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地基液化等级的划分标准

地基液化等级的划分标准

地基液化等级的划分标准地基液化等级是用来评估地震发生时地基土体液化的程度,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地基液化的概念和成因入手,介绍地基液化等级的划分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并分析不同地基液化等级的对建筑物的危害程度。

最后,提出加强抗震设防的建议。

一、地基液化的概念和成因地基液化是指地震刺激下,含有水分的土壤失去抗剪强度而变成流体状态的现象。

当地震波传递到地下时,引起土层变形和应力的变化,从而加剧土体的孔隙水压力。

当土体内孔隙水压力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土颗粒相互失去支撑,导致土壤流动。

地基液化的成因主要是孔隙水压力、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和震动水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地基液化等级的划分标准地基液化等级是指按照地震加速度峰值比和地震剪应力的比值来确定地基土体液化的程度。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提出的地基液化等级划分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标准,根据ASCE标准,地基液化等级可以分为5个等级,具体如下所示:1.液化等级非常轻微:当加速度峰值比小于0.1时,土壤中孔隙水压力会增加,但土体内变形很少,不致产生沉降和变形。

2.液化等级轻微:当加速度峰值比在0.1~0.3之间时,土壤会有轻微的流动,但土体的变形和沉降相对较小。

3.液化等级中等:当加速度峰值比在0.3~0.6之间时,土体内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加,土壤流动明显,会导致土体变形和沉降。

4.液化等级严重:当加速度峰值比在0.6~1.0之间时,土壤流动变得剧烈,土体产生大量的液化沉降和变形,地基上的建筑物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5.液化等级极其严重:当加速度峰值比大于1.0时,土壤流动变得极其剧烈,可能导致液化沉降、地基下沉、地基不稳等问题,建筑物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崩塌。

三、地基液化等级的适用范围地基液化等级划分标准主要适用于沙、卵石、砾石等含水量较高、颗粒较大的土体。

对于黏土、粘性土等细粒土壤来说,由于其粘聚力比较强,一般不容易发生液化现象。

因此,地基液化等级划分标准对细粒土壤的适用性相对较低。

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特征与新型抗震处理方法

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特征与新型抗震处理方法

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特征与新型抗震处理方法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特征与新型抗震处理方法地震液化是地震灾害中一种常见的灾害形式,特别是在黄土地区。

黄土地区的土壤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液化现象。

而饱和黄土地震液化更是一种危险无比的现象,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有效防止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灾害,必须深入了解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特征,并提出新的抗震处理方法,以确保黄土地区的人民生活安全。

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的特征:1. 孔隙水压力增大:地震动力作用下,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从而导致土壤失去支撑力,形成液化现象。

2. 土体应力分布变化:黄土地区的土壤含水量较高,地震震动传递给土体后,土体的应力分布会发生明显变化。

3. 液化程度: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的程度与地震动力、土体含水量、土壤水平应力等因素有关,液化程度一般会造成土体的沉降和坍塌现象。

4. 土体粒度分布:黄土颗粒较大,因此黄土地区的液化现象,往往伴随着颗粒流动现象。

面对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的危害,可以采用以下新型抗震处理方法:1. 增加地基承载力:可以通过在地基中设置增强层,如钢丝网等,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减轻液化现象对建筑物的影响。

2. 减小孔隙水压力:可以通过地下加压排水技术,即加压封堵井,以减小地震动力作用下孔隙水的增大,从而防止地基液化。

3. 控制液化现象:可采用振动压实法,即在地基中进行振动压实,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减小液化现象的发生概率。

4. 利用细粒土改良黄土地基:可以在黄土地基表面喷洒适量的细粒土进行覆盖,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轻液化现象对地基的影响。

5. 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可以对建筑物进行钢筋混凝土加固等措施,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

综上所述,饱和黄土地震液化是一种危险且常见的灾害形式,在防止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灾害中,应深入研究其特征,掌握液化机理,并在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中采用新型抗震处理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黄土地区居民的身心安全,在地震中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综上所述,饱和黄土地震液化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灾害形式。

液化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及比较

液化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及比较

地基处理结课论文题目: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法及特点指导教师:赵少飞班级:土木B07-2姓名:李晗学号:200705024205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法及特点摘要:本篇文章就是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液化地基的形成原因,对液化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对比及其适用情况。

关键词:地基液化、地基处理、换填法、强夯法、碎石桩、砂桩正文:一、地基液化及其危害松散的砂土和粉土,在地下水的作用之下达到饱和状态。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土体受到震动,会有变得更紧密的趋势,这种趋于紧密的作用使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而在这短暂的震动过程中,骤然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这就使原来由土颗粒间接触点传递的压力(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土层会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变成像液体一样,这就是地基的液化现象。

