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问题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问题:1. 教师带课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老师授课水平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老师授课水平一般,有的老师甚至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2. 资源不足。

在某些地区,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场地、设备和器材,导致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3. 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兴趣,或者认为这些活动与自己的学业无关,因此参与度较低。

4. 缺乏专业指导。

一些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二、应对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可以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水平。

学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观摩交流,以提高各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改善资源条件。

学校可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筹集资金,购置相关的设备和器材,改善实践场地,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

3. 增加学生参与度。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举办评比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兴趣。

4. 设立专业指导岗位。

学校可以设立专业指导岗位,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指导,提供专业支持,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5. 拓展合作渠道。

学校可以积极与社区、企业等合作伙伴合作,共同举办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拓展活动渠道。

6. 创新活动形式。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的应对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也需要学校、教师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而努力。

综合实践课教学中的问题(3篇)

综合实践课教学中的问题(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强的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综合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综合实践课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来源于教材,但教材中的案例和案例背景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此外,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对策: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和补充,增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单一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此外,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策: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 评价体系不完善综合实践课的评价体系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分数,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策: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评价结果更全面、客观。

4.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部分综合实践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实际操作技能掌握不够,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此外,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足,影响教学效果。

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为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5. 资源配置不均衡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资源包括场地、设备、教材等,部分学校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部分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对策: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大对综合实践课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问题(3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问题(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问题、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问题1. 教学目标不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模糊,导致教学过程中偏离了初衷。

2.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部分教师教学内容陈旧,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3. 教学方法单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评价体系不完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评价体系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然而,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过分强调结果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过程。

5.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原因1. 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理念、目标和方法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把握教学方向。

2. 教学资源不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场地、设备、教材等。

然而,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教学资源不足,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3. 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

4. 教师培训不足教师培训不足,导致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要求。

三、对策1. 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认识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理念、目标和方法的认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

综合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3篇)

综合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实践教学效果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综合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资源不足1. 实践教学场地有限在我国,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场地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一方面,实践教学场地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场地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

2. 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实践教学设备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

然而,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设备数量不足、性能落后,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此外,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不足,导致设备更新换代缓慢。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然而,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教师数量不足;二是实践教学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三是实践教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二、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1. 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当前,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这使得学生在实践中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 实践教学环节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较为单一,主要以实验、实习、实训为主。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对过程的考核;同时,评价标准不够科学,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是当前实践教学的一大问题。

部分高校在理论教学阶段未能充分考虑实践教学需求,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3篇)

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1. 专业教师匮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素养。

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有限,难以满足课程教学需求。

2. 教师培训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培训投入较大,但培训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方法、评价等方面缺乏深入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课程资源匮乏1. 课程资源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场地、设备、材料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因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导致课程资源匮乏,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2. 课程资源利用不合理部分学校在课程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存在一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低下等。

这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实践活动,影响了课程的整体效果。

三、教学方式单一1. 课堂教学模式僵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

2. 实践活动形式单一部分学校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过于注重形式,导致实践活动缺乏深度和广度。

如某些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仅仅局限于参观、游览等表面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1. 评价标准单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过分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

2. 评价方式不科学部分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过程中,过分依赖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过程评价。

反思:我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进

反思:我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进

反思:我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进反思:我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进时光荏苒,转眼已经到了2023年。

回首往事,我们学校曾开展多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体验社会生活、增长社会经验的机会。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深刻反思,发现在过去的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未来进行改进。

一、学生积极性参与程度不高在过去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存在着参与程度不高的现象。

一方面,学生们对实践主题的了解程度不足,导致对活动缺乏兴趣。

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中,学生们缺乏明确的意义,并且常常缺乏针对性的任务指导,使得实践活动的主张和目标难以传达给学生。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实践前的理论教育,让学生在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实践主题的基础上,更好地体验实践活动的内容。

此外,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针对性、有意义的任务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活动的意义,并显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社会资源统筹利用不足在过去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学校往往仅仅把重点放在培训和活动方案的策划上,对于社会资源的整合却投入不足。

