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文手势教案
柯尔文手势教案
![柯尔文手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ce51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e.png)
柯尔文手势教案教案标题:柯尔文手势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柯尔文手势的定义和作用。
2. 能够掌握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
3. 能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柯尔文手势。
教学步骤:导入:引入柯尔文手势的背景和定义,向学生解释柯尔文手势的作用,例如提高交流效率、帮助理解别人的意思等。
教学内容:1. 学习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a. 分别介绍常见的柯尔文手势,如“加油”、“谢谢”、“你好”等。
通过口头解释和示范展示手势的动作。
b. 让学生跟随示范逐步学习手势的动作,并加以练习。
c.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辅助材料,再次强化学生对不同手势的理解和识别。
2. 角色扮演练习: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两个人扮演情景中的“发言人”和“观众”。
b. 设计不同的情景,如购物对话、旅行问路等,要求“发言人”运用柯尔文手势与“观众”进行交流。
c. 每轮练习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手势表达是否清楚明确,鼓励并给予改进意见。
拓展活动:1. 创作自己的柯尔文手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创造新的手势,并接受其他同学的理解和反馈。
2. 利用柯尔文手势进行交际游戏:设计多个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用手势进行交流和表达,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柯尔文手势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的价值。
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练习和交际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在运用柯尔文手势方面的学习成果。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柯尔文手势,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和对他人的理解程度。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单元知识柯尔文手势(教案)-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知识柯尔文手势(教案)-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91c3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2.png)
第一单元柯尔文手势(教案)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一、微课课题《科尔文手势》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学习掌握感受柯尔文手势,能准确的运用该手势表现音阶do re mi fa sol la ti do,提高其内心听觉,培养音准。
2、通过聆听、观看、体验,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柯尔文手势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通过学习柯尔文手势动作,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正确掌握音准,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
三、教学重点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七个音符唱名四、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柯尔文手势Do-高音Do,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难点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掌握音高及音准。
五、教学方法音像结合画面感知、体态律动、柯达伊教学法、感受体验法、视频互动、学习法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音乐视频营造舞台音乐氛围,拉进学生与老师与课堂之间的距离。
思考:在律动音乐中出现了哪些音符?她们是谁?2、介绍七个基本音级1 2 3 4 5 6 7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ti思考他们的音高是一样的吗?(二)新课教学1、爬楼梯感受音的高低通过律动及五线谱观察,观看图片,用双手模仿爬楼梯,并哼唱音阶音名。
音级之间像爬楼梯一样,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音的高低。
思考:过程中从do往上到高音do我们叫做上行音阶、那么往下的呢,叫什么?下行音阶2、介绍《柯尔文手势》刚才在楼梯上面出现的手势叫柯尔文手势,在我们身体前方有不同的高度,用来表示音阶中各音的高低。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借助7种不同手势和高低位置来代表7个不同音级的唱名,由19世纪70年代由约翰柯尔文首创,所以被称之为“柯尔文手势”。
3、学习科尔文手势动作及注意要点Do:是拳头,腰前放Re:是滑梯,腹前斜Mi:是平台,胸前放Fa:是倒立,顶呱呱Sol:是小门,颈前放La :是小手,耳旁拉Ti :是头侧,指天空Do’:是头顶,高音do’结合我们的口诀,会记忆的更快更准确。
柯尔文手势教学
![柯尔文手势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3b370a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6.png)
柯尔文手势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五章节,主要内容是学习柯尔文手势。
柯尔文手势是西方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工具,通过手势来表示音的高低,有助于学生对音高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并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柯尔文手势,知道其基本动作和组合。
2. 培养学生通过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和组合的学习。
难点:柯尔文手势的熟练运用和与音高的对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响、乐谱、柯尔文手势图示。
学具:学生音乐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音的高低,让学生感知柯尔文手势的应用。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和柯尔文手势图示,讲解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和组合,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音高的表示方法。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简单的乐谱,用柯尔文手势进行演示,讲解乐谱中的音高关系。
