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人难画鬼易翻译赏析
从“画人难,画鬼易”谈对美术创作启示

从“画人难,画鬼易”谈对美术创作启示作者:蔡月恒来源:《山东青年》2017年第10期在《韩非子论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周齐王问为他作画的画家:“你觉得画什么最难?”画家说:“画犬马最难。
”周齐王又问:“画什么最简单呢?”画家道:“画鬼魅最简单,因为犬马之类,随处可见,画起来难,而鬼魅无形,看不到也摸不到,天马行空,所以画起来简单。
”这个小故事一言以蔽之——“画人难,画鬼易”。
后人解释为凭空瞎说很容易,但是要想有真才实学却需下一番功夫才能获得。
那么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出发,怎样把“难画”的“人”画好呢?一、勤学苦练,意到笔随“画人难”难在神韵姿态,一颦一笑,需要画家对描绘的对象进行多次的写生,临摹,才能熟能生巧,意到笔随。
画家黄永玉的荷别有一番风韵,在他展出《风荷》、《白荷》之前,画了近万张的荷花写生,白描手卷。
著名画家吴冠中作画可连续十几个小时不停歇,废寝忘食。
书法家林散之先生自谓三句偈语:“墨水三千斛”、“青山一万重”、“大力煎熬八十年”。
因此以画竹为喻,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再到“胸中之竹”是一个漫长艰辛却必不可少的过程。
绘画技巧是创作的基础,只有根基稳固了才可能有千变万化的形态,和艺术家内在思想的自由表达。
二、源于生活,忠于生活为何画鬼易?鬼神看不见摸不着,天马行空,胡编乱造就能画出。
艺术家如果闭门造车,想入非非,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结果编造出一些虚假空洞、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作品,就如画鬼一般,人称“鬼画符”。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这句话老生常谈,却是万年真谛。
艺术家若没有感受过山间凉爽的微风,晒过古城里温暖的阳光,亲眼见过稻田里金黄的麦浪,怎能创作出悦人眼目的作品呢?艺术家若没有品尝过世间的冷暖,经历过人生的起伏,又怎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呢?19世纪法国农民画家米莱,以茅棚作画室,平日里边劳动边作画,他笔下的农民形象真实纯朴,感情真挚,他所表达的质朴亲切的艺术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人说米莱的画就像一面镜子,真实的反映了法国十九世纪的农村面貌;17世纪伟大的巴洛克艺术家贝尼尼在创作《圣徒拉弗莱迪的殉教》的时候,甚至光脚站在火烫的炉子上,就为了体验圣徒殉教的痛苦;画驴“圣手”黄胄为了画出驴生动的形象,曾蹲在田头地边和街市旁,成千上万次观察驴的动态。
画鬼最易

画鬼最易
●【寓言典故】画鬼最易
有一个客人为齐王绘画。
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他说:画狗画马
都是最难的。
齐王又问:那么画什么东西最容易呢?客人说:画鬼最容易。
因
为狗和马人们天天看得见,天天摆在面前,要画得惟妙惟肖,就很不容易。
至
于鬼呢,无影无形,谁也没见过,不摆在人们面前,谁也不能证明它不象鬼,
所以画起来就最容易了。
[教学内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这个寓言说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之类的东西,鬼神之类
的东西,无非是人们主观想象,并非客观实在。
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
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描写人心难测的七律诗

