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真实形状,理解地球仪的概念。

教学内容:通过地球仪模型展示地球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椭球体特征。

教学活动:观察地球仪,讨论地球的形状,进行小组讨论。

1.2 地图的绘制学习目标:学习地图的绘制方法,理解地图的符号和比例尺。

教学内容:介绍地图的绘制过程,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活动: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地图,解释比例尺的意义。

第二章:世界地理2.1 亚洲学习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气候、地形等特点。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亚洲的位置和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多样性。

教学活动:观察亚洲地图,讨论亚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2 欧洲学习目标:了解欧洲的位置、气候、地形等特点。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欧洲的位置和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欧洲的特色。

教学活动:观察欧洲地图,讨论欧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第三章:中国地理3.1 中国的地理位置学习目标: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理解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教学活动:观察中国地图,讨论中国的地理位置。

3.2 中国的地形学习目标: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认识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的地形特点,让学生认识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教学活动:观察中国地图,讨论中国的地形特点。

第四章:人文地理4.1 人口与城市学习目标:了解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的关系,理解城市化的概念。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城市化的影响。

教学活动:观察地图,讨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关系。

4.2 农业与工业学习目标:了解农业和工业的分布特点,理解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农业和工业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教学活动:观察地图,讨论农业和工业的分布特点。

第五章: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5.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利用学习目标: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认识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如观察、分析、地图绘制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教学重点:经纬网的构成及应用,地图的种类与绘制。

教学难点:经纬度的计算,地图的阅读与分析。

2. 第二章:自然地理教学重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第三章:人文地理教学重点: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城市化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 第四章:区域地理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地理区域的特征,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

教学难点: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区域间的合作与发展。

5. 第五章:地理信息系统教学重点:GIS的基本概念与功能,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GIS数据的处理与分析,GIS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发挥教师团队的优势,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 运用多媒体教学,如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4. 创设生活情境,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评价,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

3. 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地理知识。

2. 教辅资料:地图、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3篇)

地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3篇)
四、活动流程
1. 自我备课:教师们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包括教材、教辅、教学案例等。
2. 集体讨论:教师们集中讨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教学方法等,共同优化教学设计。
3. 教学实践:教师们根据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教学实践,并将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反馈给教研组。
4. 教学反思:教师们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备课提供参考。
4. 教学实践与反思
活动结束后,地理教研组教师分组进行了教学实践。课后,大家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了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借鉴。
五、活动总结
本次地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学设计能力,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今后,地理教研组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注重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地理教研组将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4. 学校领导要关心和支持地理教研工作,为地理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发展空间。
第2篇
一、活动背景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地理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地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2. 讨论与修改
在主讲教师介绍完毕后,其他教师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但部分环节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时,可以增加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集体修改
根据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主讲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教案更加完善,教学环节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有望得到提升。

初中地理教研集体备课(3篇)

初中地理教研集体备课(3篇)

第1篇一、备课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我们教研组决定开展初中地理教研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备课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备课目标1. 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备课内容1. 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册教材以“人与自然”为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地理实践能力。

(2)教材结构: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身边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身边的地理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自然的情感。

3.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的形状、运动,地图的阅读与使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

(2)难点: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系统讲解地理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验证地理知识。

5. 教学评价(1)课堂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地理实践能力等。

(3)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备课流程1. 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分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2.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一、地理课程概述地理是一门学科,全面研究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球的物理特征、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地球基本概念和地球的物理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数据收集、整理和处理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空间认知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和社会参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3.1 地球的结构和构造3.2 地壳运动与地震地貌3.3 岩层与地质时代2. 人文地理3.4 人口与人口迁移3.5 农业与农业问题3.6 工业与城市化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图像和地理数据,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

2.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群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和体验地理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平时的参与度、课堂表现、讨论质量等综合评估。

2.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评估: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地理项目,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大纲,选用符合学生水平和教学要求的教材。

2. 多媒体资料:准备多媒体资料,如图片、地图、视频等,辅助教学。

3. 实地考察场地:选择合适的实地考察场地,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地理体验。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期:1. 自然地理部分:地球的结构和构造、地壳运动与地震地貌、岩层与地质时代。

