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事故发生的9种心理状态
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
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是导致事故和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警醒。
1.粗心大意表现特征:忽视安全,心存侥幸,麻痹大意。
例如:不注意交通安全,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保持环境清洁;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等。
2.急躁情绪表现特征:情绪冲动,判断力差,安全意识弱。
例如:为了快速完成任务而忽视安全措施;因为赶时间而超速行驶;因为心急而破坏工作场所的秩序等。
3.松懈心理表现特征:工作时疲惫、懒散、缺乏警惕性。
例如:在工作时间打瞌睡或分心;不认真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不注意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等。
4.麻痹大意表现特征:对周围环境缺乏敏感和关注,存在危险意识不足。
例如:对消防安全知识不了解或不重视;对危险源不进行排查和防范;对异常情况不及时报告和处理等。
5.侥幸心理表现特征:认为偶然事件不会发生,冒险行事。
例如: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遵守安全规定而抱有侥幸心理;为了省事而违反操作规程等。
6.自以为是表现特征: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不需他人帮助,故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不听从他人建议或指导;自认为技能高超而忽视安全操作;不参加安全培训和交流等。
7.迟钝反应表现特征:身体反应迟钝,无法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例如:对紧急情况反应迟缓;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技能;无法及时报警或求助等。
8.紧张过度表现特征:情绪高度紧张,容易出错,导致安全问题。
例如:因为过度紧张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因为焦虑而无法正常工作;因为过度紧张而无法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等。
9.消极心态10.对工作产生厌倦和消极情绪,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经常抱怨和消极怠工;不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等。
10. 逆反心理表现特征:经常做出反常、冒险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故意违反规定和纪律;对管理和监督产生抵触和反抗情绪;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采取危险的行动等。
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管理上的缺陷。
(结合生产看安全,安全事故查原因)A、人的不安全行为:1、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
2、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机器在运转时进行检修、调整,清扫等作业。
4、在有可能发生坠落物、吊装物的地方下冒险通过、停留。
5、在作业和危险场所随意走、攀、坐、靠的不规范行为。
6、操作和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动用明火、进入有限空间、上锁挂牌、化学品使用等。
7、违规擅自进入消防重地,如浸出、制氢、氢化、等。
8、违规使用非专用工具、设备或用手代替工具作业。
9 、精神疲惫、酒后上班、睡岗、擅自离岗、干与本质工作无关的事,以及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
10、管理者思想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律责任观念不强;在行动上不学习、不贯彻落实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制度,这是最大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1、机械、电气设备带“病”作业。
2、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
3、防护、保险、警示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4、物体的固有性质和建造设计使其存在不安全状态。
5、设备安装不规范、维修保养不标准、使用超期、老化。
C、安全管理上的缺陷:1、有些管理者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可有可无,日常以麻木的心态和消极的行为,对待安全工作,安全法律责任意识极为淡薄。
2、安全规章制度(包括设备巡检)、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相应预防措施、安全注意事项和物流管理程序等,未建立、健全或不完善。
3、有些管理人员,不学习、不理解、不落实或不彻底落实公司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不落实工程建设上的“三同时”和日常管理上的“五同时”,只注重生产指标,忽视安全检查、教育和隐患整改。
4、有少数管理者,未能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要求,结合管辖区域的生产特点和作业环境,用心、负责、钻研,确保管辖区域的人员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管理办法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很差。
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
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安全事故原因心理分析/事前事中事后事故多种多样,事故原因也很复杂。
我们结合各类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对事故发生前、过程中、事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待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
一、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客观上,一种系统的组合、设备的运转、人员的操作等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者说潜在危险,总是存在的。
由于人员的心理不良,有时可能成为事故的“触发”因素。
有时当其他原因引发事故时,操作人员心理因素关系,可能使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甚至人为地扩大了事故。
