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白鹅下河
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白鹅下河
![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白鹅下河](https://img.taocdn.com/s3/m/1e4742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e.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白鹅下河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2.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观察力;3.巩固幼儿对于基本的动物和数字概念的认知。
教学准备:1.准备一副动物卡片,包括白鹅、鸭子、鹅、绵羊、猪、狗、猫等;2.准备一套数字卡片,从1到10;3.准备一个模拟的“河流”,可以用蓝色地毯或彩色绳子标示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和幼儿们打招呼,并问他们今天的心情。
2.通过播放一首欢快的儿歌,调动幼儿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游戏介绍(5分钟)1.将动物卡片展示给幼儿们,让他们依次说出动物的名称。
2.向幼儿们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在河流旁边放置一只白鹅,其他动物要过河,但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动物才能安全过河,否则被白鹅捉住。
3.通过示范一次游戏,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规则和目标。
三、游戏过程(30分钟)1.教师告诉幼儿们,只有会游泳的动物才能安全过河,然后把鸭子卡片放到河边。
2.请幼儿们依次说出其他会游泳的动物,并把相应的卡片放到河边。
3.接下来,教师告诉幼儿们只有两只动物能一起过河,便将两张卡片放到河边,让幼儿们猜测是哪两个动物。
4.继续游戏,引导幼儿们说出其他符合条件的动物,并将相应的卡片放到河边。
5.不断增加动物的数量和条件,加深幼儿们对于游戏规则和动物特性的理解。
四、游戏总结(10分钟)1.回顾一下游戏中出现的动物,并让幼儿们简单描述这些动物的特点。
2.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巩固幼儿们对于动物和数字的认知。
3.对于表现出色的幼儿,给予赞扬和奖励,并鼓励其他幼儿努力。
五、小结(5分钟)1.和幼儿们一起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过程。
2.鼓励幼儿们在家里和朋友一起玩类似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3.结束课堂,和幼儿告别。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语言游戏教学,幼儿们在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观察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在游戏中,幼儿们对于动物和数字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5篇范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5b252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c.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5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这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使幼儿发准带有e、g、h的字音。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1.狐狸的头饰一个,鹅的头饰十个(一大九小)2.在地中间画好长方形作河的界线。
活动过程:1.幼儿坐成圆形或半圆形,请一个幼儿戴上狐狸的头饰作狐狸,坐在地上或藏起来。
教师戴头饰作鹅妈妈,请九个幼儿作小白鹅。
(.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小白鹅说:“我是小白鹅,我会河里游。
”讲对了,教师给他戴上头饰,说:“对,对。
你是我的小白鹅”,并叫他站在教师一旁。
如果讲错了,教师教他,并要求再讲一遍。
2.全体幼儿沿“河”的四周边作鹅走动作边念儿歌:“东边一条河,西边一群鹅,鹅儿鹅儿唱着歌,一只狐狸跑过来,鹅飞鹅跑跳下河。
”在念到“一只狐狸跑过来”时,狐狸从座位上站起来。
注意要念完儿歌,鹅才能跳下河(即画好的小河的界线中),同时狐狸才能跑出来抓鹅。
3.结束以后换一批幼儿作狐狸和小白鹅,继续进行游戏。
注意事项:1.游戏前,先要教会幼儿念儿歌;并注意发音正确。
2.在游戏进行中,发现幼儿而发音不准时教师也要给予纠正。
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这篇文章共1523字。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谁的本领大活动主题:谁的本领大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进行谈话,知道各有各的用处。
2、指导幼儿以轮流的规则进行谈话,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体验谈话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
重点难点重难点为引导围绕话题进行谈话,让他们知道猴子与大象各自有不同的本领。
活动准备:1、大象和猴子头像各一个。
2、奖花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头像,以故事情境引出话题。
师:“森林里,住着一头大象和一只猴子,它们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白鹅下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白鹅下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ac7b79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4.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白鹅下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语言活动是幼儿园中班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中班阶段,幼儿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会了相当多的单词和短语,并且能够理解简单的故事和谜语。
但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初级,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白鹅下河》这个故事作为教学内容。
这个故事比较简单生动,适合幼儿听,而且情节引人入胜,容易引发幼儿的兴趣。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幼儿不仅可以复习一些基本的单词和短语,还可以学习到如何礼貌地与人交往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了解《白鹅下河》这个故事的情节,初步从中认识到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的道理。
•能够听懂故事中的基本词汇和短语,并初步理解它们的含义。
•学会表述故事中的基本情节和反思故事的含义。
•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应该能够培养以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热爱语言活动,愿意积极参与。
•学会如何与人礼貌相处,尊重他人。
•学会欣赏故事、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哲思。
•学会珍惜友谊,善待他人。
三、教学步骤1.引入1.教师通过展示故事书或者通过口头语言告诉幼儿们今天要听的故事是《白鹅下河》。
2.教师简单介绍故事情节,并提问一些幼儿易于理解的问题,如“什么是湖?”、“白鹅会飞吗?”、“白鹅为什么不肯让小女孩玩水?”等,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3.教师播放一段视频或者播放一首儿歌,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故事中的情景和氛围。
2.主体活动1.教师再次讲述故事情节,同时通过问答和游戏等方式,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如“湖水”、“白鹅”、“小女孩”、“游泳圈”等。
此外,教师可以通过问幼儿问题,让幼儿逐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哲理,如“为什么大家都想和白鹅玩?”、“为什么白鹅不让小女孩玩水?”等,引导幼儿思考。
幼儿园中班《白鹅下河》教案
