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3节化学键学案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四章 第三节化学键学案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四章 第三节化学键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95017531b765ce05081495.png)
第三节 化 学 键梳理基础 一、化学键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键。
答案: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类型。
根据成键原子间的价电子共用或转移可将化学键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共价键 离子键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旧化学键的________和新化学键的________是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
答案:断裂 形成二、离子键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1.认识化学键的定义。
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3.能识别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2.成键离子:阴阳离子。
3.成键实质:电子转移。
4.形成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如ⅠA族、ⅡA族中的金属与ⅥA族、ⅦA族中的非金属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
5.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答案:由离子键构成6.离子键的表示方法。
电子式:在________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表示的物质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①Na2S:;②CaCl2:。
(2)常见物质的电子式。
答案:元素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2的电子式为N⋮⋮N()答案:×2.Na2O2为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答案:×3.Na2SO4是离子化合物()答案:√4.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答案:×5.共价键既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又可以存在于单质中()答案:√6.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 )答案:×7.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答案:×8.HClO的电子式为H Cl O )答案:×9.NaOH、HNO3、NaNO3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出离子,都属离子化合物()答案:×10.化学键破坏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三、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__________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或化学键)。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第4章免疫调节第3节免疫失调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第4章免疫调节第3节免疫失调](https://img.taocdn.com/s3/m/ccfd729eaf1ffc4fff47acbf.png)
知识点二 免疫缺陷病
【问题引领】
1.为什么免疫系统能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菌,却不能抵御HIV? 提示: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当辅助性T细胞被破坏之后,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都不能发挥作用,免疫系统就处于瘫痪状态,因而免疫系统不能抵 御HIV。 2.与HIV感染者拥抱、握手,会不会感染上艾滋病? 提示:不会。艾滋病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一般接 触不会传染。
【变式训练】 1.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的结构十分相 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 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 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吃不干净的海鲜引起腹泻 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D 解析:该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此病发病机理相同。 A项肝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主要是由细胞免疫引起的,B项属于过敏反应,C 项属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A.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B.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C.采取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D.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答案:C 解析: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潜伏期血液中HIV的浓度很低,所以很难通 过检测HIV来进行诊断。但潜伏期免疫反应是很强烈的,所以可以通过检 测血液中是否含有相应抗体来进行诊断。
素养阐释 1.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识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认同 免疫系统对人体稳态的维持是相对的,过高、过低都会导致疾病。 2.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不歧视艾滋病患者。
自主预习·新知导 学
一、过敏反应 1.概念 (1)前提:已免疫的机体。 (2)条件: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 (3)结果: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4)实质:免疫反应。 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3.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抗体的分布: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 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4.过敏反应的特点: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快慢之分、有明显的 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过敏反应的预防:找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化学学案 人教版必修1 同步学习第4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3节 基础课时
![化学学案 人教版必修1 同步学习第4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3节 基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2f6c6d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7.png)
基础课时22 离子键与电子式学习任务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
2.会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
一、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1.离子键(1)NaCl的形成示意图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
(2)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3)成键粒子:阴、阳离子。
(4)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
2.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常见类别①强碱:如NaOH、KOH、Ca(OH)2等。
②大多数盐:如NaCl、K2SO4、Na2CO3等。
③金属氧化物:如CaO、Na2O、Al2O3等。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形成离子键。
( )(2)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 )(3)所有氧化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 )(4)NaH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 )[答案] (1)× (2)× (3)× (4)√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吗?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如铵盐(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但不含金属元素。
二、电子式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排布的式子。
2.粒子电子式的表示方法粒子电子式的表示方法(举例)原子阳离子离子阴离子化合物(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如NaCl:。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1)Na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B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理解离子键的含义及判断有下列常见物质:①Na ②NaCl ③NaOH ④CaO ⑤Na2CO3⑥NaHCO3⑦CO2⑧H2SO4⑨Na2SO4⑩CaCl2请思考探究下列问题(1)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3节免疫失调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3节免疫失调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30bee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b.png)
