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三章章节测试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美学与人生》网上作业

1、“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是( )提出的。
B1.A. 亚里士多德2.B. 克罗齐3.C. 柏拉图4.D. 康德2、《红楼梦》里“晴雯撕扇”的情节充分体现了美的( ) C1.A. 形象性2.B. 时代性3.C. 非功利性4.D. 民族性3、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 ) D1.A. 《宋元戏曲考》2.B. 《红楼梦评论》3.C. 《人间词话》4.D. 《诗品》4、“美是物在人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C1.A. 朱光潜2.B. 蔡仪3.C. 吕荧4.D. 李泽厚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 ) B1.A. 荒诞2.B. 崇高3.C. 优美4.D. 悲剧6、“客观事物的美的形象关系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而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是以下那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A1.A. 蔡仪2.B. 李泽厚3.C. 康德4.D. 高尔泰7、下列说法是庄子提出来的是() C1.A. 智者乐水2.B. 柔弱胜坚强3.C. 天地有大美不言4.D. 上善若水8、以下大力提倡美感的非功利的美学家是() B1.A. 杜威2.B. 康德3.C. 柏拉图4.D. 孔子9、以下主张艺术是存在真理的“揭示”说的是( ) B1.A. 席勒2.B. 海德格尔3.C. 朱光潜4.D. 荣格10、“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是哪一种思维的特点?( B )1.A. 逻辑思维2.B. 形象思维3.C. 辩证思维4.D. 抽象思维11、相当于“崇高”范畴概念的是( D )1.A. 柔美2.B. 婉约3.C. 适宜4.D. 雄浑12、把美分为“绝对的美”和“相对的美”的是( D )1.A. 黑格尔2.B. 康德3.C. 柏拉图4.D. 哈奇生13、以下不属于“自下而上”研究美学的是( A )1.A. 柏拉图2.B. 费希纳3.C. 立普斯4.D. 丹纳14、“孤立说”的提出者是( B )1.A. 康德2.B. 闵斯特堡3.C. 谷鲁斯4.D. 布洛15、“新松恨不高百尺,恶竹应须斩万杆”属于( A )1.A. 对比想象2.B. 接近想象3.C. 创造性想象4.D. 相似想象16、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方其若翰,气倍词前,既乎篇成,半折心始”,这充分说明了文艺创作中( B )的现象。
美学与人生 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仁是儒家的核心范畴。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选择题:《论语》里仁字出现了109。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选择题:《论语》里美这个字与善无关。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选择题:儒家美学的观点有()选项:A:美善结合B:非乐C:中和、中庸D:非功答案: 【美善结合;中和、中庸】5、选择题:“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选项:A:《春日》B:《赤壁赋》C:《秋日》D:《蜀道难》答案: 【《春日》】1、选择题:叔本华提出了“过失悲剧说”。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选择题: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的是()选项:A:亚里士多德B:鲁迅C:马克思D:黑格尔答案: 【马克思】3、选择题:鲁迅先生认为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小说统统给他团圆,中国实在少有真正的悲剧。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选择题: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选项:A:《罗密欧与朱丽叶》B:《李尔王》C:《哈姆雷特》D:《麦克白》答案: 【《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5、选择题:悲剧在古希腊文中的意义为“山羊之歌”。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选择题:晴雯撕扇体现了美重视事物的实际价值。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选择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出自《牡丹亭》。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选择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说明美感活动受审美需要的影响。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选择题:汤加以胖为美以及云南有的少数民族以黑齿为美体现了美的()选项:A:民族性B:非功利性C:唯一性D:绝对性答案: 【民族性】5、选择题: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个等级七个层次,以下属于高级需要的是()选项: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认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答案: 【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1、选择题:以下属于《庄子.内篇》的文章有选项:A:《逍遥游》B:《齐物论》C:《人间世》D:《公孙丑》答案: 【《逍遥游》;《齐物论》;《人间世》】2、选择题:郭沫若认为庄子是一位厌世的思想家。
2020智慧树,知到答案《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答案《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答案《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选项:A:√B:×答案: 【√】2、单选题: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选项:A:√B:×答案: 【√】3、单选题:殷商时代的( )文里就有“美”这个字。
选项:A:隶书B:金C:甲骨D:小篆答案: 【甲骨】4、单选题:( )的《说文解字》认为“美”是“羊大,味甘也。
”选项:A:毛苌B:许慎C:荀子D:董仲舒答案: 【许慎】5、单选题:意大利美学家( )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的“美学之父”。
选项:A:鲍姆嘉通B:柏拉图C:维科D:克罗齐答案: 【克罗齐】6、单选题:认为“美”字的意思是羊给中国人的综合感觉为美的是( )。
选项:A:苏格拉底B:莎夫C:毕达哥拉斯D:笠原仲二答案: 【笠原仲二】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柏拉图提出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的分别。
选项:A:√B:×答案: 【√】2、单选题:康德的美学代表作是《判断力批判》。
选项:A:×答案: 【√】3、单选题:休谟认为美的判断标准是人的主观趣味。
