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语义与文化
对于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这种比喻通俗 易懂,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高权 力距离(high power distance)的文化,即受 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等级关系,对 于年长的、地位高的和有权势的人应该表示 尊重。上文婆婆和媳妇的关系就是这种价值 观的真实写照。而这段文字把计划经济下政 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比作这种婆媳关系来论 述,确实恰到好处,但对于家庭结构、成员关系 完全不同英美读者来说,却是难以理解的。
常敬宇先生(1995:2)在《汉语词汇与文化》 一书中将词汇分为:文化词汇和一般词汇。 文化词汇是指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特别 是包含在习语、谚语、俚语和歇后语里的那 些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 间接的反映,其蕴含着某一民族或社会团体 所固有的或特定的传统和思想特征,是各民 族之间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媒介,具有浓重 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性。” 而一般词汇不具有文化词汇的特点,而只有表 层的概念含义。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如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 已成为软弱多情 男子的代名词, “林黛玉”已成为多愁善感、 弱不禁风一类女子的同义语,鲁迅笔下的 “阿Q”已演变具有“自欺欺人”、“自我嘲 解”等特指意义的“阿Q”精神, Hamlet(哈姆 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 公。哈姆雷特在为父复仇问题上,忧虑重重,既 怕泄密,又怕鬼魂是假的,还怕落入坏人圈套, 因此终日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 现在人们把Hamlet用来喻指“优柔寡断,犹豫 不决的人或行为”。
美国语言学家Lado(1957)在《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一书中总结出词汇文化差异 的3中情况:形式相同,意义不同(same form, different meaning);意义相同,形式不 同(same meaning, different form);同形同义, 分布不同( same form, same meaning, different distribution )。
语言与文化
人们已经习惯了考上大学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考上大学
将来就能过安稳舒适的城里生活。在农村人看来,考上大学就是 鲤鱼跳上了龙门,就是公鸡飞上了梧桐。正是因为以前有这种想 法,很多农村人理解了再穷不能穷教育,( 砸锅卖铁 )豁出老 命也要供子女上大学。
人生好比(五味瓶 ),苦辣酸甜存其中。 有时甜多占主位,也 有些许苦味掺。 有时苦辣占优势,也有丝丝甜味显。
要斗私批修,什么烟?
• 甲:革命无罪,一号烟。 乙:造反有 理,两毛钱一盒。
• 甲:不怕苦,这是钱。 乙:不怕死, 找你三毛。
从语言看民族文化心理:男尊女卑
人们认为妇女愚昧 无知、地位低下
“妇人之见”、 “男子汉不同妇人一般见识”
“家里的”、“内人”
“夫唱妇随”
歧视妇女
“奸”,“婪”,“嫉”,“媚”
龙
中国龙是一种祥兽
西方龙则是邪恶的代名词
• 西方的“龙”是一种怪兽。早在4000年前,西方神话 故事中就出现了被称“Dragon”的怪兽,在大部分希腊 神话中,龙都是扮演着屡屡被神和英雄击败或被愚弄的 对象。大约在公元2世纪,欧洲龙的形象出现了比较大 的变化,它有毒,能喷火,长着蝙蝠状的大翅,腆着大 肚子,怪模怪样而且贪财、狡诈、残暴。常以人或动物 为食,喜欢呆在储藏金银和宝藏的地方,在《圣经》故 事中,魔鬼撒旦化成一条大红龙,尾巴扫过了1/3的天 上星辰,它有七个头,每个头上都戴着王冠,贪婪地吞 吃着新生的婴儿。于是,西方龙就从“守财奴”堕落成 了最邪恶的魔鬼,被描述成罪恶、狡诈和残忍的代表。
添茶,有的地方是小姑子提壶。这目的也是"和"
之意,借敬茶而进村中各家之门,联络亲情,以
便日后行走方便。这种"认门茶"在有些地方是于
语言学ppt课件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的传承工具。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传承,人们可以了解和继 承前人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可以将本民族或社会的文化传承给后代。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文化背景影响语言使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语言使用。例如,不同民族或社会对于礼貌、谦虚、尊重等方面的文化价值观 不同,因此在语言使用上也会有所不同。
语言学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语言学概述 • 语音学 • 词法学 • 句法学 • 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 •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01
语言学概述
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探 讨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以及语 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的关系。
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语法、 语义、语用等方面,以及语言在社 会文化背景下的运用和变化。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语言使用情 况,收集第一手语言材料。
文献研究法
利用历史文献和现代语言学著作, 对语言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实验法
通过设计和实施语言实验,验证 语言学理论和假设。
比较法
对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的不同变 体进行比较,揭示语言的共性和
差异。
语言学的发展历史
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会话含义的推导
通过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推导会话含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变化和发展的学科。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语言变异、语言规划、语言与性别、语言 与年龄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包括田野调查、语料分析、实验等。
语言变异与语言规划
01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文化背景影响语言使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语言使用。例如,不同民族或社会对于礼貌、谦虚、尊重等方面的文化价值观 不同,因此在语言使用上也会有所不同。
