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规划设计说明
南宁市“邕市亲水平台步行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南宁市“邕江亲水平台步行广场”规划设计说明前言邕江是广西首府南宁的“母亲河”,它的水涨水落孕育了南宁盆地。
在它纵贯千年的汩汩川流中见证了南宁的城市发展。
南宁市为了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构想,切实提高城市中心区环境景观的综合质量。
结合邕江防洪体系,完善城市滨水地区环境系统,从而开展“邕江亲水步行平台广场”的项目建设。
本项目期盼借助舒展的平台广场架构“人水相亲”的城市滨水环境,经由城市商业开发运作的统筹,将生态性的滨水游憩休闲整合纳入城市中心的商业、旅游的职能中,全面提升其城市景观质量。
南宁市的国际化城市建设,正是需要基于生活旅游概念的开发策划。
一、构景理念“踏歌起舞,大地飞歌”邕江绵延曲折的水面,逶迤向东,悠游任行却在不经意的转折间孕育了南宁这座城市。
伴随连绵的江水、壮乡的歌声飞扬。
大地上飘扬着灵动的音符。
美丽的江水、动听的民歌是“邕江亲水步行平台广场”的创作母题。
诗化的流水、歌符被凝炼成动感的岸堤、草坡、广场作为异质性城市景观的结构体契入城市中心区整体城市景观背景之中,在面向时代的层面上,文脉承袭的立场上重塑城市滨水景观的精神场所,构筑一个生态性城市滨水景观廊道。
二、景观特性“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南宁有“绿城明珠”的美誉,绿色是南宁城市的特征,蓝色是邕江江水的特质,城与水的共同生活、互为映衬,有绿树、红花、江水、行人,才有了城市景观的灵动与活跃。
1、生态城市景观廊道亲水平台广场的建设,将作为邕江沿岸生态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整个邕江沿岸生态构成了开放性的完整系统。
它将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景观廊道,在邕江水系的构架中,承担重要的生态性游憩功能。
2、滨水地区的亲水性强调邕江是平台广场建设的自然环境背景,对江水的亲近——亲水性这一景观特质应以临水的驳岸平台、充分近水的游廊活动来展现,使水作为游憩的一部分,真正融入邕江沿岸滨水景观中。
3、文化的地域特性南宁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首府,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性,民歌文化特性。
古街设计方案说明

古街设计方案说明古街设计方案说明八咏古街设计方案说明一、项目概况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后改名元畅楼。
位于金华市城区东南隅,坐北朝南。
面临委江,楼高数丈,屹立于石砌台基上,有石级百余。
登楼远眺,蓝天万里,白云朵朵,南山连屏,双溪婉蜒,尽收眼底。
现存建筑共四进。
第一进为主体建筑,重檐楼阁,歇山屋顶,翼角起翘,石砌台基。
此楼系南朝齐隆昌元年(494),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
南宋著名爱国女词人李清照避难金华时,登八咏楼写下的《题八咏楼》诗云:“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诗坛泰斗艾青曾亲笔题写“八咏楼”3字,为八咏楼增添了浓浓的诗韵色彩。
八咏楼自创建以来1500多年中,不仅与历代文人名士结下了亲缘,也与英雄人物有着密切关系。
唐代的严维,宋代的李清照、吕祖谦、谢翱,元代的赵盂颁等诗人、书法家都曾慕名前来登临题咏,留下不少绘景梯怜的诗文名篇。
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将领胡大海、明代抗日英雄戚继光、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等,都曾登上八咏楼检阅他们的部队。
还有明末兵部尚书朱大典,率兵与清军激战中,壮烈地牺牲在八咏楼,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迹。
周恩来同志1939年到金华视察时,也曾在八咏楼下的八咏滩头召开过近千人的群众大会,慷慨激昂地宣传团结抗战的方针。
因此,人咏楼不仅是个精致的古建筑物,而且它跟诗人的名篇、英雄的故事融合在一起,风流千古。
根据之前的规划,这条街主要经营木雕、玉器、书画陶艺、钱币古玩等文化产品,与古色古香的马头墙、迂回曲折的空中走廊等一道形成一个集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历史名楼。
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对车辆停放缺乏管理组织,停车混乱。
2.道路较窄,车辆通行不便。
3.缺少标志性提示物,从路面铺装到立面形象都缺乏特色,没有对中心商业步行街区域形成良好的界定。
4.原车行道与人行道路面均有破损。
5.缺少供行人休憩停留的空间与设施。
6.缺少垃圾箱等城市设施。
商业街设计说明

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则1.1 项目背景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建设用地紧邻新宁河,拥有绝佳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地型所处位置极佳,属于典型的主城开发核心片区。
地块一为不规则多边型,红线范围内南北最长约371米,东西最宽约356米。
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4320平方米。
规划建设为商业、住宅、市民广场等配套一体的新型住宅区。
地块为不规则条形,小区地块外用地你建地面积为33960平方米.湿地公园带、晨练步道、音乐广场、两条桥为一体的沿河景观带,长约2公里。
1.2 设计依据(1)四川省开江县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要求。
(2)用地红线图(3)甲方提供的该区域地形图及相关电子文件。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1.3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1.3.1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居的环境空间。
1.3.2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1.3.3 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服装店设计说明范文(通用5篇)

