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经商哲学思想

合集下载

范蠡经商之道

范蠡经商之道

范蠡经商之道范蠡(约公元前557年-前478年),字文则,楚国南阳(今属河南省)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家、战略家。

他曾经担任过楚国的上卿,为楚国的军事、外交、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南阳之贤”。

范蠡对经商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他的经商之道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范蠡经商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德商”。

他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道德修养。

他强调诚信、正直、宽容、慷慨和善良等美德是经商成功的基石。

范蠡在经商中注重与人的交往,他尊重他人的权益,讲究互利互惠的原则,与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这种“德商”思想不仅使范蠡在经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塑造了他的崇高形象,使他在历史上被后世人们推崇和尊敬。

范蠡在经商中有着独到的战略眼光和思维方式。

他认为,经商与军事有着相似之处,都需要战略的思考和合理的布局。

他注重市场的选择和定位,善于抓住商机,开拓新的市场。

他深刻理解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市场风险,善于利用信息来进行决策。

范蠡在经商中注重研究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通过战略合作和竞争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

范蠡还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远利益。

他认为,经商不仅仅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手段,更是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他在经商中注重公平交易和合法合规,反对剥削和操纵市场。

他主张通过创新和科技发展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范蠡的经商之道强调了经济和道德之间的互动关系,使经商成为实现社会福祉的重要手段。

范蠡的经商之道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瑰宝,对于当代经商者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中,我们可以借鉴范蠡的思想和方法,培养高尚的品德,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注重与人的交往和合作,做到“德商”。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战略思维和市场分析,善于抓住商机,开拓新的市场,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同时,我们应该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社会责任,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范蠡的理念

范蠡的理念

范蠡的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把握商机:范蠡认为经商需要善于发现商机,并能够
准确判断市场趋势。

他主张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产品定位,从而获得商业成功。

2. 科学选址:范蠡认为店铺的位置对于商业成功至关重要。

他主张选择人流量大、交通便利、消费水平高的地方开
设店铺,同时要注意周边环境、竞争对手等因素,以实现商
业利益最大化。

3. 诚信经营:范蠡认为诚信是商业经营之本,商家应该
以诚信为本,遵守商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商业形
象和口碑。

4. 精细管理:范蠡认为商业成功需要精细的管理和规划。

他主张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库存管理、人员管理等制度,
提高商业效率和竞争力。

5. 社会责任:范蠡认为商人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主张关注民生、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经
济发展等,以实现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共赢。

总之,范蠡的理念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选址、诚信
经营、精细管理、承担社会责任等综合因素来实现商业成功。

这些理念具有普适性,对于现代商业经营和管理仍然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范蠡提出六个经商思想

范蠡提出六个经商思想

一是预测行情,窥其先机。

春秋末期,自由经营的私商兴起,他们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要获利赚钱,就必须重视市场行情的变化,揣度商品供求和价格的变化,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范蠡是那时善于预测行情、敏于掌握时机、在经营上取得极大成功的代表。

二是贵贱复反,贱买贵卖。

范蠡认为,货物的时贱时贵是会有一定规律的,五谷贱贵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物极必反,物之多少,价之贵贱,会向其反面转化。

他运用计然“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的观点经商,看到市场上某种货物上涨,就会刺激人们生产出更多的这种货物,生产这种货物过多了,卖不出去,价格就会跌落下来,反之亦然。

货物价格的贵贱与货物的“有余”和“不足”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因此,他认为具体从事经商的人应该在某种货物价格昂贵时,就要像对待粪土那样,赶快卖出去,从贱买贵卖的经营中获利。

三是完物上种,质高货真。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的。

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效用的好坏,即使用价值的高低。

效用好,使用价值高的,质量就佳,反之就是劣。

商品的质量关系到生产者、商人本身的信誉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当时当私营个体手工业者大量兴起以后,范蠡就引用计然之策,提出“务完物”的口号,要求质高货真,他强调贮藏货物要完好,并提出“腐败而食之货勿留”,以免浪费或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四是薄利多销,不敢居贵。

“薄利”是手段,“多销”是目的,以“薄利”促“多销”是商人的目的。

范蠡主张“不敢居贵”,仅“逐什一之利”。

他与投机奸商不同之处是出不抬价,进不压价,不在扩大商品的加价率上费心机,而是当买即买,当卖即卖。

他提出的“无息币”、“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就是力求加速商品的周转次数,使得同量的资本在一定时间内能做更多的生意,从而在扩大购销中去增加利润的总额。

范蠡是不敢居贵、薄利多销型的古代经商者之典范。

五是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范蠡经商之术广泛地利用了计然“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之策,大获其利。

范蠡商业思想概述总结

范蠡商业思想概述总结

范蠡商业思想概述总结
范蠡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商业人物之一,他的商业思想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范蠡的商业思想主要集中在“行胜于言”、“势利”的理念上。