![幼儿园中班《白鹅下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7f96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6.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白鹅下河》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白鹅下河》的故事情节,理解角色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白鹅手工材料、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白鹅下河》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了解故事情节。
2. 讲述:讲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让幼儿熟悉白鹅的形象。
3. 讨论:引导幼儿谈论故事中的情节,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操作:分发白鹅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白鹅,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白鹅下河》的故事情节。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描绘白鹅的形象,并画出来。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熟悉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动手制作白鹅时的操作能力,观察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倾听幼儿在讨论中的表达,评价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评价幼儿的作品,增进家园联系。
3.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白鹅,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2. 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需要调整。
3. 考虑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程内容:学习与白鹅相关的歌曲或舞蹈。
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
![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56d83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a.png)
3.提升幼儿的观察与认知能力,通过观察白鹅的图片,让幼儿学会关注细节,提高对动物特征的认知。
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与表现力,通过分组表演,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5.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让幼儿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关爱动物,培养幼儿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保护意识。核心素养目标紧密结合新教材要求,旨在全面提高幼儿的学科素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儿歌《白鹅下河》的歌词内容、节奏感以及白鹅的生活习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爱护动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
一、教学内容
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的故事》。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学习儿歌《白鹅下河》的歌词和节奏,理解歌词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通过故事《白鹅下河》,让幼儿了解白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描述白鹅的外貌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总结回顾环节,虽然孩子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但仍有部分孩子对某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重点难点的巩固,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反复练习,确保他们能够扎实掌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儿歌《白鹅下河》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白鹅生活习性的儿歌,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让我们感受到白鹅的生动形象。
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
![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https://img.taocdn.com/s3/m/573a69c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f.png)
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故事简介】“下河”是游戏,小鹅跟着妈妈去下河游泳,但它太好奇了,到处乱窜,结果妈妈找不到它了,小鹅哭泣时,好心的哈巴狗带它回家。
【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欣赏能力。
2、寻找故事中的主题,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爱护周围的生物,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内容】语言表达:通过故事让孩子们学会简单清晰地表述某件事情。
【教学步骤】一、引入1. 准备一张图画,介绍一下许多动物在做什么,询问孩子们是否知道它们在干什么,引出本课故事。
2. 要求孩子们自己小声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二、讲故事1. 朗读故事《白鹅下河》,注意语音语调、情感表现。
2. 引导孩子们通过故事内容回答问题:(1)故事中有哪些动物?(有白鹅、哈巴狗、马、牛、羊等。
)(2)为什么小鹅哭了?(它跑丢了,找不到妈妈了。
)(3)小鹅最后是怎么回到家的?(被好心的哈巴狗带回家的。
)(4)孩子们能想到哪些注意事项,不要让自己走失?(可以选择跟家长一起去玩,不可以看东西太久,不可以走得太远等)3. 引导孩子们简单清晰地表述故事,让其他小朋友听懂。
三、故事主题探讨1. 通过故事知道:动物也会生活,需要人类的保护。
2. 引导孩子们讲述一下故事中白鹅的行为,思考白鹅为什么会走迷了路。
3. 问孩子们如何保护动物?孩子们可以说:不打动物、不抓动物、不吃野味、不踏踩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四、总结与小结1. 游戏中的小鹅很好奇,到处乱跑,结果走失了,给孩子们的启示是不要贪玩,注意安全。
2. 引导孩子们记住和保护周围的生物,让孩子们懂得人类与动物一起生活,应该共同爱护自然。
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
![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https://img.taocdn.com/s3/m/83103e4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8.png)
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会说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2.学生能够通过模仿老师的表演,参与故事的角色扮演,从而培养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动作和语言的配合,理解故事情节,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好故事《白鹅下河》的道具和图片。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纸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热身活动,如揉揉手、摆摆头、转转脖子等,让学生全身放松。
2. 导入故事(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展开思考。
教师问:“你们见过鹅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问:“你们知道鹅喜欢做什么吗?”,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相关词汇。
