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藏族地区使用)汉语2019年西藏中考文言文总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西藏中考汉语文言文复习资料
一、《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违约的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1.解释加点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2)尊君在不.(同“否”)(3)去.后乃.至(离开,才)(4)下车引.之(拉)(5)入门不顾.(回头)(6)相委.而去(丢下、舍弃)2.翻译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你父亲)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离开了。
3.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
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要知错就改。
4.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言而无信却又无礼的人,自己失信,却怪罪别人,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
5.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是一个聪明懂道理的孩子。
6.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我觉得他没有失礼,“友人”无理在先,对待这样的人不需要过于客气。
7.“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8.“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二、《爱莲说》(宋朝·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番.(多)(2)亭亭净植.(立)
(3)濯.清涟而不妖(洗涤)(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是,却,然而)(5)陶后鲜.有闻(很少)(6)花之隐逸者
...也(指隐居的人)
(7)花之君子
..众矣(当然)
..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8)宜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4分)
(1)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3.周敦颐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不与世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的生活态度;刘禹锡借“陋室”表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2分)
4.文中以莲为歌颂对象,并多次用菊和牡丹就来衬托。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衬托,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对比效果。
6.“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贪图富贵,不追求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
7.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文中体现菊花高洁、质朴的句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出淤泥而不染。
(3)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
三、《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珍贵的经文。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1.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1)有仙则名.(出名)(2)斯.是陋室(这)
(3)惟吾.德馨(我)(4)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5)往来无白丁
..之劳形(官府的文书)
..(平民)(6)无案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文中的点睛之笔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儒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
5.《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6. 本文作者结交“鸿儒”而不结交“白丁”,你赞同这种择友方式吗?谈谈你是怎样选择朋友的?
赞同。结交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也会让自己变得高尚和渊博起来。所以,我选择朋友就选择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