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第3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设计
![第3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4bb5d733687e21af45a991.png)
过渡
“病从口入”,饮食不卫生、不安全,是百病之源。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观察与食品安全相关图片,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讨论: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内容?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缺乏生活经验,知识有限。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和食品安全的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适合中国国情的膳食指南建议。
3.我应的内容,提取相关信息,认识合理的饮食结构及正确的饮食习惯。
指导学生阅读符合中国国情的膳食指南建议,了解合理膳食的做法和正确的饮食习惯。
活动二:
我是“最佳营养师”:
如果你是一名技艺高超的营养师,请你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
为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
2.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3.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积极思考、讨论、总结、发言
挖掘学生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总结提升
练习
出示题目
完成练习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盘点收获
说说今天的收获。
请1—2名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我知道了……
1.完成学案中的昨日食谱,并对照表格,分析主要摄入了哪些营养物质。
2.判断昨天的饮食是否合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47e2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0.png)
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实践活动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饮食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五、教学建议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教师强调健康饮食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注饮食健康、践行科学饮食的情感态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实践作业: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膳食指南,结合家人的营养需求,制定一份为期一周的膳食计划。要求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及适量零食,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均衡性,并尽量避免高盐、高油、高糖的食物。
七年级生物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掌握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要点,包括食物多样、谷薯类食物、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类大豆、盐油糖等六大类食物的摄入建议。
2.学会分析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其安全性,能够识别并避免食品安全风险。
3.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科学饮食的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膳食指南的科学原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帮助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其在日常生活中辨别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关注饮食健康问题,形成持续的学习动力。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苏教版初一下)1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苏教版初一下)1](https://img.taocdn.com/s3/m/fc845c1084254b35effd344e.png)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苏教版初一下)1教学目标1. 举例讲出什么是合理营养2. 关注食品安全3. 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怀长辈的饮食。
4. 认同环境爱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1、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2、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爱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
课前预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课前明确课题的目的后,经商讨制定调查或收集资料方案,展开调查或收集有关合理营养、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课前尝试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自带各种类型的食品包装袋;课前询咨询家长购买肉类、鱼类及其它食品时是如何样选择的。
教师:课前收集假设干食品的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学生需要;电视报刊中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
指导小组长如何展开调查和整理收集资料;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将收集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或录像带,便于课堂上交流;设计评比栏和课前课后学生设计午餐食谱营养合理差异性的对比图〔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课时分配:2 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通过前两节内容的探究,明白了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并通过人体相关结构的消化、吸取转化为人体细胞自身的物质和能量,那么在探讨本课题之前,先请同学们展现教师上节课后布置的任务一一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按次序将它贴在黑板左侧〔或对比图左侧〕。
到底哪个小组设计得最合理呢?探讨完这节内容后大伙儿再来评一评。
接着教师列举某同学〔一位大学生〕为追求苗条,盲目减肥不正常吃饭最后失去生命;我校部分学生长期用方便面、烧烤等小食品代替午餐导致躯体瘦弱;与之相反,据有关报道称:近几年我国肥胖儿童比例上升趋势显著;当地大伙儿专门熟悉的吃婚宴导致集体中毒等事例,引出不注意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带来的严峻后果。
【教学设计1】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第1课时)
![【教学设计1】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ee49a34195f312b3069a5de.png)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理解什么是合理膳食;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能力目标: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情感目标: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学习表达孝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什么是合理膳食;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学习者分析】
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缺乏生活经验,知识有限。
为满足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我设计了开放性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增长能力,培养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总结提升】
“民以食为天”,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日三餐科学的搭配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将健康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记住,要“用知识生活,而不要用习惯生活”。
【作业】
通过学习合理膳食,请你和父母设计“一周食谱”。
【板书】
一、膳食指南:民以食为天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供给充足能量
2.保证鱼、肉、禽、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
二、平衡膳食宝塔
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七年级生物教案: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七年级生物教案: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be22e85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1.png)