总结来说,范蠡的商业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
几个方面。

首先,范蠡强调实际行动胜过空谈。

他认为商业上的成功不在于口头上的说辞,而在于实际行动。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经验和成果。

因此,他倡导商人要善于实践,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方法,不怕失败,只有通过多次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商业之道。

其次,范蠡强调“势利”。

他认为在商业中力量是很重要的,只
有拥有足够的资源和实力才能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提倡商人要与权势和名流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取商业中的优势资源和信息。

他自己就通过与吴王交好,得到了许多商业上的支持和帮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外,范蠡还注重个人的修养和人品。

他认为商人的品德和修养同样重要,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才能在商业中受人尊重。

他自己也以廉洁自律的形象示范给别人,认为一个商人应该坚守道德底线,做到诚实守信,才能与人合作取得长久的成功。

最后,范蠡注重商人的战略思维。

他认为商人要有长远的眼光,对市场和行业有清晰的认识,以制定正确的商业战略。

他还主张商人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应
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

他自己就通过与吴王的合作,紧密对接政治和商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的来说,范蠡的商业思想强调实践、势利、个人修养和战略思维。

这些思想在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并为后来的商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范蠡的经营之道

范蠡的经营之道

范蠡的经营之道

•范蠡之所认能成为商贾巨富,我们分析他的经商之道的精髓: 秘诀一
看准时机候时转物
候时转物的意思是范蠡搞经营不仅看地域、经营的品种,还需要看经营的时机。

秘诀二
不追求暴利逐什一之利
范蠡是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这是真正体现中国善良的商人,有知识的商人的一种良心。

范蠡所追求的不是暴力,而是“什一之利”。

薄利多销,细水流长,日积月累,则必成大富。

这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符合中国传统儒家“义”的原理。

秘诀三
诚信经商用人得当
范蠡始终信奉:自己的货物,贮存时一定不要易腐坏之物。

自己的东西,不可抬高物价,不可欺诈。

另外,搞经营也需要用人得当,用人不疑,让手下的经营者放心大胆去做事。

秘诀四
富而好施
范蠡经商不仅是商业的头脑了得,其精神道德更是值得尊敬和学习。

《史记》记载“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范蠡在这十九年中曾三次发财致富,之后又三次都将钱财分给大众,分给乡亲。

所以,人们称其“ 富好行其德者也”。

他的一生是不断赚钱又不断施舍的一生,年老后放手给子孙们经营。

史书中记载其子孙也继承了范蠡的经营之道,最后他的家产达到巨万,也就等范蠡是一位多面手,他视野开阔,眼光长远,是我们中国商人的始祖,是一代商圣,他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秘诀值得我们去研究和继承。

天下共富:范蠡的“道商”思想

天下共富:范蠡的“道商”思想

天下共富:范蠡的“道商”思想范蠡,字少伯,楚国宛邑人,又名鸱夷子皮、陶朱公,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学思想家和经济学家,是黄老学派的创始人与奠基者。

范蠡被司马迁高度评价为“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称其“三迁而有荣名”,后被公认为“中国道商”始祖,商界尊其为“商圣”、“文财神”。

范蠡是老子道学思想体系第三代传人,他少年时代就追随文子学习中国最早的经济商业理论——《计然七策》,即如何发展国计民生的国民经济学。

他的道商思想主要体现在“富国”与“富家”两大领域。

对于富国之道,范蠡认为:“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持盈,”即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即如何在原有国力强盛的发展基础上继续保持平衡稳定与良性发展。

“定倾”,就是当国家政局或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状态,甚至面临倾覆的重大危机时,该如何拨乱为治,转危为安。

而“节事”之道,就是在国家治理与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点掌控,如何识别提取管理中的要素环节,面对发展问题该如何保持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的“节制”。

范蠡并把这三点与天地人结合,说:“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

”范蠡的守持盈之术,实为他对老子“戒盈”思想的技术性补充。

范蠡分析了古往今来从天子以至诸侯的成败功过,他认为无论是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还是夏桀、商纣的劣迹暴行,都离不开一个总规律,那就是:但凡灭亡者,他们都是无一幸免地沾染了嗜好美味的恶习,沉溺荒废于声色娱乐之中,迷恋那些珍奇贵重的所谓宝贝器物。

当他们一旦沾染了这些不良嗜好,总想满足自己的私欲怎么办呢?那就要与民夺利,千方百计从老百姓的手中捞钱。

他们用整个国家不断加剧的贫富悬差和民众的困苦,来换取自己短暂的快乐,到最后国库越来越空虚,百姓越来越贫穷。

“渐渍乎滋味之费,没溺于声色之类,牵孪于珍怪贵重之器。

总结范蠡商业思想体系

总结范蠡商业思想体系

总结范蠡商业思想体系
范蠡是中国古代商业思想家之一,他的商业思想体系包括了诸多重要观点和原则。

总结范蠡的商业思想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范蠡强调了商业活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商业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商业可以带来财富和繁荣。

