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军事理论-第三章-中国国家安全环境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第三章

军事理论第三章

第三章1.试述21世纪初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走向。

答:1、局部战争不可避免;2、军事安全更加突出;3、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将呈现新的形态,高技术、高强度、高消耗的特性更加明显;4、选择科技强军;5、国际安全问题更趋多元化。

2.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邻国众多,军事强国林立,所受军事威胁大;2、人口稠密,发展不平衡;3、与邻国存在着复杂的领土、领海争端;4、跨界民族问题形势复杂。

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答:1、台湾问题2、中印边境争端3、南海问题4、朝韩问题5、印巴问题6、美国染指中亚对我战略影响7、陆上强邻俄罗斯8、海上强邻日本4.以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为代表的极端势力的主要危害是什么?答: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安定和民族宗教团结,使我国西部地区维稳、反恐、安边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

5.坚决打击“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是什么?答:1.两岸统一可以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两岸统一对我国的安全与发展影响深远。

6.什么是战略?它有哪些基本特点?答: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1、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谋求建立单极世界;2、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3、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4、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5、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6、地区大国不断壮大;7、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

7.什么叫战略环境?影响一个国家战略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条件。

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的客观条件及其所形成的战略态势。

战略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战略环境应重点研究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

8.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答: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军事理论第三章作业

军事理论第三章作业

1.试述21世纪初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走向。

答:第一,威胁安全的因素多元化,国际安全形势更为复杂。

第二,恐怖主义问题呈现国际化趋势,各国间加强合作与协调。

第三,军事力量对比出现新失衡,以武力解决争端的趋势有新发展。

第四,亚太地区总体和平,但威胁安全的因素有所增长。

第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人类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2.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 (1)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2)陆海兼备,自然环境差异大;(3)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4)各国间矛盾交织,军事冲突次数较多。

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答: (1)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2)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4)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

4.以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为代表的极端势力的主要危害是什么?答:民族分裂主义虽然是一股极小的势力,并不代表哪一个民族,但却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这是解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同民族分裂主义斗争中取得的最主要,也是最宝贵的经验。

恐怖主义主要的危害有:影响周边国家的安全;严重破坏了各国的民族和睦,引发社会动荡;极大地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一些国家世俗政府形象,造成政局动荡、社会不安;破坏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等5.坚决打击“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是什么?答:1.两岸统一可以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2.两岸统一对我国的安全与发展影响深远;a.两岸统一事关我国重大安全利益;b.两岸统一事关我国长远发展利益。

6.什么是战略?它有哪些基本特点?答:战略是在军事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也是在军事斗争实践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的。

其基本的含义是,战略指导者基于对军事斗争赖以进行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全面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利用,以保证有效的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

7.什么叫战略环境?影响一个国家战略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第三章 战 略 环 境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第三章  战 略 环 境

(四)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
可把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 类型:
1.单极格局 2.两极格局 3.多极格局 4.多元交叉格局
(五)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
1.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 相联系,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2.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 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
3.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 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4.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 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
三、战略环境与战略
(一)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 (二)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正确制定战 略的先决条件 (三)战略对战略环境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 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 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战略指导者一方面要根据敌我军事力 量的实际状况制定战略,另一方面又要根 据战略目的的需求,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 与运用,以夺取军事斗争的胜利。
4.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也称战略手段,是为准 备和进行战争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 战略保障,是战略决策机构根据战争的 需要,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 学技术和战略领导与指挥等方面,所采 取的各种全局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 骤。
2.战略的分类
战略可按不同的方法划分类型。 按社会历史时期划分,可分为古代战 略、近代战略、现代战略;按作战性质划 分,有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按使用武器 的类型划分,有常规战争战略和核战争战 略;按军种划分,有陆军战略、海军战略 和空军战略;按作战持续时间划分,有速 决战略和持久战略等。
(二)战略的构成要素
确定战略目的,强调需要与可能相 结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符合国家 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国家的总体目 标和国力相适应,满足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对维护自身利益的基本要求。 战略目的必须以军事力量水平和能 力为物质基础。

军事理论答案

军事理论答案

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名词解释:1。

国防:国家采取的防卫活动,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P2)2。

国防建设:是指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军事方面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P18)3。

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是国家政策的组成部分,由国家依据其军事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地理以及国际环境等条件制定.(P24)4。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或战时动员),是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P32)5.国防教育:是国家加强国防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因而也就是国家为增强军事实力而进行的长期持久的国防建设工作。

