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西北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油气聚集的过程
探讨油气进入圈闭的方式、状态及在圈闭内所发生 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 包含:充注、混合和富集等三个过程。
1、充注过程
充注:油气不断进入圈闭内储存空间的过程。 根据流体运移原理,油气总是首先进入渗透率最高、 排替压力最低的储集层部分。随着油气的不断充注, 在烃柱压力作用下,逐渐向孔渗条件差的部分扩展, 从而使圈闭储层中的含烃饱和度不断增加。 因储层的非均质性与充注时间、空间的差异性,引 起油气组分和化合物在圈闭内分布的非均质性。
混合作用下,油气在圈闭中不停运动,同时不断富集起来。 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油气把水从储集层顶部不断向下排替; 油-水界面逐渐向下移动;
油气中的压力不断增加。
随着油气的充注,烃柱的高度和压力也不断增加,不仅 加快了富集过程,也使油气不断向储层低孔渗段扩展,含
油(气)饱和度不断增加,直到束缚水饱和度为止。
准噶尔盆地
将军沟K1油苗
黑油山背斜构造侵蚀油泉
阿尔钦沟泥火山
托斯台泥火山
台湾:激流中的含油岩石
玉门油苗
钻井油气显示
三、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油气保存条件研究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盆地 实体保存条件研究,二是油气藏的保存条件研究。 从内容上看,油气保存条件研究应包括: ① 油气保存机理,
② 油气破坏机理及类型,
③ 盖层分布、封闭性及其演化, ④ 断层封闭性及其演化, ⑤ 水动力演化及其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⑥ 构造变动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思考题
• 如何从地质空间和时间演化的角度认识 油气运移、聚集、破坏、再聚集之间的 辨证关系。
§2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一、充足的油气源 “物质基础” 而衡量油气源丰富程 度的具体标志,是生油
凹陷的好坏。亦即:生
油凹陷面积越大,延续 时间越长,其中形成的 生油层系越厚,环境越 封闭(还原环境),油源
越丰富。
“源控论” 但是,“小而肥”的凹陷中亦可存在,关键在 于凹陷持续的时间长短和沉积速率。
第七章 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
• 地下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 •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 油气成藏动力学 •油气成藏年代学
• 油气藏的破坏和保存
§1 地下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
一、圈闭封闭油气柱的最大高度和油气藏高度
1、圈闭封闭油气柱的最大高度 在二次运移过程中,当储、盖层间毛管压差、 浮力和水动力三者达到平衡时的油气柱高度,就是
正负号取法是: 圈闭实际封闭油气柱的最大高度 = min(盖层封闭能力,圈闭闭合度)
2、油气藏的高度 ——指油藏中纯含油 部分的油柱高度,它 与圈闭封闭的油柱最 大高度之间的差别, 就是油水过渡带Zow。
2 1 1 Z ow ( ) ( w o ) g rt ' rp
因此,实际油藏的最大高度,就是圈闭能封闭的 油柱最大高度减去油水过渡带厚度所得差值:
Zo=min(Zco,hc) - Zow
二.油气聚集的机理
1.渗滤作用
含烃的水或随水运
移的油气进入圈闭后, 水可通过盖层继续运移, 而对烃类则产生毛细管 封闭,结果把油气过滤 出来,从而在圈闭中形 成聚集。
2.排替作用 在油水界面上油水的压力相等,而在油水界 面以上任一高度,产生了一个向下的流体势梯度, 致使油在圈闭中向上运移的同时,把水向下排替 直到油层中Sw等于束缚水饱和度为止。
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过程。
罗晓容(2004):“油气成藏动力学”是指以在油气 成藏过程中从油气源到油气藏的统一动力环境系统为单 元,定量研究油气供源、运移、聚集的机理、控制因素 和动力学过程。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
1.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背景 (1)盆地地温场研究 (2)盆地压力场研究 (3)盆地的三场耦合分析 2.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过程 (1)排烃动力学 (2)运聚散动力学
各类圈闭内油气聚集的可能模式 (以渗滤作用为例)
三、差异聚集原理
格索(1953)提出了 油气藏形成中的油气差异 聚集原理。 静水条件下单一背斜
圈闭中的油气聚集过程:
溢出点逐渐升高的系 列背斜圈闭中油气聚集作 用: 结果:
油气差异聚集现象的发生,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可将差异聚集原理的定义归纳为:
(1)侧向充注 •沿储集层方向的充注。先进入的油气成熟度低,后进入 者成熟度高。——可追溯油气的充注方向和油源区。 (2)垂向充注 •垂直于储层方向的油气充注。油气先进入高孔渗段,后
进入低孔渗段,造成圈闭内油气的成熟度在垂向上存在
差异:高孔渗段饱和烃含量高,非烃和沥青质含量却较 低。 (3)充注方式探讨 •在同一油源、地质条件相对稳定时,油气的充注是一个
圈闭发育史 + 油气运移史—→油气聚集史
(建立地质——数学模型)
§5
油气藏的破坏和保存
一、引起油气藏破坏的因素
㈠.表生作用 主要是构造运动破坏了油气藏封闭的严密性, 从而导致了油气的逸散或者使油气遭受氧化或地下 水的冲刷。油气藏主要以四种方式遭受破坏: 1.逸散 2.氧化 断层/构造抬升 硫酸盐 结果:重质原油
(4)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改进。