4.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柯尔文手势,巩固所学的知识。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柯尔文手势的组合练习,相互评价,提高运用能力。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练习柯尔文手势,并尝试用柯尔文手势分析乐谱中的音高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柯尔文手势基本动作和组合。
七、作业设计答案:以教材为例,给出对应的柯尔文手势。
2.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乐谱,用柯尔文手势表示音高关系。
答案:以教材为例,给出对应的柯尔文手势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柯尔文手势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实践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柯尔文手势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能力;也可以结合其他音乐教学方法,如音阶练习、合唱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柯尔文手势。
《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教案
![《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3f50f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5.png)
《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教案第一篇:《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教案《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教案第一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知识教学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教学目标1.能够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培养学生听辨声音高低和音色的特点。
2.能够准确运用柯尔文手势认识七个音符。
教学重点:能基本分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记忆柯尔文手势,认识七个音符。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借助律动的形式辅助教学、启发式、引导式、听唱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阶段目标:听音乐律动引领学生进入音乐课堂)师:播放音乐带着学生进行放松活动。
生:听音乐跟随教师进行音乐活动。
二、导入(阶段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会高低这个概念,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对于分辨声音高低的思考。
)师:播放录屏课件师: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有两棵树的图片,你来观察一下,那一棵树高一点?你是怎么知道它的高低的呢?那刚才可以通过眼睛来观察到树的高低,那么你是怎么分辨声音的高低的呢?生:眼睛观察树的高低(由教师启发通过图片高低的对比,让学生懂得我们这里的高低比较是用眼睛,通过观察来完成的。
)师:其实声音也有高、低之分,我们可以用耳朵通过听辨,分辨出声音的高低。
二、感受音的高低(阶段目标:通过运用微课程的图片加声音功能,并调动学生的听觉能力来对比,初步感受声音的高低。
)1.听辨声音的高低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听一听下面这是什么声音呢?比较它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教师分别播放牛和羊、老虎和猫的声音。
)生:模仿声音,并说出这些声音的高低之分。
师:请学生试着列举出几组动物声音高低对比的例子,并模仿出来。
师:动物的叫声有高低,我们音乐王国中乐器的声音也有高低之分。
师:播放大号和小号的声音片段生:聆听并判断两种乐器音的高低,用声音模仿。
师:播放大提琴和小提琴声音片段生:聆听并判断两种乐器音的高低,用声音模仿。
2、建立音的高低概念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声音的高低,那么音的高低是由1234567来表示,是由低到高排列的。
02《柯尔文手势》微课程设计方案
![02《柯尔文手势》微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98af66af1ffc4ffe47acab.png)
《柯尔文手势》微课程设计方案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1、复习1、
2、
3、
4、
5、
6、
7、i这几个音符,多媒体出示各个音符的“柯
尔文手势”,并简介柯尔文手势。
让学生明白“柯
尔文手势”是实
际高度的“音阶
手势”
2、简介“柯尔文手势”,多媒体呈示手势图片
学生在了解的基
础上学习更好,
通过观看手势图
片更直观、形象。
3、老师示范手势具体位置,学生练习并分组展示。
让学生掌握手势的准确位置,并通过反复练习熟悉手势位置,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
4、加入“柯尔文手势”演唱简单歌曲。
帮助孩子唱准歌曲,建立音高概念,提高学习兴趣。
设计亮点:
微课程《柯尔文手势》的制作,符合低年级孩子注意力时间短、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活泼好动这些特点,微课程时间7分钟,设计活泼有趣,图文并茂,设计中师生参与互动,满足了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手势图片让孩子更直观、形象,便于孩子们模仿,更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多媒体的支持代替了老师枯燥乏味的讲解,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熟悉手势的基础上加入歌曲巩固记忆,同时有了手势的辅助孩子们歌会唱的更准确。
本节课有了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的支持增加了学习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定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柯尔文手势》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柯尔文手势教案
![柯尔文手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027737c1c708a1294a4441.png)
柯尔文手势教案(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知识“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 教学设计人教社教学内容1.知识“音的高低”2.知识“柯尔文手势”教学目标1.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
2.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
教学过程1.知识“音的高低”(1)教师可由有视觉感的物体的“高度”引入“音的高低”对比。
①教师与同学或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
②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的个子高低对比。