描写人心难测的七律诗1.描写人心叵测的古代诗句《天可度》作者唐代白居易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
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瞋。
扩展资料:一、译文翻译度:测算。
②量:丈量。
《天可度》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首,旨在“恶诈人也”。
这两句是说,天有多大可以测算,地有多长可以丈量,唯有人心之险恶难以预料,难以防备。
这是白居易作为谏官(左拾遗)对官场状况观察后所作的艺术概括,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白居易在这里说“天可度,地可量”的依据,大约源于《淮南子》“天文”和“地形”两篇的下述两段文字:“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
”“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这是中国古代学者和术士对天地大小远近的认识。
二、写作背景: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
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
2.有没有描写“人心难测”的古诗贫交行作品出处《全唐诗》作者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白话译文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间,一会儿像云的趋合,一会儿像雨的纷散,变化多端,这种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此诗感伤交道浅薄,世态炎凉,人情反复,所谓“人心不古”。
全诗通过正反对比手法和过情夸张语气的运用,反复咏叹,造成了“慷慨不可止”的情韵,吐露出诗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之情。
扩展资料:此诗开篇“翻手为云覆手雨”,就给人一种势利之交“诚可畏也”的感觉。
文言文

《丑人效颦》
• 西施经常心口疼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同村 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的样子,觉得很美,便 仿效 着,皱眉蹙额,走到街上。村里富人看见她的这 副怪样,都紧闭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 妻子儿女,远远避开。这个丑妇看到西拖捧心皱 眉的样子很美,但却不知道为什么美啊? • 注释 • 挈:带领。 • 不顾自身条件而机械模仿,往往会事与愿违,适 得其反。
《鸲鹆效言》
《孔雀爱尾》
• 原文: • 孔雀雄者毛尾金翠,殊非设色者仿佛也。性故妒, 虽驯之,见童男女着锦绮,必趁啄之。山栖时, 先择处贮尾,然后置身。天雨尾湿,罗者且至, 犹珍顾不复骞举,卒为所擒。 • 译文: • 雄性孔雀生就一身美丽羽毛,特别是开屏时,十 分美丽,画家也难以描画它的美丽色彩。它又生 性嫉妒,就是经人们驯化,豢养的孔雀,看见穿 着华丽的妇女儿童,它也要追逐驱赶他们。孔雀 在栖息之前,总要先把它那美丽的长尾安放好, 才能安心休息睡觉。逢遇下雨,它的长味就会被 雨水淋湿,捕鸟的人就是趁这时前来捕捉它们。 它们珍惜自己的美丽而被捕获。
《狐假虎威》
《蜀侯迎金牛》
• 原文: • 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 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日置牛后,号牛粪, 言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斩山填谷,使五丁力 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 天下所笑。 • 译文: • 以前蜀侯性格贪婪,秦惠王听说后想讨伐他, 但是 通往蜀地的山路深涧十分险峻,军队没有路可以 过去。于是秦军雕凿石牛,把贵重的东西放在牛 后,称为“牛粪”,并把它送给蜀国引诱他们。 蜀侯贪图宝物,于是挖平山路填平谷地,派了五 个大力士去迎接金牛财宝。秦帅带着大军随后就 到了蜀国。蜀侯灭国死了君主为天下人耻笑。
《入木三分》
• 原文: •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 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 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 书,便有老成之智。”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 之,笔入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黄庭 经》。自言真胜钟繇。 • 译文: • 晋朝王羲之,字号逸少,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 十二岁看见前代人谈论书法的书《笔说》,在他父亲的枕 中偷来读,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卫 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正在看《用 笔诀》,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 晋帝时, 祭祀北郊,更换祝版,工匠刻字由羲之书写,笔法入木三。 三十三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写了《黄庭经》。自称真 胜钟繇。
文言文小故事(常用15篇)

