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射线检测的原理及过程
x-ray检测原理
x-ray检测原理
X-ray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X射线
的穿透性和吸收性来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成像。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较短,能量较高。
当X射线通过物体时,较低
密度的部分会使X射线透过,而较高密度的部分会吸收部分
或全部X射线。
在X-ray检测中,首先需要产生X射线。
这一过程通常通过X 射线发生器实现,其中一个电极(阴极)发射电子,这些电子经过加速形成高速电流并击中另一个电极(阳极),产生了高能的X射线。
接下来,产生的X射线通过被检测物体。
被检测物体通常放
置在X-ray检测设备的台面上,而检测设备由一个探测器组成。
探测器接收通过物体的X射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电信号被送入一个电子计算机系统,该系统通过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算法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
这样,检测人员就能够通过X-ray图像来观察物体的内部结构和任何可能的缺陷,如裂纹、孔洞、异物等。
X-ray检测的原理基于X射线的不同被吸收情况,通过检测物
体的密度差异来检测其中的缺陷。
较低密度的部分,如空气或孔洞,会使X射线透过,而较高密度的部分,如金属或石头,会吸收X射线。
这种不同的吸收情况在X-ray图像中体现为不同的亮度。
总之,X-ray检测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和吸收性原理来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成像,以便检测和分析其中的内部结构和缺陷。
这种无损检测方法在医学、工业、安全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射线检测》课件
Part Six
课件使用说明
打开方式
双击课件文件,选 择打开方式为 PowerPoint
在PowerPoint中 打开课件文件
课件文件打开后, 点击播放按钮开始 播放
课件播放过程中, 可以通过鼠标或键 盘控制播放进度
播放设置
选择播放模式:全屏或 窗口模式
设置播放时间:自动播 放或手动播放
设置播放音量:调整音 量大小
字体选择: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如Arial、 Times New Roman等
字号大小:根据内容重要性和阅读距离选 择合适的字号,如标题使用大号字体,正 文使用中等字号
行距和段间距: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段间距,以 提高阅读舒适度
对齐方式:使用左对齐、右对齐或居中对齐, 使文本整齐有序
色彩搭配:使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如黑 底白字或白底黑字,以提高文本的可读性
动画类型:包括进入、退出、 强调、路径等
动画顺序:合理安排动画出 现的顺序
动画与内容结合:动画要与 内容紧密结合,避免过于花
哨
音视频素材选择
选择与主题相关的 素材,如射线检测 相关的视频、音频 等
素材质量要高,清 晰度、音质等要符 合要求
素材长度要适中, 不宜过长或过短
素材内容要有趣, 能够吸引观众注意 力
课件中包含了射 线检测的实验操 作步骤和注意事 项
课件中提供了射 线检测的常见问 题和解答
注意事项
确保课件在播放过程中不会出现卡顿或闪退现象 课件中的图片和文字应清晰可见,避免模糊或难以辨认的情况 课件中的动画和音效应适当使用,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观众注意力分散 课件中的内容应与实际检测操作相符合,避免误导观众
图文结合:适当添加图表、图片等元素,使课 件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X射线检测原理
X射线检测原理在伦琴发现X-Ray后不久,他就认识到X-Ray可以用于材料检测。
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小(微)焦点X射线X-Ray才开始被用于工业领域。
由于当时电子产品的微小化以及对元部件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人们极其关注在微米范围内的材料缺陷分析。
如今微米焦点X-Ray检测已广泛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并且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将在更广泛的工业领域中被使用。
1.1基本原理在X-Ray检测的过程中,X-Ray穿过待检样品,然后在图像探测器(现在大多使用X-Ray图像增强器)上形成一个放大的X光图。
该图像的质量主要由分辨率及对比度决定。
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清晰度)决定于X射线源焦斑的大小、X光路的几何放大率和探测器像素大小。
微焦点X光管的焦斑可小到几个微米。
X光路的几何放大率可达到10~2500倍,探测器像素可小到几十微米。
成像系统的对比度决定于图像探测器的探测效率、电子学系统的信噪比和合适的X射线能量。
目前一般的X射线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好于1%的对比度。
1.2x射线管在简单的X射线管中,电子从热阴极中出来,通过一个电场,向阳极加速。
在撞到阳极时停止,同时释放出X射线。
碰撞区域的大小就是X射线源的大小,它以毫米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得到很不清晰的画面。
通过微焦点X射线管的使用,就能改变这种状况。
电子通过阳极上的一个小孔进入磁电子透镜,该透镜中的磁场力使电子束聚焦在阴极靶上一个直径只有几微米~几十微米的焦点上。
通过这种方式X射线源变得很小,在高放大率的情况下能得到分辨率在微米范围内的清晰图像。
1.3x射线探测器胶片许多年来,科学家们努力创造一个可重复使用的图像版本以代替胶片。
对于大多数临界医学和工业应用,这些努力直到出现了数字图像技术,提供了可行的选择之前,对于基于胶片的检测,很少获得成功。
50年来,胶片射线检验作为主要的质量保证工具,提供了制造的零配件内部的质量信息。
不幸的是,胶片是一个昂贵的工具,因为图像的载体-胶片是一种银基技术,仅仅使用一次。
射线检测原理
射线检测原理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会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因吸收和散射而使其强度减弱。