由此可见,发生液化现象,土质多是松散的砂土和粉土,而且受到震动和水的作用。

影响液化的因素主要有:颗粒级配、透水性能、相对密度、土层埋深、地下水位、地震烈度及地震持续时间等。

地基液化会对地表的影响表现在喷砂冒水、堤岸滑塌、地面开裂、不均匀沉降等,对其上建筑物造成很大危害。

二、处理方法我国现在对于地基处理方面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在一些湿陷性黄土的地区以及中砂土易发生液化的都很难处理。

关于具体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换填法、强夯法、砂桩法、碎石桩法等。

1、换填法换填法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填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及其他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

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砂石或灰土等,并分层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换填法适于浅层地基处理,处理深度可达2~3米。

根据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换填法不仅可以解决工程地基处理问题,而且是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不需特殊的机械设备,并且可缩短工期等。

液化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及比较

液化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及比较

地基处理结课论文题目: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法及特点指导教师:赵少飞班级:土木B07-2姓名:李晗学号:200705024205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法及特点摘要:本篇文章就是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液化地基的形成原因,对液化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对比及其适用情况。

关键词:地基液化、地基处理、换填法、强夯法、碎石桩、砂桩正文:一、地基液化及其危害松散的砂土和粉土,在地下水的作用之下达到饱和状态。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土体受到震动,会有变得更紧密的趋势,这种趋于紧密的作用使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而在这短暂的震动过程中,骤然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这就使原来由土颗粒间接触点传递的压力(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土层会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变成像液体一样,这就是地基的液化现象。

由此可见,发生液化现象,土质多是松散的砂土和粉土,而且受到震动和水的作用。

影响液化的因素主要有:颗粒级配、透水性能、相对密度、土层埋深、地下水位、地震烈度及地震持续时间等。

地基液化会对地表的影响表现在喷砂冒水、堤岸滑塌、地面开裂、不均匀沉降等,对其上建筑物造成很大危害。

二、处理方法我国现在对于地基处理方面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在一些湿陷性黄土的地区以及中砂土易发生液化的都很难处理。

关于具体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换填法、强夯法、砂桩法、碎石桩法等。

1、换填法换填法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填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及其他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

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砂石或灰土等,并分层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换填法适于浅层地基处理,处理深度可达2~3米。

根据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换填法不仅可以解决工程地基处理问题,而且是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不需特殊的机械设备,并且可缩短工期等。

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液化问题分析及其处理措施论文

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液化问题分析及其处理措施论文

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液化问题分析及其处理措施摘要:本文介绍了某工程场地因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而发现的地基土液化误判问题,在纠正了地基液化等级判断之后,针对已完成和未进行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的不同工况,分别采取了振锤振密加固措施和振冲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地基处理,经检测,地基液化现象全部消除或液化等级转为轻微,处理效果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液化;振锤振密;振冲碎石桩中图分类号:tq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project site for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soil liquefaction and find the misjudgement in correct the liquefied foundation level after judge, has been completed and not for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treatmen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vibration respectively take hammer vibration reinforcement measures and dense vibro-replacement stone column +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scheme of ground treatment, after the examination, the foundation liquefaction phenomenon to eliminate or liquefied level to all minor,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liquefied; vibration hammer dense vibration;vibro-replacement stone column一、前言地基饱和粉土和砂层液化在工程实践中较为常见。

地基土液化名词解释

地基土液化名词解释

地基土液化名词解释地基土液化名词解释地基土的液化是指当地基土受到荷载作用时,在一定的应力范围内土体发生分散变形,使得原来结构不均匀的土层产生过大的垂直变位而丧失稳定,甚至在短时间内出现土层倒塌的现象。

地基土发生液化时,常在其顶部和底部出现很大的水平位移,有时还伴随着严重的侧向挤出,并产生鼓包、流砂等现象,在外观上呈现陡坎、滑坡及“橡皮土”等形态。

因此,通常把这种现象看做是由于承载能力下降而引起建筑物破坏的危险现象。

地基土的液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但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只要存在着一定的液化可能性,就有可能产生液化。

1、液化区(1)液化条件:地基土所处的含水量状态称为土体的湿度或饱和度。

土体处于饱和状态时,孔隙水压力达到一定值,则有可能产生液化。

(2)液化区:液化土体的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持续增长。

(3)液化指数:液化发生的临界含水量与液化下限之比称为液化指数。

2、液化区(2)形成机理:由于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增大或超过了土体中应力,导致土体固结,产生压缩变形,使土体密度减小,当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后,土就会发生液化。

液化的发展是从一端开始,然后顺次向另一端发展的。

(3)工程措施: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地表水流入,严格划分地下水的补给范围和排泄区域等。

(4)处理措施:加固地基,设置人工加固区;换填土,重锤夯实;桩基础;排水固结法;灌浆加固。

我国北方广泛采用砂井排水固结施工方法。

砂井主要用来消除地下水的动力效应,消除地下水运动对土的动力作用。

采用深层搅拌技术可以将液化土层置换出来,以防止土体进一步液化。

3、预防措施:合理选择地基持力层;提高地基土的抗液化性能;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法。

