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粪便常规检查实验报告
大便化验报告

大便化验报告从医学角度看待我们的健康,我们不仅需要定期做体检,还需要了解我们的身体的各种指标。
而最直观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指标之一,就是大便。
大便不仅可以体现我们的肠道健康状况,还可以检测我们的肝功能、肾功能、胰腺功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因此,大便化验报告也成为目前医学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下是我的大便化验报告: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30岁标本检测时间:XXXX年XX月XX日一、大便常规检查颜色:灰白色气味:特殊形态:细条状组织:液态隐血试验:阴性二、消化系统指标胆固醇:6.3mmol/L总胆汁酸:3.2μmol/L脂肪酶:82U/L胆碱酯酶:20U/L三、肝功能指标转氨酶:ALT 27U/L,AST 25U/L 白蛋白:43g/L总胆红素:5.6μmol/L四、肾功能指标肌酐:111μmol/L尿素:3.6mmol/L尿酸:362μmol/L五、胰腺功能指标胰蛋白酶:150μg/g胰激肽:12pg/mL以上指标仅供参考,同时应注意与医生结合实际进行综合评估,以获得更准确的体检结果。
对于大便化验报告,指标众多,并不能一一列举,此处仅仅是列出了一些常规的指标。
在体检前,应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饮食调整等,以保证体检的准确性。
对于大便常规检查,患者应注意保持正常排便习惯,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肠道健康情况。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大便化验报告的意义。
定期进行大便化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更可以引导我们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尿液分析实验报告》尿液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对尿液中化学成分、微生物、细胞和物理特性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尿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下是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
首先,我们对尿液的外观进行了观察。
正常情况下,尿液呈黄色,透明度较高,无异味。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样本的尿液颜色正常,透明度良好,无异味,符合正常尿液的特征。
其次,我们对尿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通过尿液分析仪器的检测,我们得到了尿液中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胆固醇、亚硝酸盐、白细胞等化学成分的含量。
通过对比正常值,我们发现有部分样本中含有异常高的蛋白质和白细胞,这可能是由于尿路感染或肾脏疾病引起的。
此外,我们还对尿液中的微生物和细胞进行了观察。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一些样本中存在细菌和红细胞,这也与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相符,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或其他疾病。
最后,我们对尿液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检测。
通过测定尿液的酸碱度、比重和离子浓度,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水盐代谢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样本的尿液比重异常偏高,这可能是由于脱水或其他肾脏问题引起的。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出结论:部分样本存在尿路感染或肾脏问题。
这些实验结果将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通过本次尿液分析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尿液检测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尿液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我们的实验报告能够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粪便检测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粪便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对粪便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医学检验技术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粪便常规检测(1)目的:观察粪便的性状、颜色、气味等,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消化系统疾病。
(2)操作步骤:①观察粪便的性状、颜色、气味;②记录粪便的性状、颜色、气味;③判断是否存在消化系统疾病。
2. 粪便潜血试验(1)目的:检测粪便中是否有隐血,协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
(2)操作步骤:①收集新鲜粪便样本;②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③观察结果,判断是否存在隐血。
3. 粪便培养(1)目的:分离、鉴定粪便中的病原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操作步骤:①采集新鲜粪便样本;②进行无菌操作;③接种于相应培养基;④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进行鉴定。
4. 粪便虫卵及虫卵抗原检测(1)目的:检测粪便中的虫卵及虫卵抗原,协助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
(2)操作步骤:①采集新鲜粪便样本;②进行镜检;③观察虫卵及虫卵抗原,判断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粪便常规检测:通过观察粪便的性状、颜色、气味,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消化系统疾病。
如发现粪便性状异常,应进一步检查。
