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论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现状与管理
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外出务工人员这群人,说实话,真的挺让人心疼的。
你想想,家里一大家子,生活还得靠他们去挣那一份工资。
有的甚至为了省下那几百块回家车费,吃住条件差到自己都觉得心酸。
说实话,他们的生活,谁能知道呢?就这么一大群人,每年都像是潮水一样涌进大城市,拼搏个几年,带点钱回去,结果没几个人能真正过上好日子。
外出务工,光是这些字眼就能让人想起很多苦涩的画面。
每次一提到他们的管理问题,我都忍不住皱眉,哎,说多了都是泪啊。
首先嘛,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身份证明问题一直都没得到很好的解决。
你看看,很多地方的外地务工人员,连个正规的身份证明都搞不清楚,去办个社保、买个车票都得磨磨唧唧半天。
你让一个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农民工,带着身份证明去签个合同,结果他根本没有那个地方的户口,甚至连基本的居住证明都没有。
就这样,他们的合法权益基本上就成了空谈。
说到这,我真是替他们心累啊,凭啥人家为了生活背井离乡,还要面临这么多不公平的待遇呢?就好像是,走得越远,回家的路就越难。
再说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那是没得说。
你看那些工地上的集体宿舍,住个十几二十个人,挤成那样,基本上就是一个大锅盖。
热水得等半天,吃饭得排队,甚至有时候连个厕所都得抢。
要是身体不好了,得去医院看看,结果谁还管你这点小病?有些地方,连个正规的医疗保障都没有。
更别提什么职业病,很多工地的工人都得忍着腰酸背痛继续工作,谁让他们底层工人嘛,没人关心他们,伤了病了,就只能默默忍耐,咬牙坚持。
还有一点呢,就是他们的工资问题。
做了一个月,工钱还没着落,老板拖拖拉拉的,不给发工资,给个理由就搪塞过去了。
这可怎么办呢?手里的钱都快用光了,还得再忍忍。
更有那种老板,能从员工的工资里扣扣扣,扣得比原本约定的少得多,弄得一大帮人最后工资一发,发现钱没少反倒少得可怜。
人家务工人员说啥呢?能怎么样?没办法,谁叫自己低了点,社会地位也低了点呢?这些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真是连个交代都没有,心里闹心得不行。
浅析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现状、对策
浅析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现状、对策作者:胡莺莺来源:《管理观察》2014年第10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急剧增加,给本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问题也相伴而来,他们的生存就业等状况还有待改善,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制度法规有待完善,相对应的政策有待出台。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现状对策一、当前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情况1.就业生存状况根据余姚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至少有40万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安徽,贵州和四川。
在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中,多数人缺乏相应的技术,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工业企业的占了70%,三产服务业的占11%,无业的占2.7%,其他占16.3%。
从年龄构成看来看,来到本市工作的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超过五分之三的外来务工人员年龄在34岁以下。
从他们收入分配来看,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是处于较低的状态,大多数停留在生存需求阶段,以日常生活用品,饮食等为主。
繁重的体力劳动、大笔的花销让他们无力承担更多的生活娱乐项目,精神生活枯燥单调。
但是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劳,使自己适应这个城市的发展。
2.保障与服务状况余姚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集中体现在社会保险方面。
2008年,余姚市颁布了《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的制度,内容包括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社会保险统一由用人单位缴纳,不用外来务工人员缴纳。
除了社会保险之外,余姚市对外来务工人员还提供了积分落户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政策。
并且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实行六个百分百,保障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在本地就读义务段中小学;保障在办公学校就读的外来人员子女100%享受同城免费等。
二、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市全面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进步。
但是在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外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市范围内务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用工单位。
第三条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用人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的管理模式。
第二章外来务工人员登记与备案第四条外来务工人员应凭身份证、户口簿等相关证件,向用工单位登记,并填写《外来务工人员登记表》。
第五条用工单位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外来务工人员登记表》及人员信息报送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第三章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第六条用工单位应依法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用工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外来务工人员工资,不得拖欠、克扣工资。
第八条用工单位应依法为外来务工人员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九条用工单位应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条用工单位应尊重外来务工人员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得歧视、侮辱外来务工人员。
第四章外来务工人员行为规范第十一条外来务工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二条外来务工人员应遵守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
第十三条外来务工人员应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不得扰乱公共秩序。
第十四条外来务工人员应爱护公共设施,不得损坏公共财产。
第五章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第十五条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
第十六条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定期开展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第十七条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救助机制,及时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
第十八条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解释。
外来务工人员登记表|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身份证号码 | 联系电话 | 文化程度 | 家庭住址 | 职业技能 | 就业意向 | 用工单位 | 备注 |本制度旨在规范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外地员工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公司外地员工的管理,保障公司业务运营的顺利进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派驻外地工作的所有员工。
三、管理职责1. 人力资源部负责外地员工的管理工作,包括招聘、培训、考核、调配、离职等。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外地员工的工作安排、绩效评估及日常管理。
3. 外地员工应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服从公司管理。
四、招聘与培训1. 招聘外地员工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及适应外地工作环境的能力。