服装店设计说明范文(通用5篇)雅安滨河公园步行商业街位于雅安市沿江路,从大北街口至南正街口,全长约700米。
为改变沿江路商市萎缩、档次低、环境脏乱的现状,恢复人气,强化商机,滨河步行街的规划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完善设施,精益求精”的设计原则,注重城市文化的重塑与发展,改造城市环境,重整商业形态和商业氛围,发展旅游产业,实现通过环境整治给人们提供一个环境优雅、舒适、安全、高效的购物游憩的商业空间。
一、规划设计原则1.统一原则强调商业街的完整性与统一性,以风格统一的环境设计规范整条街道,并要求对这条街实施统一管理。
2.以人为本原则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创造轻松、舒适、独具特色的休闲购物环境。
3.文化原则为提升文化品味,配合步行街沿江茶廊、茶叶博物馆特色,把步行街分为六段,每段分别以“琴”“棋”“书”“画”“茶”“诗”为主题开展设计,以现代手法、现代材料和古典元素的有机结合,诠释了“精、美、特”山水园林城市和“川西明珠”城市的崭新形象。
4.简洁原则从整体风格到细部设计遵循现代、简洁、朴素淡雅的原则,避免过度刺激的灯光与广告营造商业气氛,要求透出大众街建筑环境自身的魅力。
二、详细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包括景观节点、道路交通、服务设施、景观设施、照明设施、店面装饰等内容。
1.景观节点根据步行街平面构成及空间形态,并配合“琴”“棋”“书”“画”“茶”“诗”主题选取六处主要景观点。
一是大北街与沿江路街口,该处为“琴”的主题,并为步行街的端口位置。
我们以中国古典乐器琵琶的平面形态为意境设计该处的平面位置,并在水景边放置四个主题的雕塑小品。
二是小北街口,该处以“棋”为主题作景观小品,三是八一路口,该处以“书”为主题作雕塑小品,四是文定街口,此处以“画”为主题作雕塑小品,五是茶叶博物馆,该处以“茶”为主题,取茶壶、茶碗等形态作雕塑小品并配以景观小景。
六是南正街口,此处以“诗”为主题,取古代竹简书的形态作雕塑小品,并在雕塑小品的周围布置音乐喷泉。
常德老西门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与设计说明书

常德老西门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与设计The Landscape Planning On Old Simon Streets historic District of Changde City1 项目背景1.1 用地概述老西门项目位于常德市城北片区武陵大道西段建设路以南、朝阳路以东、人民路以北,面积约 26.8 公顷,北侧为老城区居住用地及商业用地,西侧为物流及医疗卫生用地,东面为老城区步行街商业中心区,南侧为滨水商业区。
地块现状为平坦用地,容积率 4.0,绿地面积约 8 公顷,地块以老西门片区棚户区改造为契机,以追溯时代记忆为诉求点,引入复合性的规划设计理念,重建一个既传统又时尚的老西门,打造一个面向未来,充满城市发展活力,融合“棚改安置、旅游观光、绿色办公、现代商业、文化休闲、艺术体验、高端居住”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文化旅游街区”。
1.2 现状分析该规划地块场地内部地势高差较小,结合常德沅水大堤与地块形成的围垸地形完成,无名贵品种,或有保留价值的植被,该地气候属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热冬冷,气温高,雨季长,霜雪少,阴天多,湿度大。
基地内部有一农贸市场,位于基地北面的市场主入口宽度较为狭窄,门口任意停放各类车辆,对交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基地内部有少量的废弃厂房,因长期未维护外立面破坏不堪,该项目区无工业用地,但物流用地(车站)区域人口流动大。
1.3 项目概述项目占地约 26.8ha ,用地性质为文化商业用地,整体定位为销售型物业,业态组合由社区商业、 SOHO 及住宅式公寓组成,住宅采取简约的现代建筑风格,住宅由公寓与商务 SOHO,和街区商铺构成,结合地形,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形成协调的天际轮廓线。
本项目商业以满足自身业主及周边的日常生活消费为主,规划为外向型商业。
2 设计总论2.1 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书;(2)、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及标准;(3)、建设工程相关批准文件;(4)、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1](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2.2 基础资料(1)、规划设计图纸一份;(2)、设计范围详总平面图;(3)、建筑初步设计及相关材料。
西宁大十字地下商业街设计

西宁大十字地下商业街设计项目名称:西宁大十字地下商业街项目地点:青海.西宁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在内容与形式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是一个城市自然风貌、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集中体现。
商街总体设计结合城市文化与地方区域特征作出总体定位。
工程将围绕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和思路,开发利用城市空间,优化配置城市空间资源,扩张新商圈,形成新景观。
并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家,通过地下商业街人行交通的有机结合,创造丰富有序的购物、休闲商业资源,节约城市建设用地,结合地下工程建设,有效解决百姓过街和人车分流问题,创造便利、安全的交通环境。
本方案综合考虑了建筑材料/装修材料/设备的环保节能。
体现地方特色及区域性特点,我们在传统与新潮、科学与民俗、建筑与文化之间不断寻找交汇点,以丰富多样的材质、色彩、光线的交织营造一个优雅舒适的公共市政设施和购物环境。
包容古今,融会高原及西部自然文化,力求在追求整体统一的风格中体现多元化、多视角的文化内涵;在构造高雅、舒适的购物空间的同时,用纯净的色彩、直白的线条、并配合突出重点装饰的灯光照明设计,以增强空间的立体感和节奏感,这成为贯穿各区域设计的基本手法。
对大十字地下商街的设计我们从功能出发,在满足不同区域功能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针对性方案设计。
平面功能大十字地下商业街定位为是以品牌专卖店为主的中高档商业街。
我们从功能及实用角度对其分为若干区域。
