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决定的方式
雌雄原核名词解释
![雌雄原核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ce068c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e.png)
雌雄原核名词解释一、引言原核生物是指没有真核细胞核的生物,包括细菌和古菌两个域。
在原核生物中,存在着不同的性别类型,即雌雄原核。
本文将对雌雄原核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雌雄原核的定义1. 雌原核:在某些原核生物中,存在着具有特殊功能和特征的细胞,被称为雌原核。
雌原核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和更多的染色体数量。
它们负责合成和储存遗传信息,参与细胞分裂和遗传传递过程。
2. 雄原核:与雌原核相对应,存在着另一类具有特殊功能和特征的细胞,被称为雄原核。
与雌原核相比,雄原核通常体积较小且染色体数量较少。
它们主要负责参与性繁殖过程中的交配行为和基因传递。
三、性别决定机制1. 原因:为什么会出现雌雄原核的性别区分呢?这涉及到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需要。
雌雄原核的性别区分有助于增加遗传多样性,提高种群适应能力,增加生物繁衍的成功率。
2. 性别决定机制:在雌雄原核中,性别决定机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染色体性别决定和环境性别决定。
•染色体性别决定:染色体性别决定是指由染色体上特定区域的基因组合所决定。
在某些原核生物中,具有特殊的性染色体(如X、Y染色体)或其他非常规染色体(如W、Z染色体)来决定个体的性别。
•环境性别决定:环境性别决定是指个体的外部环境条件对其发育过程中的性别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些鱼类中,水温可以影响鱼苗发育过程中是否发育为雄鱼或雌鱼。
四、雌雄原核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 进化研究:通过对不同种类原核生物中雌雄原核的性别决定机制进行研究,可以揭示生物进化过程中性别区分的起源和演化。
这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2. 遗传学研究:雌雄原核在细胞分裂和遗传传递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雌雄原核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深入了解基因调控机制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式。
3. 繁殖研究:雌雄原核在生物繁殖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研究雌雄原核在性繁殖过程中的交配行为、受精过程以及后续胚胎发育等方面,可以揭示生物繁殖机制和性别决定对后代遗传特征的影响。
性别的决定
![性别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1b564d5827284b73f24250a1.png)
性别的决定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性别决定往往是遗传、环境和生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存在多种多样的机制。
通常可分为染色体决定和非染色体决定两种类型。
染色体决定在同一物种的每一个体的体细胞中,所含的常染色体总是成对的,而且每对的形态完全相同。
除常染色体外,还有两个染色体在不同性别的个体中有差异,称性染色体。
这种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别,称为染色体性别(或遗传学性别)。
含有相同的性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配子也相同,称为同型配子;若含不同的性染色体,则产生两种不同的配子称为异型配子。
哺乳类、两栖类和果蝇等,雌性为同配性别,其生殖细胞含有的两个性染色体相同,用符号“XX”表示;雄性为异配性别,两个性染色体不同,用符号“XY”表示。
但鸟类、爬行类、爪蟾和一些鱼类及鳞翅目昆虫等则相反,雄性是同配性别,性染色体用符号“ZZ”表示,雌性为异配性别,用“ZW”表示。
由于同配性别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而异配性别则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所以雌雄个体所产生的配子,受精后所发育成的后代的性比仍然为1∶1,即雌雄各半。
在哺乳类动物中,受精卵含有两个X染色体则发育为雌性;含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则发育为雄性。
通常认为Y染色体在雄性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人类,只要有一个Y染色体存在,不论同时有几个X染色体存在,个体都发育为男性;如果没有Y染色体,则发育为女性。
实际上,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机制远比上述简单的模式复杂得多。
例如,果蝇虽然也是XX染色体组合为雌性,XY为雄性,但雄性不决定于Y染色体,而是决定于X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A)数之比。
如果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比为1(2X∶2A),则为雄性;若此比例为0.5[X(Y)∶2A]则为雌性。
有一种寄生蜂的雌性总是二倍体,雄性总是单倍体。
所以二倍体的受精卵必定发育为雌性,未受精的单倍体卵必定发育为雄性。
非染色体决定在此类性别决定的研究中,以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报道最多。
动物性别决定的方式
![动物性别决定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1626b4b9ed630b1c58eeb567.png)
• 温度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乌龟的受精卵在23-27℃之间孵化全为雄性,在32-33 ℃之间孵化全为雌性。扬子鳄的卵在不同的温度下,可发 育为不同的性别,当在30℃及以下时发育为雌体,当温 度在34℃及以上时发育为雄体 。因为温度对两栖类、爬 行类动物的性别分化的影响主要是对这些动物的性激素的 合成有着直接的作用。但高温只改变性别的表现型,而不 改变其基因型。
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
性别的发育必须经过两个步骤: 一、性别决定:
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 二、性别分化:
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经与一定环境条件的相互 作用,才发育为一定的性别。
性别决定的方式
1.XY型和ZW型(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XY
