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在企业及组织中用于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一系列技术、工具和方法。

通过MIS,组织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效果。

本文将对MIS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MIS。

一、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软件、数据、网络和人员等要素组成的,用于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系统。

它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各种应用系统等。

信息系统是MIS的基础,为管理者提供了数据和信息支持,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

二、数据数据是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以数字、文字、图像等形式存在的原始材料。

它可以是客观事物的描述、实验观测的记录、统计数据的表格等。

数据在MIS中被收集、存储和处理,通过加工和分析后,可以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三、信息信息是对数据经过整理、加工和解释后具有意义和价值的结果。

它包括了对事实、现象或问题的描述、解释、预测和建议等。

通过信息,管理者可以了解组织的运行状况、市场动态、竞争对手的行动等,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四、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来协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的系统。

它通过模型、数据库和算法等工具,帮助管理者进行数据的分析、趋势的预测和方案的评估。

DSS可以提供决策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效果。

五、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一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它将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整合在一起,实现了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高效利用。

ERP系统通过集成各个功能模块,如销售、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等,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整体效率。

六、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性管理模式。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业务流程重组: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和效益。

BSP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订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BSP法优点在于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与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就是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

)诺兰阶段模型:是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该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六个不同阶段: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诺兰的阶段弄醒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是不能跳跃的。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生命周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与生命周期法相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

(而其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它对数据流程图上各个元素作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MRPⅡ:是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对企业生产中的人、财、物等制造资源进行全面控制,以达到最大的服务,最小的库存投资和高效率的工厂作业为目的的集成信息系统。

原型法: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组织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系统,它对于组织的高效运作和决策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几个关键名词进行解释,包括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信息技术、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系统。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数据、技术和人员组成的一套相互协作的系统。

它负责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以支持组织的日常运作和战略决策。

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程序、数据库以及相关的人员和流程。

它们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高效的信息管理、工作流程优化和决策支持。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指的是从各种来源收集信息和数据的过程。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手动输入、传感器、扫描仪、摄像头等方式来进行。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例如数字和文本,也可以是非结构化的,例如图片和音频。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用于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技术。

它包括软件、硬件和网络设备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信息的获取速度和处理能力,还为组织提供了更多的战略选择和决策支持。

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数据库管理等领域。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一种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来发现隐藏在其中的模式和规律的技术。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挖掘可以帮助组织发现市场趋势、客户需求以及内部流程的潜在问题和机会。

通过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高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用于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的信息系统。

它基于数据和模型,提供了各种分析工具和决策模型,帮助管理人员评估不同的决策方案,并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

决策支持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模拟和优化算法等方式来帮助管理人员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和业绩。

以上是《管理信息系统》中几个重要名词的解释。

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信息技术、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系统在现代组织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1 原型法: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按照不断寻优的设计思想,通过反复的完善性试验而最终开发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2 资源生命周期:一项资源从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分为产生、获取、服务和归宿四个阶段。

3 业务流程重组: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获取企业关键性能指标的巨大提高,如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

4 流程图:是掌握现行系统状况、确立系统逻辑模型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系统分析和描述现行系统的重要工具,是业务流程调查结果的图形化表示。

5 数据词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对其中出现的每个数据流、加工、文件和数据项、外部项进行定义的工具。

6 系统的可靠性: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抗干扰(包括认为和机械故障)和保障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

7 代码:指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了具体的文字说明。

8 非渐增式测试方法:先分别测试每个模块,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结合在一起测试。

9渐增式测试方法:把下一个要测试模块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那些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测试完以后再结合进来下一个测试的模块继续测试。

10 等价类划分:一种黑盒子测试技术。

该技术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有限数量的等价类,并假定用一个等价类的典型代表值测试等价于这一类其他值的测试。

1、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2、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是数据流程图的辅助资料。

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六个方面。

3、第三范式第三范式:是指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4、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软件工程方法,其特点是任何程序设计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管理技术等,进行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传递、支持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员工工作,并联系供应商与客户,以实现提高运营效率、做出明智决策,并获取战略优势的目的。

