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羧酸

合集下载

第十四章 羧酸

第十四章   羧酸
控制卤素用量可得一元或多 元卤代酸。碘代酸由α-氯(或溴 )代酸与KI反应来制备。
催化剂的作用是将羧酸转化为酰 卤,酰卤的α-H具有较高的活性而易 于转变为烯醇式,从而使卤化反应 发生。所以用10%~30%的乙酰氯或 乙酸酐同样可以起催化作用。
3. 羧酸的制备
一、氧化法
1. 伯醇、醛的氧化
2. 酮的氧化
第十四章 羧酸
主 要 内 容
1.羧酸的基本性质
2.羧酸的化学性质
3.酸酸的制备 4.二元羧酸
1.羧酸的基本性质
(包括分类、命名、结构、物理性 质、光谱特征)
分子中具有羧基的化合物,称为羧酸。 它的通式为 RCOOH 一. 分类:
二、命名 (掌握)
1 、俗名,主要根据其来源命名。
一元酸 HCOOH CH3COOH CH3CH2COOH CH3CH2CH2COOH
RCH2CN
RCH 2OH
H2O
PCl3
RCH 2Cl
RCH2COOH
2. RCH2COOH
Ag RCH2COOAg
H2O RCH2OH
Br2
CCl4 Na2Cr2O7
H2SO4
RCH2Br
RCOOH
O
3.
(CH3)2CHC Cl AlCl3 O
Zn(Hg) HCl
O O CH 3C Cl AlCl3 C CH3 NaBH4
3. 芳环侧链的氧化
4. 甲基醇或甲基酮的氧化(卤仿反应)
O R C CH3 + 3 X2
O (CH3)3CCH2C CH3
+ OH
Br2 H+
RCOONa
+
O
CHX3
NaOH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十四章羧酸衍生物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酰胺中的C-N键较胺中的C-N键短,原因是:①酰胺中C-N键的碳是用sp2杂化轨道与氮成键,而胺中C-N键的碳是用sp3杂化轨道与氮成键,由于C sp2杂化轨道中s成分较多,故键长较短②由于羰基与氨基的氮共轭,从而使C-N键具有某些双键的性质而造成的,因此酰胺的结构可表示如下:酯中的羰基亦可与烷基氧的孤电子对共轭,因此酯中C-O键也具有某些双肩的性质。

酰氯中C-Cl键却并不比氯代烷中的C-Cl键短,这是因为氯有较强的电负性,在酰氯中主要表现为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而与羰基的共轭效应很弱。

酰胺、酯、酰氯的共振式如下:在酰胺中具有相反电荷的偶系结构是主要的,酯中次之,而在酰氯中这种偶极结构很少。

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低级酰氯与酸酐是有刺激气味的液体。

高级的为固体。

低级酯具有芳香的气味,存在于水果中,可用作香料。

十四碳以下的甲酯/乙酯均为液体。

酰胺除甲酰胺外,均是固体,只是因为分子中形成氢键,如果氮上的氢逐个被取代,则氢键缔合减少,因此脂肪族的N-取代酰胺常为液体。

酰氯和酯的沸点因分子中没有缔合,比相应的羧酸低,酸酐与酰胺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高。

(乙酰氯bp:51℃乙酸酐bp:140℃乙酸乙酯bp:77℃乙酰胺bp:222℃)酰氯和酸酐不溶于水,低级的遇水分解;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低级的酰胺可溶于水,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是很好的非质子性溶剂,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

乙酸乙酯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大量用于油漆工业。

3.羧酸衍生物的反应1)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①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概述基团离去能力的次序是:I- > Br- > Cl- > -OCOOR > -OR > -OH > -NH2(氨基的碱性比氢氧根强)不管是酸催化还是碱催化的机理,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反应性顺序都是:卤酐醛酮(活泼)酯酸胺腈(较稳定)②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形成羧酸a)酰卤的水解在羧酸衍生物中,酰卤的水解速率很快,低分子酰卤水解很猛烈,如乙酰氯在湿空气中会发烟,这是因为乙酰氯水解产生盐酸。

第十四章羧酸

第十四章羧酸

三、命名
1. 俗名
COOH HCOOH H3CCOOH 蚁酸 醋酸 COOH COOH 草酸 CHOH CH2 COOH 苹果酸 COOH CHOH CHOH COOH 酒石酸 COOH CH2 CH2 COOH 琥珀酸
CH3(CH2)7CH=CH(CH2)7COOH 9—十八碳烯—酸(俗称油酸)
5
脂肪酸 与脂肪族烃基相连 乙酸
芳香酸
饱和酸
烃基中含有芳环
与饱和烃基相连
苯甲酸
乙酸 丙烯酸
不饱和酸 与不饱和烃基相连
2.
按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多少可分为:
乙酸 乙二酸
一元羧酸 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二元羧酸 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 多元羧酸 分子中含两上以上羧基
4
Company Logo
3.命名 14.1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Company name
第十四章 羧酸
分子中含有—COOH官能团的化合物 称为羧酸
主要内容
一、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二、羧酸的物理性质
三、羧酸的化学性质 四、羧酸的制备
五、羟基酸
2 Company Logo
14.1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羧酸的结构

