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合集下载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复习资料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复习资料

评价的内容:对危险源自身危险性的评价和对危险源控制措施效
6
本资料仅作参考
果的评价
储运 2011 级 XY 制
(4) 危险源辨识的意义
①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的核心问题
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建立的基础
③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的主要输入
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运行的动力
第二章 系统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5 一、 危险源识别方法.......................................................................................5 二、 事故基本理论...........................................................................................7
二、 事故基本理论
1、 事故的基本概念
(1) 事故的定义
指人们(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
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二、 油气储运工程防爆设计和安全疏散.....................................................29
2
本资料仅作参考
第一章 绪论
储运 2011 级 XY 制
一、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1、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概念:为控制和消除油气储运工程中各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针对储运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是指为了确保油气资源的安全储存和有效运输而进行的工程建设。

它是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示范工程等方面介绍油气储运工程。

一、油气储运工程的基本原理油气储备是为了满足能源需求而将未来可以提取的油气资源储存在地下或水下的工程过程。

储运是指油气的采集、处理和输送的过程。

油气储运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的储气、储油和输气、输油系统,实现油气资源的高效储存和运输。

储气一般采用地下气藏储气库或气体储运管道进行,地下气库一般通过地质勘探找到适合存储的地层,并采用相应的封盖层来确保气体不外泄。

气体储运管道则是将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这需要充足的压力和密封。

储油一般采用地下油库和油船进行,地下油库一般采用地下储油腔室,确保油品的质量和安全,油船则是将储存的油品通过水上运输方式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输气和输油系统是保证油气高效输送的关键。

输气系统是指将储存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或其他地方。

输油系统是指将储存的油品通过管道输送到加工厂、加油站等地方。

二、油气储运工程的关键技术1. 储气、储油技术:包括地质勘探技术、岩心采样、油气存储空间计算、封盖层选择等技术。

2. 转运技术:包括油气转运管道设计、计量技术、防腐技术等。

3. 安全监测技术:包括油气泄露监测、火灾监测、腐蚀监测等技术。

4. 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SCADA系统、PLC技术等,用于实现对油气储运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

5. 环境保护技术:包括油气泄漏应急处理技术、油品水平监测技术等。

三、油气储运工程的示范工程在中国,油气储运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其中,西气东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输管道等是中国油气储运工程的示范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最重要的示范工程之一,该工程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满足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

这一工程采用了大量的高压管道和压缩机站,实现了高效的输气。

油气储运技术及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维护

油气储运技术及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维护

油气储运技术及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维护摘要:油气储运技术是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涉及到安全问题。

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维护对于保障运营安全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油气储运技术的相关方面以及安全维护的措施,旨在为能源行业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些技术和措施,可以推动油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与环境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油气储运技术;设施;安全维护;措施引言油气储运技术及相应设施的安全维护是保障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和设施的安全维护显得尤为关键。

有效的油气储运技术和安全维护措施能够确保石油和天然气的安全输送、存储和利用,减少事故风险,降低环境污染。

1 油气储运技术的介绍1.1阴极保护技术阴极保护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油气储运系统的腐蚀控制方法。

它基于电化学原理,通过在金属结构表面施加一个负电位,使其成为阴极,从而减少或消除金属的腐蚀现象。

阳极通常由惰性材料制成,如铂、钽或铂钽合金。

这些阳极产生的正向电流会与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自发腐蚀电流相抵消,从而实现腐蚀控制。

另一种阴极保护技术是铜杆地床式。

在这种方法中,金属结构与一种更活泼的金属(通常是锌或铝)通过导电连接器连接起来。

这个更活泼的金属被称为牺牲阳极,因为它会自愿腐蚀以保护被保护结构。

当牺牲阳极逐渐耗尽时,需要定期更换。

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确保阴极保护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阴极保护技术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油气储运系统腐蚀控制方法。

它通过施加负电位来保护金属结构,延长其寿命并减少维修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阴极保护技术将在油气行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1.2地下水封油库技术地下水封油库技术是一种用于防止油库泄漏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方法。

由于石油和石油产品具有毒性和污染性,确保储存设施的安全性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地下水封油库技术通过在储罐周围建立有效的屏障,防止泄漏物质渗入地下水。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其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背景下,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探讨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目标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油气储运安全的基本概念和规范要求;2.熟悉油气储存和运输设备以及其维护和检修;3.熟悉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处理和应急措施;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油气储存技术与设备本章主要介绍油气储存的技术和相关设备。