③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
(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模仿小鸟与老牛的叫声、小猫与狗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与火车鸣笛声、闪电与打雷的声音。
(3)教师请学生说一说以上各组声音,音色上有什么区别。
(小鸟、小猫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以及闪电的音色具有尖、细、明亮等特点;而老牛、狗的叫声、火车鸣笛声以及打雷的音色具有低沉、厚重、浑厚等特点)(4)小鸟的叫声比老牛的叫声高,小猫比狗的叫声高,自行车铃声比火车鸣笛的声音高,闪电比打雷的声音高。
(5)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分别模仿两种动物或物体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其他组的同学听辨。
(6)学生聆听几组乐器的声音,辨别音的高低。
(小提琴与大提琴;小号与大号;鼓与三角铁等)(7)认识唱名。
①音乐中,“音的高低”用“1234567”(简谱)来表示(五线谱则以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来表示),由低到高排列。
②教师带领学生模唱唱名,边唱边用手势模仿爬楼梯的动作,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音的高低。
2.知识“柯尔文手势”(1)教师向学生介绍“音的高低”也可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
(2)教师边唱边示范柯尔文手势。
(3)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
①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手势。
②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1。
柯尔文手势教案幼儿园
![柯尔文手势教案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6014039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b.png)
柯尔文手势教案幼儿园介绍柯尔文手势教案是一种以手部姿势为主要辅助手段的语言教学方法,该方法由美国教育家柯尔文发明,旨在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沟通交流能力。
柯尔文手势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配合幼儿的学习情况,使用具有代表性的手势或符号,供幼儿使用。
实施步骤第一步:学习和准备手势符号教师需要全面理解教材内容,透彻领会每个单词的含义,然后根据单词的信息特点,设计与之对应的手势符号。
为确保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多次练习,熟练掌握符号的使用规律。
第二步:手势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词教学:在幼儿熟练掌握手势符号后,通过一些图画、卡片等工具,帮助幼儿理解单词的含义。
2.组合教学:将不同的单词组合在一起,使用手势符号进行教学,让幼儿能够学会一些常用的短语或句子表达。
3.反复操练:在幼儿掌握一定单词后,通过反复操练来巩固其记忆,提高其应用能力。
第三步:情境教学教师将所学的单词和短语应用到各种情境中,让幼儿在实际的交流中掌握使用技巧和运用能力。
第四步:评估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评估,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特点1.活泼有趣:手势的出现让幼儿感觉学习更加有趣,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轻松自然:幼儿通过学习和练习,逐渐习惯了使用手势符号,让其学习更加自然和轻松。
3.视觉记忆:手势符号激活了幼儿的视觉记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和使用。
4.多种学习方式:除了学习单词、短语外,通过互动游戏、唱歌、跳舞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加教育趣味性。
总结柯尔文手势教案是一种适合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方法,通过手势符号激活幼儿的视觉记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和使用,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其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
但是,教师在实施柯尔文手势教案时,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有效传授知识,提高教育质量。
希沃白板柯尔文手势小星星教案
![希沃白板柯尔文手势小星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01cf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f.png)
希沃白板柯尔文手势小星星教案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9世纪由约翰.柯尔文首创的。
他借助7种不同的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7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可视又形象。
一、引入手势,让音变得生动起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
柯尔文手势是一个具体运动着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发现这一生动教学方式能使枯燥乏味的音阶学习内容变得鲜活有趣。
为此,我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柯尔文手势教学作为一年级学生每节音乐常态课必练的内容之一。
如何深入进行正规的柯尔文手势教学,是我最值得研究的地方。
1、教授口诀。
一开始教授柯尔文手势的时候,我配上生动形象的小口诀,便于学生学习记忆。
小口决:DO是一个小拳头,RE是一座小滑梯,MI是一个小平台,你真棒呀,倒过来是FA,SOL是小门平平立,LA是小手拉起来,SI是指向天空,后面跟着高音DO。
每一个都能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东西相对应,使学生轻松学习,快乐记忆。
2、手语教唱。
我在教授歌曲《小星星》时,由于这首歌旋律是活泼的,节奏比较明快,具有明显的童谣特征,我想让孩子通过学唱记住歌曲旋律,以积累更多的音乐素材。
于是我就采用了柯尔文手势。
首先一边播放《小星星》的旋律一边做手势,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都做了哪几个音的手势,然后再让学生一边听旋律一边看老师的手势唱,接着让学生只看老师手势清唱旋律,最后让学生自己一边做柯尔文手势一边唱。
这样层层深入,学生逐渐掌握了歌曲的旋律。
这样教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生们感到特别有兴趣,学习起来也变得轻松简单。
二、借助手势,让音变得具体起来1、旋律训练。
刚开始学柯尔文手势时,先跟老师做一做7个柯尔文手势。
然后,老师做出各种手势,由学生来唱。
注意发声位置,循环呼吸、均匀吐气。
注意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
这样既能充当发声练习、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同时又能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
旋律练习是各种旋律音程的组合。
