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导学案

合集下载

1.2人口迁移导学案中图版

1.2人口迁移导学案中图版

1.2⼈⼝迁移导学案中图版⼈⼝迁移导学稿(学⽣版)⼀、课题:⼈⼝迁移(中图版必修⼆、第11--16页)⼆、课型与课时:陈述性知识课2课时三、学习⽬标1、了解⼈⼝迁移的概念。

2、注意区分国内⼈⼝迁移与国外⼈⼝迁移的特点。

3、理解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重点:有关⼈⼝迁移的概念。

难点:影响⼈⼝迁移的因素。

四、学习内容及程序(⼀)基础知识回顾1、什么是⼈⼝迁移。

2、世界⼈⼝的特点。

(⼆)课前⾃主学习内容与要求【活动1】请结合教材P11-12进⾏以下探究1、概念:⼈们出于某种⽬的,移动到①之外,改变其②的⾏为。

2、⼈⼝迁移类型永久迁移、③迁移,⾃发迁移、④迁移,⑤迁移、集体迁移,⾃愿迁移、⑥迁移,⑦⼈⼝迁移、国内⼈⼝迁移。

【针对练习】1.下列对⼈⼝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凡是⼈⼝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均为⼈⼝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迁移的范畴C.我国⼤学⽣赴美留学攻读硕⼠、博⼠学位,属于⼈⼝迁移D.属⼈⼝迁移范围的⼈⼝迁移,其空间移动距离必须达到1 000千⽶以上下图为“⼈⼝迁移⽰意图”。

据此回答2~3题。

2.若此图表⽰近现代世界⼈⼝迁移的主要⽅向,则该图可表⽰()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北美C.从⾮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洲【活动2】结合教材P11-13页,完成以下内容。

1、国际⼈⼝迁移(1)新⼤陆发现前:⼈⼝迁移主要集中在⑧。

(2)新⼤陆发现后:出现了⼤规模的⼈⼝⑨__________活动。

(3)⼆战后国际⼈⼝迁移的特点a.⑩(劳务输出)为其主要形式。

b.?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c.发展中国家?移民到发达国家。

d.⼈⼝迁移?发⽣了⼀些变化。

2、国内⼈⼝迁移(1)不同时期的表现a.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北宋靖康之难,使⼈⼝⼤规模地由向?、迁移。

b.清代⾄新中国成⽴前:“闯关东”:?_______⼀带⼈⼝迁往?“⾛西⼝”:?⼀带⼈⼝迁往等地c.新中国成⽴⾄改⾰开放前:⼈⼝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国家有组织地移民⽀援⼯农业建设。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中国人口迁移》学案新人教版【考点搜索】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2.新中国成立后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3.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教材分析】◆知识纲要◆学习目标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2、新中国成立后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3、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迁移方向◆学习重点建国以来的人口迁移概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到80年代中期。

这个阶段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户籍(即户口)管理制度控制很紧,人口迁移数量小,频率低,规模不大。

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户籍管理制度也随之放松,并且在城市中取消粮油副食品定量配给供应制度后,农村人口进城由“一发不可收”到迅猛增长的地步。

◆学习难点80年代以来的“民工潮”,算不算人口迁移?在严格定义上看,我国80年代以来的农民进城打工,或者说“民工潮”,这些流动人口,其中的大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人口迁移。

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的居住地一般并不“长期”或者“永久性”改变,改变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例如,大多数进城民工,“户籍”仍在原籍。

因此,教材用语是“当年全国流动人口就达到2000多万”和“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等。

◆重要图释图1.19《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流动人口示意》。

分析这一时期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流动方向及其成因并与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进行对比。

【学习策略】学习本节内容主要分三部分:一是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二是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三是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

把握人口迁移的的特点、方向、原因,通过列表对比的方法,增强理解。

【教学内容】1.6 中国人口迁移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1、自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

人口迁移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课标展示】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3.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用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课前预习案】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

2.人口迁移(1)定义:人口_______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__________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问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国际迁移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

(3)国际迁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国内迁移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___________进入另一个___________定居的现象。

由_________到________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二、我国当代的人口迁移阅读教材P19页“我国当代人口迁移”填写下表。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是__________(或排斥力)与___________(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人口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不协调的___________,从根本上导致了人口迁移。