语言学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语言学概述 • 语音学 • 词法学 • 句法学 • 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 •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01
语言学概述
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探 讨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以及语 言与思维、文化、社会等的关系。
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语法、 语义、语用等方面,以及语言在社 会文化背景下的运用和变化。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语言使用情 况,收集第一手语言材料。
文献研究法
利用历史文献和现代语言学著作, 对语言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实验法
通过设计和实施语言实验,验证 语言学理论和假设。
比较法
对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的不同变 体进行比较,揭示语言的共性和
差异。
语言学的发展历史
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会话含义的推导
通过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推导会话含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变化和发展的学科。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语言变异、语言规划、语言与性别、语言 与年龄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包括田野调查、语料分析、实验等。
语言变异与语言规划
01
《语言与文化》课件
03 语言与文化在教育中的体 现
语言教育中的文化教学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表 达和传递。在语言教学中,应充分融 入文化背景和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运用语言。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避免文 化误解和冲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 解。
如何推动语言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语言与文化传 承和发展的投入,提供资金、技术和 人才支持。
鼓励创新和发展,将传统语言和文化 与现代科技、艺术等相结合,创造出 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
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语言与 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实地考察、体验式学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提高跨 文化交际能力。
04 语言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语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保护语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 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增强文化敏感性和意识
实践和参与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信仰 、习俗等,尊重和包容文化差异,避 免文化冲突。
通过实际交往和参与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活动,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积累 经验。
学习跨文化沟通技巧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 、非言语交际等,以提高跨文化交际 的效果。
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反映并塑造文化, 同时文化也制约着语言的演变和发展。了解语言与文化的 相互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化。
语言学教程Chapter 7. Language, Culture, and Society(课堂PPT)
2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a community, e.g. its tradition, beliefs, and family structure. 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一个社团的语 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传统、信仰和 家庭结构。
22
Prediction
Linguistic studies in the new century will become more fruitful if an evolutionary, cogni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is taken in its theoretic pursuit.
Paved the way for a cultural, rather, a contextual study of language use in Britain.
10
His influence
Under his anthropological view of language and being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ext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Firth, a leading figure in a linguistic tradition later known as the London school, tried to set up a model for illustrat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guage use and its co-occurrent factors. He developed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a community, e.g. its tradition, beliefs, and family structure. 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一个社团的语 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传统、信仰和 家庭结构。
22
Prediction
Linguistic studies in the new century will become more fruitful if an evolutionary, cogni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is taken in its theoretic pursuit.
Paved the way for a cultural, rather, a contextual study of language use in Britain.
