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 重点整理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全口义齿 重点整理

全口义齿 重点整理

全口义齿整理1上下无牙he的解剖标志有哪些?上颌:上唇系带(避让)是位于口腔前庭上牙槽嵴唇侧中线上的呈一扇形或线形粘膜皱襞。

上颌颊系带(避让)位于前磨牙牙根部上颌牙槽嵴:牙槽嵴顶是承受上半口义齿咀嚼压力的主要区域切牙乳突(缓冲)位于腭中缝之前分,上颌中切牙的腭侧,为一梨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突起。

其下为切牙孔,有鼻腭神经和血管通过,因此覆盖该区的义齿基托组织面应做适当缓冲,以免压迫切牙乳突产生疼痛。

腭皱上颌硬区(缓冲)位于上腭中部的前份,表面粘膜较薄,没有弹性,易受压而产生疼痛腭中缝上颌结节(缓冲)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有粘膜覆盖。

颊侧多有明显的倒凹,有利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上颌隆突:上颌前磨牙根尖舌侧隆起(缓冲)翼上颌切迹(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位于上颌结节之后,是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之间的骨间隙,表面覆盖粘膜,形成软组织凹陷。

腭小凹(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在腭小凹后2mm左右处)颤动线后堤区: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称为后堤区(此处基托稍加厚,对粘膜产生轻微压迫,起到良好的边缘封闭作用)下颌:下牙槽嵴:呈弓形,牙槽嵴顶是承受全口义齿咀嚼压力的主要区域下唇系带(避让)下颌颊系带(避让)位于下颌前磨牙根部舌系带(避让)颊侧翼缘区(伸展)此区有过大伸展,有利于义齿的固位和承受颌力舌侧翼缘区(伸展)下颌隆突:下颌前磨牙根尖舌侧隆起(缓冲)下颌舌骨嵴(缓冲)以免产生压痛磨牙后垫(下颌全口义齿后界封闭区,下颌全口义齿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上颌避让区:上颌唇系带,上颌颊系带上颌缓冲区:切牙乳突,上颌硬区,上颌隆突,上颌结节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翼上颌切迹上和全口义齿的后缘:腭小凹后2mm左右处下颌避让区:下颌唇系带,下颌颊系带,舌系带下颌缓冲区:下颌隆突,下颌舌骨嵴下颌全口义齿后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基托边缘范围上颌:唇颊侧上颌牙槽嵴唇颊侧粘膜与唇颊侧粘膜的反折线舌(腭)侧无后缘盖过腭小凹后2mm两侧后缘包绕上颌结节至翼上颌切迹下颌:唇颊侧下颌牙槽嵴唇颊侧粘膜与唇颊侧粘膜的反折线舌侧下颌牙槽嵴舌侧粘膜与口底粘膜的反折线后缘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张口说话义齿会脱落,过短也会因为吸附力的不够而脱落,磨光面应做成凹面(挟持作用)如何确定后堤区位置及类型?切牙乳突,磨牙后垫对全口义齿排牙有何指导意义?切牙乳突是无牙颌中稳定的解剖标志,它与中切牙之间的距离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作为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以切牙乳突尖端作为确定人工牙列中线的依据;作为上中切牙唇舌向位置的参考标志;上中切牙唇面距切牙乳突中点8~10mm;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前后1mm范围内。

全口义齿学pdf

全口义齿学pdf

全口义齿学
全口义齿学是口腔修复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和应用于全口缺失的患者的义齿修复技术。

全口义齿学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口腔美观和言语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口义齿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全口义齿的设计: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需求,设计出适合患者的全口义齿方案,包括义齿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2. 全口义齿的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出适合患者的全口义齿,包括上颌和下颌的义齿。

3. 全口义齿的植入:将制作好的全口义齿植入患者的口腔,确保其稳固性和舒适性。

4. 全口义齿的调整和维护:根据患者的反馈和口腔情况,对全口义齿进行调整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和美观。

全口义齿学的发展使得全口缺失的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和口腔美观,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全口义齿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引入了数字化技术和新材料,提高了全口义齿的精确度和舒适性。

1。

全口义齿【内容丰富】

全口义齿【内容丰富】

47
参考内容
48
参考内容
49
参考内容
50
参考内容
51
(三)印模的要求
1. 使组织受压均匀 2. 适当扩大印模面积 3. 采取功能性印模 4. 保持稳定的位置
二 模型
模型形成的方法
1. 围模灌注法 2. 一般灌注法
参考内容
52
参考内容
53
参考内容
54
参考内容
55
参考内容
56
参考内容
参考内容
2
(三)口腔本部 在上下牙槽嵴之舌侧,上为腭底, 下为口底。
1. 切牙乳突(incisive papolla)
2. 腭皱(palatal rugae)
3. 上颌硬区(hard area)
4. 腭小凹(palatine focea)
5. 颤动线(vibrating line)
6. 腭穹隆(palatal vault)
全口义齿
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是 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全口 义齿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 全口义齿是黏膜支持式义齿。
参考内容
1
第一节 全口义齿修复有关的基本知识
一、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一)牙槽嵴
牙列缺失后牙槽突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上下颌牙槽嵴 将整个口腔分为内外两部分:口腔前庭与口腔本部。
一、病史采集
二、口颌系统检查
1. 颌面部
2. 牙槽嵴
3. 颌弓的形状和大小
4. 上下颌弓的位置关系
5. 上下唇系带的位置
6. 腭穹隆的形状
7. 肌肉的附着
8. 舌的位置和大小
9. 对旧义齿的检查
参考内容
9

