的词义:
9.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10.日常上下班的往返交通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特征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旅游的基本概念;
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媒体;
熟悉旅游活动的六个基本要素;
了解各种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
对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导入:
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
按地理范围划分
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保健旅游\公务旅游\考古旅游\娱乐旅游\民俗旅游
二)按动内容划分
三)按旅行距离划分
四)旅行方式划分
例举:潘德明,1930年—1937年,22岁的中国青年潘德明,用双脚和自行车,历时7个寒暑,行程10万km,游遍了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再次完成了中国人的环球之游潘德明这次的环球旅游集考察与探险于一身,且仅凭双脚和自行车,因此,轰动了世界,受到许多国家政要的厚待。
三、按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1观光旅游
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异地游览名山大川、鉴赏人文古迹,领略风土人情的游览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满足了愉悦身心和增长知识的需要。
2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是以休闲、健身、疗养及短期居住度假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2.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⑥ 旅游是 “人们离开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暂时前住目的 地的旅行和在该地停留期间所从事的活动,以及(旅游目的 地)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创立的各种设施”。 ⑦“旅游可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者和其他来访游客过程中 ,由于旅游者、旅游企业、东道地政府和东道地社会的相互 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艾斯特"(AIEST)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 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特点: ①“非定居者”――体现了旅游活动开展的异地性。 ②“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反映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综合性。 ③“这些人不会导致定居”――指出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 ④“不牵涉任何赚钱活动”――规定了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
21.00
1960
6929.6
68.67
1970
15969.0
179.00
1980
28484.1
1023.72
1990
45480.0
2550.00
2000
69745.2
475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有关统计数字整理
奖励旅游(Incentive Tour): 企业、机关和社会团体为了表彰和奖励工作成绩突
出的工作人员,而组织他们外出度假或观光的旅游活动。
奖励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需求方面的原因 ②供给方面的原因
社会旅游(Social Tourism): 又称社会补贴性旅游,指低收入的贫困家庭在政府、
雇主、工会或有关社会团体的补贴和援助下而实现的外出 旅游活动。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活动性质与特征 第五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活动性质与特征 第五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普及性
旅游的普及性表现形式主要有: 1.大众性旅游 大众性旅游有两层含义 ①为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 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②大众型旅游,即以大规模、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 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采用这种 集体活动形式的人也称为大众型旅游者。
二、持续性
现代旅游活动的第二个特点是其增长趋势的持续性。由 于二战后旅游活动的日益普及和其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 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世界旅游(包括国际 旅游和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持续不衰。世界旅游组织预 言,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活动的规模将达到16亿人 次,全球国际旅游消费将超过10,000亿美元。美国的赫 德森研究所(Hudsonlnstitute)才敢于在20 世纪80年代就 大胆预测,全世界的旅游消费总额(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 旅游)到2009年将达到20,000亿美元,到2029年则更进一 步上升为70,000亿美元。
பைடு நூலகம்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人次(万次) 消费额(亿美元)
2528.2
21.00
6929.6
68.67
15969.0
179.00
28484.1
1023.72
45480.0
2550.00
69745.2
4758.00
突破10亿
8914.00
三、地缘性
• 旅游的地缘性是由区域性旅游表现出来的。 在世界旅游发展中,区域旅游一直保持绝对 优势。
• 在欧洲,区域性国际旅游者约占80%,北美 与亚太地区约占50%。
• 美国与加拿大各自接待对方的旅游者约占其 接待入境总人数的50%左右