包括不同类型的储罐和出口设备,以及与储存有关的安全隐患和控制措施。

2. 油气运输技术与设备本章主要介绍油气运输的技术和相关设备。

包括管道、船舶、卡车等运输方式和与运输有关的安全隐患和控制措施。

3. 安全管理与规范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规范要求。

包括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内容。

4. 应急措施与事故处理本章主要介绍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

包括紧急救援、事故调查、危险源削减等方面内容。

四、教学方法1.提供教材和课堂讲解;2.布置课外阅读和作业;3.安排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4.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场地和现场考察;5.鼓励学生进行文献调研和专题报告;6.提供案例分析和讨论。

五、课程评估课程评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成绩、期中期末考试等多项因素。

同时,也将对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进行评估。

六、总结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是油气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希望有关教育部门和教师可以参考本文,推动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油气储运工程是指将油气贮存、运输、加工和分配的设施和系统。

在石油工业中,油气储运工程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油气的开发、利用和供应。

本文将对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一、油气储存技术油气储存技术是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包括气体储存、液态储存和分散储存等多种方式。

液态储存主要是指油品储存在储罐中,而气体储存主要是指将天然气储藏在地下储气库中。

分散储存则是将油气储藏在散布于各地的小储藏库中,以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

目前,油气储存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主要是借鉴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来提高储罐的安全性和保障性。

油气运输技术是指各种油气运输方式和设备,包括管道输送、船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等多种方式。

其中,管道输送是最常见、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效率最高、最安全的运输方式之一。

而船运输则是长距离、大量输送油气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为东亚、南亚和中东地区的经济重心。

目前,油气运输技术主要是采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油气加工技术是指将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初步加工和处理,以便更好的运输和利用。

包括裂解、重整、脱蜡、脱硫、脱氮、裂化和氢化等多种处理方式,以及各种加工设备和流程。

目前,油气加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主要是利用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油气分配技术是指将加工后的油气按需求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或使用地点。

包括分步分发、调配优化等多种方式。

目前,油气分配技术主要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分配效率、减少分配差错和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油气储运工程是油气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油气储运工程将发展出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进行方式和系统。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储运技术已成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环节。

油气储运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开展油气储运技术及安全管理方法的分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气储运技术分析1. 油气储存技术油气储存技术是保障油气资源能够安全储存和有效利用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见的油气储存技术主要包括地下储气库、地下储油库和地面储油罐等。

地下储气库是指将天然气储存在地下洞穴或盐层中,通过地下管网输送到用户端使用。

地下储油库则是将原油储存在地下罐内,通过管道输送到加工厂进行加工。

地面储油罐则是将原油储存在地面的金属罐内,通过轮船、火车或管道进行运输。

油气运输技术是将油气资源从勘探开采地点运输至加工厂或用户端的关键环节。

目前,常见的油气运输技术主要包括管道输送、铁路运输和海运。

管道输送是最常见的方式,其具有输送能力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油气资源的长距离输送。

二、油气储运安全管理方法分析1. 风险评估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多种安全风险,如泄漏、爆炸、火灾等。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确保油气储运安全的关键。

通过对储存和运输环节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安全监测油气储运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系统,以实时监测油气的储存和运输情况。

通过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随时监测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压力、温度、流速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应急预案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可能面临着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确保安全的重要保障。

对于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需要提前进行预案制定和演练,以保证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4. 技术创新在油气储运安全管理中,技术创新是提升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对油气储运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第七章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第七章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
1)油气长输管道:油田集输生产中,一般把直径大于150mm, 油、气输送距离大于100km的管道称为油气长输管道。
2)输油管道的特点:从安全、经济、方便等方面综合考虑, 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 生产连续运行、工作压力高; ♦ 外输能力大,便于管理; ♦ 密闭输送,无噪音,无污染,隐蔽性好且受地理环境影
因管子结构和管道设备老化导致事故率上升的 阶段
管道老化,达到设计寿命后期,因腐蚀及磨损,此阶段 的事故曲线明显上升
外部干扰
腐蚀
因外在原因或由 第三方的责任事 故以及不可抗拒 的外力而诱发的 管道事故
材料失效 施工缺陷
天然气管道
事 故
腐蚀可使管道壁厚大 面积减薄,从而导致 管道过度变形或破裂, 也有可能直接造成管 道穿孔,或应力腐蚀 开裂,引发漏气事故。
7.3 输油管道生产运行安全技术
7.3.1 输油管道投产的安全技术 1、准备工作
(1)全线要建立坚强、统一 的指挥机构。
(2)配备好各岗位的 工作人员。
(1)制定投产方案 (2)编制下发各种操作
规程、规章制度 (3)其它有关工作
准备工作
配备必要的抢修装备 和抢修手段
(1)保证油品供销工作 (2)备齐用具、燃料油、 及车辆 (3)准备投产用水源及排放 场地、措施
气等设备故障。
施工
7.2.2 输气管道的事故统计分析
输气管道事故实例 1971年5月22日威成线爆管事故 1971年5月22日深夜,我国四川威成输气管道的越溪 段,正常运行中管线突然爆管,气流将管子沿焊缝平行 方向撕裂,重达201kg的管子碎片飞出151m远。气流冲断 了10m外的输电线起火。火灾使50m以外两栋宿舍着火, 伤26人,死亡4人,停输两天。抢修后换上新管段,运行 7个多月后,1972年1月13日,同一部位第二次爆管。