包括商街室外入口,如图黄色部分、商街店面(图面中蓝色部分),在店面规划中,平均每个商铺的营业面积达到75平方米。
商铺开间东大街为6.6米,其余上铺开间均为7.5米以上,一些品牌店铺的开间甚至达到22.5米,最大的商铺开间达到37.5米,单店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
休闲区域:包括教场街大厅、大十字中心大厅(如图紫色部分)、下沉广场(绿色部分)、商街通道(深蓝色部分)、餐饮区商务域(黄橙色渐变部分),在下沉广场西侧设置积600多平方米的餐饮商务区,向顾客提供餐饮、休闲和商务洽谈的空间,满足商业街内客户和顾客的需求;两个公共卫生间(分别在西大街中心位置和南大街中心处)、主题文化墙(文化墙在三棵古树树下方,45米长3.5米高)把三棵古树地下,主通道南侧墙面位置以浮雕和画面的形式做成一个“文化墙”,反映三棵古树、大美青海、西宁历史人文景观内容。
万达广场规划要点

“万达广场”(步行街)规划/设计前言一、背景和要求根据董事长对万达商业管理发展所做的重要指示,已明确了“转变经营思路,提升服务品质”的商业管理发展方向和“安全、服务、品质”六字经营管理方针,即“安全是基础,服务是核心,品质是标准”。
特别在品质管理方面,其所涉及的内涵是多层次的,它不但包含服务品质、管理品质、经营品质、设计品质、建筑品质等,更涵盖了企业文化、制度和团队。
这其中设计品质和建筑品质是其它品质实现的基础和载体,其它品质则是设计品质和建筑品质的功能体现和延伸,更是万达城市综合体实现保值增值的前提和保障。
结合万达第三代城市综合体产品形态以及后期营运管理要求,集团商管公司将在新项目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对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深度解读,认真研究总结第三代综合体的产品特质和潜在问题,充分关注和重点介入新产品设计中的相关内容和要项,完善设计品质,努力实现万达广场整体价值最大化目标。
二、条件和依据在遵循“交通优先、功能分区、突出商业、公共空间”、以实现“城市贡献和两个统一”的原则下,集团规划院将“万达广场”的整体设计工作分解为6个设计阶段:1、概念设计阶段(摘牌前);2、方案设计阶段,含深化设计阶段(摘牌后);3、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是完善和实现建筑设计方案以及指导施工图设计的重要阶段,相关未落实的设计条件均需在此阶段提供完整,因此原则上本阶段商管公司应确认所有的设计条件;包括提供基本的步行街业户的房产技术要求等。
非正常拆改在商业步行街初步设计完成后原则上不得再有);4、施工图设计阶段;5、实施阶段(★此阶段的设计变更,若属“错、漏、碰、缺”情况可正常拆改)。
6、营运阶段(★反馈设计、建筑问题,逐步完善设计和建筑品质)三、作用和目的根据规划院在上述各阶段中所进行的各种产品评审、图纸审核、方案会签并形成会签意见的要求,以及集团商管公司与规划院“关于设计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为不断完善“万达广场”的设计品质和建筑品质,集团商业管理公司将不同设计阶段的相关意见及建议进行了汇编,形成《万达广场(步行街)规划/设计意见及建议(关注点)100项》,以此做为商管系统反馈产品规划设计相关意见和建议以及实施新项目商管筹备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和业务指导,并将在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集团《万达广场强制性设计准则》,真正使我们的“万达广场”成为人文建筑、绿色建筑、品味建筑。
步行街设计任务书

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任务书一,题目: 风景区步行街景观规划设计二,设计内容:针对周围的环境特点对其定位,并对其功能进行优化。
内容包括总平面设计(人流导向、绿化、铺地、景致、设施等内容),竖向设计,全景效果等。
四,设计要求:1,设计构思应从总体环境出发,与周边景区环境紧密结合。
2,应具有一定的艺术个性,成为烘托景区的一个亮点。
3,体现人性化设计,为儿童及特定人群有特殊设计4,布局合理,联系紧凑,空间处理有变化。
5,满足技术,经济的基本要求。
6,图面完整,表现美观。
五,图纸要求(打印比例自定):1,总平面图2,各方向立面图3,剖面图2~3个(重要部位)4,立体表现图及局部透视表现3~5个5,概念分析示意图(功能分析、人流分析等),6,环境设施设计3例(公共艺术设施、垃圾筒、售卖亭、路灯、导向路标等….)7,设计说明以上内容排版打印,交电子文件:JPG格式图纸及CAD文件;并附上A3设计文本。
主要参考书目:•<<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 过伟敏------------东南大学出版社•<<建筑小环境设计>> 刘文军韩寂------------同济大学出版社•<<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部空间设计>> 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美)约翰.O.西蒙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龙跃凤鸣步行街设计说明

龙跃凤鸣四. 设计思考与风格追求——特色风情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说明传统文化思考:从民间文艺、戏曲及人文习俗中挖掘思路,在环境设计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南来北往之商客传播,展示凤凰新城的传统文脉。
在环境设计中,花坛、树池、座凳等小品创意性采用型钢和当地青花石板结合,造型色彩与两侧建筑十分协调,这一设计手法贯穿于整条商业街环境设计,成为本方案特色之一。
一.项目概况凤鸣湖特色风情商业街是一条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商业步行街,地处凤凰城凤鸣湖南部,北起永兴路,南至文州路,东临丹凤路,总长度约1.2公里,商业街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约24公顷。
形似一条飞龙跃然于凤鸣湖上 人本主义思考:设计中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和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做到休闲购物,娱乐购物。
自然生态思考:步行街中尽可能栽种大乔木、大灌木,并以常绿树种为主。
植物配置不影响人的逛街活动,树木姿态优美,易于养护。
二. 规划设计目标色彩秩序思考:对商业街的路面铺装、广告牌、座椅、果壳箱等景观设施予以色彩控制,即分段控制色彩基调,使色彩秩序不致过花过乱而失去商业街的档次品位。