所以,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也极为重要。
1、侥幸心理企图意外地免去不幸或可能获得成功的心理即侥幸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就这一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以前有一次我这么干过”、“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图省事,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
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
2、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有的人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敷衍了事,有的人脑子里想的是金钱,对主业工作不感兴趣,有的人图省事,不严格要求,不按章办事等,总之,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方方面面。
3、意识迂回意识迂回又称白日梦。
这是一种内心引发的不注意现象。
它的表现是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注意的对象在内心,好象在凝视某个对象,实际上视而不见,充而不闻,心不在焉,木然地处于白日做梦的状态。
所以,白日梦的心理状态对安全威胁很大。
4、思想麻痹这里所指的是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没有经验的青工身上,因为他们遇到的事故不多,不知有些险情已预示着需要及时处理。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有经验、有技术的职工身上,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工作不知干过多少次了,不会有危险”、“设备情况好不会有事”,因而放松警惕,对操作或监护人就不那么谨慎和思想中了。
5、盲目自信有的老值班员认为自己干了十几年的工作,管道怎么走,阀门开多少一清二楚,图纸全在脑子里,不会有事,凭经验工作。
易致人为失误的生理心理因素
二、家庭关系
1.家庭关系与安全生产 家庭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家庭还是人们调节情绪和消除 疲劳的场所。但是,如果家庭关系处理不好,整天闹矛盾,不但起不到缓解作用, 反而使烦恼加深,以致劳动者也表现为情绪消极,不能集中注意与手头的工作,易 于发生事故。 2.家庭矛盾的一般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原因:性格不合,缺乏共同的人生观,为人处事方面的差异;自私、埋怨、缺 乏理解和互不尊重;子女教育及就业问题;家务分工、经济开支问题;对方烟雾习 惯、嗜好等。 解决方法或原则: 1)遵循互谅互让的原则,各自主动指出自己的缺点、不足或错误之处。 2)互相体谅对方的难处,多做一些有益于对方的事,注意发现对方的长处、优点 或正确之处,以求得理解和尊重,共同促成矛盾的缓和解决。 3)凡事不要算旧帐,要就事论事,不攻击对方的弱点和易受伤害处,更不要互相 辱骂。 4)对夫妻来说,如果发生大的很深刻的矛盾,可以最后采取好说好散的离婚方式 解决问题。
层次等级 0 Ⅰ Ⅱ Ⅲ
意识水平 无意识、神志 昏迷 正常以下、恍 惚 正常、放松 正常、明快
对注意的作用 零 不起作用、迟钝 被动的、内向的 主动积极的、注意 范围广、注意集中 于一点 判断停止
生理状态 睡眠、癫痫发 作 疲劳、单调、 打瞌睡、醉酒 平静起居、休 息、常规作业
可靠度 0 <0.9 0.990.9999
易致人为失误的主要生理心理因素: 知识点1 疲劳因素 知识点2 时间因素 知识点3 睡眠、意识觉醒水平与酒精因素 知识点4 社会心理因素
知识点1 疲劳因素
一、疲劳的性质与特点
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有疲劳和机能衰退现象,这就是疲劳。 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疲劳和休息是能量 消耗与恢复相互交替的机体活动。 现在,疲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已有人把疲劳称 之为工业事故中具有头等重要性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国际上工业安全方面 一个长期研究的重点领域。 疲劳按其产生的性质,可分为生理疲劳(或称体力疲劳)和心理疲劳 (或称心理疲劳)两种。生理疲劳是由于人体连续不断的活动(或短时间的 剧烈活动),是人体组织中的资源耗竭或肌肉内产生的乳酸不能及时分解和 排泄引起的。心理疲劳有时是长时间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工作引起的。 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并且相互制约。
员工违章心理分析
员工违章心理分析俗话说,意识决定行动,思维决定行为,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人员违章应该是屡见不鲜的事情,根据调查数据显示,85%——90%的事故事件都是由人员违章或误操作导致,所以为了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分析人员违章心理状态很有必要。
人员违章心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麻痹、侥幸心理这类人喜欢将工作习惯当做经验,忽视规章和操作规程,不按标准开展施工作业,认为自己技术水平高,不按规章操作一样不会出问题,同时,可能由于长期违章操作都没出事,所以形成习惯性的违章行为,久而久之,在这种麻痹侥幸的心理操控下,导致事故出现。
2、情绪不稳定员工心情很高兴、很开心、很兴奋时,可能工作效率就会高效,如果因为伤心、难过、情绪低落的话,可能就会无心做好手头上的工作,容易分心,出现误操作或违章发生,所以,员工施工前,负责人需要及时了解员工心理状态,避免员工心理情绪问题,导致违章发生。
3、冒险蛮干心理这类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对规章制度不熟悉,认识不到违章所带来的危害,但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或尽快解决棘手的关键设备问题,铤而走险冒险操作,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4、情绪紧张导致误判由于需要尽快处理棘手的事情,或者被上级催促,但是因为技术水平不过关、经验不足,一时之间不知道处理方法,在这种紧迫着急的环境中,心情更加紧张,从而操作失误。
5、盲目乐观心理由于员工业务水平低,安全知识缺乏,为了完成任务,他们的想法是先做了再说,他们认为就算盲目操作设备也可以成功,不会带来严重后果,这类人员在思想上掉以轻心,盲目乐观,事故临头,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6、逆反心理这类人员平时不愿意接受企业进行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纯属浪费时间,负责人交代的安全事项,永远跟负责人对着干,不听从安排和指导,从而导致违章。
7、偷懒心理,这类职工认为按规章标准作业费时、费力,因此简化作业流程,降低作业标准,偷工减料地完成任务。