目前液化判别的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尚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3)施工工艺:将注浆管埋设在液化层中,通过真空泵抽气充填胶管内的空隙,同时将土工布敷设在注浆管周围,形成复合材料管柱,从而形成封闭的水泥土挡水帷幕,防止地下水向土层渗流,控制土体侧向变形。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最新版整理ppt
11
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
液化等级是按液化指数的高低对地基液化危害程 度进行的划分,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等级, 见表2—7。
最新版整理ppt
12
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
当无喷液水化冒指砂数,较或小仅,在即洼0<地Il、E≤5河时边,有为零轻星微的液喷化水,冒地砂点面,
此时,液化危害性小,场地上的建筑一般没有明显的 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第二步,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最新版整理ppt
9
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
以上只是进行了是否可能出现液化的判别,对 可液化土可能造成的危害,需进一步进行定量 的分析。实际上,在同一地震烈度下,液化层 的厚度越大,埋藏越浅,土的密度越小,地下 水位越高,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与临 界标准贯入锤击数儿相差越多,液化就越严重, 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液化指数是比较全面地 反映了上述各因素的影响。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2.3.1 地基土液化及其危害 2.3.2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
2.3.3 液化的判别 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 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
最新版整理ppt
1
2.3.1 地基土液化及其危害
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 生相对位移,颗粒结构有压密趋势,如其本身渗 透系数较小,短时间内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 挤压,孔隙水压力将急剧增加,使原先由土颗粒 通过其接触点传递的压力(亦称有效压力)减小。 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则砂土和粉土颗粒处于 悬浮状态。此时,土体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有 如“液体”的现象,即称为“液化”。
当液化指数IlE>15时,为严重液化,危害普遍较重, 场地喷水冒砂严重,涌砂量大,地面变形明显,覆盖

抗液化措施

抗液化措施

抗液化措施
抗液化措施是指为了避免土地发生液化现象而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

液化是指在地震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土壤失去固结性,变得像液体一样流动的现象。

在地震频繁的地区,液化可能会给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带来严重的破坏,因此采取有效的抗液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加固地基是一种常见的抗液化措施。

通过在土壤中注入水泥、砂浆等固化材料,增加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防止土壤发生液化。

此外,还可以在地基上铺设钢筋混凝土板或钢板,形成一个坚固的基础,防止土壤流失。

合理设计建筑结构也是抗液化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建筑物时,应考虑到地震作用下土壤的液化可能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固建筑结构。

例如,在建筑物的地基中设置防液化桩或使用特殊的结构形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定期检测和维护也是防止液化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测地基和建筑物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可以避免液化灾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地震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以减少液化灾害造成的损失。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抗液化措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液化。

例如,合理规划城市规划,避免在液化易发区建设重
要基础设施;加强地下水管理,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土壤的液化风险;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完善抗液化技术,提高土壤的稳定性等。

总的来说,抗液化措施是保护土地和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液化灾害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液化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液化土层的判别及处理措施浅析

液化土层的判别及处理措施浅析

液化土层的判别及处理措施浅析摘要:在地震作用下,饱和状态的砂土或粉土中的空隙水压力上升,土中的有效应力减小,土的抗剪强度降低,达到一定程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空隙水压力迅速释放,导致土中有效应力完全消失,土体丧失承载能力,土变成了可流动的水土混合物,此即为地基土体液化。

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震害表明,因地基砂土液化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

具体表现为地面喷砂冒水、建筑物基础沉降量大和倾斜严重的现象,甚至失稳、倒塌,从而造成了很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如何避开液化危险地段修建房屋,如何处理存在液化土层的不利地段地基,如何采取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的措施,是地基基础设计在液化场地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震液化;液化判别;抗液化措施一、前言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地震频繁,唐山地震、日本阪神地震、汶川地震、福岛地震、墨西哥近海沿岸8.2级地震等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破坏非常严重。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体量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建筑结构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怎样才能设计出安全且经济合理的方案,这就为基础位于液化土层上的地基基础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也是每一位设计者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根据以往地震现场资料,判定现场某一地点的砂土已经发生液化的主要依据是:(1)地面喷水冒砂,同时上部建筑物发生巨大的沉陷或明显的倾斜,某些埋藏于土中的构筑物上浮,地面有明显变形。

(2)海边、河边等稍微倾斜的部位发生大规模的滑移,这种滑移具有“流动”的特征,滑动距离由数米至数十米;或者在上述地段虽无流动性质的滑坡,但有明显的侧向移动的迹象,并在岸坡后面产生沿岸大裂缝或大量纵横交错的裂缝。

(3)震后通过取土样发现,原来有明显层理的土,震后层理紊乱,同一地点相邻位置的触探曲线不相重合,差异变得非常显著。

二、液化判别人们在工程建设时考虑全部消除或部分消除场地液化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工程建设前期对饱和砂土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进而指导设计、施工。