这种策略不仅导致活动的供给受限,也限制了学生自己的发展机会。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积极与社会合作,共同协调活动策划和供给,同时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亲自参与到活动策划和实施中来,通过学生参与的方式,更充分地体现社会资源的统筹和优化,并且实现学校和社会资源的互惠互补。

三、实践效果不够明显在过去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往往注意到了活动的过程和形式,却对于实践活动的效果和成果评估不足,尤其是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情况,缺乏及时性的跟踪和反馈。

因此,我们需要增加对于实践活动效果的重视,建设更加全面的评估体系,突出发挥对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作用,同时建立相应的统计和反馈机制,及时从质量和效果上对活动进行评估,保证未来的实践活动更为契合实际需求。

四、实践主题的设置不够贴近校园和社会生活在过去的实践活动中,大多数活动主题是通过学生自然景区的课程来确定的,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社会的实际情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课程通过生活实践、创造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影响了课程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 资源问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到大量的资源准备和支持,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目前许多学校资源有限,无法提供充足的支持。

物质资源不足导致学校无法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人力资源不足则影响了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 教师素质不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然而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于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能力有所不足,导致实践活动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 课程内容单一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设计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缺乏乐趣和体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4. 学生自主性不足由于对于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实践活动过于指导,缺乏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

学生缺乏独立探索的机会,导致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二、应对策略1. 加强资源建设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支持,包括加大物质资源的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

可以通过向社会募集资源、整合校内外资源等途径来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丰富多样地参与实践活动。

2. 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开展研讨会等形式,提升小学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

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或者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帮助其他教师提升自己的指导水平,确保实践活动的质量。

3. 丰富课程内容学校应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注重多样性和创新性,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体验到乐趣和收获。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等。

然而,实际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缺乏系统性:许多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少系统性,没有形成题材明确、教材有效、课程稳定的体系,带来课程内容不连贯、学习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

2. 缺少选择性:在一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强制的课程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鼓励个人创新,但是也容易导致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生选择内容相似,缺乏多样性。

3. 教师专业能力问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力强弱不一,有的教师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只能进行传统的实验课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深入理解,课程设计难以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4. 学生评估问题:目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评估机制较为薄弱,缺少科学性,经常会出现成绩依靠主观评价、参与度低等问题。

这些问题无助于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准确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效。

1. 优化课程设计:学校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完善教育规划和政策,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和教育标准,确保课程内容体系稳定,学生可以获得系统性的学习体验。

2. 强制课程要求:学校应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制要求,学生不得随意选择课程内容,课程需覆盖各个专业领域和科技创新方面。

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3. 加强教师培养:学校应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教师参与实践和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水平。

此外,学校应建立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为优秀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合适的待遇。

4. 完善学生评估机制:学校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估机制,按照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设计合理的评估指标,并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技能给予相应成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课程设计问题1.1 学科内容碎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科内容常常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应对策略:在课程设计中,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内容相结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在实践中渗透学科知识,使得学科内容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

1.2 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学科内容碎片化、教学形式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参与度不高。

他们往往对这些活动缺乏兴趣,缺乏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应对策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主动性。

1.3 教学资源匮乏由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较为初级,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准备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应对策略:积极争取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方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保障水平。

二、教师培训问题2.1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目前,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生的教学课程,学校里有很多教师对此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导致他们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应对策略: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员来进行指导和培训,让教师进一步深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2 缺乏教学经验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教学课程,很多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导致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应对策略: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会等活动,让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逐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水平。

综合实践课堂的问题

综合实践课堂的问题

一、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课堂常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课堂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综合实践课堂存在的问题1. 课程设置不合理(1)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部分学校在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学生难以产生兴趣。

(2)课程时间分配不均。

一些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同等对待,导致课程时间分配不均,影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师素质不高(1)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教学中缺乏对课程的重视。

(2)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3. 学生参与度低(1)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兴趣。

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参与度低。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部分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时,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依赖教师指导,导致实践活动效果不佳。

4. 评价体系不完善(1)评价标准单一。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标准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成果展示,忽视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

(2)评价方式不科学。

部分学校在评价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对策探讨1. 优化课程设置(1)关注学生需求。