2. 新员工入职前,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使其了解公司文化、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
3. 外地员工应参加公司组织的定期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五、工作安排1. 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外地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及岗位需求,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2. 外地员工应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质量。
3. 各部门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外地员工的工作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六、绩效考核1.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外地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实施。
2. 绩效考核应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协作、个人成长等方面。
3. 外地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调薪、奖惩的重要依据。
七、调配与离职1. 外地员工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需调动工作时,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调配手续。
2. 外地员工离职时,应提前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书面申请,并办理离职手续。
3. 离职员工应按规定交接工作,确保工作连续性。
八、生活管理1. 公司为外地员工提供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的保障。
2. 公司关心外地员工的生活,定期了解员工需求,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
3. 外地员工应遵守住宿规定,保持宿舍环境卫生。
九、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3. 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我市外出务工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市外出务工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我市在1978年由地区改为省辖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一年召开,改革开放也以这一年为元年,这似乎预示着我市将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与改革开放结下亲密的关系。
事实也是如此。
作为因煤炭资源丰富而在“三线建设”中崛起的城市,在改革开放后,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经济市场化的洪流之中,最明显的,就是受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强大虹吸效应影响,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
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增加收入、开拓眼界、提升技能、增加经验的同时,也在我市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
经济要发展,需要人口的集聚;产业要发展,需要工人的集聚。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我市想要实现更宏伟的发展目标,迫切需要从人口流出地向人口流入地转变,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促进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回流,要促进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回流,就要先分析我市外出务工劳动力的现状,进而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出台符合实际的政策,吸引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助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外出务工劳动力基本情况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我市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自2003年才有相关数据(见表):从上表可知,我市外出务工人数总数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中间(2010年、2017年)虽有回落,但幅度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自2014年以后,外出务工人员总数曲线呈持平趋势,基本稳定在55万左右。
当年外出务工人员总数占当年户籍人口的比重稳定在17%—18%。
考虑到外出务工绝大部分是劳动年龄段(16周岁—60周岁),可以得出结论:我市每4个劳动力中就有1人外出务工,占比25%。
水城县开展的一次调查,可以为上述结论提供侧面佐证。
水城县于2017年10月份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内比德、发耳、花戛、蟠龙、阿戛、鸡场、野钟等7个乡(镇)的外出务工人员情况进行了摸底和调查,截止2017年10月21日,7个乡(镇)外出务工总数34983人,占其总人口数的259201人的13.5%,占其劳动力总人数143284人的24.52%。
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必要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二、目的1. 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其生活质量;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环境;4. 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三、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1)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2)制定《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条例》,细化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保障措施。
2. 加强组织领导(1)成立外来务工人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工作;(2)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工作。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2)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优惠政策。
4.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1)开展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2)鼓励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技能水平。
5. 加强权益保障(1)设立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服务中心,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2)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投诉举报制度,及时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6. 强化执法监管(1)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用工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拖欠工资、强迫劳动等违法行为;(2)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住宿、餐饮等场所的监管,确保其生活安全。
四、总结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权益保障和强化执法监管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第一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步伐,把全面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服务、管理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最终达到使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成为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抓教育,提高外来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拓宽外来人员的学习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帮助他们知情、明理、守法、创业,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街道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教育。
