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方《心理学》第9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合集下载

心理学-程方正

心理学-程方正

目录第一章心理学绪论 (2)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与分支 (4)第三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5)第二章人的心理的实质 (10)第一节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0)第二节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6)第三节先天后天与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略) (17)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21)第一节、感觉的概述 (21)第二节、感觉的种类 (23)第三节、知觉的概述 (29)第四节、知觉的特性与种类 (30)第五节、青少年知觉特点和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35)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35)第一节记忆(Memory)的概述 (36)第二节记忆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41)第三节、记忆与学习 (43)第四节青少年记忆的特点及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 (45)第五章意识与注意 (47)第一节什么是意识(Consciousness)与无意识 (47)第二节、注意的概述 (50)第三节注意的种类 (52)第四节青少年注意的特点及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53)第一章心理学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一、心理学是研究人自身(心理现象)的学问?(一)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争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其自身的实质和发展,试图解开这个谜。

1.“心理学”来自于希腊文中的“psyche”与“logos”,由这两词演变而成“psychology”.合起来,心理学就是阐释灵魂(心灵)的学问,可看到心理学中饱含着哲学的意味.2.19世纪末期,界定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

3.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心理学界定为是研究(人与动物)行为的科学。

4.70年代后,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心理现象和行为内外兼顾。

此为现代心理学的特征。

㈡心理学是科学吗?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研究性-应用性的科学.其理由:1.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2.心理学与研究物的自然科学一样,从研究方法、工作程序、研究工具、资料分析、研究结果的处理等方面来看。

心理学程正方 高玉祥 郑日昌编 知识要点

心理学程正方 高玉祥 郑日昌编 知识要点

第一章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及其复杂的心理现象与心理活动。

包括人和动物的心理,个体心理和社会团体心理,正常和不正常的心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等。

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

2)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3)意志:自觉地确立行动的动机与目的,并据此调节和支配活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人的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指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倾向,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性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和性格。

4.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以生物学为媒介,哲学与生理学结合,使哲学的心理学独立而形成。

标志是从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系统地从事心理学的实验开始的。

5.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及分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预测、了解、指导、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的生理机制和规律。

心理学的分支:理论心理学:普通、变态、缺陷、比较、年龄和发展心理学等。

应用心理学:教育、工业、医学、军事、司法和运动心理学等。

6.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原则:客观性、实践性、因果性和发展的原则。

方法:观察、实验、调查和心理测验法。

第二章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基本单位。

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分轴状突和树状突),具有兴奋和扩散的功能。

2.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1.反射和反射弧反射:是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都具有一些不学而能、生来就会的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3.经典性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刺激型条件反射。

刺激在先,应答行为在后。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精品文档26页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精品文档26页

本章重点
1、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运用** 3、需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5、兴趣的品质 6、学习兴趣的培养 7、需要、动机、兴趣的分类 8、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
依 恋
他 人 的 积极 模 型 ( 回 避 消极 )
依恋的四种模型
3、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 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3)利用反馈 4、竞赛
(246—248页)
三、兴趣
(一)兴趣——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 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249页)
(二)兴趣的品质(250页) 1、广度 2、中心 3、稳定性 4、效能
自我的模型(依赖)
积极
消极
安全型
全神贯注型
因为亲密和自主性 全神贯注于人际关
而感到舒适

规避型 回避亲密关系 反向依赖
恐惧型 惧怕亲密关系 社交回避
烦,淋雨 真痛快!
没处躲雨
好奇心
自 信
谢谢!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信、自爱、自重
案例分析练习:
古语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 食足而知荣辱”。试用需要理论 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这句古语有一定道理,因为根据马 斯洛的需要理论分析,人的需要是有多 个层级的。人们总是在获得低一层级需 要的满足之继续寻求高一层级需要的满 足,即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 产生的基础。人们的需要是不会停止的, 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又会去寻求 另一种需要的满足。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归属需要(依恋) 4. 尊重需要 5. 自我实现需要 (236页)

