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二)教案及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
最新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公开课教学设计6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集合思想的渗透;等量代换思想的渗透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在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的“分类”,实际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启蒙。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
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三上“测量”单元中的“生活中的数学”一课中介绍的“曹冲称象”等都等量代换的思想在生
活中的原型。
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第一借助熟悉的题材,问题引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注重直观。
例题
和练习中都是利用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单元教学重、难点:
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
小溪塔二小导学案
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
小溪塔二小导学案
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新课标
搭配教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生:师:在你去旅游之前,你是不是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生: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假期里喜欢旅游,也喜爱漂亮,可是,在每次出去之前老师都会遇到一件麻烦事,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选来选去,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愿意帮帮我么?生:师:为了方便你们的选择,我把衣服都展示在了大屏幕上,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 (2)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单元。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并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并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剪刀、飞机、对称的花朵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如正方形、矩形、圆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5. 生活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衣服、桌子、建筑物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轴对称图形可以找到一条直线,将图形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完全相同或镜像对称七、作业设计1. 请找出课本中的轴对称图形,并标出对称轴。
答案:课本中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矩形、圆等,对称轴分别为中心对称轴、中心对称轴、直径。
2. 请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有衣服、桌子、建筑物等,它们的特点是可以找到一条直线,将图形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完全相同或镜像对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于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仍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的性质、对称轴的数量等。
三年级数学下数学广角(二)教案 教学设计
往第二个天平右边加1千克砝码,左边托盘得加入4个苹果;所以往右边托盘加入3个1千克砝码,左边托盘得加入4×3=12个苹果天平才能平衡。这时,4千克的砝码和16个苹果同重,而4个1千克的砝码和1个西瓜同重,所以16个苹果和1个西瓜同重。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想: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4千克,等于就是原来的4倍了,为了使天平平衡,左右一样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4个苹果的4倍也就是16个苹果,用算式4×4=16(个),所以1个西瓜和16个苹果同样重。
教学反思:
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2.使学生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主题图。
教学过程
最佳解决方案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森林王国的熊妈妈生病了,小猴和小兔准备买东西去看望他。他们来到水果摊前,小猴对小兔说:“西瓜又大又甜,我们就买它吧。”于是他俩把西瓜放到天平上称了称,发现一个西瓜重4千克,小猴提了提:“哎呀,太沉了,我提不动。”小兔试了试:“我也不行。”正在他们俩不知怎么办时,售货员叔叔说:“西瓜和苹果都是1千克2元钱,你们可以把西瓜换成苹果,这样就一人一半了。”“对呀!叔叔的主意好。”他俩高兴地说:“一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假如每个苹果同样重,1个西瓜能换几个苹果?小朋友,你能帮
它们算一算吗?”
1.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2.师: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第一个图中看出,一个西瓜重4千克,从第2个图中看出4个苹果1千克,问
题是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2.老师演示:
在第二个天平上,4个苹果与1千克砝码一样重,如果在右边的托盘上再加一个1千克的砝码,那么应在左边托盘上加入几个苹果天平才能平衡?请小组讨论。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广角-搭配(二)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广角搭配(二)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简单的组合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组合的基本概念,学会用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组合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组合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组合的概念。
例如:“我有两个苹果,你有两个香蕉,我们交换一下,你有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组合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组合的定义,以及组合的计算方法。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意义,并学会如何进行组合计算。
3.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简单的组合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例如:“我有3个橘子,2个香蕉,如果我想要组合出5个水果,我应该怎么分配?”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组合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家三口去公园,爸爸有2件衬衫,妈妈有3条裙子,他们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的组合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例如:“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如果男生有10人,女生有15人,他们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原理。
2. 培养学生利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排列组合。
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的过程。
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不考虑顺序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掌握排列组合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排列组合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排列组合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 讲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排列和组合的区别。
(2)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排列组合的计算方法。
(3) 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排列组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排列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排列组合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全面了解学生对排列组合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排列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组合知识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实例探究排列组合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他们理解概念和运用知识至关重要。
人教小学的数学三年级的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3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教课方案 1教课目的:1、使学生经过着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摆列数,领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育学生初步的察看、剖析、推理能力,以及有次序地、全面地思虑问题的意识。
3、培育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记忆与人合作的优秀习惯。
教课要点: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摆列数,领会书写思想和方法。
教课难点: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摆列数,领会书写思想和方法。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本 101页内容2.你在预习中有哪些问题,请记录下来。