文言文小故事(常用15篇)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
嫌淡无味。
主人闻之,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注释】食:食物。
闻已:听罢。
益:增加。
更:改变。
空:空口。
口爽:口味败坏。
返:同“反”,反而的意思。
义士赵良「原文」赵良者,燕人也。
漂泊江湖,疾恶如仇。
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头垢面,哀甚。
义士询之,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凌也,痛不欲生。
义士怒不可遏(è,控制),径自诣(yì)某村,索二恶少,责之曰:“汝等何故凌无辜少女?”一恶少虎视眈眈曰:“何预尔事?”义士瞋(chēn)目(瞪大眼睛)斥之:“汝非人也,但(只是)禽兽耳!”未及恶少出剑,义士之白刃已入其胸,立仆。
一恶少伏地求恕,义士斩其耳以示众,儆(jǐng,警告)其不得为非作歹也。
「翻译」赵良,是河北一带的人。
在江湖上漂泊,疾恶如仇。
一天,路过谢庄,听到哭声,就快步进入茅草屋里,看见一个女孩蓬头垢面,看起来非常悲伤。
赵良问她怎么了,得知她是被某村两个恶少欺负侮辱,痛不欲生。
赵良怒不可遏,径直到了那个村庄,寻找到了那两个恶少,责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欺凌、侮辱没有过错的女孩?”一个恶少虎视眈眈地说:“关你什么事啊?”赵良瞪大眼睛骂道:"你不是人,只是只禽兽。
”还没等恶少把剑拔出来,赵良的白剑已经插进了他的心脏,立刻倒地了。
另一个恶少跪地求饶。
赵良就割下恶少的'耳朵以警戒众人,并警告他以后不能再为非作歹了!张佐治遇蛙「原文」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
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
至田间,三尸叠焉。
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复苏。
《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

《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小窗幽记》作者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陈继儒自幼颖异,博学多通,尤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
二十几岁时,绝意科举,隐居于小昆山,后筑室东佘山,闭门著述。
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陈继儒一生涉猎甚广,著述宏富,有《陈眉公全集》传世。
《小窗幽记》为陈继儒编著的修身处世格言,条条都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领悟。
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有兼容了佛家超凡脱俗和道家清静无为的智慧,历来被称为修身养、自我提升的佳作。
要处理好读书与人生的关系。
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温家宝集醒篇一、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醉。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译文]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
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
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
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评语]饮了中山酒,要醉上千日,千日之后,还有醒时。
而能使世人昏昏逐逐,一生犹不醒的,无非是以名利作曲、以声色为水,所酿出来的欲望之酒。
这种酒初饮时心已昏醉,不知身在何处。
再饮之后因渴而求,求而愈渴,渴而愈求,终至一生性命与之,而不复醒。
此时若问“心在何处?”心已失落在名利声色之中;若问“身在何处?”身已追逐幻影而不止歇。
中山酒只能醉人千日,千日之中不能自主;欲望之酒可以醉人一生,一生之中不能自主,但世上很多为此至死而不醒的人。
文言文(短文)翻译训练资料

岂有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你回去,我回曾来子杀给猪你杀猪(吃)。
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 曰:“女还,顾反①为女杀彘。”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 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 ②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 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 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 A.爽籁发而清风生 ❖ C.天柱高而北辰远
B.控蛮荆而引瓯越 D.蟹六跪而二螯
解析A项中“而”表示承接,连词。B、C、D 三项中“而”均表示并列,连词
❖ 13、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鬻杖者何人。市人千万,而遥适值之,因缘及其隐匿,
此亦官事衙之审可怪问者李。遥的身份来历,李遥知道无 法隐瞒(就说出自己是随州人),(官府) 【榜就注,把释古】代他刑②押法等之送闲一:到,轻杖随易击,州或随鞭,意打。大;③掠洪贼,:山拷此打杀指;凶人备犯,案。完④于备榜,是掠尽备告。至: 一破切。拷打手段都用尽了。
每当有人或狗走近的时候,(鼠)总是受 惊1害5、怕李。斯(之者,不,用楚译上出蔡来人。也)。年少时, 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 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 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扰。于 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 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的善才耳能。,”认上为笑他曰们:各“有多高多下益。善,何为为
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 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简短文言文(精)