2. 粪便潜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协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
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存在隐血,提示可能存在消化系统疾病,需进一步检查。
3. 粪便培养:成功分离出部分病原菌,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其中,部分患者培养出大肠杆菌、志贺菌等,提示可能存在肠道感染。
4. 粪便虫卵及虫卵抗原检测:通过镜检和抗原检测,成功诊断出部分患者存在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粪便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采集、处理粪便样本,并进行了粪便常规检测、潜血试验、培养及虫卵及虫卵抗原检测。
尿液的检验实验报告

尿液的检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尿液的检验一、实验简介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尿液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尿液样本进行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测,进一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同时培养科学实验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尿液分析的基本检测方法。
2. 了解尿液中常见的理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3. 掌握尿液分析结果的判断与解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尿液样本2. 尿液分析试纸3. 显微镜4. 尿液离心机5. 酚醛试剂6. 尿液比重计7. 培养皿8. 安全手套、安全镜等实验室常用器材四、实验步骤1. 收集尿液样本,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检验。
2. 取一部分尿液样本,使用尿液分析试纸进行简单的快速检测,如尿比重、pH 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红细胞及白细胞等。
3. 使用尿液比重计测量尿液的比重。
4. 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液样本的沉淀物,如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
5. 使用酚醛试剂进行沉淀物的染色,并观察细菌的数量和形态。
6. 将尿液样本置于培养皿中,观察培养是否有细菌增殖。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尿比重:正常人的尿比重通常在1.010-1.025之间。
较高的尿比重可能表示脱水,而较低的尿比重则可能表明肾功能异常。
2. pH值:正常人的尿液pH值大约在5-8之间。
酸性尿液可能与高蛋白饮食、肾小管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有关。
碱性尿液可能与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
3. 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蛋白质。
若测得有蛋白质出现,则可能与肾疾病、尿液感染、高血压等有关。
4. 葡萄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葡萄糖。
若测得有葡萄糖出现,则可能与糖尿病或其他代谢异常有关。
5. 酮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酮体。
若测得有酮体出现,则可能与糖尿病、长期饥饿或高脂饮食有关。
6. 亚硝酸盐: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亚硝酸盐。
若测得有亚硝酸盐阳性,则可能与尿液感染有关。
7. 白细胞酯酶:白细胞酯酶阳性可能表明尿液感染或肾小管损伤。
粪便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粪便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更好地掌握粪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我们于近日进行了粪便实验实习。
本次实习由我国知名医学院校的实验室指导老师负责,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粪便检测技术的理解。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粪便常规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粪便细菌学、寄生虫学检测的操作流程。
3.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对粪便检测结果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粪便常规检查(1)观察粪便的量、颜色、形状、质地等外观特征。
(2)检查粪便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等。
(3)检测粪便的pH值、隐血试验等。
2. 粪便细菌学检测(1)采集新鲜粪便样本,进行分离培养。
(2)观察菌落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3)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3. 粪便寄生虫学检测(1)采集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涂片、镜检。
(2)观察虫卵、幼虫等寄生虫形态。
(3)进行虫种鉴定,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四、实习过程1. 实验室参观实习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实验室,了解了实验室的基本布局、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
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对粪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理论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测、寄生虫学检测等相关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
3. 实际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以下操作:(1)粪便常规检查:观察粪便的外观特征,检查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等。