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称为羧酸。 可用R-COOH或Ar-COOH表示
CH3CH2CHCOOH > CH3CHCH2COOH > ClCH2CH2CH2COOH > CH3CH2CH2COOH Cl Cl PKa 2.81 4.05 4.50 4.81
吸电子基氯离羧基越远,其吸电子诱导效应的效果越小, 其对羧基负离子上的负电荷的分散的作用也小,相应羧酸 的酸性就弱。
23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学习要点1)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及腈的结构特征和命名规则。

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常见羧酸衍生物的状态、溶沸点等,红外光谱中特征峰位置和核磁共振谱中α-H 化学位移δH 变化规律。

3)羧酸衍生物典型的化学性质是水解、醇解、氨解,反应属于亲核加成——消除反应机理。

羧酸衍生物还能和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不同条件下可分别得到醇和酮。

羧酸衍生物在LiAlH 4或金属钠—醇(鲍维特—勃朗克(Bouveault,L.-Blanc,C.)还原)的作用下得到不同的还原产物。

酯的α-H 受酯键的影响而显弱酸性,在醇钠作用下,与另一分子酯发生酯缩合反应(Claisen 缩合反应),一分子酯的α-H 被另一分子酯的酰基取代,生成β-酮酸酯。

酰胺的酸碱性 、霍夫曼(A.W.Hofmann )降解反应。

4)羧酸衍生物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现象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和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和麦克尔(Michael )反应。

5)羧酸衍生物的重要的代表化合物——乙酐、乙酰水杨酸等的合成和重要应用。

6)碳酸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第一节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一、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羧酸中去掉羧基中的羟基后剩余的残基称为酰基(R CO)。

羧酸衍生物结构上的共同点是分子中都含有酰基,所以又称为酰基衍生物。

可用通式为:L =X,OR,OCOR,NH 2NHR,NR 2( )RCO L酰基中的羰基可与其相连的卤素、氧或氮原子上的未用p 电子对形成p —π共轭体系。

在酰氯分子中,由于氯的电负性较强,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大于供电子的共轭效应,因此酰卤中的C —Cl 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活泼。

在酰胺中,C —N 键中的碳为sp 3杂化,氮上的孤电子对和羰基发生共轭,且共轭效应大于吸电子的诱导效应,这两个因素导致酰胺中的C —N 比胺中的要短,这样的C —N 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结构式可表示如下:RC2RCO同样,酯中的羰基和烷氧基中氧的孤电子对共轭,酯中的C —O 键比醇中的要短,酯中的C —O 键也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

第十四章 羧酸

第十四章  羧酸

3. 酐的醇解
说明:反应较酰氯温和,酸或碱可使反应加速;常用 于合成酯 应用(1)各种醇的乙酰化[(CH3CO)2O] (2)环酐的醇解:若不加酸催化剂,得分子内 具有酯基的酸(单酯);若加酸催化剂,得二元 酸的二 酯 4. 酰胺的醇解
5. 腈的醇解
腈+醇
酸(HCl或H2SO4)
亚氨酯的盐(P.366,370)
CH3
N H
O
CH3
O C NHCH3
δ-己内酰胺 δ-hexanolactam
CH3
N-甲基乙酰胺 N-methyl acetamide
O CH3 C N CH2CH3
N-甲基-N-乙基乙酰胺 N-ethyl-N-methyl acetamide
CH3
O
O HCN-CH3 CH3
COOH
CH3CH2CHCH2CNHCH3
含水乙醇
过量无水乙醇
原酸酯
羧酸酯
三、 氨解(ammonolysis) —— 生成相应的酰胺 O O R—C—X R—C—NH2 + NH4 X O O O O R-C—O- C-R’ R—C-NH2 + R’-C-ONH4 H NH2 O O H NHR’’ R—C—OR’ R—C—NHR’’ + HO-R’ H NR2’’ O O R—C—NH2 R—C—NR2’’ + HNH2
四、酯的水解机理
O RCOR' + H2 O O RCOH + R'OH
特点: (1)可逆反应(2)反应速度慢 反应机理:
O O RC O R' 三 a. RC O R' 个 烷氧断裂(Al) 酰氧断裂(Ac) 问 题: b. 双分子反应还是单分子反应

第十四章 羧酸 (2)

第十四章  羧酸 (2)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4、酰胺
由酰基+“胺”组成,若氮上有取代基,在其名称前加N 标出。环状酰胺命名为“内酰胺”。
O H3C C 乙酰胺 NH2 HCONH(CH3)2 N,N-二甲基甲酰胺
O NH
丁内酰胺
CONH2 (CH2)4 CONH2
己二酰胺
O NH O
邻苯二甲酰亚胺
O NBr O
N-溴代丁二酰亚胺
CH2 CHCH2COOH
=
C
=
C C
OH C OH

O 邻苯二甲酸酐
=
=
O COOH 300oC
COOH
O O O
O
戊二酸酐
LiAlH4
CH2 CHCH2CH2OH
三、 羧酸的脱羧反应 (一)一元羧酸
1. 当α-碳原子上连有吸电基时, 较易脱羧:
O C O C
=
=
CH2COOH
O C O C Y Y= H2 C R OH HO O C
芳香羧酸的酸性
取代基为间位定位基,酸性强弱顺序为: 邻 > 对 > 间 取代基为邻对位定位基,酸性强弱顺序为: 邻 > 间 > 对 [分析]
COOH NO2 COOH 2.21 COOH OH OH 2.98 4.08 OH 4.57 3.49 COOH NO2 COOH COOH
NO2 3.42 COOH
O
=