五种液化地基的处理措施

五种液化地基的处理措施

五种液化地基的处理措施液化地基是指在地震时地下土层失去承载力,导致地面产生塌陷现象。

液化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或者损坏,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措施。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液化地基处理措施:1.地基加固措施:地基加固是最常见的液化地基处理措施之一、通过在地基中注入灌浆材料,如混凝土或水泥浆,可以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抗震能力。

此外,也可以通过预压地基或增厚地基的方式来加固地基。

2.地基隔振措施:地基隔振是通过在地基与建筑物之间添加弹性元件,如橡胶垫或钢板等,将地震能量吸收和分散到地基之外。

这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3.消能措施:消能措施是通过在地基中添加吸能装置,如阻尼器、摩擦装置等,来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对地基的影响。

这种措施能够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保护地基和建筑物的安全。

4.减振措施:减振措施是通过在建筑物中添加减振装置,如阻尼器、贮能器等,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振动。

这种措施能够有效减缓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和人员安全。

5.地基改良措施:地基改良是指通过改变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和组成,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加固、加密、排液和预压等。

通过地基改良可以有效减少液化地基的发生概率和程度。

综上所述,液化地基的处理措施包括地基加固、地基隔振、消能、减振和地基改良等。

不同的处理措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组合使用,以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在实施液化地基处理措施时,需要根据地震活跃度、地基土的性质、建筑物的重要性等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方案。

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2)

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2)

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一、前言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土壤液化问题的施工工艺。

在地震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土壤会失去固结力,形成液化现象,导致建筑物倾覆和损失。

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通过在土壤中插入碎石桩,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抗液化能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二、工法特点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 简单易行:施工工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易于操作和控制。

2. 经济实用:相比其他土壤加固方法,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工程。

3. 高效快速:施工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土壤加固工作。

4. 可靠稳定:经过实践验证,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对于土壤液化问题具有可行性和稳定性。

三、适应范围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和工程规模,特别适用于地震频发地区的建筑物地基加固。

无论是桥梁、道路、铁路还是建筑物的地基工程,都可以采用该工法进行土壤加固。

四、工艺原理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法基于以下工艺原理:1. 碎石桩的加固作用:通过在土壤中插入稳定性强的碎石桩,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抗液化能力,阻止土壤发生液化现象。

2. 碎石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碎石桩与土壤形成一种力学连接关系,在地震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碎石桩可以通过拉伸和剪切阻止土壤发生流动。

3. 桩与桩之间的相互作用:碎石桩之间形成一种桩土整体,增加了土体的整体抗震能力。

五、施工工艺碎石桩地基土液化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场地准备:清理工程区域,确保施工区域符合施工要求。

2. 桩基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碎石桩的位置和布置方式,进行桩基定位。

3. 打入碎石桩:使用打桩机将碎石桩逐个打入土壤中,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桩深。

4. 碎石填充:在桩周围进行碎石填充,确保桩与土壤之间形成紧密连接。

5. 碎石桩间钢筋连接:通过连接钢筋将相邻碎石桩连接起来,形成一体化结构。

地基土层液化的判别及抗液化的措施

地基土层液化的判别及抗液化的措施
维普资讯
文章 编 号 :0 9— 4 1 2 0 )6— 0 9— 2 10 9 4 (0 8 0 0 3 0
地基土层液化的判别及抗液化的措施
口 口 万 诗 群

( 南方人 才 市场 , 广东 广 州
500 ) 10 0
表 1 土 层 工 程 特 性

1. 0 2 5
1 45 4. l.0 10
90 l . l 液化 . 2 8
l 6
l 4 3. 5 l. 8 3 3
液 化 l. 0 17
1.0 09
9 3 .l 8 4 .6
中等 中等
l 7
8O l .3 液化 . 2 3
7. 0 90 . 70 . l .5 18
2 工程实例
某 工 程场 地 位 于珠 海 市 斗 门 区 白蕉 工业 园 , 原
修 正为 等效 的标准 贯 人 击 数 , 来 评 价饱 和砂 土 的 再
液 化可 能性 , 目前 比较 可行 的一 种方 法 。 是
G 0 1_20 《 B50 1 0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 予 以判 定 。拟建 场 地 对建 筑 抗 震 为不 利 地 段 , 地 场
土 的类 型为 软弱 ( 场地 ) , 地 类 别 为 Ⅲ类 。场 地 土 场
粉 质 黏 土 可 塑 Q 。 2 6~ . 4 3~4 5 8~l 2 0 4 . 6 9 . . 2 8 砾 质 黏 性 土 硬 塑 Q 3 6~ . 4 1 . 1 2 3 0 4 . 8 3 . ~4 5 5~ l 8
全 风 化 3 1~ . 38~ . 3 ~ 2 5H . 9 1 . 39 l 4 0 0
中粗 砂 层 松 散 Q 4 2~ . 4 . 81

