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昆明的雨》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优秀 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优秀 ppt课件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1.本文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 宁坤的画呢?
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 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 的描述;
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2.第3自然段和第12自然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 念昆明的雨”,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生难字词
牛肝菌(jūn) 避邪(xié) 鲜腴(yú)
篱笆(bā )
扎(zhā) 洞 鸡枞(cōng)
扳(bān)尖
缅(miǎn)甸 绿釉(yòu )
炽(chì)红
卦(guà)
乍(zhà)
碟(dié)
吆(yāo )唤 密匝(zā )匝
【避邪】用符咒等避免邪祟。
【鲜腴】新鲜,肥美。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情味】情趣。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
呆的样子。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1.作者“想念昆明的雨”,阅读全文,说说实际上他 是想念昆明雨季的哪些事物?
①仙人掌 ②各类菌子 ③果子杨梅 ④缅桂花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2.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作者在文末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 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 不了”呢?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忘不了的情 味”吧?试写出来。80字左右。
作者的“情味”有:雨引起的淡淡之乡愁,也 有雨中美景令人陶醉之闲适,幽静、恬淡之感。
示例:当我给一位老奶奶让座位时,老奶奶那 慈祥的微笑和感激的话语使我得到了一种心灵的安 慰;当我帮一位工人推着东西上陡坡时,他可亲可 敬的微笑给了我心灵的满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

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昆明的⾬》是汪曾祺先⽣的经典散⽂,是⼀篇怀旧之作,不仅叙旧事,还述旧情,⽂章通过“⾬”串联起昆明⾬季的景、物、事,借写昆明的⾬来表达对过往岁⽉的想念,对⼈世间平淡⽣活的珍爱,着爱⾃然、爱⽣活、爱平民百姓的⼈⽂内涵。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宁坤要我给他画⼀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些时候,画了⼀幅,右上⾓画了⼀⽚倒挂着的浓绿的仙⼈掌,末端开出⼀朵⾦黄⾊的花。

左下画了⼏朵青头菌和⽜肝菌。

题了这样⼏⾏字: “昆明⼈家常于门头挂仙⼈掌⼀⽚以辟邪,仙⼈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掌⽣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季空⽓之湿润。

⾬季则有青头菌、⽜肝菌,味极鲜腴。

” 我想念昆明的⾬。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季。

“⾬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季有多长,从⼏⽉到⼏⽉,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且并不使⼈⽓闷。

我觉得昆明⾬季⽓压不低,⼈很舒服。

昆明的⾬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动情的。

城春草⽊深,孟夏草⽊长。

昆明的⾬季,是浓绿的。

草⽊的枝叶⾥的⽔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掌。

旧⽇昆明⼈家门头上⽤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些东西:⼀⾯⼩镜⼦,周围画着⼋卦,下⾯便是⼀⽚仙⼈掌,——在仙⼈掌上扎⼀个洞,⽤⿇线穿了,挂在钉⼦上。

昆明仙⼈掌多,且极肥⼤。

有些⼈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圈仙⼈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掌,猪⽺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掌有刺,猪和⽺怕扎。