《第一单元 知识 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知识 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32124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7.png)
《知识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柯尔文手势的基本观点和手势动作规律。
2. 掌握柯尔文手势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
3. 通过手势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并掌握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和规律。
2. 难点:通过手势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音乐情感,提高声乐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手势图片和相关音乐素材。
2. 准备白板或黑板以及相应的手绘板。
3. 准备学生用的音乐教材和乐器。
4. 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室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简单的音乐欣赏或者歌唱,让学生感受柯尔文手势的含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础乐理知识:教师向学生介绍柯尔文手势的基本观点和手势动作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音高和调式。
3. 示范与模仿:教师亲自示范柯尔文手势的动作,并邀请学生模仿。
通过再三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手势动作。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柯尔文手势的练习。
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中设立一个指导员,帮助学生们互相学习和纠正错误。
5.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与柯尔文手势相关的游戏,例如“听音寻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稳固知识。
6. 表演展示:在课程结束前,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柯尔文手势,或者以小组形式表演一段简单的歌曲配合手势。
7. 反馈与评判: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评判,取长补短。
8.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柯尔文手势运用到其他音乐课程中,如视唱练耳、乐器演奏等。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通过手势与音乐的结合,增强学生对音高观点的理解。
2. 学生能够通过柯尔文手势的练习,提高声乐节奏感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音乐表达自我,增强自大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熟练掌握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通过手势与音乐的结合,增强学生对音高观点的理解。
小学音乐《柯尔文手势》教案
![小学音乐《柯尔文手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93a74a4028915f814dc234.png)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870年优翰·柯尔文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
手势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
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教学方法识谱教学中,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当地运用柯尔文手势。
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
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学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学唱简单的音阶;新歌教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琴声引导下边做手势边识谱,这样边唱边动学生们很感兴趣,于是对识谱的畏难情绪在不知不觉地减弱了,并且音准的准确性就大大的提高了。
内心听觉训练教师不出声歌唱,仅仅用手势表示出一个个短小的乐汇片段,要求学生唱出它们的音高,做内心听觉的训练。
例如,老师用手势做出:s l s m,l dˊl m,m dˊs l让学生边看边记但是不准唱出声音,当老师每做完一组之后,再让学生唱出这一片段,练习时教师可以哼唱出各片段第一个音的音高,然后让学生边看老师手势边唱,或自己做手势唱,如果学生音准教好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唱。
长期训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培养学生的音准。
音乐记忆训练教师还可以利用手势的配合,与学生做即兴的卡农(轮唱)练习:教师即兴地慢唱旋律,并伴随着手势,学生在教师歌唱两拍后模仿,做二声部卡农,锻炼音乐记忆。
二声部训练使用手势进行二声部训练。
教师用两只手的手势表示不同声部音高,调整音准、训练听觉,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配合。
或者是选择学生二声部歌唱中困难的片断单独进行练习。
练习时不看谱、不使用钢琴,只是按照教师的手势歌唱。
音阶调式转换训练利用手势辅助,做同主音的音阶调式转换,这是熟悉音阶调式、在首调唱名中进行转调练习的很好方法。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柯尔文手势教案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柯尔文手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0150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9.png)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柯尔文手势时,学生可能会遇到理解手势含义和正确运用手势的困难。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动作的协调和节奏的准确性可能是一个挑战。此外,学生可能会对手势的多样性和变化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实际中。学生可能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克服这些困难,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支持。
教学资源
总之,教学评价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我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内容逻辑关系
1.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含义
重点知识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特征
词:音高、音长、音强、音色