选项:A:√B:×4、单选题:提出美是“数的和谐”的人是( )。
选项:A:苏格拉底B:芝诺C:高尔吉亚D:毕达哥拉斯答案: 【毕达哥拉斯】5、单选题:马克思论述美的重要著作是( )选项:A:《共产党宣言》B:《私有制的起源》C:《法哲学》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答案: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6、单选题: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选项:A:√B:×7、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三原则是高华、匀称、明确选项:A:×答案: 【×】。
《美学与人生》测试题

《美学与⼈⽣》测试题⼀、概念题。
美学是从⼈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等审美范畴和⼈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则是以⼈类对⼈⽣的审美感受作为⾃⼰研究对象的⼀门美学分⽀学科。
)美是在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中⽣成与发展起来的⼀种和谐的关系。
美感是⼈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种感动,是⼀种赏⼼悦⽬、怡情悦性的⼼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是⼈们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时⽽产⽣的主观体验,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审美是审美的主体的感觉、感触与他所接受了美的客体后的美的享受的有机结合。
(审美是⼈类掌握世界的⼀种特殊形式,指⼈与世界(社会和⾃然)形成⼀种⽆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定审美能⼒的⼈。
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
离开审美客体就⽆所谓审美主体,同样没有审美主体也就不存在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具有社会主体和个⼈主体的两种含义,但⼀般来说通常是指个⼈主体,即⼈类个体或个体⼈。
当然,个体⼈并不都是审美主体,只有当他具有⼀定审美能⼒并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主体。
审美客体⼜称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对应,指能引起⼈的美感的客观对象。
审美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满⾜主体所需要的审美价值。
艺术是⼀种⽂化现象,⼤多为满⾜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常⽣活进⾏娱乐的特殊⽅式。
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活。
⽂字、绘画、雕塑、建筑、⾳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情感是态度这⼀整体中的⼀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致性,是态度在⽣理上⼀种较复杂⽽⼜稳定的⽣理评价和体验。
3美学第三章审美形态试题答案

3美学第三章审美形态试题答案美学第三章节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24.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 A )A.突然荣耀说B.预期失望说C.生命的机械化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25.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 B )A.优美B.崇高C.悲剧D.喜剧27.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A )A.优美B.悲壮C.滑稽D.崇高28.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 A )A.优美B.崇高C.悲剧D.喜剧9.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 B )。
A.毕达哥拉斯B.朗吉诺斯C.博克D.康德10.在西方美学史上,主张丑是“近代精神的一种产物”的美学家是( D )。
A.休谟B.莱辛C.康德D.李斯托威尔11.在西方的喜剧理论中,倡导“心理能量的节省说”的美学家是( D )。
A.霍布斯B.康德C.柏格森D.弗洛伊德23.优美的形象一般表现为( A )A.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 B.内容比形式重要C.形式比内容重要D.形式具有独立的价值24.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最能体现的艺术倾向是( A )A.以丑为美 B.崇美抑丑C.美丑不分 D.无美无丑25.悲剧突出地说明了( A )A.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无限的意义B.无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有限的意义C.现实的人生所具有的历史的意义D.理想的人生所具有的现实的意义26.康德与黑格尔的崇高观之间的关系是(B )A.康德受到过黑格尔的影响B.黑格尔受到过康德的影响C.康德与黑格尔互相影响D.黑格尔与康德之间互不相干12.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谈到喜剧问题的是( B )A.德谟克利特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D )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17.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 C )A.喜剧B.悲剧C.优美D.崇高8.“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 )A.优美和崇高 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 D.均为优美9.柏格森的喜剧主张是( C )A.预期失望说 B.突然荣耀说C.生命的机械化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15.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 C)A.毕达哥拉斯B.朗吉诺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6.“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贯穿以下哪一部作品始终的一条红线?( B )A.《判断力批判》B.《论崇高》C.《伊安篇》D.《诗学》8.将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 B)A.劳鲍特里B.康德C.梅里美D.雨果19.崇高与优美之间的关系是(A )A.对立的B.并列的C.递进的D.同一的20.18世纪,将文章的风格区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类的是( B )A.方苞B.姚鼐C.刘熙载D.王夫之21.优美的基本特征是( C )A.小巧B.光滑C.和谐D.纤丽23.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关于悲剧原因的理论是( A )A.过失说B.命运说C.永恒公理说D.