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三轴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轴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设计题目:三轴连杆工艺流程设计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届别: 08级学号: 0811114046姓名:指导老师:2011年 7 月一、设计题目三轴连杆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张(2) 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摘要设计内容:设计“三轴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并绘制出三轴连杆零件图、三轴连杆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体零件图。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意义:本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是在完成生产实习,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其它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

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三轴连杆;课程设计;工艺规程;工艺装备;目录1 三轴连杆零件工艺性分析 (5)1.1零件的工艺分析 (5)1.2零件的技术要求 (5)1.3审核零件的工艺性 (5)1.4确定三轴连杆的生产类型 (6)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6)2.1选择毛坯 (6)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6)2.2.1公差等级 (6)2.2.2锻件重量 (7)2.2.3锻件形状复杂系数 (7)2.2.4锻件材质系数 (7)2.2.5零件表面粗糙度 (7)2.3绘制三轴连杆锻造毛坯简图 (8)3拟定零件工艺路线 (9)3.1定位基准的选择 (9)3.1.1精基准的选择 (9)3.1.2粗基准的选择 (9)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9)3.3加工阶段的划分 (9)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0)3.5工序顺序的安排 (10)3.6确定工艺路线 (10)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以及切削用量的确定 (11)5时间定额的计算 (15)7方案综合评价与分析 (17)8体会与展望 (17)9参考文献 (18)1 三轴连杆零件工艺性分析1.1零件的工艺分析分析零件图可知,该三轴连杆的侧面端面及上下端面精度要求并不太高,其粗糙度在Ra6.3以上,故可用铣削加工。

连杆造型与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连杆造型与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14章综合实例本章通过综合实例,详细介绍零件造型和加工的具体应用,通过这章的学习能对CAXA制造工程师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14.1连杆的造型和加工以连杆为例,介绍用特征生成和加工零件的全过程。

连杆的产品图见下图。

图14-1 连杆产品效果图第一步:作基本拉伸体的草图点击零件特征树的“平面XOY”和“绘制草图”图标“”,“”处于按下状态;作圆1,“圆心_半径”:圆心(70,0,0),半径R=20;作圆2,“圆心_半径”:圆心(-70,0,0),半径R=40;作圆弧3:“两点_半径”:用“切点”方式,半径R=250;作圆弧4:“两点_半径”:用“切点”方式,半径R=250。

结果如图14-2:图14-2 操作过程1点击“造型”>“曲面编辑”>“曲线裁剪”或点击图标“”;选择立即菜单“快速裁剪”,裁掉圆弧段,如图14-3图14-3 裁减后的效果点击“绘制草图”图标“”,“”处于未按下状态,草图完成。

按F8在轴侧图中观察。

第二步:基本拉伸体生成点击“造型”>“特征生成”>“增料”>“拉伸”或点击图标“”;在对话框中输入深度=10,用鼠标点击“增加拔模斜度”前的小方框,输入拔模角度=5度。

点击“确定”。

对话框和拉伸结果如下:图14-4 操作过程2第三步:拉伸小凸台点击基本拉伸体的上表面和“绘制草图”图标“”。

在草图1上作圆:“圆心_半径”,圆心为基本拉伸体上表面的小圆弧的圆心,半径与之相同。

(提示:圆心和圆上一点用点工具菜单得到);图14-5 操作过程3点击“绘制草图”图标“”,图标“”处于未按下状态;点击“造型”>“特征生成”>“增料”>“拉伸”或点击图标“”;在对话框中输入深度=10,拔模角度=5度。

点击“确定”。

拉伸结果如下:图14-6 操作过程3结果第四步:拉伸大凸台点击基本拉伸体的上表面和“绘制草图”图标“”。

在草图2上作:作圆:“圆心_半径”,圆心为基本拉伸体上表面的大圆弧的圆心,半径与之相同。

发动机连杆设计说明书

发动机连杆设计说明书

发动机连杆设计说明书发动机连杆设计说明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年级:交通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xx 年X月 X日 1 连杆的设计 1.1 连杆的工作情况、设计要求和材料选用 1、工作情况连杆小头与活塞销相连接,与活塞一起做往复运动,连杆大头与曲柄销相连和曲轴一起做旋转运动。

因此,连杆体除有上下运动外,还左右摆动,做复杂的平面运动。

2、设计要求连杆主要承受气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交变载荷,因此,在设计时应首先保证连杆具有在足够的疲劳强度和结构钢度。

