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三校生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模拟联考语文试卷(二)【含答案】
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模拟联考语文试卷(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
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内容选材要严,思想开掘要深,艺术创造要精,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迈向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
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
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
三校生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20XX届三校生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0分)一、(共1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证券(juàn)联袂(mèi) 炙手可热(zhì) 针砭时弊(biǎn)B.挑衅(xìn) 皈依(guī) 力能扛鼎(káng) 锲而不舍(qì)C.雾霾(mái)胴体(dòng)心宽体胖(pán)休戚相关(qī)D.哺育(pǔ)斡旋(wò) 徇私枉法(xún) 广袤无垠(m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喝彩名信片山青水秀励精图治B.摇曳百叶窗惹是生非一筹莫展C.酗酒流水帐铤而走险仗义直言D.安祥挖墙脚貌和神离与时俱进3.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未成年人进行禁毒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禁毒意识,已经成为禁毒工作的当务之急。
B. 有些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抛于脑后,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充耳不闻,这种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
C.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D. 光盘行动是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光盘”离开,如此上行下效,逐步形成节俭的好风气。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B.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C.要使今年安全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就必须做好元旦、春运安全工作,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D.地图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当成都的城市地图不断修订并出新版时,它所显示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这座大都市的变化太快太大。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与政治合卷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语文建议90分钟完成;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纸、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戳穿(chuó)瞻仰(zhān)湍急(tuán)麦秸(jīe)B.矩形(jǔ)骄傲(jiāo)供应(gōng)肮脏(zāng)C.呕吐(ǒu)萎靡(mì)允许(yǔn)造诣(zhì)D.浸渍(qìn)信笺(jiān)星宿(sù)薄饼(b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迫不急待走头无路责无旁贷惆怅B.情不自尽朝三暮四漠不关心质疑C.昂首阔步别出心裁世外桃源留恋D.披星带月义不容辞一枕黄粱陷井3.下列使用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B.“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___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C.我从小就喜欢文学,读过大量的散文,小说和诗歌。
D.“三校生”都必须研究《语文》《数学》等课程。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一点也不学校的纪律。
②但有敢于实践的决心还不够,还必须有的科学态度。
③人们群众有运用民主的。
A.遵守严谨权利B.尊敬严肃权力C.尊重严格权力D.敬重严密权利5.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B.聚精会神地读书,哪怕只读一遍也会有较深的印象。
C.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D.听说___被修饰一新,就引起京都人们的怨声载道。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短促的休息之后,会议继续进行。
云南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
云南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阅卷人一、现代文阅读(35分)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切艺术的本质,都在于使观众感到振奋和喜悦。
文学是艺术的一种,本质也是这样,它同个人和国家的存亡没有什么联系,完全脱离实际利益,也不一定能穷究什么哲理。
所以,从它的功用上来看,在增进知识方面,不及历史书册;在劝戒人群上,不如格言;在使人发家致富方面,不及工商业;在获取功名上,不如毕业文凭。
不过,世界上自从有了文学,人们便接近完满了。
英国诗人道登曾经说过:“世界上杰出的文学艺术作品,在我们观看、诵读以后,对于人世似乎没有什么神益,这种情况是常常有的。
但是,我们却喜欢观赏和阅读,就好像在大海中游泳,面前是茫茫一片,我们在波涛间.浮游。
当我们游泳完了,就会感到身心有了变化。
而那大海本身,实际上只是波涌涛飞,没有什么思想感情,也始终没有给予我们什么教训和格言。
但是游泳者的元气和体力,却因此而突然增强了。
”所以,文学对于人生,它的功用决不在衣食、房屋,以及宗教、道德等之下。
人生活于天地间,必定有时自觉勤奋劳动,有时也会精神颓唐而迷惘;有时必须努力谋生计,有时也会忘记谋生的事情而去寻欢作乐;有时活动在现实世界,有时神驰于理想的境界。
如果只是偏在一个方面努力,这就是不完满了。
严寒的冬天永远存在,春天的生气就不会降临;虽然躯壳活着,灵魂却死了。
这种人虽然活着,但是人生的意义丧失了。
文学这种没有用的游泳,道理就在这种地方吧。
约翰.密勒说:“近代文明,没有不以科学为手段,以功利为目的。
”世界潮流是这样,因此文学的作用更加突出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文学具有培育人们理想的任务和作用。
(摘编自鲁迅《摩罗诗力说》)材料二:鲁迅在1907年写作的《摩罗诗力说》,在鲁迅留日时期的写作中占有特殊位置。
在这篇文章中,他开始强调以文学为药来救治国民精神。
因此,在文学史上,我们认为这篇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摩罗诗.力”,既是其诗学原点,同时也是其精神原点。
云南三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5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农耕词汇是一类独特的语言资源,与农具、环境和农业耕作方式等农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
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农耕词汇并未完全消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迸发出新的活力。
