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特种设备的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重要性不言而喻
质量案例分享 案例分析与总结
质量标准与检测要求 确保产品质量
特种设备的金融保障与保险
特种设备的金融保障与保险涉及设备融资的方 式与渠道,以及设备保险的种类与保障。在金 融案例解读中,可以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和实 践情况。
特种设备的知识产权保护
了解法规内容
01 掌握相关规定和要求
建立档案
02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维护情况
定期检查
03 按时进行设备安全检查
特种设备安全法宣传
为了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宣传率,可以通过制作宣传册、举办 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安全演练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遵守相关 法规,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种设备的隐患排查与整改
隐患排查的方法与技巧
01 详细检查特种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整改的程序与要点
02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整改
防范隐患的经验分享
03 分享行业内防范特种设备隐患的经验与教训
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估与管控
风险评估的标准与程序
风险案例研究
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流程
分析特种设备事故中的风险案 例
专利保护
保护创新成果 提高竞争力
商标保护
建立品牌形象 防止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后果
法律责任 经济损失
特种设备的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01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质量标准与检测
02 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质量案例分享
03 借鉴经验教训
特种设备的金融保障与保险
设备融资方式 借款、融资租赁等
金融案例解读 行业案例分析
风险管控的方法与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一、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背景和重要性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用于提供机械能、电能、热能、压缩空气、气体、液体等物质的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电梯、起重机械等。
这些设备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维护不到位,就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保障人民裙众的安全和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应运而生。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推动特种设备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促进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也可以提高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特种设备安全法的主要内容1. 法律适用范围特种设备安全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和管理的各类特种设备,以及与特种设备相关的生产、销售、使用、维修等活动。
2. 主要责任主体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了特种设备的所有者、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维修单位等主体,应当依法承担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责任,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所有者和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4. 监督检查和处罚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了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对于违反安全法规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
5. 事故报告和调查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进行调查,查清事故原因,追究责任,确保不再发生同类事件。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个人理解和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出台,是对特种设备领域管理和安全保障的一次重要举措。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确保了特种设备在生产、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个人认为,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特种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由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同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公布,将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一、《特种设备安全法》立法的必要性《特种设备安全法》所称的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八大类设备,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设备.特种设备具有在高温、高压、高空、高速条件下运行的特点,是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具有潜在危险的设备,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密不可分。
世界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其安全,不断探索,寻找解决办法,对这类设备、设施均实行特殊监管,以保障安全。
我国早在1950年代,劳动部门就开始了对锅炉、压力容器的特殊监管。
1982年国务院颁布《锅炉压力容器暂行条例》。
2003年,国务院颁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9年又对该《条例》进行了修改。
总体上看,《条例》确立的法律制度是可行的,特种设备的监管是有效的。
2005年,全国的特种设备数量大约有300多万台,到2012年,达到了820多万台,其中,电梯保有量达250多万台,居世界第一。
在特种设备数量激增而监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万台特种设备死亡人数从2006年0.94人下降到2012年的0.6人。
但是,当前,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万台特种设备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但仍高出发达国家4-6倍,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平安生活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十一五”期间,全国共发生较大以上事故1538起,死亡1601人,受伤1744人。
2013年5月,国内在一周时间里连发7起电梯事故,甚至有人称之为“电梯事故周”。
事故频发所产生的恐慌情绪不言而喻.在特种设备数量激增而监管资源并不能同步增长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通过制定法律,建立更为有效的安全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法》创新了监管工作模式,加大了对公共场所特种设备的监管力度,强化了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了特种设备报废、可追溯和缺陷召回制度,并加重了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