第3节免疫失调( ) A.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会引发过敏反应B.当过敏原进入机体,会被血清中的抗体结合,从而引发过敏反应C.过敏反应通常具有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过敏反应中,抗体敌我不分,攻击自身的组织成分2.[2023·湖北武汉高二校联考模拟]广西一小朋友因食用未见过的青色果子,吃完2~3分钟后出现过敏反应,嘴唇肿成“腊肠”的形状。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退时唇部的组织液渗透压比血浆的渗透压高B.很可能诱发物质是过敏原,此前应该接触过C.食用后,过敏原从小肠吸收运至唇部出现水肿D.外来物质直接引起唇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下降3.巨大荨麻疹又称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其发病原因以过敏为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首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引起巨大荨麻疹B.巨大荨麻疹发病时,免疫细胞的活动增强C.巨大荨麻疹患者的子女也很有可能患该病D.巨大荨麻疹与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完全相同4.春季,一些人将柳絮吸入鼻腔后,会引起强烈的刺激、流涕、咳嗽和哮喘等反应,皮肤上也会出现瘙痒的症状,这是过敏反应的表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就可以表现出过敏症状B.过敏反应的症状表现很快,通常接触过敏原数分钟内就会出现反应C.不同人的过敏症状不同,这可能和家族遗传有关D.人患有过敏性疾病说明了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5.在注射青霉素前需进行皮试,若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青霉素的抗体,对青霉素过敏;反之,则说明患者体内无相应的抗体。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人体来说青霉素相当于抗原,使用前需进行皮试B.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则说明其不是第一次接触青霉素D.若患者首次做青霉素皮试无反应,则终身可以使用青霉素6.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而且向心脏瓣膜也发起进攻。
这种现象是( )A.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B.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偏弱C.机体免疫自稳功能过强D.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7.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与人肾小球基底膜的外侧存在共同抗原,故链球菌感染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具有共同抗原的肾组织发生反应,导致肾小球肾炎。
4.3.1化学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3.1化学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611053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0.png)
第三节化学键授课老师:一、教材与学情分析初中化学讨论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形成了氯化钠,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者离子构成的。
在本教材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能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知道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有关。
在本章前两节中,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初步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
这为化学键的学习提供了基础,教学时需要加以利用,使之与新知识建立联系。
本节基本概念较多且抽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础上,归纳出化学键的概念。
再从离子键和共价键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最后从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视角,讨论物质的构成,并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材引入电子式、分子结构模型等,以帮助学生形象的认识微观、抽象的概念,电子式呈现突出工具性,以使学生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说明物质形成过程;分子结构模型是一种实物模型,体现分子结构,帮助学生认识到分子是有一定空间结构的。
必修阶段的化学键内容只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分子的结构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并没有深入讨论,更多内容将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系统介绍。
二、单元目标1.以典型的物质为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2.能用电子式对离子键和共价键进行表征。
能描述和表示化学键理论模型,指出模型表示的含义,并用模型解释和预测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
3.能从宏观现象及化学键等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能对典型物质的微粒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能从物质的构成微粒及相互作用角度说明物质性质的共性、差异及其原因,解释同类物质性质的变化的规律。
4.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
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难点: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2020-2021化学(2019)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化学键含解析
![2020-2021化学(2019)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化学键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021bd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0.png)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第三节化学键含解析第三节化学键一离子键1.形成(1)实验探究(2)形成过程2.概念及其理解(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3)成键本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4)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二离子化合物1.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2.离子化合物包括以下几大类。
(1)大多数盐:如NaCl、CaCO3、KNO3等。
(2)强碱:如KOH、Ba(OH)2等。
(3)大多数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
三电子式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Cl:MgCl2:四共价键1.形成过程(以Cl2形成为例)用电子式表示:2.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成键粒子:原子。
4.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共价键。
5.存在(1)非金属元素的多原子单质,如H2、Cl2、N2、O2等。
(2)共价化合物,如HCl、H2O、CO2、NH3等。
(3)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O2、NH4Cl等.6.分类(1)非极性键①概念: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的共价键。
②形成条件:同种元素的原子间.(2)极性键①概念: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某一原子的共价键。
②形成条件: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
7.共价化合物:以共价键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五含有共价键分子的表示方法1.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粒子(1)单质分子H2:错误!、N2:错误!。
(2)化合物分子H2O:错误!、CO2:错误!、CH4:。
2.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N2:错误!。
CO2:错误!。
3.用结构式表示形成共价键的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短线表示而略去未成键电子的式子.例如N2:N≡N、HCl:H—Cl、CO2:O===C===O、CH4:.六化学键1.概念:使原子或离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2019年人教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4.3化学键导学案
![2019年人教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4.3化学键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c9a32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4.png)
(2)W与Z单质化合得到的物质属于_______化合物(选填“离子”或“共价”),向其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工业上常用Z单质与氨气在1700℃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坚硬耐磨的固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以MgCl2MgO K2S为例)
【练习】1.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Na2S K2O NaF
共价键
H原子和Cl形成HCl过程中,不能形成离子键,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氢分子的形成:
1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写出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周期表里的位置_______,。
(2)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用元素符号回答)
(3)②、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回答)
(4)②的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分子间作用力
概念:分子间存在的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又称为范德华力。
(1)存在:分子间
(2)强弱:比化学键弱
(3)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
结论: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熔沸点。
【练习】1.比较物质的沸点高低:HClHBrHI