3.多媒体课件。
教课课时: 1课时教课流程:一、课前预习1、十位上是“ 3“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2、个位上是“ 1“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二、研究新知1、用 0、1、3、5 能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与伙伴合作达成,并思虑下边的问题。
(1)如何摆能保证不重不漏?(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如何摆的?(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了然又不重不漏?2、与你的伙伴谈谈你的想法。
3、学生报告:(1)依据必定的次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按数位摆: http://ww w.xkb1 .com生:十位假如是1,能够摆出10、13、15;生:十位假如是3,能够摆出30、31、35;生:十位假如是 5,能够摆出 50、51、53。
(3)依据必定的次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了然。
三、稳固练习1.用 0、2、4、6 能够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2. 把 5 块巧克力所有分给小丽、小明、小红,每人起码分1 块。
有多少种分法?四、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小组内议论说一说板书设计:摆列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广角2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数学广角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德育教学点: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数学广角—搭配(二)》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数学广角—搭配(二)》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搭配的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搭配的基本概念。
2. 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搭配的概念,掌握搭配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搭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图片、实物模型。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搭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搭配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搭配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搭配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搭配(二)》2. 教学内容:搭配的基本概念、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搭配的概念,掌握搭配的方法;运用搭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一些搭配的例子,并解释其搭配的原理。
2. 布置一些搭配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搭配的基本概念、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搭配问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搭配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搭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数学广角—搭配(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包括相同物品的搭配和不同物品的搭配。
我们将学习如何用图像和数字表示搭配情况,并解决一些实际的搭配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图像和数字表示搭配情况。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搭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搭配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如水果、衣物等,以及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物品的图片和名称。
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以供学生们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衣物等,并提问:“你们能将这些物品进行搭配吗?”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2. 讲解:接着,我会向学生们讲解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并用卡片展示不同物品的搭配情况。
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搭配的方法。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些卡片,尝试将卡片上的物品进行搭配。
我会鼓励学生们用图像和数字记录搭配情况。
5. 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学广角—搭配(二)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用图像和数字表示搭配情况解决实际的搭配问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衣物:上衣、裤子、鞋子答案:水果搭配:苹果 + 香蕉、苹果 + 橙子、香蕉 + 橙子衣物搭配:上衣 + 裤子、上衣 + 鞋子、裤子 + 鞋子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小华有4个苹果和3个香蕉,她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答案:小明的搭配方式:3 × 2 = 6种小华的搭配方式:4 × 3 = 12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搭配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了一对一对地进行搭配的方法。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理解搭配的方法,找出简单事件的规律。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初步的概括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利用图片或实物,探索并发现简单事件中的排列组合现象。
2.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件的规律。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独立完成搭配过程,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或实物。
2. 学具:学生自备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搭配现象。
2. 新课: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简单事件中的排列组合现象。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搭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用图片或实物进行搭配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搭配(二)》2.搭配方法:实物操作,观察发现搭配规律:简单事件的排列组合操作活动:分组进行,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独立完成,巩固知识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图片或实物进行搭配练习。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交流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如衣服、鞋子、手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搭配现象。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搭配问题吗?”“这些图片或实物有什么共同点?”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新课环节1. 分组操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搭配操作。
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如“每组要搭配出不同的组合”“每组要搭配出最多的组合”等,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搭配》(二)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搭配数字,以达到更有效的计算和理解。
一、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我们将学习第100页至101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包括数字的搭配方法,如何用不同的数字进行组合,以及如何通过搭配来提高计算的效率。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字搭配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字搭配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搭配方法来提高计算的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数字卡片和计算器。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他们的笔记本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副数字卡片,让学生们看到这些数字,并思考如何用这些数字进行搭配。
2. 讲解搭配方法:我讲解了数字搭配的方法,如何用不同的数字进行组合,以及如何通过搭配来提高计算的效率。
3. 例题讲解:我给出了一道例题,让学生们看我如何用数字搭配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目。
4. 随堂练习:我给了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他们所学的数字搭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数字搭配的公式和方法,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6. 作业设计:我给了学生们一些作业题,让他们在家里运用他们所学的数字搭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六、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1、2、3、4进行搭配,看看你能得出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答案:12、13、14、21、23、24、31、32、34、41、42、43。
2. 用数字1、2、3、4进行搭配,计算出它们的和,看看你能得出多少种不同的和。
