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工作职责58156
河长制工作内容
![河长制工作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9dccc2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f.png)
河长制工作内容河流巡查:河长要定期巡查所管辖的河流、湖泊等水域资源,了解水域资源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
河道清淤:及时清理水沟、渠道、水库、河道等,确保水流畅通,防止水体污染
和涝灾发生。
水资源保护:根据当地水资源的特点,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防止水资源的浪
费和污染。
水环境监测:对水体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等问题,并
采取措施解决。
应急处理:当出现突发事件时,河长要及时组织应急处置,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情况。
宣传教育:河长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
爱护水资源。
以上这些工作都是河长制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污染和水灾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河长制岗位职责
![河长制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fbe05c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8.png)
河长制岗位职责前言河长制是指通过设立河长机构,明确河长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恢复。
河长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对改善和保护水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河长制岗位的职责。
河长制岗位概述河长制岗位是指负责管理和监督特定区域的河流生态环境的工作岗位。
河长制岗位的责任范围包括对水质监测、水资源保护、水域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计划、协调和执行。
河长制岗位是政府为了保护水环境而设立的一种管理机制,通过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形成科学有效的河长制工作网络体系,以推动河流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开展。
河长制岗位职责1. 河流环境保护和管理河长制岗位的首要职责是负责所辖河流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
包括制定河流保护和管理计划、组织实施河流巡查、排查违法行为、整治环境污染等工作。
岗位人员要将河流保护和管理列为重要工作内容,确保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
2. 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估河长制岗位需要负责所辖河流的水质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了解河流水质状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掌握河流水质变化情况;为河流水质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3. 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河长制岗位需要负责所辖河流的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工作。
通过制定水资源管理计划,合理安排和调度水资源;制订用水指标和限额,并监督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水资源利用和分配中的矛盾和问题。
4. 生态保护和恢复河长制岗位需要负责所辖河流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制定生态保护和恢复计划,推动河流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5. 防汛减灾工作河长制岗位需要负责所辖河流的防汛减灾工作。
制定防汛减灾计划,加强对河流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采取防汛措施;组织开展防汛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的能力。
6. 协调与合作河长制岗位需要协调各部门和各地方在河流管理中的职责和权责。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召开河长会议,协商解决河流管理中的问题;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与沟通,提高公众参与度。
河长制工作职责
![河长制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89bde93c0722192e4536f6c3.png)
永昌镇“河长制”河长工作职责河道的河长是所联系、包干河道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具体担负对属地治理工作责任主体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根据联系河道的水质现状和水质改善规划目标,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推动河道保洁、排污口封堵、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河长责任单位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各办与村具体负责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工作职责(一)掌握河道基本情况。
了解河道水质现状和水质改善规划目标,开展河道排污口等污染源的排摸工作,掌握污染水体的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总量构成及分布状况,将河道信息全面登记造册,建立河道档案,形成“一河一档”。
及时掌握群众举报、水质考核、河道挂牌督办整改等工作信息,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指导督促综合治理。
研究确定联系、包干河道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和进度,做到并制定“一河一策”。
指导和督促属地责任主体采取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牢牢把握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控源截污的要求,以封堵入河排污口为工作核心环节,由河及岸,追溯源头,倒逼产业准入、转型升级、管网建设、污水收集等各项治理工作前道环节落实到位。
(三)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现场巡查、信息交流等工作制度,随时掌握河道治理工作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横向和纵向协调职能,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舆论宣传、河道信息、水质监测、环保执法、项目安排、技术支撑、资金筹措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切实帮助属地责任主体解决实际困难。
(四)监督落实长效机制。
督促属地认真履行河道建设、管理的职责,积极开展河道疏浚、绿化养护、渔业资源管理等水生态修复措施,强化河道保护和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
督促属地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河道、河岸保洁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完善对沿岸新增排污口“早发现、早处置、早封堵”的工作机制。
河长制工作内容
![河长制工作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a21fa0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9.png)
河长制工作内容
河长制是指由政府设立的管理河流的职位,主要负责河流的保护、治理和管理等工作。
以下是河长制工作的具体内容:
1. 河流巡查。
河长要定期巡查所管理的河流,了解河流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 河道治理。
河长要组织相关部门对河流进行清淤、疏浚、整
治等工作,保持河流的通畅。
3. 河流保护。
河长要组织相关部门对河流周边的环境进行保护,确保河流水质清洁,生态环境良好。
4. 河流监测。
河长要建立河流监测系统,定期对河流水质及生
态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 河流宣传。
河长要开展河流的宣传工作,让公众了解河流的
重要性和保护河流的意义。
6. 河流应急。
河长要建立河流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做好应对
准备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7. 河流协调。
河长要协调相关部门,建立河流管理的联席会议
制度,制定河流管理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
8. 河流治理评估。