强度衰减程度取决于物体的衰减系数和射线在物体中穿越的厚度。
如果被透照物体的局部存在缺陷,且构成缺陷的物体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周围产生差异。
把胶片放在适当位置使其在透过射线的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
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于射线曝光量,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射线强度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就会出现黑度差异。
底片上相邻区域的黑度差定义为“对比度”。
把底片放在观片灯光屏上借助透过光线观察,可以看到由对比度构成的不同形状的影像,评片人员据此判断缺陷情况并评价试件质量。
射线检测主要优点是:它能得到物体内部状况的二维图像,根据这一图像可以直观地分析物体内部的缺陷和组织结构。
物体二维图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X射线穿过物体后强度的衰减。
但在底片上所呈现的图像与物体内部的实际结构并非完全相同。
由于焦点、焦距和缺陷位置等因素的影像在底片上产生的投影图像,有可能放大、畸变、影像重叠等情况。
因此要从图像上客观地分析出物体内部的真实情况必须了解其原理。
强度衰减成像原理X射线强度衰减公式I= I0 e-uT代入公示后可得I = I0 e-kρz3TΡ是物体的密度,Z是物体的原子序数,λ是入射X射线的波长,T使物体的厚度,k是系数。
X射线管的电压确定后,k和λ都是常熟,因此穿过物体后的射线强度I与T、Z等有关。
射线检测原理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会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因吸收和散射而使其强度减弱。
强度衰减程度取决于物体的衰减系数和射线在物体中穿越的厚度。
如果被透照物体的局部存在缺陷,且构成缺陷的物体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周围产生差异。
把胶片放在适当位置使其在透过射线的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
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于射线曝光量,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射线强度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就会出现黑度差异。
xrd测试原理及操作的基本流程
文章主题:xrd测试原理及操作的基本流程一、引言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X射线衍射(XRD)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可用于对晶体结构、物相分析和晶体质量的表征。
本文将深入探讨XRD测试的原理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以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XRD 分析的重要性和实验方法。
二、XRD测试原理1. 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X射线衍射是通过照射物质,观察衍射光的方向和强度来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
当入射X射线与晶体的原子排列相互作用时,会出现衍射现象,从而得到关于晶体结构的信息。
2. 布拉格方程布拉格方程是描述X射线衍射条件的基本方程。
它表示为:nλ=2dsinθ,其中n为衍射级别,λ为入射X射线的波长,d为晶格间距,θ为衍射角。
3. 结晶衍射图样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得的数据可以绘制成结晶衍射图样,从中可以读取出晶面间距、晶格常数等信息。
三、XRD测试操作基本流程1. 样品制备与加载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研磨成粉末,并压制成均匀的薄片或圆盘。
然后将样品加载到X射线衍射仪的样品台上。
2. 仪器参数设置在进行XRD测试前,需要设置仪器的参数,包括X射线波长、入射角范围、扫描速度等。
3. 开始测试启动X射线衍射仪,开始进行测试。
X射线穿过样品,与晶体发生相互作用,产生衍射光,再由探测器接收并记录下来。
4.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对从X射线衍射仪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解读,可以得到有关样品晶体结构、晶胞参数等重要信息。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X射线衍射技术的一种,XRD分析在材料研究和质量检测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XRD测试,不仅可以了解样品的晶体结构,还可以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相。
掌握XRD测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对于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全面了解了XRD测试的原理及操作的基本流程。
X射线衍射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质和结构。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对XRD分析有更深入、全面和灵活的认识。
x光探伤原理
x光探伤原理X光探伤原理概述:X光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它通过使用X射线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异物或结构问题。
本文将介绍X光探伤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包括X射线的产生、穿透和成像过程。
1. X射线的产生: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可以通过特定设备产生。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X射线发生机(如X射线管)中的电子,利用高电压加速电子并将其聚焦到金属阳极上。