集体备课地理教案初中

集体备课地理教案初中

集体备课地理教案初中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世界的语言,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及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不同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及特点,掌握不同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实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观念,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难点:不同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播放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世界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总结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及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不同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地图实践(10分钟)1. 教师发放空白地图,引导学生绘制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界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

2. 撰写一篇关于不同语言传播与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影响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观察、实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及特点,掌握了不同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同时,尊重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的观念。

集体备课地理教案模板范文

集体备课地理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上的五带等基本地理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识别方向、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地球上的五带。

教学难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 地球上的五带的划分。

教学准备:1. 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2. 地理课件、多媒体设备。

3. 地理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构造和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它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解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展示地球仪,讲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教师讲解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以及地球的平均半径。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 学生观看动画,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

3. 地球上的五带- 教师展示世界地图,讲解地球上的五带划分。

-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五带的划分依据和特点。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我国所在的五带。

2. 教师提问:地球自转和公转有哪些影响?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五带的划分。

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布置作业1. 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地球的更多特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难点和重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和地球仪等教具,使学生对地球的基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九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教案通用7篇

九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教案通用7篇

九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教案通用7篇九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教案通用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教案篇1进入21世纪,中华大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

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渐深入,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

新旧观念发生剧烈碰撞,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期待着新的模式的出现。

在这种形势下,不仅学生,甚至连许多教师都明显感到不适应,课堂教学中自然也就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教师没有真正树立起服务学生、服务学习的思想,对组织学生学习的本质理解不到位;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不能灵活变动;不能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学生学习活动中探究性学习时间安排偏少;对合作学习的本质——高度结构化的学习缺乏深刻的认识,只简单停留在课堂分组讨论上;教师收集、制作资源能力低下,导致地理课程资源相对缺乏;对地理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等同于过去的教学大纲。

为此,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处理好新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的关系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环境,发挥平等中首席的作用。

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从统一走向分散,这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屏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

要参透新课程理念,挖掘新教材内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不能就事论事,按部就班,错失“动态生成”的施教良机。

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的关系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参与,上课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而再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教案5篇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教案5篇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教案5篇地理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及大气运动的分类。

②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③使学生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产生的原因及风向的由来。

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②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判断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①热力环流;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教学难点:分析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

教学设想:①借助多媒体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利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

②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讲,学生学习知识目的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自如的运用知识指导生活实践,所以注重联系实际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

2.3大气运动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是 2.3《大气运动》。

讲授新课:展示本课教学内容(主菜单)。

(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用一分钟时间预习课文前言,对照屏幕上展示的内容,大家在课文中找到前四个知识点对应的内容:1、大气运动的地理意义2、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3、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4、大气运动的分类 (教师阐述第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做示范) 大气中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来实现的。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篇: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教案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关于天体、天体系统的基本概念2、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3、理解地球是宇宙中非常普通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并分析其原因。

4、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宇宙观打下基础[重点难点]:天体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教具设计]:地球仪、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图、太阳系模式图[讲授过程]:一、天体1、自然天体、人造天体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聚集态的星体及星际物质)不作特殊交代的天体均指自然天体2、几种常见天体的观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总结讲述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3、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1)定义:从质量、组成、形状、发光与否等角度总结交代:数目多少(肉眼所见6000多颗)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2)运动特点:(由恒星的“恒”字引发学生分析“北斗七星图形变化”图说明特点)结论:①恒星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②相对位置似乎固定不变,故称“恒星”3)光年----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强调“距离”)分析知识点:①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8分钟)(1.5亿公里)②距离地球次运的恒星是(4.2光年)③现在能够探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多远? 星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与恒星比较总结星云特点,可以从形态、质量、体积、密度、物质组成、观察特点几方面列表比较分析并小结)二、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系统。