♂
两条异型性染色体XY
♀
两条同型性染色体XX
后代性 别
决定于父方
➢ 雌性动物为同配性别,有两条X染色体 ➢ 雄性动物为异配性别,仅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
例如:雌蝗虫有24条染色体 (22+XX), 雄蝗虫有23条染 色体(22+X)。
★
ZO型 极少数昆虫或鸡、鸭等家禽为ZO型。 雌体为异配性别,只有1条Z染色体,没W染色体; 雄体为同配性别,有两条Z染色体;
喂蜂王浆
假减数分裂
喂普通蜂蜜
蜂 王
工 蜂 (不育雌性)
----------- ♀(n) + ♂(n) 正常减数分裂
2n为雌蜂
3、化学物质决定性别-后螠
后螠一种低等海生动物,雌性个体像颗豆子,有一个 顶端分叉的长吻,体长6cm左右;雄性个体只有雌性 的1/500,寄生在雌性个体的子宫里。
幼虫落在海底,自由生活--雌性
2、细胞染色体倍数决定性别
如蜜蜂、蚂蚁等昆虫 (1)雌雄决定于染色体倍数: 正常受精卵 2n为雌性 未受精的卵 n为雄性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b1298b2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0.png)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性别决定和伴性遗
传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每个个体都拥有两个基因副本,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
这些基因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方式,从而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这意味着,即使父母具有相同的基因,他们的后代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2. 性别决定: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则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如果一个精子带有X染色体和一个卵子结合,就会产生女婴;如果一个精子带有Y染色体和一个卵子结合,就会产生男婴。
3. 伴性遗传: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遗传方式,在这种遗传方式中,一个基因的表达会受到另一个基因的干扰。
这种干扰通常发生在性染色体上,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受到另一个性染色体上的遗传因素的影响。
一个例子是红绿色盲,这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它通常只影响男性,因为这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女性是携带该基因的异型体,则可能不会表现出疾病的症状。
性别与性别决定了解性别决定和性别特征的形成
![性别与性别决定了解性别决定和性别特征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a72012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8.png)
性别与性别决定了解性别决定和性别特征的形成性别是指男性与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
性别决定了人们的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的形成。
性别差异既基于生理因素,也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性别如何决定性别特征的形成以及性别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一、性别的生理决定人类的性别主要由染色体决定,一般情况下,男性具有XY染色体,女性则为XX染色体。
这种基因差异导致了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例如,男性具有睾丸和前列腺等性腺,而女性则具有卵巢和子宫。
这些性腺分泌的激素也会对个体的发育、体型和生殖系统产生影响。
二、性别特征的形成除了生理差异外,性别特征还受到激素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胎儿发育阶段,激素的分泌将决定胎儿的性别特征。
例如,男性激素睾酮在男性胚胎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促使睾丸和男性生殖系统的形成。
而女性激素雌激素则促进女性生殖系统的形成。
这些性别特征将在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社会文化对性别的影响除了生理因素,社会文化对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宣传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1. 家庭教育家庭是个体成长的起点,家庭教育对性别意识和性别角色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对孩子的性别差异有时会给予不同的期望和教导,例如认为男孩应该勇敢阳刚,女孩则应该温柔善良。
这种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态度,进而影响其性别身份的认同。
2. 学校教育学校也是塑造个体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的重要场所。
教材、教师对性别平等的意识、班级分组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性别认知和性别角色产生影响。
一些学校和教师采用了性别平等的教育方法,通过鼓励男女生平等参与各类活动和项目,来减少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3. 媒体宣传媒体对性别意识的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广告、电视剧、电影等媒体形象的塑造往往强调不同性别的特征和角色。
这些媒体形象可能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加剧了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和角色定义。
性别决定的原理
![性别决定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da04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7.png)
性别决定的原理性别决定的原理涉及到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知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决定一个生物个体的性别,分别是染色体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决定。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决定性别的原理。