句:柯尔文手势通过手势的动作来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特征。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柯尔文手势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柯尔文手势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主要内容为柯尔文手势教案。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柯尔文手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节奏,提高音乐素养。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相符,通过图片、文字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
![“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326e308bd63186bdebbce9.png)
“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柯尔文手势的由来
2.学习“柯尔文手势”
教学目标:
1、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
2、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
学情分析:
学生们开始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根据这样的学生情况,教师应抓住他们的心理,从他们感兴趣的音乐实践引入,从而对所需要学习的
音乐内容进行教学。
do 轻握拳头,Re五指并拢,手微微倾斜,MI将手放平,fa大拇指朝下,sol手掌立起来,la拇指放松,手腕轻轻的提起,si食指指向上方。
3、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
①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手势。
②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1。
教师将手势编程了口诀,方便大家记忆。
Do是一个小拳头,
re像一个小滑梯,
mi是一个小平台,
最棒的倒过来就是fa,
Sol是小门平平立,
la是小手拉起,
si是一对天线。
4、跟着歌曲,把柯尔文手势记一遍(开音乐)
Do是一个小拳头,
Re是一座小滑梯,
mi是一个小平台,
做的很棒倒过来是fa,
Sol是小门平平立,
la是小手拉起,
si是一对天线
5、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完成图片上的连线。
6、柯尔文手势运用
练习作品《小星星》
7、课堂小结
柯尔文手势还可以运用到其他乐曲当中,赶快动动你的小脑筋去试试吧。
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
![柯尔文手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25f9e0ba0d4a7302763ae4.png)
《柯尔文手势》教案
教学内容:
教唱歌曲《柯尔文手势》
教学目的:
1.了解并学会“柯尔文手势”
2.熟练运用“柯尔文手势”从DO—高音DO.
教学重点:
掌握柯尔文手势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白雪公主的故事吗?白雪公主有七个小矮人朋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七个好朋友,希望你能和他们友好相处,大家请看:(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三.进入新课
1.简介柯尔文手势
(观看视频)
让学生初步了解柯尔文手势
2. 分步介绍柯尔文手势(出示画面)
师:下面我来介绍各个音的不同手势位置
(依次出示各手势微课图片)
师:DO 手轻轻握拳
师:RE 手指并拢翘起呈45度
师:MI 手指并拢伸平
师:FA 大拇指伸出向下,其他四指握拳
师:SOL五指并拢伸直,手掌竖起
师:LA 手指成半握拳状,手心像握着一枚鸡蛋或乒乓球
师:SI 食指伸出翘起其余四指握拳
师: DO 高音哆,再次回到手轻轻握拳状
3. 下面请观看连贯演示(出示微课视频)
4. 学生跟视频连贯练习
四.小结
(出示微课图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柯尔文手势,希望大家多多练习,一定会熟能生巧的,加油!。
柯尔文手势教案
![柯尔文手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cd88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4.png)
柯尔文手势教案柯尔文手势是一种用手指和手腕来表达语言的方法,它起源于美国,用于与听力受损的人进行交流。
柯尔文手势不仅可以帮助听力受损的人与他人交流,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和社交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步骤。
教学目标:1. 了解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原理和用途。
2. 学习柯尔文手势的基本手势,并能准确地表达基本词汇和短语。
3. 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对听力受损人士的关爱意识。
教学准备:1. 柯尔文手势教学材料和视频资源。
2. 白板和白板笔。
3. 听力受损学生模拟交流情景。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用白板展示柯尔文手势的图片,并介绍柯尔文手势的背景和相关用途。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柯尔文手势对听力受损的人很重要,并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柯尔文手势的基本手势:1. 使用教学材料和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柯尔文手势的基本手势,并解释每个手势的含义。
2. 引导学生一起模仿老师的手势,确保他们对每个手势的动作和含义有正确的理解。
3. 请学生根据图片和视频演示,练习基本手势,并检查他们的正确性。
练习基本词汇和短语:1. 再次展示柯尔文手势的基本手势,并与学生一起复习每个手势的含义。
2. 分发词汇卡片给学生,并提醒他们每张卡片上的词汇或短语与柯尔文手势有关。
3. 学生之间进行配对练习,一人展示手势,另一人根据手势猜测词汇或短语的意思,然后交换角色。
4. 选择几名学生随机展示手势,其他学生根据手势猜测词汇或短语的意思,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听力受损的学生角色。
2. 学生们在小组中模拟交流情景,一人扮演听力受损的学生,另一人通过柯尔文手势与他交流。
3. 老师巡视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建议,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尝试。
总结和评价:1. 提问学生柯尔文手势对听力受损的人有什么帮助,并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2.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柯尔文手势的体验和收获,并互相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
2024年公开课(柯尔文手势完整版课件
![2024年公开课(柯尔文手势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a0718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7.png)
2024年公开课(柯尔文手势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育教材第四章《音高与手势训练》,详细内容为柯尔文手势的学习与应用。