违章者的不良心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不稳定因素,是我们在安全管理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杜绝和防范的问题,需要每个人都要认真地对待。
造成安全事故的十种心理
造成安全事故的十种心理众所周知,安全事故会使公司业务受影响,会使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遭受严重打击。
经典的事故致因理论认为:安全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交汇所造成。
例如:人走在湿滑的路面上滑倒,这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走路没有当心,可能在看手机,或者走路太快等;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地面有冰雪。
而有些“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比如:地面有冰雪,如果人能及时的清除,则不会造成地面湿滑。
但很多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随机的、无法控制的,例如:闪电。
因此,避免事故的努力方向就落在了我们能够控制的那方面,也就是我们自己:人的不安全行为。
行为背后是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的行为是否安全,是否会造成安全事故。
下面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背后的10种心理状态,供大家借鉴:查隐患,是安全生产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也是安全检查最主要的内容。
在工作中常常查的是设备的隐患,而忽视了人自身隐患。
下面列举十大消极心理应该引起大家高度重视1侥幸心理碰运气,认为操作违章不一定会发生事故;往往认为动机是好的,不会受到责备;自信心很强,相信自己有能力避免事故发生;虽然违章,别人不一定能发现.2冷漠心理认为安全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谁出了事故,谁负责,该他倒霉。
因此,对安全宣传毫无兴趣,对安全教育毫不重视,对安全活动毫无精神,对他人违章视而不见,对事故隐患熟视无睹,对发生的事故冷眼旁观。
因为天天喊安全如何如何重要,可是工作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却从来没有发生事故就认为安全不再是什么重要的事,慢慢放松了警惕.迫于上级的要求或各级的安全检查,表面上做些安全工作应付应付,搞搞形式而己。
4自私心理以自我为核心,只要我方便而不顾他人,不过后果。
例如,出了事故,当事人为了逃避处罚,尽可能地减少自己在事故中的责任,因而不如实地反映问题。
事故发生时在场的其他人员怕受牵连,或怕遭到当事人的埋怨,也不如实地反映可题,给事故调查带来了不应有的困难因而造成事故原因不能及时查明,使事故有了再次发生的可能性.5贪小便宜心理在安全检查中,有时发现配备齐全的安全用品、设备设施、配件等不翼而飞,导致现场的安全防护不完好,存在隐患。
驾驶员40种不良心理
驾驶员的40种不良心理驾驶员的不良心理与交通事故发生率密切相关。
据统计,全国40%-50%的恶性重大事故是由驾驶员不良心理造成的。
因此,驾驶员要开好车、不出事,确保行车安全,必须要克服以下不良心理:一、侥幸心理。
这种心理是由于偶然因素而免去了灾祸,所产生的侥幸心态。
有些驾驶员认为有经验,对不良路况、不好天气,明知危险,但仍然高速行驶,我行我素,结果发生了事故。
二、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主要表现在思想呆滞,精神紧张,意识与现状脱节。
有此种心理的驾驶员,当遇到比较复杂的道路时,就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极易引发事故。
三、胆怯心理。
心虚胆小、害怕是胆怯心理的表现。
个别驾驶员是因事故而引起的情绪紧张,胆小怕事。
这样的心理会使驾驶员原来应有的技能得不到正常地发挥,处置情况不当,因而发生事故。
四、嫉妒心理。
这种心理是因别人胜过自己而产生忌恨心态。
有些驾驶员技术不如别人,但还不承认比别人差。
尤其在行驶中,一旦有人超自己的车,就不甘落后,一味地盲目攀比驾驶水平,此种心理最容易出事。
五、自卑心理。
这是一种过分低估自己,被压抑情感的心理反映,是缺乏自信的突出表现。
有这种心理的驾驶员不相信自己的主观力量,把困难看得过大。
如有的驾驶员因怀疑自己操作不对,处置情况不果断,以致发生车辆事故。
六、忧郁心理。
驾驶员当在生活环境不习惯、学习不理想、朋友关系、邻里关系上不和谐时,就会产生忧郁心理。
过度持久的忧郁、焦虑会产生其他心理疾病,导致驾驶员不能正常发挥驾驶技能,影响对各种情况的正确处置。
七、压抑心理。
压抑心理是指个人受到挫折后,思想、情绪得不到释放,抑制在心头还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烦恼。
这种心理会造成消极和古怪的心态,有此心理的驾驶员开车,就会不听指挥,不按交通法规行驶,导致事故的发生。
八、焦虑心理。
焦虑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有预感危险和认为会有不利的事情发生,时间长了则会成为焦虑综合症。
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易惊、头痛、失眠、心跳、手抖等。
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
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发生的工伤事故高达上亿起,有30多万人在事故中死亡。
生产事故,成为仅次于疾病的第二杀手。
因此,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当前的头等大事。
那么,如何搞好安全生产,怎样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除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外,人为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不可忽视。
下面就情绪、性格、气质等心理因素对事故的影响进行分析。
1 情绪对事故的影响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所保持下来的一种本能的反映。
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情绪也在不断变化。
通常人们把基本情绪分为期望、厌恶、喜欢、忧伤、气愤、惧怕、自满、羞愧、轻蔑、怀疑等10种。
人的情绪就像一张白纸,环境的种种变化,都会在它上面留下痕迹。
情绪是受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对事故的发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心理学上有一种“事故倾向理论”认为: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出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个人情绪不稳定。
安全管理人员要善于观察分析,工作安排要因人而异,对关键的操作工更要特别注意,最好是安排情绪稳定的人去完成。
