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德育工作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之中的重中之重,作为班主任,一个班级的管理,更是离不开德育。

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事物的处理,我们都是依靠德育展开,仅仅是依靠我们的班会课是远远不足的,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想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至关重要,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我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各位同行的指正。

一、利用阅读教学,渗透德育。

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德育的渗透主要要借助我们的教材,教材中每一个学段,每个年级,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了专家们精心的选材,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的,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从“情感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去备,设计好目标之后,我们让学生去认真的品读课文,抓住文中的重点句,重点词进行品读和感悟,以完成目标,达到情感价值观的熏陶。

我在教授《选择》(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这篇短文的时候,根据这个单元的导读,我预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从具体的事件中受到教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小女孩王渊的爱国行为。

然后我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再次感受王渊为什么会放弃“总统学者奖”。

同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她与父母的对话,感受王渊那颗赤赤的爱国之心。

在感,读,悟的基础上,学生达成了学习的目标,同时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

我利用了单元的课文,很好的渗透了爱国主义这个德育主题教育。

学生不会觉得“爱国”是那么空洞的一个概念,而是在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事情都可以体现。

利用这样的契机,我还上了一堂口语交际课《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应该怎样爱国》,学生畅所欲言,达到了很好的德育的效果。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史 责任 ,真可 谓 “ 铁 肩 担道 义 ”了 。而要 担起 这副光 荣 而艰 巨 的 担子 ,尚需要 我们 的语文 老师 至少做 到 以下几 点 :

第 二 ,应认 识 到每 一 篇 课 文 的 内容 犹 如 一 台 台思 想 动 力
机。
第 一 ,在 具备 较 全面 的语 文知 识、 富有文 学 素养 的 同时 , 定 要具 有 良好 的政 治 素质 和道德 素质 ,真正 能 够为 人师 表 ,
能 喧宾夺 主。
惜读 书 机会 ,努 力 做到 有所 成 就 ; 《 我 的一 天 》让人 觉 得奥斯 特 洛夫 斯 基 是 可 敬 的 ,人 生 的 价值 在 于奋 斗 ; 《汉 堡 刚 的 变
奏 》更告 诉 人们 ,要 象 贝汉 廷一 样 ,做一 个 有志气 的中 国人 !
要 相 信 中国 人能 够做 到 许多 外 国人所 做 不到 的事 情 ,令世 界 瞩 目!而我们 每一个 中国人都 负有 不可 推卸 的责任 !……. . 如此 等

都 能让 学生受 到鼓 舞 、受 到感 召 ,催人 奋进 ,或者 激起 反 思 ,促成 自责 ,从 而 自觉抑 制错 误 ,改 正缺 点 。拿 职高 语文第 册来 说 ,第 一课 便是 毛泽东 同志 的 《 沁 园春 雪 》,他那 “ 问
真正能 够 为学 生正 确导 向。 第 二 ,还 要具 备 比较全 面 的 、丰富 的历史 知 识 ,能深 入分
的 几 首 诗 又 从不 同角 度 或 不 同侧 面 巩 固了 这 种情 愫 的持 久 力 呢? 再 接下 去 又有 《 幼学 纪事 》告诉 人们 应该 珍惜幸 福生 活 ,珍
第 三 ,要 不失 时机 地利 用教 材有关 内容 ,恰 到好处 地做 德 育 工作 ,就是 说 ,要掌 握好 德 育与 语文 知 识教 育 的 “ 度 ” ,不

浅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和途径 ,就显得非常重要 。
论甚 至是争议 ,最后 让他们作 出选择。尽 管选择各有不同 ,却让
现代青 少年 大都是独生子女 ,在农村有许多是 留守儿童 ,优 学生们 进行 了思想交流 ,互相取长补短。例如在讲解《岳 阳楼记》
越 的生活条件 和教育条件使他们更显聪慧能干 ,但 同时也滋生 时 ,不仅要让学生领 略作者对优美的洞庭景 色的描写 ,同时也要
的 目标不仅 在于发展 和充实智能 ,而且也在于形 成高 尚的道德 生成。换句话说 ,就是在语文教学 中进行 品德教育应结合课 文
和优美 的品质。”在初 中语文教学 中,我们要着重解决为谁而学 、 进行。如何做 呢?要把握课 文中德育渗透 的重点 。入选语 文教材
学什么 、为什么学的问题。为谁而学 、为什么而学涉及学 习的动 的文学作品 ,都有其 闪光 的思想和精神 ,但侧重有所不 同 ,有 的