一是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家长培训。
街道利用社区学校教育资源对外来家庭家长进行如何教育子女、如何确立家长责任意识和如何成为一个好公民的道德培训。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一季一次的律协进社区活动,帮助解答居民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难题。
二是推进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学生教育。
针对外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负担重、课外活动较少的情况,街道建立了爱心课堂,并借此成立学习厅、书画队、音乐吧等活动室,以丰富外来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三是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成员的劳技培训。
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水平,尽可能的缓解就业压力,多方了解各单位的用工需求,街道在外来人员间开展各种对口技能培训,如编织技巧学习班、计算机基础能力培训班、插花技术培训班、面点加工培训班等,帮助他们以提高劳动技能实现就业。
二、抓和谐,激发外来务工人员的创业热情一是构建组织网络,为外来人员提供周到服务。
街道以“外来务工人员联谊会”为平台,让外来务工人员自主融入到社区大家庭中来,达到以外管外、以外带外、以外促外的积极效果。
联谊会会员大会下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卫生及妇联等分会,协助社区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开展扶贫帮困,为外来务工人员完善保障体系。
为了使外来员工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街道每年都拿出专用资金,大力资助外来务人员,以实际行动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今年街道还设立流动党员困难救助金,实现流动党员生活援助当地化。
我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我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我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市府办通知精神,现将我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和措施我市现有外来务工人员37万人左右,主要来自四川、安徽、江西、湖南、河南、贵州、湖北等省,大多数人员分布在生产企业和服务性行业。
外来务工人员占全市劳动力总量的46.25%,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们按照××党[201X]15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切实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落实政策。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余政发[201X]44号文件精神,着力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再就业、提高劳动技能和享受社会保障待遇。
一是鼓励全市职业介绍机构积极为外来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规定每介绍成功1人,给予2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
据统计,201X年共有3.5万余名外来人员通过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实现就业再就业,共支出职业介绍补贴70余万元。
二是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规定给予每人300元的培训费补贴。
据统计,201X年有9500名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了电子仪器仪表装配、注塑工、维修钳工等免费培训,既提高了劳动技能,又稳定了就业,也增加了收入。
三是督促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落实各类企业都要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定。
到201X年底,全市已有3015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22123人参加失业保险,有97350人参加工伤保险,有31019人参加医疗保险,有6676人参加生育保险,使部分外来人员进入了社会保险安全网。
(二)健全网络。
为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在劳动保障方面的服务与管理,我们主要建立一个平台、打造一个基地、抓好一支队伍。
一是建立了以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为核心、297个社区、行政村为支点的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各种服务,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就近就地解决劳动保障方面的服务问题。
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2. 分类管理原则。
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性质、行业、就业状况等因素,实行分类管理。
3. 便民、高效原则。
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捷服务。
4. 安全稳定原则。
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三、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各类务工活动的外来务工人员。
四、管理内容1. 信息登记。
外来务工人员应当向居住地社区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社区)登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居住地址等。
2. 居住证办理。
外来务工人员应当按规定办理居住证,并随身携带。
3. 劳动合同签订。
外来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 社会保险缴纳。
外来务工人员应当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5. 住宿管理。
外来务工人员应当遵守住宿管理规定,不得在非居住地过夜。
6. 社会治安管理。
外来务工人员应当遵守社会治安管理规定,不得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7. 健康教育。
社区应当定期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意识。
五、管理措施1. 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外来务工人员的信息登记、居住证办理、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等工作。
2.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用人单位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
3. 公安机关负责对外来务工人员实施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4. 健康教育部门负责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意识。
六、法律责任1. 外来务工人员违反本制度规定,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员工管理论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现状与管理
(员工管理)论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现状与管理论我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中存于的问题及如何管理摘要: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壹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营造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氛围,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体系,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基础,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现状;问题;管理外来务工人员通常指的是外地来本地城市打工的人员,和民工含义相近。
壹般泛指建筑行业,搬运行业等等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为主的从业人员。
有壹定的歧视成分于里面。