下面就周围环境对情绪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1.1 气候气象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身体与精神反应都深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
如淫雨霏霏,会使人情绪低落;气压降低,常使人焦躁不安等。
有利的气象条件(气温、湿度、气流、光照等)可使人情绪高涨,干劲充足,效率培增;反之会使人情绪低落,效率下降。
1.2 光线光线暗淡容易使人萎靡不振。
所以,在法国,每当阴雨连绵的季节,一些工厂就用灯光把车间置成旭日东升、曙光万道的景象;临近中午时,华灯齐射,现出万里晴空、“阳光”灿烂;快下班了,又是一番“夕阳”与晚霞的景色。
据说,这样的人造环境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1.3 色彩色彩在客观上是光的一种特性,在主观上是人的视觉,如同嗅觉、味觉、听觉一样,是人的感官对外界刺激的反映。
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可刺激人的联想,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影响安全生产的六种心态是什么
影响安全生产的六种心态是什么
影响安全生产的六种心态是:漠视心态、侥幸心态、放松心态、麻痹心态、急躁心态和盲目心态。
首先,漠视心态指的是对安全问题不重视、无视安全隐患和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态度。
这种心态容易导致漏检漏查,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其次,侥幸心态是指一些人常常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忽视了事故的风险。
这种心态会使人不够警觉,不重视安全隐患,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第三,放松心态是指在长时间的安全生产中,久而久之,一些人会产生对安全的过度自信,降低了对安全事故的警惕性。
这种心态容易导致疏忽大意,增加了安全风险。
第四,麻痹心态是指在长时间没有事故发生的情况下,一些人会产生麻痹心理,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种心态容易导致人们忽视安全隐患,放松警惕,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五,急躁心态是指在高压工作环境下,一些人会追求速度和效率,忽视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的执行。
这种心态容易导致操作不安全,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最后,盲目心态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一些人盲目追求利益,忽视安全生产,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获取效益。
这种心态容易导
致事故的发生和危害扩大。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心态,提高安全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只有以严密的安全措施和正确的安全心态来应对各种安全风险,才能真正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经验分享:违章操作的“八种心理”
安全经验分享:违章操作的“八种心理”生产过程中,员工的某些心理往往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八种常见的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心理。
一、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
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
1.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
2.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二、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
1. 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2. 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三、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
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
1. 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
(以老同志居多)2. 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
3. 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产生麻痹心理。
4. 是个性因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
5.是因循环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四、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1.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2.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五、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1.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2.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
六、冒险心理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1.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
七、无所谓心理表现为遵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
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doc
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事故多种多样,事故原因也很复杂,对事故发生前、过程中、事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以期待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
一、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客观上,一种系统的组合、设备的运转、人员的操作等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者说潜在危险,总是存在的。
由于人员的心理不良,有时可能成为事故的“触发”因素。