简短文言文一、画皆以人重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京、卞②④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③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注释:①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②章、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③颜鲁公:即颜真卿。
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
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阅读训练l、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若听茶声然 B.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C.杂然相许 D.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钱不直:_②后世见者必宝之:_3、翻译下面句子。
①后人粪土视之译文:②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译文: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5.填空。
①“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
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
②永叔,即,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考答案1、B(这样),……的样子;2、①值②把……当宝贝,珍爱、喜爱;3、①后来(世)的人们都把他们的书法看作粪土②古代的人大都会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书法)才能流传得久远;4、D;\5、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②欧阳修二、以学自损,不如无学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
人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chī)枭(xiāo)。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古文翻译

古文翻译狙公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
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祖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十一以自奉。
或不给,则加鞭箠焉。
群狙皆患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谡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
‛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皆得而取也。
‛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译文]楚国有一个靠养猴子活命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
(每天)早晨,(狙公)一定要在院子里安排那些猴子,派(一只)老猴子率领众猴到山里去,采集野生的果子,(然后)收取十分之一用来供自己享用。
有的(猴子)不肯给,(狙公)便鞭打它们。
很多猴子都忧愁痛苦,(然而)不敢违抗。
一天,有一只小猴子对众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吗》‛答道:‚不是的,是天生的。
‛(小猴子又)问:‚不是狙公就不能采吗?‛答道貌岸然:‚不是的,(谁)都可以采的。
‛(那小猴子进一步)问:‚既然这样,那末我们为什么要依靠他而且为他卖力呢?‛(小猴子的)话没说完,众猴都觉悟了。
当天夜里,它们一起等候狙公睡着后,冲破栅栏,捣毁木笼,拿了狙公积蓄(的果子),一起逃入森林中,一再回来,狙公终于饿死。
郁离子说:‚世上有些人用手段奴役百姓而没有道义和不顾法度的,大概就象狙公这样吧?只是因为百姓受蒙蔽还没觉悟;一旦有人开导他们,(那末)那些人的手段也就完了。
赵括纸上谈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
初一语文第一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精选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5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并将试卷收好。
一、基础(20分)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8分,每空一分)(1)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观沧海》曹操)(2)□□□□□□□,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4)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5)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 àng ( ▲ )。
(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 ▲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qīng fēi màn wǔ( ▲ )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4)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xīn kuàng shén yí( ▲ )地赏月。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发扬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发扬并继承”改为“继承并发扬”)B、全校同学积极响应校团委为十周年校庆活动贡献一份力。
李贺写鬼的诗词及赏析

李贺写鬼的诗词及赏析李贺,后世称李昌谷,字长吉,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有“诗鬼”之称,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李贺写鬼的诗词及赏析,仅供大家参考!长安李贺诗歌鉴赏11苏小小墓李贺〔唐代〕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来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
李贺通过写“鬼”来写人,写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情。
这些“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绝不是那些让人谈而色变的恶物。
《苏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2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长安李贺诗歌鉴赏21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
2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唐代〕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