答案:1+2=3、1+3=4、1+4=5、2+1=3、2+3=5、2+4=6、3+1=4、3+2=5、3+4=7、4+1=5、4+2=6、4+3=7。
《数学广角 搭配(二)》例3 (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搭配(二)》例3 (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素材分析:本例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掌握搭配的概念。
学生需了解什么是搭配,掌握搭配的方法和技巧,学习如何用搭配的方法解决问题等。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介绍什么是搭配,为什么要学习搭配。
2. 介绍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3. 对学生进行搭配实践操作。
4.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搭配,为什么要学习搭配。
2. 掌握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使用搭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2. 使用搭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如何使用搭配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
2. 问题教学法。
3. 讨论教学法。
4. 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通过直观展示水果搭配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搭配,以及搭配的意义和价值。
二、学习方法1. 搭配的方法:教师介绍搭配的方法,例如可以按颜色、品种、形状等因素进行搭配,让学生了解搭配的基本方法。
2. 搭配的技巧: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卡片要求学生进行搭配,引导学生掌握搭配的技巧和方法。
三、搭配实践操作1. 学生利用搭配的方法和技巧,按要求将卡片进行搭配。
2. 学生找到身边常见的例子,如水果、蔬菜、服装等进行搭配,强化学生的搭配能力。
四、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搭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搭配出一套合适的服装,如何选择搭配自己风格的饰品等。
五、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运用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六、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搭配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运用搭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的思考和尝试。
在操作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提高搭配能力。
《数学广角—搭配(二)》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广角—搭配(二)》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在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学广角—搭配(二)》的第一部分内容,即简单的排列与搭配。
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排列与搭配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排列与搭配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7页的例2和第108页的“做一做”,以及练习二十内的相关练习题。
例2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排列与搭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排列与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够运用排列与搭配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排列与搭配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排列与搭配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通过课件,我将向学生展示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排列与搭配的方法。
2. 练习题:我将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排列与搭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教材第107页的例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排列与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排列与搭配的方法,解决教材第108页的“做一做”中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练习二十: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内的相关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排列与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排列与搭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例2的题目和解答过程。
3. “做一做”的题目和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主要包括教材练习二十内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排列与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观察到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并掌握排列与搭配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数学广角》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教科书第10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3、4、5题)教学要求1.利用天平原理,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2.通过摆一摆,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如何建立相互间等量关系进行代换.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小方砖,三角形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明明和莎莎在一家自选水果超市门前看到一个又红又大的西瓜,他们做了些什么?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前半部分.2.为了说明西瓜有多重?他们想了这样办法,出现第一组天平,说明什么?第二组天平,又告诉我们什么信息?3.假设这里每个西瓜同样重,每个苹果同样重,第三组天平右边应放几个苹果天平才能平衡?二、学习新知1.第三组天平要平衡说明什么?2.通过西瓜与4个千克砝码,1个千克砝码与4个苹果同样重,如何认识一个西瓜与苹果之间的关系呢?小组讨论,看谁办法好?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学法尝试:我们组是这样想的:通过观察天平,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问题转化为4千克砝码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如果把第二组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即16个苹果,否则天平就不平衡.我们组直接推算:一个西瓜重4千克,4个苹果重1千克,16个苹果重4千克,问题就解决了.]4.交流与反馈.5.学生动手、验证,对于有困难学生,让他们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课件上动态演示.6.巩固运用.做第109页“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学法反思:在进行等量代换,寻找它们相互关系时,可以借助直观图来摆一摆,也可以直接推导,关键找出中间一个量与其他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三、课堂练习,加深理解练习二十四第4题.(1)让学生独立思考,说说你打算怎样比较鸡与鸭的重量?(2)如果不能直接比较,可以怎么办?小组讨论一下.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很实用的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通常几个事物之间联系,可能是认一个量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会运用.说说你的收获.五、课后作业练习二十四第3、5题.教练创新课后练习指导练习二十四第3题.此题如果学生抽象地想像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等学生用直观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以后,再尝试抽象地推导一下.练习二十四第4题.此题是等量代换思想的一种变式练习.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比较.练习二十四第5题.此题是比较抽象的等量代换练习,实际上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二种直观表示法.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十□+□,所以△等于180.第2小题,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十□)=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补充习题及解答1.(1)谁最重?谁最轻?(2)一头黑熊=()只天鹅.2.4个苹果换2个大梨,5个大梨换10根香蕉.20根香蕉可以换几个苹果?4*.○+○+△+△+△=41○+○+△+△+△+△+△=59○=()△=()[解答:2.20个苹果 3.10个苹果 4*.○=7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二)教案及练习题-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
课型新授使用教师
主备人王艳芹修改人仇付强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页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3、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1.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2.使学生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卡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森林王国的熊妈妈生病了,小猴和小兔准备买东西去看望他。
他们来到水果摊前,小猴对小兔说:“西瓜又大又甜,我们就买它吧。
”于是他俩把西瓜放到天平上称了称,发现一个西瓜重4千克,小猴提了提:“哎呀,太沉了,我提不动。
”小兔试了试:“我也不行。
”正在他们俩不知怎么办时,售货员叔叔说:“西瓜和苹果都是1千克2元钱,你们可以把西瓜换成苹果,这样就一人一半了。
”“对呀!叔叔的主意好。
”他俩高兴地说:“一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假如每个苹果同样重,1个西瓜能换几个苹果?小朋友,你能帮它们算一算吗?”