全口义齿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

全口义齿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

及时调整
如发现义齿松动、破损或 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调 整或修复,以免影响口腔 健康和生活质量。
口腔健康检查
在进行全口义齿检查的同 时,也应关注口腔健康状 况,如牙龈、舌头等部位 的健康状况。
延长使用寿命的技巧
避免硬物咬合
避免使用全口义齿咬硬物或粘性 食品,以免损坏义齿或导致义齿
脱落。
定期更换
全口义齿的使用寿命有限,一般建 议使用5-10年后进行更换,以确保 口腔健康和咀嚼功能。
禁忌症
虽然全口义齿适用范围广泛,但仍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如患有严重的心血管 疾病、精神疾病等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存在严重的牙槽骨萎缩、口腔黏膜病变 等口腔条件不佳的患者;以及对全口义齿材料过敏的患者等。
02 全口义齿的解剖生理基础
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
口腔本部
位于牙列内侧往后直至咽部。
牙槽骨
是上下颌骨包绕牙根的部分, 又称牙槽突。
清洁义齿与牙龈接触的区域以及义齿表面。
浸泡保养
02
每晚睡前将全口义齿浸泡在清水或专用清洁液中,以保持义齿
湿润并防止变形。
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
03
避免使用酒精、漂白剂或其他刺激性化学物质清洁全口义齿,
以免损坏义齿材料。
定期检查与调整建议
定期检查
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全 口义齿检查,以确保义齿 与口腔的适配性和功能性。
唾液分泌及作用
唾液分泌
唾液是由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体,无色无味近于中性,正 常成人每日分泌量1.0~1.5L,其中水分约占99%,其余成份主 要是粘蛋白、球蛋白、尿素、尿酸、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有 机物和少量无机盐。
唾液作用
唾液具有湿润口腔粘膜、溶解食物、便于吞咽的作用,同时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对食物中的淀粉进行简单的分解,但唾 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酸碱度适中的环境。

口腔义齿知识点总结归纳

口腔义齿知识点总结归纳

口腔义齿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口腔义齿的种类1. 全口义齿全口义齿是指替换所有上下颌缺失牙齿的口腔修复装置。

根据其支持方式的不同,全口义齿可分为完全义齿和种植义齿两种类型。

完全义齿通过吸附力和口腔软组织的支持来固定,适用于无牙患者。

种植义齿则是通过种植体与颌骨牢固连接来支撑义齿,其固定性更好,适用于骨质条件较好的患者。

2. 部分义齿部分义齿是指针对部分缺失牙齿进行修复的口腔装置。

根据其固定方式的不同,部分义齿可分为可摘式部分义齿和固定式部分义齿两种类型。

可摘式部分义齿适用于缺牙间隔较大或需要便于清洁的情况,而固定式部分义齿适用于牙缺失间隔较小或需要更好的固定性的情况。

3. 固定义齿固定义齿是指通过桥梁或冠修复方式来固定在牙齿上的口腔修复装置。

桥梁式义齿是通过在缺牙处制作人工牙冠,然后与邻近的牙齿连接在一起,形成桥梁状的修复体,固定在口腔内。

冠式义齿则是针对单个牙齿缺损进行修复,通过制作单个人工牙冠来覆盖在原牙齿上。

这种方式固定性好,美观效果也更佳。

4. 活动义齿活动义齿是指通过可活动方式固定在口腔内的口腔修复装置。

它的特点是可以通过龋齿部位的牙周组织而不损伤原牙,同时便于患者进行清洁和保养,是一种适用于老年人群的口腔修复方式。

二、口腔义齿的材料口腔义齿的材料主要包括树脂、金属、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 树脂树脂是口腔义齿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质轻、透明度好、易塑性强等特点,适合制作活动义齿和可摘式部分义齿。

但由于其硬度较差,耐磨性和耐腐蚀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划痕和变色,因此在制作固定式义齿时往往不适用。

2. 金属金属是口腔义齿材料中的常用材料之一,如钯合金、钴铬合金等。

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好,适合制作固定式义齿及部分义齿。

但金属材料的美观度较差,因此在前牙部位的修复中往往不太适用。

3. 陶瓷陶瓷材料是口腔义齿中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材料之一,如氧化锆陶瓷、全瓷等。

全口义齿学习总结

全口义齿学习总结

全口义齿制作
一、取模(全口义齿取模应采用二次印模法)
先用初印模材料藻酸盐取初印模(要求把解剖标志都取出来),灌注石膏初模型,在初模型上制作适合具体患者的个别托盘,进行托盘边缘整塑,用终印模材料(流动性好的,如:藻酸盐(倒凹较大时藻酸盐弹性及强度差不适宜应用)硅橡胶(黏膜分泌物较多时不适宜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有倒凹时不能用)取得精确度高的终印模,灌注超硬石膏终模型。

印模要求:
1.精确的组织解剖形态:压力要均匀,有骨突、骨嵴的部位,应缓冲压力,
对组织活动性较大部位,如上颌前部松软黏膜,应防止压力过大变形。

2.适度的伸展范围:与运动时唇颊舌侧黏膜皱襞相贴合,还要充分让开系带,
上颌后缘两侧盖过上颌结节到翼上颌切迹,后缘伸展与后颤动线一致,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1/2或者全部,远中舌侧边缘向远中伸展到下颌舌骨后间隙,下缘跨过下颌舌骨嵴。

3.反映周围组织功能形态:肌功能整塑.
模型的要求:
1.很好显示无牙合所有解剖标志及粘膜皱襞形态。

2.具有一定强度。

超硬石膏灌注,边缘厚度3-5mm。

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小
于2mm。

全口义齿教案

全口义齿教案

全口义齿教案教案标题:全口义齿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全口义齿的定义、类型和适应症;2. 掌握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3. 培养学生对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和患者管理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全口义齿的概念和作用。

知识讲解:2. 介绍全口义齿的类型:完全义齿和部分义齿;3. 解释全口义齿的适应症,如缺失多颗牙齿、牙齿磨损严重等;4. 详细讲解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包括口腔检查、印模制作、试戴和最终安装等;5. 强调全口义齿的注意事项,如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复诊等。

案例分析:6. 提供一些全口义齿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患者的口腔情况、制作过程和治疗效果,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小组活动:7.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全口义齿团队,包括口腔医生、技师和护士等角色;8. 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全口义齿案例的制作计划,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讨论和总结:9. 鼓励学生就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和患者管理等问题展开讨论;10. 总结全口义齿教案的重点和难点,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教案评估:11. 设计一份综合性的测试题,考察学生对全口义齿知识的掌握程度;12. 对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评估,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制作计划的完整性。

