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与四季养生

合集下载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四季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下面将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四季养生的方法。

一、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候宜人,适合运动和活动。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肝、养阳、养筋骨。

建议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大蒜、葱等,以舒肝解郁、行气活血。

春季气候干燥,易引发口渴、喉咙痛等不适症状,因此要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

二、夏季养生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人体代谢旺盛,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中医认为,夏季养生的重点是养心、养阳、养脾胃。

建议多吃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等,以清热利湿、养心安神。

同时,夏季要避免过度贪凉,以免损伤脾胃。

三、秋季养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气候逐渐转凉,空气干燥,需要注意润肺防燥。

中医认为,秋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肺、养阴、养皮肤。

建议多吃些润肺防燥的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等,以润肺生津、滋阴润燥。

秋季要注意保持皮肤湿润,多喝水,避免皮肤干燥。

四、冬季养生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气候寒冷,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肾、养阴、养骨髓。

建议多吃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以温阳补肾、活血通络。

冬季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手脚等容易受寒的部位。

同时可以适当进行补肾益精的食疗。

中医四季养生强调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在春季要养肝、养阳、养筋骨;夏季要养心、养阳、养脾胃;秋季要养肺、养阴、养皮肤;冬季要养肾、养阴、养骨髓。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日常保健措施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浅谈中医四季养生四季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活动,以保持人体的健康。

下面将从春、夏、秋、冬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四季养生的方法。

一、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候宜人,适合运动和活动。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肝、养阳、养筋骨。

【中医】中医养生治未病

【中医】中医养生治未病

中医养生治未病
中医养生,治未病之道,源远流长,蕴藏着古人对生命奥秘的深刻理解。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为忙碌的生活节奏所累,忽略了身体的呼唤。

中医养生,便是为我们指引一条回归自然、颐养天年的康庄大道。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唤醒沉睡的身体,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养
生之旅。

中医讲究“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顺应四
季变化,调养五脏六腑。

晨起一杯温开水,如同清泉滋润心田,唤醒沉睡的细胞。

一日三餐,中医强调饮食有节,五味调和。

五谷杂粮养脾胃,蔬果生鲜滋
肺肾,鱼肉蛋奶补心脑。

在这纷繁复杂的食物世界中,我们学会挑选适合自己
的养生美食,让味蕾与身体共同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工作之余,适当的运动不可或缺。

中医提倡“动则不衰”,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

在绿意盎然的环
境中,跟随大自然的节奏,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夜晚,中医讲究“静以养神”,睡前泡个热水澡,让疲惫的身体得到舒缓。

静坐冥想,聆听内心的声音,让思绪随风飘散,进入梦乡。

清晨醒来,精神焕发,迎接新的一天。

养生之道,贵在坚持。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关爱自己,注重身体
的变化。

中医养生,教会我们如何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
静之地。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犹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
内经》)中医养生,治未病之道,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健康、快乐地生活。

中医治未病养生

中医治未病养生
疗模式。
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中医治未病 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公众对中医治未病养生的认知程度和接受度仍需进一步 提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同时,中医治未病养生行业也需要加强规范化和
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痰湿质
加强运动锻炼,多吃化痰利湿食物, 如薏米、红豆等。
常见体质调理方法
气郁质
保持心情舒畅,多吃行气解郁食 物,如柑橘、玫瑰花等。
血瘀质
多做有氧运动,多吃活血化瘀食 物,如山楂、桃仁等。
特禀质
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免疫力。
PART 03
饮食养生法
食物性味归经理论
1 2
性味
指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和辛、甘、酸 、苦、咸五种味道,与人体脏腑经络和生理功能 密切相关。
三因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 调整养生策略。
常见体质调理方法
平和质
保持良好作息和饮食习惯 ,适当锻炼。
气虚质
避免过度劳累,多吃益气 健脾食物,如黄芪、党参 等。
阳虚质
注意保暖,多吃温阳食物 ,如韭菜、生姜等。
常见体质调理方法
阴虚质
保持充足睡眠,多吃滋阴食物,如绿 豆、冬瓜等。
湿热质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多吃清热利湿食 物,如苦瓜、黄瓜等。
运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运动量适中
根据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 适当的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
和损伤。
循序渐进
运动强度和时间应逐渐增加, 不宜突然进行剧烈运动。
持之以恒
坚持长期锻炼,才能取得良好 的养生效果。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人们顺应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进行养生调节,就能未病先防、健康长寿,反之则会患病夭折。

