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1-6年级阅读理解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枫树上的喜鹊
我们村子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的那样,在心中称呼它是我的喜鹊阿姨。
1.填量词。
一()枫树一()太阳伞
一()喜鹊窝一()童话书
2. “它好像一把很大很高的绿色太阳伞”这是一个句,把
比作。
3.我分别喜欢什么?
4.我在心中把喜鹊称呼什么?
一年级答案:
1.棵把个本
2.比喻枫树太阳伞
3.枫树喜鹊的窝
4.喜鹊阿姨
二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亮湾
我的家在月亮湾,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一片茶树。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
3.读短文,把月亮湾的美景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画。
二年级答案:
1.dào zhāo dǎo cháo
2.月亮湾真是个美丽的村子啊!
3.略
三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别(片段)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jìng yǎng,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yǒu yì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1.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yǎng yǒu yì
()()
2.把文中画线的内容用李白的一句诗来概括。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4.文中李白连用了六个“您”,可以感受到他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孟浩然引用这句诗的目的是什么?
三年级答案:
1.敬仰友谊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把友谊比作长江的波涛。
4.对孟浩然的尊敬、敬仰之情
5.略
四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语言的魅力(节选)
,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人,
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气)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póbó)才这样做的。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衣着(zhe zhuó)华丽的绅士、贵妇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衰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读音。
(乞气)讨
生活所迫(póbó)
衣着(zhe zhuó)
无动于(衰衷)
2.文中画线的话属于人物描写中的描写,突出了行乞的盲老人的可怜:“衣衫褴褛”说明他很;“头发斑白”说明他;“双目失明”说明他。
3.课文的开头为什么要特意突出“繁华的巴黎大街”?
4.街上的行人对待老人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5.请你为老人木牌上的那句话加上几个字,让这句话更富有诗意,再说说你这样改动的理由。
四年级答案:
1.乞;pò;zhuó;衷
2.外貌;贫穷;年纪大了;什么都看不见
3.“繁华的巴黎大街”既交代了地点,又与“衣衫褴褛”的老人形成鲜明对比,更加衬托出老人的可怜,为下文作铺垫。
4.说明木牌上的字没有触动行人的心。
5.“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富有诗意的语言,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能激发人们的同情心。
五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唯一的听众(节选)
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又在家里练琴了。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了她是个可怜的聋子。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天,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十二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妹妹先是一愣,随即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述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1.作者说:“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的变化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
2.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3.为什么作者“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呢?
4.看完短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想对她说的?
五年级答案:
1.我又在家里练琴了。
2.D
3.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
4.看完短文,我觉得老人是个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六年级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