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管理学教学大纲

企业管理学教学大纲一、 课程概述企业管理学是一门涵盖企业战略制定、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刻认识,提升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经营实践的能力。
二、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有以下三点:1. 培养学生系统化地理解企业管理学理论,并掌握理论操作性;2. 强化学生对企业管理的实践应用,加强实战技能的巩固;3.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成为职业生涯中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
三、 课程安排1. 企业战略制定(8周)• 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 企业战略的评估与选择• 企业战略的实施与调整2. 组织设计(8周)•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管理职能与组织形式的关系• 组织变革与管理挑战3. 人力资源管理(8周)•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流程• 面试与招聘流程• 整合与发展人才• 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4. 营销管理(8周)• 营销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策略• 市场研究• 品牌定位与产品定价• 渠道管理与客户关系维护5. 财务管理(8周)•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会计信息的分析与利用• 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 融资策略和资本结构四、 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文献阅读和实例讲解,详细讲解企业管理学理论;2. 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实际案例,并进行讨论和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3.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策划并实施企业模拟运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课程评估本课程评估由平时成绩、中期考试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包括课堂讨论、作业、实验、小组合作等),中期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
六、 教学资源1. 教材:《企业管理学》(第二版),作者:戴尔•C•萨默斯和莎拉•L•加德纳2. 课程网站:提供教学资料下载、网上交流互动和在线练习等功能;3. 课件:提供讲义和课件下载。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企业管理学时:72 开课院系:管理系一、使用层次、专业本大纲适用于高职高专工商管理专业设置“企业管理"课程,同时可以供企业管理的从业人员参考学习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企业管理》是具体研究如何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理念,来满足经济发展对企业管理要求的一门学科,它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来适应企业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工业企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章节、学时分配、习题和作业量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总述1、教学要求:明确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原理和管理的两重性;熟悉管理的职能,掌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管理的发展过程及现代管理的理念。
2、内容提要:(1)管理及其沿革(2)管理基本职能(3)现代管理理念3、重点:管理的职能,现代管理的理念。
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难点:掌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企业管理及其组织结构1、教学要求:明确企业管理概念;熟悉企业类型及其特征;掌握企业结构形式及特点;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和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管理工作.2、内容提要:(1)企业及企业管理(2)企业组织结构(3)企业管理基础工作3、重点:企业管理概念;企业结构形式和特点。
4、难点: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第三章现代企业制度1、教学要求:理解现代企业制度含义;熟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2、内容提要:(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3、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4、难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1、教学要求:明确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内容和分类;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程序和步骤。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新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新《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企业管理》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课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和领导企业的潜力。
学生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将来进入企业管理岗位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1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企业战略与发展-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营销管理- 财务管理- 创新与创业管理- 领导与团队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2.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学生的参与讨论,向学生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企业案例,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实践,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 项目实践:通过小组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 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将起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三、课程评估和考核方式3.1 课程评估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
其中,平时成绩将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期末考试占70%。
3.2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评估: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质量、小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 期末考试:组织一次综合性的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企业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课程性质、目的和基本要求《企业管理》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课,也是必修课的基础课,是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课程的内容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组织管理环境及其社会责任;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五项管理职能的含义、内容及其原理与理论、方法等。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初步掌握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从而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的各门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国外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系统的观点以及管理理论,去教育学生观察分析现实中的管理问题,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课程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掌握:管理的一般概念;管理的特征和分类;管理的性质;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管理的职能;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管理的性质、管理的职能及管理的研究对象。
【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征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特征三、管理的分类第二节管理的性质与作用一、管理的二重性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第三节管理的职能、主体和对象一、管理的职能二、管理的主体和对象第四节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一、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学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三、管理学的特点四、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建议】建议在讲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关系、管理的二重性时宜采用对比法,列条目讲清;讲管理的性质和职能的关系时,宜用图表配合。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企业管理课程编号:总学时:36适用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一、教学目的与任务1、教学目的:本课程从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中国目前企业管理的实践,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探讨。