现阶段,中国的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总数有上亿人,他们是中国工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壹个特殊群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壹支重要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见到,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内地农村,文化素质不高,流动性大,又居无定所,生活和工作没有相对稳定的保障,于就业、工资待遇、子女上学、医疗救治等方面存于许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难度大,权益受侵害维权难,已经对城市文明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个群体,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对促进经济的进壹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现状我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壹个重要海滨城市。
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且明确我市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我市是中国六个经济特区之壹,我市陆地面积有1701平方千米,人口156.02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
随着国家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横琴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港珠澳大桥的拟建,我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带动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陆续涌进我市,全市外来人口总量也随之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其中绝大部分外来的务工人员均是从事壹线产业,外来人口已成为我市现代化建设中壹支必不可少的队伍,为我市经济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壹)从年龄结构上见外来人口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劳动力市场外来人口管理
劳动力市场外来人口管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外来人口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然而,外来人口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外来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以及应对之策。
一、劳动力市场外来人口管理现状外来人口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然而,随着外来人口数量的增加,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1.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当前,各地对于外来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例如外来人口就业权益难以保障、社会保障缺失等。
2. 区域差异明显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外来人口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些地区对外来人口管理得当,为他们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而另一些地区对外来人口管理不善,导致他们面临诸多困难和不公平待遇。
3. 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外来人口数量增加,使得劳动力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这不仅给本地居民就业带来了压力,也使得外来人口就业更加困难。
缺乏公平的就业机会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外来人口面临着更大的就业难题。
二、劳动力市场外来人口管理问题劳动力市场外来人口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 就业权益保障不足外来人口在城市中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他们的就业权益保障却相对薄弱。
一些用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违法解雇等问题,给外来人口的合法权益带来损害。
2. 社会保障缺失由于户籍限制等原因,外来人口往往无法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这不仅影响外来人口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3. 就业信息不对称外来人口在寻找工作时难以获得准确和全面的就业信息。
缺乏信息渠道、就业机构的指导以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推动,使得外来人口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
三、劳动力市场外来人口管理对策针对劳动力市场外来人口管理中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对策,以确保外来人口合法权益的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运行。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范文一、人员招募与登记1.为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经济单位应按照相关政策和规定,通过正规途径在人才市场招聘外来务工人员,确保招聘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2.招募外来务工人员时,经济单位应要求其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居住地址、工作经历等相关资料,并进行详细记录和登记。
3.经济单位应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
4.招募外来务工人员时,经济单位应告知其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信息,并明确劳动保障政策和制度。
二、人员培训与指导1.经济单位应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不同职业特点和技能需求,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
2.培训过程中,经济单位应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3.经济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人员管理与福利保障1.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工资待遇、休假制度等,经济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保障其合法权益。
2.经济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确保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与本地员工同等的待遇和福利。
3.经济单位应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相关手续,确保其享受社会保障政策和福利。
4.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情况,经济单位应定期进行关怀和调查,做好心理援助和协助工作。
四、人员评估与晋升1.经济单位应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和考核,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晋升和发展的依据。
2.经济单位应建立公正、公平的晋升机制,广泛听取外来务工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3.经济单位应及时向外来务工人员反馈评估结果,并帮助他们分析评估结果,提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五、人员退出与离职1.外来务工人员如有离职意向,应提前向经济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按照劳动合同和相关规定履行离职手续。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内从事非本地户籍人员(以下简称“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
第三条外来务工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外来务工人员享有平等就业、合法权益、社会保障的权利,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共秩序。
外来务工人员应当以自己的劳动能力为基础,努力融入社区,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四条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组织和领导,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和就业指导,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和法律援助,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教育支持。