当高能电子与阳极碰撞时,产生了X射线。
2. X射线的穿透: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性,能够穿透一些物质,如人体组织、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等。
不同密度和组织结构的物质会对X射线产生不同的吸收和散射效应。
密度较高的物质(如金属或石头)会吸收更多的X 射线,而密度较低的物质(如木材或塑料)则较少吸收。
这种差异在X光探伤中用于检测和识别不同物质的存在。
3. X射线的成像过程:在X光探伤中,探测器放置在待检测物体的背后,用于记录通过物体的X射线的强度变化。
当X射线通过物体时,被吸收或散射的射线会减弱探测器上的信号强度。
探测器将这些变化转换为电子信号,并通过图像处理和显示设备生成一幅影像。
4. 异常检测:通过分析X射线影像可以检测到物体内部的缺陷、异物或结构问题。
对于金属物体,缺陷如裂纹、气孔或夹杂物,以及构件连接处的焊缝等问题,都可以通过X光探伤进行非破坏性检测。
此外,X光探伤还可用于检测患者身体内部的异常情况,如骨折、肿瘤或器官问题。
结束语:X光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医疗领域。
它利用X射线的产生、穿透和成像原理,在不破坏物体的情况下,检测和识别物体内部的缺陷、异物或结构问题。
X光探伤技术的高分辨率和灵敏度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能够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保障工业产品和人体健康的安全。
射线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射线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射线物理特性的理解,掌握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安全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射线检测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射线检测基本原理(1)射线类型: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
(2)射线穿透能力:射线穿透能力与其能量、物质密度和厚度有关。
(3)射线衰减规律:射线在物质中传播时,其能量逐渐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射线衰减。
2. 射线检测设备(1)X射线源:X射线发生器、X射线管等。
(2)γ射线源:γ射线发生器、γ射线源棒等。
(3)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等。
(4)数据处理系统:射线检测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软件。
3. 射线检测操作方法(1)设备准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调整射线源能量、管电压等参数。
(2)样品准备:确保样品表面清洁,固定好样品。
(3)射线照射:调整探测器位置,进行射线照射。
(4)数据采集:记录探测器接收到的射线信号。
(5)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射线检测应用(1)材料性能检测:检测材料的密度、厚度、内部缺陷等。
(2)工件缺陷检测:检测工件表面和内部缺陷,如裂纹、孔洞等。
(3)安全检测:检测放射性物质泄漏、核设施安全等。
五、实训过程1. 实训前,了解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实训过程中,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调试、样品准备和射线照射。
3.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射线信号的变化,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实训结束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撰写实训报告。
六、实训结果1. 成功掌握了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了射线检测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 通过实训,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增强了安全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七、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射线实训,加深了对射线物理特性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射线检测的原理
射线检测的原理射线检测是利用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变化来确定物质的性质和结构的一种检测技术。
射线检测包括X射线检测和γ射线检测两种常见形式。
以下将从射线的产生、传播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详细介绍射线检测的原理。
一、射线的产生和传播X射线是通过X射线发生器产生,γ射线则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
无论是X射线还是γ射线,它们在空气和真空中都可以传播,并且表现出波动性和粒子性。
在空气和真空中,它们像电磁波一样传播,但在物质中会发生散射和吸收。
二、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1.透射:射线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发生散射的可能性小,射线能够穿过物质,这种现象称为射线的透射。
2.吸收: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在穿过物质的过程中被逐渐吸收。
射线的吸收与物质的密度有关,密度越高,吸收越大。
3.散射: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发生碰撞后改变方向,这种现象称为散射。
散射可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是射线碰撞后方向发生改变,但能量不发生改变;非弹性散射是射线碰撞后不仅方向改变,还失去或获得能量。
