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银宏--第9章_消化道感染细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以福氏志贺菌2a常见
Shigella
3、抵抗力 较弱,对热、酸敏感。 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侵袭力:
菌毛黏附;
140MDa质粒---编码蛋白介导侵入
内毒素:
肠粘膜
通透性增强 促进毒素吸收
破坏肠粘膜细胞 肠壁植物神经
形成溃疡
内毒素血症 和休克
脓血便
扩约肌痉挛,里急后重
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外毒素)
4、溶血素 为外毒素,能溶解红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引起细胞因子释放 和诱发炎症反应。
5、其它 :内毒素;K抗原(抗吞噬)。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条件致病菌):引起化脓性炎症
以泌尿道感染多见, 胆囊炎、腹膜炎、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尿路致病大肠杆菌(UPEC)
2.肠道感染(致病性):引起腹泻 分为5组:ETEC ;EPEC;EIEC;EHEC;EAEC
O抗体↑,H抗体正常: O抗体↑,H抗体↑ : O抗体正常,H抗体正常: O抗体正常,1项 H抗体↑ :
中毒性痢疾 小儿多见
消化道症状不明显 全身中毒症状,死亡率高 慢性痢疾 病程迁延二个月以上
免疫性
靠局部SIgA,病后免疫期短,不巩固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细菌学检测:
标本:
粪便黏液、脓血,肛拭等,保存于30%甘油缓 冲盐
不做血培养。
分离培养
鉴别/选择培养基上无色菌落
生化鉴定
血清学鉴定:定群、定型
4)无症状携带者(1%-5%)
免疫性 伤寒沙门菌 细胞内寄生菌 主要是细胞免疫, 进入血流 体液免疫 肠热症后可获牢固免疫力。 胃肠炎主要依靠sIgA作用。
三、生物学性状及检测
细菌学诊断 标本
伤寒和副伤寒 第1周取静脉血 第1-3周取骨髓液 第2-3周起取粪、尿
食物中毒 败血症 可疑食物 血 呕吐物 粪


Biblioteka Baidu

1:160
大便检查:红细胞满视野,见白细胞及脓细胞。
问题:
1.本例疾病的诊断是什么?依据是?
2.本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消化道感染细菌
指在胃肠道增殖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疾病,或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以及一些正常 定居于肠道,引起肠道外感染的病原菌。
经消化道感染的细菌种类: 肠杆菌科细菌、弧菌属、 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等。 肠杆菌科 共14个属, 对人有致病作用的 主要是沙门氏菌属、 志贺氏菌属和埃希氏菌属。
上皮下区
巨噬细胞
二) 所致疾病: 1)肠热症(typhoid fever):即伤寒、副伤寒, 由S.typhi or S.paratyphi A、B引起。 消化道感染,传染源是病人、带菌者。
2006年2月28日 01:03 安徽省凤阳县罕见伤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约300例,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 。 伤寒、副伤寒一般发生在夏季,通常在5~10月份,像凤阳县这样在冬季发生疫情,属罕 见。
1.形态: 中等大小G-杆菌。 2.培养及生化反应: 致病菌不发酵乳糖。 分离培养常用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3.抗原构造: 有O、H、K抗原及菌毛抗原, 属间无交叉。用于鉴定细菌。 4.抵抗力: 弱 ,60℃30分钟死亡。 对胆盐、煌绿有抵抗力, 可利用制备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5.易变异 耐药性、菌落变异等
⑵鞭毛抗原(H): 蛋白质,65℃10分钟破坏. 为分型依据, 刺激机体产生IgG抗体。
抵抗力:对胆盐及黄绿染料有抵抗力,用 选择培养基(S-S培养基)分离培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
菌毛——黏附 Vi抗原抗吞噬
经M cell侵袭肠黏膜
M细胞
2.内毒素 3.外毒素:个别菌有肠毒素:似ETEC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培养: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类,在EMB培养基上呈紫黑色菌落。 IMViC试验+ + - -.
2.抗原构造: O抗原-分群(170群)H抗原、K抗原分型。 血清型表示法:O:K:H ,如O157:H7。
二、致病性
(一)致病因素 1、菌毛有黏附作用。 2、肠毒素: 外毒素。
宋银宏--第9章_消化道感 染细菌
临床病案
患者,男,20岁,持续高热和腹泻8天,大便每天5-6次,偶尔有粘液和血丝,右下腹隐痛, 伴食欲差、恶心、呕吐。
体检:肝脏右肋下2cm,脾脏左肋下1cm,躯干背侧隐约可见3颗比米粒小,压之退色的淡红