CH2 C CH2 C
O
+ H2O
+ H 2O
C H2C H2C O O H
+ O O = O
CO 2
COOH 300oC COOH
O O

第十四章羧酸

第十四章羧酸
第十四章 羧酸
第一节 一元羧酸的结构和命名
一、结构
二、命名
0
第二节 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一、熔点和沸点(P401)
二、波谱性质
IR 一元羧酸-O-H缔合的在
3000cm-1附近宽峰
C=O 在1700-1690cm-1
C-O 1315-1280cm-1
羧酸盐
1650-1550cm-1 强峰
1440-1360cm-1 弱峰
RCO2-+ H2O 溶 解 度 大
肥皂 硬脂酸钠 CH3(CH2)nCO2-Na+ (P406) 合成洗涤剂 CH3(CH2)11OSO2O-Na+
O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B r + C H 3 C O 2 - N a + D 9 5 M o C FC H 3 C H 2 C H 2 C H 2 O C C H 3
习题 2。以班为单位,下周二交到讲台上.
三、羧酸酸性的应用
混合物分离等,如苯甲酸、间甲苯酚、二甲苯(P407)
第四节 酰化反应
可用多种方法使平衡向有利于产物的方向移动: 1,较便宜的原料过量;2,除去生成的水 3,蒸出产物(产物沸点低) 相同的酸反应速度 伯醇>仲醇>叔醇,醇的分子量增大,
反应速度减慢。 羧酸的α位有支链,反应速度减慢。 芳香酸的酯化速度比脂肪酸慢。
(倒在干冰上)
第八节 二元羧酸
一、命名:草酸(乙二酸)
琥珀酸(丁二酸) 戊二酸 己二酸等
CH3
HH
HOOCCHCH2COOH H O O C CO O H
2-甲基丁二酸
顺 -1,3-环 戊 烷 二 甲 酸
COOH COOH 邻苯二甲酸

第14章 羧酸

第14章 羧酸
根据羧酸分子中所含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等。饱和 一元羧酸的通式为CnHnO2,含有一个不饱和度。 羧酸是许多有机物氧化的最后产物,它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以酯的形 式),在工业、农业、医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4.1 一元羧酸的结构和命名
一元羧酸的通式为RCO2H,其中R为氢或烃基。
O 2 R C OH O H O R C C R O H O
对 甲 酸 而 言 , 其 氢 键 的 强 度 为 30kJ/mol , 高 于 乙 醇 的 氢 键 能 量 (25 kJ/mol)。 羧酸分子中羧基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而小分子羧酸具有良好的水溶 性,甲酸、乙酸和丙酸可与水混溶。随分子量增大,其水溶性迅速降低, 最后于烷烃接近,难溶于水。
O CH3CH CH2COH CH3

BrCH2(CH2)9CO2H ω-溴十一酸
β-甲基丁酸
§14.2 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一些一元羧酸的熔点、沸点和溶解度见表14.1。
表14.1 一些一元羧酸的熔点、沸点和溶解度g/100mlH2O 羧酸 甲酸 乙酸 丙酸 丁酸 2-甲基丙酸 戊酸 2,2-二甲基丙酸 己酸 十二酸(月桂酸) 十四酸(豆蔻酸) 十六酸(棕榈酸,软脂酸) 十八酸(硬脂酸) 苯甲酸(安息香酸) 苯乙酸 熔点℃ 8.4 16.6 -20.8 -4.3 -46.1 -33.8 35.3 -2 43.2 54.4 63 72 122.4 265.5 沸点℃ 100.7 117.9 141 163.5 153.2 186 163.7 205 溶解度 ∞ ∞ ∞ ∞ 22.8 -5 3.0 0.96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0.34 pKa(25℃) 3.76 4.75 4.87 4.61 4.84 4.82 5.02 4.83

有机化学14第十四章羧酸衍生物

有机化学14第十四章羧酸衍生物

3.与含氮亲核试剂的反应——氨解
RCOX、(RCO)2O
OH
O
OH
Cl-C-OC2H5
O
NH2
NH-C-OC2H5
O Cl
O NHNHC(CH3)3
(CH3)3CNHNH2
CH2Cl
CH2Cl
O O 2 NH3
O
NH2
H+
O NH2 3000C
O NH
O NH4
OH
O
O
O
O
NH3 3000C
形成酰胺与脱水同时进行,得到邻苯二甲酰亚胺。
O
H2O
O
CH3-C-OC2H5 NaOH CH3-C-ONa + C2H5OH
CH2OOCC17H35 CH-OOCC17H35 CH2OOCC17H35
NaOH
CH2OH
O
CH-OH CH2OH
+
3 C17H35C-ONa
有人设计了如下的以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单酯为原料合
成3-氯-2,2-二甲基丙酸的工艺,什么原因导致产率很低?
NC
O
NC
HOOC HOOC
O
N
O
O
O
N
O
O
CN
KOH
CN
C2H5OH / H2O 回流 5 天
O
COOH
COOH
B. 醇解生成酯
O R'OH R-C-G H+或OH-
RCOX、(RCO)2O
O R-C-OR' + HG
O
CH3
CH3-C-Cl + CH3-C-OH
CH3
N(CH3)2