在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合理分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活动。

2. 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问题一:活动内容设置不够多样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某个领域的实践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

应对策略:1.拓宽实践活动内容:将实践活动从学科范围拓展到其他领域,如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等,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2.引入跨学科教学:在内容设计中融入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使实践活动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

问题二:活动形式单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活动形式单一,大多是教师讲解和学生实践操作,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互动环节。

应对策略:1.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2.设置互动游戏环节: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增设互动游戏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

问题三:评价标准不明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和教师对活动成果的评价存在主观性,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

应对策略:1.明确评价指标:在实践活动设计中明确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让学生清楚活动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2.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实地考察、书面报告、口头报告等,综合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综合素质。

问题四:活动组织和管理不到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导致活动无法顺利进行。

应对策略:1.加强教师培训: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活动管理制度,明确活动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可以在实际的活动中探究、体验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目前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活动的多样性、活动内容单一、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本文将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活动的多样性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活动缺乏多样性。

大部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以体育课、美术课等传统的课程为主,缺乏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导致活动内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活动内容单一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活动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

很多学校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内完成,活动内容往往受制于教科书内容,缺乏创新,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

3.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但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水平上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

一些教师缺乏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无法很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应对策略1.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为了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缺乏多样性的问题,学校可以提供多样的活动安排,例如户外探险活动、手工制作、科技实践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2. 创新活动内容为了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在活动内容上进行创新。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水平,并将培训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

小学综合实践课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课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小学综合实践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铁山学校一、存在的问题1.社会意识亟待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们学校的开设及活动效果不太理想,究其根源,首先是社会、家长以及有关管理者的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中转变过来,对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存在偏见。

这就导致了对这门课程教学管理的轻视甚至鄙视,对教师教育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从而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课程开设的效果差。

2.家长观念没有转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理解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体系化的知识内容,让人看不到“成绩”和对考试有用的“知识”,其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学校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共同来开发和建设。

农村广大的家长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重语文、数学、英语,轻其他学科的倾向依然相当的严重,再加上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他们只想看到的是你上的这种课能不能对孩子考上好的学校提高分数,所以配合老师的工作就不很积极,无形中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 教师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大部分的教师思想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认识不足,在她们的潜意识里还深深地感觉到“主科”重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副科”,这样的心态导致了课程开设质量不高。

很多老师认为花大功夫搞综合实践活动,影响现在普遍认为的“主科”成绩,担心家长不会接受,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是任课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

农村小学缺乏专业教师。

学校虽对课程的实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实施过程中,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施过程中职责不分明,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统筹安排,具体指导。

二、解决的对策1.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宣传力度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务之急是应加大宣传,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校各级领导和管理者的认识。

做好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解释工作,让他们知道孩子的成长与实践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问题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1. 教师观念滞后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不足,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 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部分学校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活动中过分依赖讲解,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

此外,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过分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这导致学生在活动中只关注成绩,忽视能力的培养。

5. 资源配置不足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配置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开展活动的需求。

三、解决策略1. 更新教师观念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完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加强资源配置学校应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投入,完善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案例分析某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存在以下问题:1. 教师观念滞后,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教本,校门进入现实社会生活,通过自主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及反思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课程。

但是,在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想上无疑是完美的,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致使对传统的课程理念、管理制度、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学校和家庭、社会关系的等方面的冲击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皆超过了学科课程改革,所以在由理论上的课程和官方文本性的课程,转化为合乎要求的现实意义上的课程时,暴露出诸多的问题:有名无实,使其虚无化。

在实践中有许多学校做的工作是按照要求列入课程表,但在组织上是没有机构,在实践上没有具体的行动。

有的干脆让位于学科课程的学习,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像音乐美术一样,落入有名无实的境地。

固守课堂教学,使其学科化。

在实践上有所行为,但这种实施行为却停留在校园里、课堂教学中、课本中,成为自然课、科学常识课或者手工课,结果彻底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点带面,不及其余,使其割裂化。

割裂化的一种情况是只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而且把研究性学习和核心课程的学习直接挂钩,由教师布置,学生作,实际上是核心性课程的课外作业,有的甚至和大学生做论文一样。

