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青古诗
兰花淡雅的古诗

清风徐来兰香软,翠叶青青映夕阳。
幽香袅袅笼轻雾,深处雅丽别寻常。
曲径通幽心境开,兰花淡雅映绿苔。
纤茎轻雨滴露珠,芳香四溢轻飘来。
月华如水照花影,芳菲沁心迷我眸。
淡雅兰花吐芬芳,满园香气随风飘。
静林才见兰花落,微风拂面又重揭。
花香融入心灵底,清雅淡定步轻悠。
花瓣温柔轻拂舞,雅韵盈袖似行云。
兰花淡雅无言语,静流明月化悠魂。
清香如命兰花贵,淡雅芬芳满室香。
花开花落千年恋,清冽香气永留藏。
幽谷寻花谁永驻,清风送得兰花妩。
真情无言淡雅妙,柔情似水艳阳表。
盈盈芳潮融人心,淡雅独立飘逸尘。
兰花曲径寻幽处,清香袅袅入梦魂。
柔媚兰花情自长,淡雅芳馨心底藏。
花开花落一季过,岁月沧桑恋时光。
清雅如诗兰花梦,婉约飘逸入眸庭。
秀质兰花窈窕态,深情绵长心中鲜。
馨香如春兰花语,淡雅诗意细如雨。
花开花落化流年,清风吹拂心安舒。
兰花淡雅逐春风,清香盈袖引眸观。
轻飘芬芳入人心,愿与花开共婵娟。
花开花落祈岁月,淡雅幽香耐时空。
邂逅兰花心安处,清风吹拂寻梦舒。
满园香气兰花悦,淡雅芳华描绘美。
清新幽雅舞风中,芬芳溢彩绽霞辉。
以上是我为您创作的30句兰花淡雅的古诗,希望能够表达兰花的美丽和优雅之处。
如有其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
写兰的古诗

写兰的古诗写兰的古诗如下:1、《兰》宋·陆游兰叶青青不厌长,宜阴一半又宜阳。
花开多在微风外,夜静无人始有香。
2、《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3.《兰花诗》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4、《种兰》宋苏辙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5、《兰》宋朱熹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6、《咏兰诗》南北朝·萧察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7、《幽兰五首·其一》南北朝·鲍照倾辉引暮色,孤景留思颜。
梅歇春欲罢,期渡往不还。
8、《幽兰五首·其二》南北朝·鲍照帘委兰蕙露,帐含桃李风。
揽带昔何道,坐令芳节终。
9、《幽兰坡》宋·赵蕃斗坡能曲折,乱石故峥嵘。
篁竹几成蔽,幽兰何处生。
10、《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兰花》宋·李曾伯行尽离骚国,春深未见兰。
容非隐君子,甘老蕨薇间。
11、《兰》宋·王柏早受樵人贡,春兰访旧盟。
谢庭夸瑞物,楚泽撷芳名。
苍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
奚奴培护巧,苔藓绿菁菁。
12、《入忠轩书院咏兰》宋·丘葵阶庭暂托根,只与绿苔亲。
自少枝条分,不争花卉春。
轻寒青瘦硬,出槛紫鲜新。
风雨时吹洗,含芬待主人。
13、《咏兰》宋·徐鹿卿丛兰抱幽姿,结根托山壤。
所据良孤高,其下俯深广。
云气接清润,雨露从资养。
虽然翳深林,未肯群众莽。
轮蹄纷紫陌,谁此事幽赏。
幽赏纵不及,香风自来往。
14、《折枝兰》清郑燮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莲叶青青》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实践记录