2、教学任务:主要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和企业质量管理等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中系统地介绍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和企业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企业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企业的概念、类型、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的经营方式、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现代企业制度等内容。
第一节企业及其类型一、企业的概念二、企业类型三、现代工业企业的主要特征第二节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一、企业的经营方式二、企业的组织形式第三节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与特征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三、现代企业制度的配套措施第二章企业管理概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产生、性质、职能、任务、方法以及基础工作等内容。
第一节管理概论一、管理涵义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企业管理一、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二、企业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内容三、企业管理的方法第三节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一、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与作用二、企业管理的几项基础工作第三章企业文化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产生、涵义、功能和建设等基本内容。
第一节人本管理原理与企业文化一、人本管理原理二、企业文化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功能一、导向功能二、自我内聚功能三、自我改造功能四、自我调控功能五、自我完善功能六、自我延续功能第三节企业文化建设一、企业文化的形成机制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第四章企业战略与发展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营战略的概念、特点、内容、体系以及经营战略管理的特点、战略的制定、实施与控制等内容。
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教学大纲

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教学大纲一、引言• 1.1 课程背景介绍• 1.2 课程目标设定• 1.3 课程重要性及意义二、企业管理概述• 2.1 企业管理的定义• 2.2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2.3 企业管理的基本功能三、组织管理• 3.1 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3.2 组织设计原则• 3.3 组织结构与职权分配• 3.4 组织文化建设四、领导与决策• 4.1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4.2 领导力的要素与发展• 4.3 决策过程与方法• 4.4 决策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五、人力资源管理• 5.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5.2 招聘与选拔• 5.3 培训与发展• 5.4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六、市场营销管理• 6.1 市场营销基本概念• 6.2 市场调研与定位• 6.3 产品策划与推广• 6.4 客户关系管理七、财务管理•7.1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7.2 资金、投资与融资•7.3 财务分析与决策•7.4 风险管理与控制八、战略管理•8.1 战略管理概念与重要性•8.2 竞争战略的选择•8.3 战略实施与评估•8.4 战略管理中的创新与变革九、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9.1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作用•9.2 建设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9.3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实践•9.4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影响十、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回顾•10.2 未来发展趋势•10.3 学习心得体会十一、参考文献•[作者1, 《书名1》,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作者2, 《书名2》,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企业管理基础教学大纲

企业管理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实践技巧,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课程内容1. 引言- 企业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2.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企业组织与职权划分- 企业目标的制定与执行3. 企业规划与战略管理- 企业规划与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实施与控制- 企业竞争战略4.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 绩效管理与培训发展- 薪酬管理与激励机制5. 决策与问题解决- 决策理论与模型- 决策方法与技巧- 问题解决与创新6. 领导与团队管理- 领导理论与风格- 团队形成与发展- 团队冲突与解决7. 控制与绩效管理- 控制理论与方法- 绩效评估与改进8.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企业道德与伦理-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师通过教材和案例研究等方式,介绍和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概念。
2. 案例分析: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的实践和应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性问题的讨论,促进他们的思考和交流。
4.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情景,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出席率、参与讨论等。
2. 课堂作业: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报告等。
3. 期末考试: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4. 项目实践:学生进行企业管理实践项目,并撰写相关报告。
五、教材参考- Robbins, S.P., Coulter, M., & DeCenzo, D. A. (2017). Management (14th ed.). Pearson Education.- Daft, R.L. (2018). The New Era of Management. Cengage Learning.- Hill, C.W.L., & Jones, G.R. (2019). Strategic Managemen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13th ed.). Cengage Learning.六、参考文献- Mintzberg, H. (1973).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 Harper & Row.- Drucker, P.F. (1974).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Harper & Row.- Porter, 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Free Press.七、备注本大纲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国际管理教学大纲

国际管理教学大纲国际管理教学大纲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管理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
国际管理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在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中具备必要的管理技能和全球视野。
本文将探讨国际管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目标,并对其实施方式进行探讨。
一、国际管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国际管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学生需要了解全球商业环境的变化和趋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他们应该学会如何分析和适应这些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2. 跨文化管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识别、理解和应对这些文化差异,以便在跨国企业中有效地进行管理。
3. 国际战略:学生需要了解国际市场的机会和挑战,并学会制定和实施适应性强的国际战略。
他们应该学会如何评估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4. 跨国人力资源管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挑战性。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在不同文化和法律环境下进行跨国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员工关系等方面的技能。
5. 跨国运营管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的运营。
他们应该了解全球供应链管理、物流和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二、国际管理教学大纲的目标国际管理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学生:1. 全球视野:学生应具备全球化思维和视野,能够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环境和文化差异。