数据库:数据库是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数据的集合,通过对数据的集中管理来控制数据冗余,可以有效地支持多个应用程序。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的支持下,遵照一定的协议实现网络中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一个网络的通信线路和节点的几何排列或物理布局图形,反映出的是网络中各实体(计算机、通信设备、线路)间的结构关系。

总线型、环形和星型是最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ID) 新一代的辨识方法,是一种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新技术,可以用来记录事务活动和自动识别物体,在物流、库存、生产和销售等企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1、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一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2、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3、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且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由于RFID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移动中的物体,因此FRID的推广和普及将给企业的事务处理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RFID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运用无线形式,同时读取多项物品的数字化信息,而传统的方式只能一次读取一组条码信息。

无线射频识别的典型应用有:门禁管理、货物管理、物料管理、医疗应用等。

工作流:简单地说,工作流就是经营过程的一个计算机实现。

根据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的定义,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使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传递、执行。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及答案四、名词解释第一篇名词解释1.信息系统:参考答案: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2.信息:参考答案: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3.数据:参考答案:是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

4.系统:参考答案: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份(部件)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某种目的)的有机整体。

5.计划:参考答案:是一个预定的行动路线,它表示出目标和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6.控制:参考答案:测量实际和计划的偏差并采取校正行动的过程。

7.预测:参考答案:是对未来作出估计的一项专门技术,是计划的基础。

8.管理:参考答案: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9.系统集成:参考答案:为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

10.信息维护:参考答案: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叫信息的维护,其目的是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

11.信息化:参考答案: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利用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价值上升,直到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12.信息基础设施:参考答案:是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日用电子设备及服务人员组成的网络,能随时给用户提供大量的有效信息。

13.信息资源:参考答案:指信息及其载体,包括各种数据库、图书、资料、视频与音频磁带、光盘等。

它有综合处理的能力,可帮助用户进行检索、查询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章节一:基础概念1.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和管理组织内外部的信息,以支持组织的运作和决策。

2. 信息系统: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手段来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信息的系统。

3. 管理:是指对组织和其资源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4. 数据:是指事实、观察结果或原始记录,是信息的基础。

5. 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处理后形成的有意义的结果。

章节二:组成要素1. 硬件:是指构成电子计算机主体的实体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 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文档的集合,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 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起来、经过管理的数据的集合。

4. 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5. 人员:是指参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各类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用户等。

章节三:功能模块1. 数据采集:是指将组织内外部的各类数据收集起来并进行记录。

2. 数据存储:是指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3. 数据处理:是指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4. 数据分析:是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获得对组织有价值的信息。

5. 决策支持:是指根据分析得出的信息,提供给管理层进行决策的支持。

章节四:应用领域1.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用于企业的生产计划、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

2. 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用于企业的销售计划、客户关系管理、销售统计等方面。

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于企业的招聘、员工档案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

4.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用于企业的预算编制、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方面。

5. 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用于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服务和关系管理等方面。

附注:本文档涉及附件1. 附件1:MIS系统架构图2. 附件2:MIS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 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是指欧盟制定的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和自由流动的法规。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1.人机系统:由人和机器构成并依赖于人机之间相互作用而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统。

2.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即各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

3.数据结构: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或多种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和该集合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

4.数据模型: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逻辑组织描述。

5.制造资源计划:是在物料需求计划上发展出的一种规划方法和辅助软件。

它是以物料需求计划MRP为核心,覆盖企业生产活动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机应用系统。

6.企业资源计划:所谓ERP,就是企业资源计划,它将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销售、库存和其它业务功能整合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从而实现信息数据标准化,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

7.数据处理: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8.数据文件:把数据按某种数据结构组织起来存放在外部设备上那个,就构成了数据文件。

一般来说,数据文件是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记录是文件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

9.文件组织:文件的组织是指文件的构造方式。

10.因特网: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而不论采用何种协议与技术的网络。

11.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组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通常包括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以及数据管理例行程序。