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一篇好的故事或诗歌,往往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语言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针对小学五年级《莲叶青青》课文的教学实践记录,希望能够在大家的教学实践中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教材分析《莲叶青青》是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诗词,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这首诗以写莲叶绿沉沉、莲花(叶)青青的景色为主题,赞美了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观。
从内容方面来讲,这首诗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描写莲叶的颜色和状态:“绿沉沉”的形容词,形象地表现了莲叶洋溢的绿色,而“青青”则进一步说明了莲叶颜色的清新明亮。
2.描写莲叶浮在池塘上的情景:“水清无鱼影”说明了池塘的干净,而“一片孤蓬”则形象地表现了莲叶的孤傲形象,给人一种清隐的感觉。
3.描写诗人把它与闲居和与自己的条件联系起来:“闲居”说明杨万里是在宁静的地方作诗,而“亦复何言似我?”则表露了诗人将自己比作莲叶,说明自己的人生境遇与这片静谧的水景不谋而合。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词语言简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深邃,既表达了景色之美,也蕴含了思想之深。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莲叶青青》的背景及作者生平,掌握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特点,使学生能够恰当地抒发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艺术的欣赏和模仿,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水平。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在自主阅读和思考中获得快乐。
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篇关于《莲叶青青》的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该诗歌并思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该诗歌的主题是什么,它想表达什么?(2)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比较优美或有意思的地方?(3)听完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或者你想到了什么?通过课前阅读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状态中来。
2.教学导入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放映一些跟自然风景相关的照片或视频,唤起学生的自然之爱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
含青青字诗句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佚名《长歌行》3.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4.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6.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7.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8.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9.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10.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11.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1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3.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司空曙《送郑明府贬岭南》1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5.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16.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佚名《送别诗》17.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佚名《青青河畔草》18. 青溪言入此山中,武陵溪上桃花洞。
——刘长卿《送李录事兄归襄邓》19. 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20.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
八年级上下册诗词

八年级上古诗词王誉蓉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赏析: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
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
,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赏析: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的长安城,杂草丛生,满目荒凉。
诗人忧时伤乱,触景生情。
全诗由「望」着笔,情景相融。
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逐渐具体、逐渐深入。
读罢全诗,满腹焦虑、搔首而叹的诗人恍若眼前。
此诗以深沉凝练、言简意多闻名。
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
古诗中的青山意象

古诗中的青山意象先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久的吸引力。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行人无穷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川》),远行之人看着异乡青山,遥想故园景色;“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一片冷静,十分自在。
“青山”意象在诗歌中屡次出现,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从人与青山的自然关系来看,山脉往常是人类居住环境中最恒定、最醒目的存在之一,故土山脉的轮廊是游子心中最清楚的印痕。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无量芳草色,哪处故山青”(齐已《送休师归长沙宁觐》),“青山”在诗歌中常带有故土住所的象征意义: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异乡生鹤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到处伴愁颜。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后。
战乱中诗人与朋友一起走开故土,流浪江南;战乱后诗人送朋友北返,自己却要独留南方。
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
“异乡生白发”,是他们共同的命运;“旧国见青山”则是诗人对友人回到故土的想像:友人固然能够回到故土,但是田园庐舍已成一片废墟,所见也唯有青山如故,迎接游子的回来。
青山鹤发的颜色对照极为净洁醒目,委宛地表达了重回故土的愉悦与对光阴流逝的感触。
作为故土的象征,雄浑沉着的青山让游子感觉非常和蔼,而另一方面,人事来往成代谢,青山却容貌不改,万古长青。
它不单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更暗含时间的要素。
它代表一种压力,启迪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省;它供给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
“英豪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这类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获得频频表现,《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类感触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滔滔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豪。
叶青的诗句

叶青的诗句1.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许浑《谢亭送别》2.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3.山城寒陟夜飞霜,枫叶青红带夕阳。
——韩元吉《送沈信臣赴试南宫五首·山城寒陟夜飞霜》4.菊花憔悴三分雨,枫叶青红一半冬。
——陈昌时《晓程》5.桂叶青青枫叶赤,岸花红紫汀花白。
——徐庸《画》6.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
——纳兰容若《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7.公余终日坐疎亭,看得梅开梅叶青。
——萧泰来《亭坐》8.况此好颜色,花紫叶青青。
——白居易《和荅诗十首·其三·荅桐花》9.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余。
——黄庭坚《次韵子高即事》10.闻道铅华学沈宁,寒枝淅沥叶青青。
——刘商《酬道芬寄画松》11.雨暘不违时,麦高桑叶青。
——释文珦《野外即事》12.菖叶青青初出水,布谷声中耕事起。
——王炎《招魏倅项教授小饮》13.粟苗幪幪过人长,粟叶青青粟穗黄。
——周是修《种粟谣》14.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
——张华《轻薄篇》15.今年蚕悭熟处稀,采余桑叶青满枝。
——姚勉《禽言十咏·看蚕娘子得几许》16.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王勃《落花落》17.雪花散作杨花片,酒色酤来竹叶青。
——白玉蟾《晓醒追思夜来句四首·孤梦归从偃月城》18.纵横六寸甚端厚,蕉叶青花相间起。
——屈大均《乞砚行》19.芦叶青青水满塘,文鸳晴卧落花香。
——汪广洋《题宋徽宗双鸳图》20.桑树生叶青复青,知君颜色还如故。
——王祎《忆别曲·低低门前两桑树》21.轩辕黄帝今何在,回首巴山芦叶青。
——胡曾《咏史诗·洞庭》。
关于叶叶的50个诗句