教案延伸:13.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模拟印模制作和试戴全口义齿;14. 提供更多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通过以上教案的指导,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全口义齿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对患者口腔健康管理的能力,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
【教学内容】
1.全口义齿概述
2.牙列缺失后口腔组织的改变无牙颌的结构特点、解剖标志及分区3.无牙颌的口腔检查和修复前的准备
4.无牙颌印模和模型
5.全口义齿的结构和基托范围、辅助固位方法
6.颌位关系的一些基本概念颌位关系的确定、记录和转移
7.全口义齿人工牙的选择和排列
8.全口义齿的固位与稳定全口义齿的平衡牙合
9.全口义齿美学
10.全口义齿试牙、戴牙、戴牙后常见问题及处理
11.单颌全口义齿即刻全口义齿覆盖全口义齿
【学习要求】
1.掌握内容
(1)无牙颌的结构特点、解剖标志及分区
(2)无牙颌的口腔检查及修复前的准备
(3)取无牙颌印模的原则和方法
(4)全口义齿的结构和基托范围、、辅助固位方法
(5)记录颌位关系的重要性,确定、记录和转移颌位关系的方法(6)全口义齿人工牙的选择的原则
(7)排列全口义齿人工牙的原则和方法
(8)全口义齿牙合平衡的重要性和调整方法
(9)全口主齿的固位原理及影响固位的因素,增强固位的方法2.熟悉部分
(1)牙列缺失后口腔组织的改变
(2)确定髁导斜度、切导斜度的方法
(3)全口义齿试牙、戴牙、戴牙后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4)单颌全口义齿的制作要点
(5)即刻全口义齿、覆盖全口义齿的适应症、优缺点、制作要点3.了解部分
(1)全口义齿美学的重要性,影响全口义齿美观效果的因素(2)全口义齿的修理与重衬。

全口义齿

全口义齿

第一节全口义齿有关的基础知识一、无牙颌的解剖标志1.概念:区分牙列缺失上下牙列无天然牙存在。

牙列缺损:上下颌牙列内的不不同部位有不同数目的牙齿缺失,牙列内同时有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存在。

牙体缺损: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

2.解剖标志(1)牙槽嵴是自然牙列赖以生存的基础。

牙列缺失后牙槽突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

上下颌的牙槽嵴将整个口腔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口腔前庭和口腔本部。

(2)口腔前庭是一潜在的间隙。

A.唇系带位于口腔前庭内相当于原中切牙近中交界线的延长线上,通常其末段离开牙槽嵴顶约4-5mm.B.颊系带位于双尖牙压根部,是提口角肌的附丽处,颊系带将口腔前庭分为前弓区和后弓区.唇颊系带之间为前弓区,颊系带之后为后区C.颧突:位于后弓区内相当于左右两侧上颌第一磨牙根部的骨突.颧突将咀嚼压力分散到两个部分,眶外缘和颧弓。

若在此区延长基托----扩大支持范围-----稳定,排牙时希望将上颌第一磨牙排在此区域内,此区应做缓冲.D.上颌结节固位的重要区域.上颌义齿的颊侧翼缘区应充满此区域.上颌结节基托应完全覆盖此区.E.颊侧翼缘区又称颊棚区.外界是下颌骨外缘,内侧是牙槽嵴的颊侧斜坡.前缘是颊系带,后缘是磨牙后垫F.远中颊角区位于下颌骨嚼肌前缘颊侧翼缘区的后方.(3)口腔本部G.切牙乳突是上颌重要的,稳定的标志.人类有牙齿以来保留下来的最明显的恒定的标志.两个上颌中切牙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为准;上颌中切牙唇面置于切牙乳突中点连线前8—10mm;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前后1mm范围.H.翼上颌切迹由上颌结节与蝶骨翼突愈合形成.是上颌口腔前庭与口腔本部的交界处.I.舌系带避让J.舌下腺可以随下颌舌骨肌的运动上升和下降.此区不应过长,否则舌运动时容易将下颌全口义齿推起.K.下颌隆突位于下颌两侧双尖牙根部的舌侧.L.下颌舌骨嵴位于下颌骨后的舌面M.舌侧翼缘区包括舌系带,舌下腺,下颌舌骨肌,舌腭肌.翼内肌,咽上缩肌.此区域可以有足够的伸展.N.磨牙后垫下颌全口义齿应止于磨牙后垫的前1/3---1/2处.磨牙后垫稳定,可以指导排牙.垂直向:磨牙后垫可以决定下颌牙合平面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应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前后向:下颌第二磨牙应位于磨牙后垫前缘颊舌向:磨牙后垫颊面.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一般情况下,下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此三角形内.。

全口义齿讲义

全口义齿讲义

第七章牙列缺损的修复—全口义齿P286 (complete denture,full denture)第一节慨述3.上半口修复多余下半口修复原因:(1)下颌是运动的上颌骨是固定的,对冲撞力无缓冲,受力大。

(2)上颌牙齿的长轴偏唇颊侧受侧方力大,而下颌牙长轴近垂直或偏舌侧,受受侧向力小。

(3)上颌牙槽骨比下颌牙槽骨骨质疏松,易脱落。

(4)上颌义齿固位稳定,故不需保留少数余留牙而拔除。

下颌义齿固位差,需借助余留牙固位,故不拔除余留牙。

4.牙列缺失修复的特点:(1)无基牙,无连接体、杆,只有基托和人工牙组成。

(2)由粘膜和牙槽骨支持的可摘义齿。

(3)由大气压力和吸附力来固位。

(4)可是单颌牙缺失,也可是上下颌牙全部缺失。

四、牙列缺失修复的影响:1.牙列缺失的口腔解剖形态和功能改变。

2.TMJ的功能改变。

3.口腔软硬组织改变。

4.患者心理状态改变。

第二节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一、颌骨的改变2.骨吸收与时间的关系1-2个月骨吸收快3-4个月骨吸收减慢5个月骨吸收减少1年骨吸收相对稳定3.牙槽骨吸收与功能刺激的关系功能刺激多——→骨吸收少,功能刺激少——→骨吸收多4.下颌骨吸收的特点沿牙根方向吸收5.牙槽骨吸收对修复的影响(1)上颌骨变小,下颌骨变大,出现反牙合嵴关系,不利于排牙,不利于上颌义齿稳定和舌运动(2)吸收过度使颌间距离增大上下颌义齿重心远离牙槽嵴顶不利于上颌义齿稳定。