12.记录:在数据库里面,表的“行”称为“记录”,“列”称为“字段”13.企业内部网:企业内部网是给企业内的员工们用的,一般的消费者是不可以进入的。

通常企业内部网的资料都是一些关于员工福利,公司最近的培训计划,和一些内部资料的分享。

14.战略规划:所谓战略规划,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和仪式。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管理信息系统(MIS);baidu: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作为系统,所谓MIS是用系统观点、数学方法建立起来的由人、以计算机为首的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数据、管理规程等组成,主要用于管理信息处理、为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服务的综合系统;作为学科,MIS是由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科学为基础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2、管理数据;是指从各项管理业务中收集的管理数据(单、证、帐、表等等),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通常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编码、统一格式、统一命名等等)处理。

3、管理规程;是指管理中用到的规则、方法、程序等等,这是MIS的业务基础。

4、数据类;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类是按业务过程进行的,即分别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业务过程有关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

5、业务流程:企业流程(或叫业务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百度业务流程是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

活动之间不仅有严格的先后顺序限定,而且活动的内容、方式、责任等也都必须有明确的安排和界定,以使不同活动在不同岗位角色之间进行转手交接成为可能。

活动与活动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可以有较大的跨度。

而狭义的业务流程,则认为它仅仅是与客户价值的满足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

6、计划;所谓计划是完成计划工作所包含的一系列活动后产生的结果,是对未来作出安排和部署。

它包括管理者和执行者未来目标说明、采取什么活动来达到目标、在什么时间什么范围内达到这种目标、由谁来执行等等。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1:管理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指的是将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知识相结合,为组织和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功能的系统。

它包括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和管理。

1.1:信息系统(IS)信息系统是指由硬件、软件、数据、网络和人员组成的一套相互关联的组织结构,用于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以支持组织的运营管理。

1.2:决策支持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数据,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的系统。

它能够帮助管理者进行各种复杂决策的评估,同时提供支持决策的各种分析工具和模型。

1.3:知识管理系统(KMS)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组织、存储和共享知识的系统。

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组织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1.4: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是一种集成管理各项核心业务流程的软件系统。

它涵盖了企业的财务、物流、人力资源、供应链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业务的协同运作。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它提供了数据的存储、查询、更新和维护等功能,同时还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并发控制。

2.1: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使用表格来组织数据,并通过表之间的关系来实现数据的查询和关联操作。

2.2: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NoSQL DBMS)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不使用传统的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更加灵活,适用于大规模、高并发和分布式的数据存储需求。

3: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资源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篡改和破坏的威胁的措施和技术。

它包括了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身份验证、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措施。

3.1:防火墙(Firewall)防火墙是一种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设备或软件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第一章1.信息是指加工以后的,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2.数据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3.管理信息是对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它可以通过实物指标、劳动指标、价值指标与文字图表等形式来表示。

)4.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5.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系统。

6.管理信息系统: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7.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以及现代的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8.决策支持系统: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所处理问题大部分属于半结构化性质的。

第二章9.管理: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第三章10.网络: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利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11.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及其管理、维护和使用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人员的总和。

第四章12.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指使能够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分析出企业成功地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

13.IT外包:是将组织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通过使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对组织内外部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以支持组织管理和决策过程的系统。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在组织内或跨组织间集成的信息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管理所需的各类信息,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和辅助。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1)硬件: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物理设备。

(2)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等。

(3)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组织的各类数据。

(4)网络:用于完成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5)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用户等。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通过各种数据采集手段,将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转化为可用于系统处理的格式。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各种计算、统计、分析等处理操作。

(3)数据存储:将处理过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4)信息传递:将处理过的数据和信息传递给用户,以支持他们的决策和管理工作。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1)企业管理:包括企业资源管理(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

(2)供应链管理:用于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和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用于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包括员工信息、薪酬管理等。

(4)财务管理:用于管理组织的财务活动,包括会计、成本管理等。

二、附件说明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管理信息系统示意图附件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模块功能表附件3: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附件4: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文档三、法律名词及注释3·1 法律名词解释(1)数据隐私:指个人或组织对其数据享有的保护权益,包括数据的使用、存储和共享等方面。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2.信息的价值:指凝结在信息产品中的人类劳动。

这是信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出信息生产者和信息需求者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他们之间的交换劳动的关系。

3.管理: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各种资源,确保组织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4.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或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5.管理信息系统:一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