一、染色体性别决定原理染色体性别决定是指通过染色体的性状来判断个体的性别。
在人类中,性染色体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非性染色体是指其他的22对染色体,它们不参与性别的决定。
1. X和Y染色体的差异性染色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XY染色体组合和XX染色体组合上。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染色体组合为44个非性染色体加上两个性染色体。
男性的染色体组合为44个非性染色体加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记作46XY;而女性的染色体组合为44个非性染色体加上两个X染色体,记作46XX。
2. 性别决定基因SRY在人类的Y染色体上,存在一个名为SRY(Sex-determining Region Y)的基因,它是决定胚胎发展成男性的关键。
SRY基因会在胚胎发育早期激活,并启动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促使胚胎发展成男性。
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以影响着世界上一系列的性别特征,包括男性生殖系统的形成和发育。
3. 遗传方式由于男性的染色体组合为XY,而女性的染色体组合为XX,所以决定一个人的性别取决于他们父母的遗传方式。
当一个人从他的父亲那里得到一个Y染色体时,他将会是一个男性,因为Y染色体中的SRY基因会激活男性特征的发育;而当一个人从他的父亲那里没有得到Y染色体,而是得到了两个X染色体时,他将会是一个女性,因为没有SRY基因的存在。
二、性染色体决定原理性染色体决定是指通过性染色体的数量来决定个体的性别。
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性染色体决定方式,下面将介绍两种主要的性染色体决定方式。
1. XX-XY系统大多数哺乳动物都使用XX-XY系统来决定性别,其中雌性有两个X染色体,而雄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
在这一系统中,雌性是一种“隐藏的”性别,因为它们没有特别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男性则通过Y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来表达雄性特征。
动物的性别决定与繁殖方式
![动物的性别决定与繁殖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f2e54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b.png)
动物的性别决定与繁殖方式动物世界中的性别决定与繁殖方式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不同的动物物种在性别决定和繁殖方式上存在多样性,这涉及到遗传、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因素。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1.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某些动物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例如哺乳动物中,雌性具有XX 染色体,而雄性具有XY染色体。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动物将他们的性染色体遗传给后代,决定其性别。
2. 温度决定性别许多爬行动物和鱼类的性别由胚胎期间所处的温度决定。
温度决定性别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这种现象在一些物种中得到了证实。
3. 社会性别决定对于某些昆虫和无脊椎动物,性别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
例如,蜜蜂社会中有女王蜂、工蜂和雄蜂,它们有不同的生殖角色和功能。
二、繁殖方式的多样性1. 单性繁殖单性繁殖是指某些动物可以自我繁殖,即无性生殖。
这种方式下,个体可以通过分裂、孢子或体节增殖等方式繁殖。
例如,细菌和一些植物可以通过分裂繁殖。
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动物通过两性生殖方式来繁殖后代。
两性生殖结合了父母个体的基因,产生了基因的重新组合,从而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大多数动物物种采用有性繁殖方式,包括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等。
3. 多种繁殖方式一些动物物种具有多种繁殖方式,根据环境和生理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繁殖策略。
例如,一些鱼类在有利的环境下可以进行性繁殖,而在环境恶劣时则采用单性繁殖方式。
三、性别决定和繁殖方式的进化意义1. 遗传稳定性通过性别决定,一个物种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基因流动。
性染色体和遗传基因的重新组合,使得后代个体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增加了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2. 适应环境变化不同的繁殖方式使得动物物种可以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
在环境条件改变时,某些动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快速繁殖后代,以适应环境的压力。
3. 社会和行为特征性别决定和繁殖方式也与动物的社会结构和行为特征密切相关。
例如,一些动物物种中雄性个体会展示出争斗和求偶行为,以争夺配偶和资源。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知识点_看图王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知识点_看图王](https://img.taocdn.com/s3/m/34860b3702768e9951e738ca.png)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性别决定的特点与类型1.概念: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性别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
2.染色体类型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是性别决定的物质基础。