昆明菌⼦极多。

⾬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

最多,也的是⽜肝菌。

⽜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肝菌,连西南联⼤⾷堂的桌⼦上都可以有⼀碗。

⽜肝菌⾊如⽜肝,滑,嫩,鲜,⾹,很好吃。

炒⽜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晕倒。

青头菌⽐⽜肝菌略贵。

这种菌⼦炒熟了也还是浅绿⾊的,格调⽐⽜肝菌⾼。

第十六课昆明的雨课件

第十六课昆明的雨课件

促进植物生长
昆明地处高原,雨水的充足供应 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雨水中 的养分有助于植物根系吸收,促
进其健康生长。
维持植物多样性
昆明的雨季有助于维持当地的植 物多样性。在雨季,各种植物能 够充分繁殖,为生态系统中的其
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防止植物脱水
在干旱季节,昆明的雨水能有效 防止植物脱水,降低因缺水导致
的植物死亡风险。
对动物的影响
提供水源和食物
昆明的雨水为动物提供了必要的水源和食物,尤其在干旱季节, 动物们依赖雨水补充水分和寻找食物。
维持动物多样性
雨水有助于维持动物多样性,为各种动物提供生存和繁衍的条件 。
影响动物迁徙
在雨季,动物可能会因为食物和水源的充足而留在当地,或者迁 移到昆明地区。
对土壤的影响
雨与昆明历史
介绍雨在昆明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雨对昆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 影响。
02
昆明的雨的特点
雨的成因
01
02
03
季风影响
昆明位于低纬高原,受东 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交替 影响,导致该地区降水丰 富。
地形作用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山脉 的抬升作用使得气流上升 冷却,形成降水。
气候类型
昆明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 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季 节交替特点。
雨的分布
季节分布
昆明雨季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 ,其中7月至8月为降水高峰期。
空间分布
昆明的降水在空间上分布不均, 山区降水量高于坝区,且降水强 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强。
雨的影响
农业影响
适度的降水有利于农业发 展,尤其在干季,对补充 土壤水分、促进作物生长 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
充沛的降水为昆明的生态 环境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维持着当地的生态平衡。

部编版第16课《昆明的雨》

部编版第16课《昆明的雨》
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
的花骨朵……
【回复读者】
不是,微小的载体更好。这些平 凡事物是我们生活中能经常接触的, 是我们所能体会、感受到的。用微小 的事物来抒发更能体现作者深刻的情 感与回忆。 微小的事物有时可能不会被人发 现,但汪老先生发现了,体现出他是 真的很喜欢昆明。
汪老的散文
总有一种 “凡人小事”之美 情感的载体越小,爱得越真切醇厚 对昆明的雨、对昆明的爱 存在于一草一木 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捕捉到了自然、家常与情真
“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 一点、家常一点。”
——汪曾祺
汪曾祺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这样说
道:“我想念昆明的雨”,这是否重复,
可否删去一处?
结构上首尾呼应;反复强调,更突出
作者对昆明雨的喜爱和怀念。
(齐)我们想念昆明的雨 (男)我想念 雨中倒挂着能开花的仙人掌 (男)我想念 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 (女)我想念 那空气中娇娇的吆喝声 (女)我想念 带着雨珠、暖暖的缅桂花 (齐)我们想念淡而有味的文字
作者
汪曾祺 生卒年 1920—1997 籍贯 江苏高邮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 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 评价 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 个士大夫”
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代表 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等, 作品 散文集《逝水》《人间草木》等, 京剧《范进中举》等
2、自读课文
圈画出你觉得最有味道 的语句,并在书上相应 语句旁做好圈点批注。
小组合作: 1、交流批注,选择最有味道的一处进行讨论 并修改完善。 2、探究思考,回复读者提问。 汪老先生:《昆明的雨》读来的 确很有味道,情感又深沉。但这 般的有味和深沉却仅通过一些微 小的载体如各类菌子、杨梅、缅 桂花……是否不太适合?选择那 些大一些、更有名的不是更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昆明的雨》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昆明的雨》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昆明的雨》教案及知识点一、课文内容简介《昆明的雨》是一篇描写雨季里昆明的雨景的散文,作者从多个角度,包括雨后的湿润、野外的美感、城市的喧嚣、人们的生活等方面,描绘了昆明雨季的特色。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不仅能够了解昆明雨季的景色和人文环境,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雨季的独特感受和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昆明雨季的特点和美景;2.感受散文的文学魅力;3.掌握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

2.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审美情趣,欣赏雨季的美景;2.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增强对自然、生活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2.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训练。

2. 教学难点1.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思想;2.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准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昆明雨季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文的主题;2.以“雨季,你会想起什么?”为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分享彼此的答案。

2. 阅读理解1.分段阅读课文,带领学生理解并解析课文的主旨、结构、情感和修辞等方面;2.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提问、讨论和思考,逐步增强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3. 文本分析1.分组讨论、分享感受和体会,并结合具体课文举例,让学生探究文章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2.针对文章的语言特点和特色,进行语言分析和语法学习。

4. 写作训练1.要求学生以昆明雨季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诗歌,展示自己对文章内涵的感受和理解;2.带领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完成作品互评和修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知识点、技能和情感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作业布置影片/文章阅读+写作:在家中观看一部雨季的电影或者读一篇有关雨季的文章,写一篇短文或者诗歌,表达自己对雨季的感受和情感。