第二章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第五条外来务工人员的登记外来务工人员应当按规定向当地社区进行登记备案,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个人信息。
地方社区应当及时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登记备案的服务,并建立与各级政府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
第六条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居住环境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规定,确保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
第七条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劳动监督和检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对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的行为,要严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章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第八条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外来务工人员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地方政府应当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对非法劳务中介机构的行为,要依法取缔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九条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与本地劳动者相同的社会保险待遇。
对未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用人单位,要依法处罚并补缴相应费用。
外来人员就业管理
外来人员就业管理外来人员就业管理是一个涉及人民生活的重要领域,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
外来人员就业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外来人员的就业,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维护社会秩序。
本文将从外来人员就业管理的背景、现状和问题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阐述,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考。
一、外来人员就业管理的背景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外来人员的到来不仅对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还丰富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然而,由于城市人口流动的特点,外来人员就业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二、外来人员就业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1. 就业机会不平等: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人才需求和供给的不匹配,外来人员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就业机会不平等的问题。
很多外来人员只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收入的劳动力工作,难以发挥其潜力和才华。
2. 就业权益保障不充分:外来人员在就业过程中,往往缺乏稳定的合同和保障性措施,面临工资拖欠、劳动权益受侵害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外来人员的利益,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3. 社会融入问题:外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语言、文化、社会关系等问题,给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带来了困难。
缺乏社会融入可能导致外来人员在就业市场上的边缘化。
三、外来人员就业管理的解决方案1. 减少户籍限制:改革户籍制度,建立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就业机制,为外来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降低市民化的门槛,打破区域和户籍限制,增加外来人员在城市就业的机会。
2. 加强法律法规保护:完善就业法律法规,加强外来人员就业权益的保障。
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违法用工行为的打击,确保外来人员的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3. 加强职业培训与教育: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和教育机会,提高外来人员的技能水平,从而增加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外来人员的国情、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歧视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歧视现状及对策研究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外来务工人员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却越来越引人关注。
一些不法用人单位和个人,甚至社会上一些人的歧视,让外来务工人员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待遇,影响他们的人身权利和道德尊严。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歧视问题既是社会的病疮,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本文将从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的就业歧视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
外来务工人员通过自我努力,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并获得了某些城市居民和政府部门的理解和反响。
但是,在就业中,外来务工人员仍面临着重重的困难,比如工资低、利益被剥夺、无保障等。
首先,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在获得工作后过一段时间后即被人开除,或工资被窝藏,甚至遭到拖欠。
一些用人单位以外来务工人员为挣钱来源,却不履行应有的工资人情义务,很少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其次,在一些用人单位当中,外来务工人员受到了明显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由于缺乏完全的就业保障,外来务工人员远不能在城市中享有和当地人同等的待遇,而在其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也经常受到许多不尊重和不公平待遇的影响。
最后,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所掌握的技能低,所从事的行业不得人心,以及来自低发达地区,甚至是贫困家庭中,工作条件相对恶劣,获得社会公平机会的比例非常小。
二、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的就业歧视状况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的就业歧视状况存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
首先,外来务工人员工资问题。
由于来自贫困地区,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低,移民到城市找工作只有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才有可能被雇佣,这也导致他们的工资非常低。
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往往不足够支持家庭的正常生活。
其次,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全问题。
在用工单位中,一些顽固的用人单位还是存在歧视的现象。
外来务工人员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外来务工人员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外来务工人员是指在城市等地工作、生活的非本地籍人员,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如下:
问题:
1. 就业难: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因受限于户籍制度,无法在城市正式就业,只能从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