10
His influence
Under his anthropological view of language and being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ext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Firth, a leading figure in a linguistic tradition later known as the London school, tried to set up a model for illustrat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guage use and its co-occurrent factors. He developed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文化常识PPT课件
孔子之后的先秦学者,如尹文子,墨子, 荀子等也对“名”“实问题发表过看法,
24
荀子”约定俗成“理论 在语言和实际的关系问题上,“约定俗成”
22
避讳的主要方式:
(1)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 删字等;
(2)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 字代讳字;
(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 近音字代替讳字。
23
2、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名实”之争: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表示 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 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 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 “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 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孔子。
利用语言趋吉避凶反 映人们对语言的崇拜,
21
语言禁忌: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 戏班子最忌讳“散”字。因为散班是戏班里最大的
灾难,凡事与“散”字同音的,也必须用别的字代 替。比如雨伞,因为“伞”字与“散”同音,得叫 “雨盖”、“雨挡”、“雨遮”、“雨拦”。 避讳: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 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 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 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19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一、语言观念 中国人语言观念 的内容 一方面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如
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 等。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 追求,如对规范语言的追求,对言辞技巧 的不断探索。
20
1、语言崇拜:
语言崇拜:原始人类 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 力量,认为它可以改 变自然、社会和人的 命运,对它奉若神明, 这就是语言崇拜。语 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 术。
24
荀子”约定俗成“理论 在语言和实际的关系问题上,“约定俗成”
22
避讳的主要方式:
(1)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 删字等;
(2)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 字代讳字;
(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 近音字代替讳字。
23
2、语言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名实”之争: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表示 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 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 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 “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 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孔子。
利用语言趋吉避凶反 映人们对语言的崇拜,
21
语言禁忌: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 戏班子最忌讳“散”字。因为散班是戏班里最大的
灾难,凡事与“散”字同音的,也必须用别的字代 替。比如雨伞,因为“伞”字与“散”同音,得叫 “雨盖”、“雨挡”、“雨遮”、“雨拦”。 避讳: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 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 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 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19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一、语言观念 中国人语言观念 的内容 一方面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如
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 等。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 追求,如对规范语言的追求,对言辞技巧 的不断探索。
20
1、语言崇拜:
语言崇拜:原始人类 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 力量,认为它可以改 变自然、社会和人的 命运,对它奉若神明, 这就是语言崇拜。语 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 术。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第4节《入乡问俗——语言与文化》优质课件(31张)(共31张
• 常四爷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 官饷, 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 二德子 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 〔别的茶客依旧进行他们自己的事。王利发急忙跑过来。 〕 • 王利发 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 • 〔二德子不听王利友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
(唐铁嘴趿拉着鞋,身穿一件极长极脏的大布衫,耳上夹着几张小纸片,进来〕 • 王利发 唐先生,你外边蹓跶吧! • 唐铁嘴 (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
面吧! 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 二十四年,戊戌。 您贵庚是…… • 〔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 挂好, 找地方坐下。松二爷文诌诌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 着大而高的画眉笼。 茶房李三赶紧过来,沏上盖碗茶。他们自带茶叶。茶沏 好,松二爷、常四爷向邻近的茶座让了让。 〕 • 松二爷 常四爷 您喝这个!(然后,往后院看了看)…… • 松二爷 (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 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 二德子 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4月 份 是 全 国 第二十 一个爱 国卫生二月、,我转社化区措积施极配合 县爱卫 会巩固 各项创 卫成果 、 改 善 人 居 环境、 提高卫加生强意学识习,组,不织断全提市高开自展身爱素国质卫。生运动 ,预防各类传染病的暴 发 流积行极,搞参好加食学品校卫的生学、习饮和水教卫研生活,卫动生,提大高清自扫身和业除务“素四质害,创”建活有动效,防高止效虫课媒堂传。播疾
” 行 动高以教及学夏质季量除上害下、功秋夫季。灭蚊 、
2冬、季注灭重蝇培灭养蟑学周生等良专好项的行学动习,全习面惯控,从制点“滴四小害事”做孳起生,重、视活学动生的能高力峰的季培节养。,同课时堂,上加会大 学 习 ,教 给 学公生共学习 方法。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PPT
• Our language helps mould our way of thinking and, consequently, different languages may probably express speakers’ unique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Malinowski, Bronislaw Kaspar (1884~1942) English anthropologist, pioneer of Functional School In 1920s, he did his field work on the Trobriand Islands. He observed that in the primitive culture the
• Boas used his knowledge of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to show that the way languages classify the world is arbitrary.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way of building up a vocabulary that divides up the world and establishes categories of experience.
He proposed cultural relativism—the view that each culture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its own terms rather than as part of an intellectually or morally scaled master plan, in which the Europeans or those of European descent tended to be at the top.(Duranti,1952 55)
Malinowski, Bronislaw Kaspar (1884~1942) English anthropologist, pioneer of Functional School In 1920s, he did his field work on the Trobriand Islands. He observed that in the primitive culture the
• Boas used his knowledge of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to show that the way languages classify the world is arbitrary.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way of building up a vocabulary that divides up the world and establishes categories of experience.