那么四季怎么养生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希望对你有用!四季养生原文及释文[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烦躁和激动 。
06
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中医养生建 议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遵循自然规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量保持每天规律的作息 时间。
充足睡眠
保证每晚足够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般需要7-8小 时的睡眠。
午间小憩
适当进行午休,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力。
保持良好心态和情绪
心态平和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筋骨,畅通气血。
情志调护
03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抑郁恼怒,以利于肝气的疏泄和阳气的生
发。
夏季养心与清热解暑
饮食调养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苦味、酸味食物,如苦瓜 、绿豆、乌梅等,以清热解暑,养心安神。
起居调摄
夏季宜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午休,避免烈日暴晒,注意防暑降温 。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平静,避免烦躁不安,以利于心神的宁静和阳气的固守 。
节约医疗资源
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养生保健,可以降低医疗支出,节约 社会资源。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也可以 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通过养生保健可以提高 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02
中医治未病基本原则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 理上相互影响。因此,治未病需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
秋季养肺与滋阴润燥
饮食调养
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多吃白色食物、酸味水果,如梨、 百合、银耳等,以养肺生津,缓解秋燥。
起居调摄
秋季宜早睡早起,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四季调养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四季调养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四季调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般人群中医四季调养的要点,对于疾病状态人群,亦可采用本指南,但需在各类疾病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施行。

推荐全国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健康管理中心在进行中医、中西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时可实施本标准。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冬病夏治定义为对于一些容易在冬季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防止其急性发生或加重。

2.2冬病调治定义为对于一些容易在冬季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冬季病情平稳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防止其急性发生或加重。

3 春季调养指导原则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推荐等级D级)[1]释义:春天三个月,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间的生气萌动,万物都有欣欣向荣现象。

人们应该入夜即睡觉,早一些起床,到庭院中散散步,披开头发,舒缓形体,使情志活泼泼地充满生机,象对待初生的万物一样,只应让其生长,而不要杀害;只应给予生发,而不应剥夺;只应赏心悦目,而不要摧残身体,这就是适应春天调养“生气”的道理。

如果违反了这个道理,就要损伤肝气,到了夏天,会变生寒性的病,使得人体适应夏季盛长之气的能力减少[2]。

3.1 春季季节特点及易患疾病春季季节特点为阳气初升,以生发为主。

易患疾病为“春温”及“郁病”。

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易患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抑郁症。

体质属气郁质、特禀质人群应特别注意保健。

3.2 春季情志调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情绪乐观愉悦,对于负面情绪需进行适度宣泄,减少忧郁情绪。

3.3 春季饮食调养饮食原则以平补为主,助阳升发、减酸益甘、温凉适宜。

重在养肝补脾。

宜饮茶保健,如花茶。

从营养学角度而言,宜多食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进时令蔬菜。

不宜食用生冷粘滑食物,少食用酸味食物。

治未病与中医养生

治未病与中医养生

“治未病〞与中医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到达“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假设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夫:口是,那么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开展的方法。

中医治那么学说的根本法那么。

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开展演变。

①摄生防病。

?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

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

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精与神守持于内,防止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到达补养真气的目的。

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

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否那么,就会导致疾病、早衰。

此外,在长期实践的根底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②既病防变。

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开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

中医基础理论(治未病)

中医基础理论(治未病)

治未病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一、未病先防概念: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先行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养生,主要是未病时的一种自我保健活动,从预防的角度看,可增强自身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顺应自然、形神兼养、保精护肾和调理脾胃,其具体方法手段很多,如形体锻炼、药物调养、针灸推拿、饮食、音乐等等。

1.顺应自然一年四季存在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人类,使人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节律性变化。

根据这一规律,中医养生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意思是说春夏季节里万物蓬勃生长,人体应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到户外进行运动,呼吸清新的空气,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天气转凉至寒,自然界阴气偏盛,人体应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使阴精潜藏于体内,阳气不致妄泄。

这种根据四季气候变化而调摄人体阴阳的方法,即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具体体现。

2.养性调神中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脏腑生理功能、气血阴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突然、强烈或持久、反复的精神刺激,可导致人体脏腑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

在疾病过程中,剧烈的情志波动可使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或恢复。

注意调摄精神,一是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对人体的不良刺激。

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等,可以使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正气充足,抗邪有力。