一方面,播种、栽培、嫁接、灌溉、施肥、耕耘等常用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纷纷发生语义泛化现象,融入了汉语的基本思维习惯,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部分农耕词汇不仅自然融入大众话语之中,还现身于新闻话语、学术话语等专业话语中,并在与这些专业话语的良性互动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
一类农耕词汇与农事生产活动有关,如耕、割、播、藏、锄等。
“耕”指用犁翻松填土以备播种。
“深耕”是土壤耕作的最基本措施,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之前必先犁田,上翻深层土壤,下盖浅层土壤,耙地等耕作劳动必须以深耕为基础。
中国自古就有“深耕浅种”“深耕细作”等表达。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深耕”一词的使用愈加广泛,与其相关的新闻话语表达越来越常见,如“深耕国内市场”“深耕本土文化”“深耕数十载”等。
另一类农耕词汇与耕地类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关,如耙、犁、磨等。
“耙”原为名词,指由竹、木质长柄及铁、竹或木制梳齿耙头构成的用于平地、接草、搜剔土块、摊翻物料、聚拢谷物等活动的手工农具,后引申为动词,指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拢、摊开谷物和柴草等。
“耙梳”一词在“耙”的基础上构成,字面上表达了使用耙子这种农具进行平土、摊谷等特定农业生产活动,实指整理、梳理。
当前学术话语中、“耙梳史料”“耙梳文献”“耙梳历史”等表达出现的频率逐步升高。
上述语言现象与农耕词汇在形成、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呈现的特征密切相关。
农耕词汇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体认性。
语言学家王寅在其语言学理论“体认语言学”中,主张语言来自对现实世界的“体”(互动体验)和“认”(认知加工),强调“体验”,凸显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关系。
三校生语文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三校生语文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翩跹(xiān)瞠目(chēng)蹉跎(cuō)踌躇(chóu)B. 缄默(jiān)砥砺(dǐ)饕餮(tāo)筵席(yán)C. 踌躇(chú)逡巡(qūn)缄默(jiān)砥砺(lì)D. 翩跹(xiān)瞠目(táng)蹉跎(cuō)踌躇(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讨论,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大家一读再读。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秋天的落叶像黄金一样铺满了大地。
B.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整个城市。
C.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月亮高挂在夜空,照亮了回家的路。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万物复苏了。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大家一读再读。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大家一读再读。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万物复苏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D.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学习非常刻苦,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三校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及答案
三校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及答案三校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词组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
讣(fù)告歼(jiān)灭吮(yǔn)吸稗(bài)官野史B。
箴(zhēn)言宽宥(yòu)信笺(jiān)难辞其咎(jiù)C。
曝(pù)晒讥诮(qiào)凫(fú)水彤(tóng)云密布D。
奔(bèn)头搭讪(shàn)拗(ǎo)开怏怏(yàng)不乐2.下列词语中,字型全对的一组是()A。
冒然和言悦色由衷甘拜下风B。
___针砭时弊赡养貌合神离C。
即然弱不禁风羸弱一筹莫展D。
气概走投无路缜密按部就班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著名律师___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的时说,他写书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写出来,让律师同仁借鉴,让年轻学生研究,让社会百家受益”。
②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误解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③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中间,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做一些面子工作来夸耀自己是为人民服务的。
A。
校正曲解体察B。
教正曲解体恤C。
校正误解体恤D。
教正误解体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___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
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___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
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奇迹。
D。
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___,马中赤兔”。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
昨天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爱红终于下定决心报下了离家最近的岗位。
三校生高考模拟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稻香(dào)舒展(zhǎn)炽热(chì)B. 沉湎(miǎn)紧迫(pò)贬低(biǎn)C. 跃然纸上(yuè)狂风暴雨(kuáng)欣喜若狂(ruò)D. 剔透(tī)摩拳擦掌(mó)奋不顾身(fè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还表现出了良好的体育精神。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D. 他的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3. 下列词语中,与“才疏学浅”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学富五车B. 博学多才C. 一知半解D. 才高八斗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晚,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B. 他的笑容如同阳光一样温暖。
C.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像美妙的音乐。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高尚与崇高B. 欣喜与欢快C. 慷慨与豪爽D. 严肃与庄重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声传遍了整个教室。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C.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像美妙的音乐。