1.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2.师: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第一个图中看出,一个西瓜重4千克,从第2个图中看出4个苹果
千克,问题是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
(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2.老师演示:
在第二个天平上,4个苹果与1千克砝码一样重,如果在右边的托盘上再加一个1千克的砝码,那么应在左边托盘上加入几个苹果天平才能平衡?请小组讨论。
3.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确:
往第二个天平右边加1千克砝码,左边托盘得加入4个苹果;所以往右边托盘加入3个1千克砝码,左边托盘得加入4×3=12个苹果天平才能平衡。
这时,4千克的砝码和16个苹果同重,而4个1千克的砝码和1个西瓜同重,所以16个苹果和1个西瓜同重。
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想: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4千克,等于就是原来的4倍了,为了使天平平衡,左右一样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4个苹果的4倍也就是16个苹果,用算式4×4=16(个),所以1个西瓜和16个苹果同样重。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教材第109页的“做一做”。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小动物们在玩跷跷板,当跷跷板左右两边平衡了,说明了什么呢?
(2)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每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2只羊等于1头猪。
4头猪等于1头牛。
2头牛等于几只羊?
(3)2头牛等于几只羊?应怎样思考,自己想一想,再交流讨论。
(4)师引导学生分析:2只羊和1头猪同重,所以2×4只羊和1×4头猪同重,而4头猪和1头牛同重,所以2×4只羊和1头牛同重,从而得出2×4×2=16只羊和2头牛同重。
2.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
(1)先读题,说明图的意思。
学生汇报:2只鸭和1只鹅一样重,2只鹅比4只鸡重,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
(2)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汇报:因为2只鸭和1只鹅一样重,所以4只鸭和2只鹅一样重;而2只鹅比4只鸡重,所以4只鸭比4只鸡重,也就是说1只鸭比1只鸡重。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二十四的3和5题。
2.小明的爸爸手里有5张海洋馆的成人票,他想把它换成学生票让小明和他的同学去,1张成人票可以换3张学生票,小明的爸爸能给他换几张学生票?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二)
1个西瓜的重量是4千克,4个苹果的重量是1千克。
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重量相等?
列式:4×4=16(个)
答:1个西瓜和16个苹果重量相等。
作业设计
基础:
一花店8月13日进的鲜花有牡丹花、月季花、菊花、马蹄莲。
8月20日进的鲜花包括8月13日进的所有鲜花,此外还有樱花、紫罗兰、百合花、请你帮老板算一算,这亮天进了几种花》综合:新课标第一网
下面是四年级1班数学计算和语文朗诵比赛得奖情况;
朗诵的有:李洪、刘明、陈春、王小东、张力、陈小学。
计算的有;鲁立、刘明、于娜、王小东、朱海、陈小雪。
周润
朗松得奖的有:
计算得奖的有:
计算和朗诵都得奖的有:
拓展提升:
秋季运动会上,光明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站成方阵做集体操表演,小军站在从右数是第16排,从左数是第14排的位置,你知道这个方阵站多少排学生吗?你能知道方阵的总人数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