He proposed cultural relativism—the view that each culture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its own terms rather than as part of an intellectually or morally scaled master plan, in which the Europeans or those of European descent tended to be at the top.(Duranti,1952 55)
课件:人教选修之《语言文字应用》 第六课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参考答案: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 方。 你还知道有哪些命题方式吗? [沙发] (1)概括式 题型示例:用对联形式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 结束了为期三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 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 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体育 健儿们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 外港码头迎接。
【名师点拨】
因为这两位美国教师对我们汉民
族的语言与文化一知半解,不清楚“东西”这个 词语的另外一层含义,所以才闹出了笑话。
[细剖· 深析] [楼主] 对联近几年再次成为高考的热点,而且命题形式 趋于多样化。比如: 情境式 题型示例: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 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 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要求考 生结合“得体”这一考点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 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 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三“满”正是为了衬托出深“愁”。“愁”,是 这首诗通前彻后的中心轴线。
【思考】
【提示】
课堂互动探究 习题答疑解难
第四节
高考真题示例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1.为什么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提示】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 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每个民族都热爱自己的 语言,并且把她和民族尊严联系起来。不会说 本民族语言是富于民族感情的人所不能容忍的 事情,而会说本民族语言却不说本民族语言, 反而去说别人的语言,甚至是入侵者的语言, 那么任何正直的人都会认为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由于习语受文化制约,所以像“burn one’s boat” 和“破釜沉舟”这样基本等价的习语并不是很多
语言和文化PPT资料(正式版)
母,姑妈,姨妈等不同称呼.这众多的称呼与汉民族 这一时期"大扫四旧",对很多人威助很大,其中有的人因名字中或者有点封建意识的流露,或者只是带个"修"字,生怕红卫兵上门横扫,于是
去派出所改名.
文化背景分不开.封建社会重视亲属关系,无论哪 杨伯峻为《论语·乡 》"红紫不以为亵服"作注云:"古代大红色叫朱,这是很贵重的颜色.
尽管在汉语文化里,人人皆知龙是皇权的传统象征,也是高贵、神圣、威严的象征,但在英语文化里,龙却是邪恶的象征,西方人认为龙是凶
一方面社会交际,都要按亲属称谓规定.因此,严格 残肆虐的怪物,难怪这位留学生不想使自己成为一条“邪恶”的龙。
在这种审美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说话为文都讲求骈偶对称.
复杂的亲属称谓反映汉民族的封建社会的文化特 秋风一起,凉意顿生,便有“逢秋悲寂寞”,生出许多“幽怨悲愁”的情愫,如:蒋士的"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
正如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所说的:“语言的词 汇,忠实地反映了它所服务的文化.”
例如: 我国古代,皇帝后宫里有佳丽三千,妻妾等级分
明,因而汉语中有关宫女名称的词汇就丰富多彩, 如"皇后,皇贵妃,妃,嫔,贵人"等.这是清代宫廷文 化的一个写照,而英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贵族内 由君主封给的爵位等级十分严明,和这种文化背景 密切相关的则是英语中的爵位名称,如公爵,侯爵, 伯爵,子爵以及男爵等 .
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人民经受一场大浩 劫,而汉语词汇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急剧变 化."文革"期间,处处充满矛盾斗争,人们张口闭口都 是"批""斗".凡是"中央文革"反对的人和事物,统统 冠以"黑"字,如"黑帮,黑线,黑后台,黑秀才,黑五类,黑 货……","黑"就是反动的.而凡是"中央文革"拥护的 人和事物统统冠以"红"字或"革命"二字,如"红太阳, 红宝书,红卫兵,革命样板戏,革命口号"等.在那个时 代,任何一句话都能被上纲上线,动不动就联系阶级 斗争.那时候,有个极左口号,叫"把无产阶级专政落实 到每个词条",这样,出现了许多极左词汇,极端化用语. 这些词汇,正是那个动乱时代的真实写照.
去派出所改名.
文化背景分不开.封建社会重视亲属关系,无论哪 杨伯峻为《论语·乡 》"红紫不以为亵服"作注云:"古代大红色叫朱,这是很贵重的颜色.
尽管在汉语文化里,人人皆知龙是皇权的传统象征,也是高贵、神圣、威严的象征,但在英语文化里,龙却是邪恶的象征,西方人认为龙是凶
一方面社会交际,都要按亲属称谓规定.因此,严格 残肆虐的怪物,难怪这位留学生不想使自己成为一条“邪恶”的龙。
在这种审美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说话为文都讲求骈偶对称.