4.荧光:当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能量变化时,物质会发出辐射,这种辐射称为荧光辐射。
荧光辐射在物质中的原子的能级间跃迁过程中发生。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荧光辐射特征,因此可通过荧光辐射分析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5.效应: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产生多种效应,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正负电子对产生等。
这些效应也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三、射线检测的应用1.医学影像学:X射线和γ射线在医学影像学中广泛应用。
通过X射线片或CT扫描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和内部细节,用于诊断疾病。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射的γ射线来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状态。
2.工业无损检测:射线检测可以用于工业中的无损检测,例如检查金属部件中的缺陷、测量材料的厚度和密度、检测焊接接头质量等。
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便利地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和材质的均匀性。
3.考古学和文物保护:射线检测可以帮助考古学家探测古墓、古代建筑以及文物中的有用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射线的探伤原理
射线的探伤原理
射线的探伤原理是利用射线的穿透能力和吸收能力来检测材料或物体内部的缺陷或异物。
射线一般分为X射线和γ射线两种。
在射线探伤过程中,首先射线通过射线发生器产生,然后通过物体或材料进行穿透。
不同材料对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具有较高原子序数或较高密度的材料吸收射线的能力较强。
当射线通过材料时,其经过的部分射线被吸收,而未被吸收的射线将成像于感光体上。
感光体可以是X射线胶片、像面板或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
通过观察感光体上的成像图案,可以判断出材料内部的缺陷或异物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射线探伤常用的方法有射线成像、射线透照和射线闪烁法等。
其中,射线成像是将感光体与被检测物体保持一定距离,通过观察成像图案来判断缺陷。
射线透照是将感光体放置于被检测物体和射线源之间,根据透射射线的变化来分析缺陷。
射线闪烁法是利用探测器来测量射线的辐射量,并根据辐射量的变化来判断缺陷。
射线探伤具有实时性、非破坏性和对各种材料适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用于检测焊接缺陷、裂纹、异物等问题,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x射线探伤原理
x射线探伤原理
X射线探伤原理。
X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它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来检测材料
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X射线探伤原理主要包括X射线的产生、穿透和检测三个方面。
首先,X射线是通过X射线管产生的。
X射线管是一种能够产生X射线的设备,它由阴极和阳极组成,当阴极上加上高压电流时,阴极上的电子就会被加速到阳极上,当电子撞击到阳极时就会产生X射线。
这些X射线经过滤波器的过滤后,就
可以照射到被检测物体上。
其次,X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非常短,
能够穿透大部分物质。
当X射线照射到被检测物体上时,会穿透物体的表面,然
后被检测物体内部的不同材料吸收不同程度,形成透射图像。
最后,X射线的检测是通过X射线探伤仪器来实现的。
X射线探伤仪器主要由
X射线源、探测器和显示器组成。
X射线源产生X射线,照射到被检测物体上;
探测器接收透射的X射线,然后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显示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图像,通过图像来分析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总的来说,X射线探伤原理是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
异物,通过X射线管产生X射线,然后X射线穿透被检测物体,最后通过X射线
探伤仪器来实现检测。
这种无损检测方法在工业生产和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异物,为生产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超快x射线原理
超快X射线原理是基于超快激光技术和X射线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物质的动态过程和结构。
超快X射线实验原理基本步骤如下:
1.激光产生:使用超快激光器,通常是飞秒激光器,产生高能量、短脉冲宽度的激光光束。
2.激光分束:经过光学系统,将激光光束分为两支。
一支作为驱动光束,用于激发物质或产生探测信号;另一支作为参考光束,用于精确测量信号的时序。
3.激发/探测过程:驱动光束通过激发材料,如聚合物、晶体或金属,以激发电子或晶格模式的振动。
这一激发过程可以激发电荷转移、电子自旋翻转、光生载流子等。
4.X射线探测:激发后,物质发生结构或动态变化,产生X射线。
这些X射线以高速逃逸,通过探测器进行接收。
常用的X射线探测器包括X射线荧光屏、CCD 相机、像增强器等。
5.时序重建:通过参考光束测量,可以获得激发和探测信号的时序信息。
通过时序重建,可以确定激发和探测信号的时间差,从而确定物质结构或动态变化的时间尺度。
6.数据分析:将X射线探测到的信号与实验参数联系起来,进行数据分析和重构。
这可以实现对物质结构、材料性质或化学反应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超快X射线原理的研究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