有机化学 21 第十四章 羧酸

有机化学 21 第十四章 羧酸
(1) Br2,NaOH (2) H ,H2O,89%
+
(CH3)3CCH2COOH + CHBr3
(2) 腈水解
由腈水解是合成羧酸的重要方法之一.
RX + NaCN RCN
H2O/H+orOH-
RCOOH + NH3
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RCOOH比RX多一个碳!
例: CH2CN
苯乙腈
+ H 2O
O R-C-OH
H
+
+ OH
OH R-C-OH
+
R-C-OH
R'OH
OH R-C-OH OH R'
+
OH R-C-OH2 O R'
+
-H2O
OH R-C + O R'
+
OH
R-C O R'
-H
+
O R-C-OR'
这个机理可以概括为:酰氧断裂.即:
O R-C-O-H H-O-R'
叔醇的酯化反应经实验证实是按照烷氧断裂的方式进 行的:
H2SO4
CH2COOH
苯乙酸
+ NH3
CH2=CHCN + H2O
丙烯腈
2NaCN
H2SO4
CH2=CHCOOH + NH3
丙烯酸
H2O/H+orOH-
Br(CH2)3Br
1,3-二溴丙烷
NC(CH2)3CN
戊二腈
HOOC(CH2)3COOH
戊二酸
(3) Grignard试剂与 2作用 试剂与CO 试剂与
H3C COOH H3C COOH H3C

2021南开大学有机化学第十四章羧酸解析优选PPT

2021南开大学有机化学第十四章羧酸解析优选PPT

RCOOH
1 应用于一级RX制腈,产率很好。
形成酰卤和形成酸酐的反应与此类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66相关内容!
92 pKa2 4.
控1 制羟卤基素酸用的量受可热得反一应元(或在多H+元中卤进代反行酸)。应是可逆的,加热、脱水有利于正反应,
为了使正反应顺利进行,常采用苯、甲苯带水的 失水要加失水剂Ag2O、P2O5、乙酰氯、乙酸酐、三氯氧磷等
十八酸
硬脂酸
*5 RCH=CH-CH2COOH
RCH2CH=CH2 + CO2
O O 羧酸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
当A为吸电子基团,如:A=COOH, CN, C=O, NO2, CX3, C6H5等时。
03 1.
R-C-O NH - CH3OOC(CH2)4COOAg
+
4 二 羧酸与碱的反应与羧酸盐
(2) 由 -卤代酸合成。
阅读P482、483图
二缔合体 ~1710cm-1 ~1690cm-1
1700-1690cm3000 ~2500cm-
14.2 羧酸的结构和酸性 一 羧酸和羧酸根的结构比较
两个碳氧键
不等长,部
O
分离域。
HC
O HC
OH
1.23Å 1.36Å
OH
醇中C-O单键键长为1.43Å
两个碳氧
O
键等长,
完全离域。 H C
(2)酯化反应的机制 *1 加成--消除机制
双分子反应一 步活化能较高
O H + C3C H O H -
+OH C3C H O H - HC O 2H 5
OH CH 3 -C -OH
质子转移
按加成--消除机制进行 反应,是酰氧键断裂

第十四章-羧酸详解

第十四章-羧酸详解

2990
1720
C—O
O—H伸缩振动:中心在3000cm-1附近; C = O伸缩振动:在1720cm-1。
核磁共振谱:羧基上H的δ值为10.5~12。 丙酸的核磁共振谱:
c. a.
b.
c. a. b. CH3CH2COOH
a.1.1 c.11.65
b.2.3
13.3 羧酸的化学性质
3 脂肪族羧酸的命名
选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羧基碳原子开始编号; 根据主链的碳原子数目命名,标明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 英文名称是将相同碳原子数烃的词尾-e去掉,加上-oic acid。
CH3CHCH2CHCOOH CH3 CH2CH3
4-甲基-2-乙基戊酸
2-ethyl-4-methylpentanoic acid
酪酸 butyric acid
月桂酸 lauric acid
CH3(CH2)14COOH CH3(CH2)16COOH
软脂酸(棕榈酸) palmitic acid 硬脂酸 stearic acid
CH
CHCOOH
肉桂酸 cinnamic acid
COOH
安息香酸 benzoic acid
高级一元酸是由脂肪水解得到的, 因此开链的一元酸又称脂肪酸。
第十三章
羧酸
[目的要求]:
1、掌握羧酸的命名。 2、了解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3、掌握羧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4、掌握羧酸的制备,了解羧酸的来源; 5、掌握二元羧酸和取代酸的化学性质; 6、了解一些重要的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和取代酸; 7、理解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羧酸可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羧基取代而生成的化 合物,通式为 :
1 羧酸的结构

羧酸

羧酸
O Cl3C C O H
Cl3C O C O H
CHCl3 + CO2
O Cl3C + C= O + H
OO R-C-C-O-H
-H H2O
+
OO R-C-C-OH
CHCl3
+
O
R-C-H + CO2
芳香羧酸脱羧的特点:
羧基邻对位有给电子基团的芳香羧酸,在强酸作用下按负离子机 理脱羧;
O COOH
为α ,其余依次为β 、γ ……等)。
CH3 CH3 C CH=CHCOOH
O H C CH2COOH
4-甲基-4-苯基-2-戊烯酸
丙醛酸
6 5 CH3 CH2
CH3 4 CH γ 3 CH2 β 2 CH2 α 1 COOH
4-甲基己酸 (γ -甲基己酸)
O CH3 C CH2COOH
COOH
COOH
+
加成
OH
+
R C OH2 * OR' 消除
-H2O
OH+ * R C OR'
-H+
O * R C OR'
加成~消除反应
CH2CH2CH2COOH + CH3CH2OH H2SO4
回流
CH2CH2CH2COOCH2CH3 + H2O
O CH3C-OH + H-O
CH3 H (CH2)5CH3
H+
O CH3C-O
> H2O > ROH
15.7 14 16-19 16-19
C CH > RNH2 > RH
~ 25 ~ 34 ~50