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6.数据流图:用简易的、图形化的方式表达系统业务处理和数据流之间的关系。

反映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情况的图形。

7.数据字典:数据流图中所有名字的定义和描述构成数据字典,包括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和处理过程的详细条目。

主要用于描述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逻辑内容,以及外部实体和处理过程的某些数据特性。

8.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

数据仓库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

数据仓库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时变性、集合性和支持管理决策。

9.数据挖掘:就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地、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

10.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和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系统,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简答题1.信息的生命周期收集:内部、外部、系统本身传输:按某种方式在企业内部或外部传递并最终到用户手中过程加工、存储使用:用户对数据分析、统计和以其为基础进行的商业、政治、道德、政策维护:对信息管理存放、读取、拷贝归宿:对已用信息处理,存档或删除2.信息的采集方法自下而上进行广泛收集有目的地进行专项收集随机进行积累具体采集方法:内源---广泛收集;外源---有目的收集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法的特点用户参与原则先逻辑后物理原则自顶向下,分解协调原则工作文档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4.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规划: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MIS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总的信息需求,制定MIS建设总计划。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第一章:MRPⅡ(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egement):客户关系管理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信息是可通信的,通过传输工具获得信息;信息形成知识,信息进入大脑留下的痕迹。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信息的是时效性: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时效性愈强。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安东尼金字塔模型:安东尼等人不仅考察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基本结构,而且把企业放在整个经营环境中考察,把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反映了包含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全景。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工具,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递和利用,用于支持组织的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一种信息系统。

下面将对MIS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详细解释。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采用管理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方法,为组织的信息流动、决策和控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

它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人员和流程等组成部分。

数据(Data)数据是指描述事实和现象的符号化表示,是信息系统的基本元素。

数据可以是数值、文字、图形、声音等形式,通常以电子的方式存储和处理。

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从数据中提取的有用内容,具有特定上下文和明确的含义。

信息主要用于支持组织的决策和行动,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的当前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决策支持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模型方法,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

DSS能够结合管理者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数据分析、模拟和优化等手段,支持管理者进行决策和制定策略。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是集成了各类业务功能和管理流程的信息系统。

它主要用于整合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外部供应链的资源和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供应链管理系统(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供应链管理系统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协调企业内外各个环节的供应链活动,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优化。

SCM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计划、物流配送等功能模块。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通过收集和分析与客户相关的信息,建立和维护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信息系统。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信息:指加工以后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2.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3.物流:物品从供给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4.资金流:是以货币的形式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形式。

5.事物流:是指企业在处理部或外部活动中产生各种经营管理行为,这些行为的过程构成了事物流。

6.信息流:是指除去物流、资金流和事物流的物理容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7.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8.企业外部信息:又称外源信息,是从企业外部环境传输到企业的各种信息。

9.企业部信息:又称源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

10.常规性信息:又称固定信息,指反映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在一定时期按统一程序或格式重复出现和使用,而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信息。

11.偶然性信息:又称突发性信息,是反映企业非正常事件的无统一规定或格式的非定期信息。

12.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使得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媒体,使用和传递所需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国力的过程。

13.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14.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些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15.分解方法:把被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分解成许多人们可以容易处理和理解的细小部分,并通过对这些被分解的部分进行研究来获得对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这种处理方法就是分解方法。

16.系统方法: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考虑系统组成部分的部关系和协同关系,这样的方法叫系统方法。

17.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技术,以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和做出决策的系统。

以下是对管理信息系统中常见名词的解释:1. 管理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结合了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和管理组织内的信息,以提供决策和管理支持。

MIS通过将信息与技术相结合,为组织带来了更高效、更准确的业务流程和决策能力。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软件工具,用于管理和操作组织中的数据。

它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数据组织、存储和检索方法,以及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保护。

DBMS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数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访问性。

3. 决策支持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软件系统,旨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过程中的辅助和支持。

DSS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内部和外部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和分析工具,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更有根据的决策。

4. 企业资源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集成的信息系统,用于管理和协调组织的各种业务功能和资源。