二是要做到心情舒畅,精神安定清静。

修德养性,不贪欲妄想,喜怒而不妄发,保持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

3.护肾保精中医历来强调肾精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因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能御气、御形,故精是形气神的基础。

体现在养生上,即有护肾保精的主张。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谈到养生时说“房室勿令竭乏”,即是说性生活要有节制,不可纵欲无度以耗竭其精。

养生治未病-什么是养生

养生治未病-什么是养生

养生治未病什么是养生养生治未病什么是养生养生,简单点说就是保养生命,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维护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经典著作《皇帝内经》中就明确地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段记述,皇帝向岐伯请教人体衰老的原因,岐伯提出了传统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养生保健,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不过度劳累等。

并提出具体的养生方法――“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有度”,我们称之为“三有”养生理论。

数千年前老祖宗提出的这些养生保健原则于方法,讲起来通俗易懂,做起来简单易行,但要真正坚持下来却并非易事。

人们由于无知,由于偏见,往往失去健康时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失去生命时才发现生命的可贵。

近年来,老年疾病年轻化,中青年猝死人数增加,社会精英分子英年早逝。

最新的一项统计表明,在我国总体人群中,健康意识较强的人只占17%;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真正健康的人不到10%。

如何走出亚健康,如何远离疾病,保有健康,最好的方式就是我们的老祖宗的“养生治未病”,预防为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三有”养生理论,做自己的健康管家吧。

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就是要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和生物规律,适度地调节饮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则对健康长寿有益。

相反,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成为致病因素,如《养亲奉老书》就曾指出:“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

”意思是说,如果饮食不注意节制生冷食物,或过饥过饱,或五味调和无度,便会引发疾病。

饮食有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时定量:是指饮食时间和数量要有规律,要做到基本均衡。

饮食定时,是指每日的进餐时间要基本固定,按时进餐。

传统饮食养生学提倡每日的三餐时间为:早餐6~7时,午餐12时左右,晚餐18~19时进餐。

中医治未病基本原则及方法

中医治未病基本原则及方法

中医治未病基本原则及方法
中医治未病指的是在人体出现症状之前,通过中医的理论及方法调整体质,提高自身
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注重的是预防,采用的方法也与治病时不同,
以下是中医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四季养生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密切相关,四季的气候对人体有着深刻的影响。

四季养生主
要是根据四季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养,以预防疾病。

比如在春季,应注意清热去湿,多
吃新鲜蔬菜水果,促进新陈代谢;在夏季,应注意清热解暑,保持水分摄入,以防中暑;
在秋季,应注意润燥防燥,多吃梨、菊花等能润肺生津的食物;在冬季,应注意保暖祛寒,多吃温热的食物,例如姜、葱、蒜、胡椒等。

二、调动情绪
中医认为,情志与人体脏腑密切相关,情志不细则病生。

因此,要选择正确的方法调
动情绪,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比如,可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达到舒缓情绪的效果;
也可以通过舒缓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

三、针灸调理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调理身体,预防疾病。


医认为,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经络气血流动,调整脏腑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因此,通过
针灸调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

四、中草药调理
五、食疗调理
总之,中医治未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健康理念,要从根本上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通过四季养生、调动情绪、针灸调理、中草药调理和食疗调理
等方法,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美雅养生网导读:《皇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主要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皇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主要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书中也提到了四季养生之法,下面我们就看看书中关于四季养生之法是怎么说的。

书中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百话注解:春天3个月,草木发芽,天地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

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缓步而行,披散头发,舒展形体,使意志顺应春生之气而舒畅条达,而不要损害、克伐它。

要顺应春天的生养法则,违背这个法则,就要伤及肝气,生长之气不足,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3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

天地阴阳之气不断相交,植物开花结果。

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适应夏天的阳光,让精神充实饱满,并使腠理宣通,卫气疏泄,使人心舒畅向外,如同所喜欢的东西在外界。

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心气。

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养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治未病与四季养生