六、拓展阅读1.《雨巷》——雨季的另一种特色景色;2.《雨中的散步》——探究雨季与人文生活的关系;3.《雨季的味道》——探究雨季与美食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举例:通过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处自然景色。
2.教学难点
a.词汇理解与应用:对于一些生僻词汇和地方特色词汇,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举例:“泛滥”一词在课文中的使用,需要学生理解其在文中的具体意义,并学会在其他语境中恰当运用。
b.文学鉴赏能力: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课文中深层次的文学价值,如作者的情感态度、文章的构思布局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昆明的雨》是一篇描绘昆明雨季景象的散文,它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家乡雨的喜爱。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昆明雨的景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段落展开对昆明雨的描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c.情感共鸣:学生需要理解并体会作者对昆明雨的感情,这对于一些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
-举例:如何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家乡雨的怀念和喜爱,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d.创新思维:在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中,学生需要运用创新思维,这对于习惯于模仿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大挑战。
-举例:在描述自然景色时,如何引导学生跳出课文框架,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进行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词汇游戏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昆明的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雨后的景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昆明雨季的独特魅力。

17《昆明的雨》课件(共24张PPT)

17《昆明的雨》课件(共24张PPT)

17《昆明的雨》课件(共24张PPT)(共24张PPT)部编版八年级第一学期17《昆明的雨》汪曾祺一、学习目标及要素(一)学习目标1.梳理围绕“昆明的雨”所描述的景、人、事、物,理解其特点。

2.析词赏句,结合“我想念昆明的雨”一句,体会的情思。

(二)学习要素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抓住景物鲜明的特点,梳理情感脉络,建立情、景之间的关联,体会的情思。

二、文本分析《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先生1984年的作品,那时他已经64岁了。

文中记录的在昆明的生活,则是汪曾祺先生1939年考人西南联大后的一段岁月。

先生直到1946年才离开昆明,转至上海。

昆明的七年生活,是先生最美好的日子。

他在大学里办杂志,发表诗歌、小说;他毕业后教书育人,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爱人可以说,昆明的生活于先生而言,是他坎坷一生中的峥嵘岁月,值得铭记。

几十年后,再回首往事,一切皆有别样的休味。

因此,学习本文,不仅要把握抓住昆明的特点“雨”所描述的景、人、事、物,更要体会这些内容背后独特的情感态度,借助写景状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将自己对昆明深邃的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间,情感抒发得自然而深厚,浓烈又含蓄。

三、活动设计▲活动设计一:制作“昆明的雨”书签套装1.根据预习,小组合作,为“昆明的雨”书签套装制作书签,突显在昆明的雨中,景、人、事、物的特点。

提示:书签上可附有极具代表性的图片、符号,摘录文中的语句,突显此签的特点。

文字不宜过多,精炼、典型即可。

三、活动设计▲活动设计一:制作“昆明的雨”书签套装2.这些景、人、事、物都极具特点,而文章的题目却叫“昆明的雨”,你认为合适吗?三、活动设计▲活动设计一:制作“昆明的雨”书签套装2.这些景、人、事、物都极具特点,而文章的题目却叫“昆明的雨”,你认为合适吗?多雨本就是昆明的特色,是抓住了景物的具体特点展开行文的。

仙人掌倒挂也好,火炭杨梅也好,房东摘花也好,引发乡愁也好,这些都是依托在雨季的独特景致,是的深刻记忆。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 第16课《昆明的雨

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  第16课《昆明的雨

朗读描写小酒店避雨的段落
谁能背诵《夜雨寄北》这首诗? 答案: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在这首诗歌前面的文段中找出一个既能表现木 香花的特点,又能突出“昆明的雨” 的特点的 词语。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寄住在青莲街的同济中学的宿舍里,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 黑龙潭、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 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安静整洁。有一个侧院,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图书馆 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 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 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 汽车票,都叫“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个滑车。不一会,上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 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 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 非常贴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四单元16课《昆明的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四单元16课《昆明的雨》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
通过学习《昆明的雨》,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生字词,提高词汇积累;学会分析课文结构,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提升写作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生在分析课文内容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通过感悟课文描绘的昆明雨季美景,学生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进而尝试创作具有个性化的文学作品。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传承我国优秀的散文文化,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新教材要求下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及其用法;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昆明的雨》是一篇描绘昆明雨季的散文,它以优美的文字展现了雨季的特点和情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昆明雨季之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教学课件:第十六课-昆明的雨