有时当其他原因引发事故时,操作人员心理因素关系,可能使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甚至人为地扩大了事故。
所以,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也极为重要。
1、侥幸心理企图意外地免去不幸或可能获得成功的心理即侥幸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就这一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以前有一次我这么干过”、“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图省事,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
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
2、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有的人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敷衍了事,有的人脑子里想的是金钱,对主业工作不感兴趣,有的人图省事,不严格要求,不按章办事等,总之,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方方面面。
3、意识迂回意识迂回又称白日梦。
这是一种内心引发的不注意现象。
它的表现是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注意的对象在内心,好象在凝视某个对象,实际上视而不见,充而不闻,心不在焉,木然地处于白日做梦的状态。
所以,白日梦的心理状态对安全威胁很大。
4、思想麻痹这里所指的是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没有经验的青工身上,因为他们遇到的事故不多,不知有些险情已预示着需要及时处理。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有经验、有技术的职工身上,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工作不知干过多少次了,不会有危险”、“设备情况好不会有事”,因而放松警惕,对操作或监护人就不那么谨慎和思想中了。
5、盲目自信有的认为自己干了十几年的工作,管道怎么走,阀门开多少一清二楚,图纸全在脑子里,不会有事,凭经验工作。
可是人总有迷糊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失误,造成事故。
职工心理与违章关系分析
职工心理与违章关系分析职工心理与违章关系分析在生产工作中,职工的心理状态对安全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职工违章操作,进而引发事故。
本文将从以下八个方面对职工心理与违章关系进行分析。
1.心态失衡在生产过程中,心态失衡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职工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导致心态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职工可能会无视安全规定,进行违章操作。
2.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有些职工认为自己运气好,不会出事故,因此忽视安全规定,进行违章操作。
这种心理问题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3.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职工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违规习惯。
这些习惯可能并不符合安全规定,但职工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认为这样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这种心理问题需要职工加强安全意识,逐步改正不良习惯。
4.过度自信过度自信的职工往往认为自己技能高超,不会出事故。
他们可能不遵守安全规定,进行危险的操作。
这种心理问题需要职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5.情绪波动情绪波动是指职工因为情绪变化而影响工作状态。
例如,职工可能因为家庭矛盾、工作压力等问题导致情绪波动,从而影响工作状态,容易发生违章行为。
这种心理问题需要职工加强自我调节能力,学会控制情绪。
6.疲劳和分心疲劳和分心也是导致职工违章操作的原因之一。
如果职工长时间工作,或者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可能导致精力不集中,容易发生违章行为。
这种心理问题需要职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疲劳和分心。
7.社交压力社交压力是指职工因为人际关系等问题而影响工作状态。
例如,职工可能因为与同事、上级或下属关系紧张而产生社交压力,从而影响工作状态,容易发生违章行为。
这种心理问题需要职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8.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职工因为对某些规定或制度不满而产生反抗情绪。
这种心理问题可能导致职工故意违反规定,进行违章操作。
这种心理问题需要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定的自觉性。
安全的十种不健康心理
安全的十种不健康心理人的行为靠思想来指挥,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
如果职工的心态不好,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工作时就容易出错,事故和故障率就会增加。
通过对近几年违章违纪的分析,职工在生产中违章、不安全事件的产生及演化过程与以下10 种不健康心理活动有着联系。
(1)投机心理。
有时为了抢工期、赶任务、图省事、怕麻烦,工作中省略了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把简化作业程序当作赶工期、抢任务的理由,耍小聪明,投机取巧,施工中违反作业标准司空见惯,结果往往弄巧成拙,由此引发的故已不鲜见。
(2)侥幸心理。
明知违章或此项工作不安全,但是心存侥幸,觉得偶尔违章作业未必就一定会出事故,认为违章作业被抓住了算自己倒霉,没有被发现算幸运,这种事故在少数。
(3)疲惫心理。
经常加班加点,过于频繁的轮班劳动造成过度劳累,或受某种刺激,体力、智力和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思想不集中,反映迟钝,使人的警觉能力下降,导致身体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疲惫,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心不在焉,从而引发人为的工作失误,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
(4)自满心理。
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防止事故发生,骄傲自满,目无章法,听不进不同意见,认为只要业务水平高,安全措施可有可无,低估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5)马虎心理。