关于叶叶的50个诗句1.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2.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张籍《忆远》3.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白居易《衰荷》4.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杜荀鹤《闽中秋思》5.秋来常为桂花忙,叶叶西风粟粟凉。
——仇远《赏桂》6.雨荒园菊枝枝瘦,霜染江枫叶叶丹。
——陆游《初冬·已罢弹冠欲挂冠》7.丹枫叶叶委江塘,旅况空馀古锦囊。
——董嗣杲《寓富池双泉寺三首·丹枫叶叶委江塘》8.霜染溪枫叶叶丹,翠鳞浮动汐波閒。
——杨时《登桐君祠堂》9.江上霜枫叶叶红,不堪摇落又西风。
——蔡戡《送葛谦问·江上霜枫叶叶红》10.丹枫叶叶迎春小,锦茵开处香鸾绕。
——毛奇龄《菩萨蛮·其五·为杨生催妆者,多见纸落,椽上官知书也。
最后弟子周风远,索甡和词》11.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元稹《松树》12.旋绕黄芽叶叶齐,登盘春菜脆玻璃。
——纪昀《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四·旋绕黄芽叶叶齐》13.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王镃《立春》1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15.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16.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李白《古意》17.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18.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纳兰容若《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19.叶叶扁舟古渡头,目力所至海门止。
——白玉蟾《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20.山茶及岩桂,叶叶莹如洗。
——方回《留吴田霜崖吴居士宅予仲女许其孙姻》21.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王建《宫词一百首》22.叶叶枝枝,百工允釐。
——贯休《尧铭》23.丛丛庭前萱,叶叶檐外蕉。
关于叶的古诗

关于叶的古诗1、风鸣两岸叶,月照—孤舟。
——五言·出自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2、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五言·出自唐·温庭筠《送人东游》3、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
——五言·出自唐·柳中庸《丁评事宅秋夜宴集》4、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五言·出自唐李白《树中草》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五言·出自宋·汪洙《神童诗》6、流萤与落叶,秋晚共纷纷。
——五言·出自唐·皇甫曾《秋兴》7、凋梅雪作花,机木云充叶。
——五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8、言既有枝叶,心怀便险诐。
——五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9.霜凋萎疏叶,波冲枯朽根。
——五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10、开窗闻落叶,远墅见晴鸦。
——五言·出自唐·吉师老《题春梦秋归故里》11、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
——五言·出自唐·刘长卿《秋极江亭有作》12.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五言·出自唐·李世民《初夏》13.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五言·出自唐·张仲素《春闺思》14.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五言·出自唐·杜牧《早秋客舍》15.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五言·出自唐宣宗宫人《题红叶》16.归人值落叶,远路入寒山。
——五言·出自唐·周贺《出关后寄贾岛》17、倦鹤行黄叶,痴猿坐白云。
——五言·出自宋·文天祥《晓起》18.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五言·出自两汉·佚名《别诗四首》19.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七言,出自唐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法20.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璃钟忆翠微。
杨柳青青的诗句