如果强度缺乏,就会发生连杆螺栓、大头盖或杆身的断裂,造成严重事故。

所以设计连杆的一个主要要求是在尽可能轻巧的结构下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为此,必须选用高强度的材料;合理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3、材料的选择为了保证连杆在结构轻巧的条件下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采用精选含碳量的优质中碳结构钢45模锻,外表喷丸强化处理,提高强度。

1.2 连杆长度确实定设计连杆时首先要确定连杆大小头孔间的距离,即连杆长度它通常是用连杆比来说明的,通常0.3125,取,,那么。

1.3 连杆小头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刚度计算 1、连杆小头的结构设计连杆小头主要结构尺寸如图1所示。

为了改善磨损,小头孔中以一定过盈量压入耐磨衬套,衬套大多用耐磨锡青铜铸造,这种衬套的厚度一般为,取,那么小头孔直径,小头外径,取。

2、连杆小头的强度校核以过盈压入连杆小头的衬套,使小头断面承受拉伸压力。

假设衬套材料的膨胀系数比连杆材料的大,那么随工作时温度升高,过盈增大,小头断面中的应力也增大。

此外,连杆小头在工作中还承受活塞组惯性力的拉伸和扣除惯性力后气压力的压缩,可见工作载荷具有交变性。

上述载荷的联合作用可能使连杆小头及其杆身过渡处产生疲劳破坏,故必须进行疲劳强度计算。

图1 连杆小头主要结果尺寸(1)衬套过盈配合的预紧力及温度升高引起的应力计算时把连杆小头和衬套当作两个过盈配合的圆筒,那么在两零件的配合外表,由于压入过盈及受热膨胀,小头所受的径向压力为:(1)式中:—衬套压入时的过盈,;一般青铜衬套,取,其中:—工作后小头温升,约;—连杆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对于钢;—衬套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对于青铜;、—连杆材料与衬套材料的伯桑系数,可取;—连杆材料的弹性模数,钢[10];—衬套材料的弹性模数,青铜;计算小头承受的径向压力为:由径向均布力引起小头外侧及内侧纤维上的应力,可按厚壁筒公式计算,外外表应力(2)内外表应力(3)的允许值一般为,校核合格。

(整理)斜口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整理)斜口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斜口连杆加工工艺 (3)1.1 连杆的结构特点 (3)1.2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5)1.2.1 选择连杆的毛坯材料 (5)1.2.2 确定连杆的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余量 (5)1.3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7)1.3.1 工艺过程的安排 (7)1.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8)1.4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9)1.5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11)1.5.1 确定加工余量 (11)1.5.2 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2)1.6 工时定额的计算 (13)1.6.1 精铣连杆大小头平面 (13)1.6.2 半精镗大小头孔 (13)1.6.3 精铣连杆体结合面 (14)第二章铣连杆体剖分面夹具设计 (15)2.1. 问题的指出 (15)2.2 夹具设计 (15)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5)2.2.2 夹紧方案 (15)2.2.3 夹具体设计 (15)2.2.4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5)2.2.5 定位误差的计算 (16)2.2.6 定位误差分析 (16)第三章X52K机床设计 (18)3.1已知条件 (18)3.2 运动设计 (19)3.2.1 拟定运动参数 (19)3.2.2结构分析式 (19)3.2.3分配总降速传动比 (19)3.2.4 确定传动轴轴数 (19)3.2.5确定各级转速 (19)3.2.6确定各变速组传动副直径或齿数 (19)3.2.7 转速图 (21)3.2.8传动系统图 (21)3.3 确定各轴计算转速 (21)3.4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22)3.5 齿轮模数的估算 (22)3.6强度校核: (23)3.6.1齿轮强度校核 (23)3.7 确定各轴最小直径 (31)3.8 轴的校核 (31)3.9 主轴最佳跨距的确定 (32)3.9.1 选择轴颈直径,轴承型号和最佳跨距 (32)3.9.2 求轴承刚度 (32)3.10 主轴刚度的校核 (33)3.11 各传动轴支承处轴承的选择 (34)第四章铣连杆盖止口成形铣刀设计 (36)4.1铲齿成形铣刀的基本类型 (36)4.2 铲齿成形铣刀结构参数的确定 (36)4.2.1 工件形廓分析 (36)4.2.2容屑槽底形式 (37)4.2.3齿形高度h和宽度B (37)4.2.4铣刀的孔径 (37)4.2.5铣刀的外径 (38)4.2.6 铣刀的齿数 (38)4.2.7 铣刀的后角及铲削量 (38)4.2.8容屑槽尺寸 (38)4.2.9分屑槽 (39)4.2.10 校验铣刀刀齿和刀体强度 (39)4.2.11 校验铲磨齿形时砂轮是否和下一个刀齿发生干涉 (39)4.3 正前角铲齿成形铣刀截形的设计计算 (41)4.4 铲齿成形铣刀技术条件 (41)参考文献: (43)第一章斜口连杆加工工艺1.1 连杆的结构特点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动部件之一,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的压力传递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