浅 谈怎样在语文教学 中渗透德育
甘 肃省 榆 中县金崖 中学 岳桂香
古人早就提 出过 “智德 ”这一概念 ,即智 中有德 。智的发展 待人接物的道理 ,对学 生有 启发意义 ,但要教师加 以引导 ,并 拓
促 成了德的提高。著名 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智育 展开去 ,让学生明 白其 中的道理 。结合课文学习解读 ,进感 ,这种美德应继承和发扬 。 导 ,又要在思想内容 上给以启示 。在讲评 中坚持正面引导 ,对作 教育学生勤俭节约 、体贴 父母 ,引导学生仿效榜样 、尊敬父母 ,激 文 中表现出的健康 向上 的情感给予充分 肯定 。同时,要及时纠
励学生 多做 家务 、关心 父母 ,从 身边的小事做起 ,养 成 良好的习 正部分 同学在作文 中流露 出的不健康情感 ,激发 和培养 学生热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3篇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3篇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3篇德育教育是人类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德育教育在语文阅读中的渗透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悟人生、领略人性、认识社会,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语文阅读中,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渗透:1、辨别是非善恶。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事情的描述、人物的特点、对话的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辨别是非善恶。

教师可以针对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2、感悟人生哲理。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心灵的体验。

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为材料,让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人际关系等问题,在感悟哲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

3、培养审美情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对不同文学风格和艺术形式产生认知和鉴别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品味文学作品,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识别能力。

二、德育教育在语文写作中的渗透语文写作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语文写作中,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渗透:1、培养健康情感。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进而得到释放和调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耐心引导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的健康情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事件、人物、情节等的分析,深入认识一些社会问题,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课程。

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班级教学和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常规教育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常规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德育渗透是在常规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语文教学的形式和方式来体现和展开德育的内容与目标。

因此,常规教育教学是德育渗透的基础,德育渗透是常规教育教学深度拓展和拓宽的关键和原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常规教育教学与德育渗透的良好衔接,才能达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二、如何进行德育渗透1. 以班级文化为载体,营造和谐团队氛围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活动中所传递和营造的一种团队风气,它是班级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班级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加强学生知情权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与团队沟通交流,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感知到美与善,养成自尊、自信、自爱和自醒的美好品德和良好习惯。

2. 以阅读教学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学生的生命线。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文艺名篇,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激发情感、提升素质。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让学生感知美、感悟善、领悟道德,渐渐积累良好品德与深厚文化底蕴,这对学生的德育素养提高具有极高的作用。

因此,阅读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3. 以语文竞赛为手段,彰显学生个性小学语文竞赛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开始肩负起竞争和贡献的双重使命。

竞赛中,学生要考验知识,但同时更要展示品德和个性。

语文竞赛可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发扬学生自立、自主、自信、自律的积极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均衡发展。

4. 以讨论教学为平台,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主题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碰撞和互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方法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文化修养,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

一、注重师生情感沟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亲和的语言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交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教育修养,树立正直诚信的榜样形象,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注重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选择、课堂氛围的营造、话题的设置等方式进行德育渗透。

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蕴含丰富道德情感的篇章,通过课堂讲解,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道德启示,学会关爱、宽容、感恩等。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关于人生哲理、道德情感的话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人情世故等,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

三、注重写作中的德育引导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进行德育引导的最佳时机之一。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道德情感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中感悟人生的道理,培养出学生的感恩之情、责任担当等美好品质。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建设性的指导,引导学生不断的完善自己,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出健康向上的人生情感。

四、注重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可以开展朗诵比赛、语文文化节、德育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社会的温暖与艰辛,增强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情。

