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方《心理学》第9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生理需要
直接和有机体生存和繁衍有关的需要。 例如:对阳光,水,食物,空气,排泄,求偶,栖 息等的需要 特点:最基本,最明显,最强烈.要求首先满足。
人为什么吃饭?
吃饭是因为饥饿
那么 1.为什么有些人超出生理需求猛吃不止,造成肥胖? 2.为什么有些人不顾生理需求因节食而厌食?
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因素, 我们就会成为它的奴隶。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叫声连天,老人难以忍 受。怎么办?
第一天:老人给每个孩子25美分,感谢孩子们在他门前 玩。
第二天:给每个孩子15美分。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 第三天:给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表示以
二、西方心理学中关于个性结构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二)卢特卡尔的人格层次说(阅读) (三)艾森克的人格层次说(阅读)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本我是由一切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例如,我们有性欲的 冲动、有贪生怕死的冲动、有贪图享受的冲动等。本我的活动 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追求无条件、一时的满足。
二、个性的特征
(四)个性的社会制约性(本质特征)
马克思指出的:个性“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 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性”。
人是生物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体。在个性形成和发展中, 既要受到生物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个体 的遗传因素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但起决定作用 的是社会历史条件和所处社会地位的制约。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包括心理活动的动力倾向 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组成的有层次性的、动力性的整体结构。 个性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不同
二、个性的特征
(一)个性的整体性(整合性)
个性整体性的表现: 1.个性的内在统一性(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eg.《搏击俱乐部》《美丽心灵》《致命ID》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 精神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求知
需要、娱乐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需要 物质需要:如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漂亮、
时髦等。
我饿!!
想让人陪!!
一、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1.理论提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 学派的主要创始人。1943年他提出了 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主要有五种 基本需要,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 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并彼此联系形成 一个系统。
二、个性的特征
(五)个性的功能性
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甚至命运。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三、个性的形成
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相互作用论
三、个性的形成
(一)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决定人一生的个性,也就是说一个 人的个性,在母体里就决定了,既无需后天的环境,更不 需后天的徒劳。
二、动机
(三)动机的一般类型
1、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 (1)外在动机指由外力诱发的动机。如学生为了获得表扬而努 力学习; (2)内在动机指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求知欲等 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如学生因为学习本身给他带来了愉悦 和充实努力学习。
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 们就是自己的主人;
外面不愿意回家。家里人让他买菜,他故意到十多里路的
菜市场买菜,来回消磨了大半天的时间。他还无代价的给
别人种菜、除草,给旧火车头上油等等。侯老伯的老伴和
子女们都抱怨,并带他到医院看病,结果侯老伯无病。
• 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侯老伯的需要。
二、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定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 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与一个人发动、维持、抑制某 种活动相关的心理行为倾向。
自我受现实的影响,要求我们的行动符合现实;自我又受 本我的影响,本我的原始本能冲动时不时地想让我们只一 味地追求快乐;同时,自我还受超我的影响和指导。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个组成部 分必须是均衡、协调的。也就说,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 我们要使自己有一个完善、健康的人格,我们就应该学会 平衡和协调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
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社会流动带来的人的归属需要的缺乏,人们关系的市
场化带来的人的深情关系的缺乏。 缺乏归属与爱的人会将注意力高度指向与别人的深度
交流。
Baidu Nhomakorabea
被尊重的需要
个人对自立的尊严和价值的需要,希望得到赞许, 赏识,拥护,同时需要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这种需 要的满足会使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地位 和必不少.如果不满足,个体会体会到一种弱小无 能感。
三、个性的形成
(二)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影响决定人的个性,也就是说,要让一 个人成长为怎么样的人,既无需他的遗传素质,只要给他提 供一定环境就可以随意的将他教育培养成所指定的"人"。
三、个性的形成
(三)相互作用论
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着个性的形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 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需要
动机
行为
诱因
结论:人缺乏什么就会追求什么
一、需要
(二)需要的种类
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自然需要: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 关的需要。如饮食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睡眠 需要、排泄需要、配偶需要、生育需要等
社会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 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 成就需要、社会赞许需要、求知需要等
安全需要
人对无威胁的,能预测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的 要求。
表现为要求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 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秩序,规律的要求;对 保护者实力的要求。
幼儿的分离焦虑症
归属和爱的需要
会空前强烈的感到缺乏朋友,爱人,妻子或者孩子。 对人们之间的一种深情关系的渴望-爱与被爱,渴望 在家庭和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个性的形成