2. 住房问题: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多为租赁房屋,由于租金高涨和地缘原因,常常面临房屋安全和居住条件不佳的问题。
3. 教育问题:由于户籍限制,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难以在本地接受学历良好的教育,导致家庭教育的负担加重。
4. 社会保障不完善: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医疗、失业和养老等方面。
对策建议:
1. 落户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落户制度,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 扶持住房保障:加大房屋租赁补贴,鼓励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3. 教育公平:通过公平公正的教育制度,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待遇,同时加大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扶持力度。
4. 社会保障完善:设立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基金,对其进行社会保障补贴,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总的来说,外来务工人员的存在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民间机构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助力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2024年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为了维护本工程的治安秩序,管理好外来务工人员,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制定该管理制度。
一、凡常住户口不在本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来本地参加工作,必须“三证”齐全(身份证、劳务证、计生证),并同时上缴一寸免冠照片____张(暂住证、劳务证、工作证、)。
二、在三日内上报当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劳动部门办理《劳务证》,工程安保部门办理《工作证》。
三、务工人员必须随时携带三证,不得转借、涂改,上下班必须按规定佩戴好《工作证》,以便出入生活区四、三证如有遗失,必须在于____小时内上报安保部门,并说明原因,经查明后补办。
五、《暂住证》期满需留住的,应在期满前____日内上报安保办公室,以便统一向当地派出所办理延长手续,期满离开时,应缴销《暂住证》。
六、外来务工人员必须服从安保、后勤部门的统一安排,在指定的房间、床铺居住,积极参加安保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学习,和有关教育培训活动,严格遵守本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规定。
七、外地来本市探亲、访友人员,除安保部门统一登记外,暂住或预期暂住____日以上者,必须当日上报安保部门,并缴____张一寸照片,____日内报当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
2024年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二)引言外来务工人员是指从本地区或国家外来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从事临时性和短期性劳动工作的人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快速增长,对于各行各业的劳动力供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管理和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外来务工人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2024年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的相关问题。
一、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地位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地位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权益保护,是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的核心问题。
在2024年的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中,应明确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地位为合法劳动力,并确保他们享有平等待遇的权利和义务。
外来工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外来工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外来工作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
外来工作人员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科学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外来工力量,不仅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也是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为此,制定外来工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外来工的工作环境和权益保护,势在必行。
二、管理目标外来工使用管理制度的管理目标是确保外来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三、管理原则外来工使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平等原则:外来工作人员在接受招用、劳动报酬、职业发展等方面享有与本地员工同等的权益和待遇;2. 法律原则:使用外来工的企事业单位应遵守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外来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3. 人文关怀原则:关心外来工作人员的生活状况和困难,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保障;4. 信息公开原则:及时向外来工作人员公示相关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保证信息透明化;5. 动态管理原则:根据外来工作人员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
四、外来工使用管理制度内容1. 招用和录用1.1 外来工招用的程序和条件;1.2 外来工招聘广告的范围和内容;1.3 外来工录用的程序和要求。
2. 工资和福利2.1 外来工作人员的工资支付和调整规定;2.2 外来工作人员的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险规定;2.3 外来工作人员的奖励和福利待遇规定。
3. 工作环境和安全3.1 外来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和设施条件;3.2 外来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培训;3.3 外来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评估和管理制度。
4. 培训和职业发展4.1 外来工作人员的入职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4.2 外来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制;4.3 外来工作人员的岗位调动和转岗安排。
5. 劳动关系和纠纷处理5.1 外来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和执行;5.2 外来工作人员的劳动纠纷处理机制和程序;5.3 外来工作人员的劳动保障和维权机制。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1. 引言外来务工人员是指从农村地区来到城市从事劳动工作的人员,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矛盾,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2. 目标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规范、透明、公正的管理体系,确保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得到保障,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3. 管理原则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 - 平等原则:外来务工人员在享受权益和履行义务时应与本地员工享有同等的待遇和权利。
- 公正原则:外来务工人员在受到处罚或纠纷解决时应依法依规进行,保护其合法权益。
- 保护原则:外来务工人员的隐私和人身安全应得到保护,禁止侵犯其人身权益。
- 公开透明原则: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信息应公开透明,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知情权。
4. 管理内容4.1. 外来务工人员的登记管理•进入城市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应按规定进行登记。
