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归纳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归纳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归纳

(川)设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PBF 1的周长的最大值.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归纳曲线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综合型试题的分类求解1.向量综合型例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到两点(0, .3),(0, .3)的距离之和为4,设点P 的轨迹为C ,直线uuu uuu(I)写出C 的方程;(U)若OA OB ,求k 的值2例2•设F i 、F 2分别是椭圆— y 21的左、右焦点•(I)若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4的最大值和最小值;(U)设过定点M(0,2)的直线I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 A 、B ,且/ AOB 为锐角 (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直线I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2例3.设F 1、F 2分别是椭圆— y 2 1的左、右焦点,B(0, 1) . (I)若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4UJU UUUy kx 1与C 交于A, B 两点。

UULT UULU 求 PF PF求PF1 PF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U )若C为椭圆上异于B 一点,且BF1 CF1,求的值;(川)设P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PBF1的周长的最大值.例4.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 C 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3,0)(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若直线I : y kx 2与双曲线C 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A 和B ,且OA OB 2(其中O 为原点),求k 的取值范围。

22広例5•已知椭圆 笃 爲(a >b >0)的离心率e —,过点A (0, - b )和B (a , 0)的直线与原点 a b 3一的距离为 —.(1)求椭圆的方程.(2)已知定点E(-1 , 0),若直线y = kx + 2 (k 工0)与椭圆交于2C 、D 两点•问:是否存在k 的值,使以CD 为直径的圆过E 点?请说明理由.2•“中点弦型”例7.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离心率e , 3,焦距为2.3(I )求该双曲线方程.(II )是否定存在过点P (1 , 1)的直线I 与该双曲线交于A , B 两点,且点 P 是线段AB 的中点?若存在,请求出直线I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8•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为 F i (0,2冋,F 2 (0, 2罷),且离心率e 亠。

椭圆及双曲线知识点

椭圆及双曲线知识点

椭圆及双曲线知识点《聊聊椭圆及双曲线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椭圆及双曲线知识点这个有趣的话题。

咱先说说椭圆吧!椭圆这家伙,长得就挺有个性,扁扁圆圆的。

每次看到它,我就感觉它像个被压扁的大圆盘。

它的定义那也是相当有意思,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拗口?但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群点凑在一起形成的这个古怪形状。

学习椭圆的时候,那些个公式啊,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什么长轴短轴焦距的,感觉脑袋都快被绕晕了。

不过呢,一旦你把这些公式弄明白了,嘿,就感觉像是掌握了一门神奇的魔法。

画椭圆的时候就特别有成就感,仿佛自己是个艺术家在创造一幅独特的画作。

再来说说双曲线。

哇哦,双曲线那可真是够特别的,两支弯弯的弧线,就像是一对会拐弯的翅膀。

看着它,我就忍不住想,这要是能带着我飞起来该多好啊,哈哈。

双曲线的定义也很有意思,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

双曲线的性质也是相当有趣。

它的渐近线,就像是风筝的线,牵引着双曲线的两支弧线。

每次研究双曲线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宇宙,那些线条和数据就是宇宙中的星球和轨道。

在学习椭圆和双曲线的过程中,我可是没少犯迷糊。

有时候会记错公式,有时候会算错数据,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不过没关系,犯错了咱就改正嘛,这样才能记得更牢。

其实学习椭圆及双曲线知识点就像是一场冒险,有时候会遇到困难的山峰,有时候会淌过迷惑的河流。

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攀登,终究能够征服这些知识的高峰。

总之,椭圆和双曲线可不仅仅是那些枯燥的知识点,它们充满了趣味和奥秘。

当我们真正沉浸其中,去探索、去发现,就会发现它们别有一番乐趣。

希望大家都能和椭圆及双曲线成为好朋友,一起在数学的海洋中快乐地遨游!怎么样,是不是对椭圆及双曲线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啦?哈哈!。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培优讲义专题12---椭圆与双曲线离心率相关问题(含解析)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培优讲义专题12---椭圆与双曲线离心率相关问题(含解析)