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的分析与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家油气储备战略的逐步落实,油气储运工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针对油气储运工程的特殊性,各种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以提高储运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

一、储气库建设技术储气库是天然气储存和利用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油气储运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国内储气库建设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地下洞室式储气库、埋地式储气库和压力容器式储气库等。

同时,在储气库建设中,还需要应用深孔灌注桩、重型拔梁机等先进工程机械设备。

二、管道井场施工技术管道井场施工是将输气管道与井的深度、位置、角度进行协调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应用机械化作业以及先进的土方工程技术、施工组织管理等技术相当重要。

例如,利用多功能铲运机等机械设备开挖土方,提高效率;采用二次优化法来计算管道的设计角度,减少井的数量和工期等。

另外,基于三维模型和施工进度模拟等技术,可以对管道井场施工进行可视化管理和控制,进一步提高施工水平和安全性。

三、智能井场监测技术油气管道输送过程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发生泄漏、断裂等意外事件可能带来重大危害。

因此,井场监测技术的应用被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井场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温度、压力、振动、声音等传感技术和数据采集、分析、建模等信息技术。

这些技术提供实时监测数据,可以识别异常事件并采取及时措施,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营。

四、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管理的跨学科技术。

在油气储运工程中,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进行井场规划设计、管道路线选择、环境影响评估、应急响应预案制定等方面的工作。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快速查询和分析井场地形等信息,减少环境破坏,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油气储运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与挑战日益增多,需要各种技术手段相互配合、不断创新。

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油气储运工程应用的技术将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实现未来油气储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油气储运技术

油气储运技术

油气储运技术油气储运技术是指对油气资源在开采、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和设施,旨在保证油气资源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对于油气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油气储运技术的定义、重要性、现状和前景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油气储运技术的定义油气储运技术是指将油气资源进行储存和运输的技术手段和设施。

它包括油气储存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油气的运输与分配、油气储备的调度、油气质量的监测与控制等环节。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等。

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是保障油气资源安全供应和有效利用的重要保证。

二、油气储运技术的重要性油气资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能源来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油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挑战和风险。

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油气资源的安全供应。

同时,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油气储运技术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油气储运技术的现状目前,国际上已经有许多先进的油气储运技术被广泛应用。

例如,油气储存设施中的储罐、储槽等设备已经非常成熟,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油气资源的储存需求。

油气运输方面,输油管道、天然气管网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油气运输通道,通过其可以将油气资源从生产地输送到市场。

此外,还有许多新兴技术正在被应用于油气储运领域,如液化天然气(LNG)技术、油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油气储运技术水平。

四、油气储运技术的前景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对油气储运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油气储运技术将继续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例如,油气储存设施将会更加智能化,通过自动化和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对储存设施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油气运输方面,将继续发展更安全、更高效的油气运输方式和工艺。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维护记录 记录设备维护情况
● 05
第5章 油气储运安全应急技术
应急技术的重要 性
油气储运事故难以完全避免,应急技术的重要 性体现在事故后的处理和处置。合理、迅速的 应急处理可以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
应急预案的制定
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 保障油气储运安全的关键
应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包括各种应急情况的应对措 施和责任分工
● 06
第6章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未 来发展
油气储运安全技 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油气储运安全技 术也在不断演进。加大对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研 究的投入,提升安全技术水平。
新技术在油气储运安全中的应用
物联网
虚拟现实
应用于设备监控和预警系统 用于培训和模拟场景
云计算
提供数据存储和处理解决方 案
总结
安全监测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信心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做到更安全更可 靠。
● 04
第4章 油气储运安全装备技术
安全装备技术的 种类
安全装备技术包括防爆设备、安全阀、泄漏检 测设备等。合理使用安全装备技术可以有效防 范油气储运事故的发生。
安全装备技术的选用原则
适用性
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组织结构
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基本架构 规范安全管理的行为准则
责任制度 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
安全教育培训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全员参与
01 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定期安全检查
02 发现安全隐患
安全评估
03 及时解决问题
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不断改进
适应工作环境变化 跟随技术发展
借鉴经验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技术革新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技术革新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技术革新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油气储运领域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然而,由于油气储运环境的特殊性质,以及存储、运输等全流程中多个环节的复杂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因此,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技术革新,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前沿技术正在被应用于油气储运领域如今,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迅猛发展。