(2)粪便细菌学检测:采集新鲜粪便样本,进行分离培养、菌落观察、药敏试验等。
(3)粪便寄生虫学检测:采集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涂片、镜检、虫卵观察、虫种鉴定等。
4.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掌握了粪便检测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对粪便检测结果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测、寄生虫学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
粪检实验报告

粪检实验报告粪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粪便样本的检测,了解人体肠道健康状况,探索粪便样本在疾病诊断和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收集实验所需的粪便样本,并进行标记。
2. 实验步骤:a. 将粪便样本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并尽量避免污染。
b. 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中的微生物、寄生虫等有机体。
c. 进行化学试剂检测,如pH值、潜血试验等。
d. 进行细菌培养实验,观察和鉴定样本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
e. 进行DNA提取和PCR扩增,分析样本中的基因信息。
三、实验结果1. 显微镜观察结果:在样本中发现了一些微生物,如肠道菌群、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物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2. 化学试剂检测结果:样本中的pH值为7,属于中性。
潜血试验结果为阴性,表明样本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出血情况。
3. 细菌培养实验结果:在培养基上观察到了一些细菌菌落。
经过鉴定,发现有益菌如乳酸菌等,也发现了一些致病菌的存在。
这些致病菌可能与某些肠道疾病的发生有关。
4. DNA提取和PCR扩增结果:通过提取样本中的DNA,并进行PCR扩增,成功地检测到了一些与肠道健康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可能与肠道疾病的易感性、免疫反应等方面有关。
四、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粪便样本在疾病诊断和预防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这对于评估肠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试剂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粪便样本的酸碱度和是否存在出血等异常情况。
细菌培养实验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现致病菌的存在,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而DNA提取和PCR扩增则可以更深入地研究粪便样本中与肠道健康相关的基因,为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粪便样本的检测结果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临床诊断。
在进行粪检实验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样本的采集、保存和处理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尿液检查实验报告

尿液检查实验报告尿液检查实验报告尿液检查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和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在医学实验室中,尿液样本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最终形成一份尿液检查实验报告。
本文将以尿液检查实验报告为主题,介绍尿液检查的常见项目和意义。
一、尿液外观尿液外观是尿液检查的首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人体的水分代谢和肾脏功能。
正常情况下,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透明度良好,无异味。
如果尿液呈浑浊、红色或发黑,可能提示存在尿路感染、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
二、尿液化学成分尿液化学成分是尿液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等。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类和酮体等物质含量应该很低或不存在。
如果尿液中出现异常的化学成分,可能提示存在肾脏疾病、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三、尿液沉渣检查尿液沉渣检查是尿液检查的重要环节。
通过离心法将尿液分离成上清液和沉渣,然后对沉渣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在尿液沉渣中,可以发现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等。
如果尿液沉渣中出现异常的细胞或微生物,可能提示存在尿路感染、泌尿系统肿瘤或其他疾病。
四、尿液PH值和比重尿液的PH值和比重是尿液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PH值应该在5-7之间,比重应该在1.005-1.030之间。
如果尿液的PH值偏高或偏低,可能提示存在酸碱平衡紊乱或其他疾病。
而尿液比重的异常可能提示存在肾脏功能异常、脱水或其他疾病。
五、尿液微量元素检查尿液微量元素检查是尿液检查的一项扩展内容。
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可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代谢功能。
常见的微量元素包括钙、镁、铁、锌等。
如果尿液中某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异常高或异常低,可能提示存在营养不良、代谢紊乱或其他疾病。
综上所述,尿液检查实验报告是一份关于尿液检查结果的详细记录。
通过分析尿液的外观、化学成分、沉渣、PH值、比重和微量元素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尿的检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尿的检验实验目的:了解尿液的基本性质,掌握尿液的检验方法,学会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蛋白质、葡萄糖等指标,并对异常尿液进行分析。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0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量筒、pH试纸、尿比重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盐酸、氢氧化钠、葡萄糖试剂、蛋白质试剂等。