范蠡倡导商人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商业活动,努力创造财富和价值。

其次,范蠡强调了商业的道德规范。

他认为商人应该遵循正义和诚信的原则,不应该以欺诈和不义的手段获取利益。

范蠡认为商人应该坚守道义,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与合作伙伴保持公平、诚实的交易。

第三,范蠡注重商业经营的细节和方法。

他认为商人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技巧和经验,懂得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

范蠡强调了市场调研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从众大众的需求,从寡小众的需求,从精品中国。

”的商业经营思路。

再次,范蠡强调了商业合作的重要性。

他认为商人应该互利共赢,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范蠡提出了“同甘
共苦、共担风险”的合作原则,鼓励商人与其他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最后,范蠡强调了商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他认为商人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知识和管理能力,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范蠡鼓励年轻人勇于创业,提倡商业教育和培训,为
商业人才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总结来说,范蠡的商业思想体系包含了商业活动的重要性、商业道德规范、商业经营方法、商业合作原则和商业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这些思想观点对于当今商业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引导商人们在商业活动中追求诚信、创新和合作,推动商业的发展和繁荣。

范蠡的经营之道

范蠡的经营之道

范蠡的经营之道
范蠡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他以其出色的商业智慧和经商成功而闻名。

范蠡的经营之道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总结。

首先,范蠡注重诚信和仁义。

他在商业经营中强调“买卖公道”和“童叟无欺”,并提出了“务完物”和“腐败而食之货勿留”的原则[2]。

他坚持销售优质的货物,不囤积居奇,以质优价低、薄利多销的方式经营[1]。

这种诚信和道德的经营方式使他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其次,范蠡注重市场分析和把握时机。

他深谙市场规律,关注供求关系,善于抓住买卖时机[4]。

他认为货物的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要根据市场行情来制定合理的价格[5]。

范蠡的市场敏感性和准确的判断力使他能够在商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此外,范蠡注重实践和方法。

他强调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善于分析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5]。

他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5]。

范蠡的实践经验和方法论为他的商业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范蠡的经营之道包括诚信和仁义、市场分析和把握时机、实践和方法。

这些经营理念和原则在当今商业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3]。

商圣范蠡经营管理智慧

商圣范蠡经营管理智慧

我们现在衡量一个企业家或高级职业经理人时,常常以学历、技能、工作经历、人脉背景等作为对其能力的判定标准,但是,用这些指标去衡量一个将才,即工作性质以技能为主的员工还算适合,若是用这些指标去衡量一个企业的领军者或决策层领导者,就不再那么有效。因为,对于这一特殊的人才群体,一些超乎技能层面的东西,才是这些人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的能力,而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这些很简单且朴素的东西。
范蠡卖马的故事说明什么?孤立的贩卖马匹和贩运麻布看起来没有任何关系,但将贩卖马匹和麻布关联到一起——缔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就产生了多赢的结果!正如我在《商业模式创新》课程中常常强调的那样:生活中不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光;生活中也不缺少资源,而是缺少发现资源的眼光。范蠡成功地发现机会、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了传奇。同样就像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大集体中一样,企业也不可能是孤立存在。企业经营在不断与外界发生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完全可以从社会中挖掘和整合,低成本利用沉淀的、甚至免费的资源,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寻找企业获利和发展壮大的机会。
1、德为立身图强之本
吴王夫差知道范蠡是个大才,几次劝范蠡离开勾践,封赐显爵,范蠡皆不为所动。为奴的三年时间里,范蠡同勾践夫妻一起耕作劳动、粗食、卧薪,并且不忘和勾践的君臣之别,时刻敬主、护主,三年如一,不离不弃,这让吴王即赞许又羡慕。一次吴王在范蠡经过的路上扔了一块黄金,范蠡经过时丝毫没有犹豫就跨过黄金,径直离去,从此吴王才打消了劝范蠡降吴的念头。
范蠡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在政治、经济、哲学、军事、外交、建筑等重大领域均有建树,集老子、孔子、鬼谷子、孙子思想之大成,并都以行动来体现,堪称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界圣星。兴一国,灭一国,“兵圣”孙武没做到,“智圣”诸葛亮没做到。两人几乎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只活到五十出头。而范蠡却做到了,他不仅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还善于“保存自己”直到古稀之年,寿终正寝。官至相国、大将军,爵至上大夫,毅然辞去知舍有得,来去从容,拿得起放得下。这一点伍子胥没有想过,文种没有决心,两人均被君王赐死。范蠡懂得急流勇退,懂得“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敌国破、谋臣亡”,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主动辞官第一人。