2. 跨文化沟通:学生应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员工和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3. 国际战略思维:学生应具备制定和实施国际战略的能力,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寻找机会、应对挑战。
4. 跨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应具备跨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管理和发展员工。
5. 跨国运营管理:学生应具备全球供应链管理、物流和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管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名称:企业管理学课程编号:20910003英文名称:Business Management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51理论学时:51 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3开设专业:工商管理先修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企业管理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与企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印刷专业院校的学生,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的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
本课是面向全院本科非管理专业的一门企业管理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了解、掌握现代企业的基本概念。
2.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能够具有一定的运用企业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论1、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企业管理的概念与性质第三节现代企业类型第四节企业的目标与责任第五节企业管理基本原理第六节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企业的概念、特征、类型难点:管理二重性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企业的目标与责任;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掌握企业的概念、特征、类型;掌握企业管理基本原理;管理二重性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1、教学内容第一节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现代管理学流派第三节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难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教学基本要求(1) 了解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2)掌握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信息学分: 4分总学时: 72适用类型: 高职高专适用专业: 国际贸易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 出口流程及模拟, 信用证出口单证, 外贸函电等专业必修课。
后续课程: 其他专业选修课程和毕业实训。
二、课程概述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阐述有关跨国经营管理方面的根本知识和一般原理, 介绍外国直接投资的动态和跨国公司的开展现状, 使学生初步理解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和跨国经营等方面的根本知识, 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跨国的经营与管理方式有一定的系统性认识, 并加深对中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战略的理解。
课程的教学要求:〔1〕、系统掌握本学科的根本概念、根本理论及其相关知识;〔2〕全面了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运行规律;〔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讲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完本钱课程的学习任务后, 能够自觉地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能提出解决方法。
三、教学条件1.教学场所要求 : 一般教室2.教学仪器设备要求: 黑板、教材四、学时分配方案第1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2.了解跨国公司形成和开展的阶段;3.熟悉跨国公司的构成和类型;4.熟悉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跨国公司的类型和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难点: 跨国公司构成与非跨国公司的区别。
【学时分配】1. 理论课时: 3学时2. 实训课时:1学时【教学内容】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二、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开展三、跨国公司的类型四、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本章小结◆思考题◆案例分析 : 沃尔玛公司第2章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跨国公司总体战略的成长战略和经营战略;2.了解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演变, 制定程序和制定方法。
管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54,其中,讲授学时:48 ,实践(实验、实训)学时:6。
学分:3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开设学期:第1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管理学》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核心课。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
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管理学》是教育部高教司确定的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目标《管理学》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有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好各专业管理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三)学习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管理问题。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一)思想要求1、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2、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3、具有改革创新精神;4、能够自动自发运用管理知识进行职业养成;5、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对上级的下属意识、增强对下级的管理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栏作者:程春华《国际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20年4月27日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员掌握国际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和了解国际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惯例,掌握跨国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和策略、各职能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一般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教学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各章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总论(建议4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及其特征;了解国际企业的形成及发展;重点掌握国际企业的特征、类型和经营方式;一般掌握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1.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2.世界市场的形成及特征3.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发展4.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及发展趋势(二)了解企业经营国际化与国际企业的发展1.企业经营国际化2.国际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三)重点掌握国际企业的特征和经营方式1.国际企业的概念和特征2.国际企业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四)一般掌握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1.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2.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3.国际企业对本国经济的影响4.国际企业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教学要求:重点讲解国际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国际企业的特征的经营方式。