性格缺陷说1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观”。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作业3答案(精选5篇)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作业3答案(精选5篇)第一篇: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作业3答案38、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A.A:朱光潜B.B:李泽厚C.C:蔡仪D.D:宗白华37、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A.A:通感B.B:理解C.C:想象D.D:情感3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A:伊安篇B.B:斐多篇C.C:大希庇阿斯篇D.D:会饮篇35、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A:康德B.B:王国维C.C:蔡元培D.D:柏拉图33、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A.A:自然物质层B.B:心理意识层C.C:知觉表象层D.D:社会历史层40、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A.A:雨果B.B:马拉美C.C:庞德D.D:梅里美39、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A:王国维B.B:吕荧C.C:严羽D.D:蔡元培32、“隐秀”说的提出者是()A.A:钟嵘B.B:陆机C.C:司空图D.D:刘勰4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A.A:社会干预功能B.B:心理平衡功能C.C:道德教育功能D.D:娱乐消遣功能42、艺术意象是一种()A.A:虚拟的存在B.B:客观的物质存在C.C:精神的存在D.D:物质—精神存在44、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A.A:自律性B.B:他律性C.C:形式符号性D.D:开放性3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A:精神关系B.B:认识关系C.C:信仰关系D.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4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A.A:物质实在层B.B:意象世界层C.C:形式符号层D.D:意境超验层34、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A.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1、以下著作中哪一部是朱光潜先生的著作?( ) 1.《美的历程》 2. 《文艺心理学》3.《美学散步》 4.《审美教育书简》2、朱自清认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的是( ) 1.诗缘情 2.比德3. 虚静4.诗言志3、“美是物在人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 ) 1. 高尔泰 2. 朱光潜3. 吕荧4.李泽厚4、认为文艺是对真理“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不真实的是( ) 1. 亚里士多德 2. 席勒 3.黑格尔4.柏拉图5、在现有材料之上综合出一个新的形象,如猪八戒、孙悟空等属于( ) 1. 对比想象2. 创造想象3. 相似想象4.接近想象6、在西方的喜剧理论中,倡导“预期失望说”的美学家是( ) 1. B. 霍布斯 2. 柏格森3. 弗洛伊德4.康德7、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1. 这次美学讨论形成了对美的一致看法和完整体系2. 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3. 蔡仪认为美是客观的4.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美是什么”8、“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是( )提出的。
1. 康德 2. 克罗齐3. 亚里士多德4.柏拉图9、下面能表达超越了主客二分关系,超越了“自我”的是()1.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4.心外无物10、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1.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2.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3.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4.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11、“纯粹主体”对于“纯粹客体”的观审就是美是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的观点?()1.亚里士多德2.康德3.叔本华4.尼采12、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1.《诗学》2.《大希庇阿斯篇》3.《判断力批判》4.《诗艺》13、把美分为“绝对的美”和“相对的美”的是()1.柏拉图2.哈奇生3.黑格尔4.康德14、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1.崇高2.优美3.喜剧4.悲剧15、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1.墨家2.法家3.道家4.儒家16、“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019秋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二章章节测试

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西方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1.以下不主张游戏说的是(D)A、席勒B、卡尔西C、斯宾塞D、康德2.休莫主张“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这属于(C)A、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B、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C、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D、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3.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D)A、格塔式美学B、实验美学C、接受美学D、分析美学4.提出“自上而下”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B)A、黑格尔B、鲍姆嘉通C、费希纳D、康德5.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者上的快感和愉悦,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评》的作者(B)A、黑格尔B、康德C、歌德D、席勒6.“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D)提出的A、柏拉图B、马克思C、苏格拉底D、黑格尔7.