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特种设备安全法是我国专门对特种设备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维护公共安全和个人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是指危险性较大或者专业性较强,需经特殊安全技术措施保障的设备。
下面,我们来对特种设备安全法进行相应的释义。
一、特种设备的定义和分类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爆炸性环境用设备、锅炉、压力管道、压力附件和其他经安全监管部门确定的设备等十类。
这些设备的共同特点在于其危险性较大或专业性较强,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和监督管理。
1. 压力容器:指用于含压气体、液体或气体液体混合物的设备,主要有石油化工设备、锅炉、气瓶等。
2. 电梯:指为垂直或近垂直运载人、物品并设有固定的运行轨道的设备,主要用于公共建筑、工商业建筑、住宅楼等。
3. 起重机械:指用来进行起重、装卸、堆垛的设备,包括塔吊、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
4. 大型游乐设施:指供人们进行游乐、体验的设备,如过山车、摩天轮、云霄飞车等。
5. 客运索道:指用于运送人员的有轨自动涡轮连接式运输设备,主要包括缆车、吊箱、自动扶梯等。
6. 爆炸性环境用设备:指用于可燃性气体、蒸气、液体、粉尘等爆炸性危险环境的特种设备,如起爆装置、喷漆房等。
7. 锅炉:指用于生产、供热和生活用热的设备,可分为汽、水锅炉。
8. 压力管道:指在工业、民用和其他领域中,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其它流体、其工作压力超过规定值的管道。
9. 压力附件:指对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而采用的,经压力设备安全技术评审合格的利用和配套的部件、安全附件及有关装置。
10. 其他特种设备:指除上述九类设备之外的特种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酌情确定。
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
1. 建设项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必须对特种设备的选型、设计、安装、改造、维保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在建设、安装及后期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解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解读一、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使用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其安全使用是保障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并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检验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对特种设备安全法规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
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概述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管理办法》等。
其中,《特种设备安全法》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律,其他法规是对该法进行细化和具体操作的细则和办法。
1.《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14年12月1日实施,明确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规定了特种设备的经营许可、安全许可等制度,加强了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和事故处理等方面内容。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细化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具体管理要求和程序。
包括特种设备的备案登记、检验机构和人员资质的认定、特种设备检验的内容和要求等细节问题。
3.《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管理规定》规定了特种设备制造企业申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条件和程序。
对特种设备制造企业的管理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制造质量和安全性。
4.《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管理办法》《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管理办法》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对于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取得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才能使用特种设备,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点解读1.注册登记制度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等单位必须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取得相应的许可证,方可进行相关活动。
这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通过登记制度,可以掌握特种设备的数量、使用单位等信息,实现对特种设备的全程监管。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特种设备安全法是我国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要法律法规,对于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法律原则、主要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对特种设备安全法进行解读。
一、法律原则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制定和实施要遵循以下原则:1.生命安全第一: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2.预防为主:特种设备管理应该注重事前的安全管理,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有效预防措施等手段预防事故的发生。
3.综合治理:特种设备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和领域,包括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
4.法治化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依法管理,明确了各方的权责,提高了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主要内容特种设备安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使用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2.特种设备的分类和管理:特种设备根据其风险等级和特定用途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类别的设备有不同的管理要求。
3.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和评估:特种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前需要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和要求。
4.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法律明确了特种设备监督检查的程序和责任追究的方式,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5.事故报告和应急措施: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相关单位和人员需要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三、实施效果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效果:1.规范特种设备市场秩序:通过对特种设备的分类和管理要求,加强对市场上的设备质量和安全性的监管,规范了市场秩序。