杨柳青青的诗句隋·佚名《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唐·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
唐·裴说《柳》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唐·罗隐《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宋·翁元龙《醉桃源·柳》千丝风雨万丝晴,年年长短亭。
暗黄看到绿成阴,春由他送迎。
莺思重,燕愁轻。
如人离别情。
绕湖烟冷罩波明,画船移玉笙。
宋·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贾至《春思二首》(其一)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宋·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宋·杨万里《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唐·温庭筠《题柳》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
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
写青杏的七绝古诗

写青杏的七绝古诗1、《清明郊外》宋代郑獬桃叶青青杏子肥,清明雨后旧花稀。
草翻蝴蝶日将晚,门掩秋千人未归。
春艳浓堪烧美酒,湖光绿好染罗衣。
柳条满插金车上,一路香尘去似飞。
2、《避地伤春六绝句》宋代葛立方菖叶青青杏蕊新,牛耕白水一犁匀。
蒨裙窥爱疏篱晚,不是沉香倚太真。
3、《又溪山堂次韵四首》宋代韩元吉梅子青青杏子红,绕城荷叶已掀风。
莫嫌春尽无花柳,犹得清樽阿堵中。
4、《浣溪沙》宋代欧阳修叶底青青杏子垂。
枝头薄薄柳绵飞。
日高深院晚莺啼。
堪恨风流成薄幸。
断无消息道归期。
托腮无语翠眉低。
5、《春日归思》唐代王翰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6、《浣溪沙》宋代晏殊青杏园林著酒香。
佳人初试薄罗裳。
柳丝无力燕飞忙。
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
为谁消瘦减容光。
7、《古断肠曲三十首》宋代周端臣被拥娇寒晓梦春,起来无事翠眉颦。
金瓶拈得双青杏,掐破中心见个人。
8、《山行》宋代陆游闲人日日得闲行,况值今朝小雨晴。
水浅游鱼浑可数,山深药草半无名。
临溪旋唤罾船渡,过寺初闻浴鼓声。
小醉未应风味减,满盘青杏伴朱樱。
9、《初夏出游》宋代陆游泥黦棕鞋雨垫巾,闲游又送一年春。
长歌聊对圣贤酒,羸病极知朝暮人。
废堞荒郊闲吊古,朱樱青杏正尝新。
桃源自爱山川美,未必当时是避秦。
10、《柯桥客亭》宋代陆游小市初晴已过春,朱樱青杏一番新。
灞陵老子无人识,暂借邮亭整角巾。
11、《春晚雨中作》宋代陆游冉冉流年不贷人,东园青杏又尝新。
方书无药医治老,风雨何心断送春!乐事久归孤枕梦,酒痕空伴素衣麈。
畏途回首涛澜恶,赖有云山著此身。
12、《春暮》宋代张耒春尽空余白日长,枝头青杏已堪尝。
人闲帘幕燕相语,风暖园林柳半黄。
病里不知时节换,老来都减少年狂。
残风浊酒应堪在,更遣流莺送几觞。
冯醒《莲叶青青》说课稿

河南省第九届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莲叶青青》说课稿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冯醒《莲叶青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莲叶青青》。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莲叶青青》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祖母精心种莲、无私送莲的事。
作者通过对人物言行、心理的描写,将祖母种藕的用心,呵护莲叶的细心,看到莲叶长大后请街坊们欣赏的热心,以及毫不犹豫为陌生小孩剪莲治疮的爱心等一幅幅鲜活感人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表现了祖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淡雅,一个“爱”字贯穿始终,令人回味无穷。
本单元的训练点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莲叶青青》是三篇精读课文中的第一篇,承载着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的核心任务。
四年级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概括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辅导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主动积累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这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把“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培养概括能力”作为本次教学的第二个目标,由于该目标的达成关乎到能否有效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所以我将其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文内容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它仅仅是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媒介,是一个例子,教师应该以“例”教法,以“例”练能,教课文必须向教语文转身,因此,我把“引导学生采用“批注”的方法,抓住重点语句读懂课文,感悟祖母善良品质”作为第三个教学目标。
鉴于这一方法学生或有所耳闻但不曾运用,或略知一二但尚不得法,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故将其作为教学难点。
除此之外,我还做了如下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莲叶形状的小组学习记录卡。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氛围,圆满完成本次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启发谈话法、示例演绎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组织和推进课堂,同时,采取合作研讨法、自主探究法、体验交流法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植言语能力和智慧。
关于青青的149个诗句