通过在纳秒到飞秒时间尺度下观察物质性质的变化,可以揭示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和动态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物质的行为。
射线检测原理
射线检测原理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射线的穿透能力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射线检测原理主要包括射线的产生、穿透和检测三个方面。
首先,射线的产生是射线检测的基础。
常见的射线包括X射线和γ射线,它们都是高能量的电磁波,能够穿透物质并在感光材料上产生影像。
X射线是通过X射线管产生的,而γ射线则是由放射性核素自发放射产生的。
这两种射线都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无损检测中。
其次,射线的穿透是射线检测的关键。
当射线穿过被检测物体时,会发生吸收、散射和透射等现象。
其中,透射是指射线穿过物体并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影像的过程。
被检测物体的密度、厚度和成分都会影响射线的穿透能力,从而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
因此,在射线检测中需要根据被检测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射线源和检测参数,以获得清晰准确的检测结果。
最后,射线的检测是射线检测原理的核心。
通过感光材料记录射线透射的影像,然后对影像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判断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常见的感光材料包括X射线胶片和数字探测器,它们能够将射线透射的影像转化为可见的图像,便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射线检测的结果可以直观地显示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异物,为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总的来说,射线检测原理涉及射线的产生、穿透和检测三个方面,通过射线的穿透能力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射线检测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为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射线检测原理有所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射线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小径管透照技术
射线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小径管透照技术射线检测技术是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吸收和散射而使强度减弱,强度减弱的程度取决于物质的衰减系数和射线在物质中穿越厚度。
如果被检试件的局部存在缺陷,构成缺陷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那么缺陷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周围产生差异,把胶片放在适当位置使其在透过射线的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得到底片。
射线检测技术的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底片;可以获得缺陷的投影图像,缺陷定性定量比较准确,对体积型缺陷检出率很高,在对接接头的无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小径管(外径小于等于100mm的管子)对接接头焊缝质量检测,目前广泛采用射线检测技术进行检测,一般采用双壁双影倾斜椭圆成像或垂直透照重叠成像,当同时满足壁厚≤8mm和焊缝宽度≤Do/4时,应采用倾斜椭圆成像,当倾斜椭圆成像时开口宽度应控制在5-10mm。
不满足上述条件或倾斜椭圆成像有困难时可采用垂直透照重叠成像。
采用倾斜椭圆成像时,当T/Do≤0.12时,相隔90°透照2次,当T/Do>0.12时,相隔60°或120°透照3次,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应间隔120°或60°透照3次。
小径管射线检测因透照壁厚差较大,应适当的提高管电压,目的是减小厚度差较大的部分散射比,降低边蚀效应,随着管电压的提高,底片不同部位的黑度差将减小,获得更大的透照厚度宽容度。
所以,小径管射线检测宜采用“高电压,短时间”的透照工艺。
一般管电压需提高30-50KV,曝光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焦距在600-700mm。
倾斜椭圆成像应严格控制椭圆开口宽度,椭圆开口宽度过大,窄小的根部缺陷(未熔合、未焊透、裂纹等)有可能会漏检,或因影像畸变过大难于判断,降低焊缝中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
椭圆开口宽度过小,又会使源侧焊缝和胶片侧焊缝根部缺陷不易分开。
椭圆开口宽度可采用平移公式计算:Lo=(b+q)L1/L2Lo-平移距离(射线源焦点偏离焊缝中心平面距离) b -焊缝宽度 q-椭圆开口宽度 L1-焦点至工件表面的距离 L2-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
X射线衍射原理操作及结果分析-XRD全面介绍
思考题
1.简述X射线衍射分析的特点和应用; 2.简述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X射线衍射一般分为:
单晶X射线衍射 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
2. 实验仪器及实验操作
2.由阴极灯丝、阳极、聚 焦罩等组成,功率大部分在1~2千瓦。可拆 卸式X射线管又称旋转阳极靶,其功率比密闭 式大许多倍,一般为12~60千瓦。常用的X射 线靶材有W、Ag、Mo、Ni、Co、Fe、Cr、 Cu等。
晶面间距d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 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所以任何一种结晶物质 的衍射数据d和I/I1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而可以 根据它们来鉴别结晶物质的物相。
