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的细菌作用及其选择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细菌说课稿生物人教版

细菌说课稿生物人教版

细菌说课稿生物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描述细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结构。

- 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及其生活条件。

- 掌握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探究微生物世界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尊重和热爱。

-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介绍细菌的形态多样性:球菌、杆菌、螺旋菌。

- 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胞质、核糖体等。

- 讨论细菌与人体细胞的异同。

2. 细菌的繁殖- 阐述细菌的二分裂方式。

- 介绍细菌的芽生和孢子形成。

- 探讨影响细菌繁殖的环境因素。

3. 细菌的生活条件- 分析细菌生长所需的养分和环境条件。

- 讨论不同细菌对温度、pH值、氧气等条件的适应性。

4.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描述有益细菌在食品制作、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 讨论有害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细菌。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细菌的形态和生活过程。

2. 利用实验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细菌培养和观察实验,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 通过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细菌的应用和危害。

4. 运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思考,共同探讨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你知道哪些细菌?”激发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和重要作用。

2. 讲解新知识- 详细讲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繁殖和生活条件。

- 通过实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 学生活动- 分组进行细菌培养实验,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 讨论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变化。

八年级上生物《细菌》说课稿

八年级上生物《细菌》说课稿

八年级上生物《细菌》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生物《细菌》说课稿八年级上生物《细菌》说课稿(通用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细菌说课稿经典实用

细菌说课稿经典实用
细菌说课稿
(五)布置作业
• 通过作业,培养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利 用能力,陶冶热爱动物情感,并付出实际行动。
细菌说课稿
(六)、板书设计
第二列文虎克 2、 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二、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 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2、 结构: (1)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有的有鞭毛 (3)有的有荚膜 三、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
细菌说课稿
七、教学体
• 本节课,在导入部分我以提问设疑的方式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拉近了与所学内容的 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 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在巩固练习部分,请 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尊重他们的个性,评价以鼓励 为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列文.虎克
细菌说课稿
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由于细菌很小,所以我们虽然时时刻刻 在接触它们,却看不到,那么,它们的形态 、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学生自己阅读课本 中的“观察与思考”,观察细菌的结构,并 对细菌的形态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对细 菌的形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得出细菌与动 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就 是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自己寻 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学会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激发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与生物的实际性与挑战性。
细菌说课稿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 1.细菌的发现
• 我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71页~72页,让学 生了解显微镜的发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 认识进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 用。对于巴斯德实验,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读了这个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看法。总结出:科学的发展 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 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通过阅 读,学生自己就能找出细菌是如何发现的,激 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八年级生物 人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说课稿

八年级生物 人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说课稿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通过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学习引进微小生物,让学生能认识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知道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进而让学生懂得发酵、免疫的一般知识。

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辨证地看问题;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教学目标: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而且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对真菌和细菌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节课的知识结构非常清晰,以三大作用为主线,一次呈现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目标: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课前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二、说教法本节课贯穿彩图,主要采用直观教具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作用。

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讲解可运用逻辑推理式教授,让学生合作探究;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主要采用直观教具的运用;课程中间插入了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注意让同学们感悟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与动植物共生部分着重采用问答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

人教版生物细菌说课稿

人教版生物细菌说课稿

人教版生物细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中的“细菌”这一章节。

本章节是生物学中关于微生物部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章节位于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的第七单元,主要介绍了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案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细菌的多样性和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同时,本章节也为后续学习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描述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征,了解细菌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类型,掌握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代谢类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细菌的繁殖方式和细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直观教学和互动探究,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菌的图片和相关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什么是细菌?它们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讲授新知详细讲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代谢类型,并通过实验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细菌培养实验,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控制细菌。

细菌说课稿

细菌说课稿

细菌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细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菌》是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细菌的发现史、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以及繁殖方式。

这些知识点的呈现,环环相扣,一脉相承,体现了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接下来,我们来看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分析,我确定了三个知识目标和两个情感目标。

学生需要了解细菌的发现史、理解巴斯德鹅颈瓶实验、并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以及繁殖方式。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对___鹅颈瓶实验的理解,使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理解细菌繁殖速度快,让学生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良好惯。