商圣范蠡的经商理念

商圣范蠡的经商理念

商圣范蠡的经商理念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范蠡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进,他能辅佐勾践兴越灭吴;退,他能下海经商富甲一方。

课本上,有关他辅佐勾践的事写得很多;民间流传的,他与西施的爱情故事人尽皆知。

今天,我们来聊聊他的经商之道。

范蠡对宏观经济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农末俱利”和“平粜齐物”的经济主张。

《史记·货殖列传》中载:“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范蠡认为,谷价太低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就不愿努力生产,从而影响农产品的供应;而谷价太高,又会损害工商业者的利益,工商业者利益受到损害,就会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困难。

怎样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使双方共同受益?范蠡提出了“平粜”的物价控制办法——粮食每斗价格最高不超过八十钱,最低不少于三十钱,以保证农民和商人都能得利,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

这种由国家调控粮食价格的政策,既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又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方能富民强国。

范蠡辞官后来到齐国。

齐国从姜太公开始便以工商立国,物资充裕,商业氛围浓厚,多“鱼盐之利”。

嗅到商机的范蠡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在种地之余兼营起捕鱼和制盐业务,逐渐有了财富积累。

相传,范蠡曾在齐都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贩卖马匹。

齐地“物流”发达,有不少北方来的良马,而南方的吴越地区迫切需要备战的马匹。

如果能成功转运,不仅可以卖个好价钱,而且能够帮助吴越增强军力、巩固国防,算是双赢之举。

但当时战事不断,沿途盗贼猖獗,如何将马匹运送到遥远的吴越之地呢?经过多方调查,范蠡得知齐国有一巨商姜子盾,常运货至吴越,沿途畅通无阻。

于是范蠡便张贴告示,说自己刚成立马队,可免费帮人运货至吴越。

姜子盾听说后,主动找上门来,请求帮运布匹。

就这样,范蠡的马匹和姜子盾的货物相伴而行,安然到达目的地。

卸下布匹,就地卖掉马匹,范蠡稳稳赚了一笔。

他用这种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助人助己、什么叫合作双赢。

范蠡做生意非常重视信誉,他认为诚信是商业活动的根本,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不做欺诈之事,不取不义之财。

范蠡的商业思想总结

范蠡的商业思想总结

范蠡的商业思想总结范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商业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他的商业活动中,他树立了许多独特的商业理念和原则,这些理念和原则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领先和先进的。

本文将对范蠡的商业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范蠡强调了商业合作和互惠互利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约法三章”,即商人之间必须确立明确的商业规则和合作方式,保证各方的权益,建立长久稳定的商业关系。

这种理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也为后来的商业活动奠定了基础。

其次,范蠡注重商业经营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他认为商业活动应该注重策略和计划,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

他在与吴王交谈时说:“以渔利持之,若长引。

以即利为求,将反失之”,表达了他对持久经营的重视。

范蠡将利益看作是长远发展的推动力,通过稳定的经营策略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第三,范蠡注重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

他强调了市场的需求驱动作用,认为商人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

他经营了一家以采捕鱼为主的商号,并通过引入新技术和产品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

他还鼓励农民和手工业者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产品,这种思想与现代市场导向的商业模式相似。

第四,范蠡强调商业活动应该建立在道义和诚信的基础上。

他反对欺诈、不诚实的商业行为,主张诚信守信。

范蠡在《吴王问》中说:“信义者人之所以立者”,强调诚信对于商业合作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商业才能长久稳定发展。

第五,范蠡注重商业的地域发展和差异化经营。

他提出了“鱼米之乡”的观念,即在具有资源和优势的地方进行特色产业的发展和经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他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吴王,鼓励吴王在吴国发展渔业和农业,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六,范蠡注重商人精神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商人应该具备道德和品行标准,注重人格修养和精神追求。

他在商业活动中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职业道德,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信任。

总结起来,范蠡的商业思想强调了商业合作和互惠互利、商业经营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诚信和道德标准、地域发展和差异化经营以及商人精神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范蠡经商之道

范蠡经商之道

范蠡经商之道1、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范蠡搞经济不是盲目出击,而是精心选择地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求最好的经济效益。

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具有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为范蠡致富奠定了基础。

在齐地,他从事农业和海上经营,到陶后,除了经营农产品还倡导多种经营。

他曾向鲁国穷士猗顿传授致富经验:子欲速富,应当饲养五种牲畜。

他还提倡养鱼,《齐民要术》记载的《养鱼经》传说就是范蠡所作。

2、注重质量,不图侥幸。

范蠡和计然提出一套积著之理,就是贮存货物的原则。

他说: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重视货物质量,资金要流通,不图侥幸获利。

3、把握行情,人取我予。

范蠡商业经营的最主要目标是人取我予,即满足人们生活与生产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且与时令、季节的关系也很密切。