青岛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14章羧酸

青岛科技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14章羧酸

生产香料和染料
许多香料和染料是通过羧 酸的化学反应合成的,如 柠檬酸、酒石酸等。
制备表面活性剂
羧酸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反 应生成表面活性剂,用于 清洁、化妆品和制药等领 域。
医药应用
药物合成
许多药物分子中含有羧酸基团,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营养补充剂
某些羧酸盐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
抗菌剂
某些羧酸衍生物具有抗菌活性,如苯甲酸和山梨酸。
羧酸盐是由羧酸与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羧酸根离子。
详细描述
羧酸盐的结构通式为RCOO−,其中R是烃基。羧酸盐的合成可以通过羧酸与碱在中和反应中得到。在化 学性质上,羧酸盐具有水溶性和盐的性质,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此外,羧酸盐还具有一定的热稳定 性,可在加热条件下保持稳定。
THANKS
感谢观看
酰胺
总结词
酰胺是由羧酸与氨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具有酰胺基。
详细描述
酰胺的结构通式为RCONR'2,其中R和R'是烃基。酰胺的合成可以通过羧酸与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 在化学性质上,酰胺具有一定的水解性,可以被弱酸或弱碱催化水解。此外,酰胺还具有热稳定性,可在加热条 件下保持稳定。
羧酸盐
总结词
根据结构分为脂肪酸 和芳香酸。
羧酸的应用
01
02
03
04
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染 料、香料等。
食品添加剂
作为防腐剂、调味剂等用于食 品加工。
医药
用于合成药物,如阿司匹林、 青霉素等。
农业
作为农药、肥料等用于农业生 产。
02
羧酸的合成
脂肪酸的合成
氧化反应
01
将醇或醛等物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氧化,可以得到相应的羧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十四章羧酸衍生物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酰胺中的C-N键较胺中的C-N键短,原因是:①酰胺中C-N键的碳是用sp2杂化轨道与氮成键,而胺中C-N键的碳是用sp3杂化轨道与氮成键,由于C sp2杂化轨道中s成分较多,故键长较短②由于羰基与氨基的氮共轭,从而使C-N键具有某些双键的性质而造成的,因此酰胺的结构可表示如下:酯中的羰基亦可与烷基氧的孤电子对共轭,因此酯中C-O键也具有某些双肩的性质。

酰氯中C-Cl键却并不比氯代烷中的C-Cl键短,这是因为氯有较强的电负性,在酰氯中主要表现为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而与羰基的共轭效应很弱。

酰胺、酯、酰氯的共振式如下:在酰胺中具有相反电荷的偶系结构是主要的,酯中次之,而在酰氯中这种偶极结构很少。

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低级酰氯与酸酐是有刺激气味的液体。

高级的为固体。

低级酯具有芳香的气味,存在于水果中,可用作香料。

十四碳以下的甲酯/乙酯均为液体。

酰胺除甲酰胺外,均是固体,只是因为分子中形成氢键,如果氮上的氢逐个被取代,则氢键缔合减少,因此脂肪族的N-取代酰胺常为液体。

酰氯和酯的沸点因分子中没有缔合,比相应的羧酸低,酸酐与酰胺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高。

(乙酰氯bp:51℃乙酸酐bp:140℃乙酸乙酯bp:77℃乙酰胺bp:222℃)酰氯和酸酐不溶于水,低级的遇水分解;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低级的酰胺可溶于水,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是很好的非质子性溶剂,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

乙酸乙酯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大量用于油漆工业。

3.羧酸衍生物的反应1)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①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概述基团离去能力的次序是:I- > Br- > Cl- > -OCOOR > -OR > -OH > -NH2(氨基的碱性比氢氧根强)不管是酸催化还是碱催化的机理,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反应性顺序都是:卤酐醛酮(活泼)酯酸胺腈(较稳定)②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形成羧酸a)酰卤的水解在羧酸衍生物中,酰卤的水解速率很快,低分子酰卤水解很猛烈,如乙酰氯在湿空气中会发烟,这是因为乙酰氯水解产生盐酸。

第十四章 羧酸

第十四章 羧酸

C(CH 2 ) 7 COOH H
顺 十 八 碳 - 9- 烯 酸 俗名 油酸
多元羧酸的命名

多元羧酸命名时,应选含有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作主链。
HOOC COOH
HOOCCH
2 COOH
乙二酸(草酸)
H H C C COOH COO H
丙二酸(胡萝卜酸) OH
H OOCCH2
C
C H 2C O O H
酸性大小

二元羧酸的两个羧基相距越近,相互吸电子的结果使酸性增强。
COOH COOH PKa1 1 .2 7 CH 2 COOH 2 .8 5 COOH CH 2 COOH CH 2 COOH 4 .2 1 CH 2 COOH CH 2 CH 2 COOH 4 .3 4