最后,我们来看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以及繁殖方式等主要特点。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让学生理解___鹅颈瓶实验的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探索、发现和创造,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本节课采用了阅读分析法、应用观察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热情,每个学生都能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研究热情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激发。

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设疑的讨论方式来引入新课题。

通过介绍细菌无处不在的事实,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饭前要洗手,并出示课题“细菌”,让学生对微小生物产生探究兴趣。

在关于细菌的发现的教学中,我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引导学生自然进入新知识的研究。

4.常见细菌教案

4.常见细菌教案

4.常见细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围绕常见细菌的生理特征进行讲解,内容涉及细菌的基本结构、代谢方式、繁殖过程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见细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名,其中男生XX名,女生XX名。

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但水平参差不齐。

在学习习惯上,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但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在学习能力上,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但在实验操作方面有待加强。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细菌的生理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细菌的生长过程,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菌的生理特征与繁殖过程。

难点:细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为了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演示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动态展示细菌的生长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任务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常见细菌的生理特征,了解细菌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征等基础知识。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菌的生长过程。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实验结果。

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样本,培养其观察能力。

归纳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细菌的生理特征和生长规律。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细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七、教学准备教材:选择适合中职学生水平的医学微生物学教材。

活页教材:准备细菌学相关的教学PPT和讲义。

教学视频:搜集常见细菌的显微镜观察视频和生长过程动画。

教学器材:显微镜、细菌培养基、细菌样本、实验器材等。

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说课课件)

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说课课件)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播放视频,利用课件展 示细菌和真菌使动植 物和人患病的图片
扁桃体炎
猩红热
丹毒
足癣
臂癣
稻瘟病
学生活动
在观看了相关图片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性 归纳出患病原因,并说出自己知道的细菌和 真菌致人患病的例子。
活动小结
有些真菌和细菌能够从活的动植物 体或人体吸收营养物质,这种现象 叫做寄生。
二、学情分析
• 八年级的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较高, 同学们具有了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具备 了独立完成探究实验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因而在此基础上我尝试通过多种开放式的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 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 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课程标准中规定“细菌和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细菌和真菌在 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内容。细菌和真菌在 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已经在第一单元第二章第 四节生态系统中作了初步的介绍,所以本节 关于基本要领和原理的内容并不多,但是从 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本节的内容 却相当丰富,为在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
• 出示共生的概念,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地衣、根瘤等资料,加深细菌和真菌与动植 物共生的理解。
地衣
•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 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根瘤菌
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 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 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 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 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 物。
小结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 三.与动植物共生

细菌说课稿范文(6篇)

细菌说课稿范文(6篇)

细菌说课稿范文(必备6篇)作为一位老师,对课堂讲稿的准备工作是特别紧要的,如何做好课堂讲稿的准备工作?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细菌说课稿范文,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细菌说课稿范文第1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快乐有这个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

我参评的课件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生物学八班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我们都知道,细菌的个体特别微小,通常情况下是无法用肉眼察看到的,尤其是细菌的生殖过程更是很难通过语言来描述,在本节课选择课件形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比较简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是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开始的,然后分别介绍细菌和真菌的重要特征,教学内容是依照从宏观到微观的次序呈现。

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布置内容,叙述细菌的发觉过程,供给了多幅电子显微镜下细菌的图片,引导同学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同学本身去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重要特征,让同学在自动参加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学问,进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在制作课件时都侧重体现了这些方面。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描述细菌的重要特征2.本领目标尝试通过与动植物细胞作比较,推想出细菌的营养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细菌的发觉过程和巴斯德试验,认同科学的进展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

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教学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四)教法与学法初二同学具备了肯定的学问水平,思维和学习本领也得到了肯定进展,但学问储备欠缺,生活体验不足,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还不够成熟,尤其是我们学校的同学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爱好低,针对同学的这种情况,我采纳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巴斯德试验、细菌生殖过程等形式来激发同学学习爱好,更加形象、直观。

实验室常用的细菌作用及其选择说课讲解

实验室常用的细菌作用及其选择说课讲解

第一篇:JM109,DH5a,BL21这些感受态有何区别1:DH5a菌株DH5a是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的菌株。