基础心理学第九单元

基础心理学第九单元

畏怯退缩
理智、着重实际 信赖随和 现实、合乎常规 坦白直率、天真 安详沉着、有自信心
冒险敢为
敏感、感情用事 怀疑刚愎 幻想、狂放不羁 精明嫩干、世故 忧虑抑郁、烦恼多端
Q1
Q2 Q3 Q4
激进性
独立性 自律性 紧张性
保守、服从传统
信赖、附群附众 矛盾冲突、不拘小节 心平气和
自由、批评激进
自立、当机立断 知己知彼、自律严谨 紧张困扰
三、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的 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五因素模型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 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因素, 是测评人格的基本单位。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1937年,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 特质 个人特质
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 次要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R.B.Cattell)用因素分析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分析, 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卡特尔找出 了16种相互独立的 个别特质 共同特质 根源特质,并据此编制 “16种人格因素 调查表”(255、256-P85)
2
3
气 质 性 格
4
5
人格理论
一、性格概述
•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 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P80) •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 倾向,它是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 感和行为倾向三因素组成。 (P80)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 ①气质较多地受遗传因素影响,而性格是 后天形成的,受生活实践、经验的制约; ②性格比气质变化相对容易些、快些。 ③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蔽气质。 联系: 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 不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第九章个性倾向性——个性的动力系统教学目的:1.识记个性、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动机的功能2.了解青少年动机、兴趣的特点;兴趣的品质;需要的特点3.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个性的特征。

4、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概念、层次理论、动机的激发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内容如下:在个性的整体心理结构中,个性倾向性是一个动力系统,处于核心的地位。

它是人的个体意识的积极性的表现,能充分反映出人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方式。

在这个动力系统中,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这一章将首先对个性作以综述,然后对需要、动机和兴趣作以比较详尽的介绍。

第一节个性概述一、个性的概念与结构(一)个性的定义在心理学中,个性是个分歧最大的概念。

个性(或人格)这一概念是19世纪由德国唯心主义心理学家斯特恩首先创造出来的,他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具有体验的个人的科学,其中,每一体验都有相应的模式,即有目的性的人格。

”可是,究竟什么是人格?它的性质是什么?应包括哪些内容?在心理学上至今仍是争论不休的问题。

综合国内对个性的不同理解,我们把个性概念解释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现象,当它们结合在一起,完整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其表现形式、基本品质、发展水平都呈现着个人的特点,这种在个人身上具有独特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人的个性。

(二)个性的结构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系统,它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子系统构成。

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个体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

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

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源泉和基础;动机是个性发展的内驱力;兴趣是认识倾向的表现形式,是个性发展最现实、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理想、信念、世界观是人意识到的需要系统,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它指导着人的行动,影响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圣才出品)
A.爱好 B.诱因 C.需要 D.内驱力 【答案】B 【解析】诱因是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内驱力是由 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 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 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人的爱好了。
圣才电子书
www.100xuexi.Fra bibliotek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9 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A.诱因 B.需要 C.兴趣 D.信念 【答案】A
)。[统考 2007 研]
【解析】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动,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动
1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需要的是( )。 A.面包 B.饥饿 C.寻找食物
5 / 11
圣才电子书

D.吃面包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B
【解析】生理需要是指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如进食、饮水、睡眠、
运动、排泄、性生活等等。
1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 【答案】B 【解析】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6.心理学把激活人的行为并引导其朝向目标的心理状态是( )。 A.需要 B.动机 C.驱力 D.诱因 【答案】B 【解析】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要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 态。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诱因是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 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8.下列选项中,有关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机能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 B.动机能够直接观察而被知晓 C.可以通过分析了解个体的动机水平 D.同样的动机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答案】B 【解析】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对于这种内部过程,我们 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 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4版复习资料-程正方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4版复习资料-程正方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

2、知觉:是人们很熟悉的心理活动,它比感觉要复杂,并常和感觉交织在一起,被称为感知活动。

3、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和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