专题2-4椭圆与双曲线离心率相关问题一、常见的离心率的求法:①定义法:根据椭圆或双曲线的定义,求出a,c或列出关于a,c的等式,得到关于e的方程.②几何法:涉及到焦点三角形的题目往往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及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来求得ca的值.③构造齐次方程求离心率利用定义以及图形中的几何关系来建立关于参数a,b,c的关系式,结合c2=a2+b2(或a2=c2+b2),化简为参数a,c的关系式进行求解.二、求离心率范围建立不等式:1、利用焦半径的取值范围建立不等关系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1,PF a c a c ∈−+;12,F F 为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上的任一点,1PF c a ≥−.2、利用最大顶角θ建立不等关系.12,F F 为椭圆22221x y a b+=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的动点,若12F PF θ∠=,则椭圆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为sin12e θ≤<.3、利用题目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关系.4、利用判别式建立不等关系.5、利用与双曲线渐近线的斜率比较建立不等关系.6、利用基本不等式,建立不等关系.2023新高考1卷T16——思路一:倒边得出直角三角形/思路二:爪型图2次余弦定理1.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点A 在C 上,点B 在y 轴上,11222,3F A F B F A F B ⊥=−,则C 的离心率为 .2021年全国乙卷(理)T112.设B 是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上顶点,若C 上的任意一点P 都满足||2PB b ≤,则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2,12⎡⎫⎪⎢⎪⎣⎭B .1,12⎡⎫⎪⎢⎣⎭C .20,2⎛⎤ ⎥⎝⎦D .10,2⎛⎤⎥⎝⎦2019年全国Ⅰ卷(理)T16——找出中位线3.已知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1F A AB =,120F B F B ⋅=,则C 的离心率为 .题型一 利用定义、几何性质求离心率的值 双焦点三角形倒边1.已知1F ,2F 为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斜率为34的直线l 过1F 分别交双曲线左、右支于A 、B 点,22||||F A F B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2.1F 、2F 分别是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过点1F 的直线l 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2ABF ∆是等边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B .3C .5D .73.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过点1F 的直线l 与C 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点,A B ,若2ABF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则C 的离心率为( ) A .3 B .7 C .5 D .24.(2023秋·衡阳市八中高三校考)已知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是双曲线的右顶点,点在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上,为等腰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2,F F 2222:1(0,0)x y C a b a b−=>>A C P A 33412PF F △21120PF F ∠=重点题型·归类精讲利用正余弦定理2024届·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10月月考5.已知1F ,2F 是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A 是C 的左顶点,点P 在过A 且斜率为36的直线上,12PF F △为等腰三角形,12120F F P ∠=︒,则C 的离心率为 A .23B .12C .13D .146.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P 为C 上一点,且127cos 9F PF ∠=,若1F 关于12F PF ∠平分线的对称点Q 在C 上,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构造齐次方程求离心率7.双曲线2222:1(0x y C a a b−=>,0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P 是双曲线C 上一点,2PF x ⊥轴,123tan 4PF 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43B 2C 3D .28.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点12,F F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以原点O 为圆心且过两焦点的圆与1l 交于点P (P 在第一象限),点Q 为线段1OF 的中点,且2QP l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3514− B .3314 C .1712D .17129.已知12,F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1F 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2AB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3B 2C 21D 210.已知椭圆Γ:22221(0)x y a b a b+=>>的两个焦点为1F ,2F ,过2F 的直线与Γ交于A ,B 两点.若223AF F B =,12AB AF =,则Γ的离心率为( )A .15B 5C 10D 1511.设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点M ,N 在C 上(M 位于第一象限),且点M ,N 关于原点O 对称,若12MN F F =,2222NF =,则C 的离心率为( ) A 2B .12C .6237D .3237利用勾股定理构造等式12.(202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校考)设1F ,2F 分别是双曲线()222210,0x ya b a b−=>>的左、右焦点,O为坐标原点,过左焦点1F 作直线1F P 与圆222x y a +=切于点E ,与双曲线右支交于点P ,且满足()112OE OP O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 B 3C .2 D 52024届·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评13.已知1F ,2F 分别是椭圆2222:1x y C a b+=(0a b >>)的左,右焦点,M ,N 是椭圆C 上两点,且112MF F N =,20MF MN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A .34B .23C .53D .74利用2次余弦定理14.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两个焦点为12F F ,,过1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若112AF BF =且2BF AB =,则椭圆C 上的离心率为( )A .13 B .14 C 3 D 615.设12F F ,分别为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A B ,均在C 上,若122F A F B =,1125F B F A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A .22B .53C .64D .10516.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点1F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若122||||F F AF =,112AF F B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A .57B 2C 5D .1317.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点2F 作直线l 交双曲线C 的右支于A ,B 两点,其中点A 在第一象限,且22||3||AF BF =.若1||||AB AF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 .32B .2C 15D .4与初中几何性质结合(相似,中位线等)2024届武汉九月调研T718.过双曲线2222:1(0,0)x y E a b a b−=>>的左焦点F 作222x y a +=的一条切线,设切点为T ,该切线与双曲线E 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 ,若3FA FT =,则双曲线E 的离心率为( ) A 3B 5C 13 D 1519.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两个焦点为()1,0F c −和()2,0F c ,直线l 过点1F ,2F 点关于直线l 对称点A 在C 上,且()2112222F A F F AF c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20.已知椭圆1C 与双曲线2C 共焦点,双曲线2C 实轴的两顶点将椭圆1C 的长轴三等分,两曲线的交点与两焦点共圆,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3 B.3 C.5 D.521.已知1F ,2F 分别是椭圆2222:1(0,0)x y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且在第一象限,过2F 作12F PF ∠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A ,O 为坐标原点,若||3OA b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2024届长郡中学月考(二)22.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双曲线上一点向轴作垂线,垂足为,若且与垂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3.(2024届·广州市一中校考)已知为坐标原点,是椭圆上位于轴上方的点,为右焦点.延长、交椭圆于、两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24.已知1F ,2F 是双曲线22221x ya b−=(0a >,0b >)的左、右焦点,点1F 关于渐近线的对称点恰好落在以2F 为圆心,2OF 为半径的圆上,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B 3C .2D 31题型二 求离心率范围范围问题25.已知F 是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右焦点,A 是C 的上顶点,直线l :340x y −=与C 交于M ,N 两点.若6MF NF +=,A 到l 的距离不小于85,则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5⎡⎫⎪⎢⎪⎣⎭ B .5⎛ ⎝⎦ C .3⎛ ⎝⎦ D .3⎡⎫⎪⎢⎪⎣⎭26.已知12F F 、是双曲线22221(0)x ya b a b−=>>的左右焦点,以2F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交于A ,B 两点,若122F F A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222:1(0,0)x y C a b a b−=>>12,F F C P y Q 12PQ F F =1PF 2QF C O P ()2222:10x y E a b a b+=>>x F PO PF E Q R QF FR ⊥4QF FR =E27.已知双曲线22:1x y C m m λ−=+(其中0,0m λ>≠),若0λ<,则双曲线C 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 .()2,+∞C .()1,2D .()2,+∞28.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为1F ,2F ,以12F F 为直径的圆与椭圆有四个交点,则椭圆离心率的范围为( ).A .2,12⎛⎫⎪ ⎪⎝⎭B .2,12⎡⎫⎪⎢⎪⎣⎭C .1,12⎛⎫⎪⎝⎭D .1,12⎡⎫⎪⎢⎣⎭29.已知1F ,2F 分别为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点P 是右支上一点,且12π3F PF ∠=,设12PF F θ∠=,当θ的范围为ππ,126⎛⎫⎪⎝⎭时,双曲线C 离心率的范围为( )A .6,32⎛⎫⎪ ⎪⎝⎭ B .61,2⎛⎫⎪ ⎪⎝⎭C .(1,3)D .6,22⎛⎫⎪⎝⎭30.已知双曲线2222:1x y C a b−=(0a >,0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O 为坐标原点,点P 为双曲线C中第一象限上的一点,12F PF ∠的平分线与x 轴交于Q ,若214OQ O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范围为( ) A .()1,2B .()1,4C .()2,2D .()2,431.(多选)双曲线2221y x a−=的离心率为e ,若过点(2,2)能作该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则e 可能取值为( ).A .324B .2C .32D .232.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C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若C 与直线y x =有交点,且双曲线上存在不是顶点的P ,使得21123PF F PF F ∠∠=,则双曲线离心率取值范围范围为 .33.