构筑高档次、高品位商业休闲空间,以步行为特征,结合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休闲文化和旅游资源,形成一处具有多层次综合性的复合体街区,使其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标志性中心商业街,展现皖北凤凰城水乡新风貌。
五. 环境设计要点三.设计要素与功能▪ “龙脉”设计纵观国内著名的商业步行街综合配置是商业街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条成功的商业街应改具有完整的业态,从高端的精品到物美价廉的日用平一应俱全。
我们在商业步行街中设置有大型商场(主力点)、中型精品店(品牌专卖店)、小型零售业(个体商贩)以及餐饮业,餐饮业又包括主力餐厅、小型景观参厅以及快餐厅等。
意象之源:繁荣的商业街与商业网紧密协作,互为链接。
意象设计:在景观规划中,考虑如何与商业街环境有机联系,互为链接。
“龙脉”建构:由建筑、绿化、小品等各个景观服务设施串联成一条约8米宽的“龙脉”贯穿于整条商业街。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一、工程简介1、本工程为XX市顺佳·铭苑市政工程,位于大转盘东北角,丽青路北面,开发路东面。
市政道路总规划用地面积为4981.0平方米,路宽16.0米。
设计内容包括路面、路基、人行道等设计。
二、设计依扰和主要技术指标〔一〕设计依据及标准1、业主提供的顺侍铭苑规划图;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标准?〔CJJ 37-202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标准?〔CJJ169-2021〕;4、?无障碍设计标准?〔GB50763-202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JJ1-2021〕6、其他有关道路和排水的各种国家和部颁设计标准。
〔二〕道路主要技术参数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路面轴载标准:100KN;3、设计年限:砼道路20年;4、设计车速:30km/h三、道路平面〔一〕平面设计原那么1、道路的平面线通常由线路的几何设计元素决定,包括转弯半径、视距、坡度等,这些要素与道路的设计车速有关,而设计车速又与道路的等级,沿线用地的开放、出入口管制的程度有关。
2、规划道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的要求,保证交通设备以及街道装置的需求也必须在规划阶段一并考虑,必须确保在适当的位置有足够的空间设产交通标志、路灯等,以保证这些设施不会过分接收车辆、行人造成事故隐患。
〔二〕平面设计内容:新振路〔设计范围〕道路设计起点位于开发路与新建路交点处桩号为K0+000,坐标X=46354.386,Y=96458.986,设计道路终点位于丽青路与新建路交点处桩号为K0+307.500,坐标X=46192.583,Y=96595.341,道路全长307.5米;四、道路纵断面〔一〕纵断面设计原那么;1、道路纵断面设计依据设计标高并结合原地面高程。
2、为保证行车平安、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3、本工程所处区域地形平坦,最小纵坡满足纵向排水要求。
4、线形组合应满足行车平安、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线形均匀,保持路面排水通畅。
商业街设计说明

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则1.1 项目背景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建设用地紧邻新宁河,拥有绝佳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地型所处位置极佳,属于典型的主城开发核心片区。
地块一为不规则多边型,红线范围内南北最长约371米,东西最宽约356米。
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4320平方米。
规划建设为商业、住宅、市民广场等配套一体的新型住宅区。
地块为不规则条形,小区地块外用地你建地面积为33960平方米.湿地公园带、晨练步道、音乐广场、两条桥为一体的沿河景观带,长约2公里。
1.2 设计依据(1)四川省开江县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要求。
(2)用地红线图(3)甲方提供的该区域地形图及相关电子文件。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1.3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1.3.1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居的环境空间。
1.3.2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1.3.3 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和县步行街设计说明

嘉和休闲购物商城详细规划暨一期建筑设计方案文本嘉和休闲购物商城详细规划暨一期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与背景综述第二章设计依据第三章区位及设计范围第四章设计理念及定位一、设计总体目标与指导思想二、设计总体框架三、设计构思原则第五章功能布局与规划结构一、功能区划二、规划结构第六章一期(A地块)规划与建筑设计一、A地块规划结构二、A地块功能细划:三、建筑集群空间结构四、建筑造型立意与风格取向第七章一期(A地块)景观环境设计一、设计目标二、空间布局三、文化的体现四、街道景观设计五、广场景观设计六、绿化种植设计七、街道家具设计八、灯光照明设计第八章一期(A地块)交通组织设计一、交通组织二、路障三、指示标志第九章技术经济指标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项目概况与背景综述1.1 区位及资源安徽省和县位于安徽东部,东临长江,西靠巢湖,四周被南京、马鞍山、芜湖、巢湖、合肥、滁州等城市所环绕。
和县现有县域面积1412平方公里,人口65万,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0万。
和县所处区位优势独特,不仅靠拥长江黄金水道,而且处于南京、芜湖、合肥“金三角”区域,交通优势与投资潜力显著。