他能把握时机,能提供市场最需要的东西,当然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4、让货等人,待乏贸易。

范蠡运用农业丰歉循环论,调节物资,进行待乏贸易,具体说,就是夏则资皮,冬则资緆(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所谓待乏原则就是让货等人,不要让人等货。

要准备别人所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制高点,占据优势。

范蠡5、诚信经商,不求暴利。

范蠡经商,不仅善于抓住时机,并且不追求暴利。

《史记》记载,范蠡侯时转物,逐十一之利。

这是非常人性化的主张,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而且薄利多销,不求暴利,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必成大富。

这是范蠡成功的秘诀之一。

6、埋头苦干,劳动致富。

范蠡充分利用齐地的资源和环境,带领全家人艰苦奋斗。

他从越国的上将军一变而为普通的劳动者,在官为本的时代,多少人仰慕高官厚禄,而范蠡坦然改变身份,埋头苦干,劳动致富,对传统观念做出了大胆的挑战,仅此一点对后人的启迪是极其深刻的。

7、尽散其财,富好行德。

范蠡经商思想中最可贵的是富好行其德。

《史记》记载,范蠡在齐致富后,就曾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后来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

对范蠡商业思想的总结

对范蠡商业思想的总结

对范蠡商业思想的总结
范蠡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智者和商人,他的商业思想对于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范蠡的商业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经商方式、人才选拔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综合起来可以总结如下。

首先,范蠡非常注重经商方式。

他认为经商应该以诚信为基础,建立长期稳定的商业关系,从而推动商业的繁荣。

他主张诚信守约,不欺骗他人,坚守商业道德,以此来保持商业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范蠡的这种经商方式,影响了之后中国商人的经商理念,也延续至今。

其次,范蠡注重人才选拔。

他认为人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只有选用恰当的人才,才能使企业走向繁荣。

范蠡在选拔人才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商业才能和领导能力,鼓励他们创新和开拓,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这种人才选拔的理念对于中国商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商业家们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此外,范蠡还注重经济发展。

他认为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基础,也是民众富裕的关键。

因此,他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贸易和合作来增加国家的财富和民众的福祉。

范蠡以商业手段,带动了当时的经济繁荣,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他的经济发展思想为后来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范蠡的商业思想强调诚信经营、人才选拔和经济发
展。

他通过注重经商方式、重视人才培养以及推动经济发展,为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蠡的商业思想对于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后来的商业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对范蠡商业思想的总结是

对范蠡商业思想的总结是

对范蠡商业思想的总结是范蠡(公元前557年-公元前46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商人,被誉为“千古商圣”。

他的商业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于我们今天的商业经营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范蠡强调了以诚信为基础的商业道德。

他认为商人应该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诺言,坚守信用。

只有建立了信任,才能更好地发展商业关系,开拓市场。

这一思想反映在他与吴王夫差签订的“以五湖为盈”商业合作协议中。

范蠡诚实守信,完全履行合同,赢得了吴王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

其次,范蠡提倡高效运营和经营管理。

他注重从细节入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吴国任职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如设立商人集会所,规定商路秩序,减少交通费用,提高货物的流通速度等。

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商业运营的效率,为范蠡赢得了巨大的财富。

范蠡还主张商业多元化和风险分散。

他认为商人应该通过多样化的经营来分散风险,降低商业风险。

他在吴国采取了广泛的贸易活动,不仅涉及纺织品、黄金、铜器等传统商品,还积极经营农田、渔场、茶园等。

他通过不同的经营领域分散风险,保证了商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此外,范蠡强调选择发展前景好的行业。

他在吴国选址修筑了防洪堤,改良土地,开展农田开垦活动,并大力发展养蚕、织袍等行业。

范蠡通过科学的市场调研和前瞻性的思考,准确预测到这些行业的发展潜力,从而成功地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最后,范蠡推崇商人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放思维。

他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机会和商业模式,不断寻求商业发展的新途径。

例如,范蠡在水路交通工具改进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提出了一种巨大的木船“蛟船”,极大地提升了水路运输的效率和能力。

这种创新精神和开放思维使范蠡在商业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总之,范蠡的商业思想强调了以诚信为基础的商业道德,注重高效运营和经营管理,倡导商业多元化和风险分散,主张选择发展前景好的行业,推崇创新精神和开放思维。

这些思想在今天的商业经营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

商圣《范蠡》的经商思想,宅家无事,可聊以心慰

商圣《范蠡》的经商思想,宅家无事,可聊以心慰

商圣《范蠡》的经商思想,宅家无事,可聊以心慰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自号“陶朱公“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范蠡经商思想:《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三谋三略》一、《三谋》:《人谋》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二、《三略》:《货略》、《价略》、《市略》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

范蠡主要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范蠡说的价格原理,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物极必反的规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