▲颌间距离:指正中牙合位时,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

二、软组织改变(一)颌面部皮肤肌肉的改变:面部表情肌依赖于牙齿牙弓的支持,当牙列缺失时使肌张力下降,变软,松弛,面下1/3变短。

1.口周软组织松弛:(1)皮肤松弛、皱纹增多、变深。

(2)口周肌群——口轮匝肌、颊肌松弛。

结果:鼻唇沟变深、口角下垂、嘴变扁、面容苍老。

2.咀嚼肌张力平衡破坏:颞肌、咬肌、翼内、外肌、二腹肌(1)降颌肌群张力增高:——二腹肌、下颌骨肌、颏舌骨肌.(2)升颌肌群张力降低:——咬肌、颞肌、翼内肌导致面下1/3垂直距离变短。

修复学第六章全口义齿

修复学第六章全口义齿

全口牙列缺失的影响
第一节 全口义齿修复的有关知识
一、无牙颌解剖标志 牙列缺失的上下颌称为无牙颌, 全口义齿的制作和修复与无牙颌的 解剖标志密切相关。
(一)无牙上颌的解剖标志
1.上颌牙槽嵴:天然牙赖以存在的基础 牙列缺失后院牙槽突逐渐吸收成牙槽 嵴。它是承受上半口义齿咀嚼压力的 主要区域,它将口腔分为内外两个部 分:口腔前庭和口腔本部。
(二)义齿结构和义齿间隙 1.义齿结构:全口义齿由基托和人工 牙两部分组成,它们构成义齿的三个 面。 (1)组织面:组织面使义齿基托与 口腔粘膜组织接触的面,必需与口腔 粘膜组织紧密贴合,两者间形成大气 压和吸附力,使义齿在口腔中获得固 位。
2.咬合面:它使上下颌牙咬合接触 的面。在咬合时,咀嚼肌所产生的 咬合力通过人工牙咬合面传递到基 托组织面所接触的口腔支持组织上。 咬合力均匀分布在支持组织上,从 而使义齿获得良好得固位。

二. 口 腔 检 查
1.颌面 2.牙槽嵴 3.颌弓形态和大小 4.上下颌弓的位置关系: (1)水平关系:是指上、下颌弓的前 后、左右的关系,一般有:下颌 前突、上下颌弓关系正常、下颌 前突
(2)垂直关系:是指上下颌弓的 上下位置关系。无牙颌的垂直距 离是指下颌处于正中合位时,上 下合牙槽嵴之间的距离。 5.唇颊合舌系带附着位置 6.舌的位置及大小 7.对旧义齿的检查
8.腭皱:位于上颌腭侧前部腭中缝的 两侧,位部规则的波浪软组织。 9.上颌硬区:位于腭中缝的前部,表 面粘膜较薄,因此此处基托组织面应 适当缓冲。 10.腭小凹:为口内粘液腺导管的开 口,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应再在腭小 凹后2mm处。
11.颤动线:位于硬腭和软腭的交界 处,当患者发“啊”音时,此区出现颤 动. (二)无牙下颌解剖标志 1.下颌牙槽嵴:与上颌牙槽嵴相似,呈 弓形,是下颌全口义齿主要的咀嚼压 力承受区域。 2.下颌唇系带:与上唇系带相对,但不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教学大纲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教学大纲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一、课程简介《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修复体。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是研究全口义齿制作的修复体,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是研究全口义齿制作过程、技术、材料、器械设备及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是口腔修复技术工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现代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美学、口腔材料学、颌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等学科为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而产生的的。

全口义齿的修复对象是牙列缺损的患者,是为无牙颌(edentulous)患者解决全部天然牙的缺失和部分软、硬组织吸收与改变的问题,完成符合患者解剖生理要求的全牙列颌重建,因此就特别需要对口颌系统与全口义齿修复的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学习与了解。

本大纲适用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要求、教教学内容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二、课时分配《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共82课时,理论课26学时、实验课56学时。

三、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全口义齿的组成。

2、了解全口义齿主要修复过程及工艺流程。

3、了解口腔修复技术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1、全口义齿的组成。

2、介绍全口义齿主要修复过程及工艺流程。

3、口腔修复技术发展简史。

第二章相关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无牙颌分区。

2、掌握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影响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的有关因素。

3、熟悉义齿结构与相邻组织的关系。

4、了解牙列缺失的情况和分类、按义齿结构和支持形式分类教学内容:1、无牙颌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2、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3、全口义齿的分类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目的要求:1、掌握取无牙颌印模的目的和要求2、掌握制作个别托盘及取印模的方法3、掌握灌注模型的方法及要求4、掌握垂直、水平颌位关系、颌托的制作、颌位关系记录的操作步骤5、了解印模的种类、取印模前的准备、灌注模型前的检查和准备教学内容:1、无牙颌印模2、无牙颌模型3、颌位关系记录第四章颌架及颌位关系的转移目的要求:1、了解颌架的种类2、了解转移颌位关系教学内容:1、颌架的种类2、HanauH2型颌架3、转移颌位关系第五章排牙与平衡颌目的要求:1、掌握排牙原则、人工牙的排列方法2、掌握全口义齿的颌平衡3、了解人工牙的选择教学内容:1、人工牙的选择2、排牙原则3、人工牙的排列方法4、全口义齿的颌平衡第六章蜡型的试戴与全口义齿完成目的要求:1、掌握蜡型与工作模型的准备、蜡型基托的塑形和牙龈、牙根及腭皱的塑形。