对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不感兴趣,抱着大概会干就行了,知道太多也没什么大用的心态,满足于工作的现状和已有的经验,不思进取,会而不精;学习浅尝即止,只是应付考试,对所学的内容不求甚解,会考不会干,因而造成在现实生产中对规章制度不理解、不掌握,岗位技能不高,应变能力不强,不按标准化作业,办事不认真,粗枝大叶,做事丢三拉四。
(6)麻痹心理。
对待作业或操作,不去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造成的后果,麻痹大意,认为过去这么做了没有出事,因而对危险分析不足。
(7)浮躁心理。
部分年轻职工对本职工作没兴趣,认为干好干坏都一样,干得不好或许还可以换到另一个工作岗位,因而在工作中始终提不起精神,心态不平衡,轻率、急躁,不按科学程序办事。
安全生产十六种心理状态
安全生产十六种心理状态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进行安全生产时,人们的心理状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到安全工作的开展和效果。
下面是十六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分别是:1. 警觉心理:对潜在的危险保持高度警觉,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2. 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
3. 自负心理:过度自信,不重视安全规定,容易产生骄傲和不认真的态度。
4. 恐惧心理:过度害怕,对一切不确定因素产生极大恐惧,导致行动无法正常进行。
5. 焦虑心理:对安全问题过度担心,情绪不稳定,容易影响正常工作和思考。
6. 冷漠心理:对安全问题缺乏关注,不重视安全工作,容易造成事故发生。
7. 烦躁心理:容易产生压力和不耐烦情绪,影响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8. 疲劳心理:长时间工作导致精神和身体疲劳,降低了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和判断能力。
9. 幻觉心理:产生错误的判断,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10. 冲动心理:做事鲁莽,不经思考就行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11. 懈怠心理:对工作产生厌倦和不感兴趣的情绪,导致对安全问题忽视。
12. 贪婪心理:追求私利,不择手段,不遵守安全规定,容易造成事故发生。
13. 不安心理:对未知的风险或变化不适应,心神不宁,容易影响工作效率。
14. 极度自律心理:对自己要求过高,追求完美,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
15. 兴奋心理:对危险行为产生兴奋和好奇心,不听劝阻,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16. 厌倦心理:对安全工作感到枯燥乏味,缺乏积极性,容易出现疏忽和粗心大意。
在进行安全生产时,我们要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如警觉、自信、冷静、专注等,才能提高安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产生负面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冲动等,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人有哪些不安全心理状态
人有哪些不安全心理状态人有哪些不安全心理状态人的心理状态对人的行为和安全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它们可能会导致人们采取不安全的行为,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1.恐惧和焦虑恐惧和焦虑是不安全心理状态的常见形式之一。
人们对于某种情境或事物感到害怕或不安,可能会产生逃避、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会干扰人的判断和决策,导致不安全的行为。
2.消极情绪消极情绪可能会使人们对于周围的信息和情况感到不敏感,缺乏兴趣和动力去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例如,悲伤、沮丧、失落等情绪可能会导致人们忽视自身和他人的需要,采取不安全的行为。
3.自我怀疑自我怀疑是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它可能会使人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产生怀疑和不确定感。
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犹豫不决,无法果断地采取适当的行动,增加事故的风险。
4.过度压力过度压力是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它可能会使人们感到紧张、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等。
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面对任务或情境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采取不安全的行为。
5.缺乏自信缺乏自信是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它可能会使人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和不确定感。
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面对任务或情境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采取不安全的行为。
6.情绪波动情绪波动是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它可能会使人们的情绪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
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面对任务或情境时无法保持冷静,采取不安全的行为。
7.认知偏误认知偏误是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它可能会使人们对于某些信息和情况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面对任务或情境时做出错误的决策,采取不安全的行为。
例如,人们可能会因为过度乐观、忽略细节而忽视潜在的危险。
8.习惯性无助习惯性无助是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它可能会使人们对于某些困难或挑战产生无助和绝望的感觉。
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面对任务或情境时缺乏动力和信心去采取行动,增加事故的风险。
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