D. 这座城市的夜晚,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B.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像美妙的音乐。
C. 这座城市的夜晚,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D. 树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B.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像美妙的音乐。
C. 这座城市的夜晚,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云南省三校生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题
云南省三校生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题(七)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A、曲解龋齿趣味是非曲直B、恰当档案荡漾安步当车C、舍弃摄取赦免退避三舍D、便宜骈文蹁跹便宜行事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C )A、百无聊赖陨身不恤莫明其妙B、化险为夷前扑后继遐思迩想C、言简意赅栩栩如生游刃有余D、立竿见影斩钉绝铁鞭长莫及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A、我愤然离开了那家商店,刚才与服务员争执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B、《红楼梦》中的妙玉着墨虽少,但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材料,人物栩栩如生。
C、孩提时代走过的土路,如今早已被柏油马路所代替,路旁高楼林立,家乡真是变得面目全非了。
4、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C、这位语言大师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活的一般。
D、如何防止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周边免遭抢劫是一件大事。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C)A、古代帝王、诸侯所祭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的“社稷”代表国家。
B、古文中一句话叫“句”,句中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
C、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
D、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用“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6.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细节的出入对于全部论证不发生直接影响,会使人对于材料的全部可靠性发生怀疑,伤害了论证的说服力量。
有时看来是无关大体的细节的马虎,会造成关键问题上的错误,那当然更是要警惕的。
A 即使也以至却B 即使就因为却C 如果就因为则D 如果也以至则7.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A 李自成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对明室的待遇宽宏大度,决不斤斤计较。
2023年云南省“3+3+3”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2023年云南省“3+3+3”高考语文三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肌理”一词与城市乡村等联系在一起,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专业领域。
这个概念能够反映文化积累、传承的基本特征,表达中国人自古以来关于“文统”、文脉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并为社会大众所熟知。
从肌理的角度观察城市、乡村、文化,就会发现它们的发展就是一次旅行,每天都在出发,每处各有风情,环环相扣写就了各自的壮丽史诗,步步生花构成了它们的“震撼风景”,这才有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瓜瓞绵绵。
城市肌理已经是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的常用概念,所谓城市肌理,是城市在长期演进中,由地域环境与人文历史交互作用形成的积淀,主要体现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建筑样式、街区风格等方面,储存着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信息,以及他们的理念、理想,是后人寻找故乡的路径,也是破解这块土地密码的线索。
城市肌理受到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各地城市建筑中的直接反应。
有城市肌理,当然也有乡村肌理。
长期以来,乡村规划不是城市规划那样的显学,甚至很多乡村就从来没有过现代意义上的规划。
如今,只是在极少古村落,能听到关于先祖选择这方土地时的勘查经历和规划思路。
但是,从绝大多数村落看,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还是折射出最初的布局考虑以及后世的沿续。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这样的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是一千六百多年前带有理想色彩的乡村肌理写照,实际上仍是今天的“临摹样本”。
文化肌理。
历史上,“肌理”一词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东汉蔡邕《弹棋赋》“肌理光泽,滑不可屡”,指器物表面纹理,杜甫《丽人行》“肌理细腻骨肉匀”,指人的皮肤纹理。
作为对语言表达的比喻也很早,东汉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三校生高职语文高考模拟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湛(jīng zhàn)惊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沉鱼落雁(chén yúluò yàn)B. 灵敏(líng mǐn)瞬息万变(shùn xī wàn biàn)纤尘不染(xiān chén bùrǎn)C. 粗犷(cū guǎng)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D. 纷繁(fēn fán)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làng)答案: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尖端技术已经能够自行研制。
B. 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但老师并不满意。
C. 老师在会上强调,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答案:C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风声鹤唳”中的“鹤唳”是指鹤鸣声。
B. “日薄西山”中的“薄”是指接近。
C. “长风破浪会有时”中的“破浪”是指战胜困难。
D. “画龙点睛”中的“点睛”是指画龙的眼睛。
答案:D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看过很多书,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B. “他非常勤奋,每天早起晚睡,从不懈怠。
”C. “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关注民生问题。
”D. “他不喜欢运动,连走路都很慢。
”答案:C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片树林,像一把绿色的伞。