七年级生物教案: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理膳食的概念,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平衡膳食宝塔的结构,学会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3.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理膳食的概念及重要性2. 平衡膳食宝塔的结构及应用3. 食品安全的概念及重要性4. 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5.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理膳食的概念、平衡膳食宝塔的结构及应用,食品安全的概念、重要性及基本要求。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合理膳食和平衡膳食宝塔的相关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饮食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合理膳食的概念、重要性,平衡膳食宝塔的结构及应用,食品安全的概念、重要性及基本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见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饮食结构、制定一周的合理食谱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合理膳食和平衡膳食宝塔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70cee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2.png)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2、明白什么是合理膳食并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二、能力:1、有兴趣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并原与其他同学交流,尝试设计表格2、有兴趣参与课堂调查活动,并小组协作将数据进行初步处理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三、情感: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学习表达孝心教学重点: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2、参与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3、关注食品安全教学难点:关注食品安全教学方法:调查探究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人太胖太瘦都说明这个人的营养状况不太好,那什么样的体重才是比较标准的呢讨论、交流、表达调动学生积极性(二)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并交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参与讨论,交流,表达让学生关注并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三)过度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课堂调查学生发言,讨论自己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是否正确,并说出科学依据让学生明白饮食卫生的科学道理,体现教学来自生活,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素养(四)营养学专家对合理膳食的建议提问: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才是合理的,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说说自己的看法讲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有知识学生发言,谈谈对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理解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再给出营养专家的建议,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怎样才是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五)“今天我们当家”——为家人设计一日食谱描述父母的辛劳和同学们的幸福生活,安排学生讨论如何为家人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小组讨论,设计一日食谱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完成一日食谱的设计并付之实施(课后)通过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以“今天我当家”为主题的设计食谱活动,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让他们关心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六)关注食品安全引导学生注意食品安全,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表,调查当地食品的安全性小组设计调查表,分工合作,并在课堂上交流(课后)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懂得如何鉴别食品的安全性,保护好自己的健康(七)课堂反思、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表达通过反思与小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八)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板书设计: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一、膳食指南: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能量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摄入3、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二、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谷类(每天300克~500克)第二层:蔬菜、水果类(分别是400克~500克100克~200克) 第三层:鱼、禽、肉、蛋类(235克~200克)第四层:奶、豆类(分别是100克50克)第五层: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案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0588f2aa00b52acfc7cafa.png)
课题: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主备教师邓玉君参与教师邓玉君邓莉娟李平审核人张春艳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2013年3月28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2、明白什么是合理膳食并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角色扮演”分析设计适合青少年合理的“一日食谱”,通过阅读、调查食品安全等活动,培养关注食品安全的意识。
教学流程是:情景导入---引导探究---自主发现---总结提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创新精神,增强合理膳食及食品安全的意识,自觉养成讲究卫生,合理膳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体贴父母,表达孝心。
重点1,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说明理由。
2,关注食品安全,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难点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的探究活动中来。
2,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方法“角色扮演”分析设计适合青少年合理的“一日食谱”,通过阅读、调查食品安全等活动,培养关注食品安全的意识。
教学流程是:情景导入---引导探究---自主发现---总结提升准备教师: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协助学生将班级学生分组,选好小组长。
学生:1,收集平时食用的食品袋,包装纸等。
2,设计食品安全调查表。
3,课前进行的超市食品安全调查,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记录,填好表格。
导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出示]:营养问题的图片——肥胖症(营养过剩)、年重过轻(营养不良)、不吃早餐、偏食、挑食、暴饮暴食、饮食过咸等。
[提问]:想一想他们这些饮食习惯正确吗?[引言]:那么什么样的营养结构才叫合理?正确的饮食习惯是什么?什么样的食品才安全?让我们关注今天的学习内容——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二、出示学习目标并阐释,明确重难点():1、提出一份营养合理的中学生食谱,说出其适合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少年的特点2、关注食品安全及购买食品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三、挑战新知识(一)【知识链接】()回忆旧知识,说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纤维素。
七年级生物教案: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七年级生物教案: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a05cf12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a.png)
七年级生物教案: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理膳食的概念,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膳食指南,能够制定适合自己的膳食计划。
3.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4.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食品安全判断能力,学会辨别和预防食品中毒。