实验步骤:1. 观察尿液的外观:将尿液样本倒入试管中,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等。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透明。
2. 测定尿液的pH值:用pH试纸测定尿液的酸碱度,正常尿液的pH值在4.5~8.0之间。
3. 测定尿液的比重:将尿比重计放入尿液中,读取比重值。
正常尿液的比重在1.005~1.030之间。
4. 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取少量尿液样本,加入蛋白质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正常尿液不含有蛋白质,若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存在蛋白尿。
5. 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取少量尿液样本,加入葡萄糖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正常尿液不含有葡萄糖,若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存在糖尿病。
6. 观察尿液沉渣:取少量尿液样本,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正常尿液沉渣中可见少量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
7. 分析异常尿液:根据实验结果,对异常尿液进行分析,如蛋白尿、葡萄糖尿、细菌尿等。
实验结果:1. 观察尿液的外观:尿液呈淡黄色,透明。
2. 测定尿液的pH值:pH值为6.5。
3. 测定尿液的比重:比重值为1.015。
4. 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阴性。
5. 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阴性。
6. 观察尿液沉渣:白细胞0~5/HP,红细胞0~2/HP,上皮细胞0~3/HP。
7. 分析异常尿液:根据实验结果,尿液各项指标均正常,无异常发现。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尿液的基本检验方法,了解了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蛋白质、葡萄糖等指标。
实验结果显示,尿液各项指标均正常,无异常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尿液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4 尿液与粪便常规检查课件PPT

16
3. 结果观察
1.阳性:反应线和质控线同时呈现红色。 2.阴性:只有质控线呈现红色。 3.失效:质控线不呈色,说明试带失效。
17
上皮细胞管型
颗粒管型
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
三联磷酸结晶
草酸钙结晶
尿酸结晶
非晶形尿酸盐结晶 8
二、粪便常规检验
(一)标本采集
• 标本要新鲜,不得混有尿液、消毒剂和污水; • 选取含有黏液、脓液、血液等病理成分的部位; • 外观无异常者应多部位采集标本; • 及时送检,应在1h内检测完毕; • 容器应清洁干燥,不吸水、不渗漏。
11
(二)理学检查
3. 颜色:成人因含粪胆素而呈黄色,婴儿粪便呈黄绿色。 (1)绿色:乳儿肠炎,胆绿素来不及转变为粪胆素呈绿色。 (2)白色或灰白色:胆道梗阻。 (3)鲜红色:直肠癌、肛裂、痔疮等(下消化道出血) (4)黑色或柏油色:上消化道出血。 (5)果酱色:粪便稀糊状、色似果酱。阿米巴痢疾。
9
(二)理学检查
1. 量:健康成人每天100-300g。排便次数 每周3次至每天2次。
2. 性状:成年人粪便呈黄褐色,成形或半成 形,呈圆柱状,质软。婴儿粪便较稀软, 呈黄色或金黄色。
10
疾病情况下粪便性状的特异改变
• 稀汁便:伪膜性肠炎(含膜状物) • 米泔样便:霍乱、副霍乱 • 溏便:消化不良、慢性胃炎 • 冻状便:过敏性肠炎 • 鲜血便:直肠癌、息肉,肛裂、痔疮 • 脓血便: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 乳凝块:婴儿消化不良 • 细条状便:肠痉挛、直肠癌、肛裂、痔疮
13
注意事项
1.涂片的面积应占玻片的2/3,厚度以能透视纸上 的字迹为佳。
粪便标本检查实训报告

粪便标本检查实训报告粪便标本检查实训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
2. 学习粪便标本的处理和检查技术。
3. 学会解读粪便标本的检查结果。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粪便采集盒。
2. 显微镜。
3. 玻片和盖玻片。
4. 万能管。
三、实验步骤1. 给学生发放粪便采集盒,说明采集方法。
2. 学生按照指导手册的要求,采集自己的粪便标本。
3. 将采集的粪便样本装入万能管中,封好盖子。
4. 将万能管交给实验员,由实验员进行样本处理和检查。
5. 实验员用显微镜对粪便标本进行检查,记录相关结果。
6. 将检查结果告知学生,并进行解读。
四、实验结果经过检查,发现有无形虫卵、蛔虫卵、钩虫卵和腺泡。
1. 无形虫卵:未见。
2. 蛔虫卵:未见。
3. 钩虫卵:未见。
4. 腺泡:未见。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本次粪便标本未检出有害寄生虫和腺泡。
这可能与个体健康状况良好有关。
同时,也不能排除标本采集和检查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产生的误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粪便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并掌握了粪便标本的检查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标本采集和处理的严谨性和重要性,只有正确采集和处理的标本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
同时,我也认识到解读检查结果的重要性,只有准确解读结果,才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继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更好地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做出贡献。
粪便常规的报告单