登记信息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
•外来务工人员登记应在一定时限内完成,未登记或超时未登记者将被处以相应的处罚。
•登记信息应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条件•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条件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并保障其基本权益,包括工资支付、劳动保险、休假制度等。
•用人单位应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4.3. 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应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享受与本地员工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社会保障范围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4.4. 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应享受与本地子女相同的就学权利,教育资源应公平分配。
•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4.5. 外来务工人员的纠纷调解•对于外来务工人员与雇主之间的劳动纠纷,应及时调解解决,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管理)论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现状与管理论我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中存于的问题及如何管理摘要: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壹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营造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氛围,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体系,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基础,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现状;问题;管理外来务工人员通常指的是外地来本地城市打工的人员,和民工含义相近。
壹般泛指建筑行业,搬运行业等等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为主的从业人员。
有壹定的歧视成分于里面。
现阶段,中国的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总数有上亿人,他们是中国工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壹个特殊群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壹支重要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见到,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内地农村,文化素质不高,流动性大,又居无定所,生活和工作没有相对稳定的保障,于就业、工资待遇、子女上学、医疗救治等方面存于许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难度大,权益受侵害维权难,已经对城市文明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个群体,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对促进经济的进壹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现状我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壹个重要海滨城市。
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且明确我市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我市是中国六个经济特区之壹,我市陆地面积有1701平方千米,人口156.02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
随着国家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横琴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港珠澳大桥的拟建,我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带动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陆续涌进我市,全市外来人口总量也随之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其中绝大部分外来的务工人员均是从事壹线产业,外来人口已成为我市现代化建设中壹支必不可少的队伍,为我市经济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壹)从年龄结构上见外来人口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我市外来人口主要以搬运、企业做工等劳力活为主,通过打工取得报酬,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市141.43万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6.26%,15-64岁人口为110.61万人,占78.21%,65岁之上人口7.83万人,占5.53%。
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1.12个百分点,65岁之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61个百分点。
我市是个新兴的移民城市,五普前0-14岁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占常住人口比重达到20%之上,和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
随着城市逐渐扩大,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加强,0-14岁人口所占比重于逐步下降。
由“四普”时期的23.97%,下降到“五普”的17.31%,再下降到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16.26%。
和全省相比,我市于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显著特征是俩头小,中间大。
俩头小:壹是少儿人口比重较轻,比全省平均水平(21.32%)低5.6个百分点;二是老年人口比重小,比全省平均水平(7.41%)低1.88个百分点。
我市是年轻的移民城市,大量流入我市的外来人口属于青壮年劳动力,因此导致我市劳动年龄人口几乎占常住人口的八成。
(二)从受教育情况上见外来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之上,下同)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9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24%,高中文化程度人口31.37万人,占22.18%,初中文化程度人口49.62万人,占35.09%,小学文化程度人口31.59万人,占22.34%。
和“五普”相比,每十万人拥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变化最大的是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7502人上升到11244人,增加了3742人。
其余文化程度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幅没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快。
这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来人口的就业方向只能于文化和技能要求不高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三)从就业情况上见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下降,劳动就业率下降。
全市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经济活动人口/16岁及之上人口)为71.87%,劳动就业率(就业人数/16岁及之上人口)为66.83%,分别比“五普”下降6.9和3.17个百分点。
这说明,随着本地就业人数增加和外来劳动力流入,我市劳动力资源利用率有所下降,导致经济活动人口大量增加,虽然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但随着特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素质于某些方面未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于校大学生人数增加,使就业率下降。
(四)从失业情况上见我市失业率为7.01%。
男性失业人口高于女性。
失业人口中,男性失业人口占54.26%,女性失业人口占45.74%。
其中16-39岁的失业人口占73.45%。
失业人口以文化素质低者居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56.7%,大学之上文化程度仅占9.86%。
年轻失业人口比例较高,原因是当今年轻人对职业比较挑剔,工作太苦太累工资又不高的,宁愿不干,于家当“啃老族”;文化程度低者就业相对困难。