3.下列物质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f1bf11650e52ea551898c5.png)
[思考探讨]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 区别? 2.参与主动运输的细胞器有哪些? 提示: 1.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共同之处 是都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 不同之处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 完成。 2.核糖体和线粒体。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图例 O2、CO2、H2O、 举例 甘油、乙醇、苯等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出入细胞 小肠吸收葡萄糖、 氨基 酸、无机盐等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1.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 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包围着大分子。然 后小囊泡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 _____, 囊泡 进入细胞内部(如图1)。
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 细胞膜 内形成囊泡,然后移到 ________处,并与之 融合将大分子排出(如图2)。
2.主动运输 低 浓度一侧运输到 高 ____浓度一 (1)特点:从____ 载体蛋白 消耗能量 侧,需要_________ 的协助,还需__________。 (2)实例:K+、Ca2+、Na+等离子通过细胞膜。 主动选择 (3)意义: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___________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 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第 3 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1.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 2.掌握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特 点和实例。 3.会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 简单的扩散作用 ①特点:物质通过 ________________进出细 胞。 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 ②实例:气体分子如 O2、CO2、N2,脂溶性 物质如甘油和磷脂,进出细胞取决于 载体蛋白协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协助扩散。 ①特点: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第二课时共价键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第二课时共价键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165f2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d.png)
第二课时共价键[素养发展目标]1.了解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会识别判断共价化合物,熟知分子结构的不同表示方法。
3.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及化学反应的实质以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如图是氢原子与氯原子形成氯化氢分子的示意图。
1.共价键(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三要素①成键粒子:原子;②成键本质:共用电子对;③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3)分类2.共价化合物(1)概念: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2)四类常见物质①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等;②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③含氧酸,如H2SO4、HNO3等;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等。
3.电子式4.常见的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及其结构5.以共价键形成分子的电子式书写的五大错因(1)漏写不参与成键的电子,如N2的电子式误写成N⋮⋮N,应为N⋮⋮N,NH3的电子式误写成,应为。
(2)共用电子对数目写错,如CO2的电子式误写成,应为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离子键共价键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或NH+4)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是)非金属元素之间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成键条件一般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易发生电子的得失形成离子键一般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稳定状态,相互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影响因素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共价键越牢固形成过程举例存在范围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可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及部分离子化合物中(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来判断: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大多数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特例:AlCl3为共价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等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ad93ac7051e79b89690226cb.png)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年级:姓名:第三节化学键课程目标素养目标1.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化学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
2.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3.掌握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
1.变化观念: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一定伴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3.科学探究: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9页一、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2.电子式(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
(2)粒子电子式的表示方法:粒子电子式的表示方法(举例)原子阳离子离子阴离子化合物(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NaCl:[牛刀小试]1.辨析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
( )(2)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3)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4)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 )(5)H、N、O三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NH4NO3。
( )答案:(1)×(2)×(3)×(4)√(5)√2.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答案:C二、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1.共价键(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三要素。
成键粒子:原子;成键本质:静电作用;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的非金属元素。
(3)分类:2.共价化合物(1)概念: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
(2)四类常见物质:①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等;②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③含氧酸:如H2SO4、HNO3等;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等。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键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01887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6.png)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键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能够运用化学键的知识解释化学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
2. 理解分子键的形成过程和稳定性。
教学准备:
教材、幻灯片、实验器材、化学键模型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重要性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0分钟)
1. 共价键的概念和特点
2. 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金属键的特点和应用
第三步:示例分析(15分钟)
通过示例分析不同种类的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作用,让学生理解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实验操作(20分钟)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化学键的实验操作,观察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加深
对化学键的理解。
第五步:验收与总结(10分钟)
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验收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化学键的种类及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
教学反思:
化学键是化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但很多学生常常会混淆不同种类的化学键。