3.性别决定的方式1)XY型:①染色体组成(n对)雌性:常染色体(n-1对)+XX(同型)雄性:常染色体(n-1对)+ XY(异型)②生物类群:包括所有的哺乳动物(人);某些种类的两栖类、鱼类;很多种类的昆虫(果蝇);2)ZW型:①染色体组成(n对)雌性:常染色体(n-1对)+ZW(异型)雄性:常染色体(n-1对)+ ZZ(同型)②生物类群:鸟类(鸡)、部分两栖类、部分爬行类4.性别决定的过程5.决定时间:受精时。
注意:1.生男生女取决于父方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是X还是Y,而非母方。
2.男女比例1:1,是因为人类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女性个体产生一种含有X性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个体同时产生含有X性染色体或Y性染色体的精子,并且这两种精子的数目相等。
受精时,两种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因而形成两种数目相等的受精卵,因此由这两种受精卵决定的男女的性别比总是接近于1∶1。
二、伴性遗传1.概念: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或“性连锁遗传”。
注意: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能决定性别。
2.类型:1)伴X隐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X h)、果蝇的白眼(X W)等① 红绿色盲a. 症状:不能正常区分红色和绿色b. 遗传方式:由位于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 )控制,属于伴X 隐性遗传c. 表示方式:正常基因X B ,色盲基因 X bd. 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注意: 由表中可以推测出,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女性有两条X 染色体,必须是这两条X 染色体上同时具有红绿色盲基因时才会发病,而男性只有一条X 染色体,只要这条X 染色体上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会发病,所以,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我国男性色盲近7 %,女性近0.5 %)。
性别决定的方式
![性别决定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583ab2579563c1ec5da7162.png)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①XY型性别决定
凡是雄性个体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雌性个体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的类型,称为XY型。这类生物中,雌性是同配性别,即体细胞中含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记作XX;雄性的体细胞中则含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其中一个和雌性的X染色体一样,也记作X,另一个异型的染色体记作Y,因此体细胞中含有XY两条性染色体。XY型性别决定,在动物中占绝大多数。全部哺乳动物、大部分爬行类、两栖类以及雌雄异株的植物都属于XY型性别决定。植物中有女娄菜、菠菜、大麻等。
②XO型性别决定
蝗虫、蟋蟀等直翅目昆虫和蟑螂等少数动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雌性为同配性别,体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雄性为异配性别,但仅含有1条X染色体。如雌性蝗虫有24条染色体(22+XX);雄性蝗虫有23条染色体(22+X)。减数分裂时,雌虫只产生一种X卵子;雄虫可产生有X和无X染色体的2种精子,其性别比例为1∶1。
在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中,X染色体和Y染色体所起作用是不等的。Y染色体的短臂上有一个“睾丸决定”基因,有决定“男性”的强烈作用;而X染色体几乎不起作用。合子中只要有Y就发育成雄性;仅有X染色体(XO)则发育成雌性。雌雄异株的女娄菜体内,Y染色体携带决定雄性的基因,具有决定雄株的作用。决定雌株的基因大部分在X上,也有一些在常染色体上。但对于果蝇来说,Y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在性别决定中失去了作用。X是雌性的决定者。例如染色体异常形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果蝇将发育为雄性,而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则发育为雌性。
性别决定的方式
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972de97b5acfa1c7aa00cc6d.png)
性别遗传和伴性遗传题型(三)班级 姓名 题型三、与性别决定相关题型【性别决定基础知识】1、概念理解: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雌雄同体..的生物无.性别决定。
动物:一般为雌雄异体植物:一般为雌雄同体。
如:豌豆、玉米、黄瓜、小麦。
但是也有雌雄异体的。
如:杨树、柳树、银杏、大麻、女搂菜、石刀板菜。
2、方式:(1)主要方式:性染色体决定。
分为:XY 型和ZW 型。
比较XY 型和ZW 型:(2)其它方式:①染色体倍数:如蜜蜂②环境等。
性别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基础:性染色体4、时间:受精作用时5、特别提醒:(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
(2)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
(3)性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
(4)XY 型和ZW 型是指决定性别的染色体而不是基因型。
,但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例1、对人来说,子代的性别主要取决于亲代的( )A 、卵细胞B 、精子C 、性激素D 、促性腺激素例2、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精子形成过程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数目和类型包含有( )①44+XY ②44+XX ③22+Y ④22+X ⑤44+XY ⑥88+XXXX ⑦88+XXYY ⑧88+YYYYA 、①③B 、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练习1、正常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 )A 、44+XX 或44+XYB 、22+X 或22+YC 、44+XX 或44+X0D 、22+XY 或22+XX练习2、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Y 和XX ,假定一只正常的雌性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其子代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 )A 、雌:雄=1:1B 、雌:雄=2:1C 、雌、雄=3:1D 、雌、雄=1:0练习3、血友病是伴X 隐性遗传病。