复杂的亲属称谓反映汉民族的封建社会的文化特 秋风一起,凉意顿生,便有“逢秋悲寂寞”,生出许多“幽怨悲愁”的情愫,如:蒋士的"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
正如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所说的:“语言的词 汇,忠实地反映了它所服务的文化.”
例如: 我国古代,皇帝后宫里有佳丽三千,妻妾等级分
明,因而汉语中有关宫女名称的词汇就丰富多彩, 如"皇后,皇贵妃,妃,嫔,贵人"等.这是清代宫廷文 化的一个写照,而英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贵族内 由君主封给的爵位等级十分严明,和这种文化背景 密切相关的则是英语中的爵位名称,如公爵,侯爵, 伯爵,子爵以及男爵等 .
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人民经受一场大浩 劫,而汉语词汇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急剧变 化."文革"期间,处处充满矛盾斗争,人们张口闭口都 是"批""斗".凡是"中央文革"反对的人和事物,统统 冠以"黑"字,如"黑帮,黑线,黑后台,黑秀才,黑五类,黑 货……","黑"就是反动的.而凡是"中央文革"拥护的 人和事物统统冠以"红"字或"革命"二字,如"红太阳, 红宝书,红卫兵,革命样板戏,革命口号"等.在那个时 代,任何一句话都能被上纲上线,动不动就联系阶级 斗争.那时候,有个极左口号,叫"把无产阶级专政落实 到每个词条",这样,出现了许多极左词汇,极端化用语. 这些词汇,正是那个动乱时代的真实写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汉语中表亲关系泾渭分明,表兄和 表弟,表姐和表妹,区别甚严,既要说出 性别,还要分出大小,而英语却笼而统之, 一律称为cousin,同样地,英文中的uncle 和aunt在汉语中亦无外延相同的对应词。
9
• 2、词义联想
• “词汇空缺”只不过是文化汪洋中的一滴 水,更能反映文化差异的乃是不胜枚举的 词义联想。有些词汇即使表达的理性概念 相同,往往亦会因文化不同而产生不同的 联想意义。
第五部分 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文学文本中的 语言与文化 中西文化间的一条曲径 英国玄学派诗歌的文化学研究
• 第六部分 动态透视:语言与文化的变迁
英语变化与英美社会——现代英语变化原因刍议
跋
——开拓语言与文化研究的新视野
5
文化的概念
文化:
根据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复杂体,包括 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例如,中国人的寒暄方式、日本人的敬 礼方式、英国人的饮茶方式、法国人的 饮酒方式等等。
15
三、文化差异在语域层上的体现
• 外国友人到中国人家里做客,见到男主人 的妻子时,说一句“your wife is really beautiful.”之类的恭维话,在西方文化类似 的语境里是司空见惯的,但汉民族文化显 然难以接受这种率直的恭维方式。
• 中国人在街上碰到熟人,说句“你到哪儿 去?”是寒暄的套语,无可厚非,但对西 方人,这种探问隐私的方式未免失之粗鲁 无礼。
16
试论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与民族文化 心理
• 一、英语 • 英语是号称具有“世界性词汇”的语言,
因为英语中有很多的外来词,这些外来词 多半来自拉丁文,或者说得更清楚些,多 半来自拉丁语和法语。 • 英语借用外来词语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即 语言学上所说的密切借用和文化借用。
• 例如,中国人喜欢用“月有阴晴圆缺”象 征人的“悲欢离合”,故此,“满月”常 能勾起美好幸福的联想,而法国人却常用 “满月”形容人的“圆滚滚的大面孔”。
10
• 总之,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建 立了自己的文化体系,表达同一理性概念 的词,由于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不断使用, 获得了附加在理性意义之上的不同的联想 意义,因而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在跨 文化的语言交际中,读者有时与作者不能 “灵犀相通”,撇开其它因素不管,是因 为文化差异导致了接受心理差异,成了 “相通”的障碍。
11
二、文化差异在句法层次上的体现
• 汉语在句法上重意合,没有繁复的变位、 变格、形态变化。
• 印欧语言是形义融合,意在则形达,句子 结构比较严谨。
12
• 汉语的这些特征和汉民族在哲学上重了悟 不重形式论证,在艺术上主张“神似”的 悠久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 中国哲学、艺术重心理时空,而西方则重 自然时空。反映到语言上就是,汉语“流 水句”式的时间型样态和印欧语言的空间 构造。
地区大学出版社首届优秀图书二等奖。
3
• 第一部分 文化学:语言与文化的上级学科 从文化结构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语言·符号·文化——从有声语言到无声语言
论中西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 综合理论:语言与文化学科的框架 语言与文化综论 试论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与民族文化心理
第三部分 分层理论:语言与文化学科的分支结
• 因此,不同文化心理造就了形态不同的句 子结构模式
13Leabharlann 例如,中国画崇尚写意,寥寥数笔便可勾 勒出一幅“陆羽高风”图,但画面上只有 一个茶壶和一个茶杯。
14
• 这就像汉语的句子组织,没有人,人们却 可以意会到施事语,没有画茶或酒流入杯 中的过程,人们却可以意会到动作语,杯 中不画各色的茶和酒,人们却可以意会到 宾语,壶口并不一定想着呗,甚至胡兵想 着杯也不要紧,这又很像句子语序灵活, 词语组合方便的意合特征。
的隐蔽文化》(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被)、与人合著
《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t993年第1版,1998年第3次印