”(比喻)B.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三校生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20XX届三校生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0分)一、(共1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证券(juàn)联袂(mèi) 炙手可热(zhì) 针砭时弊(biǎn)B.挑衅(xìn) 皈依(guī) 力能扛鼎(káng) 锲而不舍(qì)C.雾霾(mái)胴体(dòng)心宽体胖(pán)休戚相关(qī)D.哺育(pǔ)斡旋(wò) 徇私枉法(xún) 广袤无垠(m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喝彩名信片山青水秀励精图治B.摇曳百叶窗惹是生非一筹莫展C.酗酒流水帐铤而走险仗义直言D.安祥挖墙脚貌和神离与时俱进3.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未成年人进行禁毒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禁毒意识,已经成为禁毒工作的当务之急。
B. 有些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抛于脑后,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充耳不闻,这种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
C.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D. 光盘行动是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光盘”离开,如此上行下效,逐步形成节俭的好风气。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B.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C.要使今年安全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就必须做好元旦、春运安全工作,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D.地图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当成都的城市地图不断修订并出新版时,它所显示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这座大都市的变化太快太大。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昆明市2024届“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古代社会,定位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方向的测定。
《考工记》一书最早明确记载了根据太阳的视运动进行立竿测影,以辨别东南西北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且实用,但也有不正。
因为所选择的时间是日刚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提出了另一种测影定向方法。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先在平地上立一定表B,然后再拿一表A,在早晨太阳刚出时,让A表在相距B表10步的地方对B表和太阳中心进行瞄准,当三者成一直线时,将A表固定下来;当傍晚太阳要没入地平线时,另用一表B′,在相距A表10步的地方对A表和太阳中心进行瞄准,当三者成一直线时,将B′表固定下来;将B和B′连线,其中间点为C,这时B和B′的连线表示的就是正南北方向,点C和表A的连线表示的就是正东西方向。
这种方法的测量时间也是在日刚出没之时,但观测方法是用眼睛直视,而非像之前《考工记》那样观察表影,这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表影模糊造成的误差。
再加上用三个表进行测向,其定向精度比《考工记》的要高。
《淮南子》以降,历代都有学者探讨过如何提高测影定向精度的问题。
其中成果最突出的是元代的郭守敬。
郭守敬根据测影定向原理,发明了专门仪器“正方案”——一种中心有孔洞,围绕孔洞有19个同心圆的石板。
在测向时,先在孔洞中插上表,然后随着表影的变化,在圆周相应位置做标记,直到下午表影东移出外圆为止。
云南省昆明市三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
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
能发挥新创的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
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
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成就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
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的,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甚至于消亡。
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但一切为自觉的建设。
要提炼旧这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必须增强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
构架的纵模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
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的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
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
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
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
现在我们不必削足适,拿自己的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颠倒欧美这筑的作用。
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这筑。
高考语文三校生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翱翔(áo xiáng)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遮天蔽日(zhē tiān bì rì)B. 精湛(jīng zhàn)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沐浴(mù yù)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瑶台玉宇(yáo tái yù y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刻苦,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D. 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这次活动推迟举行。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
B.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C. 她的歌声,如山泉般清脆,如溪水般悠扬。
D. 在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4. 下列各句中,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起来了,像一面银盘。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我的心。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D.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让人感到震撼。