4、社会知觉:是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5、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需要、欲望、动机、个性等的认识。

6、定势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就叫做定势现象,也叫社会刻板印象。

7、气质:是典型地表现于人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8、能力:是能直接影响人得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9、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10、动机:把能激励人的行动,并引起行动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信念等主管心理因素叫做“动机”。

11、间接激励:也叫“外激励”,指来自员工生活、工作的外部环境的激励,主要用于满足员工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社会环境、员工工作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形式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等。

12、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对象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3、组织结构:指组织中各个有机组成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也称为组织中的各因素相互联结的框架。

组织结构直接决定了组织中正式的指挥系统和沟通网络的效率,影响着组织中个人的心理、行为及社会方面的功能。

14、组织文化:是以企业的组织氛围为核心要素,以塑造良好组织形象为目标的,在长期经营管理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一种使企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念和行为风格。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素。 3. 教育在个性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 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个性
形成和发展的内因。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一、需 要 二、动 机 三、兴 趣
一、需要
(一) 什么是需要 (二) 需要的特征 (三) 需要的种类 (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什么是需要
▪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通常以意识到的缺失而产生一种 不满足之感被体验着,是个体心理与行为 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一种心理状态。
课后练习
五、问答:
1、了解和掌握个性特征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是什么?
2、个性是怎样形成的?试分析自己个性的 形成。
❖ 动机和效果的关系比较复杂,有时一致 ,有时不一致。
动机的种类之一
1.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分为生理性 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 根据动机产生过程中需要和诱因哪个起 主要作用,可把动机分为外因性动机和 内因性动机。
3. 根据对动机内容的意识程度,可把动机 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动机的种类之二

。 、

课后练习
三、辨别是非:
1、一个人想什么、说什么、需要什么,完全是由 其主观所决定的,与社会现实无关。
2、“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只有满足人的物质需 要,社会需要才有可能产生。
3、个性倾向性是人积极活动的动力。它制约着人 的所有心理活动,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
4、需要总是随着满足需要的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满足需要的方式不断改进而发展变化。
需要的特征
1. 需要的对象性。 2. 需要的紧张性。 3. 需要的驱动性。 4. 需要的周期性。 5. 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6. 需要的年龄特征。
需要的种类

大学心理学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大学心理学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的问题进行了表决。表决结束后,下课铃响了,
学生们涌向餐厅,此时他们还在继续争论着税
收、代表权、行政部门的权利等问题。
三、兴趣 1、兴趣的定义 对个体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 种活动的心理趋向。
2、兴趣的分类 按社会意义:高尚的兴趣 低级的兴趣 按内容:物质兴趣 精神兴趣 按起因: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
伯尔海军上将在《孤独》一书中讲述了他在北 极探险期间一个人独居6个月时的生活感受。 这6个月,他是在被冰雪掩埋下的小木屋中孤 独地度过的。伯尔是主动地要过与世隔绝的生 活的,他想真切地体验一下孤独生活的和平与 宁静,但不曾料到,他仅仅在冰雪下的小木屋 里孤独地生活了 3个月,就陷入了极度忧郁的 状态,不得不在6个月后,悻悻地返回人间社 会。
刘易斯先生扮演成华盛顿,他首先对所 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做了一番解释,然后宣布 开始讨论。首先,他让佐治亚州的代表发言, 该州的代表是贝斯.安德鲁斯。贝斯是一个 害羞的女孩,但是她和同伴做了充分准备, 并且她也知道同伴是她的后盾。 ……
在贝斯继续阐述代表团起草的人权法案
的过程中,刘易斯先生对她所阐述的历史的
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2.需要的种类
A 按产生分 生物性需要 (指与保持个体的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一 种需要。也称为生物学需要,或者自然需要,包 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等等。) 社会性需要 (是社会的要求在个体中的反映。社会需要是人类 特有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 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 )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职业规划与招聘
1 2
职业匹配
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个性倾向性,将员工安 排在与其个性相匹配的职位上,提高员工的工作 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招聘选拔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以通过考察应聘者的个性 倾向性,选拔出符合企业文化的优秀人才。
3
职业发展
企业可以针对员工的个性倾向性,为其制定个性 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弗洛伊德认为个性倾向性是在童年时期通过与环境和他人互 动而形成的,特别是那些与性有关的经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深 远的影响。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构成,其 中无意识又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 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经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心中的 原始意象。
03 个性倾向性的构成要素
价值观
价值观定义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对客 观事物(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 价和看法。
价值观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价值观 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道德价值观、个人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等。
价值观的功能
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和决 策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 能影响个体的情感和态度。
决定心理健康
个性倾向性还与心理健康 密切相关,不良的个性倾 向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 焦虑、抑郁等。
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早期研究
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 希腊时期,当时哲学家们开始探
讨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现代研究
现代心理学对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始 于19世纪末,随着心理测验和人格 理论的不断发展,个性倾向性的研 究逐渐深入。
卡特尔认为个性倾向性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表面特质来推断根源特质,从而更深 入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心理学第九章 个性倾向性