设椭圆()222210x y a b a b +=>>与双曲线22221y x a b−=,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大于52,则椭圆的离心率e 的范围是 .34.过双曲线的一焦点的直线垂直于一渐近线,且与双曲线的两支相交,则该双曲线离心率的范围为 . 35.已知点1F 、2F 分别为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过1F 的直线与双曲线右支交于点P ,过2F 作12F PF ∠的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A ,若1||3F A 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2)B .3)C .(2,2)D .(3,2)36.已知12F F ,分别是椭圆()2222:10x yC a b a b+=>>的左、右焦点,椭圆C 上不存在点P 使12120F PF ∠≥︒,则椭圆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10,2⎛⎫ ⎪⎝⎭B .1,12⎛⎫ ⎪⎝⎭C .3⎛ ⎝⎭D .3,12⎛⎫⎪ ⎪⎝⎭37.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点P 是C 上任意一点,若圆222:O x y b +=上存在点M 、N ,使得120MPN ∠=︒,则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3⎛ ⎝⎦B .3⎡⎫⎪⎢⎪⎣⎭C .10,2⎛⎤⎥⎝⎦D .1,12⎡⎫⎪⎢⎣⎭38.已知点P 为椭圆C :()222101y x b b+=<<的上顶点,点A ,B 在椭圆上,满足PA PB ⊥且PA PB =,若满足条件的△PAB 有且只有一个,则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20,2⎛ ⎝⎭B .6⎛ ⎝⎦C .2⎡⎫⎪⎢⎪⎣⎭ D .6⎫⎪⎪⎝⎭题型三 椭圆和双曲线公共焦点问题39.设1F ,2F 为椭圆1C 与双曲线2C 的公共焦点,1F ,2F 分别为左、右焦点,1C 与2C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M .若12MF F △是以线段1MF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且双曲线2C 的离心率72,2e ⎡⎤∈⎢⎥⎣⎦,则椭圆1C 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45,99⎡⎤⎢⎥⎣⎦B .70,16⎡⎤⎢⎥⎣⎦C .27,516⎡⎤⎢⎥⎣⎦D .2,17⎡⎤⎢⎥⎣⎦40.已知有相同焦点1F 、2F 的椭圆()2211x y a a +=>和双曲线()2210x y m m−=>,则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之积的范围为( ) A .()1,+∞ B .()0,1C .10,2⎛⎫⎪⎝⎭D .1,12⎛⎫ ⎪⎝⎭41.设12,F F 是椭圆()221112211:10x y C a b a b +=>>与双曲线()222222222:10,0x y C a b a b −=>>的公共焦点,曲线12,C C 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12,90M F MF ∠=,若椭圆的离心率16,13e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2e 的范围是( ) A .(1,2⎤⎦B .(1,3⎤⎦C .)3,⎡+∞⎣D .)2,⎡+∞⎣42.设12,F F 为双曲线22122:1x y C a b−=与椭圆2C 的公共的左右焦点,它们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12,P PF F 是以线段1PF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椭圆2C 的离心率范围为25,512⎡⎤⎢⎥⎣⎦,则双曲线1C 的离心率取值范围是( )A .52,2⎡⎤⎢⎥⎣⎦B .125,52⎡⎤⎢⎥⎣⎦C .122,5⎡⎤⎢⎥⎣⎦D .[2,5]43.设1e ,2e 分别为具有公共焦点1F 与2F 的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P 为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且满足120PF PF ⋅=,则22124e e +的最小值为( )A .3B .92C .4D .5344.已知1F ,2F 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123F PF π∠=,椭圆的离心率为1e ,双曲线的离心率2e ,则221213e e +=( ) A .1 B .2C .2D .445.已知1F 、2F 为椭圆与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其一个公共点,1260F PF ∠=︒,则椭圆与双曲线离心率之积的最小值为( ) A .23B .1C .32D .246.已知12F F ,是椭圆与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12PF PF >,线段1PF 的垂直平分线过2F ,若椭圆的离心率为1e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e ,则2122e e +的最小值为( ) A .8 B .6C .4D .247.已知1F ,2F 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123F PF π∠=,则椭圆和双曲线离心率倒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 A .43B .433C .4 D .46348.如图,F 1,F 2是椭圆C 1与双曲线C 2的公共焦点,A ,B 分别是C 1与C 2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AF 1⊥BF 1,设C 1与C 2的离心率分别为e 1,e 2,则8e 1+e 2的最小值为( )A .32B .643C 510D 55专题2-4椭圆与双曲线离心率相关问题一、常见的离心率的求法:①定义法:根据椭圆或双曲线的定义,求出a,c或列出关于a,c的等式,得到关于e的方程.②几何法:涉及到焦点三角形的题目往往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及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来求得ca的值.③构造齐次方程求离心率利用定义以及图形中的几何关系来建立关于参数a,b,c的关系式,结合c2=a2+b2(或a2=c2+b2),化简为参数a,c的关系式进行求解.二、求离心率范围建立不等式:1、利用焦半径的取值范围建立不等关系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1,PF a c a c ∈−+;12,F F 为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上的任一点,1PF c a ≥−.2、利用最大顶角θ建立不等关系.12,F F 为椭圆22221x y a b+=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的动点,若12F PF θ∠=,则椭圆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为sin12e θ≤<.3、利用题目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关系.4、利用判别式建立不等关系.5、利用与双曲线渐近线的斜率比较建立不等关系.6、利用基本不等式,建立不等关系.2023新高考1卷T16——思路一:倒边得出直角三角形/思路二:爪型图2次余弦定理1.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点A 在C 上,点B 在y 轴上,11222,3F A F B F A F B ⊥=−,则C 的离心率为 .35【分析】方法一:利用双曲线的定义与向量数积的几何意义得到2211,,,AF BF BF AF 关于,a m 的表达式,从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 m =,进而利用余弦定理得到,a c 的齐次方程,从而得解.方法二:依题意设出各点坐标,从而由向量坐标运算求得00235,3x c y t ==−,224t c =,将点A 代入双曲线C得到关于,,a b c 的齐次方程,从而得解; 【详解】方法一:依题意,设22AF m =,则2113,22BF m BF AF a m ===+,在1Rt ABF 中,2229(22)25m a m m ++=,则(3)()0a m a m +−=,故a m =或3a m =−(舍去), 所以124,2AF a AF a ==,213BF BF a ==,则5AB a =, 故11244cos 55AF a F AF ABa ∠===, 所以在12AF F △中,2221216444cos 2425a a c F AF a a +−∠==⨯⨯,整理得2259c a =,故35c e a ==方法二:依题意,得12(,0),(,0)F c F c −,令()00),,(0,A x y B t ,因为2223F A F B =−,所以()()002,,3x c y c t −=−−,则00235,3x c y t ==−,又11F A F B ⊥,所以()1182,,33F A F B c t c t ⎛⎫⋅=−⋅ ⎪⎝⎭2282033c t =−=,则224t c =,又点A 在C 上,则2222254991c t a b−=,整理得2222254199c t a b −=,则22222516199c c a b −=, 所以22222225169c b c a a b −=,即()()2222222225169c c a a c a c a −−=−,整理得4224255090c a c a −+=,则()()22225950c a c a −−=,解得2259c a =或225c a =,又1e >,所以35e =5e =(舍去),故35e =2021年全国乙卷(理)T112.设B 是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上顶点,若C 上的任意一点P 都满足||2PB b ≤,则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2,12⎡⎫⎪⎢⎪⎣⎭B .1,12⎡⎫⎪⎢⎣⎭C .20,2⎛⎤ ⎥⎝⎦D .10,2⎛⎤⎥⎝⎦【分析】设()00,P x y ,由()0,B b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PB ,分类讨论求出PB 的最大值,再构建齐次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设()00,P x y ,由()0,B b ,因为 2200221x y a b+=,222a b c =+,所以()()2223422222220000022221y c b b PB x y b a y b y a b b b c c ⎛⎫⎛⎫=+−=−+−=−++++ ⎪ ⎪⎝⎭⎝⎭,因为0b y b −≤≤,当32bb c−≤−,即 22b c ≥时,22max 4PB b =,即 max 2PB b =,符合题意,由22b c ≥可得222a c ≥,即 20e <≤; 当32b b c −>−,即22b c <时, 42222max b PB a b c=++,即422224b a b b c ++≤,化简得, ()2220c b −≤,显然该不等式不成立.2019年全国Ⅰ卷(理)T16——找出中位线3.已知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1F A AB =,120F B F B ⋅=,则C 的离心率为 . 【分析】通过向量关系得到1F A AB =和1OA F A ⊥,得到1AOB AOF ∠=∠,结合双曲线的渐近线可得21,BOF AOF ∠=∠02160,BOF AOF BOA ∠=∠=∠=从而由0tan 603ba==. 【详解】如图,由1,F A AB =得1.F A AB =又12,OF OF =得OA 是三角形12F F B 的中位线,即22//,2.BF OA BF OA =由120F B F B =,得121,,F B F B OA F A ⊥⊥则1OB OF =有1AOB AOF ∠=∠,又OA 与OB都是渐近线,得21,BOF AOF ∠=∠又21BOF AOB AOF π∠+∠+∠=,得02160,BOF AOF BOA ∠=∠=∠=.又渐近线OB 的斜率为0tan 603ba==,所以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21()1(3)2c be a a==+=+=题型一 利用定义、几何性质求离心率的值 双焦点三角形倒边1.已知1F ,2F 为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斜率为34的直线l 过1F 分别交双曲线左、右支于A 、B 点,22||||F A F B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 【解答】解:设22||||F A F B m ==,由双曲线定义得:1||2F A m a =−,1||2F B m a =+, 所以11||||||(2)(2)4AB F B F A m a m a a =−=+−−=,作21F H F B ⊥,Rt △21F HF 中,213tan 4F H F H α==,可得234F H m =, Rt △2F HA 中,勾股定理得:222222222234||||||()(2)......4167m F H AH AF m a m a +=⇒+=⇒=①,Rt △21F HF 中,勾股定理得:22222221123||||||()(2)4F H F H F F m m c +=⇒+=,可得22254 (16)m c =②, 由①②可得2242547a c ⨯=,整理可得22257c a =,即577e =2.1F 、2F 分别是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过点1F 的直线l 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2ABF ∆是等边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重点题型·归类精讲A 2B 3C 5D 7【解答】解:因为2ABF ∆为等边三角形,不妨设22||||||AB BF AF m ===,B 为双曲线上一点,1211||||||||||2F B F B F B BA F A a −=−==, A 为双曲线上一点,则21||||2AF AF a −=,2||4AF a =,12||2F F c =,由260ABF ∠=︒,则12120F AF ∠=︒,在△12F AF 中应用余弦定理得:2224416224cos120c a a a a =+−⋅⋅⋅︒, 得227c a =,则27e =,解得7e =D . 【法二】作垂直,勾股定理3.