2.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水平: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和评估制度的建立,使得设备制造和使用环节更加重视安全性,提高了特种设备的安全水平。
3.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使得对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更加严格,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解析
1
内
容
一 立法背景简介
二
重点内容解析
2
一
立法背景简介
(一)立法的必要性 (二)重要意义 (三)立法过程 (四)理论基础
3
(一)立法的必要性
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复杂,安全保障需要法律的支撑 企业安全主体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 安全技术规范的法律地位需要确立 相关民事法律关系需要规范 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需要加严 综上,迫切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法。 从法律上明确调整范围,理顺监管体制,落实主体责任; 从制度上提升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效果; 从源头上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21
(一)主要结构及特点
6、体现了法律对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支持和鼓励。(第十条 支持科学研究,鼓励先进技术,奖励突出贡献;第十六条 “三新”) 7、为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奠定法律基础。(第九条)
8、强调了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 识。(增加了关于监管部门宣传教育职责的规定) 9、突出了民事法律责任的规范,实行民事赔偿优先的原则 (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 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0、为职能转变和改革创新留下空间。
14
理论基础-安监法学理论
特征2. 具有强制执行性 安全监督管理的行为既然是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则相对 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违反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时, 安全监察机构有权强制其履行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义 务,对不合规定的设备强令其改造甚至拆除,必要时可 课以一定的罚款等。对严重违法的人可以提请司法部门 追究刑事责任,限制人身自由。
17
二
重点内容解析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事故经过
处理结果
某企业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 炸,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了处罚,并要求 企业对压力容器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原因分析
压力容器存在严重缺陷,如焊接质量 不合格、材料不符合标准等,同时操 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某景区大型游乐设施事故案例分析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修订与完善
修订原则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 及时修订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法,确 保法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完善内容
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对特种设备安全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优化 监管措施等,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和 威慑力。
05 案例分析
某市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生产、使用单位的法律责任
生产单位的法律责任
必须确保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等活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对 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负责。
如果因生产原因造成特种设备存在缺陷或发生事故,生产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生产、使用单位的法律责任
01
使用单位的法律责任
02
使用单位应当确保特种设备的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对其 安全性能负责。
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媒体报道等多种形 式,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认 知水平。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执法与监督
执法机构
明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执法机构,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并规定其职责和权 限,确保其能够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监督检查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特种设备的合规性 、安全性能和操作规范等方面,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一、背景介绍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特殊资质和专业技术操作的设备。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法于XXXX年XX月XX日开始实施。
本文将对特种设备安全法进行解读,分析其主要内容和实施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特种设备安全法的主要内容特种设备安全法共分为八章,包括总则、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许可、特种设备的制造和安装、特种设备的检验、特种设备的维修和改造、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
1. 总则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总则部分明确了特种设备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和分级负责等原则。
2.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主要包括安全监察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结果的处置等内容。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机构的设立和职责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基础,通过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可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3. 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许可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许可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许可的申请和审批程序、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许可的范围和要求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等内容。