这些技术在油气储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储运安全管理的水平。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油气储运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协同化,降低了人为管理的漏洞,提升了管理决策、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的效率。

同时,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油气储运全流程的信息感知和状态监测,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概率,提升了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二、国内外相关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安全管理领域的技术创新在我国,各大石油化工企业也意识到了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的道路。

例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监控等技术,建设了智能油库,实现了对油库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监控,大幅提升了储运安全的管理效率和精度。

与此同时,全球的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的实践,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一系列前沿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储运安全的管理水平。

例如,美国的一家工程公司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出了一种可以实时监控管道健康状态的系统,可以快速发现管道的损坏,避免了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技术革新有助于提升全球储运安全管理的水平技术革新的实践不仅为我国的油气储运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全球多国的油气储运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技术的革新和创新,可以不断提高油气储运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的程度。

同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有助于国际间的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促进全球油气储运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文献综述[精选多篇]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文献综述[精选多篇]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文献综述[精选多篇]第一篇: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的文献综述危险辨识方法及其在实际中应用的概述摘要:主要介绍了危险辨识的定义、分类以及几种常用的危险辨识方法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虽然危险辨识的方法很多,但仍有不少的危险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在文章后面又简介了几种易被人们忽视的几种危险源。

关键词:危险、危险源、危险辨识方法、实际应用、事故树。

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系统安全目标,必须从计划、设计、建设到生产等各个阶段,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进行充分的研究,只有认识了危险,才能进一步评价、控制和消除危险。

[1]因此,掌握并研究、和开发系统、简便、有效的危险辨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正文:1、危险辨识的定义及分类1、1危险辨识的定义危险(hazard)是导致人员伤亡或疾病,或导致系统、设备社会财富损失、损坏或环境破坏的任何真实或潜在的条件[3]。

危险源辨识是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

危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1、2危险辨识的分类危险辨识的方法通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对照经验法,另一类是系统安全分析法。

(1)对照经验法。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辨识危险的方法。

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目前国内针对危险辨识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供电企业可参照的标准也还属空白,行业中进行危险辨识的经验并未系统地进行整理,因此,依据对照经验法所完成的危险辨识在实践中缺乏科学性,危险辨识的充分程度和深入程度难以保证。

[3](2)系统安全分析法。

应用系统安全的分析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所在。

系统安全分析法是针对系统中某个特性或生命周期中某阶段具体特点而形成针对性较强的辨识方法。

因此,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程甚至同一工程[4]的不同阶段所应用的方法各不相同。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第九章 液化石油气储运安全与管理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 第九章 液化石油气储运安全与管理

的电气设备必须防爆,储罐、管道要有良好的排除静电
设施,储罐区要安装可靠的避雷设施;严禁随意在站库
内进行动火焊割作业,等等。

9.1 LPG主要性质和安全特点
9.1.4
LPG防火防爆的要求
4.实行防火分隔和设置阻火设施 在液化石油气建筑之间和其他建筑之间修筑防火墙
2)汽车槽车的基本要求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的基本
要求,同时又要符合公路交通运输的有关ww规w.th定emeg和allery要.com 求。
9.2 LPG运输安全技术与管理
9.2.1 LPG运输过程的危险因素分析
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
基本 要求
外形美观 方便检修
经久耐用
行驶稳定

9.1.2
LPG的火灾危险性
根据液化石油气的这一物理特性,国家规定按照纯 丙烷在48℃时的饱和蒸气压确定钢瓶的设计压力为1568 kPa,按照液态纯丙烷在60℃时刚好充满整个钢瓶来设 计钢瓶的内容积。并规定钢瓶的灌装量每升不大于 0.42Kg。若按规定的灌装量灌装,在常温下,液态体积 大约只占据钢瓶内容积的85%,还留有15%的气态空间供 液态受热膨胀。
铁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有章不循
,不执行标准化作业,仅凭经验操作易造成运输事故的
极大隐患;由于铁路槽车长时间运行,容易造成垫片老
化、螺栓松动、隔膜破裂、弹簧失效等安全隐患;未按
有关操作规程及时检修车辆,造成车辆带病运行;在油
品装卸过程中未使用防爆工具,产生静电,易引燃油蒸
气;装卸中,未安装导除静电装置或静电导除装置失灵
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及硫化氢(H2S)等
成分。从不同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