连杆课程设计

连杆课程设计

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院别: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工程热物理0902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1月目录前言:一、连杆概况-------------------------------------------------------------- 31.连杆的结构特点---------------------------------------------------- 42.连杆工作情况-------------------------------------------------------43.连杆设计要求-------------------------------------------------------44.连杆的材料选用----------------------------------------------------5二、连杆PROE建模----------------------------------------------------51.建模步骤----------------------------------------------------------- 52.建模最终图-------------------------------------------------------12三、连杆ANSYS有限元分析----------------------------------------121.导入模型------------------------------------------------------------122.创建网格------------------------------------------------------------133.设置载荷和约束---------------------------------------------------144.求解------------------------------------------------------------------145应力应变结果显示------------------------------------------------15四、总结-------------------------------------------------------------------16五、参考文献-------------------------------------------------------------16前言连杆是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动部件之一,它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的压力传递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

连杆设计说明书

连杆设计说明书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连杆机构设计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设计题目:连杆机构设计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作业1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25题:如图1-25所示机构,已知机构各构件的尺寸为齿轮1,齿轮2,齿轮5的齿数分为z1=17,z2=z5=40,BC=70mm,CD=270mm,EF=80mm,DE=240mm,DG=500mm,h=160mm,齿轮1的角速度为w1=10rad/s,试求点D的轨迹及构件7上点G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一.机构分析:考虑到BC杆和EF杆的长及齿轮间的传动,取齿轮模数为6,BF间的距离为300mm,由此可确定AB上述机构可简化为下图中所示机构,其中BC和EF杆的角速度相等(大小相同,方向相同),所以该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该机构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杆组:RRRRRRRP二.各杆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1)RR:已知A点的坐标,速度,加速度和AB杆的距离l i,求B点的运动量。

位置:x B=x A+l i cosφi ; y B=x A+l i cosφi速度和加速度:dx B dt =ẋA−φil i sinφi;dx Bdt=ẋA−φil i sinφi;d2x B dt2=ẍA−φi2l i cosφi−φil i sinφi;d2x B dt2=ÿA−φi2l i sinφi+φil i cosφi(2)RRR:已知两杆杆长和两个外运动副B,D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求运动副C的运动量和两杆的角位置,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由x c=x B+l i cosφi =x D+l j cosφj; (1)y c=y B+l i sinφi =y D+l j sinφj;(2)可得φi =2arctan B0±√A20+B20−C20A0+C0(B0=2l i(y D−y B),C0=l i2+l BD2−l j2) (B,C,D逆时针排列时取负号,反之取正号)由此可求得x c,y c,之后可以得到φj。

柴油发动机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柴油发动机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柴油发动机连杆工艺规程设计姓名:学号:0811114019班级:机电(1)班届别:2008指导教师:2011 年7月摘要连杆是柴油机的主要传动件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

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障。

然而夹具又是制造系统的重要部分,工艺对夹具的要求也会提高,专用夹具、成组夹具、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都朝着柔性化、自动化、标准化、通用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加工要求。

所以对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摘要 (I)绪论 (4)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7)1.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1.1.1产品结构和工艺分析 (7)1.1.2 平面加工 (7)1.1.3 孔加工 (8)1.1.4 技术要求分析 (8)1.2毛坯的确定 (9)1.2.1 有关设计条件的说明 (9)1.2.2. 毛坯的材料 (10)1.2.3 制坯方法的确定 (10)1.3连杆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案分析 (12)1.4加工经济精度与加工工序安排 (13)1.4.1加工经济精度 (13)1.4.2连杆加工主要加工表面的工序安排 (13)1.5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14)1.6连杆加工工艺过程的确定 (15)1.6.1定位基准的选择 (15)1.6.2工艺路线的拟定 (15)1.7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18)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卡片的设计 (20)2.1确定加工工艺过程 (20)2.2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20)2.3各项加工数据的计算 (21)致谢 (28)参考文献 (30)绪论一、连杆的结构特点连杆是发动机的主要零件之一,它连接活塞和曲轴,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气体的压力传给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柄的旋转运动,又受到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缩气缸中的气体。