3. 教授新词汇(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依次教授故事中出现的关键词汇:鹅、河、走路、游泳等,引导学生模仿发音。
4. 讲故事(15分钟)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通过肢体动作、语言表达等方式,将故事《白鹅下河》讲给学生听。
教师讲述故事的关键情节,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表演和听取教师的语言描述,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5. 分组角色扮演(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提供每个小组一个小道具,如玩具鹅、玩具船等。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6. 小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故事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故事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提出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故事角色扮演中,他们能够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但在小结与延伸的环节中,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次教学中,我将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创作,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还计划通过制作故事绘本、进行小组讨论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白鹅下河》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白鹅下河》](https://img.taocdn.com/s3/m/503b62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e.png)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白鹅下河》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白鹅下河的情节。
2. 学会正确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白鹅下河的场景。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使幼儿掌握动词和形容词的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白鹅下河的场景。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白鹅下河》2. 白鹅手偶3. 河岸、河水、草地等图片4. 绘画材料(水彩、画纸)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白鹅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白鹅的特点。
2. 讲述故事: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白鹅下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白鹅下河的场景。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白鹅下河时的心情、动作和河水的状态,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情景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模拟白鹅下河的场景,引导幼儿运用动词和形容词。
5.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画出白鹅下河的场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向家长讲述《白鹅下河》的故事。
2. 家长协助幼儿用动词和形容词记录白鹅下河的场景。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场景。
3.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对于故事场景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情景表演环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幼儿参与并表达自己。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在生活中积极运用语言。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进行故事讲述和情景表演,增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2.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描述自然景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白鹅下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白鹅下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c166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b.png)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白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正确发音,能流利地朗读儿歌和故事。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喜欢白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白鹅图片、视频、儿歌、故事课件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白鹅。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白鹅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白鹅的外形特征。
2. 观看白鹅视频:让幼儿了解白鹅的生活习性,如游泳、觅食等。
3. 学习儿歌:《白鹅下河》,引导幼儿正确发音,流利地朗读儿歌。
4. 听故事《白鹅下河》:让幼儿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5. 结束活动:总结白鹅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禽,了解它们的特点。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白鹅乐园”,展示幼儿绘画的白鹅作品。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立“白鹅养殖场”,让幼儿扮演养殖员,照顾白鹅。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白鹅的认识。
2. 评价幼儿在朗读儿歌和听故事时的表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巩固活动效果。
六、教学内容6. 活动内容一:学习儿歌《白鹅下河》目标: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体验韵律美,加深对白鹅的认识。
过程: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注意指导幼儿正确发音,理解儿歌意境。
7. 活动内容二:白鹅绘画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过程:教师提供白鹅绘画模板,引导幼儿动手描绘,展示自己的作品。
8. 活动内容三:角色扮演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分配,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9. 活动内容四:家庭作业目标:巩固幼儿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增强家园共育效果。
过程:教师布置有关白鹅的绘画、观察和实践任务,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
白鹅下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白鹅下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90359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4.png)