油气储运安全

油气储运安全

第一章绪论1.1 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性质非储运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对储运专业基础知识与储运安全技术高度概括和全面介绍。

作为一门综合性实用学科,储运安全技术的研究涉与石油、机械、电子、电气、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其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生产作业人员)、物(石油天然气与储运相关的设备设施)、环境(内外部环境)等各个对象与其相关的各个环节。

课时共48学时。

目的对储运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储运工程的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的学习,能够应用相关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油气储运工程的安全运行分析与管理。

任务1.掌握石油与天然气储存与输送的基本方法和过程;2.熟悉石油与天然气的性质与用途;3.了解油气集输系统的组成和工艺流程、油气管道输送方式;4.了解油品储存和天然气的储存5.掌握油气储运系统安全技术基础知识,油气场站、油库、加油站、管道等安全分析与管理。

主要参考资料《油气储运工程》,严大凡主编,XX《天然气集输工程》,X良鹤主编,石油工业《天然气管道输送》,李长俊主编,石油工业《油库加油站安全技术与管理与事故分析与防X实务全书》,黄明达,李庄主编,当代中国音像1.2 课程考核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核办法: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1.3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专业X围一、油气储运: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一)油气储运系统:是连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与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

油气储运系统1、原油井场—集油站—集油总站(联合站:原油净化处理)—首站—长输管线(管线的穿跨越、中间泵站等)—终站(库、炼厂、铁路运输、船等)—炼厂详解:原油从油井(自喷或抽油机井)经集油管线输至集油站,在集油站进行适当的油气分离、计量、(增压、加热)。

由管道(油气混输或油气分输)输至集油总站对原油进行轻烃回收、原油稳定、含油污水处理、气体脱水、脱CO2和脱硫等综合处理。

油气储运和处理技术

油气储运和处理技术

油气储运和处理技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油气资源需求日益旺盛,对其储运和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油气储运和处理技术是保障石油天然气供应和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产业链升级和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

一、油气储运技术油气储运技术是石油、天然气等油气资源从开采到加工的重要环节,它的长远发展关系到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

油气储存技术主要通过收集、传输、储存以及天然气液化处理等步骤,确保能源资源长期有效利用。

收集和传输:油气资源的收集和传输是油气储存技术的关键环节,保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得以高效输送。

收集管道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石油和天然气运输输费用、工艺复杂度和安全风险,同时也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储存和天然气液化:储存油气资源主要有地下储存和载体储存两种方式。

地下储存方式包括自由浮动式和储存式地下储存方式,在此储存方式中,冷却、压缩和油气二相储存操作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储存方式包括船舶、储罐、集装箱等多种介质,储存载体的材料不同,储存方法也不同。

在天然气的处理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即天然气液化技术。

天然气液化可以有效提高天然气在运输和储存的功效,加速天然气的打入国际市场以及提高天然气定价的竞争力。

二、油气处理技术在油气加工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包括化学物质、热能和光能等可以应用到油气处理技术中。

油气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分离、分析和合成,进一步提取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提高油气产量和品质。

油气处理技术在电力化工行业、大型能源发电设备、石化发展、生物医疗行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分离技术:分离技术是油气处理中的基本技术,通过吸附、萃取、蒸馏、冷却等方法,使原料油气从混合状态中分离出来。

这种技术在电力化工行业、能源领域和在液化气工业中被广泛使用。

分析技术: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中的成分和性质分析,如对石油中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测分析,以及针对燃料油的指标和质量的分析识别。

合成技术:合成技术指在油气加工过程中,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或其他辅助材料,对原料油气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油气产量和品质。

油气储运常见问题及解决技术措施探究

油气储运常见问题及解决技术措施探究

油气储运常见问题及解决技术措施探究油气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在开发、炼化和使用中,需要借助油气集输管道进行油气储运工作,因为特殊的性质,对储运环境要求极高,在储运中极易出现油气蒸发、管道腐蚀和火灾爆炸等问题,不仅影响正常的油气储运工作,还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有必要对预防和杜绝油气储运常见问题的技术措施等进行探究。