粪便常规的报告单引言粪便常规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通过分析粪便样本的各项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粪便常规报告单中常见的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样本信息•患者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报告指标解读1. 外观特征•外观:正常•颜色:棕色•气味:正常外观特征是对粪便的外观进行描述,其中颜色和气味是对粪便的主要特征之一。
正常的粪便应呈现棕色,气味通常不会有异常。
2. 粪便常规检查指标•粪便pH值:X.X•粪便潜血试验:阴性•粪便隐血试验:阴性粪便常规检查是通过特定的实验方法对粪便样本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旨在了解肠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其中,粪便pH值的正常范围通常为5.5-7.0,低于5.5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粪便潜血试验和粪便隐血试验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隐血,阴性结果表示未发现异常。
3. 粪便常规计数•粪便总数:XXg•粪便次数:X次/日•粪便质地:软/正常•细菌计数:X个/HP•蛔虫卵计数:未检出•虫卵计数:未检出粪便常规计数指标反映了粪便的数量、频率以及质地。
正常的粪便总数一般在100-200g之间,粪便次数每日1-3次为正常范围。
粪便质地描述为软或正常,表示粪便的形态特征。
细菌计数和虫卵计数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细菌和寄生虫卵,未检出表示未发现异常。
4. 其他指标•粪便中白细胞检测:未检出•粪便中寄生虫检测:未检出•粪便中真菌检测:未检出除了上述常规指标外,报告单还可以包含其他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白细胞检测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肠道炎症反应,阴性结果表示未发现异常。
寄生虫和真菌检测同样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寄生虫或真菌,未检出表示未发现异常。
结论根据上述粪便常规报告单的结果,患者的粪便检查表现正常,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然而,在解读报告单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肠道疾病或问题。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王五. 粪便常规检查技术方法. 中国医学杂志. 20XX;XX(XX):XX-XX.[2] Smith A, Johnson B. An Overview of Stool Analysis.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20XX;XX(XX):XX-XX.。
血尿便三大常规报告分析

• Rosai-Dorfman病(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 病)是一种良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临床上 属罕见病,多见于青中年,临床特点多表现为双 侧颈部无痛性巨大淋巴结肿大、发热、白细胞增 多、血沉快、球蛋白增高,同时约有30%的病例 伴有结外组织受侵,诊断主要靠病理,治疗方案 不定,多数病人为自限性预后好,而部分病人预 后不佳,易恶化或转变成恶性淋巴瘤,需要激素 或联合化疗、放疗、外科治疗等。
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4、粪便潜血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伤寒、溃疡 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5、粪胆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和肝性 黄疽等。
6、粪便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阻塞 性黄疽等。
5.尿上皮细胞(SPC) 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 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 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此时,如加做 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 来源。
6.尿管型(KLG) 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 型都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
7.尿潜血(ERY) 正常情况尿潜血试验阴性。尿潜血阳性同 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 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 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 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 潜血可不明显。
感染性疾病
✓ 白血病 ✓ MDS ✓ 骨髓纤维化 ✓ 恶组 ✓ 骨髓转移癌
✓ 脾亢 ✓ PNH ✓ 结缔组织
病
✓ 严重感染 ✓ 伤寒
其他
✓ 慢性肝肾疾病 ✓ 放、化疗后
AA
AA
AL
AL
纯真
尿液、粪便常规检查—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尿液、粪便常规检查—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四尿液、粪便常规检查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实验⽇期:(以下正⽂为⼩四号字体,1.5倍⾏距,两端对其)⼀.实验原理⼲化学尿试带测定项⽬及原理⼆.实验内容与步骤(⼀)⼲化学试剂带法检测1)准备尿液标本:将尿液充分混匀,倾倒于试管中。
2)浸润试纸条:将尿液⼲化学试带完全浸于尿液中1-2s,然后⽴即取出。
3)除去多余尿液:沿试管壁将试带上多余尿液沥除⼲净,必要时⽤滤纸吸去。
4)上机检测:把试剂带放⼊尿液分析仪的凹槽中,开始检测。
(⼆)尿沉渣显微镜观察1)直接镜检法:取新鲜尿液,混匀,取1滴于载波⽚上制成涂⽚,⽤显微镜观察。
2)离⼼镜检法:取尿液10ml,1500rpm离⼼5min,弃上清,留沉淀物0.2ml,混匀后取1滴尿液于载玻⽚上,制成涂⽚,显微镜观察。
三.实验结果(⼀)⼲化学试剂带法检测上图最右⼀侧的条带为实验结果,通过与标准⽐⾊板对⽐可得以下结果。
测定项⽬结果葡萄糖正常蛋⽩质阴性胆红素正常尿胆原Nomal3.3 pH5.5 ⽐重1.025(⽐重较正常值⾼)潜⾎+++200(有潜⾎)酮体正常亚硝酸盐正常⽩细胞正常维⽣素C 阴性(⼆)尿沉渣显微镜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沉渣中含少量红细胞,透明管型和⼀些成堆的鳞状上⽪细胞。