五、注重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渠道,家校合作是进行德育的关键环节。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在意识形态转变的关键阶段,虽然他们已经有了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但还远远不成熟,还要经常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教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

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

”因此,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就必须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

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起单纯的道德教育来说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容易被学生吸收。

以教材为依托课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那么教材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所以,老师一定不能进行单独的说教,要结合教材,以教材为主开展德育教育。

我们都知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要从情感教育入手,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中的丰富情感,让他们有个基本的情感框架,再通过自己的感悟,吸收其内涵,这也是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一)在情境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1.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教会学生如何克服人生中遇到的困难;《背影》这篇散文,就教育学生要理解父母、关爱父母。

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诗歌,诸如《望岳》、《三峡》等,也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敬畏自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至于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看似平淡无奇,但稍加琢磨就能发现其中也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德育教育逐渐走进了高中语文教育中,并且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工作进行的质量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如何将德育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针对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浅谈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种有效手段,希望可以推进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育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的程度及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承担着塑造学生人格的历史使命,青少年学生的德育素质好坏能够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不仅如此,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了一门艺术,将思想品德艺术巧妙地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锻炼了语文应用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己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与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分享促进德育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教。

一、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指的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沉淀成果,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在我国正在蓬勃发展、阔步向前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描绘我国的大好河山或者是赞美我国壮丽山河的,亦或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可爱,进而萌发浓烈的爱国之情,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对一些文章作者的事迹介绍,揭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伟大人格,进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下面就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注重修养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领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品味。

教师还可以针对精美的语文篇章和名家名作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感悟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人格。

二、讲究语言礼仪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礼仪是文明生活的基本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尊重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教师还可以通过文言文、名言警句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的高尚品德和优美语言,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注重文学熏陶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感受经典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教师还可以从文学中挑选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好的情感、崇高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注重思想引导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思想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古代诗词、现代散文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从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五、注重情感沟通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情感沟通,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读诗朗诵、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诉求,引导学生化解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

钻研教材,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二、灵活驾驭,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实施德育。

1、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

教师要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

2、语文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深化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坚持正面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

3、在作文教学中,抓住契机,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有机渗透道德教育。

4、课外延伸,德育延续。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言传身教,通过教师自身榜样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1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使同学们体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感受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学生懂得感恩,进而感谢生命。

在父亲节、母亲节,出一期“感恩教育”主题板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组织学生算“亲情账”,体会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和艰辛,大力提倡节约之风。

在教师节,写一句对老师最真挚的祝福语,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

在三月份,开展“我为他人做一件好事”活动,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从而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畅谈对感恩的认识,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

适时的对学生感恩教育可以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身边的人。

自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后,班里的学生开始慢慢地懂得去感谢别人了。

有的学生为父母做家务;有的为父母倒茶;有的送一件小礼物给父母以表自己对父母感激之情……一时间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感恩父母,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

只要坚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懂得感恩、有责任心的国家栋梁。

2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利用演讲会、朗诵会、黑板报、读书活动等语文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

今年国庆节举办的“悠悠中华情”诗歌朗诵会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不时的引起阵阵掌声,许多同学也情不自禁的跟着朗诵起来。

我适时的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祖国的爱,有位学生说:“我深深地了解了祖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以及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我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还有一位学生说:“面对着‘悠悠中华情’几个大字,我心潮澎湃,脑海里浮现出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心里是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方法。

一、推崇优秀文学作品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文学作品是最直接的教材。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感染学生,塑造他们的品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领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通过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

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通过阅读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其中的爱、友情等美好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关爱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道德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向学生提出一些关于人生道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命运的抉择,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真善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选择。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示范行为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道德的榜样。

在每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要讲究自己的言辞举止,不能粗鲁无礼;在与学生相处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不能露出不耐烦的神情。

通过教师的示范行为,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五、运用其他学科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还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资源。

可以借助美术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情感;借助音乐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去感受情感。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

”因此,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现简单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深钻教材,找准教材中的德育“触”发点。