治未病与四季养生
• 养生就是养护生命。 • “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
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 说到延长生命的时限,就是长寿。而疾病就是长 寿的阻力,大部分人都是因为疾病终结了生命。
• 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命,不能掌控的。其实《内经》 中有关于生命长短的论述:
•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 我们再看一天中这几个脏 腑对应的时间:
• 胃 辰时 • 上午7:00~9:00 • 脾 巳时 • 上午9:00~11:00 • 小肠 未时 • 下午1:00~3:00 • 大肠 寅时 • 上午5:00~7:00
• 另外,根据气血在体内的运行规律,每一个脏腑的气 血都有盛衰时辰,气血盛则功能强,气血衰则功能弱。
韭菜、苋菜、芹菜、茄子、甘蔗、李子、芒果、猕猴桃、 杏、樱桃、豆腐、香椿、核桃仁 忌用食品:冰激凌、冷饮、鱼腥草、金银花、
Page 45
膳食举例 韭菜盒子: 面粉500g,韭菜250g,鸡蛋4~5个,
虾皮5g。
Page 4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阴虚质
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 征。
宜用食品:胡萝卜、白萝卜、萝卜子、冬瓜子、丝瓜、洋 葱、竹笋、藕节、黄豆、薏米、蚕豆、生姜、葱、大蒜、 洋葱、辣椒、花椒、芥菜
忌用食品:李、柠檬、杏、梨、橙子、桃、石榴、荔枝、 橘、芒果、葡萄
Page 49
膳食举例 赤小豆冬瓜汤: 赤小豆60~90g,冬瓜150g。
Page 50
6、湿热质
• 所以,不要认为病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后续的工作还 很多。
• 大家是不是感觉治未病管得也太宽了? • 疾病发生前,发生后,甚至治愈后都要管。

中医学“治未病”——扶助机体正气

中医学“治未病”——扶助机体正气

中医学“治未病”——扶助机体正气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方面。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主导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因此,未病先防,必须从扶助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

那么怎样才能扶助机体正气?一、顺应自然自然界四时气候和昼夜晨昏等变化,必然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

只有顺应自然变化而摄生,才能保障健康,避免邪气侵害,减少疾病发生。

据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顺时养生原则。

法,即效法,顺应;阴阳,指自然界变化规律;和,为调和,协调:术数,即修身养性之术。

人们应顺应季节气候、昼夜晨昏的变化规律,能动地调节衣食起居,采取修身养性的方法,从而摄生防病。

二、调畅情志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生理、病变有着密切关系。

突然、强烈或持续的精神刺激,不仅可以直接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而且可使正气内虚,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感受病邪而诱发疾病。

如怒伤肝而气上,喜伤心而气缓,悲伤肺而气消,思伤脾而气结,恐伤肾而气下等。

在疾病过程中,情志失调,又可致病情恶化。

因此,《内经》重视精神调养,要求做到“恬惔虚无”。

恬,安静;惔,平淡,淡泊;虚,即虚怀若谷,虚已以待物;无,是没有过分的私欲妄想。

胸怀开朗乐观,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正气旺盛,对于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促进病情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三、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以免损伤胃肠功能。

注意不可过食肥甘厚味,否则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

克服饮食偏嗜,保持食性的寒温适中,不可过食辛温燥热、生冷寒凉。

并注意饮食种类搭配和膳食结构的合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

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四、起居有常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的规律。

中医学重视起居作息的规律性,要求人们要顺应四时和昼夜的变化,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以达到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经典句子

中医养生的经典句子

中医养生的经典句子
1. "治未病,重在养生" - 中医强调预防疾病,重在养生。

2. "养生之道,顺乎自然" - 中医认为养生需顺应自然规律。

3. "药食同源" - 中医认为食物与药物有相同的本质,通过饮食调理可达到治疗的效果。

4. "顺应四时,调适阴阳" - 中医主张根据四季变化调整生活作息以平衡阴阳。

5. "精神养生,气血调和" - 中医认为心情愉快与气血调和是重要的养生因素。

6. "内外养生,防患于未然" - 中医倡导通过内外调理,预防疾病的发生。

7. "少食多餐,禁忌暴饮暴食" - 中医主张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对消化系统的负担。

8. "动静结合,运动养生" - 中医倡导适当的运动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9. "调理内脏,外养肌肤" - 中医认为内脏调理对皮肤美容起到重要作用。

10. "冷热调和,平衡阴阳" - 中医强调冷热平衡,保持身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中医治未病四季调养的一般原则

中医治未病四季调养的一般原则

中医治未病四季调养的一般原则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总结的保健防病的一门科学,同时也包含了“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论。