二、教学内容1. 合理膳食的概念和重要性2. 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3. 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4. 食品中毒的类型和预防措施5. 食品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1. 合理膳食的概念和重要性2. 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3. 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4. 食品中毒的类型和预防措施四、教学难点1. 合理膳食的制定和实施2. 食品安全的判断和预防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理膳食的概念、重要性、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以及食品安全的概念、重要性、食品中毒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学会判断和预防食品中毒。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膳食计划,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互动提问法:提问学生关于膳食和食品安全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合理膳食吗?为什么要注重合理膳食?”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新课导入】1. 讲解合理膳食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如:主食多样化、蔬菜水果适量、荤素搭配合理等。
3. 讲解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4. 讲解食品中毒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膳食计划,并分享讨论成果。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膳食计划,并注意食品安全。
六、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合理膳食的概念和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bf18b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03.png)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适量摄入能量,保证食物多样性。
2. 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食品储存、加工、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食品安全标志识别,食品中毒的预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膳食指南和食品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和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食品安全案例,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膳食指南和食品安全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饮食,思考膳食均衡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讲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和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食品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膳食指南和食品安全知识。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膳食指南和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食品安全案例和膳食指南信息,以增加教学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3.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3)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6dd23a340c22590103029dcf.png)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平安【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进行探究讨论活动,能够说出什么是合理膳食,提出一份营养合理的中学生食谱,说出其适合生长发育旺盛的青少年的特点。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搜集资料,能够了解食品平安及购置食品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教学重点】说出什么是合理膳食。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营养知识,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市场上多种食物的平安性,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第三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平安食品多样化、粗细搭配平衡膳食宝塔多吃蔬菜合理膳食每天吃奶、豆制品设计合理食谱常吃鱼、禽、蛋、瘦肉少摄入油脂类和盐食品平安不吃霉变和已过期食品不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强化食品传染病单元、章、节第25章第1节教学内容传染病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因及其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1.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控制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2.懂得热爱生命,预防传染病和关心他人是积极的生命观和健康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特点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和预防措施教学难点:1.如何针对传染病流行的根本环节进行有效预防教学方法新授教学辅助手段讨论教学过程复备导入:学生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疾病名称,一人一个,通过学生的表诉,来说说看:有哪些疾病是属于传染病?新授:一、常见的传染病1.通过活动,来说出你区分传染病的根据。
来引入传染病的概念。
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和人之间,或者人和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的种类: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多种传染病的名称来找出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具体例子。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苏教版初一下)(6)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苏教版初一下)(6)](https://img.taocdn.com/s3/m/bad71bf467ec102de3bd8949.png)
第三节第二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
全》教案(苏教版初一下)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判自身的营养状况
2 、明白什么是合理膳食并明白得合理膳食的意义
二、能力:
1、有爱好评判自身的营养状况并原与其他同学交流,尝试设计表格
2、有爱好参与课堂调查活动,并小组协作将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3、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二、情感:关怀长辈的饮食,体验父母的辛劳,学习表达孝心
教学重点:
1、关注并学会粗略评判自身的营养状况
2、参与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3、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难点: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方法:调查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一、膳食指南: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能量
2 、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摄入
3、参加体力活动,幸免盲目节食
二、平稳膳食宝塔:
第一层:谷类〔每天300克~500克〕
第二层:蔬菜、水果类〔分不是400克~500克100 克~200克〕第三层:鱼、禽、肉、蛋类〔235克~200克〕
第四层:奶、豆类〔分不是100克50 克〕
第五层: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三、食品安全:。
苏教版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
![苏教版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1624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2.png)
苏教版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掌握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法。
2.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
2. 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法。
3. 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4.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法,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法和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
2. 讲授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3.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4. 分析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总结我国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