水利工程液化地基处理方案

水利工程液化地基处理方案

水利工程液化地基处理方案一、引言水利工程是指以调节、控制、利用水资源为主要目的,进行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工程。

在水利工程中,地基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液化地基处理更是其中的重点难点之一。

液化地基是指在地震作用或其他振动作用下,土体发生液化现象,失去了固体的支撑能力,导致基础沉降、倾斜甚至破坏。

因此,在水利工程中,液化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水利工程液化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包括液化地基的成因、影响因素、处理技术以及应用实例等内容,以期为水利工程中的液化地基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液化地基的成因及影响因素1. 液化地基的成因液化地基是指地下土层在受到振动作用时,由于土体间孔隙水的排挤和土体结构的破坏,导致土体失去固体的支撑能力,出现液化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地震或其他振动作用所致,通常发生在砂土和淤泥中。

2. 影响因素液化地基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震烈度、土壤类型、土层深度、地下水位、地表荷载等。

其中,地震烈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将会增加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导致土体液化。

三、液化地基处理技术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液化地基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增强其抗震性能,减缓土体的液化速度和程度。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加固灌浆、钢板桩处理、振动加固等。

2.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通过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增强其抗震性能和抗液化能力。

常用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土体填充、排土加固、预应力锚杆加固等。

3. 地基隔离地基隔离是通过设置隔离层,将液化地基与建筑物分离开,降低液化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

常用的地基隔离方法包括设置地基板、浮筑板等。

四、应用案例1. 某水利工程的液化地基处理方案某水利工程所在地区地震频繁,地基土层多为淤泥和砂土,存在一定的液化风险。

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对地基进行了液化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

方案主要包括地基加固和地基改良两大部分。

其中,地基加固采用了钢板桩和振动加固的方法,而地基改良则采用了土体填充和预应力锚杆加固的方法。

谈地基土液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谈地基土液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对 于一般 的工业 民用建 筑 , 在 的大地震 , 日本新泽 泻 的 1 9 6 4年 的大 地震 , 以及我 国邢 台 , 唐 山 础的静力触探 液化判 别及判 别式 , 的1 9 6 6年和 1 9 7 6年的地震 等等 , 不难看出 : 多数 由地震 引发 的危 进行 砂土液化判别 时是 可行的 , 免 去了再标贯 的进一步判 别 的过
总 结了影响土层 液化 的因素, 并对此提出了预 防及 处理 措施 。 关键词 : 饱和砂土 , 粉土 , 液化 , 基本 因素 , 土质特征 , 防治措施
中图分 类号 : T U 4 3 5 文献标识码 : A 勘察和科研试验研 究后发 现 , 在地震 烈度 低于 7度 的地 区 , 可 以 不考虑土壤液化 问题。而对 于 已初 判 为有可 能发生 液化 的砂 土
第4 0卷 第 1 4期 2 0 l 4 年 5 月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4) 1 4 — 0 0 8 1 - 0 2
山 西 建 筑
S HANX I ARC HI T EC T U RE
Vo 1 . 4 0 N o . 1 4
2 . 1 砂 土 液 化 的 判 别 方 法
在实验室 内试验 的许 多因素 比较 易于控制 , 所 以在研究液 化 的因
砂土之所 以发生液化 , 是因为它结构松 散 、 渗透性低 , 以及 受 素及液化机理 等问题 时是 比较方便的 。
到高强度和持续的长时间的振动。 科研人员在进行了大量的工程 3 影响地 基 土的 液化 的主 要因素
Ma y . 2 0 1 4
・8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谈 地 基 土 液 化 的 成 因 及 防 治 措 施

五种液化地基的处理措施,施工人员要谨记

五种液化地基的处理措施,施工人员要谨记

五种液化地基的处理措施,施工人员要谨记导读:产生液化的场地往往比同一震中距范围内未发生液化场地的宏观烈度要低些。

理论上,地震剪切波在液化土层中受阻(流体不能传递剪力),使传至地面上的地震波相应地衰减,从建筑物振动破坏的角度看,这对建筑耐震有利。

但更广泛的液化震害表明,地基土液化失效对建筑的破坏更严重,因此不能因为液化土存在所谓的“减震”作用而认为液化对建筑抗震有利。

液化场地应优先进行地基处理,使建筑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密实。

具体可根据场地和建筑物特征,选择下面几种方法之一。

(1)振冲法振冲法创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迄今已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它对提高饱和粉、细砂土抗液化能力效果较佳,可使砂土的Dr增加到0.80。

振冲法对不同性质的土层分别具有置换、挤密和振动密实等作用。

对黏性土主要起到置换作用,对中细砂和粉土除置换作用外还有振实挤密作用。

在以上各种土中施工都要在振冲孔内加填碎石(或卵石等)回填料,制成密实的振冲桩,而桩间土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密和振密,同时回填料形成砾石渗井,可使砂层振密且迅速将水排走,以消散砂层中发展的孔隙水压力,从而更利于消除土层的液化。