全口义齿重点整理

全口义齿重点整理
稳定义齿没有侧向前后移动或转动,即义齿对抗水平和转动的力量。
若全口义齿固位不好,患者张口时容易脱位。若不稳定,再说话或吃饭时会侧向移位或翘动,造成义齿脱位或牙槽嵴创伤。
全口义齿能吸附在上下颌骨上是由于大气压力和吸附力等物理作用的结果。
1大气压力全口义齿基托边缘与周围的软组织始终保持紧密地接触,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使空气不能进入基托与粘膜之间,在基托与粘膜之间形成负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基托和组织密贴而使义齿获得固位。
磨牙后垫可作为排列人工牙的标志:从垂直向看,磨牙后垫可决定下颌颌平面的位置。下颌6的颌面应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从前后向看,下颌7应排在磨牙后垫前缘之前;从颊舌向看,磨牙后垫的颊面,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下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此三角内。
无牙he的分区(名称及范围)?
1主承托区:上下颌牙槽嵴顶的区域,是承受颌力的主要部位(牙槽嵴顶宽而高者利于义齿固位。)(义齿基托与主承区粘膜应紧密贴合。)
腭中缝
上颌结节(缓冲)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有粘膜覆盖。颊侧多有明显的倒凹,有利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上颌隆突:上颌前磨牙根尖舌侧隆起(缓冲)
翼上颌切迹(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位于上颌结节之后,是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之间的骨间隙,表面覆盖粘膜,形成软组织凹陷。
腭小凹(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在腭小凹后2mm左右处)
2磨光面:义齿基托与唇、颊、舌粘膜接触的一面为磨光面,一般应制成凹形,利于固位和稳定,此面应光亮,美观舒适,厚度1.5~2.5mm。过厚影响义齿固位和面容及软组织运动,过薄易折断。
3咬合面:是全口义齿上下人工牙咬和接触的面,主要有切割,磨碎事物的功能。
磨光面咬合面做成凹形,有利于义齿稳定,因为唇颊舌肌挟持全口义齿有助于稳定,凹面接触面积大。

全口义齿知识点总结

全口义齿知识点总结

全口义齿知识点总结一. 口腔义齿的类型1. 假牙假牙是一种传统的口腔义齿,他主要是一种用来代替丧失的牙齿的口腔修复方法。

假牙的种类有很多种,比如完全义齿、局部义齿、活动义齿等。

完全义齿是指用来代替全口或者大部分牙齿的假牙,它可以分为全上颌义齿和全下颌义齿。

局部义齿指的是代替部分牙齿的假牙,它针对于部分牙齿缺失的患者。

而活动义齿是一种通过金属制作的义齿,可以通过患者自己摘取和戴上。

2. 义齿桥义齿桥是一种通过人工结构固定在牙龈上的口腔义齿,它可以用来代替单独或者相邻的几颗牙齿。

义齿桥可以使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美观程度得到较好的修复。

3. 义齿种植义齿种植是一种通过手术将人工牙植入到患者牙槽骨中的口腔义齿治疗方法。

义齿种植可以更好地模拟正常牙齿的功能和外观,其稳固性和耐久性也更好。

二. 口腔义齿的适用人群1. 牙齿缺失的患者当患者有牙齿缺失的时候,口腔义齿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因为蛀牙、牙周炎、牙髓炎、外伤等原因引起的牙齿缺失,口腔义齿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手段。

2. 牙齿功能受损的患者有些患者可能由于牙齿畸形、牙齿松动、牙齿疼痛等原因导致的咀嚼功能受损。

口腔义齿可以起到修复患者牙齿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

3. 牙齿美观需求的患者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牙齿缺失、畸形等原因而导致牙齿在外观上不美观。

口腔义齿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牙齿的外观,提高自身的美观形象。

三. 口腔义齿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口腔义齿不同的患者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口腔义齿,因此在进行义齿治疗前需要咨询专业的牙医,选择合适的口腔义齿。

2. 正确使用口腔义齿使用口腔义齿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牙医的指导,正确使用和保养口腔义齿,以保证其稳固性和耐久性。

3. 定期复诊口腔义齿需要定期复诊检查,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如松动、磨损等。

四. 口腔义齿的保养1. 定期清洁口腔义齿口腔义齿需要像正常牙齿一样进行定期的清洁,使用专用的洁牙剂和洁牙工具进行清洁,保持口腔义齿的清洁卫生。

全口义齿的知识点总结

全口义齿的知识点总结

全口义齿的知识点总结一、口义齿的种类口义齿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分为全口义齿、局部义齿和义齿修复三种主要类型。

1. 全口义齿:即全口假牙,适用于所有自然牙齿都缺失或需要拔除的患者。

全口义齿通过种植或者矫正等方式来进行修复,以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美观。

全口义齿可以分为固定式全口义齿和活动式全口义齿两种类型。

固定式全口义齿主要是通过种植牙的方式来固定,活动式全口义齿则则是通过假牙基底和患者的牙龈黏膜摩擦而固定。

2. 局部义齿:局部义齿是用于部分牙齿缺失的患者,通常用于单独缺失一两颗或多颗牙齿的患者。

局部义齿可以通过烤瓷牙、桥梁、或者活动义齿等方式来修复。

3. 义齿修复:义齿修复主要是指通过种植牙、义齿固定、义齿活动、义齿修复等方式来修复患者的牙齿缺失的功能。

义齿修复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以恢复患者的正常咀嚼和美观。

二、口义齿的制作流程口义齿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口腔检查、义齿设计、义齿试戴和修复等环节。

1. 口腔检查:口腔检查是义齿制作的第一步,通过口腔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牙齿缺失的状况以及需要修复的具体部位。

口腔检查包括口腔X光检查、牙列模型、假牙设计和检查等环节。

2. 义齿设计:义齿设计是根据口腔检查的结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假牙的设计。

义齿设计包括假牙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种类等方面。

3. 义齿试戴:义齿试戴是义齿制作的关键环节,通过义齿试戴可以检查义齿的舒适度、功能和美观。

如果有需要,可以根据试戴的情况进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4. 义齿修复:义齿修复是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义齿的设计和试戴的情况进行修复,以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美观。

义齿修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和保养,以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

三、口义齿的适应症口义齿适用于因牙齿缺失、疼痛或功能障碍而需要修复的患者。

口义齿的的主要适应症包括:1. 自然牙齿缺失:牙齿缺失是口义齿的主要适应症,可以通过义齿修复的方式来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美观。