刷,湖南教育出版社)、《新世纪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
集》(2001年。东南大学出版社)等。与人合译《英语语法
大全》(1989年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香港朗文出版社联合再版),获华东
构语言与思维
论语言的模糊性与文化的模糊性
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
语言与性别
修辞与文化略论
自我理念及汉英话语模式的比较研究
论社会文化与语言的联想意义
言语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语言禁忌现象的立体透视
4
• 第四部分 国别差异:语言与文化的民族个性 从委婉语的应用看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美国俚语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 英国语言与政治意识 日常英语和英格兰民族 澳大利亚文化与澳大利亚英语 中日语言、文化之对比 汉语与中国文化
获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于1992年修完该学科主要博士课
程后回国。先后在苏州大学外语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执教,1995年调入南京师范大学,担任英语语言学及文化
研究教授,兼任南京师范大学重点研究机构外国语言文化
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项目《英语
语言与文化》及江苏省“211”工程项目《跨文化交际与
6
7
语言与文化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 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 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 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因此, 要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 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 系。
8
一、文化差异在词汇上的表现
1、词汇空缺
文化差异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词汇、句法 和语域上,其中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 出,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
英语教育》(1996—2()01)学术带头人、全国中美比较文
化研究会秘书长、全国语言符号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
曾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学术著作4部、译
著2部。代表作有《语言与文化》(1990年第1版,1999年
第5次印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
社首届优秀图书二等奖、《跨文化交际一外国语言文学中
语言与文化(第二版)
顾嘉祖
1
• 《语言与文化(第二版)》是一本理论探讨和 实例剖析、覆盖面较大的论文集。既有对 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宏观分析,又有从 民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文学作品等不 同侧面对我国和日本、美国、英国、澳大 利亚等国语言及文化特征的具体介绍。
2
作者简介
• 顾嘉祖,英语教授,1991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语系
9
• 2、词义联想
• “词汇空缺”只不过是文化汪洋中的一滴 水,更能反映文化差异的乃是不胜枚举的 词义联想。有些词汇即使表达的理性概念 相同,往往亦会因文化不同而产生不同的 联想意义。
第五部分 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文学文本中的 语言与文化 中西文化间的一条曲径 英国玄学派诗歌的文化学研究
• 第六部分 动态透视:语言与文化的变迁
英语变化与英美社会——现代英语变化原因刍议
跋
——开拓语言与文化研究的新视野
5
文化的概念
文化:
根据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复杂体,包括 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 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例如,中国人的寒暄方式、日本人的敬 礼方式、英国人的饮茶方式、法国人的 饮酒方式等等。
15
三、文化差异在语域层上的体现
• 外国友人到中国人家里做客,见到男主人 的妻子时,说一句“your wife is really beautiful.”之类的恭维话,在西方文化类似 的语境里是司空见惯的,但汉民族文化显 然难以接受这种率直的恭维方式。
• 中国人在街上碰到熟人,说句“你到哪儿 去?”是寒暄的套语,无可厚非,但对西 方人,这种探问隐私的方式未免失之粗鲁 无礼。
16
试论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与民族文化 心理
• 一、英语 • 英语是号称具有“世界性词汇”的语言,
因为英语中有很多的外来词,这些外来词 多半来自拉丁文,或者说得更清楚些,多 半来自拉丁语和法语。 • 英语借用外来词语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即 语言学上所说的密切借用和文化借用。
• 例如,中国人喜欢用“月有阴晴圆缺”象 征人的“悲欢离合”,故此,“满月”常 能勾起美好幸福的联想,而法国人却常用 “满月”形容人的“圆滚滚的大面孔”。
10