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过点1F 的直线l 与C 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点,A B ,若2ABF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则C 的离心率为( ) A .3 B 7C 5D .2【答案】B 【解析】224AB BF AF ===,1212BF BF AF a ∴−==,又212AF AF a −=,244AF a ∴==,解得:1a =,16BF ∴=, 在12B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212122cos 283F F BF BF BF BF π=+−⋅=,解得:1227F F =227c =,7c ∴=∴双曲线C 的离心率7ce a=4.(2023秋·衡阳市八中高三校考)已知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是双曲线的右顶点,点在过点的直线上,为等腰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答案】【分析】作出辅助线,得到,求出. 【详解】由题知,过作轴于,则,,,利用正余弦定理2024届·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10月月考 5.已知1F ,2F 是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A 是C 的左顶点,点P 在过A 且斜率为36的直线上,12PF F △为等腰三角形,12120F F P ∠=︒,则C 的离心率为 A .23B .12C .13D .14【详解】分析:先根据条件得PF 2=2c,再利用正弦定理得a,c 关系,即得离心率. 详解:因为12PF F △为等腰三角形,12120F F P ∠=︒,所以PF 2=F 1F 2=2c, 由AP 3得,222312tan sin cos 61313PAF PAF PAF ∠=∴∠=∠=, 12,F F 2222:1(0,0)x y C a b a b −=>>A C P A 3312PF F △21120PF F ∠=323,2PM c AM c a ==−333PM c AM==1222F F PF c ==P PM x ⊥M 260PF M ∠=2223,,2PM c F M c AM AF F M c a c c a ∴==+=−+=−333PM c AM ==23c a =32e ∴=由正弦定理得2222sin sin PF PAF AF APF ∠=∠, 所以222113134,π5431211sin()3221313c a c e a c PAF =∴==+−∠⋅−⋅6.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P 为C 上一点,且127cos 9F PF ∠=,若1F 关于12F PF ∠平分线的对称点Q 在C 上,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 3【解析】设1F 关于12F PF ∠平分线的对称点为Q , 则2,,P F Q 三点共线, 设1PF m =,则PQ m =,又127cos 9F PF ∠=,所以在1PF Q 中,由余弦定理有: 22222174299FQ m m m m =+−⨯=,即123m FQ = 由椭圆定义可知11243m PF PQ QF m m a ++=++=,可得32m a = 所以1231,22PF a PF a ==在12PF F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121212122cos F F PF PF PF PF F PF =+−⋅⋅∠,即22222913744244493c a a a a =+−⨯⨯=,所以2213c a =, 所以3c e a ==构造齐次方程求离心率7.双曲线2222:1(0x y C a a b−=>,0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P 是双曲线C 上一点,2PF x ⊥轴,123tan 4PF 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43B 2C 3D .2【解答】解:因为点P 在双曲线上,且2PF x ⊥轴,所以点P 的横坐标为c ,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可得2(,)b P c a ±,则22||b PF a=,12||2F F c =,所以2221212||3tan ||224b PF b a PF F F F c ac ∠====,所以223b ac =, 所以222()3c a ac −=,所以2232(1)c ca a −=,所以22320e e −−=,所以12e =−(舍去),或2e =8.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点12,F F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以原点O 为圆心且过两焦点的圆与1l 交于点P (P 在第一象限),点Q 为线段1OF 的中点,且2QP l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351−B .331+ C 171− D 171+【答案】B法一:利用对称性和互余关系导角【简证】设2QP l ⊥于H ,作PH ⊥x 轴于H ,易知如右图,易知∠POH=∠GOQ ,则∠1=∠2 而5s 0.10.5in a a c c ∠==,sin 2OH OHOP c∠==,则OH a =,PH b =故 221tan 1122OG PH a b a ac b QG QH b a c ∠==⇒=⇒+=+,即22212a ac c a +=−同除a ²可得21112e e +=− 解得3314e =法二:设点由题可设,),(,0)2(cP a b Q −,2,2PQ bk PQ l G a =⊥+,则 223311()()124045Q bb k k e ec a a e +⋅=−⇒−=−⇒−−==⇒+9.已知12,F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1F 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2AB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A 3B .22C 21D 2【答案】C【解析】不妨设椭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焦点()()12,0,,0F c F c −,离心率为e ,将x c =代入22221c y a b +=可得2b y a =±,所以22bAB a =, 又2AB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212224bAB F F c a===,yxl 2l 1:y=b aGHQF 1O F 2P 12ba c0.5c0.5bG O所以22b c a=即2220c a ac −+=,所以2210e e +−=,解得21e =(负值舍去).10.已知椭圆Γ:22221(0)x y a b a b+=>>的两个焦点为1F ,2F ,过2F 的直线与Γ交于A ,B 两点.若223AF F B =,12AB AF =,则Γ的离心率为( )A .15B 5C 10D 15【答案】C【详解】设2F B m =,则23AF m =,124AB AF m ==.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1225BF BF a m +==,所以25m a =,所以265AF a =,145AF a =. 在△ABF 1中,22222211118481555cos 8424255a a a AB AF BF A a a AB AF ⎛⎫⎛⎫⎛⎫+− ⎪ ⎪ ⎪+−⎝⎭⎝⎭⎝⎭===⨯⨯.所以在△AF 1F 2中,2221212122cos F F AF AF AF AF A =+−,即22224441425554a a a c ⎛⎫⎛⎫⎛⎫=+−⨯ ⎪ ⎪ ⎪⎝⎭⎝⎭⎝⎭整理可得:22225c e a ==,所以10e =11.设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点M ,N 在C 上(M 位于第一象限),且点M ,N 关于原点O 对称,若12MN F F =,2222NF =,则C 的离心率为( ) A 2B .12C 623−D 323−【答案】C【详解】解:依题意作下图,由于12MN F F =,并且线段MN ,12F F 互相平分, ∴四边形12MF NF 是矩形,其中122F MF π∠=,12NF MF =,设2MF x =,则12MF a x =−,根据勾股定理,2221212MF MF F F +=,()22224a x x c −+=, 整理得22220x ax b −+=,由于点M 在第一象限,222x a a b =−,由2222NF =,得23MN MF =,即(22322a a b c −=,整理得227690c ac a +−=,即27690e e +−=,解得6237e =.利用勾股定理构造等式12.(202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校考)设1F ,2F 分别是双曲线()222210,0x ya b a b−=>>的左、右焦点,O为坐标原点,过左焦点1F 作直线1F P 与圆222x y a +=切于点E ,与双曲线右支交于点P ,且满足()112OE OP O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 B 3C .2 D 5【答案】D【分析】由题意OE a =,再结合平面向量的性质与双曲线的定义可得22PF a =,14PF a =,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决即可.【详解】∵E 为圆222x y a +=上的点,OE a ∴=,()112OE OP OF =+,∴E 是1PE 的中点, 又O 是12F F 的中点,222PF OE a ∴==,且2//PF OE , 又122PF PF a −=,14PF a ∴=,1PF 是圆的切线,1 OE PF ∴⊥,21PF PF ∴⊥又12||2F F c =,22222212416420c PF PF a a a =+=∴=+, 故225c a =,离心率5ca=2024届·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评13.已知1F ,2F 分别是椭圆2222:1x y C a b+=(0a b >>)的左,右焦点,M ,N 是椭圆C 上两点,且112MF F N =,20MF MN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A .34B .23C .53D .74【分析】设1NF n =,结合椭圆的定义,在2Rt MN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3an =,12Rt MF 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223620c a =,可求椭圆C 的离心率.【详解】连接2NF ,设1NF n =,则12MF n =,222MF a n =−,22NF a n =−,在2Rt MNF △中22222N M MF NF +=,即()()()2223222n a n a n +−=−, 22222948444n a an n a an n ∴+−+=−+,2124n an ∴=,3a n =, 123a MF ∴=,243a MF =, 在12Rt MF F △中,2221212MF MF F F +=,即222416499a a c =+, 223620c a ∴=,2205369e ==,又()0,1e ∈,5e ∴=利用2次余弦定理14.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两个焦点为12F F ,,过1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若112AF BF =且2BF AB =,则椭圆C 上的离心率为( )A .13 B .14 C 3 D 6【答案】C解析:设1F B t =,则12AF t =,23F B t =, 由椭圆定义:1242F B F B t a +==,2at ∴=,1222F A F A a F A a +=+=,2F A a ∴=,1212cos cos AF F BF F ∠=−∠,22222294444122222a a c a c a a c a c +−+−∴=−⋅⋅⋅⋅,化简223c a =,3e ∴=,故选C15.设12F F ,分别为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A B ,均在C 上,若122F A F B =,1125F B F A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A 2B 5C 6D 10【答案】B解析:设1A F t =,则22t F B =,152BF t =, 由椭圆定义:125222t tF B F B a +=+=, 23a t ∴=,1222F A F A t F A a +=+=,243a F A ∴=, 12A 2F F B =,12F A F B ∴,1212cos cos AF F F F B ∴∠=−∠,2222224162544999921222233a a a a c c a c a c +−+−∴=−⋅⋅⋅⋅,化简2295c a =,5e ∴=,故选B16.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点1F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若122||||F F AF =,112AF F B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A .57B 22C .53D .13【答案】D【解析】因为122||||2F F AF c ==,由椭圆定义知1||22AF a c =−,又112AF F B =,所以1||BF a c =−,再由椭圆定义2||2()BF a a c a c =−−=+, 因为1212πAF F BF F ∠+∠=,所以1212cos cos AF F BF F ∠=−∠,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11221122112112||||||||||||2||||2||||AF F F AF BF F F BF AF F F BF F F +−+−=−⋅⋅,即222222(22)(2)(2)()(2)()2(22)22()2a c c c a c c a c a c c a c c −+−−+−+=−−⋅−⋅,化简可得22340a c ac +−=,即23410e e −+=, 解得13e =或1e =(舍去)17.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点2F 作直线l 交双曲线C 的右支于A ,B 两点,其中点A 在第一象限,且22||3||AF BF =.