当前的和县正在向实现县升级市的规划战略目标迈进,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尤其注重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及人文资源,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和县总体规划将其城市性质定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轻工、电子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融商贸、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和县历史悠久,拥有人文与自然景观多处,本案所处位置即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陋室遗址南侧,因此本案地理位置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显著。
1.2 城市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和县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政府领导加强了城市规划的执法力度,近几年城市形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案即为和县的重点旧城改造项目,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积极意义。
某商业步行街建筑平面设计图(节点详细)

XX商业街设计说明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轴线对称布局,采用点,线,面成景的方式,参照所处位置及不同功能分割空间,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纯正法国浪漫气息的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的街道环境。
1 商业街现状本商业街位于15#地别墅区北侧入口处,主要满足15#地业主及对面高尔夫别墅区业主日常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等活动。
15#地北临环城主干道珠江南环路,是15#地别墅区的入口,是人流聚集的一个主要场所。
建筑用地约6700平米,采用东西方向排列,以入口为中洲对称布局,建筑立面采用了塔楼,骑楼,雨罩的元素使空间产生新的划分,室内空间既设置了集中商业,又有零散店铺,是西方现代MALL与中国传统商铺的有机组合。
这个聚集包括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商业街的繁华气氛于别墅的宁静气氛之间的冲突问题。
解决商业街车行交通空间与步行交通空间的隔离的问题。
解决商业街的平直单调,感觉很长,很枯燥的问题。
解决商业街的历史人文记忆的缺乏。
总体构思:以景观意境为线索,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轴线对称布局,采用点,线,面成景的方式,参照所处位置及不同功能分割空间,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纯正法国浪漫气息的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的街道环境。
构思的基础:据心里进化论的观点,人类对大自然所作出的最表层,直接的,第一的反映是情感上的,不是认知上的,在情感反映的基础上,才有了思维与记忆、意识与行为。
就像电影就是在创造一种场景感受,现代神经心理学也证明这一观点。
方案的室外空间设计以传统江南古镇的模式来构筑整个商业街,从历史发展中形成小镇商业街和传统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如人流和街道的关系,河与街与住宅的关系,总结出一个空间的模式,运用到我们的商业街中来。
将一个古镇的街空间融合到我们的商业街中来,使其不仅有现代商业街的时代气息,又蕴含原始的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间长出的空间,这些空间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信息。
商业街设计说明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方案设计说明(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一章总则(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项目背景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建设用地紧邻新宁河,拥有绝佳的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地型所处位置极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佳,属于典型的主城开发核心片区。
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居的环境空间。
米。
356米,东西最宽约地块一为不规则多边型,红线范围内南北最长约371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平方米。
规划建设为商业、住宅、市民广场等配套一体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4320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平方米小区地块外用地你建地面积为的新型住宅区。
地块为不规则条形,33960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2公里。
湿地公园带、晨练步道、音乐广场、两条桥为一体的沿河景观带,长约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建设场地及自然条件四川省开江县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要1)(该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拥有绝佳的商业氛围,城市道⑴求。
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
(2红线图地)用总体规划设计第二章。
文电相及图地区的供提甲3()方该域形关子件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项目背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GB 50016--2006而本案位于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区域位置好。