2. 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合理膳食计划。
3. 列举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内容6. 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a. 食品污染的类型与来源b. 食品保存的方法与期限c. 食品中毒的症状与急救措施d.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与法律法规7. 食品营养标签的认识与应用a. 营养标签的构成与内容b. 能量与营养成分的表达方式c.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种类d. 营养标签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八、膳食指南的实际应用a. 针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南b. 膳食指南在特殊时期的应用c. 膳食指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d. 膳食指南与营养健康的关联九、食品安全案例分析a. 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介绍b. 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c. 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对与处理d. 食品安全事故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十、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a. 饮食习惯与健康成长的关系b. 良好饮食习惯的要点与实践c. 克服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d. 良好饮食习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七、教学方法6.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c9e3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1.png)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第一章:膳食指南的重要性1.1 了解膳食指南的概念和作用1.2 掌握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1.3 分析我国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第二章:膳食平衡的原则2.1 了解膳食平衡的概念和意义2.2 掌握膳食平衡的原则和方法2.3 分析如何实现膳食平衡第三章:食物的选购与储存3.1 了解食物选购的基本原则3.2 掌握食物储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3 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第四章:合理搭配膳食4.1 了解膳食搭配的原则和方法4.2 掌握膳食搭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3 分析膳食搭配不当可能导致的疾病第五章:食品安全知识5.1 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5.2 掌握食品安全的鉴别方法和注意事项5.3 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第六章:常见食品的营养价值与误区6.1 分析常见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的营养成分及作用6.2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误区,如“高低血压食品”、“减肥食品”等6.3 掌握科学食用各类食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七章:膳食调整与特殊人群7.1 了解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的膳食需求和特点7.2 掌握针对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病人等)的膳食调整方法7.3 分析膳食调整对特殊人群健康的影响第八章:膳食与疾病预防8.1 了解膳食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关系8.2 掌握预防这些疾病通过膳食调整的方法8.3 分析膳食与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第九章: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9.1 分析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9.2 了解事故原因、处理过程及预防措施9.3 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第十章:膳食与食品安全政策法规10.1 了解我国膳食与食品安全的相关政策法规10.2 掌握膳食与食品安全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3 培养学生遵守政策法规,提高膳食与食品安全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膳食指南的重要性重点环节二:膳食平衡的原则解析: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c92be412ba0d4a7303763aac.png)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课文、设计“一日食谱”和调查食品安全,认识了解适合我国国情的膳食指南建议;能粗略评价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合理;知道什么是合理膳食并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设计、调查、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食品安全,养成合理膳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根据膳食指南,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备1~2种包装食品;调查与食品有关的安全问题。
教师:搜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引入:我们前面学习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知识,但必须了解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4、揭题: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二、新课导学:1、我国的膳食指南。
(1)、阅读课文P33中有关文字内容。
(2)、分析了解膳食指南的主要建议内容。
(3)、观看有关营养问题的漫画图片。
(4)、分析出现这些营养问题的原因。
(5)、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
①、分组设计。
②、表达、交流。
③、评选一份最佳食谱。
2、食品安全。
(1)、阅读课文P34~35中的有关文字内容。
(2)、以组为单位,调查自备袋装食品的有关信息。
(3)、讨论:①、有没有“三无”食品?②、有没有过期食品?③、你购买食品时最关注的是什么?三、巩固练习:讨论并完成课后P35中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平衡膳食膳食指南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是在“探究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之后的实际应用部分。
其教学内容包括: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和调查食品安全状况两个探究活动。
每个探究活动都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和背景资料。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日常生活,通过收集、调查大量的事实资料,获得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进而通过探究性学习完成两个探究实践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设计理念生物新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掌握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新标和教学内容,我确立本节的设计思路为: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和“调查食品安全”两个探究活动为主线,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拓展探究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调查、观察思考、合作设计、交流讨论等活动,学会合理安排饮食,关注食品安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能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收集和查找资料,但是缺乏生活经验,知识有限。
为满足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我设计了开放性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符合我国国情的膳食指南。
2、了解本地食品的安全状况,关注食品安全。
能力培养1、尝试运用相关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2、了解食品安全的调查过程,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培养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联系日常生活,尝试为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说明理由。
2关注食品安全,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难点关注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前准备收集资料组织学生组建合作小组;搜集有关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同时开展社会调查;收集2~3种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物带到教室。