(P34)二、选择题1.我国的国防战略方针是(A ),属于( D )。

(P3)A积极防御B消极防御C扩张型国防D自卫型国防2.下列不属于国防目的的是( B )(P3)A捍卫国家的主权 B 欺凌弱小国家C保卫国家的统一D保障国家的安全3。

国防的主体是(A ),(C )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P3)A国家B军队C主权D人民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我国的国防对象是( B )(P3)A、恐怖分子B、侵略和武装颠覆C、邪教D、反华势力5.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的是( C )(P6)A、军事领导体制B、武装力量体制C、军事首脑会议D、兵役制度6.由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内容的国防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整体是指( D )(P13)A、国防规章B、国防法律C、国防法规D、国防法规体系7.下列不属于我国国防法规体系的是( A )(P13)A军队领导B武装力量建设C国防建设事业D军事刑事8.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是( D )(P15) A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B预备役部队C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D公务员9。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全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中国国防国防的含义及基本类型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中国国防史的主要启示1 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国防观念2 发展武器装备,重视国防科技的发展3 树立科学的军事思想,尊重科学规律4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另:(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二是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三是国防后备力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 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4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5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6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即:积极防御第二章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阶级性、实践性、继承性、创造性和时代性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反侵略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战略环境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处于前沿或者尖端地位,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增强国防力量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群。

军事理论之第三课战略环境

军事理论之第三课战略环境

军事理论之第三课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概述一、战略的基本概念二、战略环境的基本含义三、战略环境与战略战略环境概述环境是指事物周边的境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

战略环境是从国家生存发展的战略角度去研究它的形成、内容、特点以及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战略环境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其安全及筹划、指导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一、战略的基本概念(一)战略的含义(二)战略构成要素(三)决定战略的基本要素(四)战略的基本特征(五)战略的分类(一)战略的含义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通常指军事战略,即战争指导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

战略在军事斗争实践中产生,并随军事斗争实践不断发展、深化而丰富和完善。

战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国家根本性的军事政策,是军事活动主要依据,是运用军事力量支持和配合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的重要保障。

(二)战略构成要素1、战略目的战略目的是战略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战略目的根据战略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确定的。

2、战略方针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和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条件,应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

3、战略力量战略力量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

它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以军事力量为核心。

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为准备和进行实施战略目的而进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保障。

是战略决策机构根据战略需要,所采取的各种全局性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三)决定战略的要素1、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赖于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总和。

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战略走向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政治因素政治对战略具有统率和支配作用,它将决定战略的性质和目的,赋予其任务和要求,影响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调整。

军事理论,关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军事理论,关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统一的大国。

一、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V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等。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当代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在总体缓和与局部动荡并行,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困难与希望相辅相成的国际安全环境下,我国的周边安全也处在比较复杂、不断变化的时期,总的来说与缓和的国际大趋势相一致,但也面临着一些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情况和问题,不排除发生较大动荡和曲折的可能性。

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安全威胁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天下仍不太平。

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有利机遇。

1)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冷战结束后一段时期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局面有所改变,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牵制霸权的因素不断增长。

2)从国内形势看,政治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影响因素多元(一)一是美国因素。

A.美国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潜在威胁最大的国家。

B.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长期的。

C.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战略,与我国存在着根本利益冲突。

军事理论-国家安全环境强化版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军事理论-国家安全环境强化版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我国国防建设历程1.2021年,我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

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翻了多少倍?A:9倍多B:13倍多C:11倍多答案:C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战争中沦陷国土最多的一次是:A:中日甲午战争B:抗日战争C: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争答案:B3.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仪式中,我军携带的武器来自:A:12个国家B:16个国家C:8个国家答案:B4.支撑中国大国地位的三个关键因素是:A:人口众多B:核大国C:制造业大国D:国土面积大E: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答案:BCE5.上世纪末,我国确定的军队和国防建设“三步走”战略规定:要在()年完成机械化;要在()年奠定基础并实现重点突破;要在()年达到世界前列水平。

A:2035;2010;2020;B:2020;2010;2035C:2010;2020;2035答案:B俄乌战争对世界格局和我国安全的影响1.以下哪些是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得与失:A:分化了北约军事联盟B:因西方制裁,俄罗斯的油气收入大幅减少C:被西方进一步抹黑D:推高了欧美通货膨胀E:迫使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答案:CDE2.俄乌战争对我国的影响:A:如果乌克兰在战争中失败,美国会吸取教训,放弃对台独势力的武力支持B:如果俄罗斯在战争中失败,北约向东亚延伸的力度会加大。