标签:油气储运;常见问题;解决措施1 油气储运中的常见问题1.1 油气蒸发问题原油从地下采出后,需要通过长输管道运输到炼厂进行加工处理,而输油管道中因为程序的负载性等原因,极易造成巨大的油气蒸发和损耗。

当前,我国油气资源的年使用量较大,按照保守的蒸发挥发损耗计算,成品油和原油集输中的年损失量在7*109t/a以上,经济损失较大。

油品和原油的蒸发挥发中,最主要的是损失了其中包含的烃类气体成分,在造成油气资源浪费的同时,还降低了油品的质量,并且蒸发出的烃类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浓度超过安全标准后,遇到火源或火星还易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1.2 管道腐蚀问题我国的原油中普遍含有较高的湿型硫化氢等物质,这类物质会与管道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管道腐蚀,同时管道的埋地环境和工作环境等,也易造成长期使用后的管道腐蚀。

常见的腐蚀类型有:管道应力腐蚀,主要是应力水平较低,管道原材料的实际承受应力达到材料屈服应力的35%后,就易诱发氢致开裂等腐蚀和损坏;管道原材质因素,比如材料中含有的马氏体、贝氏体硬质,在硬度350HV 以下时就易出现氢致开裂敏感度降低的问题,加快腐蚀断裂;管道设计因素,也就是虽然建设达标,但是实际运行环境中的酸性环境、pH值等,易造成管道腐蚀;地下环境因素,埋地管道地下环境复杂,受到含水率、pH值、电阻率、干扰电流、土壤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3 火灾爆炸隐患问题油气集输设备不达标、储运设施故障、设计不规范影响稳定性引发机械振动等,都易引发储运设备的故障或腐蚀损坏等,埋下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油气泄漏,就会出现火灾和保障隐患。

油气储运技术教案

油气储运技术教案

油气储运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油气储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的油气储存设备和管道输送系统的工作原理;3.学习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油气储存设备1.油气储存设备的分类和特点–常见的油气储存设备:罐式储罐、球式储罐、卧式储罐等;–不同类型设备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罐式储罐–罐式储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罐底排水系统和防火措施。

3.管道输送系统–管道输送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输送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油气储运安全管理1.油气泄漏事故及其危害性–不同类型的泄漏事故及其影响;–泄漏事故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措施–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3.环境保护措施–油气储运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应对措施。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1.油气储存设备操作演练–学生分组进行罐式储罐操作实验;–演练中注意安全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方法。

2.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发生的油气储运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介绍油气储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图表等辅助材料,直观地展示油气储存设备和管道输送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油气储存设备的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油气储运事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课堂参与、讨论、提问等。

2.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油气储存设备操作演练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3.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撰写油气储运事故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其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

以上是一份关于油气储运技术教案的编写内容,该教案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油气储存设备、管道输送系统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油气储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件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件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课件引言概述:油气储运是指对液体或气体燃料的收集、储存、输送和分配过程。

油气储运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是保证油气储运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

本课件旨在介绍油气储运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经验。

正文内容:一、安全技术与管理的概念和原则1.1 安全技术与管理的概念安全技术与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系统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危险和风险,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1.2 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原则- 预防为主:通过标准化的设计、规范化的操作和全面的检测预防事故的发生。

- 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油气储运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 安全教育培训: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 综合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实现全过程的管理。

1.3 安全风险评估- 辨识风险源:对油气储运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准确辨识和排查。

-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可行。

二、油气储运安全技术2.1 设备安全技术- 安全设计:在油气储运设备设计时,考虑安全因素,避免设计缺陷引发安全事故。

- 安全检测:定期对储运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技术保障:采用先进的监控和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测油气储运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2 环境安全技术- 废气处理:针对油气储运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废水处理:对油气储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 土壤保护:建立完善的土壤监测与保护制度,防止油气泄漏对土壤造成损害。

2.3 安全防护技术- 防火安全: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火灾预防系统,及时处理火源,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 爆炸安全:采取防爆措施,避免可燃气体引发爆炸事故。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及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油气储运安全技术及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G充装分三次进行(首次充装)首次充装的车用钢瓶必须分三次进行充装:第一阶段:充装到5MPA,检漏仪进行气瓶检查,有无泄漏异常;第二阶段:充装到10 MPA,检漏仪进行气瓶检查,有无泄漏异常;第三阶段:充装到20 MPA,检漏仪进行气瓶检查,确认无泄漏异常后,引导车辆驶离加气站。