布拉格方程
此式的物理意义在于:规定了X射线在晶体内产生衍射 的必要条件,只有d、θ、λ同时满足布拉格方程时, 晶体才能产生衍射。
4
O2 (4e)
0.1488(2)
0.9779(1)
0.2382(7)
4
O3 (4e)
0.1709(8)
0.0469(9)
0.0437(1)
4
O4 (4e)
0.1613(1)
0.2622(8)
0.1834(1)
4
O5 (4e)
0.4294(5)
0.0872(5)
0.3307(7)
4
O6 (4e)
0.6965(8)
x, y, z (in units of lattice constants a = 8.6071(1)Å, b = 8.5931(8)Å, c = 12.0410(1)Å and β = 90.587(2)°) for carbon-coated Li3V2(PO4)3
射线检测实训报告指导书
一、前言射线检测实训是无损检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标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指导书旨在指导学生完成射线检测实训,提高实训效果。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
2. 掌握射线检测设备的操作技能。
3. 熟悉射线检测标准和评片方法。
4.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射线检测基本原理2. 射线检测方法3. 射线检测设备4. 射线检测标准5. 射线检测评片方法四、实训步骤1. 实训准备(1)了解实训内容,明确实训目的。
(2)熟悉实训场地、设备,检查设备状态。
(3)准备实训所需材料,如胶片、射线源、防护用品等。
2. 实训操作(1)射线检测基本原理:讲解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如射线穿透性、吸收性、散射性等。
(2)射线检测方法:讲解射线检测的基本方法,如透照法、荧光法、X射线探伤等。
(3)射线检测设备:讲解射线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X射线探伤机、γ射线探伤机等。
(4)射线检测标准:讲解射线检测标准的基本内容,如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等。
(5)射线检测评片方法:讲解射线检测评片的基本方法,如人工评片、计算机辅助评片等。
3. 实训总结(1)整理实训资料,包括实训记录、照片、数据等。
(2)分析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3)撰写实训报告。
五、实训报告撰写要求1. 报告格式: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撰写,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录等。
2. 正文内容:(1)实训目的:阐述实训目的和意义。
(2)实训内容:详细介绍实训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包括射线检测原理、方法、设备、标准、评片等。
(3)实训过程:详细描述实训步骤,包括实训准备、实训操作、实训总结等。
(4)实训结果:总结实训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5)实训心得:结合实训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射线检验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射线检验实训,使我对射线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设备以及应用范围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我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培养我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时间及地点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X射线检验实验室三、实训内容1. 射线检验基本原理(1)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射线的基本性质;(2)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3)射线在工业检测中的应用。
2. 射线检验设备(1)X射线探伤机;(2)γ射线探伤机;(3)中子射线探伤机;(4)射线检验辅助设备。
3. 射线检验方法(1)射线照相法;(2)数字射线检测法;(3)射线衍射法;(4)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法。
4. 射线检验操作(1)射线检验前的准备工作;(2)射线检验操作步骤;(3)射线检验后的数据处理。
5. 射线检验质量及控制(1)射线检验质量标准;(2)射线检验质量控制措施;(3)射线检验报告编制。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准备(1)熟悉射线检验基本原理、方法、设备等理论知识;(2)了解射线检验操作流程;(3)学习射线检验质量及控制措施。
2. 实训过程(1)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X射线探伤机的操作,掌握射线检验基本操作技能;(2)学习射线照相法、数字射线检测法等射线检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提高数据分析能力;(4)学习射线检验报告的编制,掌握报告撰写技巧。
3. 实训后期总结(1)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分析存在的问题;(2)撰写实训报告,对实训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五、实训成果1. 掌握射线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设备以及应用范围;2.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4.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和报告撰写技巧。
六、实训心得通过本次射线检验实训,我对射线检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我对射线检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x射线检测基本原理