2、层次:读课本P.3”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分析回答:三、九大行星1、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口诀:水晶球,火烧木变土,天海边小行星带位置:火烧木生成的灰尘2、九大行星分类:1)类地行星:水金地火2)巨行星:木土3)远日行星:天海冥四、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通过对P.4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表的出为什么地球上存在生命分析1、地球的质量适中,可以形成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2、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气温有利于生物的生存3、自转周期适中不快不慢4、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结晶水汽第二篇:高三化学平衡集体备课教案 -高三化学平衡集体备课教案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主备人:刘成龙高三化学平衡移动等效平衡集体备课主备稿备课时间:2014/11/12 星期三下午第二节主备人:刘成龙教情分析:化学平衡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理论,也是历年高考和会考的热点.这章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困难。

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中国地理的基本框架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地理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中国地理概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 人口与民族:人口分布、民族特点及其文化。

3. 经济发展:农业、工业、交通等。

4. 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农业、工业、交通等。

2. 难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各地区地理特性的差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地图、图表、图片等直观教具。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互动性。

3.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4. 布置相关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 通过课堂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指导其改进学习方法。

3. 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X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X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X地理知识的概念、特征及应用。

2. 教学难点:X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X地理现象的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X地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X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原因及应用。

4. 案例分析:分析X地理现象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X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X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练习题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X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课本相关章节。

2. 图片素材:相关地理现象的图片。

3. 视频素材:相关地理现象的视频资料。

4. 网络资源:地理知识相关网站、文章。

5. 软件工具:PPT、思维导图制作工具。

七、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步骤:按照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总结提升、课后作业的顺序进行。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X地理知识,学生是否能扎实掌握。

高三上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三上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三上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高三上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高中地理教研工作,仍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扎实做好教科教研常规工作,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设计、组织好各项地理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理念的能力,推进课堂效率的提高、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研究课堂有效教学,切实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争取获得优秀教研组、二、任课安排高一年:刘美华高二年:李静波高三年:韩雪三、具体工作1、抓好各项地理教研的常规工作(1)认真参加市、区教研室组织的每次教研活动,认真学习、并努力争取在我校进行地理教研活动的机会,为我校年轻教师的发展搭建舞台、认真落实学校每三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的要求,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地点、有内容,高效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创新,以创新提高教学质量、(2)高一年级重视地理基础知识教学,作好协调工作,研究如何在不占用学生课外时间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执行人:刘美华)(3)高二年级重点做好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工作,同时,完成选修2、5的教学工作,加强集体备课力度,尤其做好教材重、难点的处理及学法指导、(执行人:李静波)(4)高三年级开始正式迎接高考了,高三地理备课组将努力做好地理一轮复习工作、认真分析20__年的《考试说明》及12—__年各地的高考试卷,认真研究的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研究如何提高复习题课和讲评课效率问题、认真做好高三的几次基础测考和统一教研研讨工作、争取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韩雪)2、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每次轮流由一个教师作为主备课人,认真挖掘教材,在备课会时进行简短的说课,其他老师给予建议、在共同研究后再进行修改,实施于课堂,确保提高课堂效率、(2)加强组内听课制度的管理为了真正促进组内教研,加强听课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备课组每位成员每学年至少开设一节公开课,各备课组事先安排好各组员开设组内公开课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组内开设公开课时,除了同一备课组成员外,其余备课组老师也尽量参加、并且做到有听必有评,加强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研究,切实提高教研组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的教学水平、对每一次的组内公开课都进行认真记录、3、加强课题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还要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这是学校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组成员将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按课题进程和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性总结,上好实验课,在平时的常态课中要有课题的研究意识、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结合高一高二年级实际的教学情况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确定地理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相关活动的具体做法,进度计划和工作分工、给予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相关指导、总之,地理教研组要抓好课堂教学,发挥指导、监督、激励功能、高三上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本组继续以推进中学地理素质教育为工作中心,以现代教学观念为实践指导,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手段、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探索,切实落实学校对教研组的各项工作要求、教研组用党的先进性理论来指导工作、以继续创建优秀教研组为动力,团结组员,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地理教研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二、重点工作:(一)加强教研组建设1、整体构建教研组,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每月定期进行全组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活动将全校地理教师凝结为一个整体,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作用,实现智慧共享、2、强化备课组长的责任意识:在统筹全组工作的前提下,各年级备课组活动由各组备课组长分工负责、3、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1)我组中青年教师比较多,以备课组为单位提高教师适合于现代化教学的基本功、中青年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现代化教学技术、学科专业技术以及教学艺术、(2)教研组长组织骨干教师,配合教务处加强地理课堂教学的检查与督促、(二)加强对本组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及管理1、鼓励全组教师做有追求、有激情、有理想、有阅读的习惯、有写作习惯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所谓“有追求”,就意味着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让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有追求”还意味着不断拜师求学,不断地接受新知、地理教师也应该是一个有激情的,而又见多识广的人、在日常教学中应紧跟时代,走进学生的'心灵,把学生感兴趣的引入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2 、各备课组老师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教务处的各项常规活动,确保常规教学:全期每个老师听课不少于10次,作业批改不少于10次,小考不少于2次,高三小考每月不小于2次、教师备课要求按课时备,做好期中、期末考试,月考的命题及评卷工作、3、积极参与我校教科室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根据学校教科室要求,在职有研究生学历、在读研究生的老师必须有校级以上的科研课题、(三)积极组织本组老师参加市级公开课的竞赛和观摹,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与学习的舞台、高三上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篇3一、教研思路本学期地理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求,以继续完善落实集体备课活动为载体,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制定活动计划。