E.coli DH5a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转化时,可与载体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实现α-互补。

可用于蓝白斑筛选鉴别重组菌株。

基因型:F-,φ80dlacZΔM15,Δ(lacZYA-argF)U169,deoR,recA1,endA1,hsdR17(rk-,mk+),phoA,supE44,λ-,thi-1,gyrA96,relA12:BL21(DE3) 菌株该菌株用于高效表达克隆于含有噬菌体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如pET系列)的基因。

T7噬菌体RNA聚合酶位于λ噬菌体DE3区,该区整合于BL21的染色体上。

该菌适合表达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 hsdS(rBB-mB-),gal, dcm(DE3)3:BL21(DE3) pLysS菌株该菌株含有质粒pLysS,因此具有氯霉素抗性。

PLysS含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目的蛋白的表达。

该菌适合表达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 hsdS(rBB-mB-),gal, dcm(DE3,pLysS ,Camr4:JM109菌株该菌株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进行DNA转化或用M13 phage载体进行转染时,由于载体DNA产生的LacZa多肽和JM09编码的LacZΔM15进行α-互补,从而显示β-半乳糖苷酶活性,由此很容易鉴别重组体菌株基因型:recA1,endA1,gyrA96,thi-1,hsdR17,supE44,relA1,Δ(lac -proAB)/F’[traD36,proAB+,lacIq,lacZΔM15]5:TOP10菌株该菌株适用于高效的DNA克隆和质粒扩增,能保证高拷贝质粒的稳定遗传。

基因型:F- ,mcrAΔ(mrr-hsd RMS-mcrBC),φ80 ,lacZΔM15,△lacⅩ74,recA1 ,araΔ139Δ(ara-leu)7697, galU ,galK ,rps, (Strr) endA1, nupG6:HB101菌株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基因重组实验基因型:supE44,hsdS20(rB-mB-),recA13,ara-14,proA2,lacY1,galK2,rpsL20,xyl-5,mtl-1,leuB6,thi-1第二篇:JM110或 SCS110大多数大肠杆菌菌株中含有Dam甲基化酶和Dcm甲基化酶,前者可以在GATC序列中腺嘌呤N-6位上引入甲基,后者在CCA/TGC序列的第一个胞嘧啶 C-5位置上引入甲基。

细菌的说课稿

细菌的说课稿

细菌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关于细菌的基础知识介绍,它在我们整个生物学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细菌作为微观世界的代表,对于学生建立微生物概念,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以及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

1. 作用与地位:细菌是构成生物界的三大域之一,它们在地球的生物循环、环境净化以及与动植物的共生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2. 主要内容:a.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介绍细菌的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等)和结构特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b. 细菌的生活习性与繁殖方式:阐述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以及它们的分裂繁殖方式;c. 细菌与人类及自然界的关系:分析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食品、医药等方面的影响。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了解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提高学生对细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特点;b. 细菌的生活习性与繁殖方式;c. 细菌与人类及自然界的关系。

2. 教学难点:a. 细菌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b.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c. 学生对细菌概念的深入理解,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细菌的相关知识。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菌的相关知识,我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结合我的独特教学风格,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 启发法:- 我将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细菌为什么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或“细菌的分裂繁殖与其他生物有何不同?”- 使用生活实例或新闻中的相关报道,如细菌在食品发酵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细菌的兴趣和好奇心。

《细菌》说课稿范文

《细菌》说课稿范文

《细菌》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菌》,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细菌》是人教版小学生物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生物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细菌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细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正确看待细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细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难点是: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二、说教法学法在生物教学中,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点和生命现象。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学法是:体验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套显微镜,细菌的示意图和实物样本,以及实验所需的培养皿和培养基。

通过这些教具和材料,我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实验,更好地理解细菌的特点和分类。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你身体健康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谁在帮助你抵抗疾病?学生可能会回答医生或者药物。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哪些微小的生物也在帮助我们?最终引出细菌这个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为学习细菌的知识点铺垫。