连杆全套课程设计

连杆全套课程设计

连杆全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杆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2. 引导学生理解连杆的运动原理,掌握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3. 帮助学生了解连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对工程实践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作图和计算方法分析连杆机构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连杆机构设计和绘制的能力;3.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连杆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连杆机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机械工程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机械设计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连杆的基本概念:连杆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连杆的运动原理: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几何作图法、解析法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

4. 连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展示连杆机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一章第四节。

5. 连杆模型的制作与实验分析:动手制作连杆模型,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教材章节:第一章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连杆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连杆的运动原理;第三课时: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第四课时:连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第五课时:连杆模型的制作与实验分析。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曲柄连杆机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曲柄连杆机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1章绪论 (4)1.1题目分析 (4)1.2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4)第2章连杆组的设计 (15)2.1连杆的工作情况、设计要求和材料选用 (15)2.2连杆长度的确定 (16)2.3连杆小头的设计 (16)2.4连杆杆身的设计 (17)2.5连杆大头的设计 (17)2.6连杆强度计算 (18)2.7连杆螺栓设计 (25)2.8本章小结 (27)第3章活塞组的设计 (5)3.1活塞的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 (5)3.2活塞的材料 (6)3.3活塞的主要尺寸 (7)3.4活塞的头部设计 (9)3.5活塞的销座设计 (9)3.6活塞的裙部设计 (10)3.7活塞强度计算 (11)3.8活塞销的设计 (12)3.9活塞环的设计 (13)3.10本章小结 (15)第4章曲轴组的设计 (27)4.1曲轴的结构型式和材料的选择 (27)4.2曲轴的主要尺寸确定 (28)4.3曲轴油孔位置 (30)4.4曲轴端部结构 (30)4.5曲轴平衡块 (31)4.6曲轴的轴向定位 (31)4.7曲轴疲劳强度计算 (32)4.8飞轮的设计 (41)4.9本章小结 (42)总结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45)第1章 绪论1.1 题目分析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构,通过它把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

因此,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中主要的受力部件,其工作可靠性就决定了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随着发动机强化指标的不断提高,机构的工作条件更加复杂。

在多种周期性变化载荷的作用下,如何在设计过程中保证机构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刚度及良好的动静态力学特性成为曲柄连杆机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通过设计,确定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总体结构和零部件结构,包括必要的结构尺寸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材料的选取等,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中,为了满足设计的需要须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同时为了满足产品的使用性能,须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可靠性等方面的设计和校核计算,同时要满足校核计算,还需要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

起重机连杆课程设计

起重机连杆课程设计

起重机连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起重机连杆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起重机连杆的力学原理,包括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3. 学生能够了解起重机连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起重机连杆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设计简单的起重机连杆装置,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软件,对起重机连杆进行模拟分析,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起重机连杆课程,培养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3. 学生能够认识到起重机连杆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对工程伦理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起重机连杆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内容以直观、易懂为主,注重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起重机连杆的结构图绘制;2. 学生能够通过计算,确定起重机连杆的受力情况;3. 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起重机连杆模型,进行实验分析;4. 学生能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起重机连杆的学习心得。

二、教学内容1. 起重机连杆的结构与原理- 起重机连杆的基本结构组成- 起重机连杆的工作原理及力学分析2. 起重机连杆的计算方法- 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在起重机连杆中的应用- 起重机连杆受力分析的步骤和方法3. 起重机连杆的应用案例- 起重机连杆在工程实践中的典型应用- 起重机连杆装置的设计与优化4. 起重机连杆的实验与分析- 实验设备、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起重机连杆模型的制作与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起重机连杆的结构与原理- 第二周:起重机连杆的计算方法- 第三周:起重机连杆的应用案例及设计方法- 第四周:起重机连杆的实验与分析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 第一章:机械原理基础- 第二章:力学计算方法- 第三章:机械装置设计- 第四章:实验操作与分析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掌握起重机连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连杆体设计说明书

连杆体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连杆体工艺工装设计题目:连杆体夹具设计专业班级:2013数控〔技师〕学生XX:章圣放〔05〕,陈骄奇〔06〕指导教师XX:X瑞芳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下表选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连杆体的两端面工序的夹具。

内容:〔1〕零件—毛坯合图一X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一套〔3〕夹具装配总图一X〔4〕夹具零件图一X〔5〕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X。