如果俄罗斯赢得战争,将会有力地箝制北约向东亚的扩张C:.美国会依据乌克兰在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强化台独势力以武拒统能力答案:BC3.俄乌战争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A:无论战争结局如何,美国仍是世界霸主B:俄罗斯通过赢得俄乌战争而成为世界一极C:美欧俄互殴,将有利于中国向世界一极迈进答案:AC4.目前来看,俄乌战争可能的发展趋势:A:乌克兰最终将在北约的支持下恢复对乌东地区和克里米亚的管辖B:在俄罗斯核威慑下,欧美乌最终将承认俄罗斯在乌东地区的利益C:乌克兰在军事上不可能战胜俄罗斯答案:BC5.俄乌战争爆发的诱因:A:俄罗斯需要一场战争遏止北约东扩,改善自身安全环境B:整个欧盟需要发动一场战争,以削弱俄罗斯C:美国需要一场战争削弱欧盟和俄罗斯答案:AC从俄乌战争看未来战争新特点及全向度战争准备的重要性1.核大国之间的战争,最大可能是:A:超限战B:混合战争答案:A2.美国挑动俄乌战争的目的。

大学生军事理论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与周边环境

大学生军事理论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与周边环境

1.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时期的世界战略格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北美独立战争革命—美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
法国大革命—彻底消灭封建制度并用民主方式解决农 民土地问题
2、维尔纳体系时期的世界战略 格局
七次反法联盟:以英国、俄国、普 鲁士和奥地利为主,葡萄牙、 西班牙、瑞典等国追随的反 对法国资产阶级的封建专制 国家为一方、法国为另一方 的世界战略格局。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格局:事物在各种力量(人为或自然)互相 作用下呈现出来的态势、状态、样式或结构。
战略格局: 广义:指世界综合格局,包括世界的政治、
经济、军事、地理等多个要素。
狭义:指军事战略格局,它反映世界各国在 军事领域相互作用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结构、 态势,也成军事格局。
一、世界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1、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矛盾与合 作并存
这种比较稳固的国家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哪一国也不愿贸然打破,这是我国周边乃至整个亚太 地区近来相对平衡的重要因素和基石。
2、稳定与不稳定因素共存
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稳定因素就是美、俄、中、日四边 斗争与合作的平衡关系。加之目前世界的主题是和平 与发展,亚太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发展经济放在首 位,推行地区霸权、极力扩军备战的国家为数不多, 也是稳定因素之一。但不稳定因素明显存在。
印度、朝鲜)
6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 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用顺口溜的方法巧计: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 罗斯(俄罗斯与我国有不连续界线,在东北西北两处 与我国交界);西有哈、吉、塔、阿、巴(哈萨克斯 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塔、阿富汗、巴基斯 坦);西南印度、尼伯、丹(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部还有缅、老、越。(缅甸、老挝、越南。)

军事理论关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调查

军事理论关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调查

军事理论关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调查第一篇:军事理论关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调查关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调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

周边安全环境是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和安全形势正在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流。

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已出现,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中国与多数邻国的关系得到全面改善,和一些曾关系紧张的同家也逐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正常关系,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道路。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

(一)和平合作是中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1、世界大国与中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大国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坎坷历程。

两国曾是共同抗日的盟友,从新中国诞生到中美建交前,两国关系从长期对峙逐渐趋向缓和。

中美建交后从两国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改善。

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把两国关系带入了新阶段。

《中美联合声明》中指出:中美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将“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

中俄关系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深远。

冷战结束以后,中俄关系发展顺利.两国保持着良好的国家关系。

1996年双方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由原来“建设性伙伴关系”上升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已经建立不对抗、不结盟,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

进入新世纪后,两国政府和人民决心继续致力于中俄世代友好这一主题,2001年7月,两国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该条约以“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永不为敌”的战略思想为核心,全面总结了20世纪中俄关系的历程,并对未来双边关系发展确定了指导原则。

我国安全环境分析(军事理论)

我国安全环境分析(军事理论)

“关于我国的当前环境安全的分析”(本分析资料根据大学军事教程及结合我国实际军事环境、综合国力情况加以分析的结果)姓名:何刘涛专业班级:建筑工程管理112学号:3511091084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谈起国家安全环境这一话题,不仅仅是关乎于国家军事力量的衡量,而更是关乎于民生大计的一个重要话题。

无论是作为国家军事界人士,还是普通的民众,生在这个国家,首先都要对自己的国家安全环境有个清楚的认识与分析。

国家安全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外部情况,有时也包括国内条件。

正确认识分析与认识国际安全环境,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从定义中看出,涉及国家安全的因素不仅仅是军事力量,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综合。