血液检查:白细胞未见升高,中性粒细胞占0.7,淋巴细胞占0.30,肥达反应伤寒沙门菌O
SS平板 无色菌落
双糖发酵等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玻片凝集试验
血清学诊断
测血清中相应抗体 常用肥达氏反应
抗原
伤寒沙门菌O抗原 伤寒沙门菌H抗原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 肖氏沙门菌H抗原 希氏沙门菌H抗原
凝集现象
+ 抗体(病人血清)
抗体水平判断指标(正常值): O凝集价≥1:80 H凝集价≥1:160 副伤寒H凝集价≥1:80
我国卫生标准: 过去饮水≦3个/L;2007年7月:100ml饮用水(-) 瓶装汽水、果汁≦5个/100mL
第二节 志贺氏菌属 俗名痢疾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1、革兰阴性杆菌、有菌毛,无鞭毛, 不发酵乳糖。 2、抗原构造与分类: 按O抗原构造和生化反应分为 A群-痢疾志贺氏菌(12血清型) B群-*福氏志贺菌 (15血清型) C群-鲍氏志贺氏菌(18血清型) D群-*宋内志贺菌 (1)。
由Ⅰ、 Ⅱ型痢疾志贺菌产生,也称Vero毒素,外毒素,具有肠毒素;细胞毒素;神经毒 素作用。 引起水样腹泻,细胞坏死,神经麻痹和昏迷。
Ⅰ型痢疾志贺菌感染临床重,病死率高。
2)所致疾病 引起细菌性痢疾。我国以福氏和宋内志贺氏菌多见。
来源:
病人、带菌者 粪—口途径传播(媒介)
急性细菌性痢疾 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
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血清型
菌株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致病机制
肠毒素 (LT和ST)
疾病
血清型
旅游者和婴幼儿腹泻 (水样)
O6:K15:H6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侵袭、破坏结肠黏膜上 皮细胞
痢疾样腹泻
28ac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菌毛/黏附素
婴儿腹泻(黏液)
黏附、破坏小肠黏膜上皮
2.抗原构造:有O、H、Vi抗原和菌毛抗原。
⑴菌体抗原(O):
LPS的多糖部分, 耐100℃数小时。 分组的依据:58种抗原分42组.其中AE组对人致病. 刺激机体产生IgM抗体。
(3)毒力抗原(Vi): •见于少数新分离的菌株。 •有抗吞噬作用。 •阻止O凝集; •低效价的Vi抗体是检测带菌者的指标。
第三节 沙门氏菌属 Samonella
分类
种类多,根据抗原性分血清型>2000个,仅少数对人致病。 大多数为人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 少数有致病性:
伤寒、副伤寒、肖氏、沙氏沙门菌——肠热症 鼠伤寒、肠炎、鸭、猪霍乱沙门菌(动物源)
——食物中毒、败血症
一.生物学性状:
1. G-杆菌,有鞭毛, 不分解乳糖,分解 葡萄糖产酸产气 (伤寒沙门菌除外-只产酸)。 EMB培养基呈无色 半透明菌落。
--++或-- +-
生化反应:活泼
生化鉴定 (biochemical differentiation)
乳糖发酵 致病菌:多不发酵乳糖 非致病菌:多发酵乳糖
IMViC试验左侧(++--)
右侧(--++)
鉴定中最重要的生化反应
乳糖发酵试验
肠道致病菌(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等)不发酵乳糖
肠道非致病菌(埃希菌属) 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动态观察:有时单次不能定论,应逐周复查, 若依次递增
或恢复期/初期效价增加≥4倍者始有意义
伤寒带菌者:vi抗体>1:10
反复检查粪便
诊断意义
伤寒沙门菌O抗体≥1:80 伤寒沙门菌H抗体≥ 1:160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体≥1:80 肖氏沙门菌H抗体≥1:80 希氏沙门菌H抗体≥1:80
IgM IgG
EHEC0157(4) 血便
脓血便 肠侵袭性
EIEC (3)
水样便
黏液便 EPEC(2)
肠致病性
EAEC (5)
三、微生物学检查
1.肠道外感染: 涂片镜检:脓汁、痰、分泌物 分离培养鉴定:生化反应鉴定是E.coli即可。 泌尿道感染做细菌计数, >10万/ml有意义。 2.肠道内感染: 标本 接种鉴别培养基 鉴定为大肠埃希菌
生物学性状 - 复杂的抗原结构
O (菌体)抗原 Lipopolysacchride
H(鞭毛) 抗原 Flagella
K 抗原 荚膜 Vi 抗原 In Salmonella Typhi, the capsular antigen is called Vi antigen
肠杆菌科的共同特征
肝脾-----肿大
2)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 (acute gastroenteritis or food poisoning)
由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 沙门氏菌引起,产生肠毒素致病。 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摄入大量菌引起:﹥108
3)沙门氏菌败血症 多由猪霍乱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引起 。多见于儿童和免疫低下成人。
(1)不耐热肠毒素 (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
(2)耐热肠毒素 (heat stable enterotoxin, ST)
活化腺苷环化酶, 使ATP环腺苷酸 (cAMP)
H2O、Na+、 K+、Cl-分泌增