教学课件:第十六课-昆明的雨

作者通过描绘昆明的雨季和 雨中景象,表达了对昆明的 热爱和怀念之情,这种情感 贯穿全文,使得文章具有很 强的感染力。
04
课堂互动与讨论
问题提问与回答
• 问题1:什么是雨季? • 回答1:雨季是指一年中降水集中的季节,通常出现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持续时间较长,降水量较大。 • 问题2:雨季对昆明的气候和环境有哪些影响? • 回答2:昆明的雨季通常在5月至10月之间,此时降水量较大,空气湿润,对昆明的气候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昆
课程安排
01
02
03
04
05
时间安排
1. 导入
2. 主题介绍
3. 知识点讲解和 4. 总结和答疑 案例…
本课共分为三个部分,第 一部分为导入和主题介绍 (10分钟),第二部分为 知识点讲解和案例分析( 30分钟),第三部分为总 结和答疑(10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昆明的 雨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 主题。
教学课件:第十六课-昆 明的雨
• 课程导入 • 昆明的雨的背景介绍 • 《昆明的雨》课文分析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Fra bibliotek1课程导入
课程简介
主题
知识点
本课的主题为“昆明的雨”,将带领 学生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影响以及 与当地文化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到关于昆明雨季的形成、 特点、影响以及与当地文化的关系等 知识点。
相关主题资源链接分享
总结词:辅助学习
详细描述:分享一些关于雨季、汪曾祺作品等相关主题的资源链接,如文章、视频、图片等,供学生 参考和学习。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提高学习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昆明属于亚热带高原 季风气候,四季如春, 气候温和,雨季和旱 季分明。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写作特色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写作特色

《昆明的雨》写作特色
1.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文章从描述给宁坤的画开始写起,既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又为后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然后依次写了对昆明的雨季的感受,昆明雨季的特点,昆明雨季的菌子多,昆明雨季的果子,昆明雨季的花等内容。

文章结尾“我想念昆明的雨”独句成段,内容上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2段内容,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显得更加完整。

2.细节描写,生动有情。

汪曾祺是描写细节的高手,他总是在绘人状物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写活了一个个细节,而这些细节又让他的感情抒发得更为真挚。

文中有很多让人过目不忘的细节,例如,“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避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倒挂在昆明人家门头上的仙人掌,泛着绿意和湿气,在雨季里为它的主人祈福驱邪。

再如卖杨梅的苗家女孩子,她们的着装,坐在阶石的一角的动作,让人听得发软的吆喝声,都如在目前,似在耳畔,使人对雨季的杨梅产生了无限的神往。

最细腻的当数在莲花池畔的酒店吃酒的情景。

酒店内就着猪头肉喝小酒的朋友,几只一只脚立在檐下的鸡,院子里淋着雨水的一架大木香花,都描得生动有情。

这些细节,都是生活在作者心头沉淀。

他对生活观察得细致,感受得深刻,才有了如此细腻的笔触,才有了如此传神的妙笔。

也正是因为这些细节的呼应,才使得文中开头“我想念昆明的雨”不显得突兀,结尾的“我想念昆明的雨”更显得深沉。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课堂总结环节,部分同学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牢固。针对这一问题,我会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其次,在修辞手法的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对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些技巧。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有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我应该在讨论前给出更明确的指导,确保讨论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提高讨论的效率。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同学们在写作练习中有些拘谨,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同学们敢于表达,勇于创作。
-文化理解:了解课文所涉及到的昆明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举例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讲解文章主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如“我想念昆明的雨”,并分析这些句子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
-在语言表达方面,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关键词汇,让学生在课堂上造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昆明的雨》这篇课文在学生心中引发的共鸣。通过这篇文章,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欣赏散文的美,还体会到了地域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然而,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发现部分同学在把握作者情感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体会作者的情感。可以通过更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3.写作技巧:分析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习如何通过具体描绘表现事物的特点。
4.文化背景:了解昆明雨季的地理、气候特点,以及作者汪曾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文本解读

《昆明的雨》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在昆明,一呆就是七年。

入乡随俗,客居他乡。

汪曾祺很快融入了云南异样的生活,读书做学问的间隙,偶尔也会进进馆子,泡泡茶馆,喝喝小酒,谈谈国事家事天下事。

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段青葱的岁月,不怕山高水长,轻看人间风浪,因为年轻,因为没有什么不可以。