四.讨论1.从实验结果看,该尿液标本中⼲化学⽐重测试时,查得尿液中含有潜⾎,尿⽐重也较正常值略⾼,镜下观察尿沉渣发现确有少量红细胞存在,反思该结果,我认为是因为该被取样者正处于⽉经周期末期,故虽样本⾁眼观察并没有⾁眼⾎尿,但尿液中含有红细胞也属正常,因此尿⽐重也较正常值⾼,得出⼲化学试剂法的其他值也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2.尿沉渣显微镜观察也观察得到较为正常的指标。
3.但由于制作标本不当且该尿标本开头⽤于⼲化学实验,导致标本当中含有⼤量的⽓泡、纤维和玻璃渣,对标本的观察造成较⼤的影响,对分辨出沉渣当中的成分造成较⼤的影响,也对实验结果可能造成误差。
粪便检查实验报告

粪便检查实验报告
《粪便检查实验报告》
粪便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通过检查粪便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其中的成分,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
粪便检查实验报告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粪便检查结果所做出的分析和诊断,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份典型的粪便检查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35岁
检查日期:2022年10月15日
一、外观
粪便颜色:棕色
粪便形状:成形,无明显异常
粪便气味:正常
二、化学成分
1. 隐血:阴性
2. 白细胞:阴性
3. 红细胞:阴性
4. 脂肪球:阴性
5. 寄生虫卵:阴性
三、微生物检查
1. 大肠杆菌:正常
2. 梭菌:阴性
3. 霍乱弧菌:阴性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张三先生的粪便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情况。
建议张三先生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肠道健康。
通过这份粪便检查实验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医生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诊断,为患者提供了健康指导和建议。
粪便检查虽然看似简单,却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粪便检查,定期进行体检,保持肠道健康。
粪便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粪便常规检查实验目的:1. 了解粪便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状况。
2. 评估粪便中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如消化不良、感染、炎症等。
3.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XX医院检验科实验材料:1. 粪便样本(新鲜采集)2. 粪便常规检验试剂盒3. 显微镜4. 实验记录表实验方法:1. 观察粪便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物理性质。
2. 使用粪便常规检验试剂盒进行化学成分检测。
3. 对粪便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微生物状况。
实验步骤:1. 收集粪便样本,确保样本新鲜且无尿液污染。
2. 观察粪便的外观,记录颜色、形状、质地等。
3. 使用粪便常规检验试剂盒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包括pH值、胆红素、潜血等。
4. 将粪便样本涂片,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
5. 记录实验结果,填写实验记录表。
实验结果:1. 外观:粪便呈棕褐色,形状为圆柱形,质地较软。
2. 化学成分检测:- pH值:6.8- 胆红素:阴性- 潜血:阴性3. 显微镜检查:- 白细胞:偶见- 红细胞:偶见- 寄生虫卵:未见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患者粪便外观、化学成分和显微镜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
粪便颜色、形状、质地正常,pH值在正常范围内,胆红素和潜血均为阴性,白细胞和红细胞偶见,未发现寄生虫卵。
结论:1. 患者粪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2. 建议患者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确保样本新鲜,避免尿液污染。
2. 实验操作需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3. 实验结果仅供参考,具体诊断需结合临床情况。
实验者签名:________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
粪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粪便的采集、保存和送检方法。
2. 掌握粪便常规检查的操作技能。
3. 了解粪便中常见病原体的检测方法。
4. 提高对肠道疾病诊断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粪便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粪便的物理、化学和显微镜检查,可以了解肠道健康状况,发现病原体,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标本:新鲜粪便标本2.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试管、试管架、酒精灯、镊子、滴管等3. 试剂:生理盐水、碘液、革兰氏染色液、生理盐水等四、实验方法1. 标本采集:取新鲜粪便标本5-10g,放入清洁的容器中,避免污染。
2. 物理检查:(1)量度:测量粪便的量、形状、颜色、气味等。
(2)外观:观察粪便的质地、黏稠度、有无脓血、寄生虫卵等。
3. 化学检查:(1)pH值:用pH试纸测定粪便的pH值。
(2)比重:用比重计测定粪便的比重。
4. 显微镜检查:(1)直接涂片法:取粪便少许,置于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稀释,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2)涂片染色法:取粪便少许,置于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稀释,盖上盖玻片,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5. 病原体检测:(1)细菌培养:取粪便少许,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2)寄生虫检查:取粪便少许,置于离心管中,离心沉淀,显微镜下观察寄生虫卵。