3.主要影响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_________的地域差异,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而环境恶化、__________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一般来说,地域间的__________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频繁。

①经济发达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落后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改变了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进而影响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

12人口的迁移导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12人口的迁移导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第2节 人口迁移学习目标:1. 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2. 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 结合历史知识及实际案例,分析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成因。

思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阅读课本第10页第12页,完成以下内容1. 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 的空间流动行为。

2. 判断标准:人口迁移具有两个属性,即 属性和 属性。

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 变化。

空间属性:必须迁出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要跨越 界限。

3. 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包括 、 和 。

(2)国内_人口迁移: 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 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4.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1)推力:留住在这里生活的人 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

(2)拉力:促使原居民 的因素。

5.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早期人口迁移:主要受 影响; (2)现代人口迁移:主要受 影响。

二、国际人口迁移阅读课本第12页第13页,完成以下内容三、我国人口迁移阅读课本第14页第15页,完成以下内容1. 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有政治、 、战争、灾害等。

2.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议1. 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①外出度假、旅游。

①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外省读书。

①王艳从甲县 A 中学转到乙县 B 中学读书。

① 2015 年在德国难民营生活的叙利亚难民。

2.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① 19 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①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①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并定居。

检下图为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

深圳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

据此完成1~3题。

1. 从资料可以看出 ( )A.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单一B.人口来源地都集中在大城市C.吸引人群应以中老年为主D.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2. 深圳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优美B.城市等级较高C.经济发展迅速D.文化底蕴深厚3. 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位于广东省,与此现象关系密切的因素有( )①城市间距离 ①发展水平差距 ①就业机会①语言沟通 ①风俗习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高中地理 1.3人口迁移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 (2)

高中地理 1.3人口迁移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 (2)

人口迁移【使用说明与要求】1.学生运用导学案填充预习内容,达到快速阅读教材粗线条了解教学要点。

2.通过合作探究,对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细化教学。

3.通过拓展练习学会知识运用。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一.人口迁移1.概念:指人们变更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迁移和迁移两种类型。

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原理)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土壤、、地形、资源等。

2.经济因素:①影响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地区人口迁入率较低。

②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的大规模开发,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③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口迁移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3.政治因素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②战争:4.社会文化因素①文化教育②家族和婚姻③宗教信仰④种族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合作探究】1.如何区分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各有何影响?【拓展练习】1.近现代世界人口主要迁入地有A、中国B、美国C、印度D、英国2.导致我国20世纪70年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有A、自然灾害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C、民工潮D、城市化3.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A、水土流失B、地震C、洪涝灾害D、大型工程建设4.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迁移A、频率越来越小B、范围越来越小C、规模越来越大D、距离越来越近5.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A、较高的保密性B、较强的组织性C、较长的距离D、较长的时间6.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①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③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迁入城市④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8.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是①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加②人口数量减少③人口素质提高④初婚年龄提高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9.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农村D.由城市到城市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口迁移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1.基础要求: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状况。

2.核心要求:利用有关资料或图标分析某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一、基础概览1.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

3.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

其中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预习思考1、我国古代人口迁移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特别提示,目前我国庞大的民工潮由于其定居地并没有发生改变故不算人口迁移而是一中.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课堂活动:比较二战前后,由迁出地变为迁入地有,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有,始终是迁入地的是。

3.4.人口迁移的意义总的来说人口迁移可以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其他因素〖基础过关〗北京市某学生的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定居;爸爸在北京寻找到好的工作后携全家落户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现在全家在美国定居。

分析所给材料,回答1-3题。

1.该同学的爷爷一家的迁移属于A.短期流动B.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C.经济因素迁移D.政策因素迁移 1.关于该同学的爸爸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B.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C.爸爸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D.爸爸的迁移方向是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该同学的叔叔的迁移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劳务输出C.政治因素迁移D.集团性迁移下图是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是A.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组织B.环境恶化C.经济差异D.投亲靠友6.下图是我国80年代下半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表现为。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导学案设计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导学案设计

