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ppt全文课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共同为小组一名同学打造“青春盾牌”, 今天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完成? 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的更好? 在品行方面获得了哪些改进? 小组对他(她)的期望?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3、“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__________ 之心,不断提高_______________能力。
4、“行己有耻”需要我在行动之前, _________;在行动之中,_______; 在行动之后,_______。
5、“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A树立______________, B触碰_______________的事情不做, C违反___________事情_________。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也是一 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这做人、做事的 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 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人是我们要 学习的榜样?请举一例,并说明学习他 什么?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畅谈收获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青春有格》上课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部编版《青春有格》优质公开课1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么做? ②真诚面对自我,要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种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思考: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知识笔记 5、怎样止于至善
1)、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 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P30探究与分享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 做?
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
知识笔记 5、怎样止于至善?
2)在生活中寻找“贤”并将他们 作为榜样
知识笔记
6.榜样有什么作用?
1)榜眼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陈敏说:“最初只是一种个人行为的爱心善举,却因其施恩不图报的美德唤醒了众人的爱心。 思考: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启示: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
知识 笔记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么做?
①有羞耻之心,提高辨别“耻” 的能力。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么做?
②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 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1、学校环境优美,我自觉地把手中的垃圾 丢进垃圾箱。 2、小红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作弊。 3、毛毛同学在课间午休时,大声喧哗。 4、点点同学扶起摔倒在路边的一位老人。 5、快上课了,小刚飞快地骑着自行车,闯 了红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课文分析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 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 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坚决不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ppt实 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ppt实 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ppt实 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1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
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2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
正如朱熹所说:“人有 耻,则能有所不为。”这 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 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
负 荆 请 罪
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我们青少年要向廉颇学习什么?
廉颇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 我们要向廉颇学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 所不为。
负 荆 请 罪
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我们青少年要向廉颇学习什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ppt实 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ppt实 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1.下列属于“行己有耻”内容的是( )
①真诚面对自我 ②闻过而终礼
③知耻而后勇 ④信守承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ppt实 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ppt实 用课件 (PPT 优秀课 件)
部编版《青春有格》课件1