而汪曾祺先生,却以独特视角,体察细微,酝酿着他对这座城市的情有独钟,抒写着他在这座城市里挥洒过的青春风华。

——选自豆瓣读书《情迷昆明雨--汪曾祺先生的昆明情结》.微一浅汪曾祺说:“我在昆明呆了七年。

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昆明是我的第二故”。

作家的内心深有着深厚的昆明情节,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节,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曾经几度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昆明,寻找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昆明的雨》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闪亮的脚印。

2.文题诠释:《昆明的雨》交代了地点,点出了文章的行文线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主旨:作者从“以小见大”的视角,通过对生活了七年的“第二故乡”昆明雨季景物事件的描写叙述,折射出了一位老人对昆明浓烈如火的思念之情。

4.内容解读:透过平实、淡远的文字,我们感受到的是汪老对“第二故乡”昆明一往深情。

文章以“我想念昆明的雨”开头,又以“我想念昆明的雨”结束,围绕“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这一主旋律,把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缅桂花融为一体,奏出一曲蕴含淡淡乡愁的“春城雨曲”。

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随意之中体现了整体上的严谨与和谐。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首先是口语色彩浓厚,多用短句。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多么简洁明了。

“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短短的那么一句话,疑问、感叹、惊喜之情尽在其中。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昆明的雨》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六课《昆明的雨》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昆明的⾬》是汪曾祺写作的⼀篇抒情散⽂。

作家的内⼼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度千⾥迢迢来到昆明,寻觅⾃⼰青年时代留下的⾜迹……本⽂便是这些“⾜迹”中⼀个鲜亮的脚印。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六课《昆明的⾬》教案 【知识⽬标】 了解昆明的⾬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能⼒⽬标】 1、理清⾏⽂思路,了解作者闲适⾃由的风格。

2、品味本⽂平淡⾃然⽽⼜韵味⼗⾜的语⾔特⾊。

【情感⽬标】: 培养学⽣关注⽇常⽣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平淡⾃然⽽⼜韵味⼗⾜的语⾔,品读⽂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时安排】⼀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本⽂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教学过程】 ⼀、说诗情,导⼊新课 读汪曾祺的⼀⾸⼩诗: 莲花池外少⾏⼈,野店苔痕⼀⼨深;浊酒⼀杯天过午,⽊⾹花湿⾬沉沉。

让学⽣⾃由的读⼀读品⼀品其中的诗味。

教师:这⾸旧体诗寥寥28个字,写尽了上世纪40年代昆明⾬季的宁静、清寂和时在西南联⼤学习的莘莘学⼦的苦闷和⽆奈。

在深邃的意境中流露出⼀种淡淡的哀愁。

莲花池本来坐落在昆明市的西北部。

⼀池清⽔,⼀尊陈圆圆着⽐丘尼装的雕像,有点荒凉、凄清。

现在的莲花池处于市中⼼⼀带。

⾼楼⼤厦、车⽔马龙,⽩天,⼈流如过江之鲫;⼊夜,灯⽕似天上繁星,再也不是“莲花池外少⾏⼈”的荒郊,再也找不到有⽊⾹、有苔痕的“野店”了。

有的是酒楼、饭店、⼤排档。

⼊夜,路边烧烤摊上聚集的是打⼯仔、打⼯妹和附近⼤学⾥的男⼥⼤学⽣们。

嘻嘻哈哈,边吃边聊。

满街是油烟、尾⽓和烧烤混合的怪味,⽊⾹花的清⾹早没了。

然⽊⾹花会有的。

猪头⾁也会有的。

只是“⼀杯浊酒”中恐怕再难品出“⽊⾹花湿⾬沉沉”的那种况味,那种氛围了!我们也只能从先⽣的美丽的⽂字中去想象去品味…… ⼆、读⽂本,整体感知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再次默读课⽂,思考下列问题,随后师⽣共同探讨交流: 1、题为“昆明的⾬”,⽂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明确:所画的是昆明⾬季特有的仙⼈掌、菌⼦、花,既能突出昆明多⾬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并学会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我需要在课堂上加入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讨、合作交流,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和使用,如“淅沥”、“潮湿”等,以便于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
-理解并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主题,明确文章通过描绘昆明雨季的特点来表达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
-学习并模仿作者观察自然、描绘景物的写作技巧,如对比、排比等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举例:课文中“雨滴打在仙人掌上,仙人掌像是穿了珍珠衣。”这里的比喻手法将雨滴比作珍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中的仙人掌,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创造性地使用比喻。
-难点二: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结构,并能分析这种结构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举例:文章从对昆明雨季的总体描述,到具体描绘雨中的景物,再到对雨后昆明生活的描写,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构建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举例:作者通过对雨中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雨中的叶子绿得发亮,花也更加鲜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学会如何通过观察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昆明的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留意过雨天的景色和心情变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雨带给我们的情感和启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
(1)重点:学习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昆明的雨》,使学生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自然景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词语运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昆明”、“恰当”、“悠闲”等。这些词语在课文中具有代表性,是学生需要熟练运用的基础词汇。
(2)课文理解:学生需要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描绘,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雨的基本概念。雨是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滴,从云层降落到地面的自然现象。它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昆明雨季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雨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昆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习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生活。
4.课文重点与难点: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雨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展开讨论,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适时给予指导,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 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上 16课《昆明的雨》课件