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

他说,如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

”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儒商之道,儒者有思,商者有德,道者有行”,财者,商之魂也,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范蠡的经商思想

范蠡的经商思想

范蠡(生卒不详),字少伯,楚国宛三户(今南阳)人。

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他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中的风流人物,一代名臣。

他在哲学、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重大领域均有建树。

一、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范蠡经济思想的主导内容是经济治国。

这不仅对战乱频繁的春秋时期来说是先进的、有远见的,而且对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经济是基础,只有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人民富足了,安居乐业了,国力强盛了,才能与列国抗衡,立于不败之地。

范蠡懂得这个道理,他在越王勾践战败处境十分艰难之时,向勾践献出了经济治国之策。

他说:“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

”这三句话译成今意是:知道要打仗,所以要从各方面做好战争的准备;知道货物何时需用,才算懂得货物的价值。

也只有把时和用这二者的关系搞清了,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情况和行情才能看得清楚。

在这里可以看出:范蠡向勾践进言的大前提是“知斗则修备”,是为了富国,为了国家强盛,为了战胜敌国。

所以他主张发展经济,开展货物贸易,加强对商品经济的指导和管理,其目的是“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二、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范蠡经济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要懂得经济的发展规律,并要预谋在先。

他针对当时以农业经济为本的实际情况,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注意观察天时气象,并用“五行”之说总结出了农业生产丰歉的一般规律,就是“岁在金时,能够丰收;岁在水时,就有水灾之害,可能歉收;岁在木时,就可能出现饥馑;岁在火时,则要出现旱灾”,“每六年一丰收,六年一旱灾,十二年要有一次大的饥荒”。

根据这一规律,他辩证地指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其意思是:在旱灾时,要准备舟船待涝;在水灾时,要准备车辆待旱,这是事物发展规律的要求。

范蠡经商哲学思想

范蠡经商哲学思想

范蠡经商哲学思想德强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对商业提出了“善者因之”这一论点。

什么是“善者因子”呢?司马迁指出,搞经济就要用经济的方法,遵循经济规律,顺水推舟加上一把力,来达到目的。

他说:“故善者因子,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这里提到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因”而为之,“因”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势成事;不懂得“因”那就谈不上果了,发展经济就会走下坡路,制定经济路线就是下策。

他认为,人类发展是离不开经济发展的要求,懂得了“因”就可以“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在司马迁经济思想的代表人物范蠡就是一个“善者”代名词。

范蠡是一个颇负盛名的历史人物。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自强雪耻,其“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的策略,增加人口,聚积财物,同时积极发展农业与军事范蠡起着重要作用。

而在谋划“十年生聚”大计中,范蠡施展了卓越的才能。

他在越国,不仅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同时在经济上有一套见解。

用司马迁的话来说,他是能够顺着经济发展的要求来治理国家,从而使越国达到了“生聚”的目的,最终战胜吴国。

首先,范蠡注重农末两利的经济管理思想。

《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认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

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他看到商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对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影响,认为谷物的价格太高则会损害工商业者的利益,工商业受损害无人从事工商业,就会使经济发生困难。

谷价如果太低会损害农民,谷价太高会损害工商业。

如果把谷价限制在不低于30、不高于80 的幅度内,就会对农业和工商业都有利。

所以要用平粜的办法来调节市场,在谷价过高时,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粮食;谷价过低时,用较高于市价的价格来收购粮食。

生产和流通都会得到保障,市场上的货物便不会缺乏,这就是“治国之道”。

范蠡经商法则

范蠡经商法则

范蠡经商法则范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商人和政治家,他以其出色的经商能力和商业智慧而闻名于世。

范蠡经商法则是他在经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范蠡经商法则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诚信为本范蠡经商法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诚信为本。

范蠡认为,经商之道在于信用,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信誉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才能持久经营。

他强调自己的商品必须质量过硬,价格公道,绝不欺诈,这样才能树立起可靠的形象,赢得顾客的口碑。

二、注重市场调研范蠡认为,经商必须注重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动态。

他常常亲自深入市场,与顾客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以此为依据来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范蠡认为,市场调研是经商成功的关键,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灵活应变范蠡经商法则中还有一条重要原则是灵活应变。

范蠡认为,市场环境变化快速,经商者必须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他强调经商者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和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合作共赢范蠡经商法则中强调合作共赢的原则。

范蠡认为,合作是商业成功的关键,只有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范蠡经常与其他商人合作,共同开展业务,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最大程度地提高经营效益。

五、注重品牌建设范蠡经商法则中还强调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范蠡认为,一个有声望的品牌是经商成功的基础。

他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以高品质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的认可和喜爱。

范蠡认为,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建立起强大的品牌,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范蠡经商法则是范蠡多年商业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诚信为本、注重市场调研、灵活应变、合作共赢和注重品牌建设是范蠡经商法则的核心原则。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古代,也同样适用于现代经商。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经商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范蠡的人生哲学