在芳香羧酸中,取代基处于对位,供电子基使酸性降低,吸电 子基使酸性增加。
(1) 酰氯的生成

酰氯有三种制法
亚硫酰氯(氯化亚砜) O S O C l2 R C C l + SO 2 O C OH O R C O R C Cl + C l + P O C l3 + 107℃ P C l3 H 3P O 3 亚 磷 酸 2 0 0 ℃ 分 解 HCl
+
HCl
P C l5
R
(2) 酸酐的生成
CH
CHCOOH
CH 2 CH 2 COOH 3- 环 己 基 丙 酸
3- 苯 基 丙 烯 酸 ( 肉 桂 酸 )
14.2 羧酸的物理性质
1.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醇高。甲酸100.7℃ 乙醇78.3 ℃ 乙酸118 ℃ 丙醇 98 ℃ 这是由于两分子羧酸之间能通过两个氢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双 分子缔合物。 O H O C R R C O H O O H O 2.水中溶解度:由于羧酸在水中能发生 H C 部分电离,而且与水还能形成三种氢键,R H O H O 所以小分子的羧酸溶于水。 H H + H 2O RCOOH RCOO + H 3O O H

【基础有机化学】第14章 羧酸衍生物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基础有机化学】第14章 羧酸衍生物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O H3COC
(大量)
O OH + CH3COCH3
(3)常用于一些难以合成的酯,如酚酯或烯醇酯。
O H3C
CH3COOCH3 +
OOCCH3 SO3H
+ CH3OH
5、腈的醇解
原酸:羧酸分子中羧基与水加成所得的化合物。
例如原碳酸和原甲酸,
OH
OH
HO C OH
H C OH
OH
OH
原碳酸
原甲酸
原酸本身不稳定,但它们的酯却是稳定的:
O + H2O H
O
O
H3C
OH
H
OH
O
3、酰胺的水解
酰胺比较难水解。一般需要强酸或强碱以及长时 间的加热回流才能进行。
H3CO
NHCOCH3 KOH H3CO
NO2
回流
NH2 + CH3COOK NO2
HCl CH2CONH 2 回流
• 酸催化机理:
CH2COOH + NH 4Cl
O R C NH2 + H+
酸化后生成单酰胺酸,或在高温下加热,
则生成酰亚胺。
O
NH2
O O + NH3
O
O NH2
H+
ONH4 O
300℃
OH O O
NH
O
酰卤和酸酐的氨解又称为胺的酰化反应。
3、酯的氨(胺)解 酯的氨解比水解容易些
0--5℃
ClCH2COOC2H5 + NH3
ClCH2CONH2 + C2H5OH
CH3CH2COOC 2H5 + H2NNH2 -C2H5OH CH3CH2CONHNH 2 CH3CH2COOC 2H5 + H2NOH -C2H5OH CH3CH2CONH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羧酸重要的概念及术语羧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羧酸的酸性,酯化,脱羧反应,α-H卤化重要的制备反应14.2.1 氧化法14.2.1..1 烃类氧化RCH=CH2KMnO4, H2O2ArCH2R4+ArCOOH3▲2)4COOH14.2.1.2 伯醇、醛、环酮氧化RCH2OHOOHCH2CH2COOHCH2CH2COOH 14.2.1.3 卤仿反应RCOCH3 ( RCHCH3 )OH 1) Br2, NaOH2) H3+O314.2.2 水解法14.2.2.1 油脂水解14.2.2.2 腈水解RCN + H2O +-3腈可由RX制备,但一般只适合伯RX,用仲RX由于可发生消除副反应产率不高。

叔RX主要发生消除反应得到烯烃。

14.2.2.3 其他水解法RCOCl(RCO)2ORCOOR'H3O+CH32CCl322▲COOH14.2.3 由格氏试剂制备RX Mg23+伯、仲、叔卤代烃均适用。

重要的化学性质RCOOH还原C 6H 5COOH 酸性 RCOOH + H 2ORCOO - + H 3O +羟基的取代生成酸酐生成酰胺酯化R'OH, H +2O生成酰卤 352RCOXP 2O 5, ▲(RCO)2O + H 2O32、R 2▲2 + H 2O脱羧反应共熔脱羧 RCOONa 一般加热NaOH (CaO ), ▲一般无合成价值2电解脱羧33R + CO 2卤化脱羧22 + AgBrCH 3COCH 2COOH ▲CH 3COCH 3 + CO 2HOOCCH 2▲CH 3COOH+ CO 2RCHBrCOOH ▲RCH 2Br + CO 2α—C 上连有吸电子基时易脱羧,上述反应可用于定性鉴别α- H 222COOH(X=Cl 、Br)α- 卤代酸中的卤原子活性与RX 相似,易发生SN2,因此由它出发可制备α- 羟基酸、α- 氨基酸和α、β- 不饱和酸1) LiAlH 4, Et 2O2) H 3+ORCH 2OH262) H 2O6H 5CH 2OH + B(OH)3注意:1.影响酸性强弱的因素2.二元羧酸脱羧的规律练习题1.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强弱次序排列。