• 总之,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建 立了自己的文化体系,表达同一理性概念 的词,由于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不断使用, 获得了附加在理性意义之上的不同的联想 意义,因而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在跨 文化的语言交际中,读者有时与作者不能 “灵犀相通”,撇开其它因素不管,是因 为文化差异导致了接受心理差异,成了 “相通”的障碍。
11
二、文化差异在句法层次上的体现
• 汉语在句法上重意合,没有繁复的变位、 变格、形态变化。
• 印欧语言是形义融合,意在则形达,句子 结构比较严谨。
12
• 汉语的这些特征和汉民族在哲学上重了悟 不重形式论证,在艺术上主张“神似”的 悠久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
• 中国哲学、艺术重心理时空,而西方则重 自然时空。反映到语言上就是,汉语“流 水句”式的时间型样态和印欧语言的空间 构造。
地区大学出版社首届优秀图书二等奖。
3
• 第一部分 文化学:语言与文化的上级学科 从文化结构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语言·符号·文化——从有声语言到无声语言
论中西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 综合理论:语言与文化学科的框架 语言与文化综论 试论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与民族文化心理
第三部分 分层理论:语言与文化学科的分支结
• 因此,不同文化心理造就了形态不同的句 子结构模式
13Leabharlann 例如,中国画崇尚写意,寥寥数笔便可勾 勒出一幅“陆羽高风”图,但画面上只有 一个茶壶和一个茶杯。
14
• 这就像汉语的句子组织,没有人,人们却 可以意会到施事语,没有画茶或酒流入杯 中的过程,人们却可以意会到动作语,杯 中不画各色的茶和酒,人们却可以意会到 宾语,壶口并不一定想着呗,甚至胡兵想 着杯也不要紧,这又很像句子语序灵活, 词语组合方便的意合特征。
的隐蔽文化》(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被)、与人合著
《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t993年第1版,1998年第3次印
刷,湖南教育出版社)、《新世纪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
集》(2001年。东南大学出版社)等。与人合译《英语语法
大全》(1989年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香港朗文出版社联合再版),获华东
构语言与思维
论语言的模糊性与文化的模糊性
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
语言与性别
修辞与文化略论
自我理念及汉英话语模式的比较研究
论社会文化与语言的联想意义
言语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语言禁忌现象的立体透视
4
• 第四部分 国别差异:语言与文化的民族个性 从委婉语的应用看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美国俚语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 英国语言与政治意识 日常英语和英格兰民族 澳大利亚文化与澳大利亚英语 中日语言、文化之对比 汉语与中国文化
获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于1992年修完该学科主要博士课
程后回国。先后在苏州大学外语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执教,1995年调入南京师范大学,担任英语语言学及文化
研究教授,兼任南京师范大学重点研究机构外国语言文化
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项目《英语
语言与文化》及江苏省“211”工程项目《跨文化交际与
6
7
语言与文化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 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 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 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因此, 要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 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 系。
8
一、文化差异在词汇上的表现
1、词汇空缺
文化差异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词汇、句法 和语域上,其中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 出,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
英语教育》(1996—2()01)学术带头人、全国中美比较文
化研究会秘书长、全国语言符号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
曾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学术著作4部、译
著2部。代表作有《语言与文化》(1990年第1版,1999年
第5次印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
社首届优秀图书二等奖、《跨文化交际一外国语言文学中
语言与文化(第二版)
顾嘉祖
1
• 《语言与文化(第二版)》是一本理论探讨和 实例剖析、覆盖面较大的论文集。既有对 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宏观分析,又有从 民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文学作品等不 同侧面对我国和日本、美国、英国、澳大 利亚等国语言及文化特征的具体介绍。
2
作者简介
• 顾嘉祖,英语教授,1991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