4. 特种设备的制造和安装特种设备的制造和安装是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要保证,特种设备的制造和安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本章节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制造单位的资质要求、特种设备的制造程序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等内容。
5. 特种设备的检验特种设备的检验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特种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验和定期维保,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章节主要包括特种设备的检验机构的资质要求、特种设备的检验程序、特种设备检验结果的处理等内容。
6. 特种设备的维修和改造特种设备的维修和改造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特种设备的维修和改造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与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与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一、背景介绍特种设备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身、财产或环境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重要设备。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文件,其中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
二、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1. 法律适用对象特种设备安全法适用于生产、经销、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2. 法律适用范围特种设备安全法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监督管理活动,同时也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检测等活动。
3. 法律条文解读特种设备安全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条文是第14条,该条明确规定:“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和特殊检验,且应当对其使用特种设备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教育。
”此外,特种设备安全法还规定了对于未经许可或未设置固定场所、未保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状况、未按要求进行检测检验和未按规定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告知等情况的处罚措施。
4. 法律意义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完善特种设备使用监管体系、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是指在特种设备的生产、维护、检测、使用过程中,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或相关事项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生产环节:对特种设备生产资质审核、产品合格率、生产检测和认证等进行监管。
2.维护环节:对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修理等进行监管。
3.检测环节:对特种设备的检测机构、检测员资质、检测报告等进行监管。
4.使用环节: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及使用人员的安全培训、特殊检验情况、操作规程等进行监管。
特别是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质量监督和事故报告等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特种设备安全法是指对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1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主要内容包括特种设备的定义和分类、生产、销售、使用、维修、检验、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特种设备的定义和分类:特种设备是指由有关法规规定必须具有安全保障措施,并且在生产、安装、使用和维修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的设备。
特种设备根据其功能和使用范围被分为四类:一类是压力容器,包括蒸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石油化工装置等;二类是起重机械,包括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斗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等;三类是客运索道,包括滑道、拦挡式缆车、人字式缆车等;四类是电梯,包括乘客电梯、货用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维修、检验、监督等方面的规定: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维修、检验、监督等方面,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如下:1.生产:特种设备必须经过安全评价和检验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许可或证书后方可生产出来。
2.销售:特种设备销售必须经过资格鉴定,获得相应的许可或证书后方可销售。
3.使用:特种设备使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规范要求,并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保养。
4.维修:特种设备维修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资格的单位进行,并且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5.检验:特种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验,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种检验,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和有效使用。
6.监督:特种设备的监督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销售单位、使用单位、维修单位等应当接受监督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是指对特种设备生产、销售、使用、维修、检验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和有效使用。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包含政府主管部门、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技术支撑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个部门,主要职责包括以下:1.政府主管部门:负责领导和协调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
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一、特种设备的定义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是指具有质量重、结构复杂、危险性较大,且在使用中可能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通过特殊技术、特殊工艺、特殊检验或特殊监察方法来保证安全的各类设备。
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二、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要性特种设备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设备。
它们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锅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能源供应,电梯是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起重机械则用于各类物资的搬运。