河长要对河流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
和不足,及时调整工作方案,提高治理效果。
以上就是河长制工作的具体内容,河长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河流生态环境。
- 1 -。
河长制办公室职责
![河长制办公室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ee52b55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a.png)
河长制办公室职责
河长制办公室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 实施河长制工作:负责制定和实施河长制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监督和指导各级河长制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
2. 组织协调河长制工作:负责组织召开河长制工作会议,协调各相关部门、单位和河长单位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解决涉及多部门的河流管理问题。
3. 监测和评估工作:负责建立河流水质、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监测与评估体系,收集和分析河流水质、水量、生态环境等相关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宣传和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宣传河长制政策法规和工作要求,提高公众对河长制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5. 督促和监督工作:对各级河长单位的履职情况进行督促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确保河长制工作的顺利推进。
6. 沟通和协调工作:负责与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工作合作关系,推进河长制工作的全面落实。
7. 建立档案和信息管理:负责建立和管理河长制工作的档案和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相关文件和资料,提供便捷的查询和利用服务。
8. 组织培训和交流:负责组织开展河长制工作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河长及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河长制办公室职责,实际工作中可能还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河长制工作职责
![河长制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2a05fca8650e52ea551898fe.png)
河长制工作职责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永昌镇“河长制”河长工作职责河道的河长是所联系、包干河道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具体担负对属地治理工作责任主体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根据联系河道的水质现状和水质改善规划目标,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推动河道保洁、排污口封堵、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河长责任单位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各办与村具体负责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工作职责(一)掌握河道基本情况。
了解河道水质现状和水质改善规划目标,开展河道排污口等污染源的排摸工作,掌握污染水体的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总量构成及分布状况,将河道信息全面登记造册,建立河道档案,形成“一河一档”。
及时掌握群众举报、水质考核、河道挂牌督办整改等工作信息,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指导督促综合治理。
研究确定联系、包干河道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和进度,做到并制定“一河一策”。
指导和督促属地责任主体采取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牢牢把握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控源截污的要求,以封堵入河排污口为工作核心环节,由河及岸,追溯源头,倒逼产业准入、转型升级、管网建设、污水收集等各项治理工作前道环节落实到位。
(三)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现场巡查、信息交流等工作制度,随时掌握河道治理工作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横向和纵向协调职能,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舆论宣传、河道信息、水质监测、环保执法、项目安排、技术支撑、资金筹措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切实帮助属地责任主体解决实际困难。
(四)监督落实长效机制。
督促属地认真履行河道建设、管理的职责,积极开展河道疏浚、绿化养护、渔业资源管理等水生态修复措施,强化河道保护和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
督促属地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河道、河岸保洁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完善对沿岸新增排污口“早发现、早处置、早封堵”的工作机制。
河长制工作职责
![河长制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11fb7e5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a.png)
河长制工作职责河长制度的实施,是当前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河长作为一种制度,不仅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相关职责,更要求对河道及其中的环境进行全面的管理和保护。
而作为河长的岗位,其职责和使命更是不容小觑。
一、河长岗位职责1.负责所管辖河道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工作。
河长要依据所管辖河道的地理位置、河流形态、水质状况等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河道管理计划,以达到有效的治理和保护效果。
2.负责河道及其周边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河长需要对所管辖河道的水质、水量、水位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组织实施河道治理和保护措施。
河长要通过组织专业团队,制定出适合所管辖河道的治理和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以达到河道水环境的整体改善和保护。
4.落实河道管理和保护的责任。
河长要对所管辖河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负责,要求下属部门和单位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落实好河道管理和保护的各项责任。
5.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协调。
河长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沟通与协调,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河道管理和保护的整体效应。
6.开展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
河长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提高公众对河道管理和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形成共同保护河道的文化氛围。
二、河长岗位使命1.保护河道,改善水环境。
河长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河道,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2.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河长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造福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3.推动水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河长要推动水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未来和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美好的蓝色地球。
三、总结河长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为河道的治理和保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径。