x射线检测基本原理
X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它基于X射线的穿
透能力和被检测物质的吸收能力,通过对X射线的传播和吸
收情况进行分析来获得被检测物质的结构信息。
X射线是一种能量较高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当X 射线通过被检测物质时,会部分被吸收,而被吸收的量与被检测物质的密度和厚度有关。
因此,通过测量X射线的透射强
度变化可以获得被检测物质的密度和厚度信息。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包括发射源、样品和探测器三个部分。
发射源产生X射线,并将其束缚为一个射线束,照射到样品上。
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形式。
当X射线通过样品后,探测器会测量射线的透射强度。
探测器一般是一种能够测量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的设备。
常
见的探测器包括闪烁体探测器和电离室探测器。
闪烁体探测器通过闪烁效应将X射线转化为光信号并测量其强度,而电离
室探测器则利用X射线的电离效应来测量其能量和强度。
通过测量X射线的透射强度,可以获得被检测物质的吸收系
数或透射率。
吸收系数与被检测物质的密度和原子组成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吸收系数来得到被检测物质的密度和成分信息。
除了透射法,X射线检测还可以采用散射法进行检测。
散射是指X射线在被检测物质中发生偏转或改变方向的现象。
散射
的类型包括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通过测量散射X射线的强度和角度,可以得到被检测物质的结构信息。
总的来说,X射线检测通过测量X射线的透射或散射情况来获取被检测物质的结构、密度和成分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医学影像、工业质检和考古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射线检测的原理及过程一、实验目的1、掌握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了解射线检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了解射线检测缺陷等级的评定。
二、实验设备器材1、XXQ-2005携带式变频充气X射线探伤机本机由控制器和管头(X射线发生器)及电源电缆、连接电缆等组成(控制器面板和管头结构分别如图8-1、图8-2所示)。
控制器采用可控硅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的电压经LC滤波回路滤波后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该电压经可控硅变频回路斩成频率可变的单向脉冲,送至高压脉冲变压器作为管头的电源。
毫安稳定单元可以随X射线管灯丝电压的提高或降低改变单向脉冲的频率,以保证X射线管电流的稳定。
千伏调节单元可以连续调节管电压,以适用不同厚度材料的拍片要求。
数字计时器为预置数字电子式,可按不同要求选择曝光时间,计时准确,误差小,显示直观。
如果在曝光期间有保护单元动作,计时器将显示当前时间,不归零。
重新开机,可继续曝光至预置时间,因而可节省胶片。
当电源电压波动时,控制器本身能自动调节,自动稳定X射线管电压和管电流,以保证获得稳定的X射线束。
管电压和曝光时间均可预置,而管电流不能设置,为恒定的5毫安。
管头为组合式,X射线管、高压变压器(包括X射线管灯丝绕组)与绝缘气体一同封装在铝壳内。
管头一端装有风扇和散热器,为冷却之用。
绝缘气体为SF6,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
管头系完全防电击式,X射线管阳极接地,承受单向脉冲电压,设有温度保护装置,当管头温度达到规定值的±5℃时,温度继电器动作,切断高压,以确保机器安全。
管头的两端环可使其立放或横卧,在搬运及工作时可做把手用。
图8-1 控制器主面板及侧面板1.电源指示灯2.延时指示灯3.高压指示灯4.电流指示灯5.保险丝6.曝光计时器7.曝光时间设定拨码盘8.电源接头9.接地线接头10.控制线连接电缆接头11.电源开关12.高压关按钮13.曝光电压调节旋钮14.高压开按钮图8-2 管头结构示意图X射线管结构示意图1、把手2、风扇3、阳极体4、主体套1、玻璃管壳2、聚焦杯3、阴极灯丝5、X射线6、遮蔽铝7、阴极射线4、阳极罩5、窗口6、阳极靶8、高压变压器9、阴极体10、铝壳7、阳极体11、气压表12、控制线连接电缆接头2、其它辅助器材及耗材黑度计、射线胶片、金属箔增感屏、线型像质计、暗盒、铅字、屏蔽铅板、中心指示器、卷尺、钢印、观片灯℃ 黑度计用于检查射线底片的黑度,要求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 射线胶片用于显示和记录保存,底片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 金属箔增感屏用来增强胶片的感光效果,加快感光速度,减少透照时间,提高效率和底片质量。
℃ 线型像质计用来检查和确定底片影像质量,按标准选取。
℃ 暗盒用来放置胶片和增感屏。
℃ 铅字用于记录探伤范围、日期、透照工件编号和透照时的中心点。
℃ 屏蔽铅板用于防止透照时的背散射,提高底片质量。
℃ 中心指示器用于透照时,探伤机头与透照工件的对中。
℃ 钢印用于在透照工件上做记号。
℃ 观片灯在观察底片时使用。
3、实验设备主要参数℃ 最大穿透厚度(钢Q235):29 mm℃ 焦距:600 mm℃ 输入:电压 198~242 V 50 HZ 容量 1.8 KV A℃ 输出:管电压 100~200 KV 管电流 5 mA 波动 ±2%℃ X 射线管:焦点 1.5×1.5 mm 40°+5°℃ 控制器:尺寸 365×310×180 重量 14 kg℃ X 射线发生器:冷却方式 强风冷却绝缘方式 SF6气体绝缘工作压力 0.34 MPa ~0.45 MPa尺 寸 270×270×645 mm重 量 24 kg⑻工作环境温度、湿度:-30℃~+40℃ ≤85%⑼灵敏度:≤1.8 %⑽工作方式:间歇工作,不切断电源,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
三、 实验原理X 射线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射线照相法、透视法(荧光屏直接观察法)和工业X 射线电视法。
但是在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灵敏度较高的仍然是X 射线照相法。
图8-3为X 射线照相法检测原理图。
射线源1发出的射线3照射到工件5上,并透过工件照射到暗盒7中的胶片6上,使胶片感光。