语文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它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钻教材,找准教材中的情感“触”发点,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从而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

1、识字、写字讲授中结合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渗透。

在传统的语文讲授中,很大一局部老师往往把识字讲授看着是老师在前面一遍一遍地教字,学生在上面一次又一次地读字、记字,把写字讲授看着是学生对着讲义一次又一次的抄字,老师只把学生看着是识字写字的“机器”,全然不顾学生自身的需求,不顾学生进修乐趣及能力的造就,只是一味地把这些字“灌”进学生的脑海中,违背了一般的教育讲授规律,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造就。

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形体优美,而且结构讲究对称又富于变化,同时寻求严整又不失灵活,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因此,在识字、写字讲授中,我们可以结合汉字本身的笔画、结构和形体等特点渗透德育,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所学汉字的特点,再让其在讨论交换中分析这些汉字与做人处事之间的关系,将识字、写字讲授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笔画、结构等,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连合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和阅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本文将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渗透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培养学生情感、精神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不同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

德育渗透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强,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人生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认知和态度,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德育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学素养。

语文阅读不仅仅是理解和语言文字表达的技能训练,更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增加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途径可以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是最重要的渗透者。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作为学生的榜样,积极向上、正直诚实,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处世。

通过言传和身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阅读材料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教师应该精心挑选文学作品和语文课文,让学生接触到真善美,感受人生的情感和人性的复杂,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人生的价值,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对人物性格、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分析和反思。

学生也是德育渗透的主体,他们应该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培养自身的美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德育渗透。

可以通过讲解和引导进行。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文学作品的背景、人物性格、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讲解和引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感悟其中的美好情感和道德意蕴。

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素养。

德育渗透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语文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施,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感素质。

以下是我对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些浅谈。

首先,教师的示范是德育渗透的基础。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

教师要注重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言传身教,谦虚谨慎、诚实守信、责任感强等,用自己的行动激励和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道德方向发展。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文本和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通过课堂讨论、组织小组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品德教育。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以正能量为主题的文章或者小说,让学生感受优秀人物的品德修养和人生价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中职学生大多背景单一,情感素质相对较低,容易感到自卑和孤独。

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情感素质和同理心。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使用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篇章中的情感变化,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德育渗透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知识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能够付诸实践行动。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道德的力量。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重要的纪念馆或者历史遗迹,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最后,家校合作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支撑。

教师和家长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书中的道德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小学语文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故事、诗歌、寓言、神话、科学小品等,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语言,学到知识,而且要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在品德上受到教育。

通过钻研教材,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单元“导读”课,巧抓德育点小学语文教材是分主题单元编写的。

我发现在进入一个主题单元时,每一个单元“导读”中都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导读”:“我们已经读过一些名人故事,现在再来认识几位名人。

这组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更多地了解他们。

”教学这个单元时,我先引导学生读一读“导语”,再观察导语页上的九位中外名人头像,然后依次介绍这几位名人。

这样就让学生对鲁迅、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名人顿生崇敬之情。

再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知道的名人,与同学畅谈自己喜欢的名人,对名人敬仰的情感油然而生。

在这样的场景中进入本单元的学习,德育便会润物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灵。

二、阅读教学中,抓准德育点(一)在揭题和简介时代背景中渗透德育课题是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聚焦。

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如《灰雀》一课,揭题时这样引导:你喜欢小动物吗?你平时养过哪些小动物?待学生回答后,出示列宁的挂图,介绍这位老人就是列宁,他不但善良,和蔼可亲,而且非常喜爱小动物。

再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列宁的故事。

在唤起学生生活体验中揭题,使学生初步感受列宁对小动物的喜爱和他诚实的品德,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在写字、识字中渗透德育在教学生写字时,老师要规范示范,指出作业本的摆放、坐姿、握笔方法,写字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口离桌一拳远。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关键词:德育渗透标准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1、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法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也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如此足见,教师的那种丰富、纯洁、高尚的情感,无疑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感人至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篇范例。

在教学时,我抓住“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

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中的“一寸”、“一声”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知道即使发出“一声小小的呻吟,一点小小的挪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邱少云没有这样做。