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精子形成时减一异常减二正常B 、卵细胞形成时减一异常减二正常C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均正常D 、精子形成时可能减一正常减二异常 练习4、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含X 的配子数:含Y 的配子数=1:1B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都比X 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 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题型四、伴性遗传基本题型(一)知亲代推子代例1、决定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
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b2389c75a26925c52cc5bf95.png)
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
性别的决定方式有: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很多爬行类动物);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型,比如人类和果蝇等XY型、矢鹅和蛾类等ZW型)等等。
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为最后一种。
1.XY型性别决定凡是雄性个体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雌性个体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的类型,称为XY 型。
这类生物中,雌性是同配性别,即体细胞中含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记作XX;雄性的体细胞中则含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其中一个和雌性的X染色体一样,也记作X,另一个异型的染色体记作Y,因此体细胞中含有XY两条性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在动物中占绝大多数。
全部哺乳动物、大部分爬行类、两栖类以及雌雄异株的植物都属于XY型性别决定。
植物中有女娄菜、菠菜、大麻等。
2.ZW型性别决定凡雌性个体具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雄性个体具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的类型,称为ZW型。
这类生物中,雄性是同配性别。
即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
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决定属这一类型。
例如家鸡、家蚕等。
3.XO型性别决定蝗虫、蟋蟀等直翅目昆虫和蟑螂等少数动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
雌性为同配性别,体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雄性为异配性别,但仅含有1条X染色体。
如雌性蝗虫有24条染色体(22+XX);雄性蝗虫有23条染色体(22+X)。
减数分裂时,雌虫只产生一种X 卵子;雄虫可产生有X和无X染色体的2种精子,其性别比例为1∶1。
4.ZO型性别决定鳞翅目昆虫中的少数个体,雄性为ZZ,雌性为ZO的类型,称为ZO型性别决定。
此类型中,雌性产生2型配子,雄性产生单一类型配子,性别比例为1∶1。
此外,还有染色体的单双倍数决定性别。
蜜蜂的性别由细胞中的染色体倍数决定。
雄蜂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为单倍体。
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是二倍体。
营养差异决定了雌蜂是发育成可育的蜂王还是不育的工蜂。
性别决定方式
![性别决定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acb233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a.png)
性别决定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xy型性别决定,特点是雌性动物体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个体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如哺乳动物、果蝇等。
减数分裂之后,每个配子具有一套单倍体数目的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
卵子中的性染色体都是x,而在精子中性染色体可能为x,也可能为y,比例为1∶1。
精子中的性染色体决定后代性别。
在1990年,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发现y染色体短布尚的sry(sex-determiningregionofthey)基因在男性睾丸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失去这个基因,个体将发育出卵巢而不是睾丸。
第二种性别决定的方式是zw型,特点是雌性动物体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雄性个体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zz,例如蝴蝶、鱼和鸟类等。
性别存有卵子中所具有的性染色体就是z还是w同意最后一种性别同意方式就是xo型,o代表缺乏一条性染色体,雌性具备两条x染色体(xx),而雌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基因型为xo雄性产生两种配子:具备一条x染色体,或者没性染色体,精子在受精过程中决定子代的性别。
根据性别同意的原理,不论是哪种性别同意方式,后代的性别比例都就是1∶1。
性别同意出现在受精卵的过程中,受精作用一经完成,性别也就决定了。
哺乳动物的性别主要依赖于体内性染色体的共同组成,环境对性别的同意几乎没影响。
但在低等一些的动物体内,例如两栖类、爬行类等,性别的同意除与性染色体共同组成有关外,与环境的变化存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青蛙等低等脊椎动物,即使性染色体共同组成为xy,但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也可以发育成雌蛙,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即使性染色体共同组成为xx,也可以发育成雄蛙。