然而,由于特种设备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特种设备安全成为了现代社会重要的议题。
三、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内容介绍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我国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法》,该法规定了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检验和得失控制等各个环节应遵守的具体规定。
以下是该法的主要内容:1. 特种设备的分类与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特种设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管理。
根据设备的不同特性和危险程度,将特种设备分为四类,即第一类特种设备、第二类特种设备、第三类特种设备和第四类特种设备。
每一类设备都有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检验等级。
此外,该法规定了特种设备的制造、销售、使用和维修等环节的相关责任和义务。
2. 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对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些要求涉及到设备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安全装置等方面,旨在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和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性。
3. 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管理该法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进行了详细规定。
使用者应制定和执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的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维修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公共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XX年XX月XX日正式实施。
本文将对特种设备安全法进行详细解读,以便各界人士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章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背景和意义特种设备安全法是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础法律,其颁布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旨在维护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事故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该法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使用和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各类特种设备的合规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定义和分类特种设备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特种设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锅炉锅炉是一种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并将水转化为蒸汽的设备。
锅炉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供热领域。
2. 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是一种能够承受内部压力,用于储存和输送气体、液体等物质的设备。
常见的压力容器包括气瓶、储罐等。
3. 电梯电梯是一种用于垂直或斜坡运输人员和货物的设备。
电梯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和公共场所等。
4. 起重机械起重机械是一种用于提升、吊装和运输重物的设备。
起重机械包括塔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吊车等。
5. 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一种用于输送气体、液体等介质,在管道内存在一定压力的设备。
常见的压力管道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行业的管道。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许可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许可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必须获得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许可。
1. 安全生产许可的申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或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许可申请。
申请材料包括特种设备的基本情况、安全管理措施等。
2. 审核和核发许可证相关部门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许可申请进行审核,对特种设备的制造、采购、投入使用等环节进行检查。
特种设备安全法全文及释义
特种设备安全法全文及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使用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生产第三节经营第四节使用第三章检验、检测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
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安全,符合节能要求。
第八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应当遵守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
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特种设备安全法释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种设备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由于特种设备的建造繁琐、操作复杂、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其安全管理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我国于2014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特种设备安全法》,根据该法,各类特种设备的管理、制造、销售、使用等方面的相关规定被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理解《特种设备安全法》,下面对其重要条款进行解析和阐述。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津贴设备安全法的设立宗旨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和事故预防,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核心是安全和预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各方面必须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系统、高效的管理,以确保特种设备能够安全地运行。
第二条特种设备安全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具有特殊技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检验要求,有一定危险性的压力容器、电梯、锅炉、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压力管道和其他类型设备。
特种设备安全法将特种设备定义为一类具备特殊技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检验要求的设备,如压力容器、电梯、锅炉、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压力管道等。
