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评自改习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自评自改习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设立的背景和依据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自古至今人们异口齐呼的声音。“文章不厌百回改”,“树木不剪不成材,文章不改不精彩”,“玉不琢不美,文不改不精”……宋朝王安石曾说:“捻断数茎须,方得‘春风又绿江南岸’”。毛泽东也曾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我们语文老师似乎就由此为学生习作的“改”而忙得不亦乐乎了,老师们“精批细改”、“眉批旁批”、“点面俱到”,期望着“好作文”因此出炉。结果的局面是:学生对作文写完了事,教师桌上“文山文海”,语文老师们叹曰“批改作文胜似愚公移山”,老师们成了愚公,但又不能体会愚公移山“大功告成”后的愉悦——因为大多学生接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只“瞥一下分数”,教师的繁忙工作成了“无用功”。

这根本原因在哪呢?我们作了些简单的分析得出,这便就是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包办统治文章修改的结果:其一,老师们批改一次作文,按每班50个学生的作文量来计算,作文本从上交给老师到批完发放给学生,最快也得一周时间,而此时学生写完文章时的那种企盼评价的激情早已冷却,对发放下来的作文本,大部分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有的甚至连本子都懒得翻开!老师的辛劳,大多付之东流;第二,老师们如果真正做到“精批细改”,确实能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事实是,面对目前大班教学,广大教师们往往难以做到全面的“精批细改”,有些作文只能“粗看略写”,写出的评语自然避免不了概念化、形式化,大同小异,久而久之,眉批总评成了习作的装饰品,学生根本就不爱看。

基于以上认识,有感于当前作文教学的状况,我们在作文批改这一环节作了一些探索。概括起来说,就是把作文评改的权力交给学生,提出来了“学生作文自改互评”的课题方案。通过这一形式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通过作文评改培养他们的能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生动求知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人格。从而尽可能地达到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和基本原则

(一)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提高学生习作的质量

素质教育观念强调,作文教学的过程应当成为学生发展素质的过程。要使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们完全领悟到: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学习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和善学上。新课标的教学观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在指导学生作文自评互评中促进作文训练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共同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二)“学生作文自改互评”实验与基础教育新课程融合的原则

1、“学生作文自改互评”的涵义

学生作文自主评改和互改是一个来源于教育实践的具有探索性、应用性的课题,其研究的是通过训练学生学习自改互评作文,进而提高作文水平,达到优化作文教学过程的目的。实验研究成果表明,自改互评作文使学生学会了品评修改作文,培养了作文过程中的自觉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探索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发掘了作文教学的人文内涵。

2、“学生作文自改互评”实验与基础教育新课程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