全口义齿专科讲课3

全口义齿专科讲课3

第五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二 颌位记录
③光固化树脂基托
第五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二 颌位记录
• 确定颌位关系的操作步骤 1 上合托的制作: ⑴基托的制作: ①蜡基托的制作方法 ②室温固化塑料暂基托的做法 ③光固化树脂基托的做法 ⑵合堤的制作
第五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二 颌位记录
⑵合堤的制作 • 将蜡片烤软卷成8~lOmm直径的蜡条,按 牙槽嵴形状粘着于基托上,以合平面板按 压其表面,形成合平面。 • 要求合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露出约 2mm,且与瞳孔连线平行。 • 合平面的后部,从侧面观要与鼻翼耳屏线 平行。
确定切导斜度
切道:下颌从正中咬合作前伸运动时,下颌前
牙切缘上前牙舌面向前下方运动的道称切道。 切道斜度:切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称切道斜度。 切导斜度:人体上的切道斜度转移到合架上, 称切导斜度。切导斜度是切导盘与水平面的夹 角。
第五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四 排牙
选牙: 1 质地:塑料牙、瓷牙 2 形态色泽和大小: 选择前牙:前牙关系到患者的面 部形态和外观,要特 别注意前牙与面部形 态的协调一致。 大小: 口角线、唇高(2/3)、 唇低线(1/2) 形态:方形面、尖形面、卵圆形 面(与脸型协调) 颜色:与肤色相协调。
二 颌位记录
• 确定颌位关系的操作步骤 3 堤唇面画标志线:
第五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二 颌位记录
• 确定颌位关系的操作步骤 4 核对颌位记录: 颌位记录完成后需反复核对检查垂直距离 是否合适,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正确。
第五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三 上颌架 • 合架的种类


Hanau H2型合架
转移颌位关系
配有专用面弓,用于颌位关系的转移,将 上颌对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转移到合架上。

全口义齿整理

全口义齿整理

1、颌位关系记录:是指用禾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禾关系。

2、全口义齿的平衡禾:全口义齿的平衡禾是指下颌在正中禾及前伸、侧方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齿都是能同时接触的一种咬合关系。

3、无牙颌印模:是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无牙上、下颌牙槽嵴和周围软硬组织的阴模。

一、填空:1.全口义齿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修复体)。

2. 全口义齿的修复对象是牙列缺失的患者,是为无牙颌患者解决全部天然牙的缺失和部分软、硬组织吸收与改变而制作的修复体。

3.全口义齿由人工牙和基托两部分组成。

4. 牙列缺失是指患者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的天然牙全部缺失,是临床上常见的修复病例,多见于老年人。

牙列缺失的最常见病因是龋病和牙周病。

5. 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无牙颌。

6.在口腔前庭,唇、颊系带之间区域为前弓区,颊系带以后为后弓区。

7. 前颤动线为硬腭与软腭腱膜结合的部位;后颤动线又称为“啊”线,约从一侧翼上颌切迹延伸至对侧的翼上颌切迹。

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称为后堤区。

作为上颌全口义齿后缘的封闭区,义齿基托组织面在此区域应向黏膜方向突起。

8.后堤区前后向宽度因腭部的形态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即硬腭平坦形、硬腭高拱形、中间形。

9.牙列缺失后,会出现牙槽嵴的吸收。

吸收在缺失后前3个月最快,3~5个月吸收速度减慢,大约6个月后吸收速度显着下降,拔牙后 2年吸收速度趋于稳定,每年以0 .5 mm的水平吸收,将终生持续。

因此,全口义齿修复的时机应在拔牙后3~5个月;确实急需的,最早也应在拔牙后 1 个月进行。

一般情况下,一副普通的全口义齿,使用3~4 年后应进行必要的调禾和衬层处理,使用7~8年后应予以重新修复。

10.牙列缺失后,牙槽嵴吸收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接关系,由于上下颌骨内外侧骨板的密度不一,结果上颌牙槽嵴吸收方向向上向内,上颌牙弓逐渐变小;下颌牙槽嵴吸收方向向下向外,下颌牙弓逐渐变大。

全口义齿复习总结

全口义齿复习总结

无牙颌:又称牙列缺失,指整个牙弓上不存留天然牙或牙根。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一、骨组织的改变:当牙缺失后,上下颌骨的改变主要是牙槽嵴的萎缩,牙槽突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牙槽嵴的吸收即行加快。

随着牙槽嵴的吸收,上下颌骨逐渐失去原有形状和大小。

牙槽嵴的吸收速度与缺失牙的原因、时间及骨质致密程度有关;二、软组织的改变:①唇颊系带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变短,甚至与嵴顶平齐。

②上唇丰满度丧失,面部皱褶增加,鼻唇沟加深,口角下陷,面下1/3距离变短,面部明显呈衰老状。

③整个口腔为舌所充满,味觉异常和口干;三、颞下颌关节的改变:颌间距离变短,髁状突可发生移位,咀嚼肌失去正常张力,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疾病。

无牙颌分区:主承托区;副承托区(指上下颌牙槽嵴的唇颊和舌腭侧。

副承托区支持力较差,义齿基托与副承托区黏膜也应紧密贴合);边缘封闭区(是与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良好的封闭性产生吸附力,保证义齿固位);缓冲区义齿表面:①组织面②咬合面(是上下颌人工牙咬合接触的面。

要求基托组织面与支持组织密合,上下颌人工牙之间要紧密接触,在非正中合时要有平衡合)③磨光面(是指义齿与唇颊颌舌肌接触的部分。

要求磨光面的倾斜度、义齿周围边缘的宽度和人工牙的颊舌位置保持正常)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一、大气压力;全口义齿基托边缘与周围软组织始终保持紧密的接触,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使空气不能进入基托与黏膜之间,在基托黏膜之间形成负压,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基托和组织密贴而使义齿获得固位。

二、吸附力的作用;包括附着力(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和粘着力(相同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基托组合面与唾液,唾液与黏膜之间产生附着力,唾液本身分子之间产生粘着力,而使全口义齿获得固位。

基托边缘伸展范围:在上颌,基托唇颊边缘应伸展到唇颊沟内;在下颌,基托的唇颊边缘应伸展到唇颊沟内,舌侧边缘应伸展到口底。

垂直颌位关系记录方法:①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间隙的方法(在天然牙列存在时,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下颌处于休息的静止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开,无合接触,叫做息止颌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口义齿整理1上下无牙he的解剖标志有哪些?上颌:上唇系带(避让)是位于口腔前庭上牙槽嵴唇侧中线上的呈一扇形或线形粘膜皱襞。