题目:连杆体夹具设计班级:2013数控〔技师〕学生XX:章圣放〔05〕指导教师XX:X瑞芳目录序言4PART1 工艺设计4第1章零件的分析41.1零件的作用41.2零件的工艺分析6第2章毛坯的制造7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72.1.1选择毛坯公差等级72.2 各加工外表总余量72.3 根据加工余量绘毛坯图8第3章制定工艺路线83.1定位基准的选择83.2拟定工艺路线93.3 工艺方案9第4章机械加工工序设计104.1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实定104.1.1加工余量确实定104.1.2工序尺寸与公差确实定10 PART2 夹具设计122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案123装夹方案的选择12课程设计总结13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机械类根底和技术根底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课程,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机械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展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论课程之后,并进展了生产实习的根底上进展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根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构造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由于能力有限,经历缺乏,设计中还有许多缺乏之处,希望各位教师多加指教。

汽车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 (Ⅰ)Abstract (Ⅱ)第1章绪言 (2)1.1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01.1.1 生产过程 (1)1.1.2 工艺过程 (1)1.2 工序概述 (1)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及确定 (2)2.1 零件的作用 (2)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4)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3.2 基面的选择 (4)3.2.1 粗基准面的选择 (4)3.2.2 精基准面的选择 (5)3.3 制定工艺路线 (5)3.3.1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5)3.3.2 工序顺序的安排 (6)3.3.3 确定工艺路线 (6)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3.5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1)第4章专用夹具设计 (19)4.1 问题的提出 (19)4.2 基面的选择 (19)4.3 制定工艺路线 (19)4.3.1 定位分析 (19)4.3.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1)4.3.3 夹具操作简要说明 (22)4.3.4 确定导向装置 (23)总结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摘要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汽车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

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第1章绪言本次课程设计设计的课题就是连杆的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所以掌握一些基础的概念十分必要。

连杆支座设计说明书

连杆支座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连杆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大批生产)院、系别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班级200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1 年月日目录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序言 (1)1 零件分析 (2)1.1零件的生产类型及生产纲领 (2)1.2 零件的作用 (2)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2)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3)2.1确定毛坯的成形方法 (3)2.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3)2.3确定工艺参数 (3)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6)3.1基面的选择 (6)3.2确定机械加工序尺寸及基本工时 (9)4 夹具选用 (29)5 总结 (30)参考文献 (3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连杆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大批生产)设计要求: 1、未注明铸造圆角R32、锐边倒钝3、材料:HT150设计内容: 1.熟悉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1张)3.绘制毛坯图(1张)4.编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5.工序卡片(17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2012年 5月28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我们在走进社会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课程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加工质量。

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及检验的方法,提高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学会使用设计手册和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个人而言,通过这次设计能够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连杆支座)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基本原理及方法,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一次实践机会,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院别: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新能源1002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潘剑锋2014年1月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出行方便,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提高发动机性能,一方面可以降低噪音,增强发动机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

连杆作为发动机活塞运动的主要部件,它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的压力传递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承受着剧烈的动载荷作用。

这就对其性能有极高的要求。

而连杆的强度与任性也是决定发动机性能的因素之一。

为了保证连杆的疲劳强度,要求连杆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

以往连杆材料几乎普遍采用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为节省能源,欧美和日本开始大量应用非调质钢,并取得很大的进展。

随着汽车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连杆的强度、刚度对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对发动机连杆用材料及制造技术的研究都非常重视。

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连杆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关联很大,非调质钢的应用就是考虑节省调质工序。

近年来,采取裂解连杆体和连杆盖分界面技术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机械加工工序,由此开发了高强度低韧性的高碳非调质钢和粉末冶金锻件,以满足工艺的需要。