十全街设计说明

规划说明一、规划背景十全街位于凤凰街南侧,西起人民路,东至葑门安利桥,全长1800米。
宋时因有十口井而得名"十泉",至清为纪念乾隆帝易名为"十全",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依然保留着"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传统格局。
这里文物古迹丰富,有网师园、沧浪亭、南园等名园,有李根源、冯梦龙、叶圣陶等名人故居,还有乌鹊桥、带城桥、砖桥、帝师桥等14座古桥,十全街因此显现出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十全街作为古城保护重点工程实施全面改造,始于1992年。
至今,这条街上集中了苏州饭店、南园宾馆、南林饭店等一批星级涉外旅游饭店,古吴绣皇、秦汉堂等一批工艺美术店,钱塘茶人、避风塘等休闲茶巴,成为集丝绸绣品、古玩字画、民间工艺、风味小吃于一体的特色休闲街区。
二、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一)概况1、道路十全街从人民路至葑门桥,全长约1.8公里,道路断面为一块板。
两侧人行道呈不对称分布——南宽北窄,十全街在凤凰街和葑门之间一段为单行线。
2、建筑状况两侧建筑多为近年建成的仿古建筑,建筑质量较好,部分地段立面较差。
使用性质为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办公建筑等,建筑高度均在24米以下。
3、绿化状况十全街除园林、宾馆和单位内部绿地外,公共绿地少且零碎,但两侧行道树(梧桐树)极为茂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交通与停车问题(1)十全街东侧道路路幅窄,交通压力较大。
十中前公交站为传统的直接式车站,公交停靠时对旁侧交通有一定干扰。
(2)十全街缺少大型公共停车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沿南侧人行道停放混乱,缺少规划。
2 、沿街建筑问题(1)部分地段建筑天际线不够丰富,立面略显平庸。
(2)部分建筑外墙饰面的材质和色彩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冲突;3、绿化(1)公共绿地不成规模,缺少供人休息停留的设施。
(2)梧桐树极为茂密,对部分店面遮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经营。
4、环境问题十全街和凤凰街面临着相似的环境问题:(1)建筑牌匾广告形式繁多杂乱、层次混乱无序、密度过高;底层商业店铺的横幅广告大小与位置不整齐,色彩不和谐,连续性不强。
步行街设计说明

步行街设计说明
淮河路步行街位于合肥市中心区地段,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道路完备,可达性强,具有天然商业集聚优势。
对于步行商业街,入口的重要性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
在连接城市主干道的地方设置牌坊等作为步行街的入口,大量的人流由此进出,不许机动车辆进入,入口处设灵活性路障。
由于它起着组织空间、引导空间的作用,街道形成了第二个没有屋顶的内部空间,既起框景作用,其本身也是街道空间中的重要景观,它是整个街道空间序列的开端。
既可适合市民的心理需求,给人们以明显的标志。
这样的空间尺度关系既不失亲切感,又不显得过于狭窄,从视觉分析上是欣赏建筑立面的最佳视角,容易形成独特的热闹气氛的空间。
步行街具有独特的构成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构成城市环境风貌和组成部分。
步行街的“丰”型路网,不允许机动车通行,步行街由两旁建筑立面和地面组合而成,故其要素有:地面铺砖、标志性景观、建筑立面、招牌广告;街道小品、街道照明、休息坐椅、绿化植物配置等活动空间,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选择和细部。
铺地中的一般部分是根据行道树和照明柱的间隔布置形式进行设置的,使行人感受到具有导向性的韵律感。
小品雕塑等则从尺度、色彩等方面加以推敲,体现地方特色。
休息椅的设置可与绿化布局综合考虑,充分利用树池、花坛边缘可为广场的构成要素之一,结合小吃区域等设置,同时还考虑了一定的供人避雨的休息设施。
垃圾箱设施设置按间距50m左右设一处,采用现代的风格,与步行街的整
体风格协调。
滕王阁设计理念

滕王阁设计理念——滕王阁商业步行街概念方案设计说明本方案力图在研究基地范围内以及周边城市区域交通、商业行为、地块开发、城市景观、历史建筑保护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综合组织城市交通、商业、旅游、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绿化景观等各个系统,创造环境宜人,富有活力和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商业步行街。
项目概况本案位于南昌市中心,沿后墙路两侧,西至滕王阁、东接胜利路商业街,基地总面积57003m2。
规划总建筑面积340880 m2,综合容积率5.98。
本项目开发的建筑类型包括商业住宅、办公等,是一个集商务办公、休闲购物、娱乐、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型项目。
现状分析为建立南昌市标志性的商业步行街,组织有序的交通体系,必须充分分析现状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有利条件。
存在问题交通不畅,人车矛盾突出,无法满足现代化商业步行街的发展要求。
城市空间杂乱无序,滕王阁、民俗博物馆及胜利路步行街等已有景观节点缺乏联系。
基地内重要历史建筑未能发挥其最大的旅游文化价值。
有利因素滕王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南昌市的象征之一,也是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流量很大,是发展步行街空间的基础。
胜利路商业街是南昌市中心人气极旺的步行街,大量的人流也是后墙街地区发展休闲、旅游、购物、娱乐的重要保障。
基地内保留的民俗博物馆是原贺龙指挥所。
通过对其周边环境整治及其本身建筑的修善改造,将在历史文化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而补充、促进步行街的文化功能。
设计目标建立“中山路-胜利路-后墙街-滕王阁”这一连续的体系,成为南昌市新标志之一。
通过进一步打通滕王阁与后墙路之间的空间区域,形成集旅游、休闲、商业、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广场,与以革命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八一广场一起,成为南昌市两大城市开放空间。