上颌颊系带(避让)位于前磨牙牙根部上颌牙槽嵴:牙槽嵴顶是承受上半口义齿咀嚼压力的主要区域切牙乳突(缓冲)位于腭中缝之前分,上颌中切牙的腭侧,为一梨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突起。

其下为切牙孔,有鼻腭神经和血管通过,因此覆盖该区的义齿基托组织面应做适当缓冲,以免压迫切牙乳突产生疼痛。

腭皱上颌硬区(缓冲)位于上腭中部的前份,表面粘膜较薄,没有弹性,易受压而产生疼痛腭中缝上颌结节(缓冲)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有粘膜覆盖。

颊侧多有明显的倒凹,有利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上颌隆突:上颌前磨牙根尖舌侧隆起(缓冲)翼上颌切迹(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位于上颌结节之后,是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之间的骨间隙,表面覆盖粘膜,形成软组织凹陷。

腭小凹(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在腭小凹后2mm左右处)颤动线后堤区: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称为后堤区(此处基托稍加厚,对粘膜产生轻微压迫,起到良好的边缘封闭作用)下颌:下牙槽嵴:呈弓形,牙槽嵴顶是承受全口义齿咀嚼压力的主要区域下唇系带(避让)下颌颊系带(避让)位于下颌前磨牙根部舌系带(避让)颊侧翼缘区(伸展)此区有过大伸展,有利于义齿的固位和承受颌力舌侧翼缘区(伸展)下颌隆突:下颌前磨牙根尖舌侧隆起(缓冲)下颌舌骨嵴(缓冲)以免产生压痛磨牙后垫(下颌全口义齿后界封闭区,下颌全口义齿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上颌避让区:上颌唇系带,上颌颊系带上颌缓冲区:切牙乳突,上颌硬区,上颌隆突,上颌结节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翼上颌切迹上和全口义齿的后缘:腭小凹后2mm左右处下颌避让区:下颌唇系带,下颌颊系带,舌系带下颌缓冲区:下颌隆突,下颌舌骨嵴下颌全口义齿后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基托边缘范围上颌:唇颊侧上颌牙槽嵴唇颊侧粘膜与唇颊侧粘膜的反折线舌(腭)侧无后缘盖过腭小凹后2mm两侧后缘包绕上颌结节至翼上颌切迹下颌:唇颊侧下颌牙槽嵴唇颊侧粘膜与唇颊侧粘膜的反折线舌侧下颌牙槽嵴舌侧粘膜与口底粘膜的反折线后缘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张口说话义齿会脱落,过短也会因为吸附力的不够而脱落,磨光面应做成凹面(挟持作用)如何确定后堤区位置及类型?切牙乳突,磨牙后垫对全口义齿排牙有何指导意义?切牙乳突是无牙颌中稳定的解剖标志,它与中切牙之间的距离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作为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以切牙乳突尖端作为确定人工牙列中线的依据;作为上中切牙唇舌向位置的参考标志;上中切牙唇面距切牙乳突中点8~10mm;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前后1mm范围内。

磨牙后垫可作为排列人工牙的标志:从垂直向看,磨牙后垫可决定下颌颌平面的位置。

下颌6的颌面应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

从前后向看,下颌7应排在磨牙后垫前缘之前;从颊舌向看,磨牙后垫的颊面,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下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此三角内。

无牙he的分区(名称及范围)?1主承托区:上下颌牙槽嵴顶的区域,是承受颌力的主要部位(牙槽嵴顶宽而高者利于义齿固位。

)(义齿基托与主承区粘膜应紧密贴合。

)2 副承托区:也就是辅助主承托区的。

只上下牙槽嵴的唇嵴和舌腭侧,不包括上颌硬区。

副承托区与唇颊的界限在口腔前庭粘膜反折线,与舌的界限在口底粘膜反折线。

副承托区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

3 边缘封闭区:指牙槽嵴粘膜与唇颊舌粘膜的反折线区,上颌后堤区和下颌磨牙后垫区,此区不能承受压力(除了后堤区外),但可紧密贴合包裹基托边缘,使空气不能进入其间,从而使基托和粘膜之间按保持负压状态,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增强义齿固位。

基托边缘应制成略厚的圆钝形,与移形粘膜吻合,有利于义齿固位。

上颌后部封闭区腭部的形状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硬腭平坦形(对固位最为有利)2)硬腭高拱形(因为制作过程中易收缩,不利于固位)3)中间形(对固位也有利)4)缓冲区义齿结构(名称及范围)?全口义齿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

两者共同构成义齿的三个面。

1 组织面:是义齿基托与相应牙槽粘膜(包括牙槽嵴粘膜和腭粘膜)接触的面。

2 磨光面:义齿基托与唇、颊、舌粘膜接触的一面为磨光面,一般应制成凹形,利于固位和稳定,此面应光亮,美观舒适,厚度1.5~2.5mm。

过厚影响义齿固位和面容及软组织运动,过薄易折断。

3 咬合面:是全口义齿上下人工牙咬和接触的面,主要有切割,磨碎事物的功能。

有利于义齿稳定,因为唇颊舌肌挟持全塑料基托厚度应控制好约1.5~2.5mm,太薄则易折断,太厚则有异物感;金属基托厚度约0.5mm颌骨改变趋势?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分为颌骨改变和软组织改变1)颌骨改变牙列缺失后,上下颌骨的改变主要是牙槽骨的吸收,萎缩形成牙槽嵴。

牙槽嵴在牙缺失后前3个月最快,3~5个月吸收速度减慢。

上颌牙槽骨唇颊侧骨板较腭侧骨板薄、疏松,外侧骨板吸收快而多,结果是上颌牙弓逐渐变小;下颌舌侧骨板较唇侧骨板薄、疏松,,内侧骨板吸收快而多,结果是下颌弓逐渐变大。

2)软组织改变(1)牙槽骨因不断吸收变得低而窄,唇、颊、舌沟变浅。

(2)口腔粘膜对疼痛和压力的敏感性增强(3)面颊部软组织失去正常的张力和弹性而内陷,面形变得苍老。

(4)牙列缺失后,舌失去下颌牙列的限制,向前向外扩张,舌体变大,影响下颌义齿的固位。

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固位原理固位牙齿不会颌向脱落,即义齿抵抗从口内垂直脱位的能力。