从查找资料到调查实践,展开对本的初步探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做好知识与信息的铺垫。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主题一:我国的膳食指南教师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组有关饮食与健康关系的图片。
例如,挑食、偏食、不吃早餐等。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图片中的现象结合前搜集有关合理营养的信息展开讨论。
学生观察与思考:1、想一想图中这些现象有没有发生在你自己的身上?2、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青少年应该怎样合理安排饮食?讨论之后,学生交流看法,提出正确的观点。
教师展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
学生观察与探讨:如果你是一名营养师,你会提出哪些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膳食建议?讨论后,学生自己归纳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8条建议》实践体验:举行一场设计比赛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每人为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并尝试提出一个主题鲜明、类似广告词的食谱名称。
教师提示:1、在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30%、40%、30%。
2、参照“平衡膳食宝塔”,设计时应考虑常吃食物的种类、营养成分、价格,以及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等。
比赛规则:采用答辩的形式,先组内评比,再组间交流,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全班的“最优食谱”和“最佳营养师”。
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创设饮食搭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生动具体。
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地进入自主探究的学习角色。
透过图片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不良饮食习惯所带的危害,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观察平衡膳食宝塔图,使学生能够结合我国国情,主动提出合理营养的建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尝试为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是本的教学重点。
开展比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创新意识。
为家长设计食谱增进了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情感,加深了相互间的沟通,陶冶学生情操,感悟人生真谛。
实践调查交流汇报主题二:关注食品安全学生展示:前收集的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
如媒体上曝光的劣质奶粉、毒酒和黑心肠等不安全食品及食物中毒事。
教师引导:食品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那么你知道食品中可能存在哪些不安全的隐患吗?你怎样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状况?学生展示并解说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学生可能提出质疑和困惑:食物中的添加剂、食用色素和香精等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害吗?什么是绿色食品?交流探讨,答疑解惑。
探究情境创设:你想了解目前我市的食品安全状况吗?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调查方案,充分利用各种资,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食品安全状况的探究活动。
探究问题提示:1、你最关心哪些食品的安全状况?2、在日常选购包装食品时怎样判断它是否过期?3、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4、怎样才能预防食物中毒?探究活动指导:1、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探究提示,设计调查表,鼓励学生深入超市、食品商店和农贸市场进行市场调查,亲身体验,了解各种食品的安全状况。
2、教师提示学生调查时要向家长、售货员、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人员等了解购买非包装食品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识别有害食品的方法,同时建议学生拟订调查提纲,将实践过程和调查结果做详细记录,撰写《我市食品安全状况和建议》的调查报告并认真保存,为上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小组汇报展示:出示2-3种被调查食品的包装物(有条的可以出示食物样品),汇报调查结果,并认真进行剖析,提出改善建议,探讨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
组间互评:小组间展示调查报告,全班同学对调查方法,调查过程的客观性、科学性进行评价。
评出哪个小组的调查结果最真实、最可靠,哪个小组提出的改善建议最合理?教师总评:从调查报告的设计、调查过程、调查方法的选用以及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合作态度、创新精神和道德修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学生展示资料,不仅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了解不安全食品对健康的危害,从而引发学生自觉关注食品安全。
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设计调查方案,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注生活,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各种改善建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汇报交流和多项研讨,让同学之间分享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促进合作学习,使学生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思想感悟总结提升分析感悟:教师针对学生探究和调查的结果,引导深层次的分析和体味。
问题设置:据调查:现在的许多疾病如癌症、脑血管病的发生已经趋向年轻化,而其原因是食品受到环境的污染。
你对此有何看法?作为新世纪的小主人,你将为促进人类的健康饮食做出哪些努力?学生感悟:各抒己见。
环境、食品与健康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要想保证食品对人体无害,就必须从整治环境、保护环境开始。
比如开发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不乱到垃圾和污水、不乱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
大家还一致同意向社会发起倡议,后撰写倡议书,制作各种标语,举办图片展览等。
提醒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关注食品安全。
引导学生深层次的从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认识食品安全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学生是未社会的主人,将会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中,承担社会发展的重任。
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人类身体健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素养。
【结束语】健康是科学,健康是明,健康是真理,健康就是生命。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关注生活,关注健康,为人类社会迈进健康明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结与反思】在新程理念的指导下,我精心设计了这节的教学。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获得了直接的经验和体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应该联系日常生活,学以致用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进行交流和探讨,让学生感到,他不是为学知识而学习,而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
在设计食谱的比赛中,学生主动参与,堂气氛愉快而紧张,学生设计出各具特色的食谱,害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食谱名称,如:八仙过海、爱心早餐、田园美味、开心麻辣烫等……我发现:他们真的很富有想象力,而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学生对家长的关爱之情,让我深深地感动并为之欣慰。
2、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要掌握更广博的知识,只在堂上是不够的。
因此,我鼓励学生深入社会、亲身体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调查食品安全状况以后,有的学生提出疑问:食物中的添加剂、食用色素和香精等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害吗?立刻,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经过一番争辩之后,很多同学认为这些物质没有营养价值,过多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
我对他们的看法表示了赞同,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由此,我感到:如果学生没有亲身实践、没有积极思考,很难想象他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堂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创造、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灵就一定会得到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