行为 有则
行己 有耻
知耻 后勇
止于
至善
行
青
止
已
春
于
见贤
有
有
至
思齐
耻
格
善
自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慎独
拓展活动:青春九宫格
今哪哪…天一一…哪本件一该事件读情应的本该书应做没该的有做事读的情?更没好有?完成? ”青 今今小卢辱于“看触于今看卢辱通知”“意卢辱知寻今“通小 2小小敬知看” 我违”0春天天明梭。是人到碰是天到梭。过廉人思梭。廉找天人过明明明老耻到这也反1“ “ “6有哪 哪 觉 忏 , 有 “ 道 , 哪 “ 忏 学 耻 有 : 忏 耻 身 哪 有 学 觉觉 觉 院 之 “ 些当 法年言言言格 一一得悔小耻格德小一格悔习耻悔边一耻习得 得得给心格语 过律6有有人有懂懂月高 件件很了明,”底明件”了你,了的件,你很 很很学,”句 志的物物只物荣荣1规 应应自年偷则字线偷应字年有则年“应则有自 自自校可字中 愿事而而有而2辱辱日格 该该由轻偷能,的偷该,轻哪能轻贤该能哪由 由由发以,的 者情行行知行,做做,时的有你事的做你时些有时”做有些, ,,来引你“ ,坚-有有道有见有有国的的于犯看所能情看的能犯收所犯,的所收于 于于一导能格 我决格格什格贤所所务事事是下了不想不了事想下获不下将事不获是 是是封我想” 去不也也么也思为为院情情,的同为到做同情到的,为的他情为,,,,感们到是了做。。是。齐,,总没没小一桌”哪,桌没哪一和”一们没”和小 小小谢判哪什 好。可有有理有有明个的些的有些个我个作有我明 明明信断些么 多耻所所李完完打错卷相卷完相错们错为完们打 打打。是相意 次的不不克成成开误子关子成关误一误榜成一开 开开非关思 呢,为为强??电:词?词:起:样?起电 电电善词? !……才对脑有汇汇有来有来脑 脑脑恶汇……知近,一??一分一分, ,,,?道期点次次享次享点 点点明什校击他他吧他吧击 击击确么园了偷偷!偷!了 了了行事暴一了了了一 一一为不力个主主主个 个个选能频链人人人链 链链择做发接家家家接 接接的作,一一一, ,,理出里个个个里 里里由重面漂漂漂面 面面。要跳亮亮亮跳 跳跳批出的的的出 出出示的丝丝丝的 的的。画巾巾巾画 画画面,,,面 面面非却却却非 非非常反反反常 常常不过过过不 不不堪来来来堪 堪堪污污污…… ……蔑蔑蔑…… ……女女女仆仆仆偷偷偷窃 窃 窃,,,因因因而而而使使使那那那个个个无无无辜辜辜的的的女女女仆仆仆蒙蒙蒙受受受了了了羞羞羞
青春有格-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
2.行己有耻的要求/做法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羞耻之心, 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为什么要有羞恶之心? 1、“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 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2、能帮助我们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 反思效果与影响
探究与分享:规则种种
上岸后,50多岁的王老师不顾疲劳, 对落水老人进行了急救。随着一股股水 流从老人的口鼻中流出,老人渐渐有了 知觉……而王老师在等待120来后悄悄 离开了现场。
事后,老人的儿子多次携礼登门道谢, 都被王老师婉言拒绝。
—止于至善 —
5.怎样做到止于至善?p30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选做题: 主观题:高分突破P30 第11题
07 实践作业:P30阅读与感悟
完成一篇体验感想 一、标题:关于×××的体验感想 二、写作内容:
根据本月开展的“雷锋月系列活动”,结合自身的经历、 “微尘”行动及本课所学知识,选择一项感触最深的活动, 阐述自己的感想。 三、要求:字数不少于200字,下周一上交。
行己有耻的要求/做法
•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 不为。
•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羞耻之心,不 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 3、“行止有耻”要求我们真诚面对自我, 知耻而后勇;树立道德底线,坚决不做触 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
•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 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如增强 “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 量;加强自我监控。
—止于至善 —
自主思考
怎样向榜样学习
认识自己方面,我们要 学习读书方面,我们要
课件 1.3.2青春有格(上)——行己有耻-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课件)
可以追求财富,不能挥霍无度 可以不做君子,不能去做小人 可以没有学位,不能没有品位 可以不说感谢,不能不懂感恩
精讲点拨
二、行己有耻的要求
道德的底线是什么?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就是说遵守法律会怎样?
精讲点拨
二、行己有耻的要求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 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 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讲述了出 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自己生活中违 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他忏悔了 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 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 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辱。事过多 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
的力量
Step 3
加强自我监控
精典题例
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不例外。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以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
耻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的形象 跃然纸上。
材料二: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的镜头:焦裕禄一到兰考,正值无数灾民“大逃亡”。此情此景,使这位新上任的 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 和痛心。”正是这位有着“知耻”之心的县委书记,抱病带领全县干群奋力拼搏,终于征服了风沙、盐碱和洪涝这三大灾 害。真可谓“知耻者,近乎勇。”为官知羞,惠及于民。
激趣引课
青春是不是意味着自由放纵,为所欲为?