《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小窗幽记》作者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陈继儒自幼颖异,博学多通,尤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
二十几岁时,绝意科举,隐居于小昆山,后筑室东佘山,闭门著述。
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陈继儒一生涉猎甚广,著述宏富,有《陈眉公全集》传世。
《小窗幽记》为陈继儒编著的修身处世格言,条条都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领悟。
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有兼容了佛家超凡脱俗和道家清静无为的智慧,历来被称为修身养、自我提升的佳作。
要处理好读书与人生的关系。
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温家宝集醒篇一、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醉。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
[译文]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
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
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
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评语]饮了中山酒,要醉上千日,千日之后,还有醒时。
而能使世人昏昏逐逐,一生犹不醒的,无非是以名利作曲、以声色为水,所酿出来的欲望之酒。
这种酒初饮时心已昏醉,不知身在何处。
再饮之后因渴而求,求而愈渴,渴而愈求,终至一生性命与之,而不复醒。
此时若问“心在何处?”心已失落在名利声色之中;若问“身在何处?”身已追逐幻影而不止歇。
中山酒只能醉人千日,千日之中不能自主;欲望之酒可以醉人一生,一生之中不能自主,但世上很多为此至死而不醒的人。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画原文翻译及赏析1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翻译到哪儿去寻访吴道子的画?普门和开元两座寺院的墙壁。
开元寺有东塔,留存着王维绘画的手迹。
我看古往今来的画家,没有谁比得上这两位先生尊贵的品级。
道子的画风实在雄奇奔放,浩浩荡荡如同海浪翻滚。
当他下笔时灵感像疾风骤雨,画笔未到处气势已先夺人。
在那高高的两棵娑罗树间,灿烂的朝阳从扶桑冉冉东升。
画中间有至高无上的佛祖,在讲说寂灭的教义是超脱死生。
觉悟的信徒全都在悲哀哭泣,也有人手扪胸膛表示理解不深。
天竺的众多君长和千千万鬼王,互相拥挤争听佛法,像鼋一样拼命把头伸。
摩诘本是一位可敬的老诗人,如佩香草诗风秀美芳芬。
现在观看他的壁画,也像诗品一样朴美清淳。
画中的祇园弟子个个清瘦如仙鹤,内心枯寂宛若死灰不会再温。
门前的两丛竹子,霜雪般清劲竹节贯连着竹根。
枝干交错,繁乱的叶子像在摇动,一一都能找到根源和经脉。
吴先生的画虽然绝妙,还只能看作杰出的画工技艺超迈。
摩诘得到了物象内在的精神,就如仙鸟飞离樊笼超脱于形迹以外。
我认为两人的画全都气势飞扬寓于神采,对于王维我尤其崇敬说不出一句异议的话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吴二人绘画艺术的观感及评价。
诗的发端四句,以错落的句法,点切诗题,交待王、吴二人画迹的所在,使人了然于普门、开元二寺俱有吴画,而王维的画则在开元寺的塔中。
下面“吾观”二句,紧接着对二人的成就作概要的评断,肯定他们在画苑中并列的崇高地位。
画鬼容易画犬马难文言文

画鬼容易画犬马难文言文【篇一:画鬼容易,画犬马难文言文】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有位门客来给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门客回答说:“画狗、画马最难了.”齐王又问:“那么,画什么最容易呢?”门客答道:“画妖魔鬼怪最容易.因为狗马人人皆知,早晚随时可见,画得稍不象,就能指摘出来,所以最难画.至于妖魔鬼怪,根本不存在,谁也没有见过,可以随心所欲,所以最容易画.”【篇二:画鬼容易,画犬马难文言文】原文: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译文:有位门客来给齐王作画。
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门客回答说:“画狗、画马最难了。
”齐王又问:“那么,画什么最容易呢?”门客答道:“画妖魔鬼怪最容易。
因为狗马人人皆知,早晚随时可见,画得稍不象,就能指摘出来,所以最难画。
至于妖魔鬼怪,根本不存在,谁也没有见过,可以随心所欲,所以最容易画。
”韩非子》云:“狗马最难,鬼魅最易。
狗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睹,故易。
”可以这样理解,画画讲形似,也就是画得象.但怎么知道象还是不象呢,要有个比较,狗马大家都知道的,画得象不象一看就知道.而鬼大家谁也没见过.所以随便画个什么都可以说是鬼.所以说画鬼容易,画狗马难.但这只是一种比较浮浅的评价绘画好坏的标准.因为如果这样的话,用照相机比用手画更象.而我国古代的写意画就可以说不像了.绘画的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要神似.例如画一只狗,不是说仅仅按照狗的解剖结构画出来一只狗就行了,如果那样的话还不如给狗照张照片更直接.画狗的时候不仅要画出狗的外表,更要画出狗的神韵.要经过仔细观察狗的神气,尽力看出它立、坐、跑、叫等种种时候形象上所起的变化的特点,把这特点稍加夸张而描出在纸上。
文言文画鬼容易翻译