第一章:旅游的概念与性质和特点

第一章:旅游的概念与性质和特点
1、主要类型 疗养旅游(温泉康复、医疗保健) 体育旅游(水上、滑雪、武术)
2、主要特点 (1)旅游者的目的性十分明确; 即:以保健身体为主,以观光、娱乐为辅; (2)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有明确的选择; 即:疗养旅游者喜欢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环境幽雅、空 气清新、远离噪音的地方; 体育旅游者还要考虑旅游地是否具有适合自己具体活动方式 的条件。
生活方式定义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 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 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 余性和享受性。”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 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指出了旅游的一 些主要特点,即:异地性、业余性、 享受性。
1.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的旅行和逗留而引 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 定居和就业。
旅游本质认知系统
旅游 旅游的本质 愉悦与满足
异地性
暂时性
旅游的行为特征
社会属性
休闲属性
消费属性
三、旅游的基本属性
1、旅游的消费属性——旅游是一种高层 次的消费活动,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 中的一种基本生活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理论
自我实 现需要
自尊需要
社会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 需 要
*
18
旅游消费和日常消费的不同之处
3、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活动空间范围和自由度大,逗留 的时间短,重游率低;
4、旅游者由于流动性大,因此,在旅游地实现的消费 量较少;
5、受气候的影响大,旅游的旺季和淡季十分明显。
(二)文化知识型旅游
1、主要类型
科技交流旅游、 工业旅游
文艺交流旅游、 农业旅游
考古旅游、 军事旅游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一章第一节 旅游概述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一章第一节 旅游概述

第一章旅游的性质与特征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旅游的基本概念;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媒体;熟悉旅游活动的六个基本要素;了解各种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对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思考1.为什么选择旅游管理专业?2.你对旅游管理了解多少?3.你高中毕业之前出门旅游过吗?谈谈你以前距离最远一次的旅行经历。

4.在各类旅游相关职业领域里,你希望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学习旅游专业,毕业以后有哪些职业机会?旅游直接相关部门(如旅游城市、旅游区、旅行代理、接待酒店、旅游电子商务、目的地营销、旅游教育)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机会(据Pearce,2005,有修改)我国提出2015年旅游就业规模增至1亿人左右2008年8月27日来源: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要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

《意见》提出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六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扩大旅游就业规模;拓展旅游产业链条,优化旅游就业结构;培育规范旅游市场,挖掘旅游就业潜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旅游就业能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改善旅游就业环境;实施就业行动计划,开展旅游就业试点。

第一节旅游概述现今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而且持久不衰的产业。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据调查,全世界每10名就业人员中就有一名服务于旅游业,那么旅游业作为这样一个新兴并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行业是如何产生的呢?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1.学生异地读书2.民异地打工3.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4.三峡大移民5.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6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7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8 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员9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10 日常上下班的往返交通过程一、旅游概念的形成人类早期旅行主要是出于经商、贸易以及政治的需要,旅行的目的和内容较为单一,旅行的规范和范围有限,社会影响也较小,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旅行”一词只作为一个日常用语,没有明确的科学概念和界定。

(NEW)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旅游者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旅游资源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旅游业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旅游组织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旅游市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们的社会活动基本上也只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范围内进行。

(2)截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所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种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1)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间的产品交换现象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剩余物甚少,这种交换实际上并不普及,而且这不多的交换也仅限于在相邻部落间进行。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家庭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性的行业。

由于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从而使产品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

很多产品,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本身也就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能。

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到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旅游学基础知识概论

旅游学基础知识概论
3.托马斯·库克与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现代旅游业之父:英国人托马斯•库克(18081892)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包租火车,组织570人 团体旅游参加12km外的禁酒大会,当天返回 。特点。 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1845年夏,托马斯组织了团体消遣旅游,350 人,一周,莱斯特--利物浦 。特点。托马斯. 库克旅行社的问世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1、二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5、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加之信息技术进步的
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乡土和本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事物增加了 了解,并产生兴趣,这种好奇心的增长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
4、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消遣目的的旅行主要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 旅行。
三、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水路和陆路交通都得到 了很大的发展,客观上为人们的外出旅行 提供了条件。
这一时期出现了士人漫游、公务旅行、宗 教旅行、帝王巡游等等。
朝聘之旅:诸侯 巡游之旅:乾隆 游学之旅:孔子 游说之旅:春秋战国 羁游之旅:屈原 士人之旅:李白、杜甫 科考之旅:李时珍、徐霞客 宗教之旅:玄奘、鉴真 公务之旅:张骞、郑和
共识: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 的。
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三、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四、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五、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
早期,人类也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 迁徙活动。
– 不是旅游。是因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 是人类生存的需要,这种活动只能是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