关于青青的149个诗句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长歌行》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青青河畔草》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7.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8.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9.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
——白居易《闲游即事》10.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张仲素《春闺思》11.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1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13.杨花白白绵初迸,梅子青青核未生。
——杨维桢《漫兴七首》14.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陈子昂《修竹篇》15.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张旭《春草》16.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17.谁怜弃置久,却与驽骀亲。
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
——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18.经冬野菜青青色,未腊山梅树树花。
——杜牧《句》19.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
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白居易《有木诗八首》20.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贯休《春送僧》21.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22.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
——温庭筠《送李亿东归》2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村居》24.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诗经》25.寒食飞红满帝城。
慈乌相对立,柳青青。
——姜夔《小重山令·寒食飞红满帝城》26.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诗词大会闯关宝典3级100首(诗文原文)

诗词大会闯关宝典三级100首诗词诗经·小雅·苕之华【先秦】佚名苕之华,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诗经·秦风·无衣【先秦】佚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邶风·静女【先秦】佚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蒿里【汉】汉乐府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汉】汉乐府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别歌【汉】李陵径万里兮度沙漠。
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汉】佚名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龟虽寿【三国】曹操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别范安成【南朝】沈约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兰叶青青不厌长屈大均诗词含义

兰叶青青不厌长屈大均诗词含义嘿,你知道屈大均的诗词里“兰叶青青不厌长”这句有多妙吗?咱就
拿这兰叶来说吧,它那青青的样子,就好像永远都不会厌倦自己一直
生长似的。
就好比那孜孜不倦追求梦想的人,一直向前,永不停歇呀!
你想想看,兰叶在那安静地生长着,不管周围环境怎么变化,它都
自顾自地青着,长着。
这多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呀,不管遇到多少
困难和挫折,依旧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兰叶青青不厌长”,这里面蕴含的可不只是对兰叶的简单描写呀!
它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一种态度,一种对生活、对成长的态度。
它好像
在说:嘿,别着急,慢慢来,一直保持着那份向上的劲儿就行!
再想想,我们在追求自己目标的时候,不也应该像兰叶一样吗?不
急躁,不放弃,一直努力生长。
哎呀,这诗句真的是越琢磨越有意思呢!
屈大均用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就把那种生生不息的感觉给描绘出来了。
这不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嘛!它能让我们在看似普通的事物中发
现深刻的道理。
我觉得呀,这句诗就是在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那份
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就像兰叶青青,永远不厌长一样。
我们要在自
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绽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
光彩!你说是不是呢?。
有关叶子的诗句古诗短

描写叶子的诗句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佚名《江南》2、“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3、“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5、“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6、“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曾几《苏秀道中》7、“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8、“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9、“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李商隐《赠荷花》10、“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佚名《氓》11、“一字无题外,落叶都愁。
”…………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12、“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秘演《山中》13、“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14、“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佚名《桃夭》15、“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李白《古意》16、“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张九龄《答陆澧》17、“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王夫之《初度口占·辛丑》18、“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19、“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20、“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
”…………陈师道《妾薄命·为曾南丰作》21、“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李东阳《柯敬仲墨竹》22、“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佚名《庭中有奇树》23、“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佚名《长歌行》24、“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25、“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莲叶青青

夏天,湖面一望无边的莲叶,忽然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心 里急急忙忙地寻找着合适的句子。古人歌咏荷花的诗句不少, 可仿佛都不是我要找的。在那些斑驳陆离的句子里,渐渐浮出 祖母的笑脸,淡淡的笑着,把我的心事照亮。
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假如祖 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分送给许多人吧。 其实,每一个从莲叶旁走过的人,都 分享着一份清凉——这 是一个太平凡的联想,可我还是要把它写下来,因为我想起了 我的祖母,祖母的微笑真是令人难忘呢。
老太太却念念有 词地说“真是一物降 一物,凉气逼暑气, 荷叶派上了大用处, 不开花也罢了。”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 “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 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 条。
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 荷花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课文明明一直在写祖母,为什么以 《莲叶青青》为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第十册
语文
设计、制作: 石秋宏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第十册
29 莲叶青青
执教:石秋宏
斑驳陆离 种藕 种下去 糊到 胳膊肘 蔫了 一物降一物
生疮 剪莲 萧条
自由朗读课文2至4自然段,用“——” 划出最能表现祖母喜爱莲叶的句子。
河泥 隔年 守着 长出 欣赏
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 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 食。
隔年的种藕 早已挑好,祖母 自己一枝枝种下 去,弄得两手污 缸不让孩 子们靠近,说是人呼 出的热气,会让小叶 子蔫了。
小荷叶终于长 出来了,那是一片 太小太小的叶子。 孩子们都不当回事, 祖母却是一脸欣喜, 就像看一个新生的 孙子。
包含带有青青的诗句诗词