夫画鬼之所以易,盖有二端。
一则画家之想象无穷,凡人世间所不能见者,画家皆可想象之。
是以鬼之形态,千奇百怪,莫不跃然纸上。
一则鬼之形象,多与人之心志相合。
人有所思,鬼有所应。
故画家之画鬼,往往能得人心之所欲,而鬼之形貌,亦多能引人遐想。
然画鬼之易,亦非无难处。
盖鬼之无形,难以捉摸,画家须以巧妙之笔法,将其形态描绘出来。
此所谓“画鬼容易,传神难”也。
若画家不能传神,则画中之鬼,虽形似,亦无生气,反不如不画之愈。
昔有画家,善画鬼。
一日,有客至其家,观其所画,问:“君何故画鬼?”画家答曰:“画鬼易,传神难。
吾欲以此技,以见吾之画艺。
”客曰:“然则鬼之形象,何也?”画家曰:“鬼之形象,无常也。
或如人,或如兽,或如禽,或如虫。
总之,鬼无常形,难以捉摸。
”客曰:“吾闻鬼之形象,多有邪异,何故无常?”画家曰:“鬼之邪异,正因其无常。
无常者,即无定形也。
无定形者,即无所依凭也。
无所依凭,故能变幻无穷。
”客闻之,恍然大悟。
乃叹曰:“吾之见鬼,乃鬼之邪异也。
然鬼无常形,吾何能见之?”画家笑曰:“君之见鬼,乃鬼之邪异也。
然鬼无常形,吾之画鬼,亦无常形。
故君之见吾画鬼,乃鬼之邪异也。
”客笑曰:“吾之见鬼,乃鬼之邪异也。
然鬼无常形,吾之见君画鬼,亦无常形。
是吾之见君画鬼,亦见鬼之邪异也。
”于是,画家挥毫泼墨,画一鬼。
鬼之形象,无常也。
或如人,或如兽,或如禽,或如虫。
客观之,见鬼之邪异,心有所动。
画家见客心动,知已传神。
遂掷笔于案,曰:“吾之画鬼,易矣。
然传神难,君已见吾之画鬼,亦见鬼之邪异也。
”由此观之,画鬼之易,固在于画家之想象与心志。
然画家之画鬼,若不能传神,则易亦无用。
故画家之画鬼,易与难,在乎其传神与否。
今之画家,欲画鬼,须先观其心志,然后方能挥毫泼墨。
若心志不定,则画中之鬼,亦无常形。
是以画鬼之易,非易也。
盖画家之心志,即鬼之形影,画家之心志不定,则鬼之形影亦不定。
故画家之画鬼,易与难,全在乎其心志之定不定也。
夫画鬼之易,固在于画家之想象与心志。
画心