1) A: FCOOH B:COOHFC:COOHF2) COOH FA:B:COOH OCH 3C: COOH ID:COOH Cl3) A: CH 3CH 2COOH B: CH CCOOH C: CH 2=CHCOOH 4) COOHA:B:COOH5) A: FCH 2COOH, B: CH 2=CHCH 2COOH, C: NCCH 2COOH, D:ClCH 2COOH E: (CH 3)2CHCH 2COOH 6) A: HC CCOOHB: FCOOHC: CH 3OCOOHD:(CH 3)2NCOOHE: ClCOOH解:1)B >C >A F-在邻位除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外,还有邻位效应,酸性最强。

F-在对位吸电子诱导效应很弱,主要是推电子共轭效应,酸性最弱。

2)A >D >C >D –F, -Cl, -OCH 3均具有邻位效应,且吸电子诱导效应F->Cl->I->CH 3O-.3) B >C >A 吸电子诱导效应 CH ≡C->CH 2=CH->CH 3CH 2-,且不饱和键与-COO-共轭分散了负电荷。

4)B >A 苯基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均使负电荷分散。

5) C >A >D >B >E 6) B >E >A >C >D2.写出下列化合物脱羧的反应机制:1)CH 3CH 2CH 2NO 22)CH 3CH 2CH 2CHCOOHCN3)CH 3CH 2CH 2在水中加热NO 24)COOH OH , H 2SO 4解:CH 3CH 2CH 2NO 22)CH 3CH 2CH 2CHCOOHCN3)CH 3CH 2CH 2NO 24)1)O2CH 2CH 3OON CHCH 2CH 2CH 3OH3CH 2CH 2CH 2NO 22CH 2CH 3-CO HCH2CH 2CH 33CH 2CH 2CH 2CNO H O ▲CH 3CH 2CH 2CHNO 2 + CO 22OCH 3CH 222NO 2 + OH -H+HO+ H + + CO 23. 解释:3虽是β-氧代羧酸,但不能脱羧的原因。

解:因为羧基与桥头碳相连,不易形成六中心过度态及烯醇,故不易脱羧。

4.完成下列反应1)CO 2H 2) H O2)CO 2H Br 2,P??3) EtOC(CH 2)4COAg + Br 2OO?4) HOCH 2CH 2CHO HCNH 3O +?5) 2OH +▲?答:1)CD 2OH2)Br CO 2H3) EtOCC(CH 2)4BrO4)OOH O5)5. 推导下列化合物的结构1)2,5-二甲基-1,1-环戊二羧酸(Ⅰ)在合成时可得到两个熔点不同的无旋光性的化合物A 和B ,试画出它们的立体结构。

在加热时,A 生成两个2,5-二甲基环戊烷羧酸(Ⅱ),而B 只生成一对外消旋体。

写出A 及B 的立体结构。

HOOC COOHCH 3H 3C(Ⅰ)HCOOH CH 3H 3C(Ⅱ)解:A 是内消旋体,其结构为:3SB 是一对外消旋体,其结构为:33S在加热时,A 生成两个2,5-二甲基环戊烷羧酸,B 生成一对外消旋体:333A:▲-CO 3+3B:+▲-CO33+2)有一化合物A 化学式为C 6H 12O ,A 与NaOI 在碱中反应产生大量黄色沉淀,母液酸化后得到一个酸B ;B 在红磷存在下加入溴时,只形成一个单溴化合物C ;C 用NaOH 的醇溶液处理时能失去溴化氢产生D ;D 能使溴水褪色。

D 用过量的铬酸在硫酸中氧化后蒸馏,只得到一个一元酸产物E ,E 相对分子质量为60,试推测A 、B 、C 、D 、E 的结构式,并用反应式表示反应过程。

解:化合物A 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CCH 3OH 3C ,其各步反应如下:CH 3CH 2CHCCH 3OH 3C (A)-CH 3CH 2CHCONa + CHI黄色)OH 3C +CH 3CH 2CHCOOHH 3C 2(B)CH 3CH 2CCOOHH 3C Br (C)NaOH25CH 3CH 3(D) (Br 2-H 2O 退色)2CrO 4(过量)2SO 4CH 3CCOOH O+ CH 3COOH(E)Mr=60CH 3O+ CO 2CH 3O (E)Mr=60第十五章 羧酸衍生物重要的概念及术语 羧酸衍生物、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酯水解、酰氧键断裂、烷氧键断裂、Rosenmund 反应、Bouveault-Blanc 反应、Baeyer-Villiger 氧化、Ritter 反应、烯酮、原酸酯、过酸和过氧化二酰、异腈 重要的制备反应 15.2.1 酰氯RCOOH + PCl 3 适于制低沸点酰氯 RCOOH + PCl RCOCl + POCl 3 + HCl 制高沸点酰氯RCOOH + SOCl 22 + HCl 制高沸点酰氯15.2.2 酸酐制混酐(RCO)2O + C 5H 5N·HCl 2RCOOH脱水剂(P O 或乙酐)▲(RCO)2O + H 2O若能形成五元或六元环,二元羧酸不需要脱水剂,一般加热就可形成环酐。