另一种情况是由班主任带领全班搞一些集体性课外活动,如参观,上街服务等。

第三种情况就是变为计算机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三大主轴四大模块构成的内容整体被割裂成碎片,把社会生活和经验这一灵魂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躯体。

课程资源建设的非本土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立足于学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资源为活动背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本土化课程,具有地方特色。

但是由于惯性的影响,许多学校努力选取外地的现成资源,把外来的当做标准化教材,致使本土个性、学校特色丧失殆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有计划、有组织的面向全体学生,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即时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习得方式,以促进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注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辅的评价方式的课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第一,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统一的政策支持,普及率很低,设计、开发课程的意识有待增强。第二,任课教师专职极少,兼职太多,且不稳定。专职教师,学历偏低。兼职教师,为主科增加课时现象突出。因此,阻碍了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困扰了教师培养、教学方向的确立。因而出现教师依据自己特长“哄着学生教”,只顾主科教学,应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现象。第三,学校、教师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严重地制约并影响了教学的发展。新课改的课程构成,给正在发展的劳动技术教育,带来了冲击。在认识上,产生劳动技术教育如何定位的困惑;在实施上,缺乏具体的教学载体。第四,作为实施课程的主体,劳技教材因教师特点选用,种类太多,且不从发展项目出发,难于形成县级区域性的骨干技术项目,难于集中培训,更难于建设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进的措施为加强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加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力度,建立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树立课程理念,学习课程理论,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学要求。教学中要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1)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追求实施完整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能力及素质整体发展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价值观、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还要考虑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具有奠基作用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校领导、教师要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出发,勇于探索、创建课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应该遵循“继承,发展,再创新”的原则。在实践中去理解“继承、发展、创新”课程的真正含义。(2)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早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就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就要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要使教育改变学生,就必须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构建,实现自我发展。要精心设计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并为学生确定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条件。(3)提倡以主动学习为基本方式。主动学习是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体现,它提倡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包括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交往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的教学,要求学习者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加工、改造和创造等实践活动来实现自我发展。这种方式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指导、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活动。促进他们个性和特长的形成,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4)重视以体验性知识为教学基本内容。现代知识观强调由学问性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的转换,要求学生通过亲自接触事物,进行操作、观察、实验、探究体验等具体的活动和在个体的主动和能动以及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能体现可感知、可指导、可推动的体验性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功能共同参与体验,关心他们所获得的体验以及他们的追求。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增长才干,在体验中认识世界。2.认真组织,积极参加培训与教研,争做课改先行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它是一个复杂、全新的课程,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认真研究它的内涵,各个方面的融合方式。加强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保证课时,加强横向、纵向交流,力求实现边学、边改、边创新。学校的领导、教师都要积极学习课程理论,进行课程实践,创造性地建构课程,积极开展案例研讨活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3.加强主题活动设计,实现四个方面融合(1)强化区域性的骨干技术意识,认真研究社会劳动技术与学校教育的特点,提高劳动技术项目的科技含量。将劳动技术教学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课题研究”与“项目研究”,认真分析,拓展课程,逐步实现四个方面融合。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为基点的设计与技术训练。(2)加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训练,努力实现规定的目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管理(1)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开课计划的制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开课计划要符合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刚性要求,体现新课程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色,同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学校教师、教室等资源,并保证学生有机会多修习一些与高考紧密相关的科目和模块。(2)学生选课指导和个性化修习计划的形成。长期以来过于集中的教育体制使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个性,没有主见,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在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中观察和认识学生,判断他们的个性,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其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的课程修习计划,选取最能挖掘学生潜能的学习内容和方式。(3)基于学校的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深刻理解新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探索适于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4)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抓好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整体提高为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规划和计划。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好教师的通识培训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以及实施教材的培训。结合学校实际,校本培训是师资培训的重要途径。(5)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重视和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和鼓励广大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6)创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监测机制。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高中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教学监测方法,构建发展性评价制度与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特别是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方法,保证学生成长记录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实际情况却常常与理想有差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有所帮助。