振冲法主要设备是特制的振冲器,前端能进行高压喷水,使喷口附近的砂土急剧液化。

振冲器借自重和振动力沉入砂层,在沉入过程中把浮动的砂挤向四周并予以振密。

待振冲器沉到设计深度后,关闭下喷口而打开上喷口,同时向孔内回填砾石、卵石、碎石料,然后,逐步提升振冲器,将填料和四周砂层振密。

(2)挤密碎石桩法挤密碎石桩法又称砂石桩法,为碎石桩、砂桩和砂石桩的总称,是指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砂或碎石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砂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

处理深度不应小于4m,同时应穿过液化土层。

(3)强夯法强夯法又名动力固结法或动力压实法。

这种方法是反复将夯锤(质量一般为10~40t)提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落下(落距一般为10~40m),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降低其压缩性,改善地基性能。

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液化地基是指在地震发生时,由于地下土壤中水分饱和,造成土壤失去承载能力而流动,从而导致地基沉降、建筑物倾斜、结构破坏等问题。

为了处理液化地基问题,可以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

下面将介绍强夯法处理液化地基的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技术方案:1.地基调查与分析:首先需要进行地基调查,分析液化地基的性质、土层分布、土壤特性等。

通过地质勘察和试坑试验,确定液化地基的深度和范围。

2.桩基础加固:对于深部液化地基,可以采用桩基础加固的方法。

根据地基调查结果,设计合理的桩基础布置方案,施工时采用钻孔灌注桩、摩擦桩等方式进行加固。

3.强夯处理:针对浅部液化地基,可以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

强夯法是利用重锤的冲击作用使得土壤颗粒产生相互挤压和变形,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根据地基调查结果,确定强夯的位置、强夯次数和间距,进行强夯处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1.施工方案编制: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目标、施工步骤、施工工艺等。

根据土壤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施工设备和工具。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开始前,要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和清洁,检查设备和工具的运行状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3.施工操作规范: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强夯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严格控制冲击次数和冲击能量,以防止过度振密导致地基坍塌。

4.施工记录和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记录,记录每次强夯的冲击次数和能量,并进行地基沉降和倾斜的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参数,确保处理效果。

5.质量验收与管理:完成施工后,要进行质量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对于不合格的施工,要及时进行整改和修正。

总结:强夯法是一种有效处理液化地基问题的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基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操作规范,做好施工记录和监测,进行质量验收和管理。

液化地基处理的基本对策.doc

液化地基处理的基本对策.doc

液化地基处理的基本对策现阶段,建筑企业如何处理液化地基基本情况?以下是中国下面梳理液化地基处理的基本对策专业建筑术语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如下:小编通过建筑行业百科网站下面建筑知识专栏进行查询,梳理液化地基处理的基本对策情况,主要内容如下:液化的危害主要来自震陷,特别是不均匀震陷。

抗液化措施是对液化地基的综合治理,主要依据地基液化指数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对策。

液化地基处理注意事项:(1)倾斜场地的土层液化往往带来大面积土体滑动,造成严重后果,而水平场地土层液化的后果一般只造成建筑的不均匀下沉和倾斜,2001规范4.3.6条的规定不适用于坡度大于10O的倾斜场地和液化土层严重不均的情况;(2)液化等级属于轻微者,除甲、乙类建筑由于其重要性需确保安全外,一般不作特殊处理,因为这类场地可能不发生喷水冒砂,即使发生也不致造成建筑的严重震害;(3)对于液化等级属于中等的场地,尽量多考虑采用较易实施的基础与上部结构处理的构造措施,不一定要加固处理液化土层;(4)在液化层深厚的情况下,消除部分液化沉陷的措施,即处理深度不一定达到液化下界而残留部分未经处理的液化层,从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上看是较合适的,但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处理深度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值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5)液化的震陷量主要决定于土层的液化程度和上部结构的荷载。

由于液化指数不能反映上部结构的荷载影响,因此有趋势直接采用震陷量来评价液化的危害程度。

例如,对4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当精细计算的平均震陷值SE<5cm时,可不采取抗液化措施,当SE=5~15cm时,可优先考虑采取结构和基础的构造措施,当SE>15cm 时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基本消除液化震陷。

液化地基处理的基本对策:⑴强夯法: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和夯击能,可处理4~10m深度范围,处理的宽度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的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且不宜小于3m;⑵桩基或深基础:采用桩基础时,桩端伸入液化浓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不应少于0.5m,对其它非岩石土不宜少于1.5m;⑶加密法:包括振冲法、砂石桩法等,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采用振冲法和砂石桩法加固后,桩间土的标贯击数应大于液化判别标贯临界击数;处理的宽度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的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砂石桩法还不应小于5m;⑷换填法: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地基土液化的处理措施