引导学生理解邱少云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而献出宝贵的生命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进行到这里,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课文的德育目的。

但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找出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渗透点。

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他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如果这样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课文明白: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教师引导、教材选择、学生实践等方面,就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进行探讨。

一、在教师引导方面进行渗透教师引导是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明确作文的主题,引导学生抒发真情,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感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价值观不正确、人生观狭隘等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文化名人的事迹、故事,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

小学作文教学的教材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德育教育渗透的关键,是要选择具有道德故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故事和作品,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选取教材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人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一些优秀作文进行上课讲解,通过分享优秀作文,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实践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友爱,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等德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德育教育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则需要教师引导、教材选择、学生实践等多方面的努力。

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德育修养,做学生的榜样,通过精心的引导,指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态度和价值取向。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字:德育教育;中学生;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86-01德育在初中学科中没有设立专门的课程,那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应该正面进行教育,有人认为应该具体、灵活而有效地穿插德育教育。

笔者认为以穿插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感觉更能达到学生学习德育的目的。

1.在常规的语文教学中穿插德育教育在常规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的穿插德育教育,并且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

1.1”名人名言”式的穿插。

古今中外,许多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使许许多多青少年走上成功之路,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

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

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

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由于作品中的名人名言式的句子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1.2”针对性”地穿插。

现代的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对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等方面,都非常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所以进行德育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篇文章的讲解,要从不同角度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使学生针对性的对文章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意识的进行德育教育的穿插,这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所蕴含的哲理。

1.3”重点性”地穿插。

初中课程中的语文教学作品,虽然都有其闪光的思想和精神,但侧重各有不同,有的是爱国主义,有的是集体观念,有的是自强不息,有的是舍己为公……,当我们教完一篇课文时,完全可以把课文中高尚情操和闪光思想联系起来,综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一些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议,最后让他们作出选择。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问题虽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语文教师只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行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充分挖掘教材,开展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

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课改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一些时代性较强的文章,有的蕴藏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表达无私忘我献身科学的高尚情操,有的课文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因此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准契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本文记叙的事件出发,总结出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从这一道理出发,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备课,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都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因此我们要用好语文课本,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作文训练进行德育教育语文离不开写作,没有写作的语文实际上是不能称其为语文的。

那么,如何处理好写作与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关系呢?学生的写作渗透着学生的思想感情。

一篇作文从构思、写作到修改,都有观点和方法的问题,都渗透着学生的主观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行德育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之中,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升阅读、欣赏、分析文本的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启发和辅导学生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准确吸收祖国丰富的文学遗产,增强学生的审美理念,增加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对增强和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准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们对美丑的基本观点。

实行语文教学,必须启发和教育学生使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发掘我国悠久和丰富的文学资源,着力培养学生准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1、培养崇德重义的审美观。

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崇德重义,主张义重于利,反对见利忘义或唯利是图,和西方社会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为本位的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实行语文教学,就是要摒弃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培养学生崇德重义的审美观。

像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那样,培养极其伟大、极其刚强的浩然之气。

像荀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那样,教育学生广泛地学习,注重自身道德修养,随时检查对照,坚持真理,改正错误。

如古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树立美好远大的理想,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默默奉献。

教育学生“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心人民疾苦,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育学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放纵享乐,不卑躬屈膝,坚持准确的志向。

教育学生在“生”和“义”不能得兼的情况下,“舍生而取义者也”,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命运,身系民族兴亡,不忘人民的冷暖安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能够勇敢地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2、培养助人为乐的伦理观。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强调助人为乐的伦理观,而与西方社会以个人本位为人生准则的观点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实行甲语文教学,应像古人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人民,将尊敬父母爱护儿女的感情推广到别人身上。

教育学生“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某永福也”,以培养大公无私,团结友爱,相互谅解,助人为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品格,彻底批判和摒弃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观、价值观。

3、培养整体和谐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整体和谐,而不同于西方社会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