一、实施现状问题1. 学校资源不足。

在举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学校通常需要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如场地、设备、资金等。

但现实中,许多学校的资源都相对有限,无法满足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2. 缺乏专业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各个领域,需要相关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很多学校无法提供专业的指导人员,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

3. 学生参与意愿不高。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常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并且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对此缺乏积极性,导致活动的效果不佳。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资源整合。

学校可以通过向外部单位申请资源,如企业、社区等,加强资源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举办条件。

也可以通过募捐、捐资等方式筹集资金,解决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

2. 建立专业指导团队。

学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充当指导老师或者顾问,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专业度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平台。

3. 设计吸引人的活动内容。

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吸引人的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

也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给予他们充分的承担和展示的机会,激发其参与的热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题及对策2023-11-03contents •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对策一:提高课程重视程度•对策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策三:优化课程资源整合•对策四:完善评价体系•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创新和全面发展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背景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0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一些学校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其独特性和综合性的理解,导致课程地位不高。

课程重视程度不足缺乏认识由于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校在课程规划和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课程时间安排不当、内容重复等。

缺乏规划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资源投入不足,如缺乏专用教室、器材等。

资源投入不足素质不高一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和经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数量不足目前,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数量不足,导致课程难以有效开展。

流失严重由于一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进一步削弱了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资源匮乏社会资源利用不足一些学校在利用社会资源方面存在不足,如未能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来丰富课程内容。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资源匮乏,如器材、场地等。

教材开发不足目前,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

目前,许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六大困境及其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六大困境及其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六大困境及其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在各地已有一段时间,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方案的组织和实施、教育模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至今还没有突破性的成果。

究其原因是目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着以下六大困境:困境之一: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强调“做”、“考察”、“实验”、“调查”、“探究”、“操作”等。

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需要相应的场所和环境。

离开了这些场所和环境,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就无从谈起。

1、学校没有自己的综合实践基地。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部分学校至今还没有象样科技、劳教教室,更不要说配套齐全的实践基地了。

除了一些简单手工制作以外,种植、养植、烹饪、金工、木工学生都没有亲自动手的机会,所谓综合实践也就无从谈起。

2、地区没有充足的博物馆等设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生通过参观、调查、访问、体验等活动,了解家乡的民族风情、人文历史。

国外一些国家各类博物馆遍布大小城市和乡村,学生了解家乡民族风情,了解祖国的人文历史可以通过这些博物馆。

我国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苏南地区到处都是现代化建设速度非常快,反映当地文化传统的许多东西不断地在消失,再加上不重视博物馆建设,现在的学生很难又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的机会。

比如苏南水乡的农耕文化连一个象样的博物馆也没有。

3、社区没有学生的体验生活场所。

社区是学生体验生活的最好场所,学生可以在这里定期做义工,养成公德意识;学生也可以在这里参与各类工种生产活动,真正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

但是,我们现在社区缺乏这样的功能。

虽然每到暑假,社区居委会也会组织一些学生活动,但这些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困境之二:课程认同程度较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课程,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起来,首先必须让学校、社会、家庭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共同的认同。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当前教育系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门课程,它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往往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比如一些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在课外时间,导致学生不太重视、教师难以监管、课程质量无法保障。

而有的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合并,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学校应充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设置,将其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中,合理安排在正式的课程表中,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二、实践环节不足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实践环节的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校往往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上,而忽视了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和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提升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参与度不高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还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是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与学校和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和管理不够到位有关。

四、评价体系不健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往往过于依赖于传统的考试和测试,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和准确。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学校和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实践成果、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综合考量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与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教本,校门进入现实社会生活,通过自主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及反思实现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课程。

但是,在实践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想上无疑是完美的,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致使对传统的课程理念、管理制度、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学校和家庭、社会关系的等方面的冲击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皆超过了学科课程改革,所以在由理论上的课程和官方文本性的课程,转化为合乎要求的现实意义上的课程时,暴露出诸多的问题:有名无实,使其虚无化。

在实践中有许多学校做的工作是按照要求列入课程表,但在组织上是没有机构,在实践上没有具体的行动。

有的干脆让位于学科课程的学习,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像音乐美术一样,落入有名无实的境地。