目录前言 (2)—设计任务— (4)一、连杆概况 (4)1、连杆结构特点 (4)2、工作工作环境 (5)3、连杆设计要求 (5)二、三维建模 (6)1、二维图纸 (6)2、UG三维建模模型 (6)三、基于ANSYS对连杆有限元分析 (7)1、材料性能参数确定: (7)2、导入连杆三维模型 (7)3、设置单元属性 (7)4、网格划分 (8)5、设置载荷和约束 (9)6、求解及结论分析 (10)1)位移变化图 (10)2)应力应变结果图 (10)四、课程设计总结: (12)五、参考文献 (13)—设计任务—设计任务1、分析连杆工作环境,性能要求以及材料等;2、根据图纸进行三维实体建模;3、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4、根据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强度分析。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连杆)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连杆)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盖后平面加工工序夹具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二〇一一年十二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系部:机电工程系课程代码:0340100 班级:一、设计题目: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盖后平面加工工序夹具设计二、主要内容:1.毛坯选择;2.连杆加工工艺路线制定;3.连杆大头侧面加工工序工序具体内容确定;4.连杆体锁口槽加工工序夹具设计;5. 确定生产类型(产量可自己确定或直接设定生产类型)三、具体要求及应提交的材料1.填写工艺过程卡时,除连杆体锁口槽加工工序,其它工序机床确定名称,夹具确定类型,刀具与量具也确定名称;2.工艺路线制定因是同一个零件,必须独立完成;3.同组夹具结构必须有差异;4.必须按时完成;设计说明书按规定格式书写;5.完成应提交的材料:设计说明书一份、夹具装配总图一张、连杆体零件图一张、工艺过程卡片及盖后平面加工工序工序卡片各一份;6.不校核设计能力,若要校核自己确定年产量(中批或大批生产或大量生产)。

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1.确定生产类型(设定为中批或大批量生产),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2.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3.拟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连杆体锁口槽加工工序及相关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计算连杆体锁口槽加工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T/3。

4.夹具设计必须满足△d五、进度安排(设计共两周10天)1.准备一天(课程设计工艺讲解、画图工具准备、借阅相关工具书和资料等);2.画零件图一天;3.制定工艺路线两天;4.确定连杆体锁口槽加工工序工序具体内容一天;5.夹具设计及完成总装图三天;6.完成设计说明书及答辩两天。

六、推荐参考资料(不少于3篇)1.王凡主编《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5 ;2.柯建宏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8;3.《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软件版)R1.0,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8;4.张如林主编《新编实用切削加工速查手册》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4;5.崇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2。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三)一、设计题目: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连杆大头侧面加工工序夹具设计二、主要内容:1.毛坯选择;2.连杆加工工艺路线制定;3.连杆大头侧面加工工序工序具体内容确定;4.连杆大头侧面加工工序夹具设计5.确定生产类型(产量可自己确定或直接设定生产类型)三、具体要求及应提交的材料1.填写工艺过程卡时,除连杆大头侧面加工工序,其它工序机床确定名称,夹具确定类型,刀具与量具也确定名称;2.工艺路线制定因是同一个零件,必须独立完成;3.同组夹具结构必须有差异;4.必须按时完成;设计说明书按规定格式书写;5.完成应提交的材料:设计说明书一份、夹具装配总图一张、连杆体零件图一张、工艺过程卡片及连杆大头侧面加工工序工序卡片各一份;6.不校核设计能力,若要校核自己确定年产量(中批或大批生产或大量生产)。

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1.确定生产类型(设定为中批或大批量生产),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2.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3.拟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连杆大头侧面加工工序及相关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计算连杆大头侧面加工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T/3。

4.夹具设计必须满足△d五、进度安排(设计共两周10天)1.准备一天(课程设计工艺讲解、画图工具准备、借阅相关工具书和资料等);2.画零件图一天;3.制定工艺路线两天;4.确定连杆大头侧面加工工序工序具体内容一天;5.夹具设计及完成总装图三天;6.完成设计说明书及答辩两天。

六、推荐参考资料(不少于3篇)1.王凡主编《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5 ;2.肖继德、陈宁平主编《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5 3.孙丽媛《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4.曾东建《汽车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5.崇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2。

连杆设计说明书

连杆设计说明书

连杆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要求:1.了解活塞、连杆、曲轴的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和加工基准。

2.正确的表达零件的形状,合理布置试图。

3.正确理解和标注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4.能读懂图样上的技术要求。

5.正确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熟练掌握AutoCAD 绘制工程图纸。

连杆的作用连杆的作用是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并使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连杆由连杆体、连杆盖、连杆螺栓和连杆轴瓦等零件组成,连杆体与连杆盖分为连杆小头、杆身和连杆大头。

连杆小头用来安装活塞销,以连接活塞。

连杆大头与曲轴的连杆轴颈相连。

一般做成分开式,与杆身切开的一半称为连杆盖,二者靠连杆螺栓连接为一体。

连杆轴瓦安装在连杆大头孔座中,与曲轴上的连杆轴颈装和在一起,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配合副之一。

常用的减磨合金主要有白合金、铜铅合金和铝基合金。

连杆机构中两端分别与主动和从动构件铰接以传递运动和力的杆件。

例如在往复活塞式动力机械和压缩机中,用连杆来连接活塞与曲柄。

连杆多为钢件,其主体部分的截面多为圆形或工字形,两端有孔,孔内装有青铜衬套或滚针轴承,供装入轴销而构成铰接。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它连接着活塞和曲轴,其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把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传给曲轴以输出功率。