环节二、观察细菌特点在这个环节,我将通过显微镜展示细菌的示意图和实物样本,让学生观察细菌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点,并让学生用透明胶带将观察到的细菌粘在观察纸上,再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兴趣。

2. 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定义。

2. 介绍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和真菌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2. 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细菌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区分细菌和真菌。

教学内容:1. 介绍细菌的大小、形状和结构。

2. 介绍细菌的繁殖方式。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细菌的图片,描述细菌的特征。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细菌和真菌的不同之处。

评估方式:1. 学生对细菌特征的描述和理解。

2. 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的认识。

第三章:真菌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真菌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区分细菌和真菌。

教学内容:1. 介绍真菌的大小、形状和结构。

2. 介绍真菌的繁殖方式。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真菌的图片,描述真菌的特征。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细菌和真菌的不同之处。

评估方式:1. 学生对真菌特征的描述和理解。

2. 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的认识。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细菌和真菌在分解有机物中的作用。

2. 介绍细菌和真菌在其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菌和真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评估方式:1. 学生对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描述和理解。

2. 学生对细菌和真菌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评估方式:第六章:细菌和真菌的生态角色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和作用。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优秀说课稿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优秀说课稿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优秀说课稿“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中,教材是从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入的,然后例举实例,介绍了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的危害,接着又讲解并描述了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实例。

引导同学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用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辨证地看问题。

三、重难点:能说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体验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1、分析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所扮演的角色,思索假如没有它自然界将会是什么状况?由同学分析回答。

2、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的帮助下,探讨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所起的作用。

同学小组争论,分析回答,老师订正补充。

〔板书〕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3、由同学课后培育的腐烂的水果和长毛发霉的面包,详细分析细菌和真菌是怎样分解面包、梨等物质的。

最终的产物是什么,意义何在?4、从同学身上或同学身边所发生的细菌和真菌使人或动植物致病的`例子说起,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指导同学积极预防。

〔板书〕使动植物和人患病5、通过一些实物、图片援助同学理解共生的现象和概念及共生对动植物、人和环境的好处。

6、指导同学阅读课后材料“以菌治虫”,并结合共生现象,引导同学正确认识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板书〕与动植物共生7、引导同学争论和评价三个试验方案,选出哪个试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并说明各个试验方案可行或不可行的道理。

最新常见微生物菌的作用备课讲稿

最新常见微生物菌的作用备课讲稿

常见微生物菌的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

地衣芽孢杆菌:抗病、杀灭有害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分泌抗菌物质,产生拮抗作用,营养与空间的竞争,诱导寄主产生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巨大芽孢杆菌:解磷(磷细菌),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

胶冻样芽孢杆菌:解钾,释放出可溶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

侧孢芽孢杆菌:促根、杀菌及降解重金属。

胶质芽孢杆菌:有溶磷、释钾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种酶,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

泾阳链霉菌:具有增强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长的能力。

菌根真菌:扩大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范围外的元素(特别是磷)的吸收能力。

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增产。

圆褐固氮菌:固氮、提高作物产量。

放线菌:拮抗病原菌防病壮菌的作用,分泌细胞分裂素促进作物的生长。

光合菌群: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抗病毒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力部队。

乳酸菌群: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能够分解在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并使有机物发酵分解。

乳酸菌还能够抑制连作障碍产生的致病菌增殖。

酵母菌群:合成促进根系生长及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促进其它有效微生物增殖所需要的基质(食物)提供重要的给养保障凝结芽孢杆菌:可降低环境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提高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

米曲霉:使秸秆中的有机质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分解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并将嗜热、耐热细菌、真菌、酵母菌菌株及相关分解酶复合而成,降解能力强,同时能够达到升温、除臭、消除病虫害、杂草种子和提高养分的效果黑曲霉:裂解大分子有机物和难溶无机物,便于作物吸收利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绿色木霉:是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对作物有降解作用,效果非常好,同时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可有效防治土传性病害。

实验室常用的细菌作用及其选择

实验室常用的细菌作用及其选择

实验室常用的细菌作用及其选择实验室中常用的细菌有很多种类,它们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实验和研究。