对于我国的安全环境,外界日益高涨的“中国威胁论”的言论层出不穷,而中国面对近期的其他国家频频涉及侵扰我国主权的行为,对中国和外界有些民众来说,究竟是对外界“威胁”还是自身“危险”,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而具体分析。

在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中,中国依然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遭遇潜在的安全威胁。

从军事力量角度考虑:超级大国——美国无疑是中国的老牌竞争对手,强大的军事力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为它主张的扩张威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条件,从海陆空到星际太空,都有它极强的军事战略条件,中国与此相比,显然逊色许多。

地理位置上,中美隔海相对,理应不会在军事上存在过多的担忧,可是,美国“操控”下的日本、菲律宾、台湾,及阿拉斯加、关岛、夏威夷等岛屿、国家、地区无疑被美国暗地里作为一旦战争爆发而用的一块块“跳板”而且美国在此都部署了大量的导弹、军舰、核潜艇等先进的军事设施。

建立了长期的军事基地,美国的这些行为的目的显然不喻而知!另外,美国的合作同盟国家关系、美对台湾及其他亚太地区问题的无故插手、美国驻军中亚的举动,这些显然是对中国的不利的因素。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9、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4)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0、邓小平军事思想的含义: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国际战略环境:指影响国家安全、关系战争全局的国际社会客观环境情况和条件,它是由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技术、决策机构、领导与指挥、地理条件等方面构成的战略态势。国际战略环境主要研究:时代主题、战略格局、世界经济形势。
3、国内战略环境:指对策划、指导、实施带有影响全局性的军事斗争的国内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对国内战略环境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国内政治环境、综合国力、地理环境。
6、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内容包括:(1)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军的根本原则;(2)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4)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a.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b.创立了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制度;c.创立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7、人民战争的含义: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人民战争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战争的正义性。判断标准就是能否促进历史的进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首要条件和政治基础。二是战争的广泛性是指战争要有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加,这是人民战争的重要标志。
3、制导技术: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又称精确制导技术。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

军事理论教程复习重点第一章中国国防1. 国防的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 国防包含四个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二是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四是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中国古代的国防时间段: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历经了4000年的历史。

4. 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5. 中国近代的国防:了解如下对外反侵略战争(书P1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民国时期的国防:军阀混战和中华民族的崛起日本的侵略及中国抗日战争思考题:1.富国强兵(古代、现代):富国→经济建设,强兵→国防建设,从二者的关系角度出发如何理解富国强兵?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

强兵也是富国的重要保证,没有巩固的国防,一旦外敌入侵,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为了保持一个安全的经济建设环境和生活环境,必须建立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国防。

这是社会发展史反复证实了的客观规律。

2.古代国防对现代国防的启示?中国国防历史对国防建设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7. 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是:(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8. 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基本特征:(1)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2)完善了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3)确立了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4)贯彻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5)正确处理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6)对国防建设作了前瞻性的规定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军事理论_第三章_中国国家安全环境

军事理论_第三章_中国国家安全环境

境 概
客观存在的事实。
述 战略是军事斗争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客观依据。任何战 略都是一定战略环境的产物。
9/12/2019
18
2、正确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
国 际
的先决条件

略 环
制定战略的过程就是战略指导者认识和
境 分析战略环境的过程。


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0
国 二、国际战略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际 战
略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环 境
概 (二)走向多极化的国际战略格局

9/12/2019
21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1、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

略 环
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状态、局面。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

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
46

反导条约比较明确地规定:美国和苏
际 联双方只能在两个允许的地点部署规模有限
战 的导弹防御系统:


一是以首都为中心、半径不超过150公里的
境 范围内,部署不超过100枚的拦截导弹和不超过6个用 概 于反弹道导弹的雷达设施;

二是以洲际弹道导弹的部署基地为中心、 半径不超过150公里的范围内,部署不超过100枚的 拦截导弹、不超过2部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和不超过8 部的小功率雷达。
并至少在其中一场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1)
9/12/2019
43

美国国防预算近年来大幅度增加




军事理论课第三章(课堂PPT)

军事理论课第三章(课堂PPT)













22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号称为“日不落帝国”
23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 冷 战 ” 时 期 的 美 国 、 前 苏 联
24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四)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
1.国际战略格局总是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时代的发展密切 相关
2.国际战略格局总是与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 3.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4.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
25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二、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规律性特点
(一)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过程 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部矛盾运动直接影响的结果 2.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过程反映了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过程 (二)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1.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 2.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量变到质变过程 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渐变和突变方式
2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1 战略环境概述 2 国际战略格局 3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4 非传统安全威胁
3
一、 战略环境概述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一、战略的含义
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 战略的指导对象是军事斗争的全局。战略既指导军事斗争全局从发生、 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又关照其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 军事战略从全局上对不同方式的军事斗争进行统一筹划和指导,根据不 同时期军事斗争的目的、任务和主客观条件,提出斗争的方针和方法,规定 不同斗争方式的运用时机和原则,明确它们之间的主次地位和关系,充分发 挥不同斗争方式的长处和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国 际
本章主要内容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台湾问题与国家统一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3
参考书目