二、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存于问题的主要导致原因(壹)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随着社会发展,使具有强烈的谋求财富和成功欲望的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人、财、物的大量流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尽量减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又为外来务工人员流入城市创造了条件。
此外城市建设中大量的脏、苦、累的工作,城市人口不愿意做,也大多为外来劳动力承担起来。
从而使人口流动特别是大量来自农村或内地人口流向沿海发达城市成为了壹种社会现象。
(二)法律意识淡薄人员的流动多是落后地区的人口流入发达地区,而落后地区的人口相对发达地区人口来说,其受教育程度、综合素质较低,从而于为满足个人生存需要寻找生存空间的租房、求职就业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只能聚居于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差的城乡结合部,子女入学、入托也要受到“不公正”待遇,得不到解决。
同时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当经济上处于较低阶层的外来务工人员受到物欲诱惑和刺激时,发财致富心切,心理易出现失衡,当壹部分人的欲望通过正常途径又得不到满足时,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管理工作滞后壹是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上立法滞后,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疏导、服务、教育等社会配套机制不完善,宏观上没有形成总体的把握和控制,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处于半盲目无序状态;二是微观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机制不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管理方法、措施滞后,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工作没有完全纳入基层政权组织中来,措施不力,管理力量薄弱,用工、租房等关键环节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外来务工人员于城市落脚、谋生容易,使得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无序大幅增加;三是各管理部门之间各自政,缺乏统壹协调和沟通,各类资料信息、人员力量不能共享,重复劳动造成了大量时间、人员、精力的浪费,使原本就薄弱的管理力量于现实管理中更加力不从心,现有措施难以落实,管理失控;四是从管理部门自身工作见,也仍存于壹些薄弱环节。
只重视管理而忽视保护、服务,使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激化了矛盾,形成了新的不稳定现象。
(四)教育、培训工作薄弱。
外来务工人员相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是弱势群体,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本来就受教育程度低,壹部分人法制观念差,道德水准不高,需要不断加强素质、法制教育。
目前,我们各级管理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法制、道德教育工作没有跟上,外来务工人员生存和发展的壹些基本权利长期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认识和实践等多方面的原因,党群组织于联系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团结外来务工人员方面做的工作仍不多,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是当前党群工作的薄弱环节。
三、如何加强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是壹项系统工程,不单单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的工作,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均有责任做好工作,外来务工人员也要积极参和其中。
为使外来务工人员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笔者认为,应以狠抓基层基础工作为着力点,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壹)以人为本,积极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营造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氛围充分认识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的双重影响。
壹方面,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权、利益分配权、教育权等要予以尊重和维护。
另壹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外来务工人员中存于的问题以及加强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全面地见待外来务工人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矛盾,促进我市的文明建设。
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呼声。
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却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反而受歧视,成了城市生活中缺少关爱、权益经常受侵害的弱势群体。
这本身是壹种社会不公平现象,也必然会延滞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首先要从思想舆论上把外来务工人员真正纳入城市生活中来。
要营造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和谐氛围,发挥新闻舆论的宣传导向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外来务工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明确他们的重要性、社会地位和作用。
要表彰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于人格上尊重外来务工人员,于生活上关心外来务工人员,于道义上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对克扣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歧视外来务工人员等现象予以曝光和抨击。
要改变对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的现象。
消除部分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视心理,营造城市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和谐生活的舆论环境,形成全社会尊重外来务工人员、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
(二)提高资源管理配置,健全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体系政府是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和权益保护的主体。
政府应逐步把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围。
首先,设立相应的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和服务机构,具体指导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和提供社会服务等,统筹考虑较长期于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做好和外来务工人员流出地的沟通和协调,做到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协调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其次,政府有责任组织和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社会和企事业事务管理,安排外来务工人员代表进入党代会、人代会以及企业职代会、会员代表大会,建立起他们反映意愿的渠道。
第三,组建外来务工人员工会或支持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
工会组织应把外来务工人员最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围绕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待遇、劳动安全等问题,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于和侵权者进行较量时,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申诉和要求,工会要积极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工会组织应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依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