这些细菌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细菌以及它们的作用和选择。

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用:大肠杆菌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细菌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

大肠杆菌可以被用来产生重组蛋白、提供基因表达的载体和作为宿主细胞。

此外,大肠杆菌也可以用于测定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检测致病菌。

选择:选择适当的大肠杆菌菌株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常用的菌株有DH5α、BL21(DE3)、DH10B等,这些菌株多用于常规实验。

根据实验需要,也可以选择特殊的菌株,如TOP10和Stbl3用于克隆步骤,还有一些菌株是专门用于获得高质量的DNA片段或对毒素敏感的菌株。

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

在实验室中,它主要用于研究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和药物筛选。

此外,金葡菌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菌生长、病原菌致病机制以及对宿主细胞的侵染。

3.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用: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可以引起口腔、阴道和皮肤等部位的感染。

实验室中常用白色念珠菌来研究真菌感染的致病机制以及抗真菌药物的筛选和评估。

4.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作用: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引起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感染。

实验室中常用绿脓杆菌来研究其生长、致病机制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细菌结构及其功能教案

细菌结构及其功能教案

细菌结构及其功能教案教案标题:细菌结构及其功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细菌的分类方法;3. 理解细菌的生存环境和繁殖方式;4. 培养学生对细菌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细菌的结构和功能;2. 细菌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1. 细菌的生存环境和繁殖方式;2.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白板;2. 细菌结构和功能的图示材料;3. 细菌分类的图示材料;4. 细菌的实物或显微镜下的图像。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细菌的外观。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细菌有什么了解?细菌有哪些特点?探究(15分钟):1. 展示细菌结构的图示材料,并解释细菌的结构组成。

2. 介绍细菌的功能,如光合作用、分解有机物等。

3. 引导学生思考:细菌的结构和功能之间是否有联系?请举例说明。

讲解(15分钟):1. 介绍细菌的分类方法,如按形状、按营养方式等分类。

2. 利用图示材料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和分类的细菌。

3. 解释不同分类细菌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实践(15分钟):1. 分发细菌观察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图像。

2. 引导学生观察细菌的形状、结构和运动方式等。

3. 学生自主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细菌结构和功能知识点。

2. 强调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提醒学生正确对待细菌的科学态度。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细菌在医学、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主查找并了解细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菌的分类方法,并培养了正确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科技手段,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JM109,DH5a,BL21这些感受态有何区别1:DH5a菌株DH5a是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的菌株。

E.coli DH5a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转化时,可与载体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实现α-互补。

可用于蓝白斑筛选鉴别重组菌株。

基因型:F-,φ80dlacZΔM15,Δ(lacZYA-argF)U169,deoR,recA1,endA1,hsdR17(rk-,mk+),phoA,supE44,λ-,thi-1,gyrA96,relA12:BL21(DE3) 菌株该菌株用于高效表达克隆于含有噬菌体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如pET系列)的基因。

T7噬菌体RNA聚合酶位于λ噬菌体DE3区,该区整合于BL21的染色体上。

该菌适合表达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 hsdS(rBB-mB-),gal, dcm(DE3)3:BL21(DE3) pLysS菌株该菌株含有质粒pLysS,因此具有氯霉素抗性。

PLysS含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目的蛋白的表达。

该菌适合表达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 hsdS(rBB-mB-),gal, dcm(DE3,pLysS ,Camr4:JM109菌株该菌株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进行DNA转化或用M13 phage载体进行转染时,由于载体DNA产生的LacZa多肽和JM09编码的LacZΔM15进行α-互补,从而显示β-半乳糖苷酶活性,由此很容易鉴别重组体菌株基因型:recA1,endA1,gyrA96,thi-1,hsdR17,supE44,relA1,Δ(lac -proAB)/F’[traD36,proAB+,lacIq,lacZΔM15]5:TOP10菌株该菌株适用于高效的DNA克隆和质粒扩增,能保证高拷贝质粒的稳定遗传。