初中地理 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地理 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的特点及气候类型的分布。

2.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我国气候的特点。

2.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1. 气候类型的识别。

2.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资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各地气候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气候多样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气候的了解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结合课本内容,自主学习我国气候的特点及气候类型的分布。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自主学习情况,讲解我国气候的特点及气候类型的分布。

2.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识别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的案例,如农业生产、服饰特点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加深对气候类型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集体备课,充分发挥了教师团队的力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对气候类型的理解不够深入,今后可以适当增加讲解时间,或提前布置相关预习任务,提高课堂效果。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认识学习地球的形状、结构、运动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

通过地球仪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2 地图的阅读与应用学习地图的种类、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识别。

练习阅读地图,掌握地图的缩放、定位和导航技巧。

第二章:自然地理2.1 气候系统学习气候的基本概念、气候类型和气候带的特点。

分析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

2.2 天气系统学习天气的基本概念、天气图和天气预报的解读。

了解天气对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会应对恶劣天气。

第三章:人文地理3.1 人口与城市学习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的解决途径。

了解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功能区和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法。

3.2 农业与工业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类型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了解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和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区域地理4.1 东亚地区学习东亚国家的地理特征、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

分析东亚地区的合作与冲突,了解我国与东亚国家的关系。

4.2 欧洲西部地区学习欧洲西部国家的地理特征、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

分析欧洲西部地区的合作与冲突,了解我国与欧洲西部国家的关系。

第五章:地理信息技术5.1 遥感技术学习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遥感图像的解读。

练习使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

5.2 地理信息系统学习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领域。

练习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可视化。

第六章: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6.1 自然资源概述学习自然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开发利用的原则。

分析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

6.2 环境问题学习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和影响。

探讨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七章: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7.1 全球气候变化学习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了解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和行动。

7.2 可持续发展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

分析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推行情况和挑战。

高三下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汇总5篇

高三下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汇总5篇

高三下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汇总5篇高三下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汇总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下学期地理集体备课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学习求发展,质量求生存”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地理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于学生的进步和全面发展等为工作重点。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地理这门课,好奇心较强,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

所以从七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课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八年级学生学习了一年的地理,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

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

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1、学习:钻研教材是首位,把握准教材是每位老师应具备的能力。

在活动时,要根据教学实际,有侧重点的组织老师学习、重温新课标,经常对照,加以改进。

积极并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创新一些课例,促进备课组成员的教研水平的提高。

2、备课:定于每周三上午前两节课为集中备课的时间。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学习地理基本概念,如经纬度、地理位置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 学习地图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1. 复习前两节课的知识点。