组织有序的交通体系,改善区域交通状况。
设计构思总体构思:建立整合生态、历史文化和市民行为的商业步行街。
交通组织充分利用现有道路,通过增加少量城市支路,形成基地内环通的步行街后勤服务交通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明楼少奇商业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况:1、区位关系:少奇商业广场位于花明楼镇核心区地段,紧靠少奇纪念馆,地理位置优越。
规划用地位于安源路、幸福大道、花明大道三条主要道路围合处,周边道路完备,可达性强。
总体规划中花明楼镇就是以刘少奇故里为核心的纪念性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型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定位的,所以具有天然的商业集聚优势。
2、建设现状:拟建商业广场片区内有一座红砖厂与一些居民住宅,电力供水等城市公用设施基本具备。
3、环境条件:拟建商业广场的区段为一乱掘地,紧靠少奇祖坟遗址与少奇纪念馆风景区,开发建设后,可以彻底改变该地段的“脏、乱、差”的现状,促进了城市土地的大幅度地增值,就是经营城市思想新的突破。
4、规划范围:依据“花明楼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步行街用地范围为:南抵幸福大陆、东临安源路、西至花明大道、北以国家电网花明楼供电站为界,总用地面积约17、97公顷。
二、设计依据:(一)花明楼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二)用地红线图;(三)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规定;三、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简·格黑在《建筑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生活分为三类:①必要生活——基本的,带有强迫性的日常生活,如购物、上下班;②选择活动——户外条件允许时人们乐于进行的活动,如散步、观光、户外休息锻炼;③社交活动——公共场所的交往活动,如谈天、打招呼等。
后两类活动就是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所追求的,它们受环境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1、良好的交通体系:商业广场的成功与否,交通问题就是关键。
设计中应考虑步行街所在的地段、全镇的交通情况、停车的难易、路面的宽窄、居民出行意向等因素。
在商业广场中增加城市支路,引导非浏览、非购物人流通过,作为它的辅助道路进货,也作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与消防通道。
即:人车分流、以汽车道(仅考虑公交线路、专用车辆、必须的货运等)为联系路,与城市道路网相联,以步行道为内核,独立形成网络状,加上必备的环境设计,可形成环境质量高,集购物、娱乐、文化、饮食一体化的城市新型商业步行街区。
2、完整的空间环境意象:美国著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与标志。
实际上就就是人们认识与把握城市环境秩序的空间图式。
林奇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
从城市设计角度瞧,街道的意象就是建筑与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高质量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比建筑更宜体现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特色。
①道路:作为城市商业环境中的道路,其作用体现为渠道(人、车的交通、疏散渠道)、纽带(联结商店、组成街道)、舞台(人们在道路空间中展示生活、进行各种活动)。
规划中对道路与两边建筑物的高宽比以H/D=0、5为主,穿插一部分H/D=1的建筑。
这样的空间尺度关系既不失亲切感,又不显得过于狭窄,从视觉分析上就是欣赏建筑立面的最佳视角,容易形成独特的热闹气氛的空间。
②区域:作为城市中心区,由于城市商业活动本身的“集聚效应”,公建布局相对较为集中,由于人们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步行街长度取600—800米为宜。
(即城市主干道的间距),加上购物的选择性与连续性,销售的集合性与互补性,最终形成集中成片的网络化区域系统。
③中心:中心即一定区域中有特点的空间形式,结合步行街的特点,规划以一至二个广场,可作为步行街的中心、高潮,为其带来特色与活动。
④标志:主入口,对于商业街广场,入口的重要性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
在连接城市主干道的地方设置牌坊等作为步行街的入口,大量的人流由此进出,不许机动车辆进入,入口处设灵活性路障或踏步,并设管理标志符号。
由于它起着组织空间、引导空间的作用,街道形成了第二个没有屋顶的内部空间,既起框景作用,其本身也就是街道空间中的重要景观,它就是整个街道空间序列的开端。
既可适合市民的心理需求,给人们以明显的标志,还可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3、丰富的空间形式:城市就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并以一定的物质空间形式表达其文化特征。
现代城市追求适居性的空间环境、追求界定鲜明、比例适宜的积极空间。
它能有效地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气氛与空间特色,它就是一种内在的构成要素,其表现力与感染力就是丰富、深刻的。
步行街区建筑内外的界线可以就是虚的,可穿透的与不定的,并有一种向内吸引的感觉,也体现了我国传统空间特征中“虚”的意境,并不像芦原义信作为“图”、“底”空间理论引证的意大利传统街道。
步行街区的布局形态可以就是丰富多变的——①线状沿街道布局—店铺沿街道两侧呈线状布置,鳞次栉比,店面凹凸,街道空间呈现一定的不规则状。
如北京琉璃厂、天津古文化街;②线面组合布置——大都有明显的步行商业街,与路段上某些商业地块联系起来,形成组合布局,如合肥城隍庙步行商业街;③面状成片布局——商业街区在城市主干道一侧集中布置,形成网状形态,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向多功能、多元素的公共建筑综合化发展。