画鬼易,画人难;画人易,画己难;画己易,画心难……心的难画,关键在心的善变;心的善变,关键在欲的诱惑。
都说是人生如戏,所以我们也就学会了逢场作戏。
因为这是融入社会的基本功。
但切莫忘了要牢牢把握住一条:入戏的只能是我们的身而不能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身可以虚与委蛇,我们的心必须澄彻通透。
如何让我们的心保持澄彻通透呢?说难很难,说易很易:境界高胸怀广责任强。
境界是人生修为的积累,境界高自然会世事洞明处置自若;胸怀是待人接物的水平,胸怀广自然会人情练达真诚坦荡;责任是思想道德的体现,责任强自然会克己复礼顾家爱国。
现实生活中,做一名特立独行的人很难,因为人毕竟是群居动物,而且这样生活的成本太高—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方面。
所以,古人所提的“混迹尘中,高视物外”,倒不失是绝大多数人处世的最佳方式。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心中有灯如此,貌似随波逐流又有何妨?!世间苦莫大于心苦,累莫大于心累,死莫大于心死。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风光或安静的背后掩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痛楚与悸动,唯有当事人自知。
倘若画心时看见风动幡动,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不心动?这心还如何去画?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何妨换个角度或方式去看世间事物呢?“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以物观物,融入自然,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尽人事以听天命”,用一份淡然印记心灵的安然。
不泯灭人欲,不滋长贪欲,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自觉远离不良诱惑,饥来吃饭,寒即向火,困来打眠,一切自然而然。
与此同时,点亮心灯,摆脱愁苦、贪妒、怨恨,让光明、温情、智慧充盈其间,并且记得时刻维护:养心、修心、静心、问心……如此这般,欲望来袭时,心动也罢,心痛也罢,终究可以摒除杂念,心神合一。
倘能做到问心无愧自会心安理得,心态如此自会平和安祥。
此时画心,最为上像!。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唐中期著名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题目是《天可度》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
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瞋。
这首诗里用了三个冷僻的典故,介绍如下:第一个典故是“掩鼻”话说战国时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美人儿,楚王非常溺爱她。
楚王的原配郑袖看准了楚王爱美人之深,也对美人关爱有加,甚至超过了楚王之爱美人。
藉此,楚王称赞郑袖无妒嫉之心。
当郑袖知道楚王对自己已非常放心后,就对那美人说:楚王虽然认为你很美,但对你的鼻子不大满意,以后你见楚王时一定要掩着鼻子才好。
这美人儿果然在每次见楚王时都掩着鼻子。
后来楚王问郑袖,为什么美人儿见我总掩着鼻子。
郑袖答道,她说因为讨厌你身上的那股臭味。
楚王闻言大怒,立即下令卫士把美人儿的鼻子割去。
了解了这个典故,就明白了“教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如参商。
”的诗句要表达的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参、商是两颗从不见面的星宿。
杜甫在《赠卫八处士》诗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笫二个典故“掇峰”话说尹吉甫在周朝为卿,他儿子伯奇的母亲早逝,尹吉甫娶了后妻,后妻生一子名伯封。
为了能让伯封独呑遗产,后妻对尹吉甫说,伯奇看我生得美貌,对我有非份之想。
尹吉甫回答道,伯奇生性忠厚老实,绝不会做出这种事的!后妻说,你不相信的话,把我放在空房中,你在楼上观察,看会发生什么。
后妻事先把毒蜂放在衣领上,叫伯奇把它捉掉。
伯奇就遵命照办(即“掇蜂”),哪知后妻大叫起来。
尹吉甫看了大怒,把伯奇赶出家门。
伯奇在野外“编水荷而衣之,采楟花而食之”,清晨履霜而行。
伯奇认为自已沒有罪过,却被父亲逐出家门,实在冤枉得很,于是作《履霜操》而歌之。
一次周宣王出游,尹吉甫跟随。
伯奇就唱起《履霜操》,以此来打动宣王。
王维画原文及赏析2篇

王维画原文及赏析2篇王维画原文及赏析2篇王维画原文及赏析1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翻译到哪儿去寻访吴道子的画?普门和开元两座寺院的墙壁。
开元寺有东塔,留存着王维绘画的手迹。
我看古往今来的画家,没有谁比得上这两位先生尊贵的品级。
道子的画风实在雄奇奔放,浩浩荡荡如同海浪翻滚。
当他下笔时灵感像疾风骤雨,画笔未到处气势已先夺人。
在那高高的两棵娑罗树间,灿烂的朝阳从扶桑冉冉东升。
画中间有至高无上的佛祖,在讲说寂灭的教义是超脱死生。
觉悟的信徒全都在悲哀哭泣,也有人手扪胸膛表示理解不深。
天竺的众多君长和千千万鬼王,互相拥挤争听佛法,像鼋一样拼命把头伸。
摩诘本是一位可敬的老诗人,如佩香草诗风秀美芳芬。
现在观看他的壁画,也像诗品一样朴美清淳。
画中的祇园弟子个个清瘦如仙鹤,内心枯寂宛若死灰不会再温。
门前的两丛竹子,霜雪般清劲竹节贯连着竹根。
枝干交错,繁乱的叶子像在摇动,一一都能找到根源和经脉。
吴先生的画虽然绝妙,还只能看作杰出的画工技艺超迈。
摩诘得到了物象内在的精神,就如仙鸟飞离樊笼超脱于形迹以外。
我认为两人的画全都气势飞扬寓于神采,对于王维我尤其崇敬说不出一句异议的话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吴二人绘画艺术的观感及评价。
诗的发端四句,以错落的句法,点切诗题,交待王、吴二人画迹的所在,使人了然于普门、开元二寺俱有吴画,而王维的画则在开元寺的塔中。
下面“吾观”二句,紧接着对二人的成就作概要的评断,肯定他们在画苑中并列的崇高地位。
李贺鬼神诗的定量分析