1.2人口的迁徙导教案(上)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虑问题)一、人口迁徙的空间形式1、人口迁徙的观点:人们出于某种目的,挪动到以外,改变其2、人口迁徙的种类:永远性迁徙、迁徙;自觉迁徙、迁徙、集体迁徙;自觉迁徙、人口迁徙、国内人口迁徙的行为。

迁徙迁徙3、国际人口迁徙⑴新大陆发现前,人口迁徙主要集中在。

⑵新大陆发现后,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活动。

⑶二战后国际人口迁徙的特色:①(劳务输出)为其主要形式。

②数目增添,连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移民到发达国家。

④人口迁徙发生了一些变化。

4、国内人口迁徙⑴不一样期间的表现①古代历史期间:西晋永嘉之乱、唐朝由向迁徙。

②清朝至新中国成立前:“闯关东”:“走西口”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援、工农业建设。

④改革开放后到目前:人口迁徙规模地域迁徙。

⑵重要形式:的人口迁徙。

从、北宋靖康之难,是人口大规模的一带的人口迁往一带的人口迁往、等地迁徙较少,主要表现为国家有组织地移民支,主要表现为从地域向向的迁徙是目前生界各国特别发展中国家广泛人口迁徙现象。

第二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1、对于人口迁徙观点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域之间的空间挪动,均为人口迁徙B.参加国际旅行活动属于人口迁徙的范围C.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徙D.属人口迁徙范围的迁徙人口,其空间挪动距离一定达到1000千米以上★★2、以下人口的空间挪动现象,属于人口迁徙的是()A.某老人去外处旅行B.某学者出国讲学C.某家庭乔迁新居D.三峡移民★★3、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徙的主要种类是()A.乡村到城市B.城市到乡村C.乡村到乡村★★4、二战前后都是人口主要迁出地的是()D.城市到城市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5、以下地域在国际人口迁徙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A.亚洲B、拉丁美洲C、欧洲D、大洋洲★★6、20世纪80年月中期以来,我国迁徙的特色有()A.从城市迁往乡村B、规模小、频次低C、由内陆迁往边疆D、流感人口大量增添★★7、读以下图,联合国情剖析,当时我国人口迁徙的方向和年纪组成是()①城市迁往乡村②乡村迁往城市③人口浓密地域迁往人口稀少地域④人口稀少地域迁往人口浓密地域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A、②③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8、左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徙表示图。

《人口迁移》 导学案

《人口迁移》 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能够区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2、了解不同时期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方向。

3、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并能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2、难点(1)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综合评价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①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②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③定居地的变更。

2、分类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 1 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二)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方向1、 19 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方向: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

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方向: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

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淡水: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等。

交通和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迁移。

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会促进人口迁移。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1.2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1.2人口迁移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确定3.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婚姻家庭因素C.经济因素D.政治因素4.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农村D.由城市到城市5.工业社会人口迁移的目的是追求( )A.食物B.人地关系的协调C.土地D.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及市场的优化配置6.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东南部劳动力不足③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④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东营、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优越B.重大政治改革C.经济发展变化D.矿产资源的开发8.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C.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

9.读山西、内蒙古、河北三省区局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图中A、B、C、D四箭头表示的人口迁移类型分别是:A ;B ;C ;D 。

(2)按人口迁移地理范围划分图中箭头表示的人口迁移是。

(3)图中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上的不平衡,不同地区的环境有很大差别。

(4)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地的,并对合理利用剩余、提高、保护等产生积极作用。

■课堂小结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人口的迁移》 导学案

《人口的迁移》 导学案

《人口的迁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

2、掌握不同时期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

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3)人口迁移对地区的影响。

2、难点(1)分析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

(2)综合评价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1、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按照迁移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

(三)国际人口迁移1、 19 世纪以前(1)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2)方向: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特点: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2)方向: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中东产油国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四)国内人口迁移1、古代(1)原因:主要是战乱、自然灾害等。

(2)方向: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2、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1)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方向:由东部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东北、西北和西南等边疆地区。

3、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1)特点: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方向: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五)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的影响(1)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2)不利影响: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可能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

2、对迁出地的影响(1)有利影响:加强了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1.2人口迁移(1)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1.2人口迁移(1)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1.2 人口迁移导学案学校年级课题人口迁移概念及影响人口迁移因素课型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学习目标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主学习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__________的__________,称为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的自然增长和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称为人口的机械增长。