地基土液化的处理措施

地基土液化的处理措施摘要]液化使地基土丧失承载力、建筑物产生大量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开裂、倾斜或破坏,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遭受损失。

通过分析液化的形成条件及本质特性,提出在设计中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

[关键词]液化;强夯;碎石桩一、地基土的液化由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颗粒组成的土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液体”的现象,称为地基土的液化。

液化机理为:地震时,饱和的砂土或粉土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使颗粒结构密实,颗粒间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挤压,造成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

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趋于零,从而土颗粒上浮形成“液化”现象。

液化可引起地面喷水冒砂、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裂或土体滑移,造成建筑物开裂、倾斜或倒塌。

如1964 年美国阿拉斯加地震和日本新泻地震,大范围砂土地基液化造成大量建筑物严重倾斜或倒塌破坏。

目前地基土液化的判别方法可分为初步判别法和采取一定检测手段的复判。

初步判别判可根据土层的天然结构、颗粒组成、密实程度、地震前和地震后的受力状态、排水条件以及抗震设防烈度并结合现场地质勘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有临界孔隙比法、液化空隙比法、临界加速度法、剪切波速法等。

复判主要是根据标准贯入锤击数、无粘性土的相对紧密度和少粘性土的相对含水量及液性指数判别。

二、地基土液化的影响因素影响地基土液化的主要因素有:1.土质条件,包括应力历史、结构、均匀程度、密度、土的类别;2.排水条件,包括地下水条件、渗透性、渗径等;3.静力条件,包括剪应力比、地貌特征等;4.动力条件,包括地震加速度、震级、波形、方向和频率。

综上所述土体液化与土体的物理性质、地震前的初始应力状况和地震动的特性关系密切。

三、地基土液化处理原理地基液化的外因是地震,内因一是土体密实度低(多数是由颗粒细且级配不好造成),二是颗粒间粘性小,三是地基土处于饱和状态且不具备排水条件。

浅谈液化土地基处理技术

浅谈液化土地基处理技术

③夯击就位 , 进行第一遍夯击 ( 主夯 ) 夯机 就位 后 , 夯锤 按 设 计 夯 击 能起 吊至 预 定 将
高度 , 钩下 落 , 脱 放下 钓 钩 测 量 锤底 倾 斜 度 , 当倾 斜 度大 于 3 。 , 将 夯 坑 填 平 后 再 进 行 夯 击 。主 夯 0时 应 夯击 , 点夯 击 4锤 。并做 好详 细记 录 。 每
化 土地 基进行 处治 。
3 施工 工艺
3 1 强夯施 工 .
② 夯点 布置 夯点 放 样用 石灰 ( 或标 桩 ) 明第 一 遍 位 置 , 标 并 测量标 高 。夯 点采 用 正方 形 布 置 。 主 、 夯 10 、 副 50 20 00与 30 N m 三 种 夯击 能对 应 的 间距 为 4 00 k . m、
②铺设垫层 ( 碎石) 。 ③测量标高, 桩位放样 。 ④桩机就位、 调整垂直度。 ⑤振动下沉桩管至设计 深度 , 稍上提桩管使桩
管 端头 活瓣 桩尖 打 开 , 时破 坏 桩 尖外 壁 真 空 以利 同
桩 管拔起 。
⑤主夯完成以后 , 静置 7 h 待孔 隙水压力消失 2,
以后 , 推平夯坑, 准备副夯。 ⑥重新测 量定位 , 上述要点进行 副夯施工。 按