李贺鬼神诗的定量分析李贺鬼神诗的定量分析李贺的鬼神诗大致可分为天神、仙道、鬼怪三个系列,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发现:以写天神和鬼魂为主,两者分别反映了李贺生活理想的两个侧面。
李贺一生诗作,包括不确定的“外集”和补遗20篇左右在内,约240首左右。
其中提及鬼神的有91首,占创作总量的38%,而且多是李贺诗的代表和精华之作。
但古今的读者和研究者在提及这类诗作时,往往是个模糊概念或总体印象:或统之为“鲸祛鳌掷,牛鬼蛇神” ① ,或斥之为“牛鬼蛇神太甚” ② ,或誉之谓“善于描绘虚幻世界,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③ 。
本文试图对李贺提及鬼神的诗篇逐一进行统计归类,并从中得出若干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分析产生这种倾向和类别的时代、社会及个人性格、遭遇和爱好追求等方面的原因。
一、分类统计李贺提及鬼神的诗篇大致可分为三个系列:天神系列、仙道系列和鬼怪系列,共87篇。
一、天神系列,共40篇,具体可分为三类:1、泛咏上天最高神祗,统称为“帝”、“天公”、“天”、“天眼”、“天意”、“元父”,计8篇,如“帝遣天吴移海水”(《浩歌》),“荣枯不等嗔天公”(《野歌》),“天眼何时开”(《赠陈商》),“绿眼将军会天意”(《吕将军歌》),“绿章封事咨元父”(《绿章封事》)等。
2、具体指称上天最高神祗,有“紫皇”、“太乙”、“白帝”、“青帝”、“西王母”、“东王公”、“玉山”、“黄帝”、“女娲”等具体称谓,共13篇,如:“当时黄帝上天时”(《苦篁调笑引》),“青帝又造红兰”(《相劝酒》,据《周礼·天官》贾疏:青帝为东方主神),“王母桃花千遍红”(《浩歌》),“驱车上玉山”(《马诗》,据《山海经·西山经》:“玉山,西王母所居也,此处用玉山指代西王母),“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乾”(《马诗》其七,据《太平广记》:西王母与东王公,“此二元尊乃阴阳之父母,天地之本源”),“女娲炼石补天处”(《李凭箜篌引》),“神君安在?太乙安有?”(《苦昼短》,据《史记·封禅书》:“神君最贵者太乙”),“提出西方白帝惊”(《春坊正字剑子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画人难画鬼易翻译赏析
文言文《画人难画鬼易》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客有为齐王画者,齐问曰:“画孰最难?”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曰:“鬼魅最易。
”“何为?““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睹之,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人皆未见之,故易也。
”【注释】①旦暮:旦,白天;暮,夜晚。
旦暮,一天到晚。
②罄:完全显露。
③类:使动用法,把……画得类似(相像)。
④易:意动用法,认为……容易。
⑤孰:什么。
⑥于:在。
【翻译】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