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即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所以养生在注重衣食住行的同时,还要注意季节的变化,按季节变化调整养生方略。

一、春季养生原则――升发阳气,条达肝气春季(立春至谷雨)气候变化多,由冬入春,人们的抗病能力、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特别是对于具有气血虚弱,痰湿困脾体质的人来讲,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疾病。

再加上肝木旺于春,恼怒等情志易刺激伤肝,一些冠心病人的病情易恶化,而肝阳上亢之人也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早已指出的“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

此外,由于春为少阳胆气升发之时,春季易患感冒,若治疗不当,防护不周,常会导致肝炎,麻疹猩红热、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

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溃疡病等也易在春季发作。

春季饮食以平补,清淡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

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而少食生冷粘杂之物,以免伤害脾胃,所以春季应该适当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另外,辛甘之品助春阳,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稍微有一些辛味的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

在生活起居方面,内经有云:“春日当早卧早起”,人们应早睡早起,适当锻炼,以发布“生”气,注意运动应暖和,以适应春气。

并要让身心感到舒畅、活泼,以使身体与春气相适应。

生活中应注意心情愉快,切忌恼怒,内存生而勿杀、予以勿夺、赏而勿罚的意念,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

整个春季,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如果以上脏腑素有旧疾,则可能在春季复发,可以通过保健操及养生功法来健体强身,以达到疏肝健脾,疏经活络,消除体内积滞的作用。

二、夏季养生原则――益气养心,清暑化湿夏季(立夏至大暑)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

治未病 重养生 保健康

治未病 重养生 保健康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57 62投稿邮箱:sjzxyx88@ 治未病重养生保健康周国芳(河北省魏县中医医院,河北 魏县)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医“治未病”及养生保健理论进行阐述,并详细介绍四季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等养生方法。

倡导全社会、全人类都要注重健康,做到遵循规律,顺其自然,心情舒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科学养生,有效防范疾病,追求健康的生活。

关键词:治未病;养生;健康;疾病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7.031本文引用格式:周国芳.治未病重养生保健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62-63.0 引言治未病是采取一定的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包括未病先防、见微知著、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方面的内容。

养生保健是治未病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卓具影响的理论之一,是古老而又前沿的健康工程,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1]。

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各个环节提前干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早在《内经》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之记载,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未病先防”的思想主旨。

国家倡导“健康中国,全民健康”新理念,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中医“治未病”要在这一健康工程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于人民。

(1)未病先防。

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2]。

(2)见微知著。

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先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中医治未病理论_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治未病理论_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治未病理论_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生活规律顺应自然养生专家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一年有寒、热、温、凉,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所以要“动作以避寒,隐居以避暑”,和于四时,顺应自然之气。

尤其年老体弱者,更应适宜寒暑,“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早晨活动不宜过早,以见到阳光为宜。

冬季三九天,多在室内活动,以免寒气伤阳。

夏季三伏天,避暑要及时,但也不宜过凉。

总之,人要适应自然,生活要规律,寒温要适度。

动脑动手形神受益养生专家认为,健康需要活动,但必须适当,不可劳倦过度,尤其是老年人和病人,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他多年来的活动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每天早晚各慢走一公里,坚持不懈;二是坚持门诊看病,为病人解除了病痛,他内心无比欣慰,也有益于脑力活动,一举多得。

三是在带徒弟和传承学术经验中,他感受到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内心充实和满足,同时也启发他经常思考问题,增强了思维分析能力,加上常与青年人相处,增加了活力,振奋了精神。

四是练习书法,他以练习楷书为主,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使人心静、神安、志定,既陶冶了情操,也活动了肢体,达到形神受益。

揉搓经穴养生防病养生专家非常重视经穴,常以指代针揉搓经穴养生治病。

他每日睡前和起床时,常用手指揉搓百会穴及头面部,以促进头面部血液循环;揉搓涌泉穴、膻中穴以补肾、强心、健脑;揉搓听宫、耳门、颅息等穴以助听力;揉搓童子髎、睛明穴以增强视力;揉搓迎香、风池穴以防感冒;指压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等穴,以增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