白鹅下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白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2 学习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3 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白鹅的图片或视频。
2.2 河流的图片或视频。
2.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话题展示白鹅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白鹅的外形特征。
提问:你们看到的白鹅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什么特点?3.2 讲述故事讲述《白鹅下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白鹅的生活习性。
提问:白鹅为什么会下河?它们在河里做什么?3.3 绘画活动给每个幼儿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白鹅下河的场景。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画中的白鹅和河流。
3.4 分享和展示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让他们用语言描述白鹅和河流。
让其他幼儿倾听并欣赏他们的作品。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角色扮演设置一个场景,让幼儿扮演白鹅,模仿白鹅的行为和叫声。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白鹅的行为和感受。
4.2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或动物园观察白鹅,让孩子亲身体验并了解更多关于白鹅的知识。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用语言描述白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白鹅行为和感受的理解。
5.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幼儿在绘画活动中使用安全的绘画材料。
6.2 在讲述故事时,注意语速和语调,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关注。
6.3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表现。
第七章:活动资源7.1 白鹅的图片、视频素材。
7.2 河流的图片、视频素材。
7.3 与白鹅相关的儿童故事书籍。
第八章:活动时间表8.1 活动准备时间:提前准备白鹅和河流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8.2 活动进行时间:约30-40分钟。
幼儿园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82b9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b.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欣赏《白鹅下河》这首儿歌,培养幼儿的乐感和欣赏音乐的能力;2.能够在欣赏儿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从音乐创作中学习汉语拼音和汉字;3.能够通过歌唱、模仿、表演等方式,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播放《白鹅下河》音乐,让幼儿听一遍;2.乐感训练: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3.拼音学习:教授歌曲中出现的汉语拼音,并进行拼音复习;4.歌词朗读:教授歌曲歌词,让幼儿跟读;5.歌曲表演:引导幼儿用动作、肢体语言等形式展示歌曲内容。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歌曲欣赏1.播放音乐,并让幼儿们倾听;2.在歌曲播放时,教师可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踩动脚;3.根据幼儿反应情况,播放多次音乐,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节奏,培养乐感。
步骤二:乐感训练1.通过简单的节奏和动作的演示,引导幼儿模仿;2.教师可随机说出“左、右、踩、踏”等指令,让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步骤三:拼音学习1.教师教授《白鹅下河》中出现的汉语拼音,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发音;2.复习已经学过的拼音,加深幼儿对于拼音的记忆。
步骤四:歌词朗读1.教师带领幼儿跟读歌词;2.在歌词中出现的生字和生词进行适当的解释,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步骤五:歌曲表演1.分小组,让每一组幼儿设计一个简单的舞蹈,展示歌曲内容;2.每组幼儿依序表演,其他小朋友进行观看和欣赏。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与学生保持互动,通过视频播放、问答、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2. 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效果的评估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才能做出更好的教学设计,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小测验、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估至关重要。
白鹅下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白鹅下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101d8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e.png)
白鹅下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白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2 能够正确朗读儿歌,并理解其意义。
1.3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1.4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白鹅图片、河图片、儿歌课件等。
2.2 环境布置:在活动室中央放置一张白鹅的图片,周围贴上一些河流的图片。
2.3 幼儿准备:提前让幼儿观察过白鹅,了解其特点。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白鹅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白鹅的外形特征,如嘴巴、羽毛等。
3.2 教师播放儿歌《白鹅下河》,让幼儿倾听并感受儿歌的韵律。
3.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注意指导幼儿发音和节奏。
3.4 教师讲解儿歌的意义,让幼儿理解白鹅生活的环境和习性。
第四章:活动拓展4.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白鹅,体验白鹅在河中游动的感觉。
4.2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白鹅和河流。
4.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作品和感受。
第五章:活动总结5.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儿歌内容,让幼儿感受白鹅的可爱。
5.2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所学的内容,让幼儿明白白鹅的生活习性。
5.3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分享本次活动,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图像资源:收集白鹅的图片、视频资料,河流的图片,以及相关的动画片段。
6.2 文本资源:白鹅下河的儿歌、故事书籍。
6.3 实物资源:白鹅的毛绒玩具、模型。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直观法: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观察、理解白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7.2 情境教学法:模拟白鹅下河的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儿歌所描述的情境。
7.3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第八章:教学评价8.1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朗读和角色扮演。
幼儿园中班《白鹅下河》教案
![幼儿园中班《白鹅下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2c47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d.png)