基因型:F- ,mcrAΔ(mrr-hsd RMS-mcrBC),φ80 ,lacZΔM15,△lacⅩ74,recA1 ,araΔ139Δ(ara-leu)7697, galU ,galK ,rps, (Strr) endA1, nupG6:HB101菌株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基因重组实验基因型:supE44,hsdS20(rB-mB-),recA13,ara-14,proA2,lacY1,galK2,rpsL20,xyl-5,mtl-1,leuB6,thi-1第二篇:JM110或 SCS110大多数大肠杆菌菌株中含有Dam甲基化酶和Dcm甲基化酶,前者可以在GATC序列中腺嘌呤N-6位上引入甲基,后者在CCA/TGC序列的第一个胞嘧啶 C-5位置上引入甲基。

常用的菌株都会产生dam,dcm,从而受到甲基化的影响.部分限制性内切酶对甲基化的DNA不能切割,如FbaI和MboI等,一般生物公司提供的内切酶说明中均有说明。

大多数酶切位点的甲基化不影响切割,而有些会影响,如XbaI, BclI等。

而且甲基化只发生在特定序列,以XbaI为例,只有在位点序列旁出现GA或TC,该XbaI位才会被甲基化。

而要解除这种限制修饰作用通常有两种方法:(1)选用上述酶的同功酶,如Sau3AI,DNA识别切割位点与MboI相同;但不受甲基化影响;(2)利用甲基化酶缺失的受体细胞进行DNA的制备,如E.coli JM110和链霉菌等,前者Dam和Dcm甲基化酶已敲出,而后者细胞内本就没有甲基化酶,从这些细胞中抽提的 DNA就能被上述酶切割。

E.coli JM110要排除dam,dcm甲基化的影响,需要用特定的dam-,dcm-的菌株,如JM110如果由JM110或 SCS110等甲基化缺失的菌株产生的质粒,则不会被甲基化.第三篇:各种感受态细胞的区别用途特征Xl1-Blue菌株基因型:endA1 gyrA96(nalR) thi-1 recA1 relA1 lac glnV44 F‘[Tn10 proAB+ lacIq Δ(lacZ)M15] hsdR17(rK- mK+)。

特点:具有卡那抗性、四环素抗性和氯霉素抗性。

用途:分子克隆和质粒提取。

BL21(DE3)菌株基因型:F– ompT gal dcm lon hsdSB(rB- mB-) λ(DE3 [lacI lacUV5-T7 gene 1 ind1 sam7 nin5])。

特点:该菌株用于以T7 RNA聚合酶为表达系统的高效外源基因的蛋白表达宿主。

T7噬菌体RNA聚合酶基因的表达受控于λ噬菌体DE3区的lacUV5启动子,该区整合于BL21的染色体上。

该菌适合于非毒性蛋白的表达。

用途:蛋白质表达。

BL21(DE3)ply菌株基因型:F- ompT gal dcm lon hsdSB(rB- mB-) λ(DE3) pLysS(cmR)。

特点:该菌株带有pLysS,具有氯霉素抗性。

此质粒还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T7溶菌酶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IPTG诱导的表达。

适合于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的表达。

用途:蛋白质表达DH5α菌株基因型:F- endA1 glnV44 thi-1 recA1 relA1 gyrA96 deoR nupG Φ80dlacZ ΔM15 Δ(lacZYA-argF)U169, hsdR17(rK-, λ–特点: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的菌株。

其Φ80dlacZΔM15基因的表达产物与pUC 载体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实现α互补,可用于蓝白斑筛选。

recA1和endA1的突变有利于克隆DNA的稳定和高纯度质粒DNA的提取。

用途:分子克隆、质粒提取和蛋白质表达。

JM109菌株基因型:endA1 glnV44 thi-1 relA1 gyrA96 recA1 mcrB+ Δ(lac-proA e14- [F ‘ traD36 proAB+ lacIq lacZΔM15]hsdR17(rK-mK+)。