也就说道低等的脊椎动物染色体对性别的同意不是很猛烈的。
一些物种的性别同意缺乏性染色体,在蚂蚁和密封中,性别同意于染色体的数目,而不是性染色体,雌性由受精的卵子发育而来,是二倍体;雄性数目很少,又未受精的卵子发育而来,是单倍体。
大多数动物是雌雄鱼体的,即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彼此独立。
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e2c60af0ad51f01dc281f1cf.png)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名词: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
语句: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
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
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
):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
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高考生物复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高考生物复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0569c67ba6c30c2259019ef5.png)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相同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另一类是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不同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_x0001_XY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XX ,雄性的
性染色体是XY 。
以人为例:男性的染色体的组成为44+XY ,女性的染色体的组成为 44+XX 。
②ZW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ZW ,雄性的是ZZ 。
蛾类、鸟类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二、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例:
(1)某男孩体检时发现患红绿色盲,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无红绿色盲症状,在这一家系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D )
A.祖母---父---男孩 B.外祖父---母---男孩
C .祖父---父---男孩 D.外祖母---母---男孩
(2)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也能决定性状,人的耳廓上长硬毛的性状就是由Y 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患此病,若生一男孩,其患病的概率为( A )
A.100% B.75% C.50% D.25%。
生物的性别决定机制
![生物的性别决定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2ad5dc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e.png)
生物的性别决定机制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性别决定机制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多样化的过程。
不同物种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决定机制,包括染色体性别决定、环境性别决定和基因性别决定等。
这些机制对于物种的繁殖和进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几种主要的生物性别决定机制。
一、染色体性别决定染色体性别决定是最常见的一种性别决定机制,广泛存在于很多生物中。
在人类中,男性拥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女性则拥有两个X染色体。
由于Y染色体上携带了决定性别的基因SRY,所以XY型个体发育为男性,而XX型个体则发育为女性。
除了人类,其他哺乳动物中的染色体性别决定也类似。
例如,雄性的小鼠和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XY型,而雌性则是XX型。
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在进化过程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二、环境性别决定环境性别决定是指生物的性别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一种机制。
在某些爬行动物和鱼类中,环境的温度、光照和化学物质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性别发育。
以爬行动物为例,温度性别决定机制被广泛研究。
在温度性别决定物种中,卵的孵化温度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例如,在某些海龟物种中,较高的温度会导致雌性发育,而较低的温度则促使雄性发育。
这种环境性别决定机制使得这些物种对于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变得非常敏感。
三、基因性别决定基因性别决定机制与染色体性别决定有些相似,但存在一些差异。
在一些鱼类、昆虫和植物中,存在着基因性别决定机制。
这些物种的性别是由特定的基因决定的,而不是染色体。
例如,在果蝇中,雄性是由基因Y决定的,而雌性则是由两个基因X决定的。
同样地,一些鱼类中也存在基因性别决定机制,雌雄鱼的基因组中具有不同的性别决定基因。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些性别决定机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准确和可靠的,但也存在一些异常情况。
例如,在染色体性别决定中,一些人出现了性染色体异常,导致性别不一致或性别难以确定。
在环境性别决定和基因性别决定中,因为环境和基因的互动复杂性,也可能出现性别发育的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决定的方式
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