“三场”分析
耦合关系
地温场、地压场和地应力场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压力封隔体 天然气水合物
§4
油气成藏年代学
一、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传统方法(地质分析法)
1、根据圈闭形成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2、根据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3、根据油气藏的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时间
3.水力冲刷
4、微生物降解
㈡.热变质作用
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油产生的热分解作用。
热分解作用的实质是使具有环状结构的烃类断环、
长链烃分解成短链烃、带有侧链的烃发生侧链的脱
落。
****** 如果从有利于油气藏保存的角度出发,当然是 上述破坏因素越微弱,越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影响石油成分的主要因素和作用
带有幕式特征的连续过程。
2、混合过程
油气在空间上存在的差异性,如何消除这些差 异?——混合过程。 W. A. England(1989,1990)认为,圈闭中油气 发生混合的机制,主要是:密度差混合、浓度差混 合及热对流混合作用,并以前两种为主。
3、富集过程
随着油气不断向圈闭中充注,在重力、扩散和热对流的
3.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中的相关技术
(1)物理模拟实验 (2)盆地数值模拟
(3)油气藏评价技术
三、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藏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主
要表现在: (1)流体输导系统预测能力的提高; (2)能量场演化机制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和流 体流动样式研究的深入;
(3)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深化;
3、按生、储、盖的时代关系分: 新生古储 古生新储 自生自储
四.大容积的有效圈团
1. 距油源区近,位于运移指向上 2. 形成时间早 3. 圈闭的容积大 4. 保存条件好
五.较好的运移条件
一般说来,中—厚生油层与储集层间互存在, 对油气初次运移有利。二次运移则除动力条件外, 还与介质的沟通能力(孔隙、不整合面、断层)紧 密相关。
Z
10 P
w
结合埋藏史曲线, Z(t)→ t
二、基于储层成岩矿物组合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
1、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 2、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 油气进入储层后伊利石的生长就会停止,故在相邻的 油、水层中,水中的伊利石年龄远小于油中的伊利石 年龄。 3、储层成岩事件及自生矿物生成序列
三、应用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油气藏形成时间
二.原生油气藏
破坏后的产物
1. 形成次生油气 藏(破坏程度不大) 2. 形成油气地表显示 油气藏被破坏以后,以各种方式运移到地表,
在地表形成各种各样的显示,常称为油气苗。
油气显示——是指油、气及其沥青矿物在地表 的天然露头和钻井的人工露头。
常见的油气显示:
①油苗:有油泉(→油湖或沥青湖)、沥青丘或沥 青锥、含油砂岩(分油砂、油斑、油迹三级)。 ②气苗:有可燃的天然气苗、泥火山。 ③石油沥青:是石油在表生作用带,轻质成分散 失,重质成分被氧化而成,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依 次可分为软沥青、地沥青、石沥青、碳沥青等。
§3 油气成藏动力学*
一、概念
目前尚无统一定义。
郝芳等(2000):成藏动力学是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 理、地球化学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盆地演化历史中
和输导格架下,通过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来自百度文库学动力学、
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分析,研究沉积盆地油气形成演 化、运移过程和聚集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成藏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是盆地演化历史和流体输导格架, 研究的核心是能量场(包括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演化
二、良好的储集层
例如:陕甘宁盆地的T3y, “井井见油,井
井不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储层物性
太差。
三、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生、储、盖组合 —— 三者在剖面上和平面上 的组合关系。
有利生储盖组合的划分方案:
1、按岩性特征分为: 碎屑岩类型、碳酸盐岩型、混合型
2、按组合方式分为: 正常式、侧变式或侧生式、自生自储盖式;
盖层所能封闭的油气柱最大高度(Zco)。
毛细管压差 = 浮力 ± 水动力
1 1 2 r r p t
dh ( w o )g Z co x w g dx
w dh 2 1 1 Zco ( ) x ( w o ) g rt rp w o d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