部编 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上 16课《昆明的雨》课件

语言赏析
• 3.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硕小花帽子,穿着扳 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 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 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生动描写出卖花女孩的娇 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的怀念、 喜爱之情。 • 4.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 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 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我想念昆明的雨。 •(两次出现,有何不同?)
• 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 、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 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 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这种东西也能吃?! 这东西这么好吃?!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 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 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 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 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 (为何要写女孩?)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 ,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 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 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 了。 • (为何要写买花女孩?)
汪曾祺在文章中又会有古汉语的点缀, 又具有了典雅之美
•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 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 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 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 的旺盛”。 •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 相映成趣。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文化积累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文化积累

《昆明的雨》文化积累1.作者作品:(1)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2016年05月12日,汪曾祺先生的《榆树村杂记》由新华文轩北京出版中心•华夏盛轩图书出版。

艺术小品集:《汪曾祺:文与画》;汪曾祺小说封面集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京剧:《范进中举》;文集:《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汪曾祺文集》(共四卷,《小说卷》《散文卷》《文论卷》《戏曲剧本卷》199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汪曾祺全集》(共八卷,《小说卷》《散文卷》《戏剧卷》《其他卷》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汪曾祺》(共五卷,《说戏》《五味》《谈师友》《文与画》《人间草木》,山东画报出版社)。

——来源于网络“搜狗百科”汪曾祺词条(3)个人经历:汪曾祺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

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

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 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

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充满闲适和恬淡之感。
体会雨季之美
小结: 全文细细描写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也描写了与
昆明雨季有关的人:苗族女孩、房东,表现了昆 明美丽的风土人情。确实让人感到“昆明的雨季 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21世纪教育网
品味雨季深情
同学们,作者围绕昆明的雨描写了许多的 景、物、事、人。那么作者要通过这些内容表

21世纪教育网
整体感知内容
4
文章题目是《昆明的雨》,为什么开头写送给宁 坤画的内容?
由画入文,出人意料,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者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 雨的特点;在作者心中久经不忘,自然引出下文“我想 念昆明的雨”一句。
体会雨季之美
同学们,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
达怎样的感情呢?请大家反复吟诵课文,品味
作者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说说体现在什、最后一段,作者直接抒情的语句
“我想念昆明的雨”,可以看出来作者要抒发对昆明
的雨的想念之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之情。 2、通过对昆明雨季的雨景美、仙人掌美、菌子美、 果子美、花儿美、人情美、情味美的描写,可以看出昆明
展示自学成果
文体常识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抒情散文最
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借助具象,
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这些景物是作者抒情 的载体,准确把握景物的特点,可以增加对作者
抒发情感的理解。一般说来,写景抒情类散文中
的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写,在文章的开头起到引题、 对比、烘托或衬托的作用,用在文章中间部分会

21世纪教育网
展示自学成果
写作背景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
表于 1984 年第十期的《滇池》上。汪曾祺在西 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七年。在这一时期,他不仅
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还结识了很多的师长和
朋友,开始走上文学道路,还结识了后来和他相 知相爱的施松卿。昆明是他的第二故乡。在他晚 年的诗文书画中,随处可见他对故土、故人、故 事的怀念之情。
展示自学成果
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 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
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
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 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21世纪教育网
展示自学成果
简介作者 汪曾祺( 1920 年 03 月 05 日—1997 年 05 月 16日),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 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 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 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 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21世纪教育网
板书设计 教学目