当射线穿过工件后产生衰减,其衰减规律可用下式表示:J δ=J 0e -μδ式中:J δ——射线穿过厚度为δ的工件后的强度; J 0——射线到达工件表面的强度; e ——自然对数的底; μ——射线在工件材料中的衰减系数;δ——透照方向上的工件厚度。
若工件中无缺陷存在,则射线穿过工件后的强度均为J δ。
若工件中有一缺陷4存在,则由于射线在缺陷中的衰减与工件材料中的衰减不同因而透过缺陷部分的强度也不同,如图8-3中阴影部分。
其强度为J x ,则: J x =J 0e -[μ(δ-X )+μ1X ]图8-3 射线照相原理图1.射线源2.限制射线光阑3.射线4.缺陷5.工件6.底片7.暗盒8.屏蔽铅板9.射线穿透后的强度示意图式中:X——缺陷在透照方向上的尺寸;μ1——射线在缺陷中的衰减系数。
由于照射到底片上的射线强度Jδ与J x不同,经过在暗室对底片的处理后,缺陷部分就以与其它部位不同的黑度影像留在底片上,从而能够判别缺陷的存在以及缺陷的大小,这就是射线照相的基本原理。
四、典型透照方式1、平板工件透照方式平板工件射线照相检验的透照布置应采用图8-3所示的布置,这是射线照检验最基本的透照布置。
在这种透照布置中,射线源应位于被透照物体有效透照区的中心附近,中心射线束应尽量垂直指向有效透照区的中心。
像质计和其它的识别标记应放置在射线源侧、透照区的边缘,尽量避免对可能产生的缺陷的评定,具体放置如图8-4所示图8-4 像质计和标识放置示意图1.搭接或区段标识2.工件编号或探伤号3.焊缝4.焊缝编号或部位编号5.像质计6.日期7.透照中心标识8.透照工件厚度在进行透照时,底片暗盒应放置在透照工件的射线源的另一边,尽量靠近被透照工件,以减少几何不清晰度。
在胶片暗盒的后面放置铅板,以防背散射。
为了检查V型和X型坡口焊缝边缘附近及层间较小的未焊透和未熔合,除射线束对准焊缝中心透照外,还应再做两次射线束沿坡口两侧进行的透照,如图8-5:图8-5 不同坡口透照方式2、环焊缝透照方式(1) (2) (3)(4) (5) (6)图8-6 环焊缝透照方式环焊缝包括管件、筒件和容器等的圆周环行焊缝。
根据工件直径、壁厚大小的不同和结构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透照方式进行透照,具体方式如图8-6。
其中(1)、(2)、(3)为源在内透照方式,(4)、(5)、(6)为源在外透照方式。
五、基本透照参数射线照相检验的基本透照参数是:射线能量、焦距和曝光量。
1.射线能量的确定射线能量是透照时所采用的射线的能量,对于X射线以X射线管所施加的高压,即管电压表示。
它对射线照片的影像质量和灵敏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主要是因为随着射线能量的提高,射线的线衰减系数将减小,底片的固有不清晰度将增大,此外,散射线将增加,这将使得射线照相影像的对比度降低。
底片固有不清晰度增大将导致射线照相总的不清晰度增大,这不仅影响底片的影像质量,还将影响小缺陷的检验。
因此,推荐选取射线能量的原则是:在保证射线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条件下,选用较低的能量。
按照射线的衰减规律,不同能量的射线具有不同的穿透物体的能力,即入射射线强度相同、但能量不同的射线,在穿透同样厚度的物体后,透射射线的强度是不同的。
透射射线强度高的穿透力强,能量高的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因此,在透照厚度较大的工件时,应采用能量较高的射线,否则很难在适当的时间内得到足够的曝光量。
如果透照厚度较小的物体,采用较高能量的射线,尽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曝光量,但是将因为线衰减系数的降低、不清晰度增大等原因,而使底片影像质量降低。
所以,选取射线能量应与透照工件的材料和厚度相适应。
在实际的射线照相工作中,已经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对不同材料和厚度的工件所允许使用的最高管电压。
当然在具体确定射线能量时常常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情况,如一次透照厚度的变化范围、检验技术级别等,同时也要考虑透照的距离。
2.焦距的确定焦距是射线源与底片之间的距离,通常以F来表示。
确定焦距时必须考虑的是:1)所选取的焦距必须满足射线照相对几何不清晰度的规定;2)所选取的焦距应给出射线强度比较均匀的适当大小的透照区。
前者限定了焦距的最小值,后者指导如何确定实际使用的焦距值。
焦距直接关系到射线照相的几何不清晰度,并影响其它参数的确定,对射线照相灵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确定焦距时应同时考虑物体的透照厚度、射线源尺寸和限定的几何不清晰度。
国家标准对焦距的最小值有明确的规定,主要规定焦距的最小值与射线源焦点尺寸和透照厚度的关系,要求如下:A级技术f/d≥7.5T2/3B级技术f/d≥15T2/3在实际的工作中,采用诺模图来确定焦距的最小值。
但由于射线照相时还必须考虑有效透照区的大小,因此,实际选用的焦距往往大于确定的焦距最小值。
因为射线在空气中的强度衰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选用的焦距值也不能过大,否则将大大的增加曝光量。
3.曝光量的确定曝光量通常用E来表示。
本应该是透照时曝光时间与射线强度的乘积,但在实际的照相检验中都采用射线强度的相关量——管电流,来代替射线强度,因此,采用管电流与曝光时间的乘积来表示曝光量。
曝光量将直接影响底片的黑度和影像的颗粒度,因此,也就将影响底片可记录缺陷的最小尺寸。
当曝光量较小时,底片黑度的不均匀性较大,较难确定缺陷是否存在,如果把曝光量增大到一定程度,背景的不均匀性降低,缺陷影像对比度增大,缺陷影像就容易识别。
因此,只有曝光量达到一定的值时,才能保证小缺陷的可检验性。
标准对X 射线照相推荐了下面的曝光量值:1)对一般灵敏度技术曝光量应不小于15 mAmin;2)对较高灵敏度技术曝光量应不小于20 mAmin;3)对高灵敏度技术曝光量应不小于30 mAmin。
实际进行射线照相时确定透照参数经常是采用曝光曲线。
曝光曲线是在给定的透照工件材料、厚度、胶片、暗室处理技术、增感方式、焦距和射线照相质量要求等条件下,绘制的一组曲线。
给定的曝光曲线只适于在给定的条件下使用,如果使用条件与绘制的条件不一致,则必须对从曝光曲线得到的数据进行修正,或重新制作曝光曲线。
六、暗室处理技术1、暗室处理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暗室处理也是射线照相检测的重要基本技术环节,射线底片的质量不仅与透照过程有关,而且也取决于暗室的处理过程。
暗室处理的基本过程一般包括:显影、停显(或中间水洗)、定影、水洗、干燥这五个基本过程。
经过这些过程,使胶片潜在的图像成为固定下来的可见影像。
对于手工处理,推荐在显影之前增加浸水过程,即把待处理的胶片置于清水之中,使胶片表面都被水润湿,避免直接进行显影时,因为胶片表面局部附着小气泡或其它原因产生的显影液对胶片润湿的不均匀,从而导致显影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