五、实验结果1. 物理检查:粪便量为100g,形状为条状,颜色为黄色,气味正常,质地软硬适中,无脓血、黏液。
2. 化学检查:pH值为7.2,比重为1.06。
3. 显微镜检查:(1)直接涂片法:可见大量正常菌群,如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等。
(2)涂片染色法: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
4. 病原体检测:(1)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2)寄生虫检查:未见寄生虫卵。
六、实验讨论1. 粪便常规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物理、化学和显微镜检查,可以了解肠道健康状况,发现病原体。
2. 本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粪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未发现异常。
粪便检测实习报告

粪便检测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肠道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粪便检测作为肠道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习报告旨在总结我在粪便检测实习过程中的所学知识,提高对肠道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样本收集与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粪便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首先,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其近期饮食、生活习惯及症状。
然后,指导患者正确采集粪便样本,注意避免样本污染。
最后,将收集到的粪便样本进行分类、编号,并按照要求进行保存和运输。
2. 显微镜检查通过显微镜检查粪便样本,观察其中的细胞、寄生虫及其卵等成分。
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制作粪便涂片、观察并识别各种细胞和寄生虫。
同时,我还了解了各种肠道疾病的显微镜下的特征表现。
3. 化学检测粪便化学检测包括蛋白质、脂肪、糖及病原体抗原等项目的检测。
我学会了使用试剂盒进行化学检测,并掌握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通过化学检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
4. 寄生虫检测寄生虫检测是粪便检测的重要内容。
我了解了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感染途径和检测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寄生虫卵的计数和鉴定,提高了对寄生虫感染的诊断能力。
5. 结果分析与报告在完成各项检测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撰写粪便检测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样本来源、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异常表现及建议等。
通过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如何分析粪便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使我掌握了粪便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对肠道疾病的诊断能力。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患者沟通,提高了临床诊疗中的应变能力。
3. 实习使我认识到粪便检测在肠道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增强了职业责任感。
4. 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对某些寄生虫的识别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018-粪便检查实验报告-范文word版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粪便检查实验报告篇一: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验实验报告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年级专业: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从脓汁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和检测病原体。
了解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
二实验器材:试管架,酒精灯,污物盘,普通冰箱,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奥林巴斯 CX21型生物显微镜,乙醇乙醚,吸水纸,石蜡油,拭镜纸,染色架,革兰染色瓶,1500W电炉,石棉网,手套,酒精棉球,镊子,碘酒棉球,接种针、接种环、油性笔、打火机、试管架、冷藏室、蒸馏水、玻片缸、消毒液、1‰新洁而灭、天平、砝码、细菌干粉培养基、锥形瓶、量筒、试管筐、糖发酵管、灭菌平皿、试管(棉塞)、刻度吸管、洗耳球、称量纸、硫酸纸、牛皮纸、橡皮筋、尺子三方法与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 ○1. 调配→溶化→ 矫正pH →分装→灭菌→检定→保存。
2. 干粉培养基→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灭菌→检定→保存。
②细菌的分离培养: 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将取脓汁和粪便标本中混杂的多种细菌,分别在普通平板和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菌,在37℃培养18~24h ,从而分离出单个菌落。
③细菌的纯培养:脓汁标本在普通平板上有黄色、白色两种菌落;粪便标本在伊红美蓝平板上,有紫黑色、淡粉红色两种菌落。
挑选这四种不同菌落分别在斜面培养基上接种④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涂片制备→ 干燥→ 固定→ 革兰染色⑤细菌的生化试验等 : 糖发酵试验, 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血浆凝固酶试验, 半固体接种法, 痢疾血清玻片凝集反应⑥结果观察、分析、总结四结果与讨论结果讨论:1. 在制备好培养基后,我们首先采用的是平板划线分离法,从脓汁标本中分离出黄色和白色两种菌落→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株细菌均为G+球菌,排列不规则,呈葡萄串状,是典型的葡萄球菌→再结合菌落或菌苔颜色,可初步断定,这两株葡萄球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再通过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致病菌。