2020年云南三校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云南三校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20年云南三校生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一分)1.下列成语中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
A.眼险(jiǎn)哺育(bǔ)扎瓣子(zā)亘古未有(gèn)B.嫩绿(nèn)铲除(chǎn)紧箍咒(kū)一蹴而就(cù)C.抽噎(yē)迸裂(bèng)户口簿(bù)不屈不挠(láo)D.愤想(mèn)要挟(xiá)绊脚石(bàn)恃才傲物(shì)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苍天涣散销毁人才辈出B.惦记安详邂遁甘拜下风C.诋毁___旖旎礼上往来D.粗糙龟裂荒谬草菅人命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B)A.滚出去!B.畅销海内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等,已被抢购一空。
C.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昧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D.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①黑蒙蒙的水天之间,一条雪白的素练乍合乍散地横江而来。
②气蒸云___,波撼岳阳城。
③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
④中国军人的屠戮妇要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处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A.借喻对偶夸张反语B.夸张对偶借喻双关C.借喻夸张对偶反语D.夸张对偶双关借喻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我们要安排好时间,自觉地政治研究和文化研究。
B.我校开展向___研究的热潮活动。
C.从他上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记日记。
D.不管是伟人,还是凡夫俗子,都应该尊敬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6.下列句子中,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一块小小的矿石。
三校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呕心沥血(lì)B. 震耳欲聋(lóng)C. 眉清目秀(xiù)D. 铿锵有力(qiā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许多高精尖的科研成果已经走向世界。
B. 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不禁想起我们英勇的战士们。
C.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D.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 下列词语中,最接近“曲径通幽”意思的是()A. 欢天喜地B. 一帆风顺C. 曲径通幽D. 风和日丽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同学们都认识他。
改为:他谁都不认识。
B. 原句:这部电影非常好看。
改为:这部电影好看极了。
C. 原句:他工作非常努力。
改为:他非常努力地工作。
D. 原句:这个孩子很聪明。
改为:这个孩子聪明极了。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的学校,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B. “她笑了,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C. “他的父亲是一位老师,他的母亲是一位医生。
”D. “我爱我们的祖国,我爱我们的人民。
”6.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深受大家喜爱。
B. 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夺得了冠军。
D.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7.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C.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她的微笑如阳光般温暖。
8.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长得(非常)英俊,大家都喜欢他。
B. 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大家都积极参加。
C.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是班级的佼佼者。
云南省2020届毕业生三校生高考模拟试题
云南省2020届毕业生三校生高考模拟试题《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亘.古不变(gèn) 提高效率.(lǜ) 莘莘..学子(xīn) 冥.王星座(míng)B.装载.货物(zài) 金光炫.目(xuàn) 数.落一通(shǔ) 差.强人意(chā)C.仔细揣度.(duó) 令人费.解(fèi) 安土重.迁(chóng) 天外陨.石(yǔn)D.宇.宙旅行(yǔ) 沧桑.残巨变(sāng) 膨.胀系数(péng) 一丘之貉.(gè)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春晖宵衣旰食酣畅甘拜下风B.惶恐审时度事发掘愤世嫉俗C.装潢恼羞成怒狩猎手当其冲D.焕发以逸代劳维新诡计多端3、下列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 一念之差一差二错毫无差别B. 鬼使神差钦差大臣应付差事C. 差之毫厘参差不齐差三错四D. 屡出差错毫无差别差强人意4、下列四组文字中都属于会意字的是()A.门木男刃B.目牛中寸C.牧好比休D.崖故案从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B.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C.东家说:“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D.陆游《游山西村》中有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被许多学生写成“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对于黄河来说,晋陕峡谷好像是铜墙铁壁,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_______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若一队浩荡奔来的铁骑,在一道道关隘前,越战越勇,_________越陷越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屡出差错毫无差别差强人意4、下列四组文字中都属于会意字的是()A.门木男刃B.目牛中寸C.牧好比休D.崖故案从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B.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C.东家说:“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D.陆游《游村》中有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被许多学生写成“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对于黄河来说,晋陕峡谷好像是铜墙铁壁,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_______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若一队浩荡奔来的铁骑,在一道道关隘前,越战越勇,_________越陷越深。
在岩石与激流的_________中,碰撞出________的气势,又绘制出一幅幅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景。