若1||||AB AF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 .32B .2C 15D .4【解答】解:设2||BF x =,因为22||3||AF BF =,则2||3AF x =,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1||23AF a x =+,1||2BF a x =+, 因为1||||4232AB AF x a x x a =⇒=+⇒=,所以2||2BF a =,2||6AF a =,1||8AF a =,1||4BF a =, 因为1212F F B F F A π∠+∠=,所以1212cos cos 0F F B F F A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12211221122122||||||||||||02||||2||||F F F B BF F F F A AF F F F B F F F A +−+−+=⋅⋅, 即222222(2)(2)(4)(2)(6)(8)0222226c a a c a a c a c a +−+−+=⋅⋅⋅⋅,解得2c e a ==. 故选:B .与初中几何性质结合(相似,中位线等)2024届武汉九月调研T718.过双曲线2222:1(0,0)x y E a b a b−=>>的左焦点F 作222x y a +=的一条切线,设切点为T ,该切线与双曲线E 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 ,若3FA FT =,则双曲线E 的离心率为( )A 3B 5C .132 D.152【答案】C【分析】取线段AT 中点,根据给定条件,结合双曲线定义及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求解作答.【详解】令双曲线E 的右焦点为F ',半焦距为c ,取线段AT 中点M ,连接,,OT AF F M '',因为FA 切圆222x y a +=于T ,则OT FA ⊥,有2222||||||FT OF OT c a b =−=−=, 因为3FA FT =,则有||||||AM MT FT b ===,||||232AF AF a b a '=−=−, 而O 为FF '的中点,于是//F M OT ',即F M AF '⊥,||2||2F M OT a '==, 在Rt AF M '中,222(2)(32)a b b a +=−,整理得32b a =, 所以双曲线E 的离心率22131c b e a a ==+=19.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两个焦点为()1,0F c −和()2,0F c ,直线l 过点1F ,2F 点关于直线l 对称点A 在C 上,且()2112222F A F F AF c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答案】12【分析】由向量线性运算化简已知等式得到21222F F AF c ⋅=,由向量数量积定义可求得22AF c =,121cos 2F F M ∠=,可知12AF F △为等边三角形;利用椭圆定义可得42c a =,进而可得椭圆离心率. 【详解】设2AF 与直线l 交点为M ,则M 为2AF 中点,21AF F M ⊥;()()()1122112122112222F A F F AF F A F F F F AF F M F F AF +⋅=++⋅=+⋅21212212222F M AF F F AF F F AF c =⋅+⋅=⋅=,2221221212222212cos 22F M F F AF F F A F F AF AF F M F M c F F ∴⋅∠=⋅⋅=⋅==,2F M c ∴=,22AF c =,121cos 22c F F M c ∴∠==,则123F F M π∠=,又2122AF F F c ==, 12AF F ∴为等边三角形,则12AF c =,由椭圆定义知:1242AF AF c a +==,∴椭圆离心率12c e a ==.20.已知椭圆1C 与双曲线2C 共焦点,双曲线2C 实轴的两顶点将椭圆1C 的长轴三等分,两曲线的交点与两焦点共圆,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33B.32C.53D.54【答案】C【分析】设椭圆1C 的标准方程为()2211221110x y a b a b +=>>,双曲线2C 的标准方程为()2222222210,0x y a b a b −=>>,设椭圆1C 与双曲线2C 的公共焦点为1F 、2F ,且1F 、2F 为两曲线的左、右焦点,设椭圆1C 与双曲线2C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在第三象限的交点为Q ,由已知条件可得出2113=a a ,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可求得1PF 、2PF ,分析出12F PF ∠为直角,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椭圆1C 的离心率.【详解】设椭圆1C 的标准方程为()2211221110x y a b a b +=>>,双曲线2C 的标准方程为()2222222210,0x y a b a b −=>>,设()2120F F c c =>,因为双曲线2C 实轴的两顶点将椭圆1C 的长轴三等分,则21223a a =, 设椭圆1C 与双曲线2C 的公共焦点为1F 、2F ,且1F 、2F 为两曲线的左、右焦点, 设椭圆1C 与双曲线2C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在第三象限的交点为Q ,则12112222PF PF a PF PF a ⎧+=⎪⎨−=⎪⎩,解得112121214323PF a a a PF a a a⎧=+=⎪⎪⎨⎪=−=⎪⎩,由对称性可知PQ 、12F F 的中点均为原点O ,所以,四边形12PF QF 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P 、1F 、Q 、2F 四点共圆,则有12121212πF PF FQF F PF FQF∠+∠=⎧⎨∠=∠⎩,故12π2F PF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1212PF PF F F +=,即()2221142233a a c ⎛⎫⎛⎫+= ⎪ ⎪⎝⎭⎝⎭,即2212049a c =, 即12523a c =,故椭圆1C 的离心率为112515323c e a ===.21.已知1F ,2F 分别是椭圆2222:1(0,0)x y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且在第一象限,过2F 作12F PF ∠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A ,O 为坐标原点,若||3OA b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 6【分析】延长2F A ,交1PF 于点Q ,根据P A 是12F PF ∠的外角平分线,得到2||=AQ AF ,2||PQ PF =,再利用椭圆的定义求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延长2F A ,交1PF 于点Q , ∵P A 是12F PF ∠的外角平分线,2||AQ AF ∴=,2||PQ PF =,又O 是12F F 的中点,1QF AO ∴∥,且12||3QF OA b ==. 又1112||2QF PF PQ PF PF a =+=+=, 223a b ∴=,222233()a b a c ∴==−,∴离心率为6c a=2024届长郡中学月考(二) 22.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双曲线上一点向轴作垂线,垂足为,若且与垂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答案】【分析】由题意知四边形为菱形,再结合图形得出,最后根据定义即可得出离心率.【详解】设双曲线焦距为,不妨设点在第一象限,由题意知,由且与垂直可知,四边形为菱形,且边长为,而为直角三角形,, 2222:1(0,0)x y C a b a b −=>>12,F F C P y Q 12PQ F F =1PF 2QF C 31212PQF F 1223,2PF c PF c ==22221(0,0)x y a b a b−=>>2c P 12PQ F F ∥12PQ F F =1PF 2QF 12PQF F 2c 1QF O112,QF c FO c ==故,则, 则, 故, 即离心率故答案为:23.(2024届·广州市一中校考)已知为坐标原点,是椭圆上位于轴上方的点,为右焦点.延长、交椭圆于、两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答案】【分析】设椭圆的左焦点为,证明四边形为矩形,设,结合椭圆定义可得,结合可得的关系,由此可求离心率.【详解】如图,设椭圆的左焦点为,连接、、, 由题意可知,、关于原点对称,且为的中点,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所以四边形为矩形. 因为,设,, 则,,1130,60F QO QF O ∠=∴∠=1120F QP ∠=1232223,2PF c c PF c ===122322PF PF c c a −=−=3131e +==−31+O P ()2222:10x y E a b a b+=>>x F PO PF E Q R QF FR ⊥4QF FR =E 53E F 'PFQF 'FR m =3am =222PF PF FF ''+=,a c E F 'PF 'QF 'RF 'P Q O O FF 'PFQF 'QF FR ⊥PFQF '4QF FR =FR m =4QF PF m '==224PF a PF a m '=−=−22F R a FR a m '=−=−所以,,在中,,即, 解得,所以,,,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即,整理可得,解得24.已知1F ,2F 是双曲线22221x ya b−=(0a >,0b >)的左、右焦点,点1F 关于渐近线的对称点恰好落在以2F 为圆心,2OF 为半径的圆上,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B 3C .2D 31【答案】C【分析】先求解F 1到渐近线的距离,结合OA ∥F 2M ,可得∠F 1MF 2为直角,结合勾股定理可得解 【详解】由题意,F 1(−c ,0),F 2(c ,0), 设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则F 122b a b=+. 设F 1关于渐近线的对称点为M ,F 1M 与渐近线交于A ,∴|MF 1|=2b , A 为F 1M 的中点,又O 是F 1F 2的中点, ∴OA ∥F 2M ,∴∠F 1MF 2为直角, ∴△MF 1F 2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4c 2=c 2+4b 2 ∴3c 2=4(c 2−a 2),∴c 2=4a 2, ∴c =2a ,∴e =2.题型二 求离心率范围范围问题25.已知F 是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右焦点,A 是C 的上顶点,直线l :340x y −=与C 交于M ,N 两点.若6MF NF +=,A 到l 的距离不小于85,则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5⎡⎫⎪⎢⎪⎣⎭ B .5⎛ ⎝⎦ C .3⎛ ⎝⎦ D .3⎡⎫⎪⎢⎪⎣⎭【答案】B【分析】据162MF NF NF a NF +=+==,得到3a =,根据点A 到直线l 距离d ,求出2b ≥,从而求出c2423PR PF FR a m m a m =+=−+=−Rt F PR '222PF PR F R ''+=()()22216232m a m a m +−=−3a m =443a PF m '==4224233a aPF a m a =−=−=Rt PFF '222PF PF FF ''+=22242433a a c ⎛⎫⎛⎫+= ⎪ ⎪⎝⎭⎝⎭2259a c =5c e a ==得范围,从而求出答案.【详解】设椭圆的左焦点为1F ,A 是C 的上顶点,连接11,MF NF ,如下图所示: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M N 关于原点对称,则OM ON = 又1OF OF = ,∴四边形1MFNF 为平行四边形1MF NF ∴= ,又162MF NF NF a NF +=+==,解得:3a = A 到l 的距离为:4855b d −=≥, 解得:2b ≥22292a c c −−05c ∴<≤5c e a ⎛∴=∈ ⎝⎦.26.已知12F F 、是双曲线22221(0)x ya b a b−=>>的左右焦点,以2F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交于A ,B 两点,若122F F A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2101⎛ ⎝⎭,【分析】表示出222AB a b =−a b c 、、的齐次式,即可求出离心率的范围.【详解】1F ,2F 是双曲线22221(0)x ya b a b−=>>的左右焦点,以()20F c ,圆心,a 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0ax by =-交于A ,B 两点,则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22bc d b a b==+,所以222AB a b =−, 122F F AB >, 22222c a b ∴−>, 可得2222244a b c a b >=+-,即:22223555a b c a >=-,可得2258c a <,所以2285c a <,所以210e <,又1e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2101⎛ ⎝⎭,27.已知双曲线22:1x y C m m λ−=+(其中0,0m λ>≠),若0λ<,则双曲线C 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 .()2,+∞C .()1,2D .()2,+∞【分析】先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再根据离心率的定义,用m 表示出离心率,进而可得其取值范围. 【详解】由双曲线22:1x y C m m λ−=+(其中,00m λ><), 得()2211y x m mλλ−=−+−, 则双曲线C 离心率()()()121121121111m m m m e m m m m λλλ−+−+−+====−−++++ 因为0m >,所以11m +>,则1011m <<+, 所以11221m <−<+, 所以12e <<C 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2.28.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为1F ,2F ,以12F F 为直径的圆与椭圆有四个交点,则椭圆离心率的范围为( ).A .2,12⎛⎫⎪ ⎪⎝⎭B .2,12⎡⎫⎪⎢⎪⎣⎭C .1,12⎛⎫⎪⎝⎭D .1,12⎡⎫⎪⎢⎣⎭【分析】根据圆的直径及圆与椭圆交点的个数可得c b >,据此可求出椭圆的离心率. 【详解】因为以12F F 为直径的圆与椭圆有四个交点,所以b c <,即22b c <,222a c c −<,222a c <,所以212e >,即22e >, 又因为01e <<,所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2⎫⎪⎪⎝⎭.29.已知1F ,2F 分别为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点P 是右支上一点,且12π3F PF ∠=,设12PF F θ∠=,当θ的。