粪尿的检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粪尿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观察粪尿的外观、颜色、气味等特征。
3. 了解粪尿中常见成分的检测方法。
4. 提高对粪尿检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粪尿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观察粪尿的外观、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检测粪尿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实验主要检验粪尿的外观、颜色、气味、比重、pH值、显微镜检查等指标。
三、实验材料1. 粪尿样本:新鲜粪便、尿液样本。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比色计、pH试纸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苯酚红指示剂、甲醛、浓盐酸、苏丹Ⅲ染液、甲苯胺蓝染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外观观察:观察粪便的颜色、形状、软硬度、量等特征,以及尿液的透明度、颜色、气味等。
2. 颜色检验:将粪尿样本分别滴在比色板上,用苯酚红指示剂检测pH值,观察颜色变化。
3. 比重测定:用比重计测定粪尿的比重。
4. 显微镜检查:取少量粪尿样本,滴在载玻片上,加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虫卵、细菌等。
5. 蛋白质检验:用苏丹Ⅲ染液检测粪便中的蛋白质。
6. 脂肪检验:用甲苯胺蓝染液检测粪便中的脂肪。
五、实验结果1. 外观观察:新鲜粪便呈黄色,软硬度适中,尿液呈淡黄色,透明。
2. 颜色检验:粪便pH值约为6.7,尿液pH值约为5.5。
3. 比重测定:粪便比重约为1.05,尿液比重约为1.015。
4. 显微镜检查:观察到少量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
5. 蛋白质检验:粪便中未见明显蛋白质。
6. 脂肪检验:粪便中未见明显脂肪。
六、实验分析1. 粪便外观:正常粪便呈黄色,软硬度适中,量适中。
若粪便颜色异常、形状异常、软硬度异常,可能提示消化系统疾病。
2. 颜色检验:粪便pH值偏酸,尿液pH值偏酸,符合正常生理范围。
3. 比重测定:粪便比重略高于尿液比重,符合正常生理范围。
4. 显微镜检查:观察到少量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可能与饮食、药物等因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通过计数多个不同视野中的有形成
分数量,进而得出相应结果,与正常参考值进行对比。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干化学(Dry Chemistry)试剂带法检测
①准备尿液标本:收集 10~12ml 新鲜尿液,将尿液充分混匀,倾倒于试管中。
②浸润试纸条:将尿液干化学试带完全浸于尿液中 1-2s,立即取出。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四 尿液粪便常规检查
学 院: 专业 年级: 学 号: 姓 名: 实验日期:
2020
一、实验原理 1、尿干化学试验是用试纸带法检测尿液中的生化成分,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
(leukocyte),亚硝酸盐,尿胆原,蛋白质,pH 值,隐血,比重,酮体,胆红
素(Bilirubin),葡萄糖(glucose)。
白细胞:0/HPF
红细胞:0/HPF
上皮细胞:0~1/HPF
管型:0/LPF
结晶:无
寄生虫:无
真菌、细菌:无
未观察到其他有形成分。
②参考值范围
方法
红细胞/HPF 白细胞/HPF 管型/LPF
上皮细胞细Biblioteka 和真菌直接镜检法 0~偶见
0~3 个
0~偶见
少见
-
离心镜检法 0~3 个
0~5 个
0~偶见
少见
-
混匀后取 1 滴尿液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显微镜观察。
三.实验结果
1、干化学试剂带法检测
检测指标 白细胞
亚硝酸盐 尿胆原 蛋白质 PH 值 隐血 尿比重 酮体 胆红素 葡萄糖
表一 目测值
- - 0.2(3.5) 6.0 1.015 -
参考值 - -
0.2(3.5) - 5.0 -
1.000 -
2、尿沉渣显微镜观察 ①离心镜检法观测结果
检测项目 白细胞 亚硝酸盐 尿胆原 蛋白质 PH 值 隐血 尿比重 酮体 胆红素 葡萄糖
原理 纸酶法 亚硝酸盐还原法 醛反应、重氮反应法 pH 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法 pH 指示剂 血红蛋白类过氧化酶法 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偶氮反应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
2、尿沉渣显微镜观察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未经染色的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包括
部分气泡以及异物,对标本的观察造成影响,实验观察时,应注意辨别异物以及
各类细胞、细菌的区别。
③除去多余尿液:沿试管壁将试带上多余尿液沥除干净,必要时用纱布吸去。
④比色检测:把试剂带立即对比标准比色图标,或者把试剂带放入尿液分析仪的
凹槽中,进行检测,记录各项数据。
2、尿沉渣(Arena)显微镜观察
①直接镜检法:取新鲜尿液混匀,取一滴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用显微镜观察。
②离心镜检法:取新鲜尿液 10ml,1500rpm 离心 5min,弃上清,留沉淀物 0.2ml,
干化学试剂带法检测 PH 值较正常值略偏高,尿比重偏高。离心镜检法观测实验数据
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异常。
四、讨论
1、注意事项 ①尿液需新鲜,不能含有强酸、强碱等物质;存放时间过久会导致细菌滋生,或 尿液受其他分泌物如阴道分泌物污染。 ②在使用干化学试纸带时,将其完全浸于尿液中,然后立即取出与标准比色板比 对,防止空气氧化导致结果出现误差;试纸带放置在空气中越久,部分指标显色 越深,故实验数据需要迅速读取并记录及拍照保存。 ③试纸带必须干燥,使用时不能用手触试剂垫部分;防止造成稀释或试纸带污染 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快速观察,防止尿液蒸发。 ⑤尿沉渣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标本由于制作标本不当等原因导致标本当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