这些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第二章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使用、检验和监察第六条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安全。
特种设备安全法从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使用、检验和监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其中第六条要求各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并建立起健全的特种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每一件特种设备都能够符合国家及企业质量安全标准。
第十三条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制造,制造完成后应当进行鉴定。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析
(三)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1)提出使用的安全距离和建筑物、附属设施的要求(第三 十七条 新增规定)。 ①安全距离; ②特种设备的使用应当具有规定的安全防护措施; ③与特种设备安全相关的建筑物、附属设施。应当符合有 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特种设备共有情况的责任主体(第三十八条新增规定)。 ①特种设备产权共有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 ②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 ③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实际管理人履行管理义 务,承担相应责任。
11
(二)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
并不是所有的特种设备都纳入安全监察。纳入监察范围的特 种设备,考虑三个因素: ①成群体伤害; ②造成他人伤害; ③生较大社会影响。 特种设备的范围由目录调整。 另外,删除了条例有关“压力管道设计、安装、使用的安 全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的规定。这意味着三 个环节的安全要求依据本法。
责任不落实,特种设备的安全无从谈起。从以往发生 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看,大多是由于企业安全管理不善、 安全责任不落实导致的。因此,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由特 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承担安全主体责任。强调企 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就是要求企业牢固树立“安全至上” 的责任意识,构建起有效的责任约束体系,在特种设备的 生产、使用、经营等环节严格落实岗位责任,真正把安全 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摘自人民日报7月10日评论员文章)
3
(三)立法过程
这部法律的特别之处在于:立法计划的申报、起草调研、 草案的提出都是由全国人大直接进行的。历时十几年, 经历了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跨界工作衔接,到第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酝酿过程 八届全国人大以来,每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和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一、主题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是我国国家在特种设备领域的法律基础。
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具有特殊技术性质和较高危险性的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
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14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以规范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监督管理和安全监督等活动,保障人民裙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将对这部重要法律进行解读,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内容。
二、法律要求的深度解读1. 特种设备的定义及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了什么是特种设备,以及其范围。
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由于其结构、性能和用途等特点,可能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的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等。
法律对特种设备的范围和种类进行了具体划分和详细说明,以便有关单位和个人能清晰地理解特种设备的范围和类型,从而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2.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了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报废等环节,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管理和操作。
对于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监督检查等方面也做出了严格要求,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3. 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法律规定了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要求使用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对于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维修和报废等方面也作出了具体规定,以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4. 特种设备的责任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违反法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做出了明确的责任和处罚,包括对使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对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和经营单位的责任,以及对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 场车 大型游乐设施 种类 (万辆) (万台套)
客运索 道
(条)
压力管道 气瓶 (万公里) (亿只)
数量 48.29
1.67
845
85.13
1.3
• ——特种设备地区分布
• 2012年,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 五省市的特种设备数量位列前5位,分别为 115.5万、100.9万、80万、57.1万、46.5 万,占全国特种设备总量的48.7%;江苏、 广东、浙江、山东、上海五省市的GDP总 量在全国排名分列2、1、3、4、11位,占 全国GDP总量的41.6%。
• 总局正在拟定《特种设备目录》,已经征求各 省意见,正在征求相关部委意见,目录中将对特 种设备的定义、种类、品种范围进行明确,下个 月报国务院批准后,以总局名义发布。
• 总体思路是减少,只要地方提出减少的,都减;提出
增加的都慎重研究。
• (二)适用范围
• 4.关于特种设备目录 • 缩小监管范围,也是要慎重的。 • 2009年《条例》修改后,场(厂)车目录进
• 改革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机械设备改造维修的 关系。
• (三)立法的重要意义
• 6.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正式建立。
法 条例 部门规章 安全技术规范 相关技术标准
• (三)立法的重要意义
• ——关于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共26处)
• 立法过程中,质检总局内部争论的焦点。