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A)A、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B、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C、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D、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8.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C)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毕达哥斯拉D、亚里士多德9.下列美学家不主张模仿说的是(A)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10.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C)A、毕达哥斯拉派B、伊壁鸠鲁派C、英国经验派D、精神分析派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受到美”。
这是在强调(C)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C、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想干1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说明了(B)A、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B、美是主客观的统一C、美是主观的D、美是客观的13.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是(C)A、费希特B、车尔尼雪夫斯基C、黑格尔D、狄德罗14.提出审美的“第六感官”这一概念的人是(A)A、夏夫淄博里B、柏克D、洛克15.认为“劳动创造美”“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总和”的是(A)A、马克思B、黑格尔C、休谟D、康德16.“客观事物的美的形象关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而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2019美学与人生章节答案有答案

第一章1.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3.殷商时代的()文里就有“美”这个字。
AA. 甲骨B. 金C. 小篆D. 隶书4.()的《说文解字》认为“美”是“羊大,味甘也。
”DA. 毛苌B. 荀子C. 董仲舒D. 许慎5.意大利美学家()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的“美学之父”。
A. 鲍姆嘉通B. 克罗齐C. 柏拉图D. 维科6.认为“美”字的意思是羊给中国人的综合感觉为美的是CA.毕达哥拉斯B.莎夫C. 笠原仲二D.苏格拉底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时间是1750年。
✔8.下面哪位学者提出了“美是难的”。
苏格拉底9.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哪几重境界?ABCDA功利境界B自然境界C道德境界D天地境界10.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哪一部著作中提出了“美是生活”?A A《生活与美学》B《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C《怎么办?》D《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第二章测试1柏拉图提出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的分别。
✔2康德的美学代表作是《判断力批判》。
✔3休谟认为美的判断标准是人的主观趣味。
✔4提出美是“数的和谐”的人是DA高尔吉亚B苏格拉底C芝诺D毕达哥拉斯5马克思论述美的重要著作是BA《法哲学》B《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私有制的起源》D《共产党宣言》6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7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三原则是高华、匀称、明确X8一首诗和一篇散文之间的关系属于AA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B个别事物与整体之间的关系C事物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D事物与人之间的情境关系9布洛在对实验美学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心理距离说。
✔10柏拉图的哪一篇著作集中讨论了美的本质问题?BA《克拉底鲁篇》B《大希庇阿斯篇》C《小希庇阿斯篇》D《曼诺篇》第三章测试1儒家强调尽善尽美,注重社会人格之美✔2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是法家X3具有禅宗意味的诗人是BA屈原B王维C辛弃疾D杜甫4主张美是社会性与客观性结合的是CA梁启超B蔡元培C李泽厚D王国维5提出充实之为美的是庄子X6提出七窍成而混沌死,追求自然美的是孟子X7老子提出了“忘年忘义。
西南大学历届章节测试1145美学与人生

1145美学与人生 单项选择题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
1.社会干预功能2.心理平衡功能3.道德教育功能4. 娱乐消遣功能2、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 ) 1.外在的自然界2. 人所改造的自然界3. 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4.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3、“艺”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
1.精神产品2. 物质产品3.自然物4. 人工制品4、“粗绢恶扇,败人意兴”这一现象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的哪一层次有关?( ) 1.形式符号层2. 物质实在层3.意象世界层4. 意境超验层5、“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
1.亚里土多德3.柏拉图4.尼采6、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现了()。
1.审美的非功利性2.审美的具象性3.审美的非自觉性4.审美的个性7、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不是鲍姆嘉通,应该是()。
1.康德2.席勒3.鲍桑葵4.维柯8、()是德育主要依据。
1.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2.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3.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4.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9、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1.格式塔美学2.实验美学3.接受美学4.分析美学10、古代文论家()提出了“隐秀”说。