实行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整齐性、统一性、和谐性的自然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从整体着眼,从客观入手,注重和谐、平衡、统一。

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对于培养民族凝聚力,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指的是“天道”和“人道”的结合。

“灭道”,撇开其迷信、神秘的外衣,当指自然界的变化法则;“人道”,指道德准则和治国原则。

“天人合一”要求人们的各种活动必须适合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要改造白然,
也要顺应自然。

这个思想正是西方社会所强调的“人类中心主义“所欠缺的。

4、培养真、善、美的市美观。

实行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育和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厉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欣赏和追求真、善、美的审美观。

“真”的审美观标准是真实,符合现实生活的艺术真实。

戏剧《牡丹亭》以浪漫主义手法编织了少女杜丽娘因情入梦,由梦生情,由情生病,因病而死,死而复生的离奇情节。

在作品中注人了超现实生活的观点和内容,以表现作家强烈的审美理想,似乎不“真”,但其审美理想却植根于现实社会的生活土壤,曲折地展示出女主人公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理想爱情的强烈愿望,曲折地展示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仍然暗含着“真”的审关因素。

善”的审美标准符合人类的功利目的,于社会和历史发展有利。

山水田园、风花雪月等自然景物能使人赏心悦目,现实生活中的消费产品能给人实际享受,给人以直接的功利。

文学作品,不是自然景物,也不是工农业产品,虽不能给人以直接的功利,却能给人以间接的功利。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充满壮志豪气,给人以强烈的道德震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千古流传,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红楼梦》“以其对真实的追求和深邃的美的追求,描绘了现实人生的悲剧,时代的、社会的、阶级的、人的悲剧。

贾宝玉、林黛玉完整的悲剧性格,也在一定水准上体现了人民的反封建的斗争精神,休现了酷爱自由的民主主义理想,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
的征兆。

”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感染,所以,都暗含着“善”的审美功能,都符合人类的功利目的。

“美”的审美标准是以感性形式显示人的本质力量,能给人以精神愉悦。

“与日逐走为人类驱逐旱魔”的夸父形象,使“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利民生”战胜洪水猛兽,使人民安居乐业的女娲形象,以神话的艺术形式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显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入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气势豪迈,雄奇险峻,惊心动魄,使人神思飞扬,具有豪放之美。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温柔继绵,幽恨而自宽,感情超尘拔俗,具有婉约之美。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
培养审美的敏感,也就是培养欣赏美的能刀。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1、分析最好的作品和培养鉴赏力。

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得乎下。

歌德也说:鉴赏力不是靠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度析诗、词、散文、戏曲、小说等各种体裁中的优秀作品,一方面要通过度析同一作家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持续积累,掌握衡量作品的标准,从而培养提升鉴赏水平。

2、从同一作品中鉴别优劣精粗以培养鉴别力。

不但对不同的作品实行分析比较,就是对同一作品也要鉴别其优劣精粗,在很多毛病中发现一点美,在很多美中发现一点毛病。

如《牡丹亭》构思奇幻,充满着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但其倩节冗长散漫,两条线索彼此游离,也有不足之处。

通过度析比较,能够使学生的欣赏更有深度,更能提升鉴别水平。

3、着力意境的发掘。

尤其是古典诗词,非常注重意境的创造。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作者所描绘的客观事物。

意境是文学典型化原则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使用,就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中必须着力于作品意境的发掘,引导学生分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

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的第一境界,逐渐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第二境界和第三境界。

这样才能捕捉和发掘作品的意境,欣赏和学习我国特有的委婉含蓄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培养学生审美的敏感。

三、培养学生的判断水平
综观中国的作家作品,只觉其犹如满天星斗,有的灿烂耀眼,有的暗淡无光。

实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既不能全盘继承,更不能全盘否定。

而应采取马克恩主义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以提升学生的鉴别和欣赏水平、批判水平。

融美育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能够熏陶、感染学生。

使学生“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入而与之俱化者也”,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不但能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学遗产、培养准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的敏感,提升鉴别和欣赏水平,而且能陶冶心灵,使学生更加热爱古老而年轻的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