作为河长的岗位,其职责和使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河长们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切实履行好职责和使命,才能保证河道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职责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bd1f25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b.png)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职责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河流污染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不断探索并推行河长制,旨在通过设立河长,明确责任,改善水环境质量。
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一些河长未能履行好职责,导致河长制工作效果不理想。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推行河长制工作的职责,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二、河长制的定义与意义河长制是一种保护水环境的管理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水治理模式。
河长是中国特色的一种行政区划,是水利工作、管理和保护工作的责任人,承担着维护河流健康的重要职责。
河长制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明确了行政责任,提高了水资源的管理效益。
其次,加强了社会参与,增加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支持。
再次,促进了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和统筹,打破了各自为政的状况。
最后,推动了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水环境的质量。
然而,目前河长制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河长履行职责的不到位,导致了制度效果不明显,需进一步完善。
三、河长制工作职责的分析1. 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河长应当负责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具体工作中,河长应加强对河流水质、水量、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2. 水资源管理职责河长应负责制定水资源管理方案,包括建设和维护水利设施,优化水资源配置等。
同时,河长也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控,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3. 水污染治理职责河长需要加强对河流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一方面,河长应指导相关部门对污染源进行监管,防止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另一方面,河长还应组织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修复受到污染的河流,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
4. 系统协调职责河长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这包括与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密切联系与沟通,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和政策。
此外,河长还需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等的联系,形成多元合作的格局。
河长制办公室职责
![河长制办公室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620bf86b6f1aff00bed51ecc.png)
河长制办公室履职规范(试行)一、主要职责任务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履行组织、协调、分办、督办职责,做好总河长、河长湖长的参谋助手。
主要职责如下:1.承担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2.组织拟订河长制湖长制有关法规、政策和工作制度,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要点);3.组织建设“一河(湖)一档”,编制河湖名录;4.组织编制并指导督促实施“一河(湖)一策”方案;5.组织开展河湖健康评价;6.组织落实本级总河长会议、河长湖长会议确定的事项;7.分办督办上级和本级总河长、河长湖长交办事项,以及公众投诉举报事项;8.跟踪督办上级河长湖长或有关部门检查发现交办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9.组织或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实施河湖治理保护专项行动;10.具体承担对河长制湖长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和通报工作;11.做好河长湖长体系动态管理,河长湖长调整后及时向社会公告;12.组织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宣传活动,推动设立民间河长、巡河员护河员等公益岗位,指导民间公益组织开展河湖保护公益志愿活动,营造河湖管理保护深厚氛围。
13.组织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培训活动,提升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水平和河长湖长履职能力。
14.加强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化建设,促进河湖智慧管理。
15.做好总河长、河长湖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履职方式(一)做好总结计划工作1.制订河长制湖长制年度工作计划(要点),提出目标任务和部门分工,经征求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意见,并提请总河长会议或领导小组会议(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2.组织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年度工作总结,牵头起草总结报告,经总河长会议或领导小组会议(联席会议)审议后,按照有关要求由总河长审定签发党委政府文件报上级党委政府。
3.每年底向本级总河长当面或书面报告河长制办公室年度工作情况。
(二)协助河长湖长履行职责1.参加总河长、河长湖长开展的巡河(湖)调研活动,及时提供河湖管理保护基本情况,必要时事前组织开展河湖问题排查,摸清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征询有关地方需要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
河长制职责
![河长制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9eae32c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3.png)
河长制职责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度重视,为了解决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等问题,国家推行了河长制。
河长制是指通过设立河长,加强河道管理和保护的一种制度安排。
河长制职责的明确和落实是保障河长制有效运行的关键。
河长制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环境监管、水资源保护、河道维护、群众参与和协调沟通。
河长制要求河长对所辖河道的水环境进行监管。
河长要定期巡查河道,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污染源,确保河道水质达到或超过相关标准。
同时,河长还要加强对河道附近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的监管,防止污水直排、乱倒垃圾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河长制要求河长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河长要加强对河道流量、水位等情况的监测和控制,合理调度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河长还要加强对非法采砂、非法取水等行为的打击,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第三,河长制要求河长对河道进行维护。
河长要组织清淤、疏浚等工作,确保河道通畅,防止水患的发生。
同时,河长还要加强对河道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工程质量,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第四,河长制要求河长加强群众参与。