包含带有青青的诗句诗词1、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2、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张惠言《木兰花慢》3、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响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高骈《边方春兴》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5、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6、东风杨柳欲青青。
烟淡雨初晴。
——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7、越王城下草青青,眺远须登第几层——仇远《登宾林应天塔》8、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张旭《春草》9、江春不愿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10、章台柳,章台柳,从前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韩翃《章台柳·寄柳氏》11、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12、翠烟浮垅麦初齐,社树青青独鸟啼——陈宪章《古耶道中有怀》13、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14、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贯休《春送僧》15、青青一树难过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白居易《青门柳》16、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郑燮《淇澳青青水一湾》17、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聂胜琼《鹧鸪天·别情》18、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19、章台柳,章台柳,从前青青今在否?——韩翃《章台柳·寄柳氏》20、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二首·其一》2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22、渡头杨柳青青。
枝枝叶叶离情。
——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2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24、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全诗词意思及赏析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全诗词意思及赏析词的上片,主要写行人欲留不得,醉解兰舟去的情景。
“留人不住”四字,将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描绘得淋漓尽致,一个是再三挽留,一个是去意已决,毫无留恋之情。
“醉解兰舟去”,恋人喝醉了,一解开船缆就决绝地走了。
“留”而“不住”,又为末两句的怨语做了铺垫。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二句紧承“醉解兰舟去”,写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经的风光。
江中是碧绿的春水,江上有婉转的莺歌,是那样的宜人。
当然,景色的美好只是女子的想象,或许更是她的期望,即使他决然地离开了她,她也仍旧希望自己的情人在路上有美景相伴,可见痴情至深。
“过尽”两个字,暗示女子与恋人天各一方的事实,含蓄透露出她的忧伤。
词的下片,主要写女子的相思之情。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情人已经走了很久,不见踪影,但女子依旧站在那里。
堤边杨柳青青,枝叶茂盛繁多,千丝万缕,依依有情,它们与女子一起伫立于渡口,安静凝望远方。
古人有折柳枝送别的习俗,所以“枝枝叶叶”含有离情的意思,此处即借杨柳的枝叶来暗示女子黯然的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所表达的感情非常激烈。
女子负气道:“以后你不必给我寄信了,反正我们之间那犹如一场春梦的欢会没有留下任何凭证,你的心里也没有我的位置。
”“画楼云雨”四个字道出了女子与男子曾经的美好过往,只可惜男子决然绝情。
相守的期盼落空之后,她只有怀着无限的怨恨选择放弃,从特意提及“锦书”可知,女子内心并不想如此决绝,只是无可奈何罢了。
这首词在技巧上运用了很多对比方法:一个苦苦挽留,一个“醉解兰舟”;一个“一棹碧涛”、晓莺轻啼,一个独立津渡、满怀离情;一个意浅,一个情深,让人一目了然。
在结构上,亦是先含情脉脉,后决绝断念。
结尾二句虽似负气怨恨,但正因为爱得执著,才会有如此烦恼,所以更能反衬出词人的一片痴情。
此词刻画细腻,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一个女子痴中含怨的微妙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
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月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chóu)躇(chú)。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ang)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暮江吟
(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②铺水中,
半江瑟瑟③半江红。
可怜④九月初三夜⑤,
露似真珠⑥月似弓⑦。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戢轻舟,梦入芙蓉浦。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