每个穴位揉搓按压50~100次,四肢和腹部穴位揉压150次。

他还时常叩叩牙齿,以强齿和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他说,通过20多年的穴位揉搓按压,确实收到了行气血、调营卫、益心脑、防外邪、强耳目的效果。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定性养生专家的饮食有三个原则:定时、定量、定性。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坚持每日三餐按时就餐;定量是三餐不过饱,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晚餐食少,以易于消化吸收;定性是粗细粮配合,蔬菜水果搭配,吃后以能消化吸收、腹部舒适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未病与四季养生
提纲
• 一、什么是治未病 • 二、什么是养生 • 三、治未病与四季养生的关系 • 四、四季如何养生 • 五、从“百病生于气”看防病养生
一、什么是治未病
•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 •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
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 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阴虚体质的人要注意多食清补类食品,多吃生津养阴的 食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瓜果,忌吃辛辣刺激性、温热 香燥食品,少吃煎炸炒爆及性热上火的食品
宜用食品:大麦、玉米、绿豆、赤豆、苦瓜、冬瓜、苋 菜、黄瓜、丝瓜、白菜、黄豆芽、芹菜、茄子、西瓜、 豆腐
忌用食品:辣椒、生姜、葱、大蒜、酒、龙眼、荔枝、 狗肉、羊肉、胡椒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冬季是从立冬日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 寒,共六个节气,直到立春的前一天结束,为公历十一、 十二、一月共三个月。
• 养生原则: • 1、注意对肾的养护 • 2、敛阴护阳 • 3、以藏为本
• 在时间上,刚才我们讲了四季,下面我们再讲讲节气 和时辰。因为四季包含了二十四节气,而一天包含了 十二时辰,这些重要的时间概念都可以指导我们的四 季养生。
Page 43
2、气虚质
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气虚之人卫表不固,本身就爱出汗,再加上夏天炎热,更
易汗出不止,导致伤津耗气,因此气虚的人在夏季除了要 吃补气食品外,还要吃些养阴生津的食品。 宜用食品:粳米、燕麦、马铃薯、蘑菇、香菇、鳝鱼、桂 鱼、鸭肉、鲢鱼、樱桃、牛肉、西瓜、橄榄、柠檬、乌梅、 甜瓜 忌用食品:山楂 大蒜 薄荷 芫荽 荞麦 柚子 柑橘 橙子 孛 荠 生萝卜 芥菜 葱白 茶叶及烟酒
• 说到最后,其实就是养生要合乎自然规律。因为人也 是自然的一部分,按中医的话讲叫“天人合一”。
• 如何“天人合一”?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四季养生。
三、治未病与四季养生的关系
• 刚才我们讲“天人合一”,这个天广义讲可以指自然 和自然规律。狭义讲可以指天时,包括四季、节气和 时辰。
• 四季是一年的自然交替规律,包括春生、夏长、秋收、 冬藏。了解了四季的养生规律就触类旁通知道一月、 一日的养生规律了。
• 养生原则: • 1、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 2、注重对脾的养护。 • 3、不要使阳气外泄太过。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
伤肺,冬为飨泄,奉藏者少。”
• 那治未病和四季养生有什么关系呢?
• 前面我们讲了治未病是一种养生理念,或者可以说治 未病就是养生。
• 养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有具体的操作办法的。四 季养生就是具体的操作办法。
• 所以,治未病是理念,四季养生是方法。
•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四季如何养生。
四、四季如何养生
• 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
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
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
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
半百而衰也。
• 从这段对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如何养护生命,如何使自 己度百岁乃去而不是半百而衰。即便是医学科技发达 的今天这些论述也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
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
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 春季是从立春日开始,经过雨水、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直到立夏的前一天结束,为公历二、 三、四月共三个月。
• 养生原则:
• 1、帮助阳气正常的升发;
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 特征。
湿热属身体的病理状态,不归属于哪一脏,湿在五行属土, 土味为甘,所以要少食甘味食物。热在五行属火,苦味能 清泄,能燥湿,所以可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
• 我们再看一天中这几个脏 腑对应的时间:
• 胃 辰时 • 上午7:00~9:00 • 脾 巳时 • 上午9:00~11:00 • 小肠 未时 • 下午1:00~3:00 • 大肠 寅时 • 上午5:00~7:00
• 另外,根据气血在体内的运行规律,每一个脏腑的气 血都有盛衰时辰,气血盛则功能强,气血衰则功能弱。
• 冬至
• "冬至一阳生",阳气开 始萌芽,并由此开始 壮大,所以此时要适 当进补,以养护尚处 在萌发阶段的微弱阳 气。