因此,本节
课要重点讲解不同种类的化学键的特点和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来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验操作能力。
2014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 硫、硫的氧化物及硫酸(二)》教学练 新人教版必修1
![2014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 硫、硫的氧化物及硫酸(二)》教学练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f2c97a2dd3383c4bb4cd25e.png)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练《第4章第3节硫、硫的氧化物及硫酸(二)》(人教版)自学导引【基础知识构建】一、硫酸的性质1、硫酸是一种挥发强酸,沸点高,粘稠状液体,98%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2、硫酸是一种二元强酸,H2SO4 == 2H+ + SO42-,具有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石蕊):(2)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Zn):(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4)与碱反应(NaOH):(5)与盐反应(BaCl2):3、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二、硫酸根的检验:1、加入BaCl2能够产生的沉淀的常见离子有,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检验SO42-的方法是:先加无现象,再加,产生白色沉淀。
离子方程式为【自主检测】1、以下是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其中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2、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7 B.7︰1 C.7︰8 D.8︰73、已知98%的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则49%的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A.等于9.2mol·L-1 B.大于9.2mol·L-1C.小于9.2mol·L-1 D.不能确定4、下列变化中,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事实是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能跟磷酸钙反应制磷酸C.能跟氯化钠反应制氯化氢 D.能跟锌反应产生氢气5、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A.加入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钡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C.加入盐酸酸化了的氯化钡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交流提升【知识体系完善】一、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1、吸水性:(1)吸水性的概念:(2)可作干燥剂,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为,干燥装置气体通入的方式是2、脱水性:(1)脱水性的概念:(2)实验:蔗糖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浓硫酸搅拌。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 化学键》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3 化学键》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c7a9fe2e53a580216fcfece.png)
《4.3 化学键》教案教师:从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
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已超过1亿中。
那么,元素的原子之间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的物质呢?教师提问:在化学反应的原子组合中,原子结合成物质时的相互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思考讨论】教师: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来看,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形成氯化钠的呢?答案:根据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钠原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就需要失去1个电子;而氯原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需要获得1个电子。
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
【新课讲解】离子键教师: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与单质钠和氯气性质完全不同的氯化钠。
人们把这种带相反电荷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离子键。
【新课讲解】离子化合物教师:按像氯化钠这样,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注:通常,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思考讨论】教师: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锌、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吗?答案:氯化钾的化学式是KCl,其中K是活泼金属,Cl是活泼非金属,因此氯化钾是离子化合物;,其中Mg是活泼金属,氯化镁的化学式是MgCl2Cl是活泼非金属,因此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其中Ca是活泼金属,氯化钙的化学式是CaCl2Cl是活泼非金属,因此氯化钙是离子化合物;,其中Zn和SO42-之间是硫酸锌的化学式是ZnSO4离子键,因此硫酸锌是离子化合物;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OH,其中Na和OH-之间是离子键,因此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注:一般来说,化合物中只要含有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
【新课讲解】电子式教师:为方便起见,我们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
高中化学键教案
![高中化学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4a6d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e.png)
高中化学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熟练应用Lewis结构图表示分子中的化学键。
4. 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的特点和形成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化学键种类的区分和特点。
2. 化学键的应用和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验现象引入化学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化学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理论讲解(1)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4)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键在实验中的表现,并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特点。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或实例分析,巩固对化学键的概念、种类和特点的理解。
5. 应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作用和影响。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向。
五、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化学键的种类: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氢键共价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氢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键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加深,对不同类型的化学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应用化学键的知识分析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
下一步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必修1 第4章 第3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2课时
![必修1 第4章 第3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e118325ccbff121dd3683bc.png)
氮及其化和物
Duty Honor Love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复习回顾
S的性质: 淡黄色固体 易燃烧 火焰呈蓝色 不溶于水 能与较活泼金属/ 能与较活泼金属/非金属反应 氧化性一般 SO2的性质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有毒 易溶于水 酸性氧化物 还原性 漂白性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观看——思考 观看——思考
为什么汽车尾气也会对大气产生极大的污染?造 成空气污染的是汽车排放的什么物质? 你知道什么是光化学烟雾么? 你知道什么是光化学烟雾么?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光化学烟雾
汽车、工厂等排放的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些二次污染物,这些污 染物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 烟雾。 在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拥有的250万辆汽车排 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拥有的250万辆汽车排 气污染造成首宗光化学烟雾事件引起400多人 气污染造成首宗光化学烟雾事件引起400多人 死亡。 来自学学习的神器H L D
观看——思考 观看——思考
试从书上寻找方程式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NO2溶于水: 溶水后,气体会有剩余: 剩余气体遇氧气变成红棕色: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你能写出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么? 夏天雷雨时的降水中为什么会含有硝酸?