2.“七不充装"车用气瓶充装前,充装单位应当对车用气瓶进行严格检查并且做好记录.凡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车用气瓶,严禁充装:1)未经使用登记或者与使用登记证不一致的;2)超过检验期限的;3)定期检验不合格或者报废的;4)新瓶或者定期检验后的气瓶首次充装,未置换或者抽真空处理的;5)对气瓶及其燃气系统安全性有怀疑的;6)使用期限超过设计寿命的;7)燃气汽车司乘人员尚未离开车辆或者存在其他危及安全情况的。

G常见事故应急处理1)加气中密封圈爆圈2)拉断阀被加气汽车拉断3)加气机发生充气管冲掉、爆管,大量气体外泄4)加气机电磁阀关不严5)枪阀关不严6)加气过程中发生火情7)加气车辆发生爆炸4.加气中密封圈爆圈1)迅速关闭应急球阀,切断气源2)按停止键,关闭电磁阀3)关闭枪阀4)关闭加汽车辆进气阀门5)更换密封圈6)如产生火苗,及时扑灭5.液化天然气案例分析(原因分析)目测:加气站安全管理(最新)PPT 74—826.加油站“四懂四会”7.加油站消防预案的内容1)加油站的基本情况,包括消防设备、设施配置情况2)加油站消防组织3)灭火战斗分工4)灭火战斗方案8.灭火器材怎么配每2台加油机应设置不少于2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只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只6L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2台时按2台计算。

地下储罐设35 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个.当两种介质储罐的间距超过15m时,应分别设置。

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灭毯5块,沙子2m3,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灭毯2块,沙子2m3。

9.防静电的措施1)油罐车卸油前必须有效接地2)经常检查加油枪胶管的静电导线3)不能向塑料桶直接灌注易燃油品4)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以消除人体静电10.防冒油的措施为避免冒油事故的发生一是要准确计量空罐容量,确认是否能接卸完来油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1 储运安全技术研究对象及内容:定义:油气储运安全技术是为了控制和消除油气储运工程中各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针对储运行业设计、生产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以及作业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研究对象: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生产作业人员)、物(石油天然气与储运相关的设备设施)、环境(内外部环境)等各个对象及其有关的各个环节。

安全第一要求油气储运行业在考虑经营决策、设计施工、计划措施安排、组织指挥生产作业以及在科技成果的应用、技术改造、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等活动中,应当把安全作为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考虑进去,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保证生产长期、安全地进行,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预防为主应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事故的预测预防上,运用安全科学的基本原理及事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对各种事故和潜在的危险性进行科学的预测,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油气储运工程的特点1. 生产方式储运工程建设等都是野外分散作业,劳动繁重,工作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一般也都比较差,经常会受到一些自然灾变的侵扰。

油气集输与初步加工和储运运输具有自动化、密闭化和连续化的特点,对人与人及人与机之间的协调都有很高的要求。

2. 产品石油工业的产品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以及液化石油气。

这些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易蒸发和易于聚积静电等特点,液体产品的蒸气或气体产品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范围之内时,即形成可爆性气体,若遇明火(包括电火花及闪电)立即爆炸,从而造成极大的破坏。

这些产品还带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大量泄漏或不合理排放,将会造成人、畜及生物中毒,甚至形成公害。

3. 生产工艺油气集输与初步加工处理不仅是在密闭状态下连续进行的,而且还有天然气压缩、高压储存、低温深冷分离、脱疏及原油电化学处理等工艺过程,技术难度较大,同时也具有较大危险性。

长输管道的生产工艺虽较简单,但由于输送量大、连续性强、线长、站多,而且输送的又是易燃易爆的原油或天然气,其危险性也是较大的。

不安全因素:人(思想意识、技术、心理生理)物(产品、原料材料、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电气设施、工具)环境(工作场所、自然环境)2.1危险源识别方法2.1.1危险源分类2.1.2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2.1.3危险源辨识的意义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

触发因素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且每类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

②系统安全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经常被用来辨识可能带来严重事故后果的危险源,也可用于辨识没有事故经验的系统的危险源。

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角度进行的系统分析,通过揭示系统中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来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

例如,拉氏姆逊教授在没有核电站事故先例的情况下预测了核电站事故,辨识了危险源,并被以后发生的核电站事故所证实。

系统越复杂,越需要利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来辨识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与内容危险源辨识的主要程序:2.1.2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1.危险源的调查在进行危险源调查之前首先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例如,是对整个企业,还是某个车间或某个生产工艺过程。

然后对所分析系统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工艺布置,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设备性能,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使用的能量类型及强度等。

②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生产系统的结构、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

2.1.2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③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的频度等。

④事故情况:过去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方法,故障处理。

⑤安全防护:危险场所有无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安全标志,燃气、物料使用有无安全措施等。