幼儿园中班《白鹅下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白鹅下河》的故事情节,感知白鹅的生活习性。
2. 能够参与故事表演,提高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保护动物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白鹅下河》的阅读与理解。
2. 故事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
3. 手工制作:白鹅的绘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白鹅的生活习性,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2. 难点:手工制作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白鹅下河》。
2. 白鹅图片、视频资料。
3. 手工制作材料: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4. 音乐磁带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邀请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
提问:“你们知道白鹅是什么样的动物吗?它们生活在哪里?”2. 故事讲解:教师利用课件或图书,讲述《白鹅下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提问:“白鹅为什么下河?它们在河里做了什么?”3. 故事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白鹅生活习性,引导幼儿了解白鹅的生活环境和特点,提问:“白鹅生活在哪里?它们吃什么?为什么需要保护?”4. 手工制作:教师发放手工制作材料,指导幼儿观察白鹅的图片,邀请幼儿动手绘制白鹅。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幼儿的制作进度,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白鹅作品。
5.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动物。
邀请幼儿一起做放松运动,结束本次活动。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白鹅生活习性的认识。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白鹅下河》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白鹅下河》](https://img.taocdn.com/s3/m/647a3c6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e.png)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白鹅下河》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白鹅下河的一系列动作。
2. 能够模仿白鹅的动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3.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模仿白鹅的动作。
难点:能够主动参与表演,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白鹅下河》2. 白鹅头饰3. 河岸、小河背景图4. 音乐《小河弯弯》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小河弯弯》,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讲述故事:教师出示故事课件,讲述故事《白鹅下河》。
故事内容:一只白鹅住在河岸边,每天早上,它都会跳到小河里游泳。
白鹅游啊游,游到对岸,又游回来。
它在河里玩得开心极了!3. 模仿白鹅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模仿白鹅的动作,如:白鹅跳进河里、游来游去、上岸等。
4. 角色扮演: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白鹅、河岸、小河等),进行角色扮演。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内容,巩固对白鹅下河动作的认识。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白鹅下河》。
2. 家长协助幼儿制作白鹅头饰,准备下次上课表演。
教学反思:在本次公开课中,幼儿对故事《白鹅下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模仿白鹅的动作。
在角色扮演环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完成了各自角色的表演。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部分家长到教室,观看幼儿表演故事《白鹅下河》。
2.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模仿白鹅的动作,拍摄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动作的掌握。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是否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拓展活动,评价家园共育的效果。
八、教学内容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如增加、减少或替换故事角色。
幼儿园中班教案《白鹅下河》-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白鹅下河》-幼儿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b1468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a.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白鹅下河》-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辨别生动形象的汉字;2.能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并能口头表达;3.能感受到动物之间的友好关系,塑造和谐友好的情感;4.学习团队协作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辨别汉字和表达简单的寓言故事的理解;•难点:学生能感受到动物之间的友好关系,培养友好和谐情感。
三、教学准备•教材:《白鹅下河》•工具:幼儿园语言教具、LED电子屏等。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安排第一步:启发思维,激发兴趣(5分钟)首先,老师需要铺垫情境,通过生动的游戏,在活跃气氛的同时让孩子们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flashcard进行讲解,通过观察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猜测《白鹅下河》的内容。
第二步:教学过程(30分钟)1.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动物之间尊重,友好的情感,建立孩子们对动物的友好情感。
2.引导孩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反复讲解《白鹅下河》的寓意,帮助孩子们明确故事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深层含义。
3.通过课堂上教材中的图片展示,引导孩子观察和辨别汉字,加强孩子们的汉字识别和理解能力。
4.在故事讲解的基础上,老师布置任务,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完成任务,培养孩子们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想象力。
例如,组织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花园中找到它们喜欢的动物并拍下照片,让孩子们在体验自然与动物的同时练习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第三步:总结归纳(5分钟)随着本节课的逐渐结束,老师需要总结孩子们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通过提问或者带着孩子们回顾课堂中的重点知识,帮助孩子们将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并且加深对于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任务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领悟程度和掌握情况;•经过老师评估孩子们学习的难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讲述了《白鹅下河》的内容。