试计算使8molNO 全部转变为硝酸,需要多少氧气? 试计算使8molNO2全部转变为硝酸,需要多少氧气?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保护属于我们的明天
珍惜身边每一口空气 珍惜手中每一颗水滴 珍惜脚下每一寸土地
化学学习的神器
H L D
作
业
完成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第4章第3节 化学键(第2课时)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第4章第3节 化学键(第2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d8b4c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0.png)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电子对的理解。
2.熟练掌握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
3.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化学键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共价键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导入]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化学键中的离子键,本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一种类型的化学键——共价键。
2.新课讲授任务一认识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用电子式分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
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但氢原子也易获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它们都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
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
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分析原子与原子之间怎样形成分子?氯气分子为什么是Cl2,不是Cl3?•讲授教科书中用电子式分析氯气分子的形成过程。
•讲授共价键的概念、成键粒子、成键元素、成键条件、分类、表示方法。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成键粒子:原子。
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的或不同种的非金属元素。
成键条件:城建前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饱和状态。
分类:表示方法:电子式:写出H2、N2、HCl 、H2O 、HF的电子式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表示如下:H-H 、N≡N 、H-Cl 、H-O-H 、H-F[设计意图]在学习氯气分子的形成和共价键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指导学生学习共价化合物的概念,介绍常见共价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化学键核心微网络素养新目标1。
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认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及常见的分子空间结构.4.理解化学键的含义,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
学业基础[预习新知]一、离子键1.离子键(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成键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3)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4)存在:离子化合物2.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2)形成过程①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
如原子:Na Na×、Mg ×Mg×Cl错误!错误!错误!、S·错误!·阳离子:Na+Na+、Mg2+Mg2+;阴离子:Cl-[错误!错误!错误!]-、S2-[错误!错误!错误!]2-。
②形成过程:二、共价键1.共价键(1)形成过程(以Cl2形成为例)用电子式表示::Cl Cl::Cl:Cl:⋅⋅⋅⋅⋅⋅⋅⋅⋅+⋅→⋅⋅⋅⋅⋅⋅⋅⋅(2)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成键粒子:原子。
(4)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共价键. (5)存在①非金属元素的多原子单质,如H2、O2、N2。
②共价化合物,如CO2、HCl、H2SO4。
③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CO3、NH4Cl。
2.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4.含有共价键分子的表示方法(1)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粒子单质H2:H错误!H、N2::N⋮⋮N:化合物H2O:H错误!错误!错误!H、CO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CH4:(2)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N2:CO2:(3)用结构式表示形成共价键的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37一根短线表示,并且略去未成键电子的式子。
例如:N 2:N ≡N 、HCl:H —Cl 、CO 2:O===C===O 、CH 4: H H C H H|−− |三、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及其结构 分子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结构模型空间结构 H 2 H ×,×H H —H 直线形 HCl H 错误!错误!错误! H —Cl 直线形 CO 2 :错误!:错误!C 错误!:错误!: O =C =O直线形 H 2OH 错误!错误!错误!HOH HV 形 CH 4H H C H H|−− |正四面体形四、化学键 1.化学键(1)定义: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形成及类别①原子间价电子的得失―→离子键. ②原子间价电子的共用―→共价键。
2.化学反应的本质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的过程。
[即学即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 (2)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3)N 2的电子式为N ⋮⋮N ( )(4)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5)CO2的结构式为O-C—O()(6)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7)化学反应过程,就是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答案:(1)×(2)×(3)×(4)×(5)×(6)×(7)×2.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HCl B.H2O2C.K2O D.H2SO4解析: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间化合,一般能形成离子键。