1.钟嵘3.陆机4.司空图11、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1.生活方式的变革2.思想观念的自由3.创造性的发挥4.社会关系的解放12、朱光潜认为“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
1.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2.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3.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4.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3、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定义美,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2023年智慧树美学与人生(秋季临班)见面课及章节答案

B.王维
C.陈子昂
D.贺知章
【正确答案】左冲
4.【判断题】 (10分)
钟馗曾因为丑而丢了状元。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5.【单选题】 (10分)
以下人物中最有权力的是()
A.阿瑞斯
B.雅典娜
C.左冲
D.赫拉
【正确答案】赫拉
6.【单选题】 (10分)
以下人物中最有智慧的是()
A.雅典娜
B.宙斯
悲剧的美学意义(见面课测验)
名称:《美学与人生》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5总分数:5
说明《美学与人生》第四次见面课课后测试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
第1部分总题数: 5
1.【判断题】 (1分)
叔本华提出了“过失悲剧说”。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单选题】 (1分)
认为悲剧是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的是()
A.《大希庇阿斯篇》
B.《曼诺篇》
C.《克拉底鲁篇》
D.《小希庇阿斯篇》
【正确答案】《大希庇阿斯篇》
第三章单元测试
名称:《美学与人生》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10
总分数:100
说明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总题数: 10
1.【单选题】 (10分)
B.《人间世》
C.《逍遥游》
D.《公孙丑》
【正确答案】《齐物论》《人间世》《逍遥游》
2.【判断题】 (1分)
郭沫若认为庄子是一位厌世的思想家。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3.【判断题】 (1分)
西南大学2019年秋[0324]《美学与人生》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324]《美学与人生》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f5451b168884868662d64a.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美学与人生》课程代码:0324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认为艺术是创作家的“白日梦”的是()
黑格尔
荣格
弗洛依德/【对】
亚里士多德
2、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
前者以后者为基础/【对】
同时产生
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完全等同
3、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
个体的人
审美的人
集体的人/【对】
拥有自由意志的人
4、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功能的是()
梁启超/【对】
宗白华
柏拉图
康德
5、中国古代文论中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形式说
符号说
娱乐说
表现说/【对】
6、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
《诗艺》
《判断力批判》
《理想国》
《诗学》/【对】
7、在西方的喜剧理论中,倡导“预期失望说”的美学家是()
C. 霍布斯。
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0324]《美学与人生》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b17bcf360cba1aa811dadf.png)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欢迎您! %E5%BC%A0%E6%B6%A6%E5%8D%8E 同学 学号:W16105570353002单项选择题1、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 1. 美感的一般特点 2. 美感的感觉特征3. 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4. 美感的主体差异2、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 1. C. 精神分析学派 2. 伊壁鸠鲁派 3. 英国经验派4. 毕达哥拉斯学派3、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 ) 1. 艺术技巧 2. 艺术想象 3.艺术敏感4. 艺术灵感4、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 1. 斐多篇2. 大希庇阿斯篇3. 会饮篇4. 伊安篇5、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 1. 培养审美能力2. 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3. 规范社会文化4. 提高艺术鉴赏水平6、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 1. 悲壮 2. 滑稽 3. 优美 4. 崇高7、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 ) 1.D. 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2. 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3. 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4. 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8、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 1. 美在生活 2. 美在形式 3. 美在距离 4. 美在关系9、“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 1. .民族性 2. 地域性 3. 历史性4. 阶级性10、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 1.1755年2. 1775年3.1757年 4.1750年11、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
美学与人生答题卷(新)

第二阶段:1920—1949年.这是20世纪中国崇高美学的前期.其主要特色
是强调审美中的悲与苦、血与火、牺牲与追求,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悲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人沉浸在一种悲伤、悲怆、悲壮的情感巨澜中.它的情感认同,审美取向和新的理论思考都离不开这个‚悲‛字.