A.横亘却对抗惊心动魄B.横跨又对立惊天动地C.贯穿且抵抗惊世骇俗D.贯串而抗争胆战心惊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的家乡是个小山村,但那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堪称天作之合....的好地方。
B.该市为了“舍小家保大家”,经过反复论证,报请“防总”批准,扒堤行洪,其始作..俑者..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C.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D.何为“教是为了不教”?对叶老这一耳熟能详....的名言的理解,不少教育工作者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8、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_________是满月,_______有一层淡淡的云,_______不能朗照,________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A.虽然却所以然而B.即使也因此但C.即使也因而但是D.虽然却所以但9、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B.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裂。
C.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又如顺水行船,轻松畅快。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发扬国光”。
10、把下列诗句组成四组对偶句,正确的一组是()①匡衡抗疏功名薄②直北关山金鼓振③云移雉尾开宫扇④向传经心事违⑤佳人拾翠春相问⑥日绕龙鳞识圣颜⑦征西车马羽书驰⑧仙侣同舟晚更移A.①④/②⑦/③⑥/⑤⑧B.①⑧/②⑥/③⑦/④⑤C.①⑤/②③/④⑦/⑥⑧D.①④/②⑤/③⑥/⑦⑧11、对下列句子判断不正确的是()A.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条件复句)B.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假设复句)C.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条件复句)D.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转折复句)12、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该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13、下列成语与出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洋兴叹——《庄子》B.井蛙之间——《庄子》C.卧薪尝胆——《左传》D.一字千金——《史记》14、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A. ⑥⑤④①③B.③⑥②⑤①④C.④③①⑥②⑤D.⑤③④⑥①②15、下列对中国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罗贯中的《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英雄好汉的故事。
B.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以记人为主。
C.柳宗元在其作品《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观点。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为《诗经》。
16、下列句子中出自轼作品的有()①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②细看来,不是花,点点是离人泪。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死水》——闻一多——诗歌B.《班主任》——余光中——小说B.C.《龙须沟》——老舍——话剧 D.《日出》——禺——戏剧18、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此诗句的作者是()C.A.余光中 B.卞之琳 C.徐志摩D.席慕蓉19、《诗经》的首篇是()A.《硕鼠》B.《静女》C.《关雎》D.《蒹葭》20、“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作者是被誉为“七绝圣手”的()A.王昌龄B.贺C.高适D.岑参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从汉字造字方法的角度看,车、水、鸟、虫、木属于_____________。
(注:常用造字方法—象形、指示、会意、形声)2、词义包括词的语汇意义、词的语法意义和____________。
3、马蒂尔德是法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____的《项链》中的女主人公。
4、《劝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名句是出自仲淹的《楼记》,它的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先忧愁之前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再享乐。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每题1分,共10分)1、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和诗人,被马克思赞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其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
()2、愈在文学上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巴金,原名尧棠,人,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4、“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两个句子中的虚词“乃”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5、“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这副对联是用来挂在酒店门口的,很是生动形象。
()6、在《记念和珍君》中“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鲁迅用“伟绩”“武功”这些反语,增强了讽刺意味。
()7、“收藏市场温度过高,势必刺激更多的膺品流入市场,导致鱼木混珠的情况屡屡发生。
”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8、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使用的是倒叙的写作手法,使整部小说充满着悬念。
()9、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0、唐代著名诗人愈在《师说》一文中阐释了对教师作用的看法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四、古代诗词鉴赏(10分)(一)唐诗赏析(5分)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宋词赏析(5分)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4.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10分)。
人患鼠明万历年间,山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佳猫捕制之,反为所食。
人患鼠,乞猫于。
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②,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
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①盍:何不。
②垣墉:泛称墙。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1)其子患之()(2)是非若所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