2. 学习地理坐标系和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理位置。

第四课时:1. 复习前三节课的知识点。

2. 学习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GIS技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五课时:1. 复习前四节课的知识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3. 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地理上册》。

2. 地图、地球仪等教具。

3. 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成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学习地理基本概念,如经纬度、地理位置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初中地理教研组集体备课(3篇)

初中地理教研组集体备课(3篇)

第1篇一、备课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学科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地理教研组决定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为例,旨在通过集体研讨,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备课目标1. 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

2. 分析学情,明确教学重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3.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三、备课内容本次集体备课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地球”为主题,具体内容包括:1. 教材分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

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3. 教学策略:针对教学重难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4. 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和学情,共同完成教学设计方案。

四、备课过程1. 教材分析(1)教材概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地球”共分为三个章节,分别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

(2)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理解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教学重难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 学情分析(1)认知水平: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有限,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2)学习习惯:学生普遍存在依赖教师讲解的现象,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3)兴趣爱好:学生对地球奥秘充满好奇,愿意主动探究。

3. 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物教具、实验演示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范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引入新课)我们的生活与区域密切相联。

例如,我们介绍自己家乡在某省某市,去过某风景区旅游等。

我们经常听到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

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有哪些地理特征?【板书】一、区域的含义1、区域的概念: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⑴层次性。

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又如漳州市既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芗城区、龙文区等。

(2)差异性。

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简单,区域内同一性大,区域间差异也小。

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跨纬度广,内部差异明显,根据气候等要素的区别,又可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3)整体性。

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地理科集体备课教学工作计划大全5篇

地理科集体备课教学工作计划大全5篇

地理科集体备课教学工作计划大全5篇地理科集体备课教学工作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本学期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

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

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_—20_年高考题,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重视每次考试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

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

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欢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东南亚
影片播放,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谐师生关系。
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1.东南亚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大部分。
2.东南亚位于_______洲和_______洲、_______洋和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1、能说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组成。
2、通过读图说出东南亚的地形特征、主要河流、气候类型及特点。
3、能说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能力目标:1、会读东南亚政区图、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
2、会利用东南亚地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观察、分判断的能力。
6、全年高温,降水丰沛。主要农作物: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区。经济作物是世界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7、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泰国是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师生共同作答
3.东南亚居民的粮食中,主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是世界上这种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学生回答问题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指导自学
合作探究
1.读图指出东南亚的范围、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简述东南亚的交通位置。
3.简述东南亚的国家其中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有唯一的内陆国是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马来群岛上的国家有哪几个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世界山水的品质。
2、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南亚》一节就简单多了。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地图、录像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2、让学生学会绘图、识图,以提高学生的析图能力和综合能力
3、整合学生间知识的横向联系,让语文知识运用在地理课上,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检测
拓展延伸
1、东南亚地理位置:位于()洲和()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2、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是世界上()、()、()、()的最大产地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2、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着名的马六甲海峡。
3、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唯一内陆国(老挝),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马来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东帝汶、马来西亚)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4、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5、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的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多为对流雨,农作物可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北部,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农作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2、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难点:学会阅读读图,获取地理信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预期结果
情境导入
目标引领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教师播放一段东南亚的旅游影片。看完后教师提问:谁知道这条旅游路线所到的国家这几个国家在哪个地区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南亚。
这节课,我认为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利用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在教学难点上,突破难点。不足之处,如果教师能使用多媒体教学,那么就更完美了
3、被称为东南亚“十字路口”上的咽喉要道的海峡是()
A土耳其海峡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琼州海峡
4、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麦B水稻C玉米D谷子3、马六甲海峡位于()
A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B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C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D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学生作答
巩固所学知识
教后反思
4.简述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和组成
5.简述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分布地区、主要特征和对农业的影响。
6.东南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都有哪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
7.简述东南亚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学生小组讨论
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点拨订正
解疑答惑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案例名称
东南亚(第一课时)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
七年级
主备人
张婉怡
课时
1课时
参与者
政语组
教材分析
《东南亚》一节教材,介绍了东南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如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和城市分布、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目的是让多数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区域特征,掌握简单的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区域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