心理学第九章  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
需要
需要的一般概述 需要的种类 生理需要(自然或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社会 文化需要)(从需要产生或起源的角度看。) 社会需要(社会文化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 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 需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社会性需要与 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天习得的需要。 如人对劳动、交往、学习、审美、威信、道德 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类需 要。它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人们在社会 生活中,社会不断向个体提出各种要求,当个 体认识到接受这些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的要
第一节
需要
需要的一般概述 需要的种类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对象的角度 看。)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紧密的联系:人 在追求物质产品时,常有审美的需要,如 住房常要求整洁、雅静。精神需要又常以 物质需要为载体,如阅读需要有报纸、杂 志等;艺术欣赏,要有乐器,表演场地等。
第一节
需要
需要的形成和发展 新生儿阶段:本能需要、说话的需要„„ 学龄前儿童:游戏、同伴交往、掌握和遵守游戏规 则„„ 学龄期儿童:争取做个好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用品 的需要、对文体活动的需要、与同学交往的需要„„ 少年期: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 的需要、被集体接纳和在集体中获得合理地位的隶属 需要„„ 青年期:对情谊的需要、参加社团组织的需要、创 新的需要、升学或就业的需要、自我完善的需要及为 社会作贡献的需要„„
第一节
需要
需要的一般概述 需要的一般概念 需要的作用 需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对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如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看,最大限度地满 足人的合理需求,是调动人积极性,进行有效管理的必 要条件。 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人们对事物的态度, 来源于某一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一般来说, 凡是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事物,则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 否则会引起消极的情绪的体验。 需要在个性中起重要作用,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要了 解一个人的个性,首先要了解他的需要,以及需要的各 种表现形式如动机、兴趣、信念等。

心理学第九章

心理学第九章

心理学第九章第九章人格特征第一节概述人格是一种内在的组织与结构,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所有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具有的一些特征(多选)1.独特性。

2.整体性。

3.稳定性。

4.功能性。

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二、人格结构(一)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系统。

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它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人格因素。

就人的整个心理现象而言,人格倾向性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系统,也是人格积极性的动力源泉,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因素构成。

(二)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特征是人格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基本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人格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三)自我调控系统。

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体系,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二、人格发展(一)人格发展阶段。

(心理学著名理论)(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制约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遗传。

生物遗传因素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征和后天形成的某些生理特点。

(1)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身高、体重、体型和外貌等生理特征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影响。

2.家庭环境、家庭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

(1)亲子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

(2)家庭气氛和家庭结构。

(3)家庭地位和出生顺序。

3.学校教育。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

教师、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

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

心理学基础第九章课后习题

心理学基础第九章课后习题

第九章课后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 1、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

A. 中心特质B. 首要特质C. 次要特质D. 根源特质( ) 2、提出自我论的心理学家是。

A. 班杜拉B. 罗杰斯C. 马斯洛D. 弗洛伊德( ) 3、___________气质的典型特点是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沉静。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 4、“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___________。