COOH COOHCOCOO + H 2O CHCOOH CHCOOH110℃CHCO CHCOO + H2O15.2.3 酯15.2.3.1 在少量无机酸催化下直接酯化:RCOOR' + H 2O+15.2.3.2 酰氯和酸酐醇解 RCOCl + R'OH (RCO)215.2.4 酰胺 32、R'22)▲,-H 2O2(NHR'、NR')RCN+-部分水解RCONH 2RCOCl (RCO)2ONH (R'NH 、R'NH)RCONH 2(NHR'、NR')重要的化学性质 15.3.1 羧酸衍生物RCOCl (RCO)2O RCOOR RCONH 2( 常用酰氯和酯)2OH+ R'OH15.3.2 烯酮 制法:CH 33O700-750℃热解2=C=O + CH 4CH 3COHO 253CH 2=C=O + H 2O(CH 3)2CC=O BrBr+ Zn ▲(CH 3)2C=C=O + ZnBr 2CH 3CH 2CO Cl + R 3N(CH 3)2C=C=O + R 3N +HCl -性质:作乙酰化试剂。

CH 23CO)2O23COOC=CH 2CH 315.3.3 原酸酯 制法:CH 3C N +C 2H 5OH + HCl 3C=NH 2+Cl -253C(OC 2H 5)3CHCl 3 + C 2H 5ONa▲(OC 2H 5)3+ NaCl性质:和缩醛相似,对碱稳定,对酸不稳定:RC(OR')3 + H 2O+合成缩醛或缩酮:HC(OC 2H 5)5 + RCOR'H +2H 5 + RC(OC 2H 5)2R'15.3.4 过酸 制法:RCOOH + H 2O H +RCOOOH + H 2O RCOCl + NaHORCOOOH + NaCl性质:(1)烯烃的氧化+ CH 3+ CH 3COOH(2)醛、酮氧化(Baeger-Villiger 氧化)RCHO + C 6H 5COOOH6H 5COOHO+ m-ClC 6H 4OO+ m- ClC 6H 4COOH不对称酮用过酸氧化,在重排过程中两个烃基都可能迁移,迁移的活性次序为H >叔烷基>仲烷基>甲基,苯基>仲烷基>甲基。

15.3.5 腈和异腈 15.3.5.1 制法RX + NaCN EtOH RCN + NaXRCONH 2 P 2O5▲2ORI + AgCN EtOH▲HCONHR + ArSO 2Cl3H + HCl15.3.5.2 腈的性质+-22Cl -2EtOH R(OEt)3 + NH 4Cl3 + M g(OH)X2里特(Ritter )反应:在强酸性溶液中,由叔醇生成的R +和H +一样,可以进攻氰基氮原子,生成的正离子立即加水生成N-烃基取代酰胺,水解后生成胺:(CH 3)3H +-H O (CH 3)3C RC +=NC(CH 3)3H +-H OONHC(CH 3)323)3CNH 215.3.5.3 异腈的性质水解:RNC + H 2H +对OH -稳定HCNHROH 3O +HCOOH + RNH 2还原: RNC Ni, H 2RNHCH 3练 习 题1.完成下列反应1) CH 33O+ H 218OH +?2) CH 3COC(CH 3)3O+ H 218OH +?3) CH 3CO OCCH 2CH 2CH 2CH(CH 3)2 + H 2OCH 3C 2H 5H +?旋光化合物4)OOC 5H 11-n32) H 3O +?5) O 2N32?6)C N F 3C 32)H 3O +?7) HCN(CH 3)2O32)H 3O +8) (CH 3)22H 5 + ZnO CH 3苯232B9)OCCH 3O 500℃?10) (CH 3)3CCHCH 2CH 2CH 3OCSCH 3S 11) CH 3COO -B CH 3H 3CH 2CBr解答:1) CH 3C 18OH + CH 3OH O(A Ac 2)2) CH 3COH O+ (CH 3)3C 18OH (A Al 1)3) CH 3COH +HOCCH 2CH 2CH 2CH(CH 3)2O CH 3C 2H 5外消旋体4) HOC CH 2CH 2CHC 5H 11-nCH 3CH 3OH 5) O 2NCCH 3O6)F 3COCH 3+ NH 3 + Mg(OH)I7) HCCH 3O+ HN(CH 3)28) A : (CH 3)2CHCHCHCOOC 2H 5OH CH 3B: (CH 3)2CHCHCHCONHCH 3OH CH39) H 10) (CH 3)3CC=CCH 2CH 3HH11)COCCH 3H 3H 3CH 2CA:O B:CH 3C=CH DH 5C 22.推测下列反应的可能机理:1) C 6H 5C OC(CH 3)3O+ CH 3CH 2OH+6H 5COH O+ CH 3CH 2OC(CH 3)32)PhPhCO 2CH 33)C C NHO O2-NH 2COOH解答:1) C 6H 5COOC(CH 3)3+C 63)3C 6H 5C=O OH+ +C(CH3)3+C(CH 3)3+ CH 3CH 2+C 2H 5OC(CH 3)32) PhPhPh CO 2CH 33PhPhCO+PhPhO3)CC NH O O + OH -CC N - + H 2O O COCO N -+ Br 2COCO N Br + Br -COCON CO - Br -3.将下列质子化的化合物按酸性强弱排列程序:a)3OH b)2OH c)2H 5OH d)OH e)OH f)C NH解答:F)>e)>d)>a)>c)>b)第十七章 胺重要的概念及术语胺、季铵盐和季铵碱,胺的碱性,Cope 消除反应,加布里尔(Gabreil )合成法,霍夫曼(Hofmann )重排,霍夫曼消除,相转移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