连杆在工作中,除承受燃烧室燃气产生的压力外,还要承受纵向和横向的惯性力。

因此,连杆在一个复杂的应力状态下工作。

它既受交变的拉压应力、又受弯曲应力。

连杆的主要损坏形式是疲劳断裂和过量变形。

通常疲劳断裂的部位是在连杆上的三个高应力区域。

连杆的工作条件要求连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又要求具有足够的钢性和韧性。

传统连杆加工工艺中其材料一般采用45 钢、40Cr 或40MnB 等调质钢。

连杆组连杆组包括连杆体、连杆盖、小头衬套、连杆瓦、连杆螺栓、连杆螺母等。

在三维造型时,可以将连杆体、盖、螺栓等作为一体,因小头衬套材料为铜铅合金,可以分开造型,然后组装成一体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杆课程设计
说明书
院别: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新能源1002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潘剑锋
2014年1月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出行方便,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提高发动机性能,一方面可以降低噪音,增强发动机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

连杆作为发动机活塞运动的主要部件,它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的压力传递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承受着剧烈的动载荷作用。

这就对其性能有极高的要求。

而连杆的强度与任性也是决定发动机性能的因素之一。

为了保证连杆的疲劳强度,要求连杆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

以往连杆材料几乎普遍采用碳素调质钢和合金调质钢,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为节省能源,欧美和日本开始大量应用非调质钢,并取得很大的进展。

随着汽车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连杆的强度、刚度对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对发动机连杆用材料及制造技术的研究都非常重视。

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连杆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关联很大,非调质钢的应用就是考虑节省调质工序。

近年来,采取裂解连杆体和连杆盖分界面技术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机械加工工序,由此开发了高强度低韧性的高碳非调质钢和粉末冶金锻件,以满足工艺的需要。

目录
前言 (2)
—设计任务— (4)
一、连杆概况 (4)
1、连杆结构特点 (4)
2、工作工作环境 (5)
3、连杆设计要求 (5)
二、三维建模 (6)
1、二维图纸 (6)
2、UG三维建模模型 (6)
三、基于ANSYS对连杆有限元分析 (7)
1、材料性能参数确定: (7)
2、导入连杆三维模型 (7)
3、设置单元属性 (7)
4、网格划分 (8)
5、设置载荷和约束 (9)
6、求解及结论分析 (10)
1)位移变化图 (10)
2)应力应变结果图 (10)
四、课程设计总结: (12)
五、参考文献 (13)
—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1、分析连杆工作环境,性能要求以及材料等;
2、根据图纸进行三维实体建模;
3、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
4、根据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强度分析。

一、连杆概况
1、连杆结构特点
连杆的作用是传递活塞与曲轴间的作用力,并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连杆应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发动机连杆为模锻件,由连杆小头、杆身和连杆大头三部分组成。