柯尔文手势作为一种音高可视化训练方法,通过直观的手势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音阶中各音级之间的关系,提高音准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并能熟练运用;2. 培养学生通过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辨识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柯尔文手势的熟练运用及音高辨识;2. 教学重点: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动作及其与音高的对应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柯尔文手势图;2. 学具:学生用柯尔文手势图、钢琴或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运用柯尔文手势的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柯尔文手势的魅力。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柯尔文手势的基本原理,介绍手势与音高的对应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钢琴演奏,引导学生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辨识,并现场示范正确手势。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柯尔文手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手势。
5. 小组竞赛(10分钟)设置音高辨识竞赛,检验学生柯尔文手势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柯尔文手势图;2. 音高与手势对应关系表;3. 竞赛成绩公布。
七、作业设计答案:C、D、E、F、G、A、B2.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熟悉的歌曲,尝试用柯尔文手势进行演唱。
答案:自由发挥,以音准准确为评判标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柯尔文手势的掌握程度,以及音高辨识能力的提高情况;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练习,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可引入其他音高训练方法,如视唱、听音等,丰富教学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柯尔文手势的熟练运用及音高辨识;2. 例题讲解:通过钢琴演奏,引导学生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辨识;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柯尔文手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4. 作业设计:运用柯尔文手势辨识音高和演唱歌曲。
公开课(柯尔文手势完整版优质课件
![公开课(柯尔文手势完整版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d1f5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1.png)
公开课(柯尔文手势完整版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音乐教学中的柯尔文手势。
教学内容基于教材第十章第三节“柯尔文手势的运用与实践”,详细内容包括柯尔文手势的基本概念、手势与音高关系、手势训练方法以及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柯尔文手势的基本概念和手势与音高的对应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辨识和音乐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柯尔文手势与音高对应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柯尔文手势的基本概念,运用手势进行音高辨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柯尔文手势图、音乐CD、钢琴、投影仪。
2. 学具:学生用柯尔文手势图、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一段音乐,邀请学生跟随音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辨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柯尔文手势的基本概念,展示手势图。
演示柯尔文手势与音高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实际操作。
3. 随堂练习(15分钟)播放音乐,学生跟随音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辨识。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手势。
4. 课堂小结(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柯尔文手势学习2. 内容:柯尔文手势基本概念手势与音高对应关系柯尔文手势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辨识和音乐创作。
选择一首熟悉的歌曲,用柯尔文手势表示出歌曲中的音高。
尝试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并用柯尔文手势进行展示。
2. 答案: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学生参加音乐社团,进一步学习柯尔文手势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合奏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柯尔文手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柯尔文手势与音高的对应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以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直观体验。
3. 作业设计,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将柯尔文手势应用于音高辨识和音乐创作。
大班音乐活动柯尔文手势
![大班音乐活动柯尔文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c8365e20b1c59eef9c7b435.png)
授课教师:巩彩梅活动领域:艺术领域活动名称:音乐《奇妙的柯尔文手势》幼儿班级:大班活动时长:30分钟活动意图:通过本次音乐活动让幼儿认识并了解柯尔文手势动作,并且知道音乐世界中,1 2 3 4 5 6 7这几个音的高低,可以用柯尔文手势在身体不同位置的动作来表示出来。
最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活动目标:1.认识柯尔文手势2.感受音级与柯尔文手势的对应动作3.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活动重点:唱出音符1234567并学会相应的柯尔文手势。
活动难点:柯尔文手势演奏《小星星》。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会唱歌曲《小星星》,以及对相关基本音的认识2.物质材料准备:相关PPT图片,音乐,钢琴,1234567卡通贴饰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复习歌曲《小星星》,要求幼儿用歌词和乐谱分别演唱出来。