旅游概述ppt课件

旅游概述ppt课件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一、广泛性
旅游的广泛性共有三层含义: 一指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 二指旅游地域的广阔性和活动领域的多面性 三指旅游内容的丰富性及其所属性质的多样性。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二、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旅游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 体的社会活动。它意味着一个完美的旅游过程,实质上就是上 述各要素之间的相辅相成和各个环节环环紧扣的整体运作过程。 随着社会对旅游供给条件的发展和改善,旅游的综合性特点就 越显著,其综合价值功能的发挥就越充分。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四、季节性
所谓季节性,是指旅游活动因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背 景的制约而呈现出淡季、旺季的差异性。
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指自然旅游景点因受所处地理位置 的制约,其旅游观赏功能的发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社会文化因素的主要影响:一指某些人文旅游资源的时间 (季节)性;二指因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导致的集中性。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
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 现形式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三、旅游的经济属性
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 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论证旅游的经济属性。 2.从个人的旅游动机来认识旅游的经济属性。
第一章 旅游概述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 第五节 旅游的类型 第六节 旅游组织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人们以松散的团伙组织,依靠采集、渔获、狩猎等集体 劳动并共同分享劳动产品。然而,采猎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影 响也最直接,人类只能不停地迁徙,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旅游业的概念、性质与特点

旅游业的概念、性质与特点

旅游业的概念、性质与特点1. 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旅游活动是指人们离开日常居住地,走向其他地区或国家,进行观光、度假、休闲、商务或其他采购活动的行为。

旅游业包括了整个旅游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包括交通运输、旅游接待、住宿、餐饮、旅游景区、旅行社等。

2. 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具有以下几个性质:(1)消费性质旅游业是一种消费型的经济活动。

旅游者出行消费破费来获得旅游体验和满足。

他们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包括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餐饮费用、购物费用等。

因此,旅游业对需求和购买力的稳定增长有着很高的要求。

(2)服务性质旅游业是一种服务型的经济活动。

旅游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的质量和满足度。

好的服务可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加转介绍和重复游客的几率。

因此,旅游业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

(3)季节性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旅游活动和景点。

例如,海滨度假胜地在夏季是最受欢迎的,而滑雪胜地则在冬季才会有大量游客。

因此,旅游业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进行业务调整和管理。

(4)地域性旅游业是地域性较强的行业。

不同的地区因为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历史名胜等资源吸引着不同类型的游客。

例如,中国的长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

因此,旅游业需要根据地域差异,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和经营模式。

3. 旅游业的特点旅游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元化旅游业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涉及到多个领域。

旅游业的供应商包括交通运输企业、酒店业、餐饮业、旅行社等。

同时,旅游业的需求也来自多个方面,包括休闲度假、商务差旅、探险旅游等。

这种多元化使得旅游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经济拉动性旅游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旅游业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住宿、餐饮、购物等领域。