(四)在影响个性发展的许多因素的关系
先天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 社会生活条件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 教育在个性形成发展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心理(状态、倾向、水
平等)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因。
第二节 个性心理结构
• 主要观点:
–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 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 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 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 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二、动机
(三)动机的一般类型
4、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分为有意动机和无意动机: (1)有意动机:动机发生在意识水平上,人们知道自己行为的 动机是什么,行为的目标是什么。 (2)无意识动机:无意识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的动机。 如受习惯驱使的动机。
二、动机
(三)动机的一般类型
5、根据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可分 (1)远景性动机:影响范围大,作用的时间长,且较稳定。 (2)近景性动机:影响范围小,作用的时间较短,且不够稳 定,常受个人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马斯洛认为,个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不完全像陡立的、间断 的阶梯那样的东西,每一低级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满足,较高一 级的需要才出现。它更多像波浪式地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 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
首先,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 层次需要的满足;
其次,人类的需要与个体的生长发展密切相关。
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目录
CONTENTS
01 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念 02 第二节:个性心理结构 03 第三节: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个性
◈ 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 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的身份,后来引申为一 个人在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现实的价值感要建立在真实的成功和别人真实的尊 重上
马斯洛所描绘的 五种主要需要渐进变化图
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第三节 个性倾向性
需要
动机
兴趣
价值观
信念和 世界观
一、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人的“需要”可定义为“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 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缺乏感或丰富感被人们体 验,是个性动力性与积极性的最基本的源泉。”
人类的欲望
• 需要:个体的一种缺乏状态. • 人类行为原因的模型:
后再也不来玩了!
二、动机
(三)动机的一般类型
2、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为: (1)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
例如,饥、渴、母性动机。 (2)习得动机: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动机。
如权利的动机。
二、动机
(三)动机的一般类型
3、根据个体需要可分为 (1)生理性动机是由生理需要所引发行为的动力。如饥饿动 机、干渴动机等。 (2)社会性动机是由社会性需要所引发的行为的动力。如求 知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等。
二、个性的特征
(三)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在个体的生活中那种暂时的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不是个性特 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 心理特征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个性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固,但是复杂的现实生活、后天环境
和教育的改变同样会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变化。
一、个性心理结构的构成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 信念、世界观
个 性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人的个性的动力系统,是人对现实的态 度,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表明一个人 的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个性是由各个紧密联系的成分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 整体。
同一行为,在不同人身上具有不同的意义 eg.沉默寡言:A、害羞——怯懦 B、不想暴露——城府深
二、个性的特征
(二)个性的共同性和个别差异性(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个性是在许多因素 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人的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共同性, 即某些人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征。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 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同一群体在个性特征方面都具有共同 性。
二、动机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1.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 2.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刺激
或情境称为诱因。 诱因可以分为正诱因(负)和物质(精神)诱因。凡是个体
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逃离或 躲避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者,称为负诱因。
2.动机要点分析: ①动机不属于行为活动本身,而是指人行为的内在动力 或者心理原因。 ②动机的产生的条件:内部需要与外部诱因。 ③动机必须有目标
• 动机与行为 –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产生不同行为。 – 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机不一定良好结果。
3.动机与行为效率: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第三,人类需要的高低差异。基本需要为生存所必需;较高层次 的需要,是丰富性需要,在维持个体生存上并没有基本需要那样 重要,管子说的“衣食足则知荣辱”,是一个道理。
• 案例:侯老伯的怪病

侯老伯今年62岁,性格好强,原先在中国公安大学在
宣传部工作,后到校办工作,现已退休。侯老伯退休以后
,心情烦躁,象笼子里的鸟似的,在家里待不住,成天在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是关注现实的一 部分,受现实的陶冶变得"识时务",不盲目去追求快乐。 它使人能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地、正常地生活。它遵循现 实的原则,力求避免痛苦、追求满足。
超我是我们希望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是理想的自我。它 遵循道德标准,是我们生活中的典范。对自我进行监控。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