但是,我国的美学老人朱光潜先生,在八十岁以后总结其一生对美学研究的心得时说:‚‘美是什么’的问题,不可能有公式化的一成不变的结论.各时代和各流派各有不同的出发点和不同的结论.‛这一点从二十世纪的中国美学观念的变迁上,便可见一斑.20世纪的中国美学可以分为四个达的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19年.这是古典美学受到普遍怀疑、深入批判,趋向瓦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随着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随着数千年正统的儒
回答‚美是什么‛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所要求的并不是对个别对象作审美判断或作经验性的描述,而是要求在各种美的对象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质,或者在与非审美对象的比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质.美并不是固定的,形而上的,在美的概念下,包含着各种性质上极不相同的事物.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各种劳动产品以至人物的品质、动作、相貌、表情、风度等等,都可以作为审美对象,都可以是美的事物.要在这些性质上极不相同的各种事物中概括出美的普遍本质,当然是极困难的.再则,美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相应地发展和变化着.在动态的时空结构中,由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美的内涵极其价值意义也就很不一样.综上,正是美的概念内涵的宽泛性、复杂性甚至变易性给美的本质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难以揭去的面纱.
2019秋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一章满分答案

美学与人生章节测试—西方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1.以下不主张游戏说的是(D)A、席勒B、卡尔西C、斯宾塞D、康德2.休莫主张“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观赏者的心里”,这属于(C)A、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B、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C、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探求美D、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3.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D)A、格塔式美学B、实验美学C、接受美学D、分析美学4.提出“自上而下”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C)A、黑格尔B、鲍姆嘉通C、费希纳D、康德5.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者上的快感和愉悦,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评》的作者(B)A、黑格尔B、康德C、歌德D、席勒6.“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D)提出的A、柏拉图B、马克思C、苏格拉底D、黑格尔7.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A)A、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B、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C、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D、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8.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C)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毕达哥斯拉D、亚里士多德9.下列美学家不主张模仿说的是(A)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10.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C)A、毕达哥斯拉派B、伊壁鸠鲁派C、英国经验派D、精神分析派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受到美”。
这是在强调(C)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C、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想干1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说明了(B)A、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B、美是主客观的统一C、美是主观的D、美是客观的13.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是(C)A、费希特B、车尔尼雪夫斯基C、黑格尔D、狄德罗14.提出审美的“第六感官”这一概念的人是(A)A、夏夫淄博里B、柏克D、洛克15.认为“劳动创造美”“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总和”的是(A)A、马克思B、黑格尔C、休谟D、康德16.“客观事物的美的形象关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而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是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的观点。