区域人口___________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___________;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_____________。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2.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__________的地区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________。

②环境问题、_________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________作用。

受其影响,人们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_______机会多的地区。

②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课堂探究探究一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应为长期或永久的;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区界线。

图示如下:探究二区域人口数量变化认识人口区域人口的数量变化,一是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它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二是考虑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死亡率探究三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方面考虑。

探究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迁出地(推力因素)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一些困难,如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传统文化观念(父母在,不远游)、路途遥远等迁入地(拉力因素)就业机会少就业机会多自然灾害风险多,收入不高收入稳定、收入高医疗、教育条件差医疗、教育条件好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差生活条件与社会福利好公共设施差公共设施好居住、交通与通信条件差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好环境质量差环境质量好环境恶化、土壤贫瘠、气候恶劣环境优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2.自然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使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的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土壤及土地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同时土壤肥力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大庆油田的开发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中国汶川新城镇的建设3.社会经济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经济发展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人口迁移》 导学案

《人口迁移》 导学案

《人口迁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2、能够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规律。

3、探讨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一般来说,人口迁移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二是时间较长,通常为一年以上;三是定居地发生改变。

(二)人口迁移的类型1、按照迁移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 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按照迁移的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城市化)、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逆城市化)、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土壤: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从而影响人口迁移。

水源: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而吸引人口迁入。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促进了人口迁移。

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3、政治因素政策: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导致人口迁移。

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加速城市化进程。

可能会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导学案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导学案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掌握并会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主学习】
一、人口的迁移
1.何为人口迁移?它与人口流动有何区别?
2.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哪些类型?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2)国内人口迁移(以我国为例)
3、意义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补充下表)自然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因素
政治因素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合作探究】
活动1:1.如何界定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活动2:我国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什么?探究其原因
1).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读教材P20“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和“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探究如下问题。

(2)由“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探究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方向。

(3)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3:判断下列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①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②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③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④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在日本的外国人很多撤离了日本
⑤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
小结:
【课堂检测】【课后作业】见《学海导航》P 18-19课后反思:。

《人口的迁移》 导学案

《人口的迁移》 导学案

《人口的迁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二、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离开自己原来的居住地,迁移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作人口迁移。

而短期离开居住地的外出活动,如出差、旅游、探亲等,不属于人口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分类1、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 1 年)的迁移活动。

(2)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按照迁移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的迁移。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气候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如气候恶劣的地区人口往往向气候适宜的地区迁移。

(2)土壤:土壤的肥沃程度影响农业生产,从而影响人口迁移。

(3)水源:水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水源缺乏的地区人口往往向水源充足的地区迁移。

(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吸引人口迁入。

2、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人口迁入。

(2)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3、社会因素(1)政策:国家政策,如鼓励人口迁移的政策,会促进人口迁移;限制人口迁移的政策,会抑制人口迁移。

(2)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会促进人口迁移。

(3)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人口迁移影响较大。

(四)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1、古代人口迁移特点:规模较小,迁移距离近,迁移目的主要是为了躲避自然灾害、战争等。

人口迁移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人口迁移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新人教版必修二人口迁移导学案(原卷+答案)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人口移动有时数量少,有时却是成批的大规模移动。

我们把涉及人口________发生________或________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___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________增长和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________增长。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________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________区。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动力机制: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________(排斥力)与迁入地的________(吸引力)共同构成。

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________,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________,促使人们迁入。

2.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________,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________优美、气候宜人和________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

3.影响人口迁移的人文因素(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起着________作用。

各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____的差异,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________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________的地区。

(2)社会因素:________、军事、________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向从欧洲到________、大洋洲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________、北美、西亚、北非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________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________、严重的________、战乱等。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导学案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导学案

【学习目标】1.区域认知:了解国际和中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能够总结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资料和身边的案例,能够说出自身所在区域人口迁移的状况及原因。

4.人地协调观:理解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难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背景。