性别的决定方式有:环境决定型;年龄决定型;染色体数目决定型;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
(1)环境条件决定性别
有些动物的性别,依靠其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的温度、光照或营养状况等外界环境条件来决定的。
比如:许多线虫是靠营养条件的好坏来决定性别的,它们一般在性别未分化的幼龄期侵入寄主体内,低感染率时营养条件好,发育成的成体基本上都是雌性,而高感染率时,营养条件差,发育成的成体通常都是雄的;
大多数龟类无性染色体,其性别取决于孵化时的温度。
如乌龟卵在20~27℃条件下孵出的个体为雄性,在30~35℃时孵出的个体为雌性。
鳄类在30℃以下孵化则几乎全为雌性,高于32℃时雄性则占多数;我国特产的活化石扬子鳄,巢穴建于潮湿阴暗的弱光处可孵化出较多雌鳄,巢穴建于阳光曝晒处,则可产生较多的雄性。
(2)年龄决定型
在一定条件下,动物的雌雄个体相互转化的现象称为性反转。
鱼类的性反转是比较常见的,如黄鳝的性别明显与体长和年龄有关,在其生命发育的早期为雌性,产卵后转为间性,最后进入雄性阶段。
这种性别转变是不可逆的。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①XY型性别决定
凡是雄性个体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雌性个体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的类型,称为XY 型。
这类生物中,雌性是同配性别,即体细胞中含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记作XX;雄性的体细胞中则含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其中一个和雌性的X染色体一样,也记作X,另一个异型的染色体记作Y,因此体细胞中含有XY两条性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在动物中占绝大多数。
全部哺乳动物、大部分爬行类、两栖类以及雌雄异株的植物都属于XY型性别决定。
植物中有女娄菜、菠菜、大麻等。
在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中,X染色体和Y染色体所起作用是不等的。
Y染色体的短臂上有一个“睾丸决定”基因,有决定“男性”的强烈作用;而X染色体几乎不起作用。
合子中只要有Y就发育成雄性;仅有X染色体(XO)则发育成雌性。
雌雄异株的女娄菜体内,Y染色体携带决定雄性的基因,具有决定雄株的作用。
决定雌株的基因大部分在X上,也有一些在常染色体上。
但对于果蝇来说,Y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在性别决定中失去了作用。
X是雌性的决定者。
例如染色体异常形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果蝇将发育为雄性,而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则发育为雌性。
② XO型性别决定
蝗虫、蟋蟀等直翅目昆虫和蟑螂等少数动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
雌性为同配性别,体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雄性为异配性别,但仅含有1条X染色体。
如雌性蝗虫有24条染色体(22+XX);雄性蝗虫有23条染色体(22+X)。
减数分裂时,雌虫只产生一种X 卵子;雄虫可产生有X和无X染色体的2种精子,其性别比例为1∶1。
③ZW型性别决定
凡雌性个体具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雄性个体具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的类型,称为ZW型。
这类生物中,雄性是同配性别。
即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
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决定属这一类型。
例如家鸡、家蚕等。
④ ZO型性别决定
鳞翅目昆虫中的少数个体,雄性为ZZ,雌性为ZO的类型,称为ZO型性别决定。
此类型中,雌性产生2型配子,雄性产生单一类型配子,性别比例为1∶1。
(4)染色体的单双倍数决定性别
蜜蜂的性别由细胞中的染色体倍数决定。
雄蜂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为单倍体。
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是二倍体。
营养差异决定了雌蜂是发育成可育的蜂王还是不育的工蜂。
若整个幼虫期以蜂王浆为食,幼虫发育成体大的蜂王。
若幼虫期仅食2~3天蜂王浆,则发育成体小的工蜂。
妹妹,你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的人海,消失在我日夜的想念中。
不曾带走我对你的点点回忆。
千重山,万重水,割不断的是情深似海如潮的的思念。
默默坐在屏前,手指在键盘上轻轻的划过,所有的怀想,所有根植脑海抹不去的记忆,都凝聚指尖,触动着流年的痕迹,把一纸素笺的心事,轻吟纸笺,等你从陌上归来。
我的妹妹,你在哪里啊?哪里?问天,天不语,问己,己不明。
想你的日子,见不到你的踪迹,让我陷入了沉思。
有关你的一切,早已深深铭刻在心里。
妹妹,你是我心底最珍贵的爱!回想起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是那么的美好。
所有的细节历历在目。
还记得我们初遇的散文吧吗?第一次与你相遇,是在你的空间,欣赏你温婉如水的文字,一看到你的笔名冰格格,不问为什么,就一下子惊艳了我的目光,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你高贵典雅的名字,喜欢上了你才华横溢精彩的文字,喜欢上了你冰清玉洁的聪慧,喜欢上了你的一切。
妹妹,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姐姐能幸运的遇上你,是天意,是缘分,更是生命中注定让我们有共同爱好文字,走到了一起。
在那些快乐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互相点评文章,互相推心置腹的发短信交流,很快,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网上好姐妹,彼此都会为伤感文字而流泪,也会为彼此的喜悦而欢呼雀跃
妹妹,姐姐永远不会忘记,在姐姐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不离不弃的向姐姐伸出援助之手,帮我渡过难关。
是你一次次发短信打电话,询问病情,关心着姐姐。
记得那次,当电话那端,传来千里之外,你亲切的声音,那一刻,姐姐接电话的手在颤抖,心在激烈的跳动,姐姐卸掉所有的坚强面具,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竟在你面前痛哭的发泄流泪。
你用温暖的话语,安慰鼓励着姐姐,为姐姐抹去眼角的泪痕,把微笑的阳光,洒向姐姐的世界,从此,你就成了姐姐一生的感恩。
妹妹,你在姐姐的眼里,是没有血缘关系,如同骨肉的亲人,甚至超越亲情的朋友,你留给姐姐的是太多太多的感动。
常常让姐姐沉浸在绵绵幸福的回忆中。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