美学与人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1. 与房地产,电子,金融,汽车并称五大产业的是()A:餐饮B:种植C:旅游D:美容答案:D2. 出门时因为长得好看引发妇人围观的晋代诗人是( )A:陆机B:潘安C:陶渊明D:王羲之答案:B3. 因为长得丑出门被人吐唾沫的古代诗人是( )A:陈子昂B:贺知章C:王维D:左冲答案:D4. 钟馗曾因为丑而丢了状元。
A:错B:对答案:B5. 以下人物中最有权力的是()A:阿瑞斯B:赫拉C:雅典娜D:左冲答案:B6. 以下人物中最有智慧的是()A:赫拉B:西西弗斯C:雅典娜D:宙斯答案:C7. 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身心健康的完满人生。
A:对B:错答案:A8. 美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A:对B:错答案:B9. 美育与德育的社会作用是相互补充的。
A:对B:错答案:A10. 追求美就是要不断整容,穿着时尚。
A:错B:对答案:A美的特点与怎样获得美1. 晴雯撕扇体现了美重视事物的实际价值。
A:对B:错答案:B2.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出自《牡丹亭》。
A:错B:对答案:B3. "仓廪实而知礼节"说明美感活动受审美需要的影响。
A:错B:对答案:B4. 汤加以胖为美以及云南有的少数民族以黑齿为美体现了美的()A:非功利性B:绝对性C:唯一性D:民族性答案:D5.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个等级七个层次,以下属于高级需要的是()A:审美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认知的需要答案:ACD道家美学的现代意义1. 以下属于《庄子.内篇》的文章有A: 《齐物论》B: 《公孙丑》C:《人间世》D:《逍遥游》答案:ACD2. 郭沫若认为庄子是一位厌世的思想家。
A:对B:错答案:A3. 道家思想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
A:对B:错答案:B4. 道家思想对世界持相对主义的态度。
A:对B:错答案:A5. 《中国艺术精神》是谁的作品?A:庄子B:老子C:徐复观D:宗白华答案:C悲剧的美学意义1. 叔本华提出了"过失悲剧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秋季西南大学美学与人生第三章章节测试答案
1. 明确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人是(D )
A.柳宗元
B.白居易
C.杜甫
D.王昌龄
2. 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其代表人物是(B)
A.狄尔泰
B.李泽厚
C.朱光潜
D.海德格尔
3. 《美是自由的象征》是以下哪位美学家的作品?(D)
A.朱光潜
B.李泽厚
C.亚里士多德
D.高尔泰
4.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暮阳”,属于王国维所说的(C)
A.意境
B.物镜
C.有我之境
D.无我之境
5. 朱光潜认为“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B)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6. “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B)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李大钊
D.李泽厚
7. 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常被称为(D)
A.刻镂无形
B.胸有成竹
C.气韵生动
D.心手相应
8. 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B)
A.审美的非功利性
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
9.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C)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
A.严羽
B.蔡元培
C.王国维
D.吕荧
10.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D)
B.李泽厚
C.蔡仪
D.宗白华
11.庄子的美学观是(B)
A.君子成人之美
B.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C.充实之谓美
D.美在虚实
12.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B)
A.《诗经》
B.《尚书》
C.《庄子》
D.《论语》
13.强调“尽善尽美”的是(B)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荀子
14.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人是(C)
A.荀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15.相当于“优美”这一范畴的中国概念是(D)
B.雄浑
C.大
D.阴柔之美
16.以下关于20 世纪50 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蔡仪认为美是客观的
B.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美是什么”
C.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D.这次美学讨论形成了对美的一致看法和完整体系
17.《美学散步》的作者是当代著名美学家(B)
A.吕荧
B.宗白华
C.李泽厚
D.朱光潜
18.宋代徐炫在注释《说文解字》时明确提出了(D)的概念
A.羊人为美
B.羊生殖崇拜为美
C.羊综合感觉为美
D.羊大为美
19.“音实难知,知实难逢”说明了美感的产生取决于(B)
A.审美环境
B.审美能力
C.审美需要
D.审美心理
20.以下不是朱光潜先生著作的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