连杆大头是分开的,一半为连杆盖,另一半与杆身为一体,通过连杆螺栓连接起来。

连杆大头孔内分别装有轴瓦。

由于连杆体与连杆盖的结合面是与大、小头孔中心连线倾斜,故称为斜剖式连杆。

连杆小头装有青铜衬套,通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

连杆大头是可分开式,内装半圆形轴瓦,大头与曲轴连杆轴连。

(1)连杆小头连杆小头与活塞销连接呈浮式结构,发动机工作时活塞销与连杆小头可以相对自由转动,因此沿销的长度方向和圆周方向的磨损比较均匀。

为提高摩擦副的耐磨性,连杆小头内孔压入青铜衬套。

青铜衬套分为两段,分别从小头的两端压入。

小头的顶上有一个集油孔,当曲轴旋转时,激溅起来的机油甩到活塞内腔的顶部,冷却活塞后,落下一部分通过集油孔聚集并流入连杆的小头
内孔润滑活塞销。

(2)杆身发动机为了在最小质量时最大的强度和刚度,连杆杆身断面加工成“工”字形。

(3)连杆大头连杆通过大头与曲轴上的连杆轴颈相连,连杆大头为分形式,采用简单的平口结构形式。

连杆大头轴承盖固定螺母为自锁型螺母,其拧紧力为100~120N.M
2、工作工作环境
连杆在工作中,除承受燃烧室燃气产生的压力外,还要承受纵向和横向的惯性力。

因此,连杆在一个复杂的应力状态下工作。

它既受交变的拉压应力、又受弯曲应力。

连杆的主要损坏形式是疲劳断裂和过量变形。

通常疲劳断裂的部位是在连杆上的三个高应力区域。

连杆的工作条件要求连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又要
求具有足够的钢性和韧性。

所以传统连杆加工工艺中其材料一般采用45钢、40Cr或40MnB等调质钢,硬度更高。

3、连杆设计要求
连杆主要承受气体压力和往复惯性力所产生的交变载荷,因此,在设计时应首先保证连杆具有在足够的疲劳强度和结构钢度。

如果强度不足,就会发生连杆螺栓、大头盖或杆身的断裂,造成严重事故,同样,如果连杆组刚度不足,也会对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

所以设计连杆的一个主要要求是在尽可能轻巧的结构下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为此,必须选用高强度的材料;合理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二、三维建模
1、二维图纸:对模型结构进行分析,了解每一部分所表达的形状。

2、UG三维建模模型
利用UG NX 7.0对连杆进行三维实体建模,最终结果如下所示
三、基于ANSYS对连杆有限元分析
1、材料性能参数确定:
——选用材料:40Cr
——弹性模量:2.11E+11
——泊松比:0.277
2、导入连杆三维模型
在ANSYS中选择导入LIANGAN.prt图片,命令如下Utility Menu :File >Import >NX
效果图如下
3、设置单元属性
单元类型:
材料属性:
4、网格划分
点击Meshing子菜单中的MeshTool,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再点击Mesh, 然后选中之前导入的模型,点OK,创建网格完成,效果如图
5、设置载荷和约束
载荷设置:点出Solution的下拉菜单:DefineLoads——Apply——Structural——Pressure——On Areas,选中小孔内圆朝内的一半,点OK,在弹出的对话框内填写1000,点OK。

约束设置:点出Solution的下拉菜单: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 Areas,选中大孔内圆,点OK,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ALL DOF,点OK。

设置结果如
6、求解及结论分析
1)位移变化图
从位移图可看出,当小头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会产生变形,距离施加力位置近的变形严重,而在大头位置距离较远,受到的影响较小,变形不明显。

2)应力应变结果图
由于几何形状对称性,受力对称,故应力图呈对称分布。

杆身中部应力大于两个圆头,小圆头外侧与连杆圆角过渡处(红色部分)应力集中。

由图可知,在红色区域为受力最大的位置,也是变形最严重的位置。

分析结论:
由应力应变及位移变化可知,当连杆在静止不动,小头施加力的时候,会造成连杆变形,整个连杆结构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小头孔的承载区范围内,其他部位受力情况较均匀,因为连杆是对称结构,力施加在对称线上,所以其形变与应力应变也是对称的。

这与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

但是,因为连杆正常的工作环境不可能静止不动,也不可能只有小头受力,所以在实际的过程中,由于小孔是承载区,它的变形相对较大。

大孔远离承载区,受影响较弱。

综合上述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分析结果是客观的、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汽车连杆的受力情况
四、课程设计总结:
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转眼间接近尾声,我感觉这是大学里收获最大的一次课设,本次的设计题目是发动机部件的三维建模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我选的是连杆的分析。

这一次的设计中真的算得上是困难重重。

首先是三维模型的建立,由于并不熟悉UG的画法,所以每画一个细节要重复很多遍,有的时候可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建模,突然发现下一步没办法处理了,往往我的选择就是删掉图形,重新开始,就这样自己摸索着去完成连杆的三维建模,尽管可能最后的图形与实际的有一点点出入,但是我相信我可以画的越来越好,同时也熟悉了UG软件一些常用的功能,懂得了如何去使用它们。

其次是ANSYS软件的使用,这一项内容可谓是最困难的,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软件,不懂得它的工作原理,不懂得它的分析对象,而且软件的所有菜单都是英文,每天从早到晚的在图书馆泡着,参阅各种工具书,去熟悉软件的基本功能,熟悉实体模型的分析过程。

至始至终都是靠自己自学来完成。

这一次的课设,收获很大,熟悉了一些软件的使用,明白了什么是有限元分析,如何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以及从分析结果中获得改进措施。

对于我们来说,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课设,同时也是为了即将参加工作的我们提高能力的过程,为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参考文献
[1]郝宝林.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建模与仿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6.
[2]杨连生.内燃机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0.6.
[3]任重.ANSYS使用分析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定标.CAD/CAE/CAM技术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忽略此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