范蠡的人生哲学

范蠡的人生哲学民间传说中的范蠡,与西施密切相关,可谓传奇浪漫,风光旖旎。

传说中,范蠡为辅佐曾被囚于吴国的越王勾践以雪国耻,设计将西施献于吴王夫差,以致吴王沉迷美色,荒废国政而亡国。

越王称霸后,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遁入江湖,“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去了。

而《史记》正史中的记载,范蠡并未有如此潇洒自在,相反却多有现实冷峻,坎坷波折,而又顺时度势,明哲保身之意。

范蠡的人生哲学,可概括为三。

一、功成身退,不求盛名。

在波谲云诡诸侯群起争霸的春秋时期,亲历目睹了诸多政乱残暴,范蠡深谙功臣往往不得善终这一点。

“大名之下,难以久居”,此认识让范蠡在越王称霸后,决然要远离政坛。

即使不忍放他走的越王施以“若离开就诛杀他”的威胁,也未改变他的人生观念和选择,暗地里,装了轻宝珠玉,与仆属乘舟泛海远行,终不返。

远离政坛,远离官场,功成之后身退,这该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一种远略。

古人多有如此,不知当今仕途之人,是否能从中悟得一点什么。

二、重视实业,治产致富。

范蠡也许天生就该是一个商人。

乘舟泛海,止于齐之海畔。

他与儿子、仆从,合力耕畜,治产业,不久竟累积数十万,成为富翁。

齐人知其贤能,任命他为相。

固有的人生哲学,使他并不贪恋权势,他喟然叹息自己,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达到了布衣之极,可“久受尊名,不祥”,于是辞官归印,把财物分给知友和乡邻,怀揣重宝离开此地。

不久,定居于齐之陶地,依然治产经商,除了耕畜,还候时转物,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

此次定居,使范蠡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陶朱公”——商业鼻祖,民间财神。

一代名臣,不求政名,反治产经商,追求物利,富荫一方。

这种选择,是基于一种怎样的人生哲学,值得当世寻味。

古人轻商,范蠡却一意孤行,当代经济社会重商,拥有财富更能实现人生大梦。

有志于此道者,于陶朱公身上,也许可以悟得一些启发。

三、深谙人情,顺时应命。

当初功成身退时,范蠡便认定越王勾践为人,“可与患难,难于处安”,遂起离意。

“财神范蠡”的经营哲学

“财神范蠡”的经营哲学

“财神范蠡”的经营哲学天地圆道,万物反复范蠡的经营理念,植根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和《周易》的圆道思想,主要经营思想之一就是“极而复反”的规律。

范蠡认为:天、地、人三者之间是不断变化的。

万物生于土地,大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它总摄万物,是一个整体。

禽兽、庄稼等始终不能离开大地,而万物不论美恶,大地都一视同仁,使之生长,同样人类也依赖大地得以养生。

但是,万物生长又各有定时,不到一定的时机,就不可能勉强生长,而人的变化也一样,不到最后的转折点,也是不可能勉强成功的。

因此,应该顺乎自然以处当世,等到机会到来的时候,就可以把不利于自己的局面扭转过来。

范蠡善观大局,他把自己的“积贮之理”放在自然环境、社会,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圆道循环中来看待。

这样,通过研究事物内部的循环运动与外部自然环境中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就能有效地预见和利用事物发展的规律。

范蠡深知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他认为每年的气候不同,产量也就不同,从而对市场价格的涨落也会有很大影响。

所以,遇到丰年,范蠡就大胆收进农产品,而遇到歉收的年景,收进的货物就不发愁没有机会卖出去了。

同样,在这种歉收的灾年里,物价会大幅上涨,也不必担心没有进货的机会而吝惜货物,所以尽可能地抛售出去。

就这样,他在致富的同时,也为平抑物价、调节商品流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事物的发展并不总是简单的由小到大、再到消失的抛物线,而是一个复杂甚至曲折的过程。

所以,仅仅意识到以积蓄储备来应对客观规律带来的影响是不够的。

在深入了解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后,还要利用这种规律进行反向投资。

也就是说,当大多数人不想投资的时候,你去投资;而大多数人都急于投资时,你则卖出。

因为市场上的某种货物价格上涨,就会刺激人们生产出更多的这种货物,生产这种货物过多,供过于求,价格就会跌落下来。

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供不应求,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此时,就要利用“有余”和“不足”与价格的高低之间的关系,决定卖出买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蠡经商哲学思想
德强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对商业提出了“善者因之”这一论点。