C项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答案:C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HCl的电子式H+[错误!错误!错误!]-B.Cl-的结构示意图C.CO2的电子式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错误!Cl答案:B4.下列各式为用电子式表示的物质的形成过程,其中正确的是()解析:A中KBr的电子式为K+[错误!错误!错误!]-,B中弯箭头方向错误,应为C中CaCl2的电子式错误,应为[错误!错误!错误!]-Ca2+[错误!错误!错误!]-.答案:D5.下面是一些常见分子的比例模型。
其中1个分子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最多的是()解析:H—H、H N HH−−|、H OH−|、O=C=O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依次是1、3、2、4.答案:D6.已知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X和Z位于同一周期,Y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Y2Z2与H2Z或XZ2反应都能生成单质气体Z2。
(1)写出元素名称: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Y2Z2________,XZ2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Y2Z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Z为O;Y为+1价,且Y的阳离子和Z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此Y为Na;Na2O2与XO2反应可生成O2,因此X为C(碳).答案:(1)碳钠氧(2)Na+[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Na+错误!错误!错误!错误!C错误!错误!错误!错误!(3)技能素养目标一离子键与共价键[例1]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在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形成过程存在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可存在于双原子或多原子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及部分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熔点、沸点较低的化合物(SiO2、SiC等除外)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HCl。
目标二电子式的书写与应用[例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错误!B.H2O2的电子式:H+[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H+C.CaCl2的电子式:[:错误!错误!]Ca+2[错误!错误!:]D.氮气分子的结构式:N≡N【解析】A选项中氟的最外层应为7个电子。
B选项中不标正负电荷,因H—O健是共价键。
C选项中Ca离子应写成Ca2+。
【答案】 D[提升2]下列电子式或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NH错误!HH :: HNH⋅⋅⋅⋅B.CCl4ClCl :: ClCCl⋅⋅⋅⋅D.HCl H×+·错误!:―→H错误!错误!:解析:正确写法应为[HH :: HNH⋅⋅⋅⋅]+,A错误;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没写全,B错误;生成物中的2个[:错误!错误!]-要分开写在Mg2+的两侧,不能合并写,C错误;符合电子式的书写要求,D正确。
答案:D电子式书写中的“6个”易错点:(1)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混淆;(2)将书写电子式与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混淆;(3)将阳离子电子式与阴离子电子式混淆;(4)漏写原子最外层未成对电子;(5)合并同类离子;(6)漏掉离子所带电荷数等。
[核心能力]电子式书写与应用的注意事项电子式是表示物质结构的一种式子。
其写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并用“n+"或“n-”(n为正整数)表示离子所带电荷.1.原子的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2.离子的电子式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本身。
如Mg2+既是镁离子符号,也是镁离子的电子式.阴离子的最外层大多为8电子结构,在表示离子的符号时外加方括号,方括号的右上角标明所带电荷种类及电荷数。
如Cl-的电子式为[:错误!:]-。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式构成。
如NaCl的电子式为Na+[·,×错误!:]-.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是1:1时,要注意同类离子不直接相邻也不合并.如MgBr2的电子式为[:错误!错误!]-Mg2+[错误!错误!:]-。
4.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单质和共价化合物表示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情况,没有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最外层电子也要标出。
如:Cl2的电子式为:错误!:错误!:,NH3的电子式为5.用电子式表示含有共价键的原子团要表示出原子团内的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还要括上方括号[],标上电荷。
常考查的原子团的电子式如下表所示:原子团OH-NH+,4O2-2电子式[:错误!:H]-[HH :: HNH⋅⋅⋅⋅]+[:错误!:错误!:]2-6。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离子化合物:含共价键的单质或共价化合物:·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H·+·错误!·―→H:错误!:H学考评价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62页1.下列关于化学键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B.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也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C.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D.化学键通常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答案:D2.根据原子序数推断,下列各组元素化合时能以离子键结合的是()A.1与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B.所有物质中均含有化学键C.含有离子键的物质肯定含金属元素D.只要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就属于离子化合物解析: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A错误;稀有气体中无化学键,B错误;铵盐是离子化合物,但无金属元素,C错误;只要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就属于离子化合物,D正确。
答案:D4.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表述正确的是()A.HClO的电子式为H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B.SCl2的电子式为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C.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为H×+·错误!错误!―→H+[错误!错误!错误!]-:C D.已知SCN-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结构,则其电子式为[:S····⋮⋮N:]-解析:A项,HClO的电子式为H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