A.独特性B.复杂性C.稳定性D.综合性( ) 5、心理学家把如活泼好动、灵活善变、善于交往的气质类型叫做。

A.胆汁质 B.抑郁质C.粘液质 D.多血质()6.对________的学生,教师要让他学会抑制自己,耐心地帮助他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平稳而镇静地学习和工作。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7.心理学家___________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艾森克D.考斯塔()8、弗洛伊德提出恋母情结发生在___________阶段A.口唇期 B.性器期C. 肛门期D. 两性期()9、奥尔波特认为,是指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

A、表面特质B、根源特质C、首要特质D、中心特质( ) 10、凯利的人格理论是。

A.建构选择论B.社会认知论C.自我调节论D.强化理论( ) 11、“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哪一种防卫机制___________?A.投射 B.反向C.合理化D.压抑( ) 12、采用投射法测量人格,其缺点是:。

A.掩饰效应B.晕轮效应C.难以标准化D.不经济( ) 13、在弗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中,他认为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B、现实C、完美D、求实( ) 14、心理学家把如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的气质类型叫做。

A.胆汁质 B.抑郁质C.粘液质 D.多血质()1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结构,其中是最强大的。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4版复习资料 程正方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4版复习资料 程正方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2、知觉:是人们很熟悉的心理活动,它比感觉要复杂,并常和感觉交织在一起,被称为感知活动。

3、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和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4、社会知觉:是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5、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需要、欲望、动机、个性等的认识。

6、定势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就叫做定势现象,也叫社会刻板印象。

7、气质:是典型地表现于人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8、能力:是能直接影响人得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9、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10、动机:把能激励人的行动,并引起行动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信念等主管心理因素叫做“动机"。

11、间接激励:也叫“外激励”,指来自员工生活、工作的外部环境的激励,主要用于满足员工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社会环境、员工工作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形式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等。

12、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对象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13、组织结构:指组织中各个有机组成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也称为组织中的各因素相互联结的框架。

组织结构直接决定了组织中正式的指挥系统和沟通网络的效率,影响着组织中个人的心理、行为及社会方面的功能。

14、组织文化:是以企业的组织氛围为核心要素,以塑造良好组织形象为目标的,在长期经营管理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一种使企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念和行为风格。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第⼋章个性与个性倾向性本章要点:1、个性的概念以及组成2、需要的概念以及需要层次理论3、动机的概念及其动机的功能4、动机与需要的关系5、动机与活动效率6、学习兴趣的培养个性是⼼理学研究的⼀个重要领域,教师学习个性理论,掌握学⽣个性⼼理的特点,有助于因材实施,培养学⽣健全的个性,使学⽣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节个性的概述⼀、个性的概念个性⼀词是从英⽂“personality”翻译过来的,亦可译为⼈格。

最初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的⾯具。

所谓⾯具就是演戏时应剧情需要所戴的或化妆的脸谱,⽤来表现剧中⼈物的⾝份和性格。

就如我国京剧有⼤花脸、⼩花脸等各种脸谱⼀样,⽤来表现各种性格和⾓⾊。

⼼理学沿⽤⾯具的含义,转意为个性。

其中包括了两个意思:⼀是引申为⼀个⼈在⽣命舞台上所扮演的各种⾓⾊时表现出来的种种⾔⾏,是个性所具有的“外壳”,它表现出⼀个⼈外在的个性品质。

⼆是指⼀个⼈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理成分,即⾯具后的真实⾃我,这是个性的内在特征。

在⼼理学中,⼀般认为,个性是个⼈在⾃然素质的基础上,在⼀定的社会⽣活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定倾向性的、⽐较稳定的、独特的各⽅⾯⼼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了⼀个⼈独特的精神风貌。