青春有格
激趣引课
我奉劝朝廷要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泥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 治国的人才。这里的“格”可以
课件 1.3.3青春有格(下)——止于至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部编版课件)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2017最美孝心少年获得者,12岁的李家帮,是 一个被收养来的孩子。在三口之家里,奶奶双目失 明,爸爸患股骨头坏死无法正常行走,从8岁起,他 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用自己感天动地的孝 心,为没有血缘关系的爸爸、奶奶撑起了一个家。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 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 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 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探究与分享:“止于至善”是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
观点一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 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 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1.“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兰小草”虽然传播的是小善,但成就的 是社会的大爱,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至 善”。为社会做公益,是积善、积德性,我们 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向 往美好、永不言弃,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 上”,享受这种精神追求的过程。
观点二 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 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 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 “兼济天下”,那 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精讲点拨
二、止于至善的要求
4 .“止于至善”还要求我们以修身为本,有兼济天下的胸怀。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1.3《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1.3《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这一课,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存在,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青春期的困惑和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有格的含义,明白在青春期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做到自律、自省、自尊。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法律在青春期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法律是保护自己权益的有力工具。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生理、心理、情感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对自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开始关注他人和社会。
然而,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面对青春期的困惑时,可能会产生焦虑、迷茫的情绪。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明白青春有格的含义,知道法律在青春期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自律、自省、自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明白青春有格的含义,知道法律在青春期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困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引导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青春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介绍青春期的特点,讲解青春有格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法律在青春期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困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止于至善》优课比赛课件
相关链接
慎独
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 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 不道德的事。
止于至善———行其道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 正自己的行为。
止于至善———行其道
在生活中寻找 “贤”, 将他们作为榜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向他学习,看齐。
止于至善———行其道
榜样的作用(为什么要学习榜样?)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 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 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止于至善, 是中华民族始终不 变的人格追求。
拓展延伸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中考链接
1.学校的宣传栏中会把评比的学习标兵、道德标兵、卫生标兵的照
片贴在里面,让全校的学生都能看见。这样做是因为( D )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③好的榜样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鼓励我们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教师寄语: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 的证明,也是我们馈赠给青春的一份厚重的礼 物。
谢谢大家!
知行合一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可以反思 一下,这一天哪一件应该做的事 情没有完成?哪一件事情本应该 做得更好?哪一本该读的书没有 读?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抵御 了哪些不良诱惑?在品行方面获 得了哪些改进?
青春有格(教案)
思考:卢梭“内心隐隐作痛”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礼记》
教师引导:格是形式、规矩、标准。上升到做人来看,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青春,是人生中重要的时期。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自己青春在“格”中飞扬。
过渡:青春有格要求我们做到哪两个方面呢?
人教部编版道法七年级下册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课题名
《青春有格》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的“青春有格”,本框与之前所学的“青春飞扬”一框共同组成了对青少年精神成长方面的要求。相比于前一框理解“青春”的含义,这一框更强调了过好青春时期的要求。通过这一框的学习,帮助学生具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知耻而后勇,树立底线意识,增强自控力。最终,帮助学生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引导学生追求“至善”,积善成德,见贤思齐,自我省察。
提示: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第一目 行己有耻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说脏话、闯红灯、醉驾、校园暴力等
教师讲解:这些行为都是生活中不文明行为、非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把知羞明耻作为修身的先决条件,把孔子所说的“行己有耻”作为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课件展示:孔子和朱熹的名言
教师: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_优秀课件1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_优秀课 件1
1.在开封市某高中校园内举行的2017届 学生成人仪式上,同学们在气球上写上 自己的理想大学,伴随着18声礼炮,在主 持人的号令下一同放飞。这说明青春的 我们渴望( ) A.拥有健美的身躯 B.获得真正的友谊 C.接受理想的教育 D.能够自由地飞翔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_优秀课 件1
想一想:你还会用哪些词语描述青春?
独立、自由、理想、信念、 奔放、憧憬、朝阳、热情、 花样年华、活力四射、五彩 斑斓、多姿多彩等都是描述 青件1
1.进入青春期,我们成长的渴望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
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 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_优秀课 件1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_优秀课 件1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 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 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 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马云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_优秀课 件1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_优秀课 件1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_优秀课 件1
3.自强的重要内容及要求? 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 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重要内容) 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 懈的坚持。(要求)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_优秀课 件1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青春飞扬_优秀课 件1
4. 怎样才能拥有飞翔的力量?