高中数学中的椭圆与双曲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中的椭圆与双曲线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中的椭圆与双曲线知识点总结在高中数学中,椭圆与双曲线是解析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它们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个重要的数学概念。

一、椭圆椭圆是平面内到定点 F1、F2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动点轨迹。

1、椭圆的标准方程当焦点在 x 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为:\(\frac{x^2}{a^2} +\frac{y^2}{b^2} = 1\)(\(a > b > 0\)),其中\(a\)为椭圆的长半轴长,\(b\)为椭圆的短半轴长,\(c\)满足\(c^2 = a^2 b^2\),\(c\)为半焦距,焦点坐标为\((\pm c, 0)\)。

当焦点在 y 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为:\(\frac{y^2}{a^2} +\frac{x^2}{b^2} = 1\)(\(a > b > 0\)),焦点坐标为\((0, \pm c)\)。

2、椭圆的性质(1)对称性:椭圆关于 x 轴、y 轴和原点对称。

(2)范围:对于\(\frac{x^2}{a^2} +\frac{y^2}{b^2} =1\),\(a \leq x \leq a\),\(b \leq y \leq b\)。

(3)离心率:椭圆的离心率\(e =\frac{c}{a}\)(\(0 < e < 1\)),离心率反映了椭圆的扁平程度,\(e\)越接近 0,椭圆越接近圆;\(e\)越接近 1,椭圆越扁。

3、椭圆的焦半径设椭圆上一点\(P(x_0, y_0)\),焦点为\(F_1\)、\(F_2\),则\(|PF_1| = a + ex_0\),\(|PF_2| = a ex_0\)。

4、椭圆的切线方程若点\(P(x_0, y_0)\)在椭圆\(\frac{x^2}{a^2} +\frac{y^2}{b^2} = 1\)上,则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frac{x_0x}{a^2} +\frac{y_0y}{b^2} = 1\)。

圆锥曲线--椭圆_双曲线、抛物线的经典题型和相关练习

圆锥曲线--椭圆_双曲线、抛物线的经典题型和相关练习

FA P HBQ专题: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一)【学习要点】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以下方法: 1、定义法(1)椭圆有两种定义。

第一定义中,r 1+r 2=2a 。

第二定义中,r 1=ed 1 r 2=ed 2。

(2)双曲线有两种定义。

第一定义中,a r r 221=-,当r 1>r 2时,注意r 2的最小值为c-a :第二定义中,r 1=ed 1,r 2=ed 2,尤其应注意第二定义的应用,常常将 半径与“点到准线距离”互相转化。

(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而此定义的作用较椭圆、双曲线更大,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

2、韦达定理法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3、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

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 1,y 1),B(x 2,y 2),弦AB 中点为M(x 0,y 0),将点A 、B 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差后,产生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具体有:(1))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020=+k b y a x 。

(2))0,0(12222>>=-b a b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020=-k b y a x (3)y 2=2px (p>0)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2y 0k=2p,即y 0k=p. 【典型例题】例1、(1)抛物线C:y 2=4x 上一点P 到点A(3,42)与到准线的距离和最小,则点 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2)抛物线C: y 2=4x 上一点Q 到点B(4,1)与到焦点F 的距离和最小,则点Q 的坐标为 。

高中数学必修2椭圆常见题型与典型方法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椭圆常见题型与典型方法归纳

椭圆常见题型与典型方法归纳考点一 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第一定义: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1.22(2)a a 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定点12,F F 叫做椭圆的焦点,两定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椭圆的第二定义:我们把平面内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ac(0<e<1)的动点M 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个定点是椭圆的焦点,这条定直线叫做椭圆的准线,这个常数e 是椭圆的离心率.注意:当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1.22(2)a a F F =的点的轨迹是线段12F F ;当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2,F F 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1.22(2)a a F F <的点的轨迹不存在. 例 动点P 到两个定点1F (- 4,0)、2F (4,0)的距离之和为8,则P 点的轨迹为 ( ) A 、椭圆 B 、线段12,F F C 、直线12,F F D 、不能确定考点二 椭圆的标准方程一 标准方程1焦点在x 轴上 标准方程是:22221x y a b +=(其中222,0).b a c a b =->>焦点的坐标分别为(,0),(,0)c c -2焦点在y 轴上 标准方程是:22221y x a b +=(其中222,0).b a c a b =->>焦点的坐标分别为(0,),(0,)c c -3焦点位置判断 哪项分母大焦点就在相应的轴上 如 求22179x y +=的焦点坐标 4 椭圆过两定点,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可设椭圆方程为221mx ny +=(其中0,0m n >>)例 已知椭圆过两点1),(2)A B -,求椭圆标准方程5 与12222=+b y a x (a >b >0)共焦点的椭圆为12222=+++k b y k a x二 重难点问题探析: 1.要有用定义的意识例 已知12,F F 为椭圆221259x y +=的两个焦点,过1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2212F A F B += 则AB =________。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复习学案(知识点+题组练习+测试)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复习学案(知识点+题组练习+测试)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复习学案(知识点+题组练习+测试)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综合习题专题学案一、知识点总结: 1、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三种圆锥曲线都是动点运动形成的轨迹。

动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保持某种“距离”不变。

椭圆: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_____等于常数(___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即:PF1?PF2?2a?2c?F1F2(a?0,c?0,a,c为常数),则P点的轨迹为以_______为焦点的椭圆。

注意:若2a?F1F2时,点P的轨迹为________。

若0?2a?F1F2时,点P的轨迹________。

双曲线:在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距离___________等于常数(___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即:PF1?PF2?2a?2c?F1F2(a?0,c?0,a,c为常数),则P点的轨迹为以________为焦点的双曲线.注意:若2a?F1F2时,点P的轨迹为_______________。

若2a?F1F2时,点P的轨迹________。

若2a?0时,点P的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另外,定义中的_________必不可少.抛物线:平面内到定点F与到定直线l距离_______的点的轨迹。

(其中F?l)注意:若F?l,则P点的轨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x2y2椭圆:2?2?1(a?b?0),焦点在x轴上;aby2x2??1(a?b?0),焦点在y轴上. a2b2(谁的_______________,焦点就在谁的轴上。

)x2y2双曲线:2?2?1(a?0,b?0),焦点在x轴上;aby2x2??1(a?0,b?0),焦点在y轴上. a2b2(谁的______________,焦点就在谁的轴上。

)抛物线:y?2px,y??2px,(其中p?0),焦点在x轴上;22x2?2py,x2??2py, (其中p?0),焦点在y轴上。

椭圆与双曲线经典经典讲义【范本模板】

椭圆与双曲线经典经典讲义【范本模板】

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经典结论)椭 圆1. 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

2. 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3. 以焦点弦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

4. 以焦点半径PF 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5. 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上,则过0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6.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外 ,则过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点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a b +=。

7.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12F PF γ∠=,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an 2F PF S b γ∆=.8.椭圆22221x y a b+=(a >b >0)的焦半径公式:10||MF a ex =+,20||MF a ex =-(1(,0)F c - , 2(,0)F c 00(,)M x y )。

9. 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椭圆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 A 1、A 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 1P 和A 2Q 交于点M ,A 2P和A 1Q 交于点N ,则MF ⊥NF 。

11. AB 是椭圆22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00y x 为AB 的中点,则22OM AB b k k a ⋅=-,即0202y a x b K AB -=。

12. 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内,则被Po 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 +=+。

最新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知识点总结-例题习题精讲-详细答案

最新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知识点总结-例题习题精讲-详细答案

课程星级:★★★★★【椭圆】 一、椭圆的定义1、椭圆的第一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P 到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2121F F a PF PF >=+ ,这个动点P 的轨迹叫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注意: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为线段21F F ;若)(2121F F PF PF <+,则动点P 的轨迹无图形。

二、椭圆的方程1、椭圆的标准方程(端点为a 、b ,焦点为c )(1)当焦点在x 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0(>>b a ,其中222b a c -=;(2)当焦点在y 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12222=+b x a y )0(>>b a ,其中222b a c -=;2、两种标准方程可用一般形式表示:221x y m n += 或者 mx 2+ny 2=1 三、椭圆的性质(以12222=+by a x )0(>>b a 为例)知能梳理1、对称性:对于椭圆标准方程12222=+by a x )0(>>b a :是以x 轴、y 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并且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对称中心称为椭圆的中心。

2、范围:椭圆上所有的点都位于直线a x ±=和b y ±=所围成的矩形内,所以椭圆上点的坐标满足a x ≤,b y ≤。

3、顶点:①椭圆的对称轴与椭圆的交点称为椭圆的顶点。

②椭圆12222=+by a x )0(>>b a 与坐标轴的四个交点即为椭圆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0,(1a A -,)0,(2a A ,),0(1b B -,),0(2b B 。

③线段21A A ,21B B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a A A 221=,b B B 221=。

a 和b 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总结(附答案)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总结(附答案)
由 消y整理,得
由直线和抛物线交于两点,得 即
由韦达定理,得: 。则线段AB的中点为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令y=0,得 ,则 为正三角形, 到直线AB的距离d为 。
解得 满足 式此时 。
思维规律:直线过定点设直线的斜率k,利用韦达定理法,将弦的中点用k表示出来,再利用垂直关系将弦的垂直平分线方程写出来,求出了横截距的坐标;再利用正三角形的性质:高是边长的 倍,将k确定,进而求出 的坐标。
,则椭圆方程为: 将点C 代入方程,得 ,
椭圆E的方程为 ( ) 直线PC与直线QC关于直线 对称,
设直线PC的斜率为 ,则直线QC的斜率为 ,从而直线PC的方程为:
,即 ,由 消y,整理得:
是方程的一个根,
即 同理可得:

= =
则直线PQ的斜率为定值 。
方法总结:本题第二问中,由“直线PC与直线QC关于直线 对称”得两直线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设直线PC的斜率为k,就得直线QC的斜率为-k。利用 是方程
老师支招:如果只说一条直线和椭圆相交,没有说直线过点或没给出直线的斜率,就直接设直线的方程为: ,再和曲线联立,转化成一元二次方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门路。本题解决过程中运用了两大解题技巧:与韦达定理有关的同类坐标变换技巧,与点的纵、横坐标有关的同点纵横坐标变换技巧。解决直线和圆锥曲线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充分、灵活的运用这两大解题技巧。
例题3、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为 ,且在x轴上的顶点分别为A1(-2,0),A2(2,0)。
( )求椭圆的方程;
( )若直线 与x轴交于点T,点P为直线 上异于点T的任一点,直线PA1,PA2分别与椭圆交于M、N点,试问直线MN是否通过椭圆的焦点?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第一问是待定系数法求轨迹方程;第二问中,点A1、A2的坐标都知道,可以设直线PA1、PA2的方程,直线PA1和椭圆交点是A1(-2,0)和M,通过韦达定理,可以求出点M的坐标,同理可以求出点N的坐标。动点P在直线 上,相当于知道了点P的横坐标了,由直线PA1、PA2的方程可以求出P点的纵坐标,得到两条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通过所求的M、N点的坐标,求出直线MN的方程,将交点的坐标代入,如果解出的t>2,就可以了,否则就不存在。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知识点汇总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知识点汇总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知识点汇总一、椭圆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_1$,$F_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_1F_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2、标准方程(1)焦点在$x$轴上:$\frac{x^2}{a^2} +\frac{y^2}{b^2} = 1$($a > b > 0$),其中$a$为长半轴长,$b$为短半轴长,$c$为半焦距,满足$c^2 = a^2 b^2$。

(2)焦点在$y$轴上:$\frac{y^2}{a^2} +\frac{x^2}{b^2} = 1$($a > b > 0$)。

3、椭圆的性质(1)对称性:椭圆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

(2)范围:对于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a \leq x \leq a$,$b \leq y \leq b$;对于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b \leq x \leq b$,$a \leq y \leq a$。

(3)顶点:焦点在$x$轴上时,顶点坐标为$(\pm a, 0)$,$(0, \pm b)$;焦点在$y$轴上时,顶点坐标为$(0, \pm a)$,$(\pm b, 0)$。

(4)离心率:$e =\frac{c}{a}$($0 < e < 1$),反映了椭圆的扁平程度。

4、椭圆中的重要结论(1)过椭圆焦点的弦长:若弦过焦点$F_1$,则弦长$|AB| = 2a e(x_1 + x_2)$。

(2)椭圆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设椭圆上一点$P(x_0, y_0)$,两焦点为$F_1$,$F_2$,则$|PF_1| = a + ex_0$,$|PF_2| = aex_0$。

二、双曲线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_1$,$F_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_1F_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2、标准方程(1)焦点在$x$轴上:$\frac{x^2}{a^2} \frac{y^2}{b^2} =1$($a > 0$,$b > 0$),其中$c^2 = a^2 + b^2$。

圆锥曲线与方程-椭圆与双曲线(11大重点题型)高二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圆锥曲线与方程-椭圆与双曲线(11大重点题型)高二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答案】D

【 解 析 】 由题 意知 , = 2, =
3, = 1,
15
3
=
1
2
由 椭圆 的定 义知, 1 + 2 = 2 = 4 , 1 2 = 2 = 2 , 不 妨 取
∴ △ 1 2 的 周 长 为 1 + 2 + 1 2 = 4 + 2 = 6, 即A
5
4
, 2 = 2 + 2,
∴ b = 6 ,c= 10,a= 8,
2
∴ 标 准 方 程为 −
64
2
36
= 1或
2
64

2
36
= 1.
3
2
9
由 = 且 a =3, ∴ = 2 .
2
∴ 所 求 双 曲线 的标 准 方程 为 9
2
9
2
∴ 标 准 方 程为 9

81
4
= 1;

( 3 ) 设与 双曲 线
3
A.6
B.12
+
2
9
= 1 上 一点 ,椭 圆的 左、 右焦 点分 别为 1 、2 , 且

C.
9 2
2
【答案】C
【解析】由椭圆
2
25
D.2 2
故 △1 2 =
2
25
+
2
9
= 1,
=
得 = 5, = 3, = 4.
×
27
2
×
故选:C.
设 1 = , 2 = ,

A.

3
2
B.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归纳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归纳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归纳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归纳⼀. “曲线⽅程+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综合型试题的分类求解 1.向量综合型例1.在直⾓坐标系xOy 中,点P 到两点(0,3),(0,3)-的距离之和为4,设点P 的轨迹为C ,直线1y kx =+与C 交于,A B 两点。

(Ⅰ)写出C 的⽅程; (Ⅱ)若OA OB ⊥u u u r u u u r ,求k 的值。

例2.设1F 、2F 分别是椭圆1422=+y x 的左、右焦点. (Ⅰ)若P 是该椭圆上的⼀个动点,求12PF PF ?u u u r u u u u r的最⼤值和最⼩值;(Ⅱ)设过定点)2,0(M 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AOB 为锐⾓(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例3.设1F 、2F 分别是椭圆1422=+y x 的左、右焦点,)1,0(-B .(Ⅰ)若P 是该椭圆上的⼀个动点,求12PF PF ?u u u r u u u u r的最⼤值和最⼩值;(Ⅱ)若C 为椭圆上异于B ⼀点,且11CF BF λ=,求λ的值;(Ⅲ)设P 是该椭圆上的⼀个动点,求1PBF ?的周长的最⼤值.例4.已知中⼼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0,3( (1) 求双曲线C 的⽅程;(2) 若直线l :2+=kx y 与双曲线C 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 和B ,且2>?OB OA (其中O 为原点),求k 的取值范围。

例5.已知椭圆2222by a x +(a >b >0)的离⼼率36=e ,过点A (0,-b )和B (a ,0)的直线与原点的距离为23.(1)求椭圆的⽅程.(2)已知定点E (-1,0),若直线y =kx +2(k ≠0)与椭圆交于C 、D 两点.问:是否存在k 的值,使以CD 为直径的圆过E 点?请说明理由. 2.“中点弦型”例6.已知椭圆22143x y +=,试确定m 的值,使得在此椭圆上存在不同两点关于直线4y x m =+对称。

椭圆与双曲线专题

椭圆与双曲线专题

3.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4.以焦点半径PF i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2 25.若F0(x o, y o)在椭圆^7 上,则过F0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jX°2x. = 1.a b a b2 26.若F0(x o, y o)在椭圆务+告=1外,则过Po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巴则切点弦PPa b的直线方程是Xo X Lo2y-i.a2b22 27.椭圆X2」2-=1 (a >b> O)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i, F 2,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 F1PF2二,a b27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S F P F2二b2tan .2 28.椭圆脊+占=1 (a > b> 0)的焦半径公式:a b| MF! | = a ex o, I MF2 |=a -ex o( RgO) , F2(c,0) M (x o, y o)).9.设过椭圆焦点F作直线与椭圆相交P、Q两点,A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椭圆准线于M N两点,贝U MFL NF.22 2x y _ X o X y °y p- TT ~ ~2 J -2- a b a b针对性练习1. “ab v 0”是"方程ax 2+ by 2= c 表示双曲线”的()A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 22.方程 ------ + ———=1表示双曲线,则 k € ()10—k 5—kA. (5 , 10) B . ( —s, 5) C . (10 ,+s ) D . ( —s, 5) U (10,+^ )2 2解析:•••方程 一X- y= 1 表示双曲线,••• (10 — k )(5 — k ) v 0,••• 5v k v 10.10—k 5—k3 .在双曲线中,C 5,且双曲线与椭圆4x 2+ 9y 2= 36有公共焦点,则双曲线的方程是()a 22 2A. y— x 2= 1 B . X— y 2= 1 C4 42.X— 2y= 1 D4 22 X..y ———=122解析:把椭圆的方程写成标准方程X=1,9 4•椭圆的焦点坐标是(土 -5 , 0) .•••双曲线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双曲线的焦点在 x 轴上,且c =5 ,•••点(1 , 1)在双曲线上,•• -彗一一碁=1, a = — , b = 2a?= 1, a 22a 222•••双曲线的方程为 J — y 2= 1,14.过(1 , 1)点且b二 2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a22AX -y 2= 1By 2 .1 122222C .2L=1 DX 2或y— x 2= 11 1 122212. 13. 则 K OM K ABb X 。

第一讲 椭圆和双曲线

第一讲  椭圆和双曲线

第一讲椭圆和双曲线【知识要点归纳】一、椭圆和双曲线的基础知识总结【经典例题】例1:解下列椭圆问题(1)如果方程22=2x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ky取值范围是(2)已知F 1、F 2是椭圆1916=+的两个焦点过F 1的直线与椭圆交与M 、N 两点。