• 技术规范。政府强制,是基本安全要求。一般为规范 性文件,特种设备、计量特殊。
• 法中关于节能的具体规定有第七条、第十九 条。为我们将现有《条例》修改为《安全监察与 节能监管条例》,扩展节能内容,提供了有力依 据。
• (一)基本原则
• 4.综合治理
• 特种设备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 企业、技术机构、社会公众等诸多主体,需要运 用法律、经济、性质、科技等综合监管手段,甚 至要发挥道德的作用。
• 在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检测等环节将严格进 行审查,确保特种设备淘汰制度的贯彻实施。
• (三)企业主体责任
• 2.生产单位
• ——关于电梯改造、修理
• “电梯制造单位”,一般是指原电梯制造单位;对于 在用电梯的改造、修理,如原制造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 原制造单位不再具有相应资格,没有能力进行改造、修理 的,电梯产权单位可以选择取得相应资格的单位进行该电 梯的改造、修理。
• 本法强调了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即 纳入目录内的特种设备,政府才实施监管,这比 《条例》更进了一步。是否纳入对应目录的名称, 用标准进行判断,必要时,由全国标准化委员会 进行评定。
• 山东海湾大型设备吊装有限公司诉我局不作为案例。
• (二)适用范围
• 4.关于特种Biblioteka 备目录• 本法强调了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即 纳入目录内的特种设备,政府才实施监管,这比 《条例》更进了一步。
行调整,将工程机械排除在外,引来了两件麻烦 事。
• ——不对作业人员换证,人大代表提意见。 • 政策的连续性和过度性措施,一定要慎重考虑。
• ——特种设备数量
设备 总量 种类 (万台)
锅炉 (万台)
压力容 器
(万台)
电梯 (万台)
起重机 械
(万台)
数量 821.67
63.53
271.82 245.33 190.94
• (一)立法过程
• 2.立法的艰辛历程
• ——《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征求部门、地 方意见后,无实质性进展。
• ——《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二审后,修改 量内容多,有三审不通过的风险。
• (二)立法必要性
• 1. 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与挑战
• (1)安全形势
• ——国内:2012年,特种设备事故228起,死亡292人, 受伤354人,万台设备起数0.41,万台死亡人数0.517。 (官方数据)排在工矿商贸领域前面。
• (二)适用范围
• 3.房屋建筑工地、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和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 理。
• 正在跟住建部门协调,将检验、事故调查处 理作为安装、使用的附属环节一并交由住建部门 监管。质检部门管设计、制造。
• 检验没问题,但事故有难度。
• (二)适用范围
• 4.关于特种设备目录
•
第二条所指的“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
其它特种设备”,理论上存在,事实上不可能。
• 2.压力管道监管环节发生了变化。
• 《条例》第一百条,关于压力管道的设计、安装、使
用的安全监督管理另行规定的条款没有了。
•
2003年、2009年《条例》没协调下来,法的颁布没
协调,直接同意,关键是环境发生变化了。
• ——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 和作业人员
•
与《条例》相比,放对了位置,但更加模糊。
•
现有作业人员55种,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
706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57万。
•
广东省已经取消了安全管理人员资质认定,
总局也曾向中编办提出过取消的建议。
• (三)企业主体责任
• 1.总体要求
• ——关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
•
1999年10月3日,贵州兴义市马岭河客运索道坠落,
造成死亡14人、受伤22人。 2012年,万台电梯事故起数
为0.15起,万台电梯死亡人数为0.11人,均小于特种设备
平均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电梯安全水平基本相当。
• (二)立法必要性
• 2. 法的执行力高于条例。 • 法律与条例的作用。 • 关于法的第二十二条的实施。 • 3.法可以调节民事关系。 • 对政府监管部门、安全相关的企业以外的第三方
• 技术标准。国家、行业、地方,强制与推荐。其目的 是促进技术进步。强制标准也是技术规范。
• 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关系。技术规范是强制性要求, 是政府的意志体现;技术标准是非强制性要求,具有市场 属性。
• (一)基本原则
• 法提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原则是“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这体现 了对安全生产基本方针的坚持与发展。
• 行政手段过度。
• (二)适用范围
• 特种设备的特指含义是中国独创的,国外 对8种特种设备均是分别称谓,隶属于多个 政府部门管理(罗马尼亚除外)。
按设备属性分类 承压类 机电类
按用途分类 生产类 生活类
• 法的第二条、第一百条是关于适用范围的描述。
• (二)适用范围
• 1.与《条例》相比,设备种类未发生实质变化。
• 一、立法背景介绍 • 二、重要内容解析 • 三、贯彻实施意见
• (一)立法过程
• 1. 立法的五个阶段 • 酝酿阶段(2001年-2006年) • 准备阶段(2006年-2008年) • 起草阶段(2009年-2011年) • 立项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7月) • 审议阶段(2012年8月-2013年6月)
进行约束,或对三方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 • 关于法的第七十三条、第四十三的规定。
• (三)立法的重要意义
• 1. 加大了企业的违法成本。
• 经济处罚金额普遍翻了一番。最低5千,最高200 万,企业严重违法罚款达50万。
• ——法的第八十四条与“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 的关系。
• (三)立法的重要意义
• 气瓶(不含车用气瓶)、氧舱:设计文件鉴定 +制造单位许可+型式试验+制造监督检验
• 压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单位许可+制造、 安装监督检验
• (三)企业主体责任
• 2.生产单位
• 电梯、起重机械:制造、安装单位许可+型式 试验+制造、安装监督检验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制造单位许可+型 式试验+制造、改造监督检验
• ——特种设备数量增长
2003年-2012年特种设备数量
• (三)企业主体责任
•
•
与《条例》相比,法进一步强化了生产、使
用单位的责任,增加了经营单位的监管措施,明
确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要求及途径,
建立了缺陷特种设备产品召回制度,提出了报废
处理的要求。
• (三)企业主体责任
• 1.总体要求
• 这是总则中第十条“鼓励先进技术”的具体 体现。何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目前只有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有明确 规定。
• 安全技术咨询机构是指总局的安全技术委员 会,相关专业技术机构一般是指标委会。
• (三)企业主体责任
• 1.总体要求
• ——鼓励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
•
保险是提高事故责任单位善后赔偿能力,使
• 市场准入的多种形式:政府许可、产品检验、 资料审查、行业组织或技术机构资质认证、企业 合格供货方评定等。
• 特种设备:单位许可、型式试验、设计文件 鉴定、监督检验。
• (三)企业主体责任
• 2.生产单位
•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制造、安装单位许可+ 制造、安装监督检验
• 压力容器(不含气瓶、氧舱):设计、制造、 安装单位许可+制造监督检验
量不同、监管面积不同。
• (三)立法的重要意义
• 4.完善了全过程监管的制度。 • 建立了经营环节的监管制度,提出了报废的相关
要求。
• 从“生”到“死”,9个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监管。
• (三)立法的重要意义
• 5.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理念。 • 没有规定行政许可实施部门的级别,为特种设备
行政许可的下放留下了空间。
• 2.引入了社会监督的因素。 • ——行业协会(第九条) • ——社会公众(第十一条、第十二条) • “多中心秩序理论”与“多元共治”。 • 储气井信息公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