河长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对河道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河长还要组织开展各类环保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河道保护中来。
河长制要求河长加强协调沟通。
河长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河道管理和保护工作。
河长还要加强与沿岸居民、企事业单位等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更好地解决问题。
河长制职责的明确和落实对于有效推进河道管理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保护水资源、维护河道、加强群众参与和协调沟通,才能实现河长制的目标,确保河道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河道管理和保护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河长制工作职责
![河长制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e7c462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8.png)
河长制工作职责一、河长的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有关河湖管理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开展。
2. 负责河流的整体规划、治理和保护工作,确保河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3. 定期组织河湖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落实。
4. 负责河湖保洁工作的监督,确保河湖水质清洁,河道畅通。
5. 协调各部门和单位共同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解决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6. 及时向上级河长报告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的重大情况和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副河长的职责1. 协助河长开展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负责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
2. 负责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的各项重点任务,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3. 指导、协调和监督各级河长、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4. 定期向河长报告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5. 按照河长的要求,组织开展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监测评估。
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1. 落实河长制工作,负责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
2. 负责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的各项重点任务,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3. 配合河长、副河长开展河湖巡查、调查研究和监测评估工作。
4. 及时向河长、副河长报告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的重大情况和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5. 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四、河长制工作机构的其他职责1. 负责河长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督促各级河长、副河长和相关单位履行河湖管理保护职责。
2. 负责河长制工作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完善河长制工作体系。
3. 负责河长制工作的宣传、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河长制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和知晓率。
4. 负责收集、整理和上报河长制工作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及时向上级河长制工作机构报告工作情况。
5. 办理河长、副河长交办的其他事项,为河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河长制工作职责
![河长制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8c966b7ada38376bae1faea8.png)
永昌镇“河长制”河长工作职责河道的河长是所联系、包干河道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具体担负对属地治理工作责任主体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根据联系河道的水质现状和水质改善规划目标,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推动河道保洁、排污口封堵、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河长责任单位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各办与村具体负责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工作职责(一)掌握河道基本情况。
了解河道水质现状和水质改善规划目标,开展河道排污口等污染源的排摸工作,掌握污染水体的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总量构成及分布状况,将河道信息全面登记造册,建立河道档案,形成“一河一档”。
及时掌握群众举报、水质考核、河道挂牌督办整改等工作信息,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指导督促综合治理。
研究确定联系、包干河道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和进度,做到并制定“一河一策”。
指导和督促属地责任主体采取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牢牢把握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控源截污的要求,以封堵入河排污口为工作核心环节,由河及岸,追溯源头,倒逼产业准入、转型升级、管网建设、污水收集等各项治理工作前道环节落实到位。
(三)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现场巡查、信息交流等工作制度,随时掌握河道治理工作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横向和纵向协调职能,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舆论宣传、河道信息、水质监测、环保执法、项目安排、技术支撑、资金筹措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切实帮助属地责任主体解决实际困难。
(四)监督落实长效机制。
督促属地认真履行河道建设、管理的职责,积极开展河道疏浚、绿化养护、渔业资源管理等水生态修复措施,强化河道保护和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
督促属地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河道、河岸保洁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完善对沿岸新增排污口“早发现、早处置、早封堵”的工作机制。
河长制岗位职责
![河长制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b32789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4.png)
河长制岗位职责河长制是中国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而推行的一项重要制度。
通过设立河长制,落实河长制岗位职责,可以形成全民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格局,推动河道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
下面是河长制岗位职责的详细解析。
一、河长制岗位职责概述河长制是指在一条河流的管理上设立一名或多名河长,由河长负责河流的保护、治理和管理工作。
河长制是一种全流域、全过程、全民参与的治水模式,其核心任务是落实水环境保护责任,推动河流水质的改善和河道治理的提升。
二、河长制岗位职责具体分析1. 河长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根据河流特点制定水环境保护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2. 河长应当对所辖河流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 河长应当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对河流岸线的管理,确保河岸的稳定性和生态保护。
4. 河长应当负责制定河流治理规划,并组织实施河道疏浚、修复等工程。