特点:部分抗性缺陷,适合重复基因表达, 可用于M13克隆序列测定和蓝白斑筛选。

用途:分子克隆、质粒提取和蛋白质表达。

第四篇:E.coli Electro-CellsE.coli Electro-Cell JM109制品名 TaKaRa Code 包装量价格(人民币元)E.coli Electro-Cell JM109 D9022 1 Set (50 μl×10支) 300■ GenotypeE.coli JM109recA1, endA1, gyrA96, thi-1, hsdR17, supE44, relA1,Δ(lac-proA/F'[traD36, proAB+, lac Iq, lacZ ΔM15]■细胞浓度1~2×1010 Bacteria/ml■保存-80℃■制品说明用高电压脉冲电流瞬间击穿大肠杆菌,从而导致DNA转入大肠杆菌内的转化方法称为电穿孔法。

电穿孔法是各种转化方法中效率最佳的方法之一,比Ca2+处理的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高,在转化少量DNA时,特别能发挥其特有的威力。

TaKaRa使用独自开发的菌体培养法,制作出了效果极佳的E.coli Electro-Cell JM109。

■细胞种类α-互补性选择宿主E.coli JM109E.coli JM109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进行DNA转化或用M13 phage载体进行转染时, 由于载体DNA产生的LacZα多肽和JM109 F'编码的lacZΔM15的结合,显示β-半乳糖苷酶活性 (α-互补性)。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很容易鉴别重组体菌株。

因为具有F'质粒,除可用于制作基因库、进行亚克隆等之外,也可作为M13载体DNA的宿主,调制单链DNA。

■质量标准使用10 pg的质粒DNA进行转化时:50 μl E.coli JM109 Electro-Cell/10 pg pUC19 plasmid转化时产生的菌落数>1×109 transformants/1 μg pUC19 plasmidF'质粒的稳定性检测对E.coli JM109使用pUC19 DNA进行电穿孔法转化后,在含有100 μg/ml的Ampicillin、0.2 mM的IPTG, 40 μg/ml的X-Gal的L-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产生的白色菌落在1%以下。

50 μl的E.coli JM109 Electro-Cell在含有100 μg/ml的Ampicillin L-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不产生菌落。

--------------------------------BL21(DE3)pLysS细菌菌株BL21(DE3)pLysS细菌菌株可以表达T7控制并核糖体结合位点的高效蛋白表达。

BL21(DE3)pLysS对λDE3(1)是溶源性的。

λDE3含有T7噬菌体基因I,编码的T7 RNA聚合酶受lac UV5启动子的控制。

BL21(DE3)pLysS含有pLysS质粒,他携带编码T7溶菌酶基因。

在T7启动子控制下,T7溶菌酶降低靶基因的背景表达但并不干扰由IPTG诱导的表达水平。

包装:P9811 500μl/tbs/tb095/tb095.pdf第五篇:JM109,DH5a,BL21感受态有何区别1:DH5a菌株DH5a是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的菌株。

E.coli DH5a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转化时,可与载体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实现α-互补。

可用于蓝白斑筛选鉴别重组菌株。

基因型:F-,φ80dlacZΔM15,Δ(lacZYA-argF)U169,deoR,recA1,endA1,hsdR17(rk-,mk+),phoA,supE44,λ-,thi-1,gyrA96,relA12:BL21(DE3) 菌株该菌株用于高效表达克隆于含有噬菌体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如pET系列)的基因。

T7噬菌体RNA聚合酶位于λ噬菌体DE3区,该区整合于BL21的染色体上。

该菌适合表达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 hsdS(rBB-mB-),gal, dcm(DE3)3:BL21(DE3) pLysS菌株该菌株含有质粒pLysS,因此具有氯霉素抗性。

PLysS含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目的蛋白的表达。

该菌适合表达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 hsdS(rBB-mB-),gal, dcm(DE3,pLysS ,Camr4:JM109菌株该菌株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进行DNA转化或用M13 phage载体进行转染时,由于载体DNA产生的LacZa多肽和JM09编码的LacZΔM15进行α-互补,从而显示β-半乳糖苷酶活性,由此很容易鉴别重组体菌株基因型:recA1,endA1,gyrA96,thi-1,hsdR17,supE44,relA1,Δ(lac -proAB)/F’[traD36,proAB+,lacIq,lacZΔM15]5:TOP10菌株该菌株适用于高效的DNA克隆和质粒扩增,能保证高拷贝质粒的稳定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