什么是“善者因子”呢?司马迁指出,搞经济就要用经济的方法,遵循经济规律,顺水推舟加上一把力,来达到目的。

他说:“故善者因子,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这里提到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因”而为之,“因”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势成事;不懂得“因”那就谈不上果了,发展经济就会走下坡路,制定经济路线就是下策。

他认为,人类发展是离不开经济发展的要求,懂得了“因”就可以“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在司马迁经济思想的代表人物范蠡就是一个“善者”代名词。

范蠡是一个颇负盛名的历史人物。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自强雪耻,其“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的策略,增加人口,聚积财物,同时积极发展农业与军事范蠡起着重要作用。

而在谋划“十年生聚”大计中,范蠡施展了卓越的才能。

他在越国,不仅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同时在经济上有一套见解。

用司马迁的话来说,他是能够顺着经济发展的要求来治理国家,从而使越国达到了“生聚”的目的,最终战胜吴国。

首先,范蠡注重农末两利的经济管理思想。

《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认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

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他看到商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对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影响,认为谷物的价格太高则会损害工商业者的利益,工商业受损害无人从事工商业,就会使经济发生困难。

谷价如果太低会损害农民,谷价太高会损害工商业。

如果把谷价限制在不低于30、不高于80 的幅度内,就会对农业和工商业都有利。

所以要用平粜的办法来调节市场,在谷价过高时,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粮食;谷价过低时,用较高于市价的价格来收购粮食。

生产和流通都会得到保障,市场上的货物便不会缺乏,这就是“治国之道”。

所以说经济发展要顺应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又决定物价的走向,只有把物价控制在一个期间震荡经济就能向更远的方向发展。

对于如何搞好经济工作,范蠡使了诸多办法,加上深厚的见解。

他既看到了价格波动对生产的影响,还看到了生产情况支配着价格的变动。

要在市场价格上下摆动当中获得利润,主要计划好生产情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年成好,粮食“有余”,人们百货购买力提高,百货就“不足”,那么,必然是粮贱而百货贵;而在歉年粮产“不足”,人们购买力降低,会出现粮贵而百货贱的情况。

在农业为主
要支配地位的时代,贸易要掌握的物质主要是粮食,而粮食的丰歉,常受天气因素影响。

为了掌握天时的变化,范蠡有一套关于天时演变和对农业经济情况预测的知识。

他认为:“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

......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

”他就根据这种“金”年丰收,“水”年毁,“火”年旱的认识,来安排购存或抛售粮食。

范蠡根据这一规律来推测商情,掌握流通规律,在经济上提前布局良好的措施。

怎样把握买入和卖出的时机,范蠡有一个“贵出于粪土,贱取如珠玉”的准则。

他认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即某一商品的价格贵狠了一定要下跌,跌狠了一定要上涨的必然性,主动地加以利用来安排卖出和买入。

当某类商品求过于供,价格上涨时,就毫不惜售,把它当作粪土一般地坚决抛售。

而当某类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时候,就很有远见地把这类冷货看作珍宝一样大胆买进。

这种思想,还更进一步地体现在他的“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的贸易原则中。

他认为,在大水之年,这时用不到车子,车子价格便宜,就要影响车子生产的减少。

而当水灾结束,大家又需要车子,车子就成为社会缺乏商品,这时车子价格自然会上涨。

同样的道理,在旱年,船的需求少,船的价格就低,一旦旱灾过去,船的价格就会大涨起来。

因此,必须根据这个原则来掌握目前价格虽然低贱,而今后将会是社会急需物资,就
要囤货,要买的好才能卖的好,这样才能掌握经济规律,提前布局。

在经营的管理方面,他还提出“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货勿留,无敢居贵”的守则。

就是说,必须注意货物质量和品种规格,还要贱买块卖,加速资金周转;在把商品变成货币与把货币变成商品这一转手之间,要做到像以货换货的一样迅速,不要囤积惜售。

范蠡的这种作法,即使现在看来,还是有许多好处。

这样及早的准备了货源,低货充足,自然能够保证及时供应;进货的成本低,卖出的价格当然容易做到合适一些,便宜一些,再加上质量好,品种好价廉物美,在竞争中就能占到上方,就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同时资金周转得迅速,一个钱能顶两个用,资金就更雄厚,多财善买,买卖当然更好作了。

如《货殖列传》所载,范蠡这本生意经,在越、齐、陶,都做得得心应手,这正是因为他能准确的把握经济现象。

范蠡的经济思想,放到今天也能发挥作用,只要掌握好经济发展的规律就能从中取得更大的收获。

“天因人,圣人因天。

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

”所谓天因人,是说客观形势造成其发展有赖于人为。

所谓圣人因之,是说圣人要根据客观形势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争取成功。

而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是说人们自己创造事物,天地提供客观条件来进行配合,“圣人”则利用人们的创造能力和天地提供的客观条件,取得成功。

时不我待,只要根
据经济发展规律,加上独特的经营方式,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