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流行语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体流行语研究
作者:汪董华佳璐
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8期
【摘要】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在多种新型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已逐渐为广大民众接受、认可。其在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方面有着特殊的性质和作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交流。然而,由于流行语的泛滥以及某些消极流行语的出现,给整个社会的精神健康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流行语传播的主要途径,传媒在推广流行语的过程中应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努力维护语言使用的规范性,避免使用不健康的粗俗的流行语,并使其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媒体流行语内涵规范文化传承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同的意见和思想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一切促使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语言作为对于社会变化最为敏感和最为直观的反映器,能够迅速捕捉并且反映社会及人们的心态变迁。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流行语应运而生。
流行语又被称为“社会的反光镜”,“时代的透视机”。它贴近生活,面向大众,在人们的生活中迅速传播开来,并为广大民众接受、认可。然而,虽然流行语能及时生动地反应社会动态并满足大众心理,但是媒体使用流行语的不规范现象频频发生,也给整个社会的精神健康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流行语,重视其社会效应,并制定相应的规范来促成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一、流行语及媒体流行语的内涵
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点产生,并在某一时期、一定范围内得以迅速广泛传播的话语形式,它包括已有的词或者语言符号,或者是一个新词,或者是由若干个词组成的短语①。
媒体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及其受众中迅速传播、广泛流行的词语。在媒介平台上,人们进行着语言创造和话语互动,流行语作为大众语言生活的一种展现,在被媒介使用的时候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媒介的影响。
二、媒体流行语的特点及效应
1、简洁明了,求新求异
在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媒体越来越注重于在新闻语言上下功夫。因为一个媒体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该媒体作品的新闻语言能否抓住读者稍纵即逝的注意力。而借用流行语就是提升新闻语言魅力的策略之一。
流行语往往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如2010年度的媒体流行语“给力”、“国考”等,只言片语借流行文化、社会现实的强穿透力抢占人们的视线,进入人们的记忆,容易被迅速复制、广泛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强势语言。由此可见,要想使新闻作品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的眼球,将流行语嫁接到新闻作品上,就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映射现实,加强传播
网络流行语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或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映射意义,能够引发人们对此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加速了某一具体事件的传播速度。
2009年5月7日发生的杭州闹市飙车案中,富家子胡斌驾驶跑车在人行道撞到大学生谭卓,造成谭卓当场死亡。次日,杭州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案发时肇事车辆速度为70码左右,而目击者则称“受害者被撞飞5米、肇事车车速至少每小时120公里”,二者说法形成强烈反差,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在这个“70码”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同时,“70码”更是成为讽刺权利和金钱“结亲”的流行语。
常常作为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和浓缩的流行语,因其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潜台词,往往能起到加速新闻传播,扩大新闻事件社会影响力的作用。
3、讽刺双关,表达社会情绪
部分流行语除了表达对某个事件的关注之外,更通过双关、讽刺等方式,表达公众对于相关新闻事件的情绪感受,是公众情绪、大众心理的折射。
以2010年的媒体流行语“蒜你狠”为例。“蒜你狠”这一流行语的由来,是源于大蒜价格的疯长。而在“蒜你狠”之后,又出现了大量的诸如“豆你玩”“糖高宗”“油你涨”等新词。这些如多米诺骨牌般出现的新词乍看颇为搞笑,实则意义深刻,形象地表现了在物价接二连三的疯长之后,民众的无奈之情。
这些流行语的背后,汹涌着的往往是民众复杂的情绪和感受。因而,当媒体报道相关的新闻事件时,不再需要过多的阐释。
三、媒体流行语的规范
流行语作为社会发展中的新兴产物,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吸引大众的关注。但流行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却制约
了媒体对于它们的使用。媒体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捕捉记录时代、社会的变迁为己任。流行语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语言的鲜活性,更是对时代和社会的如实反映。如何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困扰媒体工作者的难题。对此,笔者认为,媒体工作者们在使用流行语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1、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自2006年3月1日起,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一消息刚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争议。支持方认为规范汉语势在必行,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严重损害到了汉语的纯洁性。反对者则认为网络语言是反映时代变迁的良好借鉴,我们应以宽容与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它们。
其实早在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里,就已经以法律的形式对语言文字的使用作了明确规定:“汉语言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言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规范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并不是否认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事实上,我们应区别对待流行语。对于那些不健康的流行语,我们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拒绝。而那些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词汇,约定俗成后也能被媒体所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部已连续多年发布年度流行语,这些流行语都是经过国家承认,人们熟知的,媒体可以直接采用。
2、要遵循新闻语言的规律
为了符合新闻的传播规律,达到传播效果最优化,新闻语言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规律和要求,即准确、生动、简洁、通俗和健康。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第一要素。新闻语言的准确,一是指叙事准确无误,二是指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准确精当,三是指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准确合度,分寸恰当。②每个词语都表示一定的意义,承载一定的含义,适用于一定的语境。媒体工作者们在使用流行语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词语的含义与语境,切不能盲目乱用,损害新闻语言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