昆明的雨 景色美 滋味美 神美 仙人掌 雨 杨梅
房东母女
菌子
苗族女孩
热爱生活
氛围美
友人小酌

21世纪教育网
表现在:
牛肝菌,最多,也最便宜。色如牛肝,滑,嫩,鲜,香, 很好吃。 青头菌,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鸡枞,味道鲜浓,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在云南随处可见。 干巴菌,中吃不中看。 鸡油菌,中看不中吃。 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体会雨季之美 4、昆明雨季的果子美。 表现在: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 的,叫做“火炭梅”。一点都不酸! 5、昆明雨季的花儿美。
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勤劳、善良。
体会雨季之美 7、昆明雨季的情味美。
当雨引起一点淡淡的乡愁时,和德熙到莲花池去看满池清水、
陈圆圆的石像,排解乡愁的方法很奇特。雨又下起来了,只好到 附近小酒店要了一碟猪头肉喝酒,很有情调。结果雨下大了,然
后两人欣赏酒店里的几只鸡、一架大木香花,一直坐到午后,两
么,作者想要抒发怎样的情感。
整体感知内容
1
找出作者表达感情的语句,说一说作者要通 过这篇文章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第二段、最后一段,作者直接抒情的语句“我想念
昆明的雨”,可以看出来作者要抒发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之情。
整体感知内容
2
围绕昆明的雨,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事? 作者描写了雨季中的肥大的仙人掌,好 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灰般的杨梅,带着 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 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 友人的小酌。
理解写作特点
2、语言淡而雅:
平淡中见精彩、平淡中见真情。例如:“因为是下下停停, 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
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
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 感到亲切,这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 从直白平淡中隐隐感到一种恬淡而悠远的余味。例如:“昆 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 木长。”
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 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 心、信念。”本文正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 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
氛围的美。请大家朗读课文,对文中的美进行圈
点批注,说一说美在什么地方。
体会雨季之美 集体展示交流: 1、昆明的雨景美。
表现在:
21世纪教育网

课堂练习
1、下列红色的字的注音及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 A. 鲜腴(yú) 密匝匝(zā) 八卦 篱笆 B. 绿釉(yóu) 乍一看 (zhà) 幕年 吆唤
C. 炽红(chì )
择净 (zé)
苔痕 避邪
碟子 黄闷鸡
D. 缅甸(diàn) 花骨朵 (gū)
课堂练习
昆明雨季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 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雨 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

21世纪教育网
布置作业
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 事物,媒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
饶有趣味。再找几篇(如《故乡的食物》
《翠湖心影》《我的家乡》 等〉,细细品 读,体会作者散文的独特韵味。
表现在:缅桂花,即白兰花。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缅
桂是大树,非常茂盛。
体会雨季之美
6、昆明雨季的人情美。 表现在: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
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
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非常漂亮、淳朴。
房东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缅桂花,每天要
品味雨季深情
小结: 文章让我们体会到作者丰富而醇厚 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欣赏到身边的美景, 感受到作者的真挚的深情。

21世纪教育网
理解写作特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合作
交流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这些写法的
表达效果,然后派代表向全班展示。
理解写作特点
1、形散神聚: 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 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 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 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21世纪教育网
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 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 的菌子,火灰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 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 小酌……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 季,让我们感受到景物美、滋味美、人情美、氛围美。希望我 们也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起到对比、反衬等作用。写景抒情类散文的线索
一般是作者的行踪或思想感情的变化。
展示自学成果
掌握字音
jùn 青头菌
yú 鲜腴 chì 炽红
guà 八卦 miăn 缅桂
lí bā 篱笆
mēn 黄焖鸡 zā 密匝匝
bān
扳尖
yòu
绿釉

21世纪教育网
展示自学成果
理解词义
鲜腴: 新鲜肥美。 孟夏: 夏季的第一个月。 方比: 比较、对比。 扳尖: 一种鞋子式样,呈船形,鞋头尖小而上翘。 张目结舌: 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
昆明的雨
2017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雨的名句,你能
说出几句吗?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 《绝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导入新课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竹枝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的样子。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质疑问难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 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
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
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
整体感知内容
同学们,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主要是抒 发作者的情感。请大家认真倾听课文录音,然后有 感情朗读课文,整体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是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这节课我们跟随现代作家汪曾祺学习散文《昆明 的雨》,了解昆明的雨有怎样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出示学习目标
1
2 3 4
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 理解文中展现出的温润、闲适、优雅的风土人情。 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 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 聚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