现实⽣活中的每⼀个⼈都不是作为“⼈”的概念⽽抽象存在的,⽽是作为⼀个个有⾃⼰的思想情趣和⾏为风格的活⽣⽣的⼈具体存在的。

⼈与⼈之间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完全相同的两个⼈是不存在的。

每⼀个具体的⼈,由于他从先天遗传所获得的天赋素质和⽣理条件的不同,以及他在后天环境中所具有的物质⽣活条件的不同,就会在他所进⾏的⼼理活动中表现出种种显著不同的个⼈倾向和特点。

这些稳定⽽不同于他⼈的特点模式,使⼈的⾏为带有⼀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个⼈由表及⾥的,包括⾝⼼在内的真实特性,这就是个性。

个性是个体有别于他⼈的整个⼼理⾯貌,是⼈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们的⼼理活动和⾏为表现出各⾃不同的特点,⽽且还是⼈们各种⼼理活动和⾏为的动⼒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 精神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需要、审美需要、求知
需要、娱乐需要、道德的需要、创造需要 物质需要:如住房要求干净、舒适,衣着要求漂亮、
时髦等。
我饿!!
想让人陪!!
一、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1.理论提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 学派的主要创始人。1943年他提出了 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主要有五种 基本需要,这五种基本需要是由低层 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并彼此联系形成 一个系统。
• 主要观点:
–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 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 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 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 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二、西方心理学中关于个性结构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二)卢特卡尔的人格层次说(阅读) (三)艾森克的人格层次说(阅读)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本我是由一切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例如,我们有性欲的 冲动、有贪生怕死的冲动、有贪图享受的冲动等。本我的活动 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追求无条件、一时的满足。
需要
动机
行为
诱因
结论:人缺乏什么就会追求什么
一、需要
(二)需要的种类
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自然需要:与维持个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和延续种族有 关的需要。如饮食需要、运动需要、休息需要、睡眠 需要、排泄需要、配偶需要、生育需要等
社会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 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 成就需要、社会赞许需要、求知需要等
2.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生理需要
直接和有机体生存和繁衍有关的需要。 例如:对阳光,水,食物,空气,排泄,求偶,栖 息等的需要 特点:最基本,最明显,最强烈.要求首先满足。
人为什么吃饭?
吃饭是因为饥饿
那么 1.为什么有些人超出生理需求猛吃不止,造成肥胖? 2.为什么有些人不顾生理需求因节食而厌食?
外面不愿意回家。家里人让他买菜,他故意到十多里路的
菜市场买菜,来回消磨了大半天的时间。他还无代价的给
别人种菜、除草,给旧火车头上油等等。侯老伯的老伴和
子女们都抱怨,并带他到医院看病,结果侯老伯无病。
• 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侯老伯的需要。
二、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定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 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与一个人发动、维持、抑制某 种活动相关的心理行为倾向。
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因素, 我们就会成为它的奴隶。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叫声连天,老人难以忍 受。怎么办?
第一天:老人给每个孩子25美分,感谢孩子们在他门前 玩。
第二天:给每个孩子15美分。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 第三天:给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表示以
二、动机
(三)动机的一般类型
1、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 (1)外在动机指由外力诱发的动机。如学生为了获得表扬而努 力学习; (2)内在动机指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求知欲等 内在因素引起的动机。如学生因为学习本身给他带来了愉悦 和充实努力学习。
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 们就是自己的主人;
第三节 个性倾向性
需要
动机
兴趣
价值观
信念和 世界观
一、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的“需要”可定义为“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 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缺乏感或丰富感被人们体 验,是个性动力性与积极性的最基本的源泉。”
人类的欲望
• 需要:个体的一种缺乏状态. • 人类行为原因的模型:
马斯洛认为,个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不完全像陡立的、间断 的阶梯那样的东西,每一低级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满足,较高一 级的需要才出现。它更多像波浪式地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 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
首先,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 层次需要的满足;
其次,人类的需要与个体的生长发展密切相关。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是关注现实的一 部分,受现实的陶冶变得"识时务",不盲目去追求快乐。 它使人能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地、正常地生活。它遵循现 实的原则,力求避免痛苦、追求满足。
超我是我们希望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是理想的自我。它 遵循道德标准,是我们生活中的典范。对自我进行监控。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2.个性是由各个紧密联系的成分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 整体。