激荡的青春活力, 自信的青春热情, 自强的青春态度, 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 春成长!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并通过自 己的努力实现。 2.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 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的解决问题。 3.培养珍惜青春、热爱青春的情感,并为实现 青春理想而努力奋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青春有格》优质课教学设计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规则和责任意识。
能力目标:养成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知识目标: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二、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的最后一框内容,是引导学生把对青春的关注从身体、心理上升到精神层面,是单元的升华与提高。
本框题设计立意在于让学生在青春探索、自我证明的道路上,既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又有向往“至善”的精神追求。
三、学情分析(一)青春的力量在青少年的身体里生发,促使他们渴望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机会来证明自己。
如果青春的能量不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和转化,年轻气盛的青少年就可能做出“出格”的事情;(二)当前社会出现了一些是非模糊、善恶不明、荣辱错位的问题,而青少年作为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最容易受到影响,出现价值混乱等问题;(三)需要帮助青少年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元的价值观念,引导青少年增强底线意识,追求更高人生格调,正确引导青少年将青春活力转化为成长的正能量,使青春无悔。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行己有耻导语:青春飞扬的我们敢想敢做,但真正的青春无悔还需要青春有格。
到底什么是青春之“格”?出示任务:请结合对“格”的理解说说视频中游客的行为是否出格。
反馈指导:在针对视频中游客行为是否出格的讨论中,学生的观点和结论不一。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引入案例、启发思考:1.为何留学生在德国逃票被抓3次后竟难找工作?2.身边的类似小事(比如在教室里拍球、就餐后不收拾餐具、地铁扶手上挂衣服)是否出格?这些事情是否真的很“小”?小结:生活中很多看似的“小”事并不小,它关乎生命健康、公私界限等行为底线,在这些事情上,青少年应该有所不为,行己有耻。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法3.2 青春有格 教案+教学反思
3.2 青春有格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青春不能违反的一些基本规则。
2.明确不断完善自己所应具备的品质。
能力目标1.做到“行己有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懂得积善成德的道理,不断完自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见贤思齐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懂得“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道理。
难点懂得“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根据教材的辅助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中国古代有关修身立德的格言。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出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师:处在青春期的我们,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行己有耻学生阅读本目教材后,师生交流。
师: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例如,孔子曾说过“行己有耻”。
那么,大家知道“行己有耻”的意思吗?生:“行己有耻”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师:还有哪些古语与“行己有耻”的含义比较接近呢?生1: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生2: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师:“羞恶之心”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
由。
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师:“行己有耻”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生:“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师:“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样做生:“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师:我们怎样做到“行己有耻”的要求?生:我们需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行己有耻”的道德规范要求,懂得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活动二:止于至善学生阅读本目教材后,师生交流。
部编版必修上册学习任务《青春之歌》优秀课件
感悟建筑美
断句分行加大的是词语之 间的行距,缩短的却是诗人与 读者之间的时空距离。这就是 变幻无穷的“诗形”的妙处。
创作现代诗的第三步
——五彩缤纷的意象
五彩意象
意象的产生要经过三个阶段:最 初是形象,然后是印象,最后才是意 象。
“所有的道路都为我站立起来,向西眺 望”
——《西望阳关》周伦佑
五彩意象
分行后的诗句为读者提供了一种 平缓中见神奇的阅读效果,既带来了 诗歌的结构美,又于断处给读者以想 象的空间,供阅读的期待视野。更因 为跨行使诗歌的某一内容更为突出。
部编版必修上册学习任务《青春之歌 》优秀 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学习任务《青春之歌 》优秀 课件
感悟建筑美
这首诗的一处神来之笔就是最后一个 “笼”字的断行,断开的空间使读者原本以 为“自由”必然是要还给鸟儿的,不料后面 却横空出世了一个“笼”字,一时错愕,既 而深省。诗意也就油然而生。
创作现代诗的第四步
——出神入化的诗法
灵动的语言
“现在又到了灯亮了的时候,我喝了 一口街上的朦胧”——卞之琳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 久久不敢睁开眼睛”——舒婷
——改变词语的搭配关系
灵动的语言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纪弦
——打乱语序
灵动的语言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如果舴艋再舴艋些, 我的忧伤就灭顶
青春之歌
——学写现代诗
学习目标
1.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
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创作技巧,激发写 诗兴趣。 3.培养自身创作能力,创作简单的诗句。
创作现代诗的第一步
——不吐不快的诗情
青春有格-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4.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1)增强“__我__不__要____”的力量。尝试不做某些 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 (2)增强“__我__想__要____”的力量。每天坚持做一 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 (3)加强__自__我__监__控__。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 关注的事。
二、止于至善 1. 止于至善的内涵。 (1)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 的德行,在于__关__爱__他__人__,在于明大德、守公德、 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的__实__践__过__程__,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 _精__神__状__态___。
9.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一些书就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 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 位老人拿着一部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 人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 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苏轼改对联体现 了他( A ) A.自尊知耻,勇于改正错误 B.学问高深,没有人能超越他 C.没有自信,缺乏独立思考 D.不耻下问,服从他人的要求