稳定义齿没有侧向前后移动或转动,即义齿对抗水平和转动的力量。

若全口义齿固位不好,患者张口时容易脱位。

若不稳定,再说话或吃饭时会侧向移位或翘动,造成义齿脱位或牙槽嵴创伤。

全口义齿能吸附在上下颌骨上是由于大气压力和吸附力等物理作用的结果。

1大气压力全口义齿基托边缘与周围的软组织始终保持紧密地接触,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使空气不能进入基托与粘膜之间,在基托与粘膜之间形成负压。

在大气压作用下,基托和组织密贴而使义齿获得固位。

基托受到的大气压力与基托面积的大小有关,基托面积越大,义齿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的总和越大,则固位就越好。

2吸附力的作用吸附力包括附着力和粘着力附着力是指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粘着力是指同分子之间的内聚力。

全口义齿的基托组织面与唾液,唾液与粘膜之间产生附着力,唾液本身之间产生粘着力。

影响义齿固位的因素1 颌骨的形态颌弓宽大,牙槽嵴高而宽,腭穹隆高而深,系带附着距离牙槽嵴顶较远,则基托面积大,固位作用好。

2 口腔粘膜的性质3(必背)基托边缘的伸展范围上颌基托唇颊边缘应伸展到唇颊沟内,唇颊系带处的基托边缘应做成“V”字形切迹,以免影响系带活动,导致义齿脱位。

上颌结节的颊侧颊间隙处,基托边缘应伸展到颊间隙内,以利固位。

基托后缘应止于硬软腭交界处的软腭上,并形成后堤区,以加强义齿后缘的封闭作用。

义齿后缘两侧应伸展到以上颌切迹。

下颌基托唇颊边缘应伸展到唇颊沟内。

舌侧边缘应伸展到口底,系带处应做成“V”字形切迹,基托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的1/2或全部,义齿基托边缘应原钝,以获得良好的边缘封闭。

4唾液的性质唾液的粘稠度、流动性和量适中,在基托和粘膜间可形成一层唾液薄膜,吸附力强,有利于义齿固位。

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因素(选择或填空)1良好的咬合关系2合理的排牙3理想的基托磨光面形态(磨光面应呈凹形)口腔检查(口外——口内,局部——整体)(一)颌面部(二)牙槽嵴一般在拔牙后3~5个月,最早1个月,可开始制作义齿(即刻义齿拔牙前就做好,拔牙后就戴上去)(三)颌弓形状和大小一般分为方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四)上下颌弓的位置1水平关系即上、下颌颌弓的前后、左右关系。

2垂直关系天然牙存在时是指正中颌位上下颌牙弓所占据的距离,称为颌间距离。

无牙颌的颌间距离是指下颌处于正中颌位时,上下牙槽嵴之间的距离。

(五)唇、颊和舌系带附着的位置牙槽嵴吸收严重者系带附着点相应移位,离牙槽嵴顶近甚至与之其平。

当系带运动时易造成脱位。

(六)舌的位置大小牙齿缺失后,舌体由于没有牙齿的限制而变大。

(七)对旧义齿的检查修复前的外科处理1牙槽突调整2上颌结节修整3牙槽嵴增高术4下颌舌隆突修整术5唇颊沟加深(前庭沟加深术)6唇颊系带成形术7 残根处理全口义齿的制作印模的分类根据印模次数分:一次印模法二次印模法根据印模时粘膜受压情况分类:粘膜静止式印模技术(解剖式印模/无压力印模)粘膜运动式印模技术(运动性印模/压力印模)托盘选择有牙颌拥有空托盘,无牙颌用无空托盘托盘的内侧壁离牙槽嵴粘膜约3~4mm,或者说离开牙槽嵴唇颊舌腭侧粘膜各2mm左右间隙目的:预留出印模材料的空间取下颌印模时,医生站在患者右前方。

托盘旋转入口中取下颌印模时可让患者深舌,可取到舌系带印模,模拟舌系带运动。

取印模时牵拉嘴唇,牵拉左右口角(肌功能修整)印模的分类:压力印模非压力印模通过肌功能修整出来的为功能性印模(加压)——压力印模未通过肌功能修整出来的为解剖式印模——非压力印模印模的要求:印模必须清晰,光滑,完整,不与托盘分离,如有气泡或缺损,应用弹性印模材料或蜡予以填补。

(小书)1印模应完整无缺,表面应光滑,无气泡2印模既要精确反映各组织解剖形态,又要反映出口腔周围软组织在功能活动时的变化和形态。

3印模印有适当的弹性,从口内取出后不产生变形和损坏。

印模取完从病人口中取出要用细水流冲干净。

模型的要求:工作模型应完整无缺,表面清晰,充分反映出无牙颌组织面的细微纹路,尤其是粘膜反折线和系带处,模型边缘上显露出肌功能修整得痕迹。

(小书)1模型应完整无缺,表面清晰,尤其是粘膜反折线和系带处2模型边缘宽度以3~5mm为宜,模型最薄处不能于10mm。

上颌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2mm,下颌模型在自其磨牙后垫自其前缘起不少于10mm3 模型修整后底面要平,底座部分高度应为工作部分的1/2调拌石膏的注意事项1水粉比重量比:100g石膏:250ml水体积比: 2.5:12先后顺序先水后粉优点(1)石膏不会过量(2)容易控制调拌时间(3)不易产生气泡3控制调拌时间和速度按照同一方向搅拌:1’避免产生气泡2’搅拌均匀3’石膏结晶过程稳定搅拌均匀要不断把碗壁中干粉搅拌到中间来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60s内4震荡去除气泡灌注模型的注意事项1从高到底2从一侧到另一侧3 从少到多4一边灌注一边震荡,排除气泡5灌注完成后需加模型底座,底座最薄处不少于10mm(节约成本)小于10mm的话强度不够,易折断。

6待石膏完全硬固后脱模7印模取完之后要尽快灌模(防止印模失水变形)he位关系纪录(一地要测定完成,指导排牙,能制作患者最合适的牙。

)he位关系:是指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

包括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垂直距离:天然牙列成正中he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部下1/3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