旅游业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很多国家都将旅游业作为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 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指出了旅游的一 些主要特点,即:异地性、业余性、 享受性。
1.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的旅行和逗留而引 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 定居和就业。
2.旅游是人们离开其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 暂时前往某地的旅行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
第一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你曾经是否去旅游过? 什么是旅游?
第一节 旅游的定义与基本属性
(一)旅游界关于旅游的不同定义 一、关于旅游的定义
1927年,德国的蒙根·罗德对旅游的定义:旅游从 “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 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 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 交往。”
(三)按照旅游活动的组织方式划分
团体旅游
旅游活动
散客旅游
(四)按照旅游资源的性质划分
旅游活动
1、海岸带旅游 2、温泉旅游 3、森林旅游 4、名山旅游 5、农村旅游 6、民族风情旅游 7、江河旅游 8、美食旅游
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 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 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怎样理解关于旅游的定义!
1、指出了旅游活动的 5个基本特点
2、旅游特点的具体表现
⑴.消费攀高
⑵.道德感弱化
⑶.文化干涉
⑷.物质摄取
3.旅游与迁徙、旅行的关系:
三者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并处 于不同目的而发生。迁徙最大特点是离 开定居地并计划不再回来。而旅游和旅 行的关系是所有的旅游都要经过旅行过 程,但并非所有的旅行都是旅游。二者 最终都要回到居住地。
6. 旅游是人们离开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暂时 前往目的地的旅行和在该地停留期间所从事的活动, 以及旅游目的地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创立的各 种设施。
怎样认识以上各种不同定义?
作为一个关于旅游的完整的定义,至少应 当包括如下几个要素:
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简称W.T.O
时间定义
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 的马丁·普雷博士在中国讲学时,对旅游的 定义为:“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旅行, 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 时。”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各个国家在进 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時的统计标准之一:逗 留的时间。
生活方式定义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 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 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 余性和享受性。”
容易使人们抛弃偏见,沟通思想
旅游和社会的脉搏一致,处处带有社会的烙 印(旅游本身就是社会现象和过程,旅游的影 响也是社会的)
3、旅游的休闲属性——旅游是一种以 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
旅游的目的表现为借助各种可以娱情悦 性懂得活动达到愉悦体验
旅游是发生在自由时间的行为
自由时间有四种存在状态:每日余暇 周 末公休日 公共假日 带薪休假
旅游本质认知系统
旅游 旅游的本质 愉悦与满足
异地性
暂时性
旅游的行为特征
社会属性
休闲属性
消费属性
三、旅游的基本属性
1、旅游的消费属性——旅游是一种高层 次的消费活动,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 中的一种基本生活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理论
自我实 现需要
自尊需要
社会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 需 要
*
18
旅游消费和日常消费的不同之处
(旅游消费)间歇式消费 从时间角度来看
(日常消费)连续性消费
从行为角度来看
(旅游消费)井喷式消费 (日常消费)溪流式消费
从消费的实效来看
(旅游消费) 心理体验
(日常消费) 生活所需的购买
2、旅游的社会属性——旅游是一种积
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自由选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往对象
可以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年龄、等级 的限制
3.旅游是人们出于日常上下班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 离开其居家所在的地区,到某个或某些地方旅行的 行动和活动。
4. 旅游是人的运动,是市场的运动而非一项产业 的运动,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民的 影响。
5.旅游是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或者出于导 致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个人发展 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合作等目的而作的旅行。
1991年6月25日,在加拿大召开 “旅游统计国际大会”对旅游的定义: 包括人们为了休闲和商务的目的,离开 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以及在某 些地方停留,但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 活动.
(二) 关于旅游的定义
所有上述定义都存在一个严重的缺 欠:在外延上过度泛化。这导致对旅 游进行重新定义的必要性。
二、旅游的本质
本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对旅游的认识的差异性表现在: 1)旅游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人们对旅游现象的研究最早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的,功利性的目标模糊了本质的认识; 3)旅游关联性强的特点使旅游外延模糊. 4)从旅游的目的和形式来看,旅游认为是不同人的行
为,难以简单归纳是社会经济活动.
旅游的活动构成来看是众多休闲行为的组 合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一)按照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划分
国际旅游 旅游活动
出境旅游 入境旅游 地方性旅游
国内旅游
区域性旅游
全国性旅游
(二)按照旅游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 划分
观光旅游 文化旅游
旅游活动 度假保健旅游 公务旅游 娱乐消遣型旅游
注意:这个定义強調的是: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 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即强调了旅游的综合性内涵。
流动定义
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 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发生于人们前 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动,是人 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 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 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了旅游的本质特 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社会交 往活动。
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国际定义
这个定义于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
国际联合会(AIEST)”所采用,因此称为
“艾斯特(AIEST)定义”。
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对 旅游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 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 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 钱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