但在顺应社会潮流而使步行街朝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应保留自身应有的传统空间与风貌。
使城市空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以提高其价值观念与深层意义。
4、独特的景观构成商业广场具有独特的构成因素,这些因素也就是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构成城市环境风貌与组成部分。
步行街由两旁建筑立面与地面组合而成,故其要素有:地面铺砖、标志性景观(如雕塑、喷泉)、建筑立面、展示柜台、招牌广告、游乐设施(空间足够时设置);街道小品、街道照明、邮筒、休息坐椅、绿化植物配置与特殊的如街头献艺等活动空间,其设计繁杂程度决不亚于设施建筑,不过最关键的还就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选择与细部。
四、规划结构与布局:1、整体规划结构:结合花明楼镇镇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对现状地块的规划控制,拟建商业广场成“十”字型布局,南北宽420米,东西长640米,街道宽15-30米,将以商业为主,集文化娱乐、高档酒店、会所等于一体的综合区。
力求形成一个融建筑与环境景观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体系,体现出花明楼镇良好的城市形象,并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①规划的基本理念:少奇商业广场的格局将呈现出立体的商业空间网格体系,形成开敞的集中式布局,街城结合,人车分流的多功能、综合性、多层次的商业广场,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性强、特色突出的商业步行广场。
②三个设计概念: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理念为出发点,加以极富中式风格的建筑与科学的空间穿插结构,并结合对自然环境的设计,塑造方便、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购物环境。
自然与生命力的表达——创造在缺乏绿化的城市的人们能感受到潺潺流水与绿意幽幽,就是闹市中的绿洲,闲情雅致尽在其中。
文脉的延续——结合保留的少奇祖坟等遗址及花明楼地方民居的建筑特点,提炼建筑语言,以现代的手法融入建筑,形成独具一格的现代建筑风格。
2、空间结构及功能分区: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结合现状的环境特征及地形地貌特点,我们在花明楼镇整体建设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设计的成功经验,初步构筑如下方案:1)、空间结构——“一轴二核三线”“一轴”——从南至北连接安源路与幸福大道,在商业广场中增加城市支路,路幅宽7米,引导非浏览、非购物人流通过,作为它的辅助道路进货,也作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与消防通道。
街道两侧点缀以各类文化小品、人文雕塑、休息条凳,通过主题雕塑连接步行系统,形成交通主“轴”;“二核”——在商业广场东端紧靠少奇纪念馆安源路主入口处,结合少奇祖坟、人工湖等保留古迹设置少奇广场,体现花明楼镇少奇故里文化历史特色,形成“文化外核”;——在商业广场西北片,结合安源路北侧已形成的商业街道,使整个商业形成片区,将以步行街商业形式为主,集文化娱乐、高档酒店、会所等于一体的综合区,形成“商业内核”;“三线”——为尽量增加商业面积,营造良好商业氛围,利用安源路、幸福大道、花明大道三条主要道路形成三条商业辅“线”;在商业广场外围合理设置商业外“环”;2)、功能分区——“一街四区”少奇商业广场以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为主。
整个区域分为四个大的功能区:民俗文化商业街、少奇广场特色文化区、少奇祖坟遗址保护区及广场停车区。
3、交通组织:(1)城市道路安源路、幸福大道、花明大道等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宽度与断面控制,形成少奇商业广场外围的车行系统。
商业广场中增加连接城市主路的城市支路,路幅宽7米,民俗文化商业街建筑间距15-30米,形成“丰”字型路网,构筑文化商业街步行系统;(2)沿“三线”机动车道路设置港湾式的公交停靠点;(3)静态交通——在西南角大型超市与星级酒店布置客流地下停车场;在西南角建筑围合的四合院内设置货物停车场、社会停车场;“三线”机动车道路两侧设置车辆临时停车位,车位数量按国家现行规范控制;(4)民俗文化商业街的“丰”型路网,不允许机动车通行(特种车除外);(5)从步行街宽度、建筑物高度以及多层住宅的登高面等多方面保证消防车辆的通达性。
4、绿化与环境:(1)设计理念:由于步行街须考虑人流疏散,因此必须配置大量的硬质路面。
为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在用地有限的前提下,精心规划与布局,采取“小中见大、少中见多”的设计方法,使行人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丰富多样的绿化与自然存在。
(2)绿化的分类:a、行道树——选择能代表文化商业特色的,并能体现整体连续性或统一感的行道树(以本地树种为主),在步行道较宽敞中的中央连续种植,不仅可形成绿化基调,也可产生强烈的导向性,强调街道空间序列,还能有助于创造城市绿色灰空间,形成绿廊。
b、景观树——在广场周边及步行道景观处可以种植一部分景观树种,以作为行道树的延续,并与其她树种从高矮、色彩上进行组合,形成变化多样的景观。
c、垂直绿化——就是整个绿化系统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对增加绿化面积,增加绿化的层次感与空间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在规划中最大程度地利用屋顶、露台发展垂直绿化、改善环境。
五、街道设施规划设计:1、景观设计:主要包括铺装、喷泉跌水、雕塑等。
铺地中的一般部分就是根据行道树与照明柱的间隔布置形式进行设置的,使行人感受到具有导向性的韵律感。
在广场部分的铺地则可采用较灵活的铺装方式,以限定空间。
喷泉、小品雕塑等则从尺度、色彩等方面加以推敲,体现地方特色。
2、休息设施:主要包括座椅、连廊等。
座椅的设置可与绿化布局综合考虑,充分利用树池、花坛边缘,连廊可为广场的构成要素之一,结合露天茶座等设置,同时还考虑了一定的供人避雨的休息设施。
3、卫生设施:主要包括垃圾收集、厕所等。
垃圾收集设置按间距50m左右设一处,采用仿古的风格,与广场的整体风格协调。
厕所结合建筑就近设置。
4、公用设施:主要包括照明设施、路标、指示牌、公用电话亭、广告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