事故发生前人们的心理状态分析事故多种多样,事故原因也很复杂,对事故发生前、过程中、事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事故前的心理状态客观上,一种系统的组合、设备的运转、人员的操作等过程中,事故的可能性或潜在危险,总是存在的。
由于人员的心理不良,有时可能成为事故的“触发”因素。
有时当其他原因引发事故时,操作人员心理因素关系,可能使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甚至人为地扩大了事故。
所以,事故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也极为重要。
1、侥幸心理试图避免意外的不幸或可能的成功的心理被称为侥幸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就这一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以前有一次我这么干过”、“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图省事,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
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
2、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有的人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敷衍了事,有的人脑子里想的是金钱,对主业工作不感兴趣,有的人图省事,不严格要求,不按章办事等,总之,责任心不强表现在各个方面。
3、有意识地绕道而行有意识地绕道而行又称白日梦。
这是一种内心引发的不注意现象。
它的表现是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注意的对象在内心,好象在凝视某个对象,实际上视而不见,充而不闻,心不在焉,木然地处于白日做梦的状态。
所以,白日梦的心理状态是对安全的巨大威胁。
4、精神麻痹这里所指的是疏忽大意,失去警惕性。
这可能发生在没有经验的年轻工人身上,因为他们遇到的事故不多,不知有些险情已预示着需要及时处理。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有经验、有技术的职工身上,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工作不知干过多少次了,不会有危险”、“设备情况好不会有事”,因而放松警惕,对操作或监护人就不那么谨慎和思想中了。
5、盲目自信有的认为自己干了十几年的工作,管道怎么走,阀门开多少一清二楚,图纸全在脑子里,不会有事,凭经验工作。
可是人总有迷糊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失误,造成事故。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有哪些Microsoft Word 文档
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总认为自己有工龄,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但在众人面前争强好胜,图虚荣、不计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2)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受社会、家庭环境等客观条件影响,产生烦燥,神志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或者高度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导致不安全行为。
(3)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慌操作技术不熟练,生产工艺不熟,而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束手无策,惊慌失措,甚至茫然无措。
(4)盲目自信,思想麻痹特别是青年工人和一部分有经验的老工人,他们在安全规程面前“不信邪”,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群众提醒当成“耳旁风”,把安监人员的监视视为“打麻烦”。
盲目自信,自以为绝对安全,我行我素。
(5)盲目从众,逆反心理看见别人违章作业,他也盲目照着学,对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有逆反心理。
如登高作业把安全帽系在腰间;看见领导来了赶快脱下手套,领导一走又载手套操作旋转机床。
(6)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
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多数是“明知故犯”。
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
这实际上是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了。
在实际作业现场,以侥幸心理对待安全操作的人,时有所见。
例如,干某件活应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而不采取;需要某种持证作业人员协作的而不去请,自己违章代劳;该回去拿工具的不去拿,就近随意取物代之等。
(7)惰性心理惰性心理也可称为“节能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懒惰行为的心理根据。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有些违章操作是由于干活图省事、嫌麻烦而造成的。
例如有的操作工人为节省时间,用手握住零件在钻床上打孔,而不愿动手事先用虎钳或其他夹具先夹固后再干;有些人宁愿冒点险也不愿多伸一次手、多走一步路、多张一次口;有些人明知机器运转不正常,但也不愿停车检查修理,而是让它带“病”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省劲
6.1疲劳感加重,欲节省体力、满足休息需要
6.2一贯懒惰、责任感差
7
逞能、炫耀能力
7.1社会助长
7.2好胜性格
8
丧失责任感
8.1职业道德低下,在关键时刻脱岗,或故意给他人造成机器故障
8.2人际冲突、赌气
9
动作失调或体力不支
9.1疲劳、疾病、体弱
9.2饮酒过多、酗酒
导致事故发生的9种心理状态、原因分析
序号
事故发生前生理心理状态原因析1情绪波动所致注意分散和注意分配不当
1.1情绪忧郁,头脑被不愉快的事件所占据
1.2由于发生了令人高兴之事而过于兴奋
1.3牵挂工作之外的事务
1.4注意分配不当,专注于某种操作而没有留意其他变化
2
急于求成
2.1性格急噪,急于求成
3
冒险与侥幸
3.1任务繁重、时间较紧
3.2计件性高额奖金诱使
3.3生产热情高,不重视安全
3.4自恃经验丰富,过于自信
4
瞌睡
4.1班前忙外务、体力疲劳积累
4.2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不足
4.3因身心过度疲劳而产生睡意
5
缺乏知识和经验
5.1工龄较短、不能预知危险
5.2急欲完成任务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操作
5.3受指派(违章指挥)而被迫进行不熟练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