第二章国际企业的基本理论(建议4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一般掌握各种国际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了解有关理论的发展过程;重点掌握直接投资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及其借鉴。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一般掌握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1.国际资本移动的一般模型电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扩展分析3.两缺口理论4.国际投资周期理论5.劳动的国际分工理论(二)重点掌握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1.垄断优势理论2.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寡占反应论----防御性投资动因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三)重点掌握跨国公司理论1.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2.跨国公司的界定3.厂商增长最大化理论4.出于厂商长期战略考虑的投资动因(四)了解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证分析1.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崛起和特点分析2.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因和优势3.发展中国家从吸收外资向对外投资的转换第三章国际企业的经营环境(建议6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国际经营环境的内容,一般掌握国际经营环境的构成要素、国际企业经营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掌握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构成要素及其与国际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企业对环境适应模式的演变。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了解国际企业经营环境的内容1、自然环境2、经济环境3、政治法律环境4、技术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二)一般掌握自然环境1、地理条件2、气候3、国家出现自然灾害的可能性4、自然资源(三)重点掌握经济环境1.经济发展阶段2.产业结构3.通货膨胀4.人口数量及就业状况5.收入水平(四)重点掌握政治法律环境1.东道国政治稳定性2.东道国政府的影响3.国际关系的影响4.国际法律环境的影响(五)一般掌握技术环境(六)一般掌握社会文化环境1、语言文化2、社会结构3、教育普及程度4、审美观念5、宗教信仰重点掌握国际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模式第四章国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建议6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几种国际企业经营全球化战略的动因及基本内容;一般掌握国际企业全球战略规划:内部规划与外部规划;重点掌握全球化的实施途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了解产品出口战略(二)了解契约协议战略1.许可证贸易2.特许经营3.分包(三)一般掌握对外直接投资战略1.新建企业(绿地投资)2.跨国并购(M&A)(四)重点掌握国际战略联盟1.国际战略联盟的概念2.国际战略联盟的产生与发展3.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条件4.国际战略联盟的类型5.国际战略联盟的优缺点分析第五章国际企业的营销管理(建议8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国际营销组合的含义和作用;一般掌握各种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产品组合策略、国际营销定价、分销渠道的选择和调整。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了解国际营销组合概述1.国际营销组合策略的含义2.国际营销组合策略的作用(二)重点掌握国际营销的产品策略1.产品的整体概念2.国际产品营销策略3.产品组合4.产品生命周期(三)重点掌握国际营销的价格策略1.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因素2.国际营销定价方法3.国际营销定价策略(四)重点掌握国际营销的渠道策略1.国际分销渠道的概念及其模式2.影响国际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3.分销渠道调整的策略(五)重点掌握国际营销的促销策略1.人员推销2.国际广告3.营业推广4.国际公共关系第六章国际企业的生产和技术管理(建议8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一般掌握国际企业生产体系的设计思想;厂址国别选择的决定因素;了解决定海外市场技术选择和规模大小的因素以及国际企业生产系统的营运;重点掌握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实施方式、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的决策;一般掌握国际企业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的动因。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一般掌握国际生产系统的配置1.国际生产系统的设计思想2.投资区位的工作3.生产系统的设计(二)了解国际生产系统的营运1.生产性活动2.辅助性活动(三)重点掌握国际技术转移1.技术转移的类型2.技术转移的实施方式3.国际技术输出的动因4.国际技术引进的动因5.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的决策(四)了解国际技术的开发与保护1.研究开发管理2.国际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第七章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议8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选派海外经理人员的标准;一般掌握人力资本理论、国际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考评方法、奖惩原则以及工资待遇政策;了解从不同国别招聘国际企业管理人员的利弊、国际企业劳动力的管理。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一般掌握人力资本理论1.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二)重点掌握国际企业中的人员配备1.国际企业人员的素质2.国际企业人员的标准3.国际企业人才的招聘方法(三)一般掌握国际企业的人员培训与发展1.驻外预备教育2.起程前教育3.抵达后教育(四)一般掌握国际经营人员的考评与工资待遇1.国际经营人员的考评与工资待遇2.国际经营人员的奖惩3.国际经营人员的工资待遇(五)了解国际企业劳动力的管理1.劳动力资源选择2.劳动力的培训3.劳动力的报酬4.工人参与管理第八章国际企业的组织管理(建议8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了解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一般掌握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建立的背景及依据;重点掌握国际企业管理体制中控制机制的转化。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一般掌握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1.国际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演变2.国际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二)重点掌握价值增值链与国际企业组织模式的转变(三)重点掌握国际企业的战略控制与组织控制1.国际企业的战略控制2.国际企业的组织控制(四)了解国际企业组织的新变革1.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组织理念的突破2.现代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第九章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建议8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一般掌握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了解国际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设计、国际企业财务报表的要求及转换;一般掌握国际企业的财务控制;重点掌握国际企业的资金管理和税收管理。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一般掌握国际企业财务管理概述1.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2.国际企业财务体系设计3.国际企业的财务控制(二)了解国际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1.外汇风险的概念与分类2.汇率预测3.外汇风险管理(三)重点掌握国际企业的资金管理1.国际企业的筹资2.国际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3.国际企业的内部资金调配(四)重点掌握国际企业的税务管理1.影响企业国际税收的因素2.国际双重税及其避免3.国际避税与反避税(五)了解国际企业的财务综合管理1.国际企业会计报表要求2.国际企业财务报表转换第十章国际企业的文化管理(建议8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企业文化管理概述;一般掌握影响国际企业管理活动的文化价值观;重点掌握跨文化沟通;一般掌握国际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了解国际企业文化管理概述1.国际企业文化的内涵与框架2.国际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二)一般掌握影响国际企业管理活动的文化价值观1.霍夫史蒂德模型2.霍夫史蒂德模型在国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三)重点掌握跨文化沟通1.沟通过程的模型2.跨文化的沟通3.影响跨文化的沟通的主要因素4.发展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四)一般掌握国际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1.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2.国际企业的文化融合与文化一体化第十一章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建议4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了解外商对华投资的特点、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借鉴;了解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及其意义;一般掌握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能性和优势;重点掌握中国国际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了解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意义1.国际化经营的特征2.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及意义(二)一般掌握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1.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及特点2.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3.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三)重点掌握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1.宏观发展战略2.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