同一行为,在不同人身上具有不同的意义 eg.沉默寡言:A、害羞——怯懦 B、不想暴露——城府深
二、个性的特征
(二)个性的共同性和个别差异性(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个性是在许多因素 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人的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共同性, 即某些人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征。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 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同一群体在个性特征方面都具有共同 性。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包括心理活动的动力倾向 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组成的有层次性的、动力性的整体结构。 个性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不同
二、个性的特征
(一)个性的整体性(整合性)
个性整体性的表现: 1.个性的内在统一性(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eg.《搏击俱乐部》《美丽心灵》《致命ID》
二、动机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1.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 2.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凡是能够诱发个体动机的刺激
或情境称为诱因。 诱因可以分为正诱因(负)和物质(精神)诱因。凡是个体
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逃离或 躲避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者,称为负诱因。
三、个性的形成
(四)在影响个性发展的许多因素的关系
先天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 社会生活条件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 教育在个性形成发展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心理(状态、倾向、水
平等)是个性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因。
第二节 个性心理结构
自我受现实的影响,要求我们的行动符合现实;自我又受 本我的影响,本我的原始本能冲动时不时地想让我们只一 味地追求快乐;同时,自我还受超我的影响和指导。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个组成部 分必须是均衡、协调的。也就说,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 我们要使自己有一个完善、健康的人格,我们就应该学会 平衡和协调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
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目录
CONTENTS
01 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念 02 第二节:个性心理结构 03 第三节: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个性
◈ 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 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的身份,后来引申为一 个人在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
后再也不来玩了!
二、动机
(三)动机的一般类型
2、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为: (1)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
例如,饥、渴、母性动机。 (2)习得动机: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动机。
如权利的动机。
二、动机
(三)动机的一般类型
3、根据个体需要可分为 (1)生理性动机是由生理需要所引发行为的动力。如饥饿动 机、干渴动机等。 (2)社会性动机是由社会性需要所引发的行为的动力。如求 知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等。
二、个性的特征
(四)个性的社会制约性(本质特征)
马克思指出的:个性“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 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性”。
人是生物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统一体。在个性形成和发展中, 既要受到生物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个体 的遗传因素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但起决定作用 的是社会历史条件和所处社会地位的制约。
第三,人类需要的高低差异。基本需要为生存所必需;较高层次 的需要,是丰富性需要,在维持个体生存上并没有基本需要那样 重要,管子说的“衣食足则知荣辱”,是一个道理。
• 案例:侯老伯的怪病

侯老伯今年62岁,性格好强,原先在中国公安大学在
宣传部工作,后到校办工作,现已退休。侯老伯退休以后
,心情烦躁,象笼子里的鸟似的,在家里待不住,成天在
2.动机要点分析: ①动机不属于行为活动本身,而是指人行为的内在动力 或者心理原因。 ②动机的产生的条件:内部需要与外部诱因。 ③动机必须有目标
• 动机与行为 –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产生不同行为。 – 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机不一定良好结果。
3.动机与行为效率: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安全需要
人对无威胁的,能预测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的 要求。
表现为要求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 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秩序,规律的要求;对 保护者实力的要求。
幼儿的分离焦虑症
归属和爱的需要
会空前强烈的感到缺乏朋友,爱人,妻子或者孩子。 对人们之间的一种深情关系的渴望-爱与被爱,渴望 在家庭和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社会流动带来的人的归属需要的缺乏,人们关系的市
场化带来的人的深情关系的缺乏。 缺乏归属与爱的人会将注意力高度指向与别人的深度
交流。
被尊重的需要
个人对自立的尊严和价值的需要,希望得到赞许, 赏识,拥护,同时需要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这种需 要的满足会使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地位 和必不少.如果不满足,个体会体会到一种弱小无 能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