在课堂活动中,我们按照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制定了教学策略,设计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生动性,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https://img.taocdn.com/s3/m/e31533a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2.png)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教学目标1.帮助孩子们掌握故事中的基本词汇:白鹅、河、游泳、呱呱叫等;2.培养孩子们的听力、表达能力和语感,让他们能流畅地朗读故事;3.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和观点,提升口语表达能力;4.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于语言的热爱。
教学重点1.故事的基本情节;2.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3.提高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1.如何教育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和观点;2.如何掌握故事中的基本词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问孩子:“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你们都听过哪些呢?”教师记录孩子们的回答,并引导他们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故事。
2. 新知呈现教师朗读童话故事《白鹅下河》,故事讲述了一只可爱的白鹅游到了河里。
河里有很多鱼、龟和小虾,它们都跟白鹅玩在一起。
白鹅很喜欢在河里游泳,还会呱呱叫,跳水等。
3. 学习词汇教师出示教学卡片,让孩子们认识和学习新词汇。
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记忆和掌握单词。
4. 情感体验教师问孩子们:“你们喜欢河里的生物吗?你们喜欢看白鹅在河里游泳吗?为什么?”,引导孩子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语言表达教师要求孩子们根据讲述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口头描述河里的景象,并且主动使用学过的单词,提高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6. 总结反思教师请孩子们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学到了哪些单词?•整个故事讲述了什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课堂作业让孩子们画一张白鹅、河和其他小动物的画,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同时,要求孩子们回家和家长分享今天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演和课堂作业,以及语言表达的情况,来评估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课堂表现。
同时,老师也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
小结通过《白鹅下河》的故事,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新单词、体验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爱上语言。
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
![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25897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7c.png)
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1活动目标:1、使幼儿发准带有e、g、h的字音。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1、狐狸的头饰一个,鹅的头饰十个(一大九小)2、在地中间画好长方形作河的界线。
活动过程:1、幼儿坐成圆形或半圆形,请一个幼儿戴上狐狸的头饰作狐狸,坐在地上或藏起来。
教师戴头饰作鹅妈妈,请九个幼儿作小白鹅。
小白鹅说:"我是小白鹅,我会河里游。
"讲对了,教师给他戴上头饰,说:"对,对。
你是我的小白鹅",并叫他站在教师一旁。
如果讲错了,教师教他,并要求再讲一遍。
2、全体幼儿沿"河"的四周边作鹅走动作边念儿歌:"东边一条河,西边一群鹅,鹅儿鹅儿唱着歌,一只狐狸跑过来,鹅飞鹅跑跳下河。
"在念到"一只狐狸跑过来"时,狐狸从座位上站起来。
注意要念完儿歌,鹅才能跳下河(即画好的`小河的界线中),同时狐狸才能跑出来抓鹅。
3、结束以后换一批幼儿作狐狸和小白鹅,继续进行游戏。
注意事项:1、游戏前,先要教会幼儿念儿歌;并注意发音正确。
2、在游戏进行中,发现幼儿而发音不准时教师也要给予纠正。
中班语言白鹅下河教案2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通过学习会区分鸭子和鹅,感受鹅脖子的曲线美。
3、认读重点字词“鹅”“毛”“清”“白”。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1、磁带,录音机。
2、《启蒙阅读》第三册幼儿用书。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https://img.taocdn.com/s3/m/5f4eb54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d.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
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故事《白鹅下河》的内容。
2.能够观察图片,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1.《白鹅下河》故事书籍或故事卡片。
2.描述《白鹅下河》场景的图片。
3.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卡片。
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
活动一:导入
1.引导学生讨论“白鹅”和“下河”是什么意思。
2.准备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主题。
活动二:教学
1.朗读《白鹅下河》故事。
2.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描述故事中的情节。
活动三:游戏互动
1.制作角色道具,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2.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第二课时
活动一:回顾故事
1.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故事的内容。
2.让学生描述故事中的不同场景。
活动二:词汇学习
1.教授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如“白鹅”、“下河”等。
2.让学生用这些词汇造句。
活动三:创作画面
1.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内容绘制画面。
2.学生交流并展示他们的画作。
思考与延伸
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白鹅下河》的主题和寓意?
2.如何帮助学生将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
以上是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鹅下河》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学习语言,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白鹅下河
目的:使幼儿发准带有e、g、h的字音
准备:
1、狐狸的头饰一个,鹅的头饰十个(一大九小)
2、在地中间画好长方形作河的界线。
过程:
一、幼儿坐成圆形或半圆形,请一个幼儿戴上狐狸的头饰作狐狸,坐在地上或藏起来。
教师戴头饰作鹅妈妈,请九个幼儿作小白鹅。
小白鹅说:"我是小白鹅,我会河里游。
"讲对了,教师给他戴上头饰,说:"对,对。
你是我的小白鹅",并叫他站在教师一旁。
如果讲错了,教师教他,并要求再讲一遍。
二、全体幼儿沿"河"的四周边作鹅走动作边念儿歌:"东边一条河,西边一群鹅,鹅儿鹅儿唱着歌,一只狐狸跑过来,鹅飞鹅跑跳下河。
"在念到"一只狐狸跑过来"时,狐狸从座位上站起来。
注意要念完儿歌,鹅才能跳下河(即画好的小河的界线中),同时狐狸才能跑出来抓鹅。
三、结束以后换一批幼儿作狐狸和小白鹅,继续进行游戏。
注意事项:
1、游戏前,先要教会幼儿念儿歌;并注意发音正确。
2、在游戏进行中,发现幼儿而发音不准时教师也要给予纠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