2.利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课前预习】(一)人口迁移定义:影响:类型:(三)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2.经济因素(四)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分析要素推力拉力经济交通社会政治【合作探究1】国际人口迁移特点读图1-2-1和图1-2-2,结合实例,简要说明不同历史阶段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提示:可从人口迁移时间、规模、方向(包括迁出地和迁入地)、距离,以及迁移目的和形式等方面说明。

【知识拓展】:外籍劳工外籍劳工是指以劳务输出形式出现的短期性、临时性或季节性向异国流动的工人。

目前世界各地的外籍劳工总数达三四千万人,以美国、西欧发达国家以及中东石油生产国最为集中。

其中美国是外籍劳工最大的聚集地,来自邻近的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外籍劳工达一千万以上,此外还有数百万“非法”移民。

影响:对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引入外籍劳工,一方面可以弥补本国劳动力的不足,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并节省大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费用,但另一方面容易滋长当地的排外情绪,引发种族纠纷等。

对于人口增长率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居民出国务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外汇收入,缓解本国的人口压力,但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劳动力大量外流,无疑会对本国发展造成损失【合作探究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思考:读图1-2-4,简要说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时间15-19世纪二战以后目的:距离:方向:形式:规模:工业化前:【知识拓展】:“闯关东”“关东”原来指山海关以东一带地区,后泛指东北各省。

【人口迁移】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人口迁移】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人口第2节人口迁移1.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结合地理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影响难点: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或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人口机械增长: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3.人口数量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和共同决定的。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 )与迁入地的( )共同构成。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优美、宜人和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

、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因素:因素。

其他因素:、、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前,以、移民为主二战后,人口从国家流向国家,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2.国内人口迁移(1)规律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严重的、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工业化以后,人口从向的迁移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

(2)我国人口迁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分为阶段。

1949-改革开放前,国家实施和严格的,国内人口迁移是、地进行。

改革开放后,在快速和的推动下,大量人口向迁移,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新华社北京2018年12月25日电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

《报告》指出,2010~2015年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016~2017年,流动人口缓慢下降。

下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3)近两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什么?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里中学的老师,小学时每年夏天,萧湘都随着妈妈去北京度假;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变化:
1.迁移方向: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

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

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估计,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2.迁移原因——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总体上特点 ——
(原因:这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1.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教材20页表1.6)
2.人口迁移的方向(教材21页表1.7)
净迁出地区——
持平地区——
净迁入地区(共24个省区)——
3.人口迁移原因(7点)
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总体上特点 ——
因为1984年,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控制。

(深层次原因祥见教材22~23页阅读材料: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

第二,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

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1.人口迁移方向:(教材21页图1.18)
2.人口迁移原因(目的):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关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直接原因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移民支边
B.耕地资源的大量开发
C.战争频繁
D.自然灾害
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
A.数量少、规模小,多自发行为
B.数量多、规模大,主要受政策制度的影响
C.数量多、规模大,多自发行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移民支边 战争 自然灾害等
D.数量少、规模小,主要受政策制度的影响
3.80年代,我国出现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
B.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D.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
4、1954年~1984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迁出与迁入持平的省区是
A.山西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5、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过剩
B.开发矿产资源,支援国家建设
C.城乡和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额
D.80年代初国家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
二、综合题
1、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柱状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 _____ 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最主要的是______ 和______ 。

(4)与80年代以前相比较,人口由净迁出地区转为净迁入地区的有:
A.辽宁
B.山东
C.四川
D.上海
(5)近年来我国东部一些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①乡村城市化速度加快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③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④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②④
2、对比教材中的表1.7和图1.19,找出80年代中期前后人口迁移发生反方向变化的省区?试简单分析其原因
1.5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二、(1)吸引人口排斥人口无关(2)迁入地迁出地中间障碍(3)错误是图中
人口迁入地拉力因素(+号)少于推力因素(-号)(4)③④①②⑤
1.6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C
二、综合题
1、(1)逐年增加(2)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的城市和工矿地区(3)自发
务工经商(4)AD (5)D
2、辽宁、上海由人口净迁出转为人口净迁入;河南、安徽、浙江、湖南、广西等由人口净迁入转化为人口净迁出。

辽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相对集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基地。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较多的劳动力。

而河南、安徽、湖南、广西等农业人口相对较多,很多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过剩;浙江外出经商的人口比例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