• 夏至
• 民间有"夏至一阴生"的 说法,就是说在夏至 日虽然天气炎热,阳 气达到极致,但阴气 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 滋长,此时人体极为 脆弱,很容易患上各 种疾病,因此要顾护 阳气。
• 养生就是养护生命。 • “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
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 说到延长生命的时限,就是长寿。而疾病就是长 寿的阻力,大部分人都是因为疾病终结了生命。
• 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命,不能掌控的。其实《内经》 中有关于生命长短的论述:
•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 养生: • 从阴阳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从五行讲:
• 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 于肾
• 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
(冬)
水(肾)
(寒)咸
(春)
木(肝)
(风)酸 (夏)
火(心)
(暑)苦
(秋)
金(肺)
(燥)辛
(长夏)
土(脾)
(湿)甘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秋季是立秋日开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直到立冬的前一天结束,为公历八、九、十月共三个月。
• 养生原则: • 1、注意对肺的养护 • 2、养阴防燥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
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隐私,若已有得,去
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 2、利于肝胆气机的舒畅。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变,万物华实,夜卧早
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
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
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 夏季是从立夏日开始,经过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 暑,直到立秋的前一天结束,为公历五、六、七月共三个 月。
2、既病防变
• 既病防变就是指疾病发生后就要及时的治疗防止病情 向坏的方向发展。
• 每种疾病都有自身的发展转变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 防止病情恶化,使其及时得到控制和改善直到治愈。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 以 互 相 讨 论下, 但要小 声点
3、瘥后防复
• 瘥后防复是指疾病治愈后身体处于恢复期时容易罹患 新的疾病或者旧病复发,所以就需要中医进行预防调 理或治疗防止复发。
• 所以,不要认为病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后续的工作还 很多。
• 大家是不是感觉治未病管得也太宽了?
• 疾病发生前,发生后,甚至治愈后都要管。
• 是这样的,这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治未病就是研究 从出生之后到死亡之前的生命养护,也就是我们说的 养生。
• 下面,我们就谈谈什么是养生?
二、什么是养生
• 养生,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 “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
韭菜、苋菜、芹菜、茄子、甘蔗、李子、芒果、猕猴桃、 杏、樱桃、豆腐、香椿、核桃仁 忌用食品:冰激凌、冷饮、鱼腥草、金银花、
Page 46
膳食举例 韭菜盒子: 面粉500g,韭菜250g,鸡蛋4~5个,
虾皮5g。
Page 47
4、阴虚质
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 征。
Page 48
膳食举例 荷叶粳米粥: 荷叶1张,粳米100g,白糖适量。
Page 49
5、痰湿质
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 为主要特征。
痰湿亦属身体的病理状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 器,”所以,一方面要祛痰湿,另一方面要补益脾肺两脏, 宜食甘味、辛味食物。
宜用食品:胡萝卜、白萝卜、萝卜子、冬瓜子、丝瓜、洋 葱、竹笋、藕节、黄豆、薏米、蚕豆、生姜、葱、大蒜、 洋葱、辣椒、花椒、芥菜
忌用食品:李、柠檬、杏、梨、橙子、桃、石榴、荔枝、 橘、芒果、葡萄
Page 50
膳食举例 赤小豆冬瓜汤: 赤小豆60~90g,冬瓜150g。
Page 51
6、湿热质
• 夏灸三伏、冬灸三九
•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 进入三伏,可进行冬病夏 治的三伏灸和三伏敷贴。
• (今年的三伏:7月18日、 7月28日、8月17日)
• 冬至开始进入三九天,可 进行膏方进补和“冬病冬 治”的三九灸和三九敷贴。
时辰
• 每个时辰气血流注到 某一脏腑及经络
• 子胆丑肝、寅肺卯大 肠、辰胃巳脾、
•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胃脾小肠大肠气血盛的时候 • 气血衰是什么时候呢? • 胃 晚上7:00~9:00 • 脾 晚上9:00~11:00 • 小肠 凌晨1:00~3:00 • 大肠 下午5:00~7:00
• 大家从右面这个图 可以看出脏腑气血 盛衰有什么规律吗?
• 当令时气血盛 • 相冲时气血衰
• 所以,我们知道在消化系统气 血盛的时候也就是消化能力强 的时候摄入饮食最好,在消化 系统气血衰的时候尽量少摄入 饮食或不饮食。总结四句话就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