活化鸟苷 环化酶
腹泻
环鸟苷酸 (cGMP)
肠粘膜对水 分吸收减少
致病过程:
伤寒和副伤寒杆菌 巨噬细胞(肠上皮)
肠系膜淋巴结
第一次菌血症
皮肤----血栓出血--玫瑰疹 持续高热、白细胞下降
第二次菌血症 发病2-3周后
肝、脾、肾、胆囊 (发热、全身不适)
部分进入肠壁淋巴组织 引起迟发性变态反应 淋巴组织坏死、溃疡
肠出血、穿孔
发病2-3周后
胆囊 肠道 粪排菌

尿排菌
第一节 埃希菌属(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E.coli) 肠道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引起肠道外化脓性感染。
仅存在粪便,卫生检测指标 重要的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 致病性大肠杆菌: 外源性感染,致腹泻。
大肠埃希氏菌的发现者—奥地利 医生Theoder-Von- Escherich
毒力鉴定:Senery实验
2.快速诊断: 免疫染色法或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抗原
免疫荧光球法:荧光抗体检查培养粪便中(4-8hr)的痢疾杆菌. 协同凝集试验:检查可溶性抗原。 PCR检测140MD质粒。
四.防治 主要免疫机制是sIgA,致力于口服活疫苗研究
减毒突变株:如链酶素依赖株(Sd株) 杂交株: 宋内志贺菌与伤寒沙门菌Ty21a杂疫苗。 营养缺陷减毒株: 治疗 易产生多重耐药,应做药敏试验。
做血清型鉴 定(EPEC
EHEC)
测定肠毒素 (ETEC)-
ELISA、PCR方法
侵袭力实验 如用senery试验 检测EIEC的侵袭 力。
3.卫生细菌学检查: 大肠菌群指数(coli-index): 指1000ml被检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1升水≤ 3个)。 大肠菌群: 指37℃, 24h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肠道杆菌。
肠杆菌科的共同特征
1.形态: 中等大小G-杆菌。 2.培养及生化反应: 致病菌不发酵乳糖。 分离培养常用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3.抗原构造: 有O、H、K抗原及菌毛抗原, 属间无交叉。用于鉴定细菌。 4.抵抗力: 弱 ,60℃30分钟死亡。 对胆盐、煌绿有抵抗力, 可利用制备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5.易变异 耐药性、菌落变异等
细胞
2,55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菌毛、Vero毒素、溶血素 、内毒素
出血性结肠炎
O157:H7
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黏附、阻止吸收
婴儿持续性腹泻(水 样)
O42
致病性大肠杆菌 侵袭力 黏附定居
菌侵入细胞 聚集黏附
黏附破坏
ST,LT
Vero毒素 溶血素等 内毒素
水样便 ETEC(1)
LT和CT(cholera toxin)作用机制 有同源性(75%)
B1.亚B亚单单位位与与受受体体结结合合

(GM1 神经节 苷脂)
肠毒素结构
A1亚单位活化 腺苷环化酶
分泌
3、Vero毒素(VT)也称志贺氏样毒素(SLT)
为外毒素,与28S RNA作用, 使核糖体灭活,终止蛋白质合成, 使肠上皮细胞死亡脱落。
生物学性状 - 简单的培养条件
培养 兼性厌氧或需氧 营养要求不高 菌落 混浊生长
大肠埃希菌菌落特征(MAC)
生物学性状 - 活泼的生化反应
生化特点 分解葡萄糖 分解乳糖 H2S产生 IMViC试验
埃希菌属 + + - ++--
志贺菌属 + - -
++--或 -+--
沙门菌属 + 或+ - +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