2.危险区域的界定(即划定危险源点的范围)首先对系统进行划分,可按设备、生产装置及设施划分子系统,也可按作业单元划分子系统。

然后分析每个子系统中所存在的危险源点,再以危险源点为核心加上防护范围即为危险区域,这个危险区域就是危险源的区域。

2.1.2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在确定危险源区域的方法界定:①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

②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

③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定危险源的区域。

④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源的区域。

⑤按能量形式界定危险源。

2.1.2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一定数量的危险物质或一定强度的能量,由于存在条件不同,所显现的危险性也不同,被触发转换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

因此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环节。

分别包括:2.1.2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潜在危险性分析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其表现是能量和危险物质的释放,因此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可用能量的强度和危险物质的量来衡量。

能量包括电能、机械能、化学能、核能等,危险源的能量强度越大,表明其潜在危险性越大。

危险物质主要包括燃烧爆炸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两大类。

前者泛指能够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物质,(如可燃气体、易爆化合物、自燃性物质等)。

后者系指直接加害于人体,造成人员中毒、致病、致畸、致癌等的化学物质。

可根据使用的危险物质量来描述危险源的危险性。

例如:表2-1是国际劳工局建议用以鉴别重大危险装置的重点物质。

2.1.2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危险源等级划分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发生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

危险源分级实质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

按事故出现可能性大小可分为非常容易发生、容易发生、较容易发生、不容易发生、难以发生、极难发生。

根据危害程度可分为可忽略的、临界的、危险的、破坏性的等级别。

从控制管理角度,通常根据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大小、控制难易程度、事故可能造成损失情况进行综合分级。

2.1.2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根据我国2007 年修订的《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重大危险源的等级可以分为以下 4 级:①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 人(含30 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②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 人的重大危险源;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 人的重大危险源;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 人的重大危险源。

2.1.2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的工作。

危险源控制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能量意外释放论。

控制危险源主要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实现。

2.1.2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危险源控制技术包括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减少或避免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前者在于约束、限制系统中的能量,防止发生意外的能量释放;后者在于避免或减轻意外释放的能量对人或物的作用。

管理也是危险源控制的重要手段。

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安全管理活动,控制系统中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以有效地控制危险源。

2.1.2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危险性评价危险性是指某种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地,危险性包括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的后果严重程度两个方面的问题。

系统危险性评价是对系统中危险源危险性的综合评价。

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包括对危险源自身危险性的评价和对危险源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价两方面的问题。

2.1.2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实施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进行危险源评价,根据危险源危险性评价的结果采取危险源控制措施。

实际工作中,这三项工作并非严格地按这样的程序分阶段独立进行,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进行的。

(见图2-3)2.1.2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按定义都可被看作是危险源。

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危险性评价,以判别被考察的对象是否是危险源(不可忽略的、必须控制的)。

在选择控制措施控制危险源时,需要对控制措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选择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这种评价通常是通过对比控制前和控制后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的。

在采取危险源控制措施后,虽然可以控制原有的危险源,危险源控制措施本身却有可能带来新的危险源和危险性。

因此,在进行危险源控制时,仍然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工作。

2.1.3 危险源辨识的意义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OHSMS的核心问题组织建立与运行OHSMS目的是实现事故预防。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所以危险源是整个OHSMS的核心问题。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建立的基础OHSMS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而基础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用人单位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的危险程度,依据法规要求和组织OHS方针确定不可容许的风险,而后针对不可容许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OHS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1.3 危险源辨识的意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的主要输入OHSMS的几乎所有其他要素的运行均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或需对其加以考虑。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OHSMS运行的动力危险源辨识到风险评价,评价出可容许风险采取维持管理方法,不可容许风险制订改善计划或管理控制,两者都通过检查纠正到审查改善,再到新一轮的危险源辨识,因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信息要“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从而实现持续改进。

2.2 事故基本理论1。

事故的定义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未遂事故、二次事故、非工作事故与海因里希法则(l)未遂事故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事故类型及伤害严重度某钢铁公司伤亡事故情况当然,研究未遂事故也有很多困难,其一.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们对其不重视。

只要事故的发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许多人认为只是虚惊了一场,事故之后我行我素,依然如故,员工如此,管理层如此,政府部门也是如此。

其二.未遂事故数量庞大,对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有些情况下,这种投入是令人难以承受的。

其三.未遂事故的界定困难。

在大量的各类突发性事件中,哪些属于未遂事故在有些情况下是模糊的,对它的界定会因人们理解的程度,观察事物的角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