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 竺山石回乡作纪念。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 :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 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
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 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1)白居易带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后来幡然醒 悟这件事告诉你什么道理?你会怎样践行这一道 理?(8分) 行己有耻。(2分) ①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 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每点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4、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要求)?
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 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3、好的榜样的作用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 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 自我完善的力量。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 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探究与分享: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身养性,后指只顾自己,不 顾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 还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肩负起服务社会、惠及天下 的责任。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志向远大、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意志坚强、自强 不息、崇德向善、大公无私。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1、“止于至善”的内涵:
1.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 我们的“至善”追求;
2.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3.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学习活动三:【探究分享】“止于至善”的内涵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1.理解“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的含义 2.掌握落实和践行“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要 求和途径 3.理解羞恶之心、榜样的作用
重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难点:培养学生“至善”的追求
自主学习
• 1.青春并不意味肆意放纵,总有一些
不
能违反,一些
不能逾越。
• 2.我们要知 为。
,懂
不会去做。(2)我们要知廉耻 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1)你会像图中的年轻人那样做吗?为什么? (2)从下面的插图中感悟到什么? 1、“行己有耻”的内涵是什么?
1、行己有耻的含义
,
;
知
廉
耻
孔子说:“行己有耻”。
懂
荣
意思: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 辱
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有 所
为
,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完美的境界” 指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有人说人生不可能完美,我们该不该追求?为什么?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 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至善”的境界。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小结:“止于至善”的内涵之一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 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道行德己底有线耻—”—,“触树碰立道底德线底意线识的,事触情碰不道做德”底线 的事情不做,触碰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有所为,有所不
• 3.“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 断提高
之心,不
•
的能力。在行动之前,
;在行
动之,
;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
响。
学习活动一:【探究分享】认识“行己有耻” 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 一个人行事,凡 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 道什么事不能做。(1)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我
有
所
不
意思: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 为
不能做
脖子歪了失人格
高考作弊被判刑
粮食浪费让人痛
吸食毒品 伤生命
闯红灯
丢性命
去网吧
荒学业
欺同学 受处分
乱刻划, 惹批评
2、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
①“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 为选择的理由。
②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 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材料分析
阅读31页探究与分享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探究与分享: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 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 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 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 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 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 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 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不要”的力量。 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 禅。 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 呼。 3.加强自我监控。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如:日常 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学习活动二:一)【探究分享】“行己有耻”的要求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请你来判断下列行为是不是“耻”的行为:
②“止于至善” 是 一种向往美好、永 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
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2.怎样才能做到“止于至善?”
①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 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修身为本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 “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 对青春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