二、开始部分出示柯尔文手势图(PPT),让小朋友们自己先看一遍。
提问:图上的1234567怎么唱?音阶旁边有哪些对应的动作?今天呀,老师要给小朋友们教给一个新的手势动作,这个动作呢,与我们的音级所对应,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先做一下。
(第一遍:教师示范动作)三、中间环节(教手势动作)(PPT上的手势动作放出来)第一遍:教师示范,请小朋友们看一遍第二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幼儿。
(反复教)第三遍:教师唱音,请个别幼儿做动作。
(表扬幼儿)四、高潮部分出示PPT上的小星星乐谱,让幼儿一边唱谱子一边做刚才学过的与乐谱相对应的柯尔文手势动作。
(三遍)五、游戏环节第一遍;唱(123)歌,所有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边唱歌,一边用柯尔文手势表示出来。
所有幼儿站起来到活动室前面,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动作。
第二遍:老师以及所有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幼儿自由做转动,做出柯尔文手势。
最后伴随歌声和手势动作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1.回家后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演今天学到的手势。
2.把自己以前会唱的简单歌曲,试着用柯尔文手势表示。
认识柯尔文手势歌教案中班
![认识柯尔文手势歌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51af5f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c.png)
认识柯尔文手势歌教案中班教案标题:认识柯尔文手势歌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柯尔文手势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
2. 帮助学生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动作技能。
3. 通过手势动作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教学准备:1. 柯尔文手势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图片或卡片,展示柯尔文手势歌的动作。
3. 柯尔文手势歌的歌词。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柯尔文手势歌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手势歌是通过手部动作和音乐节奏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
- 激发学生对手势歌的兴趣,提问他们是否听过或参与过类似的活动。
2. 学习柯尔文手势歌(15分钟)- 播放柯尔文手势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 展示柯尔文手势歌的动作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 按照音乐的节奏,引导学生一起跟随动作,逐步掌握手势歌的动作。
3.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播放柯尔文手势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随动作一起表演。
- 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指导,让他们尝试独立表演手势歌。
- 鼓励学生互相观察和帮助,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4. 创造与展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柯尔文手势歌,自行编排动作并进行表演。
-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的手势歌,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询问他们对柯尔文手势歌的感受和体验。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手势歌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强调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手势动作,配合其他歌曲进行表演。
2. 制作手势歌的小册子或海报,供学生回顾和分享。
3. 组织手势歌比赛或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估学生对柯尔文手势歌动作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学生在表演环节中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模仿和表演柯尔文手势歌的动作?3.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步骤或辅助材料,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社
教学内容
1 .知识“音的高低”
2 .知识“柯尔文手势”
教学目标
1. 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
2. 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
教学过程
1 .知识“音的高低”
(1) 教师可由有视觉感的物体的“高度”引入“音的高低”对比
①教师与同学或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
②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的个子高低对比
③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0
(2)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模仿小鸟与老牛的叫声、小猫与狗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与火车鸣笛声、闪电与打$的声音。
(3)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以上各组声音,音色上有什么区别。
(小鸟、小猫的叫声、自行
车铃声以及闪电的音色具有尖、细、明亮等特点;而老牛、狗的叫声、火车鸣笛声以及打$的音色具有低沉、厚重、浑厚等特点)
(4) 小鸟的叫声比老牛的叫声高,小猫比狗的叫声高,自行车铃声比火车鸣笛的声音
高,闪电比打$的声音高。
(5) 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分别模仿两种动物或物体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其
他组的同学听辨。
(6) 学生聆听几组乐器的声音,辨别音的高低。
(小提琴与大提琴;小号与大号;鼓与
三角铁等)
(7) 认识唱名。
①音乐中,“音的高低”用“ 1234567'(简谱)来表示(五线谱则以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来表示),由低到高排列。
②教师带领学生模唱唱名,边唱边用手势模仿爬楼梯的动作,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音
的高低。
2.知识“柯尔文手势”
(2)教师边唱边示范柯尔文手势
(3)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
①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手势。
②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