际 战 略
1、美俄新军事革命.朱小莉、 赵小卓著,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6
环 2、军事体育年报. 李维亮、冯涛编选,兰州:
境 概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
述 3、世纪超霸:美利坚. 王编著,北京:时事出版

略 争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内社会环境和自然

境 环境。


重点研究:
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的基本 情况。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7
(三)战略环境与战略
国 际
1、战略环境与战略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指
战 导的关系

环 战略环境是独立于战略指导者意识之外的
境 概
客观存在的事实。
述 战略是军事斗争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国 际 战 略 环 境 概 述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
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国际战略


环 环境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述 重点掌握战略及其战略环境的基本理论,熟
悉世界战略格局的概况,正确分析我国周边
环境,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2)对抗性


不可调和的矛盾斗争和激烈较量。



表现在战略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上。


整体性——整个国家的所有力量。
连续性——平时和战时均存在。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0
(3)谋略性


战略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一种策略,

略 它的目的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环境 概Leabharlann (4)相对稳定性述
战略的指导对象是相对稳定的。战略
际 战
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斗争与合作中所
略 体现出来的一种总体情况和趋势。他是国际
环 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体现。


研究国际战略环境必须突出以下几点:

时代特征;战略格局;主要国家战略动
向;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本国周边安全
环境等。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6
3、国内战略环境


国内战略环境是指对筹划、指导军事斗
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力量协调发展。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3

(4)战略手段:为达成战略目的而运

战 用军事力量的方式和方法,主要解决用什


境 么进行军事斗争和怎样进行军事斗争的问

述 题。它包括所有能应用的政治、经济、军
事、外交、科学技术、战略领导和指挥等
各方面的全部的综合手段。
20.12.2020
的理论指导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战略的基
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1
3、战略构成要素

(1)战略目的:是战略指导者在军事
际 战
斗争全局上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国家
略 一定历史时期内总的路线、方针、政策在
环 境
军事上的反映,既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
概 也是实施战略的归宿点。

战略目的是政治对军事的基本要求,通
军事理论课件
8
2、战略的基本特点

际 战略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全局性、对
战 略
抗性、谋略性和相对稳定性。
环 境
(1)全局性
概 统筹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和各阶段。

全局性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
空间——战略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
时间——战略的各个阶段和全过程。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9

量的建设和运用,以有效地保证达成既定的
政治目的。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7
战略在军事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并随着
国 军事斗争实践的不断发展、深化而丰富和

战 完善。


战略的指导对象是军事斗争全局。


军事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分。
战略把国家的安全利益作为其基本的历 史使命。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4
(二)战略环境
国 际
1、战略环境的含义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
环 境
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战略环境包括国际与国内的政治、经
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因素及其
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客观条件。战略环
境是动态的。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5
2、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世
常可分为最终目的、直接目的和具体目的。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2

(2)战略方针: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
际 和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他是在分析

略 国际战略形势和敌对双方战略诸要素基础

境 上制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战略力量: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
支柱。主要是指参与斗争的军事力量,但


战 略
(一)战略

境 概
(二)战略环境

(三)战略环境 与战略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6
(一)战略
国 际
1、战略的含义

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

环 局的筹划和指导。
境 概
其基本含义是,战略指导者基于对军事
述 斗争赖以进行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的
规律性认识,全面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
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客观依据。任何战 略都是一定战略环境的产物。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8
2、正确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
国 际
的先决条件

略 环
制定战略的过程就是战略指导者认识和
境 分析战略环境的过程。


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战略环境进行客观全
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指导。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19
国 际
3、战略对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有重大的 推动作用



实践证明:正确的战略可以改变险恶、

概 不利的战略环境。

战略指导者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就能
争取有利的战略环境,把军事斗争引向胜利。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20
国 二、国际战略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际 战
略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环 境
概 (二)走向多极化的国际战略格局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21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1、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

略 环
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状态、局面。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
社, 1997
4、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张政文著,北京:军 事谊文出版社,1998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4

第一节: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略 一、战略与战略环境

境 二、国际战略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述 三、主要国家的军事战略调整
四、当前世界安全形势
20.12.2020
军事理论课件
5
一、战略与战略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