ERP整合了组织内不同部门的信息和流程,以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协同性。

它涵盖了诸多方面,如供应链管理、销售、财务等,以确保组织在不同层面上的信息整合和协调。

5. 客户关系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维护与客户关系相关的信息和业务流程的系统。

CRM系统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客户信息、交流和互动,并提供个性化的客户服务和增值服务。

通过CRM系统,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6. 供应链管理(SCM):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涵盖组织内外部供应链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SCM系统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协调和管理供应链中的物流、库存、采购和销售等环节,以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并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管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简答

管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简答

一.名词解释:信息——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就称为信息。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给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资金流——是以货币的形式放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形式。

事务流——是指企业在处理内部或外部活动中产生各种经营管理行为。

信息流——是指除去物流,资金流,和事务流的无哦里内容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管理信息——是对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气候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信息化——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集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层次性——通常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子系统构成,而这些子系统又可由它们各自的更小的子系统构成,层层相扣。

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是把原本不相关的元素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另一特征是系统是有目标的,既为了完成或达到目标。

系统的边界性——定义和描述一个系统的特征形成了系统的边界。

信息系统——是一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现实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代替手工作业进行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系统模型。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以及现代的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决策的信息系统。

结构化决策——是指在日常工作中执行的程序化的决策。

管理——管理者或管理结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信息:指加工以后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2.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3.物流:物品从供给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4.资金流:是以货币的形式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形式。

5.事物流:是指企业在处理内部或外部活动中产生各种经营管理行为,这些行为的过程构成了事物流。

6.信息流:是指除去物流、资金流和事物流的物理内容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7.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8.企业外部信息:又称外源信息,是从企业外部环境传输到企业的各种信息。

9.企业内部信息:又称内源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

10.常规性信息:又称固定信息,指反映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在一定时期内按统一程序或格式重复出现和使用,而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信息。

11.偶然性信息:又称突发性信息,是反映企业非正常事件的无统一规定或格式的非定期信息。

12.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使得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媒体,使用和传递所需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国力的过程。

13.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14.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15.分解方法:把被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分解成许多人们可以容易处理和理解的细小部分,并通过对这些被分解的部分进行研究来获得对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这种处理方法就是分解方法。

16.系统方法: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考虑系统组成部分的内部关系和协同关系,这样的方法叫系统方法。

17.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信息。

18.自底向上分析方法:指通过调查等方式,将业务的具体功能汇总、归纳成宏观的功能。

19.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从宏观入手,按照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分解到微观具体的事物。

20.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21.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以及现代的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22.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以及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变革23.管理: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4.虚拟组织:是由若干独立实在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动态的“虚拟”的企业。

25.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消减中间管理层数量的工作过程。

26.企业流程再造(BPR):是对企业流程所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使企业的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等关键业绩指标获得根本性的改善。

27.企业流程:是指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的一连串活动的工作流程。

28.企业资源规划(ERP):是一个集合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以期达到最有效的计划和控制,达到最大效益的集成系统。

第三章信息系统技术基础29.系统软件:是用来管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连接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等所有硬件资源的程序。

30.应用软件:是用于完成用户所要求的数据处理任务或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

31.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组成部分,他的主要任务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调度用户作业程序和处理各种中断,从而保证计算机各部分协调有效地工作。

3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对计算机中所存放的大量数据进行组织、管理、查询并提供一定处理功能的大型系统软件。

33.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利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34.网络协议:是一种用于网络之间相互通信的技术标准,是一门大家都公认并必须遵守执行的“共同语言”。

35.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36.数据库系统(DBS):是指数据库及其管理、维护和使用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人员的总和。

37.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个二维表。

38.元组:关系的一行。

39.属性:关系的一列。

40.主码:在一个关系的若干属性中指定一个用来惟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

41.关系模式:在二维表中的行定义即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

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42.战略规划:是在系统开发之前制定的总体规划。

43.执行规划:又称为开发规划,是对战略规划的具体落实。

44.关键成功因素:指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

45.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是分析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

46.企业系统规划(BSP):是根据企业目标制定MIS规划的方法。

47.生命周期:一个信息系统从它的提出、开发、应用到系统的更新,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循环过程。