固守课堂教学,使其学科化。

在实践上有所行为,但这种实施行为却停留在校园里、课堂教学中、课本中,成为自然课、科学常识课或者手工课,结果彻底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以点带面,不及其余,使其割裂化。

割裂化的一种情况是只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而且把研究性学习和核心课程的学习直接挂钩,由教师布置,学生作,实际上是核心性课程的课外作业,有的甚至和大学生做论文一样。

另一种情况是由班主任带领全班搞一些集体性课外活动,如参观,上街服务等。

第三种情况就是变为计算机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三大主轴四大模块构成的内容整体被割裂成碎片,把社会生活和经验这一灵魂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躯体。

课程资源建设的非本土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立足于学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资源为活动背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本土化课程,具有地方特色。

但是由于惯性的影响,许多学校努力选取外地的现成资源,把外来的当做标准化教材,致使本土个性、学校特色丧失殆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形。

社会支持乏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社会现实的生活为内容的课程,教学情景、教学评价与家长、社会组织、公众有直接关系。

但是在现实中孩子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益设施不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

对参加公益服务的学生评价不客观,不认真。

有的家长出于安全和升学考试的需要,干脆就拒绝孩子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需要社会公众大力支持的课程得不到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陷入尴尬之境。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主要的是以下几条:
认识不到位。

一是地方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和教师三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认识不到位。

校长和教师虽经培训,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和趋向,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施条件和环境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准确解读。

二是家长认识不到位,只关心学科成绩。

三是当地政府和公众认识不到位。

看不到课程改革是一项社会基础性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工程,涉及全局和社会长远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

课程实施能力不足。

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能力、实施与评价能力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但课程的管理、实施和建设主要在学校,是由学校管理开发实施
的校本课程。

由于学校在传统上就从没有过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和义务,学校管理就是教学管理,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学校领导、教师在课程管理、课程意识、角色认同、实践能力上出现了明显的不足。

特别是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课程管理和开发理念、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评价体制不合理。

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指挥棒,评价体系是否准确表达该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必然直接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对该课程的重视与否,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策略
首要的是当地政府领导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行为的转变。

其次,转变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方式,促进专业化发展。

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师培训方式进行改革,一是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到全员培训计划,进行专项培训。

二是改变培训方式,由单一的理论培训转化为研讨和实践性培训。

三是校本培训要以实践为对象开展行动研究,追求行为的改善。

四是必须加强培训者的教育。

五是建立培训质量评价和奖惩制度,严防走过场。

同时各学校必须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争取其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决定了当地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支持制度。

建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迹,文化、科技、政治等公共设施向学生免费义务开放制度,以便他们参观、阅览;建立社会其他行业和机构对学生调查、参观、访问的服务和保证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对学生公益活动的评价制度,这是教学评价制度的基本组成,应当如实客观地记载和评价,以便在学生个人档案袋中公平公正地体现。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只有在实践上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价纳入升学评价之中,才能真正有效地落实和促进该课程的进步。

但是,该课程
纳入升学评价体系,必然意味着我国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的改变,单一的书面化考试决定一切的方式必然要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而转化为多元化的评价,一次性考试必然要转化为对个体平常的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的结合。

评价的组织和主体必然面临多元化,社会组织的评价将成为一个重要向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新兴事物,尽管在国外已有历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成熟的经验。

但是,中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国外的根本不同,在借鉴的同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本地本土的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特色,而不是机械照搬,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围绕社会生活、个体经验、学生主体、教学做合一的本质特点,在理念、行为、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

同时,从深层次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课程。

课程本身,教和学的双方,课程内容都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生新的生成和转化,这种新的生成和转化就是创新。

创新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它建立在学生批判性的感知和认识社会生活的不同对象上,以个性化的独到的视角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而不是像学科课程那样只对标准知识理解和掌握,追求的就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达成。

一个没有生成发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是失败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我国传统课程体系的突破者和传统课程“三中心”的纠偏者。

教学生活化,个性化,完整的人,人的完善的理念的落实和实践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达到落实和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