次吊机 , 而且移动速度慢 , 效率较低。相 比较使用
大吨位吊移动方便 , 移一次机 可打 3~ 4个夯点 , 效 率要 比带辅助 门架 的夯机高出近 1 。 倍
() 3 强夯施 工 工艺
1 液化 土形成 条件
松 散 的砂 土 和粉 土 , 地 下 水 作用 下 达 到饱 和 在 状态 , 这种情 况下 , 土体 受 到 震 动 , 有 变 得 更 紧密 会 的趋 势 , 孔 隙水压 力上 升 , 使 使原 来 由土颗 粒 间接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
液化等级是按液化指数的高低对地基液化危害程 度进行的划分,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等级, 见表2—7。
实用文档
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
当液化指数较小,即0<IlE≤5时,为轻微液化,地面 无喷水冒砂,或仅在洼地、河边有零星的喷水冒砂点, 此时,液化危害性小,场地上的建筑一般没有明显的 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当场地液喷化水指冒数砂IlE>严1重5时,,涌为砂严量重大液,化地,面危变害形普明遍显较,重覆,盖
面广,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值常达0.2~0.3m,高重
心结构可能产生不容许的倾斜,严重影响使用,修复
实用文档
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
以上只是进行了是否可能出现液化的判别,对 可液化土可能造成的危害,需进一步进行定量 的分析。实际上,在同一地震烈度下,液化层 的厚度越大,埋藏越浅,土的密度越小,地下 水位越高,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与临 界标准贯入锤击数儿相差越多,液化就越严重, 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液化指数是比较全面地 反映了上述各因素的影响。
实用文档
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
对于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通常是根据液化指数来 划分液化等级,以确定地基液化的危害程度 n1(1NNciri)diwi (2-11)
从式(2—11)可知,液化指数表示沿深度15m范围 内,各液化土层液化可能性与影响程度的总和。从 地基土液化震害分析表明,液化指数越大,地面的 喷冒情况就越严重,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实用文档
2.3.3 液化的判别
当建筑物地基有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时,应经过 勘察试验预测在地震时是否会液化,并确定是否 需要采取某种抗液化措施。鉴于对6度区震害调查 和研究的不够,《抗震规范》规定,6度时,除对 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外,一般情况下可不考
虑对饱和土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
实用文档
第一步,初步判别
当液化指数增大到5<IlE≤15时,为中等液化,液化 危害增大,喷水冒砂频频出现,从轻微到严重都有, 多数属中等喷冒,常导致建筑物产生较明显不均匀沉 降 或 裂 缝 , 不 均 匀 沉 降 可 达 o.2m , 绝 对 沉 降 可 达 o.5m,尤其是那些直接用液化土做地基持力层的 建筑和农村简易房屋,受害普遍较重;
2.土的组成
一般说来,细砂较粗砂容易液化,颗粒均匀单一 的较颗粒级配良好的容易液化。细砂容易液化的 主要原因是其透水性差,地震时易产生孔隙水超 压作用。
实用文档
3.土层的埋深 砂土层埋深越大,即其上有效覆盖压力越大,
则土的侧限压力也就越大,就越不容易液化。 地震时,液化砂土层的深度一般在l0m以内, 很少超过15m。 4.相对密度 松砂较密砂容易液化。粉土是粘性土与无粘性 砂类土之间的过渡性土壤,其粘性颗粒含量决 定了这类土壤的性质(如粘聚力等),从而也就 影响其抵抗液化的能力。粘性颗粒少的比多的 容易液化。
根据对地震液化现场资料的研究成果,饱和的砂 土或粉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 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 (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及其以前时因 尚未发现过液化,可判为不液化土。 (2)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 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 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2.3.1 地基土液化及其危害 2.3.2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
2.3.3 液化的判别 2.3.4 液化地基的评价 2.3.5 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
实用文档
2.3.1 地基土液化及其危害
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 生相对位移,颗粒结构有压密趋势,如其本身渗 透系数较小,短时间内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 挤压,孔隙水压力将急剧增加,使原先由土颗粒 通过其接触点传递的压力(亦称有效压力)减小。 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则砂土和粉土颗粒处于 悬浮状态。此时,土体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有 如“液体”的现象,即称为“液化”。
实用文档
(3)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 液化影响:
说明:
dudodb2
(2-6)
dwdodb3
(2-7)
d w d u 1 .5 d o 2 d b 4 .5 (2-8)
(1)式(2—6)中,d。为液化土的特征深度,对7、8、9度区分别 采 深用度:db粉>2土m6时、,7、对8dmo的,修砂正土项为,7、因8为、此9m时。液d化b土-2层则有是可考能虑进基入础地埋基置 主要受力层范围内,而对房屋造成不利影响。
液化可引起地面喷水冒砂、地基不均匀沉陷、 地裂或土体滑移,从而造成建筑物破坏。
实用文档
2.3.2 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
震害调查表明,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主要有: 1.土层的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的新老表示土层沉积时间的长短。地
质年代越古老的土层,其固结度、密实度和结构 性也就越好,抵抗液化能力就越强。反之,地质 年代越新,则其抵抗液化能力就越差。
基础埋深对土的液化影响示意图
实用文档
(2)式(2—7)可改写成:
d w d o 1 d b 2
式中,do-1为不考虑土层液化时,地下水位界限 值。实际震害调查表明,当砂土或粉土的地下水 位不小于该界限值(或当db≤2m,且du>d。)时, 未发现土层发生液化现象;db-2为基础埋置深度 db>2m时对地下水位深度界限值的修正项。 (3)式(2—8)是不考虑土层液化时覆盖层厚度与地 下水位深度之和所应满足的条件,同时考虑了覆 盖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及基础埋深的影响。 第二步,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实用文档
5.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浅时较地下水位深时容易发生液化。对 于砂土,一般地下水位小于4m(对于粉土,7度、 8度、9度分别为1.5m、2.5m、6m)时易液化, 超过此深度后就不发生液化。 6.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 一般在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地震烈度越高 (地面运动就越强烈)和地震持续的时间越长,就 越容易发生液化。而在一般5度~6度地区,很少 看到液化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