48.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要求系统开发按照步骤逐步完成开发任务,对每一个开发阶段规定了各自的任务、流程、目标等内容,从而使开发工作规范统一,易于管理和控制。

49.原型法:根据用户提出的基本要求,采用快速技术,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个简单的带有实践性的、可执行的系统原型,交给用户试用,开发人员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对系统原型进行修改、完善,再交给用户试用,反复这个过程,直至产生用户满意的系统原型为止。

50.面向对象:按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系统思维方法,采用基于对象的概念建立模型,模拟客观世界分析、设计、实现软件的办法。

51.对象:是客观世界里的任何实体的抽象,是客观世界实体的软件模型,由数据和方法两部分组成。

52.封装:将对象的数据和操作(方法)合并在一起,称为封装。

53.类:是对一类相似对象的描述,这些对象具有相同的属性和行为、相同的变量和方法实现。

54.继承:把若干个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下层的系统具有和上层父类相同的特性,称为继承。

55.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CASE):是一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法,能够较全面地支持除系统调查外的每一个步骤。

56.IT外包:是将组织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

57.供应链:指具有供求关系的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组织链条。

涉及产品设计、生产以及将产品传递到市场上的所有企业构成供应链。

58.供应链管理:是指协调供应链中生产、存货、选址以及运输活动,从而在市场达到响应速度和效率的最佳组合。

59.电子商务:狭义上讲,电子商务是指网上进行交易活动,包括通过Internet买卖产品和提供服务。

广义上讲,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网络来解决商业交易问题,降低产、供、销成本问题,开拓新市场,创造新商机,通过新的网络技术手段,从而增加企业利润的所有商业活动。

第五章系统分析60.显见的必要性:是指随着组织的发展和对管理要求的提高,系统目前所使用的管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必须更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新型的系统。

61.预见的必要性:是指根据组织和技术发展的趋势而对将来进行的预想措施。

62.隐见的必要性:是指系统的缺陷是长期的、分散的、不直接的或不明显的,通过改进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满足管理和数据处理的要求。

63.经济可行性:一方面是对项目支出费用进行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对项目取得的收益进行分析,即分析新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否超过开发和维护信息系统所需要的费用。

64.技术可行性:是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分析所提出的要求能否达到。

65.管理上的可行性:是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否在该组织实现,在当前的组织环境下能否很好地运行,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

66.组织结构图:用于反映组织内机构的设置情况以及各机构之间的关系的图形。

67.数据流程图:是一种用户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

它摆脱了系统的物理内容,精确地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

68.外部实体:是指系统以外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

69.数据流:表示流动的数据,它可以由一项或一组确定的数据组成。

70.数据处理:实际表示的是一种处理功能。

71.数据存储:表示数据保存的地方。

72.管理模式:是指组织综合性的管理范式。

73.业务流程优化:根据系统调查阶段了解到的情况,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摸清现状、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对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分析和改进。

其实质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74.新系统的逻辑方案:是新系统开发中要采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处理方法。

75.数据字典:对于数据流程图中的每个符号,通过表格和文字的描述定义它们的细节,而这些描述和定义所组成的集合就是数据字典。

76.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即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77.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的描述重点是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即说明这个数据结构包括哪些成分。

第六章系统设计78.系统性原则: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注意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79.灵活性原则:是指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80.可变性原则:是指允许系统被修改和维护的难易程度。

81.可靠性原则: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82.经济性原则:是指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不仅追求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效益,还应尽可能减少系统不必要的开销。

83.模块:是指独立命名并且拥有明确定义的实体。

84.模块化:即把系统功能自顶向下地、由抽象到具体地划分为多层次的独立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一直分解到能简单地用程序实现为止。

85.模块结构图:又称系统结构图、控制结构图,是用一组特殊的图形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描述系统整体结构。

86.耦合性:指多个模块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主要是从模块外部考察模块独立性。

87.内聚性:指一个模块内部各项处理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主要是从模块内部考察模块独立性。

88.模块的大小:是实现模块所需编写程序的行数。

89.扇出系数:就是一个模块直接调用其他模块的个数。

90.扇入系数:就是直接调用该模块的模块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