则△MNF 2的周长是( )A . 8B . 16C . 25D .3 2例2:解下列双曲线问题(1)双曲线122=+y mx 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 A.41-B .-4C . 4 D41(2)过点(2,-2)且与双曲线1222=-y x 有公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 A.14222=-x yB.12422=-y x C.12422=-x y D.14222=-y x (3)设P是双曲线19222=-y ax 上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023=-y x ,F 1、F 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若|PF 1|=3,则|PF 2|等于( ) A . 1或5 B .6 C .7 D . 9例3:解下列椭圆和曲线问题(1)曲线192522=+y x 与曲线192522=-+-ky k x (K>9)之间具有的等量关系是( )A. 有相等的长、短轴B. 有相等的焦距C. 有相等的离心率D. 有相同的渐进性(2)设双曲线与椭圆13627=+有共同的焦点,且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

例4:解下列问题(1)(2009湖南卷理)已知以双曲线C 的两个端点为原点的四边形中,有一个内角为60°,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2)(2009江西卷文)设F 1和F 2为双曲线12222=-by a x (0,0 b a ) 的两个焦点,若F 1 、F 2,P (0,2b )是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32B . 2C .25 D . 3(3)(08 四川卷11)已知双曲线C :116922=-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为C 的右支上一点,且|PF 2|=|F 1F 2|,则△PF 1F 2的面积等于( )A . 24B . 36C . 48D . 96例5:解下列问题 (1)(2009全国卷文)双曲线13622=-y x 的渐近线与圆()()03222 r r y x =+-相切,则r=A. 3 B . 2 C . 3 D . 6(2)如图,F 1、F 2分别是双曲线()0,012222 b a by a x =-的两个焦点,A 和B 是以O 为圆心,以|OF 1|为半径的圆与该双曲线左支的两个交点,且△F 2AB 是等边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3 B. 5 C.25 D. 31+(3)(2010北京一模14)点P是椭圆116252222=+y x 上一点,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且△PF 1F 2的内切圆半径为1,当P 在第一象限时,P 点的纵坐标为【课堂练习】1.双曲线的方程是161022=-y x ,则它的两个焦点坐标为()A. (±2,0)B. (±4,0)C. (0,±2)D.(0,±4) 2.已知方程b ay ax =-22,若实数b a ,异号,则它的图像是( ) A.椭圆,焦点在x 轴上 B.双曲线,焦点在x 轴上 C.椭圆,焦点在x 轴上 D.双曲线,焦点在y 轴上3.椭圆134222=+n y x 和双曲线116222=-y nx 有相同的焦点,则实数n 的值是( )A.±5B. ±3C. 5D. 94.方程022=++mn ny mx (0 n m )所表示的曲线额焦点坐标是( )A. (0,±n m -)B. (0,±m n -)C. (±n m -,0)D. (±m n -,0)5.曲线161022=-+-m y m x (6 m )与曲线19522=-+-my m x (5 m 9) 的( )A.焦距相等B. 离心率相等C. 焦点相同D. 渐进线相同B.与双曲线141622=-y x 有公共焦点,且过点(23,2)的双曲线方程为【课堂练习】答案 1.B 2.D 3.B 4.B 5.A6.181222=-y 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得 又直线l与坐标轴不平行………………………
故直线l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12分
3.“弦长型”
例9.直线y=kx+b与椭圆 交于A、B两点,记△AOB的面积为S.
(I)求在k=0,0<b<1的条件下,S的最大值;
(Ⅱ)当|AB|=2,S=1时,求直线AB的方程.
例9(I)解:设点A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 ,
例11.解:(1)设

∴ ,∵ ,∴ ,
∴ ,化简得: ,
经检验,点 不合题意,∴点Q的轨迹方程为
(2)由(1)得 的方程为 ,

∵ ,∴ ,∴ 。
例12.P为椭圆 上一点, 、 为左右焦点,若
(1)求△ 的面积;
(2)求P点的坐标.
(Ⅰ)若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Ⅱ)若C为椭圆上异于B一点,且 ,求 的值;
(Ⅲ)设P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 的周长的最大值.
例3.解:(Ⅰ)易知 ,所以 ,设 ,则
因为 ,故当 ,即点 为椭圆短轴端点时, 有最小值
当 ,即点 为椭圆长轴端点时, 有最大值
(Ⅱ)设C( ), 由 与坐标轴不平行)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 ,求直线l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例8.解:(I)设椭圆方程为
解得a=3,所以b=1,故所求方程为 …………………………4分
(II)设直线l的方程为 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5分
由题意得 …………………………7分
∴ . ③
将②式代入③整理解得 .经验证, ,使①成立.
综上可知,存在 ,使得以CD为直径的圆过点E.………………………13分
2.“中点弦型”
例6.已知椭圆 ,试确定 的值,使得在此椭圆上存在不同
两点关于直线 对称。
例6.解:设 , 的中点 ,
而 相减得
即 ,
而 在椭圆内部,则 即
例7.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轴上,离心率 ,焦距为
……………………………………………………11分
所以直线l的方程x-y+1=0或x+y-1=0.…………………………12分
二.“基本性质型”
例11.设双曲线 的方程为 ,A、B为其左、右两个顶点,P是双曲线 上的任一点,引 ,AQ与BQ相交于点Q。
(1)求Q点的轨迹方程;
(2)设(1)中所求轨迹为 , 、 的离心率分别为 、 ,当 时,求 的取值范围。
(Ⅰ)求曲线C的方程;
(Ⅱ)设直线 与曲线C交于M、N两点,当|MN|= 时,求直线l的方程.
例10解:(I)由已知,
…………………………………4分
……………………………………5分
即所求曲线的方程是: ……………………………7分
(Ⅱ)由
解得x1=0,x2= 分别为M,N的横坐标).………………9分

故曲线C的方程为 .
(Ⅱ)设 ,其坐标满足
消去y并整理得 ,
故 .
若 ,即 .
而 ,
于是 ,
化简得 ,所以 .
例2.设 、 分别是椭圆 的左、右焦点.
(Ⅰ)若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Ⅱ)设过定点 的直线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 、 ,且∠ 为锐角(其中 为坐标原点),求直线 的斜率 的取值范围
(Ⅲ)因为|P |+|PB|=4-|PF2|+|PB|≤4+|BF2|∴ 周长≤4+|BF2|+|B |≤8.
所以当P点位于直线BF2与椭圆的交点处时, 周长最大,最大值为8.
例4.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l: 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 (其中O为原点),求k的取值范围。
(I)求该双曲线方程.
(II)是否定存在过点 , )的直线 与该双曲线交于 , 两点,且点 是线段 的中点?若存在,请求出直线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7.(1)
(2)设 ,直线: ,代入方程 得
( )
则 ,解得 ,此时方程为 ,
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直线 不存在。
例8.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为F1 ,F2(0, ),且离心率 。
椭圆与双曲线常见题型归纳
一.“曲线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综合型试题的分类求解
1.向量综合型
例1.在直角坐标系 中,点 到两点 的距离之和为4,设点 的轨迹为 ,直线 与 交于 两点。
(Ⅰ)写出 的方程;(Ⅱ)若 ,求 的值。
例1.解:(Ⅰ)设P(x,y),由椭圆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C是以 为焦点,长半轴为2的椭圆.它的短半轴 ,
例5.解析:(1)直线AB方程为:bx-ay-ab=0.
依题意 解得
∴ 椭圆方程为 .…………………4分
(2)假若存在这样的k值,由 得 .
∴ . ①
设 , 、 , ,则 ②
…………………………………………8分
而 .
要使以CD为直径的圆过点E(-1,0),当且仅当CE⊥DE时,则 ,即 .…………………………………………10分
例2.解:(Ⅰ)解法一:易知
所以 ,设 ,则
因为 ,故当 ,即点 为椭圆短轴端点时, 有最小值
当 ,即点 为椭圆长轴端点时, 有最大值
解法二:易知 ,所以 ,设 ,则
(以下同解法一)
(Ⅱ)显然直线 不满足题设条件,可设直线 ,
联立 ,消去 ,整理得:

由 得: 或



∵ ,即 ∴
故由①、②得 或
例3.设 、 分别是椭圆 的左、右焦点, .
由 ,解得
所以
当且仅当 时,.S取到最大值1.
(Ⅱ)解:由 得

|AB|= ②
又因为O到AB的距离 所以 ③
③代入②并整理,得
解得, ,代入①式检验,△>0
故直线AB的方程是
或 或 或 .
例10.已知向量 =(0,x), =(1,1), =(x,0), =(y2,1)(其中x,y是实数),又设向量 = + , = - ,且 // ,点P(x,y)的轨迹为曲线C.
例4.解:(Ⅰ)设双曲线方程为 由已知得 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
(Ⅱ)将
由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得
即 ①设 ,则

于是 ②
由①、②得 故k的取值范围为
例5.已知椭圆 (a>b>0)的离心率 ,过点A(0,-b)和B(a,0)的直线与原点的距离为 .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定点E(-1,0),若直线y=kx+2(k≠0)与椭圆交于C、D两点.问:是否存在k的值,使以CD为直径的圆过E点?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