5. 河长应当组织开展海洋河流水质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河流水质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6. 河长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鼓励群众参与河流治理活动。
7. 河长应当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河长和相关部门的水环境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
8. 河长应当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档案,积极推进河流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社会监督。
以上仅是河长制岗位职责的主要方面,实际工作中还应根据不同河流的特点和需要,确定相应的职责,并细化到具体的工作内容。
河长制岗位职责的落实,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多部门、多岗位的合力。
三、河长制岗位职责的意义1. 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设立河长制,实现全流域、全过程的河流管理,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推动环境保护:河长制将水环境保护置于重要位置,强化责任追究,加强水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3. 促进科学治水:河长通过制定水环境保护方案、组织实施治理工作,推动河道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
河长制工作职责
![河长制工作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dc362e3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0.png)
河长制工作职责
河长制是一个管理河流水域环境保护的制度。
河长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制定河长制实施方案,建立河长制管理机构和人员,协调推进河长制实施工作。
二、负责对辖区内河流水域环境开展日常巡查,检查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制定整改方案推进整改工作。
三、负责协调辖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方面工作,维护河流水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
四、负责开展河长制宣传教育和河流水域保护大型活动,引导公众加入到保护河流水域环境的行动中来。
五、负责向上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社会公众报告辖区内河流水域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接受监督。
六、根据需要,对辖区内河流水域环境搭建监测网络,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及时了解河流水域环境变化。
综上所述,河长制主要职责是保护河流水域环境,通过开展巡查、整改、协调、宣传、报告、监测等工作,维护好河流水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
河长制办公室职责
![河长制办公室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620bf86b6f1aff00bed51ecc.png)
河长制办公室履职规范(试行)一、主要职责任务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履行组织、协调、分办、督办职责,做好总河长、河长湖长的参谋助手。
主要职责如下:1.承担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2.组织拟订河长制湖长制有关法规、政策和工作制度,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要点);3.组织建设“一河(湖)一档”,编制河湖名录;4.组织编制并指导督促实施“一河(湖)一策”方案;5.组织开展河湖健康评价;6.组织落实本级总河长会议、河长湖长会议确定的事项;7.分办督办上级和本级总河长、河长湖长交办事项,以及公众投诉举报事项;8.跟踪督办上级河长湖长或有关部门检查发现交办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9.组织或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实施河湖治理保护专项行动;10.具体承担对河长制湖长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和通报工作;11.做好河长湖长体系动态管理,河长湖长调整后及时向社会公告;12.组织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宣传活动,推动设立民间河长、巡河员护河员等公益岗位,指导民间公益组织开展河湖保护公益志愿活动,营造河湖管理保护深厚氛围。
13.组织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培训活动,提升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水平和河长湖长履职能力。
14.加强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化建设,促进河湖智慧管理。
15.做好总河长、河长湖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履职方式(一)做好总结计划工作1.制订河长制湖长制年度工作计划(要点),提出目标任务和部门分工,经征求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意见,并提请总河长会议或领导小组会议(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2.组织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年度工作总结,牵头起草总结报告,经总河长会议或领导小组会议(联席会议)审议后,按照有关要求由总河长审定签发党委政府文件报上级党委政府。
3.每年底向本级总河长当面或书面报告河长制办公室年度工作情况。
(二)协助河长湖长履行职责1.参加总河长、河长湖长开展的巡河(湖)调研活动,及时提供河湖管理保护基本情况,必要时事前组织开展河湖问题排查,摸清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征询有关地方需要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双龙镇“河长制”河长工作职责河道的河长是所联系、包干河道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具体担负对属地治理工作责任主体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根据联系河道的水质现状和水质改善规划目标,制定“一河一策”方案,推动河道保洁、排污口封堵、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河长责任单位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各办与村具体负责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工作职责
(一)掌握河道基本情况。
了解河道水质现状和水质改善规划目标,开展河道排污口等污染源的排摸工作,掌握污染水体的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总量构成及分布状况,将河道信息全面登记造册,建立河道档案,形成“一河一档”。
及时掌握群众举报、水质考核、河道挂牌督办整改等工作信息,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指导督促综合治理。
研究确定联系、包干河道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和进度,做到并制定“一河一策”。
指导和督促属地责任主体采取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牢牢把握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控源截污的要求,以封堵入河排污口为工作核心环节,由河及岸,追溯源头,倒逼产业准入、转型升级、管网建设、污水收集等各项治理工作前道环节落实到位。
(三)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现场巡查、信息交流等工作制度,随时掌握河道治理工作进展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横向和纵向协调职能,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舆论宣传、河道信息、水质监测、环保执法、项目安排、技术支撑、资金筹措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切实帮助属地责任主体解决实际困难。
(四)监督落实长效机制。
督促属地认真履行河道建设、管理的职责,积极开展河道疏浚、绿化养护、渔业资源管理等水生态修复措施,强化河道保护和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
督促属地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河道、河岸保洁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完善对沿岸新增排污口“早发现、早处置、早封堵”的工作机制。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